抽样调查数据的清理与校验

合集下载

经济统计学中的数据汇总与整理方法

经济统计学中的数据汇总与整理方法

经济统计学中的数据汇总与整理方法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科学,它使用大量的数据来描述和分析经济的运行状况。

数据的汇总与整理是经济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

本文将探讨经济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汇总与整理方法。

一、数据的收集在进行数据汇总与整理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

在经济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普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推断出总体的特征。

抽样调查具有高效、经济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进行抽样调查时,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方法和样本量的确定,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全面普查是指对总体中的每个单位进行调查,获取全部数据。

全面普查具有准确性和全面性的优点,但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抽样调查或全面普查的方法。

二、数据的分类与编码在数据汇总与整理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与编码,以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数据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如时间、地区、行业等。

编码可以采用数字、字母或符号等方式进行,以便于数据的识别和管理。

数据的分类与编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要考虑到数据的特点和使用的需要。

在进行数据分类与编码时,需要注意分类的准确性和编码的一致性,以避免数据混淆和错误。

三、数据的清洗与校验数据的清洗与校验是数据汇总与整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发现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

数据的清洗主要包括删除重复数据、填补缺失数据和纠正错误数据等。

数据的校验主要包括逻辑校验和合理性校验等。

在进行数据清洗与校验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工具,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结合经济理论和实际经验进行判断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数据的汇总与整理数据的汇总与整理是将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集。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四)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四)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数据的清洗与整理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数据清洗和整理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噪声、填补缺失值、处理异常值等,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使得后续的数据分析更为准确和可靠。

而在数据清洗与整理的过程中,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则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一、数据采样数据采样是从已有的数据集合中选取部分数据,以代表整个数据集合的特征。

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数据量,节省时间和资源,同时保持数据分析的可靠性。

数据采样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有放回采样和无放回采样。

有放回采样是指每次采样后,被采样的数据可以重新放回数据集中,继续进行下一次采样。

这种采样方法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且样本与样本之间的相关性较小的情况。

有放回采样可以较好地代表整个数据集合,但是缺点是可能会导致重复采样和数据集的偏斜。

无放回采样是指每次采样后,被采样的数据不放回数据集中,而是从数据集中删除。

这种采样方法适用于数据量较小,或者样本与样本之间的相关性较大的情况。

无放回采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样本的重复性,但是可能会导致样本不够代表整个数据集合的问题。

二、抽样技术抽样技术是在数据采样的基础上,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进行样本的选择。

常见的抽样技术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随机抽样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抽样技术,它是通过随机选择样本来代表整个数据集合。

随机抽样可以预防样本选择的倾向性,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无偏性,从而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然而,随机抽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数据集合很大时,随机抽样的过程可能会比较耗时,并且需要足够的计算资源。

分层抽样是根据样本之间的特征和相似性,将数据集合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从每个层次中进行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样本的多样性,避免某一类样本被忽略。

例如,在调查一个城市的人口结构时,可以将人口按照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以获得更准确的代表性。

整群抽样是根据数据集合中的某种特征,将数据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群组,然后随机选择若干个群组进行抽样。

报告撰写中数据清洗和校验的基本原则

报告撰写中数据清洗和校验的基本原则

报告撰写中数据清洗和校验的基本原则引言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质量对于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过程中,数据清洗和校验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报告撰写中数据清洗和校验的基本原则,旨在帮助读者规范数据处理流程,确保报告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一、数据来源与采集数据清洗和校验的过程始于数据的来源和采集。

数据的来源要可靠、真实,采集程序要规范、标准化。

数据来源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数据库、调查问卷等,也可以是外部的开放数据、第三方数据等。

无论数据来源如何,都需要明确数据的采集目的、时机、方式等。

数据采集时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数据丢失、冗余或错误。

采集程序要规范,例如,可以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二、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将原始数据中的噪声、缺失或不一致的部分进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清洗的基本原则包括:1. 过滤异常值: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将异常值排除或进行修正。

异常值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或数据录入错误导致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例如,对一组记录身高的数据进行清洗时,可以排除身高小于10cm或大于250cm的异常值。

2. 标准化数据:对于同一类别的数据,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标准化方法包括最小-最大标准化、Z-得分标准化等。

例如,对于身高数据,可以将其标准化为0到1之间的数值,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3. 缺失值处理:对于数据中的缺失值,要进行处理,可以使用填充法、删除法等。

填充法包括均值填充、中位数填充等。

删除法是将缺失值所在的记录删除。

对于缺失值的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避免对结果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三、数据校验数据校验是指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校验的基本原则包括:1. 内容校验:对数据的逻辑关系进行检查。

例如,对于一个销售数据表,应该确保订单量和销售额之间的计算关系是否正确。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清洗技巧和数据质量检验方法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清洗技巧和数据质量检验方法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清洗技巧和数据质量检验方法数据在大数据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原始数据往往包含噪声、错误和不一致性,这就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质量检验。

数据清洗是指识别和处理数据中的错误、缺失、重复等问题,而数据质量检验则是对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和验证。

本文将介绍大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数据清洗技巧和数据质量检验方法。

一、数据清洗技巧1. 去除重复数据:重复数据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去重操作,可以确保每条数据都是独立的,避免重复计算或者对结果产生不必要的扭曲。

2. 处理缺失值:缺失值是指数据中存在的空值或者未填写的字段。

处理缺失值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填充、删除或者插值等方式进行处理。

常用的填充方法包括使用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或者使用已有数据进行预测填充等。

3. 处理异常值:异常值是指与大部分数据不符或者明显偏离数据集整体分布的数据点。

异常值可能是由于错误输入、测量误差或者数据采集问题导致的。

处理异常值的方法可以是删除、替换或者根据规则进行修正。

删除异常值可能会导致数据量减少,因此需要谨慎处理。

4. 格式统一化:数据集中可能存在不同格式的数据,例如日期格式、货币格式或者单位格式等。

统一化数据格式可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可以使用数据清洗工具或者编程语言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5. 处理无效数据:无效数据是指不符合数据集定义或者不具备分析价值的数据。

通过定义清晰的数据规则和数据逻辑,可以对无效数据进行筛选和剔除。

6. 数据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是指将数据转化为一种统一的度量单位或者比例。

通过数据标准化可以消除不同变量之间的量纲差异,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数据标准化方法包括最小-最大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等。

7. 多源数据整合:在大数据分析中,数据通常来自多个不同的源头,可能包含多个数据文件或者数据库。

将多源数据整合为一个一致的数据集是数据清洗的重要环节之一。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二)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二)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资源。

然而,不论是从数据源头收集到的数据还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数据,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整理才能够发挥其价值。

其中,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是数据清洗和整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1. 数据采样的定义和分类数据采样是指从一个大的数据集合中选取部分样本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根据数据采样的形式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数据采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随机采样、系统采样、分层采样和整群采样。

随机采样随机采样是指从数据集合中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选取样本的方法。

这种采样方法可以保证样本的分布与总体的分布相似,从而减小由于样本选择不当而引入的偏差。

常见的随机采样方法有简单随机采样、分层随机采样和整群随机采样。

系统采样系统采样是指按照一定的间隔从数据集合中选取样本的方法。

例如,可以按照每隔N个数据选取一个样本的方式进行采样。

系统采样相对于随机采样来说,可以更好地保证样本的均匀性。

分层采样分层采样是指将数据集合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每个层次上进行独立的采样。

这样可以保证在采样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数据都能够得到合理的代表。

整群采样整群采样是指将数据集合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在每个群体内进行完全采样或抽样的方法。

这种采样方法可以保证数据集合中的每个群体都能够参与到分析中,从而更准确地描述总体的特征。

2. 数据抽样的定义和常见方法数据抽样是从数据集合中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本数据,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根据抽样的方法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数据抽样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数据集合中按照相同的概率选取样本的方法。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数据集合中没有特殊结构或模式的情况,可以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指将数据集合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每个层次上进行独立的抽样。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八)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八)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数据清洗与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则是其中的关键步骤,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并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

一、数据清洗与整理的重要性数据清洗与整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它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填充缺失数据、剔除异常值等操作。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与整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只有经过清洗整理的数据才能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

二、数据采样技术1.随机采样随机采样是最常用的一种采样技术,它通过随机选择样本来代表整体数据。

随机采样可以保障样本的无偏性,即每个样本都有相同的选择概率。

2.系统采样系统采样是按照一定的规则选取数据样本,比如每隔固定的时间或间隔选取一个样本。

系统采样适用于数据有时序关系的情况,它能够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趋势。

3.聚类采样聚类采样是首先将数据分成若干个簇,然后从每个簇中选取部分样本作为代表。

聚类采样适用于数据存在分组特征的情况,它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三、数据抽样技术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每个样本被选中的概率相等。

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样本容量较小且样本间相互独立的情况。

2.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能够保证每一层都有样本参与,从而更好地代表总体。

3.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个群体,然后随机选择部分群体,并对选中的群体进行调查。

整群抽样适用于群体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可以提高抽样效率。

4.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是将总体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一次简单随机抽样。

多阶段抽样适用于总体较大、分布复杂的情况,可以减少抽样误差。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和抽样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归一化等步骤。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解析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解析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已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和海量性,数据往往包含大量的错误、冗余和不一致性。

因此,数据清洗和整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进行解析。

1. 数据审查的目的数据审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审查旨在发现并纠正数据中的错误、缺失或不一致,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数据验证的步骤数据验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数据规范验证数据规范验证是对数据的格式、结构和类型进行验证,以确保数据符合预先设定的规范和要求。

在这一步骤中,数据将被检查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并且数据字段的内容是否符合特定的数据类型要求。

数据一致性验证数据一致性验证旨在确保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这包括验证数据是否存在重复、冲突或错误。

在进行一致性验证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匹配,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数据完整性验证数据完整性验证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完整性。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缺失或不完整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补充。

数据精确性验证数据精确性验证的目的是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通过比较数据和参考数据,可以发现和解决数据中的错误和不一致性,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审查与验证的工具和技术为了进行数据审查与验证,通常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工具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具和技术:数据清洗工具数据清洗工具可以自动扫描和检测数据中的错误和不一致性,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和纠正功能。

常见的数据清洗工具包括OpenRefine、Trifacta、DataWrangler等。

数据比对工具数据比对工具允许用户将多个数据源进行比较和匹配,以发现和解决数据中的重复、冲突或错误。

常见的数据比对工具包括Beyond Compare、WinMerge、Meld等。

统计学的抽样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的抽样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的抽样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统计学的抽样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决策者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的抽样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技术,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抽样调查方法1. 简单随机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是一种常用的抽样调查方法,它的特点是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相等且相互独立。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较小且具有相对均匀分布的情况。

2. 系统抽样法系统抽样法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

系统抽样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简化样本选择的过程,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取得更好的抽样效果。

3. 分层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然后从每层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并且在总体层次上进行统计分析时具有更好的代表性。

二、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学的抽样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一步。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

合理设计数据收集的方式和工具,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2.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查和整理,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使数据质量更好。

在数据清洗过程中,可以采用数据可视化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帮助发现和纠正数据中的问题。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统计学的抽样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的核心环节。

通过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从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信息和结论。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回归分析等。

4. 结果表达在数据处理完毕后,需要将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表达和展示。

可以使用图表、报告、演示等方式将结果以直观、清晰的形式呈现给决策者和相关人员。

三、实际应用1.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商业领域中常见的抽样调查应用。

通过对目标群体进行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用户行为等信息,为企业的市场决策提供参考。

2. 医学研究医学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抽样调查和数据处理。

数据审核、清洗技术方法

数据审核、清洗技术方法

数据审核、清洗技术方法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产。

然而,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决策的准确性。

因此,数据审核和清洗成为了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审核和清洗的技术方法,以帮助读者提高数据质量。

一、数据审核技术方法1.数据抽样审核:从大量数据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进行审核,以评估整体数据的质量。

2.数据完整性审核:检查数据中是否存在缺失值、异常值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3.数据一致性审核:对比不同数据源中的同一指标,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矛盾和差异。

4.数据准确性审核:通过与权威数据源进行对比,检查数据的准确性。

5.数据逻辑性审核:检查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比例关系等。

6.数据时效性审核:评估数据的时间跨度,确保数据在时间上的有效性。

二、数据清洗技术方法1.缺失值处理:针对缺失值,可以采用删除、填充、插值等方法进行处理。

2.异常值处理:识别并处理数据中的异常值,可采用删除、转换、标记等方法。

3.数据去重:删除重复的数据记录,确保数据的唯一性。

4.数据标准化: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如统一单位、转换格式等。

5.数据归一化:将数据压缩到[0,1]区间内,消除数据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

6.数据转换:对数据进行转换,如将分类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便于后续分析。

7.数据脱敏: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如加密、替换等,保护数据隐私。

8.数据整合: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视图。

三、总结数据审核和清洗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质量,为后续数据分析、挖掘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数据特点和业务需求,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方法,以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注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操作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进行调整。

数据抽取清洗和整理的方法

数据抽取清洗和整理的方法

数据抽取清洗和整理的方法
1. 数据抽取:通过程序或者工具从数据源中获取需要的数据。

数据源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文本文件、网站和API等。

2. 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筛选、去重、填充缺失值、转换数据类型、规范化等,以便于后期的分析和应用。

3. 数据整理: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组、聚合等处理,以便于后期的分析和展示,例如绘制图表、制作报表等。

数据抽取清洗和整理的常用方法包括:
1. SQL查询:通过SQL语句从关系型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

2. Python编程: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来抽取、清洗和整理数据,常用的库包括pandas, numpy, beautifulsoup4等。

3. 工具软件:常用的数据抽取清洗和整理工具包括Excel、OpenRefine、RapidMiner、Alteryx等。

4. Web抓取:使用Python编程、Web抓取工具或者爬虫程序从网站抓取需要
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

5. 数据库ETL工具:使用ETL工具,可以从多种数据源中抽取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例如Talend、Pentaho、DataStage等。

概率与统计中的抽样调查与数据验证方法分析

概率与统计中的抽样调查与数据验证方法分析

数据验证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市 场调研方法和数据源的可靠性和 一致性,从而提高调研结果的可 信度和可比性。
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数据验证用于确 保实验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在医学研究中, 数据验证用于评 估新药或治疗方 法的疗效和安全 性
在物理学中,数 据验证用于测试 理论模型和预测 新现象
在社会科学中, 数据验证用于研 究人类行为和社 会现象,例如市 场调查、人口统 计和心理学实验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数据的可视化验证
数据的图形化表示: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展示数据,方便观察和比较 数据趋势分析:通过观察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趋势,发现异常或规律 数据分布分析:分析数据的概率分布,判断数据是否符合预期或理论分布 数据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或因果关系
07
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性
数据完整性是数据验证的基础,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完整性对于抽样调查的代表性至关重要,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完整性能够减少误差和偏差,提高数据验证的效率和质量。 数据完整性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避免数据泄露和 滥用风险。
数据验证的方法
对比验证:将不 同来源的数据进 行对比,以检验 数据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
数据异常处理
数据清洗:去除或修正不完整、不准确或格式不正确的数据 数据验证:检查数据是否符合预期的规则和格式 异常值处理:识别并处理异常值,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转换:对数据进行适当的转换,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建模
06
数据验证的方法与技巧
数据的逻辑验证
数据的一致性:检查数据是 否符合逻辑规则或约束条件。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数据验证用于诊断疾病:通过对比患者数据与标准数据,确定患者所患疾病。

报告撰写中的数据清洗和数据质量的检验方法

报告撰写中的数据清洗和数据质量的检验方法

报告撰写中的数据清洗和数据质量的检验方法一、引言数据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资源,而数据的清洗和质量检验是保证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篇文章将详细讨论在报告撰写中数据清洗和数据质量的检验方法,以提高报告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二、数据清洗的重要性数据清洗是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错误数据、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

数据清洗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中常常存在一些错误数据,例如输入错误、重复数据等。

通过进行数据清洗,可以去除这些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提高数据的完整性缺失值是数据分析中常见的问题,而缺失值对数据的完整性有很大影响。

通过合理的方法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可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优化数据结构数据清洗可以对数据进行重组和重构,进一步优化数据结构,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和分析效果。

三、数据清洗的方法和步骤数据清洗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数据审查、数据修正和数据筛选。

以下将详细论述每个步骤的具体方法。

1.数据审查数据审查是对数据进行初步检查,主要包括查看数据的整体结构、数据类型、变量的取值范围等。

通过数据审查,可以初步判断数据是否存在错误或异常。

2.数据修正数据修正是对数据中的错误或异常进行修正。

常见的数据修正方法包括去除重复数据、标准化数据、纠正错误数据等。

在进行数据修正时,应该根据具体数据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3.数据筛选数据筛选是对数据进行选择性的保留或删除。

常见的数据筛选方法包括根据数据范围、数据类别等进行筛选。

数据筛选的目的是保留对分析和决策有重要意义的数据,去除对结果影响不大的数据。

四、数据质量检验的重要性数据质量检验是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数据质量检验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数据质量对于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很大影响。

只有通过数据质量检验,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支持决策的科学性。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七)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七)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详解数据清洗与整理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步骤,它的目的是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这个过程中,采样与抽样技术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采样与抽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一、数据采样的概念与原理数据采样是指从大规模数据集中抽取一部分样本数据,以便分析和推断总体特征。

在数据清洗与整理中,采样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数据采样的原理是基于总体与样本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整个总体数据的某些特征。

数据采样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随机抽样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每个样本都有被选中的机会,从而尽量保证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数据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行抽样。

整群抽样则是将总体数据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群组,然后从中选择若干群组作为样本。

二、数据抽样的概念与应用数据抽样是从采样得到的样本数据中进一步选取一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数据抽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样本数据的特征,从而作出更准确的结论。

数据抽样的方法也有多种,常见的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其原理是每个样本都有相等的选取机会。

系统抽样是按照固定的规则选取样本,例如每隔一定间隔选取一个样本。

整群抽样则是从总体数据的若干个群组中分别进行抽样。

在数据清洗与整理中,数据抽样可以帮助分析师更好地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发现数据中的异常情况,剔除噪声数据,以及为下一步的数据建模或分析做准备。

三、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数据清洗与整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样与抽样的比例要适当,既要保证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又要避免数据的过度浪费。

2. 可以尝试不同的采样与抽样方法,以及不同采样与抽样的比例,以了解不同条件下数据的变化情况。

3. 对采样与抽样得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充分的统计分析和比较,以确定采样与抽样的效果和可靠性。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解析(六)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解析(六)

数据清洗与整理是数据分析的重要环节,而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分析结果。

在数据清洗和整理过程中,数据的审查与验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本文将对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进行解析。

数据审查是数据清洗与整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主要是对数据的有效性、一致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

首先,需要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有效性指的是数据是否符合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在进行数据审查时,可以检查数据是否符合要求的格式、是否有缺失值或异常值等。

如果数据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删除缺失值或异常值,或者进行修正。

其次,数据的一致性也是需要审查的重要方面。

一致性是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的正确性。

在进行数据审查时,可以检查不同数据字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否合理。

如果发现数据之间存在不一致性,需要进一步核实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最后,数据的完整性也是数据审查的重点之一。

完整性指的是数据是否具有足够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数据审查时,可以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缺失值或重复值等情况,以及数据是否与预期的完整性相符。

如果发现数据存在不完整性,需要进一步核实并进行相应的补充或删除。

数据审查是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最终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数据验证是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它主要是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数据验证可以通过比对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或者与已有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来确认数据的准确性。

在进行数据验证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比对数据源之间的一致性。

如果数据来自不同的数据源,就需要确保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是一致的。

通过比对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而进行核实和修正。

其次,需要与已有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

如果已有标准数据,可以将新收集的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确认数据是否准确。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数据的差异和问题,进而进行修正和调整。

报告中数据整理和清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报告中数据整理和清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报告中数据整理和清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数据整理和清洗是数据分析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筛选,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数据整理和清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一、数据获取数据获取是数据整理和清洗的前提,它包括数据的来源、格式以及数据集的大小、复杂程度等方面。

常用的数据来源有数据库、Excel表格、API接口等,不同的数据来源需要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技巧进行数据获取。

二、数据审查与初步清洗数据审查是对数据质量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查看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等方面。

在数据审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统计方法和可视化工具来发现异常值、缺失值、重复值等数据问题,并进行初步的清洗。

常用的数据清洗操作包括删除重复数据、填补缺失值、处理异常值等。

三、数据标准化与转换数据标准化是将不同格式和结构的数据转化为一致的形式,以便于后续的数据整合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标准化操作包括统一变量命名规范、转化数据格式、调整数据分布等。

数据转换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供分析使用的特征变量,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数值型变量离散化、树状变量编码等。

四、数据合并与整合数据合并是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常用的数据合并方法包括合并、连接、拼接等。

数据整合是将同一个主题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以便于进行更高层次的数据分析。

常用的数据整合方法包括数据透视表、数据分组、数据汇总等。

五、数据筛选与采样数据筛选是根据分析的目的和需求,对数据进行筛选和筛除,以保留关键的数据信息。

常用的数据筛选方法包括按条件筛选、按行列筛选等。

数据采样是在大数据集中抽取一部分数据进行分析,以减少计算量和提高效率。

常用的数据采样方法包括随机采样、分层采样等。

六、数据验证与文档化数据验证是对整理和清洗后的数据进行验证和验证,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数据验证手段包括可视化分析、数据比较、数据抽样等。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解析(八)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解析(八)

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数据审查与验证流程解析数据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数据清洗与整理则是保证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

数据清洗与整理的目的是将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消除冗余,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在数据清洗与整理过程中,数据审查与验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首先,数据审查的目的是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这个阶段,数据清洗人员需要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审查。

例如,他们需要检查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值,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此外,还需要验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如果数据中的某个字段是日期,那么数据清洗人员需要验证这些日期是否符合标准格式,并排除不符合的数据。

数据的验证也是数据清洗与整理中的关键环节。

验证数据不仅涉及验证数据的准确性,还涉及验证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

在数据清洗与整理的过程中,数据清洗人员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来验证数据。

首先,他们可以通过与外部数据源的对比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例如,他们可以将数据与其他可靠数据源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数据清洗人员还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算法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运用统计学原理和算法来验证数据中的异常值和不一致之处。

除了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数据清洗人员还需要验证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在处理海量数据时,数据清洗人员可能会面临大量的噪声数据和无效数据。

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数据验证来剔除这些无效数据。

例如,在验证数据可信度时,他们需要分析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式。

如果数据的来源可靠且收集方式合理,那么数据的可信度就会得到提高。

此外,数据清洗人员还可以通过验证数据的可用性来剔除无效数据。

例如,他们可以检查数据是否可以被其他系统或应用程序所使用,以确定数据的有效性。

此外,数据审查与验证过程应该是一个透明的过程。

数据清洗人员需要在整个数据清洗与整理过程中记录下所有的审查与验证工作,并生成相应的文档和报告。

数据清洗与整理的效果评估与质量控制分析(五)

数据清洗与整理的效果评估与质量控制分析(五)

数据清洗与整理的效果评估与质量控制分析随着数据爆炸式增长,数据清洗与整理变得越来越关键。

数据清洗是指将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去除重复、错误、缺失、不一致等问题,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数据整理则是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归档等操作,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数据清洗与整理的效果评估方法和质量控制分析的重要性。

一、数据清洗与整理的效果评估方法1. 数据准确性评估数据准确性是数据清洗的核心目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清洗前后的数据差异,并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匹配等方式来评估数据准确性。

例如,对于客户信息清洗,在清洗前我们可以记录原始数据中的重复和错误率,然后在清洗后使用不同的指标进行准确性评估,如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合规性。

2. 数据完整性评估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是否完整包含了所需信息。

通过对数据的字段、记录和数据类型进行检查,我们可以评估数据的完整性。

例如,在清洗电商订单数据时,我们可以检查订单记录中是否包含了必要的字段,例如订单号、产品信息、客户信息等。

如果数据存在缺失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填充、插值等方法进行补充,从而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3. 数据一致性评估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的各个字段之间是否相互匹配和一致。

通过对数据的字段之间的比对和校验,我们可以评估数据的一致性。

例如,在清洗金融数据时,我们可以将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进行比对,以检查是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数据不一致,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合并、统一化等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二、质量控制分析的重要性1. 数据质量对决策的影响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糟糕的数据质量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业务损失。

因此,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数据质量对模型的影响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领域,模型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直接依赖于数据的质量。

糟糕的数据质量会导致模型训练过程中产生偏差和噪声,进而影响模型的性能和预测结果。

报告撰写中的数据清洗和校验方法

报告撰写中的数据清洗和校验方法

报告撰写中的数据清洗和校验方法数据清洗和校验在报告撰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讨论数据清洗和校验的方法,并探讨它们在报告撰写中的应用。

一. 数据清洗的方法及意义数据清洗是指通过识别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不完整和不一致之处,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清洗方法:1. 缺失值处理:缺失值是指数据表中某些变量的值缺失或未被记录。

处理缺失值的方法包括删除缺失值、用平均值或中位数填充缺失值以及使用插值方法预测缺失值。

2. 异常值处理:异常值是指与其他观察值明显不同的观察值。

处理异常值可以采用删除、替换或将其视为缺失值等方法。

3. 重复值处理:重复值是指数据表中出现多次的相同观察值。

处理重复值的方法包括删除重复值、将其合并为一个观察值或将其视为缺失值。

数据清洗的意义在于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减少因错误和不完整数据而导致的误差。

通过清洗数据,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二. 数据校验的方法及意义数据校验是指通过比较和验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校验方法:1. 内容校验:对数据进行逻辑和业务规则的校验,确保数据符合预设的条件和规范。

例如,检查日期是否合法或检查数值是否在某个范围内。

2. 一致性校验:将同一类型的数据从不同的数据源中获取,并进行比较和验证。

例如,将两个数据库中的客户信息进行比对,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 格式校验:确保数据的格式符合预设的规则和标准。

例如,检查手机号码是否符合特定的格式要求。

数据校验的意义在于发现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通过校验数据,可以提高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 数据清洗和校验在报告撰写中的应用1. 提高数据可视化的效果:在进行数据可视化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只有经过清洗和校验的数据才能更好地支持报告中的图表和图形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样调查数据的清理与校验王卫东、冯仕政、陆益龙、刘精明第一节研究问题与意义Lessler和Kalsbeek曾根据调查的不同阶段对误差来源进行过分类:在抽样框收集、抽样实施过程中会存在抽样误差,在调查实施中会出现无回答误差和计量误差。

事实上,任何一次严格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一般都会存在两个层面的误差:(1)抽样过程中的误差;(2)存在于被访者那里的真实信息与研究人员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实际可得信息之间的误差。

这里,我们将前一种误差称为“抽样误差”,将后一种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本章所讨论的“数据清理与校验”问题,基本上针对“测量误差”而言。

我们认为,测量误差是指被访者的真实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询问-回答、调查员记述、编码、机读格式存储等转换过程后所产生的信息变异。

大多数信息变异都可能是一种非随机误差,它涉及的范围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录入误差,即将问卷记录信息转换为机读格式存储信息过程所产生的录入错误;(2)无回答误差,即在问卷的某个或某些问题上,由于被访拒答,或者由于调查员询问、记录出现遗漏等原因所产生的信息缺失;(3)回答偏差,产生这类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调查员询问未能准确表达测量目标,致使被访者错误理解问题而产生回答信息与测量要求的不一致,或者相反,被访对询问问题的理解有偏误,因而做出与测量要求不一致的回答;二是题器设计模糊,致使不同被访或调查员对问题产生歧义性理解,从而使收集的信息无法达到测量效果;三是问卷访谈过程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干扰(比如他人在场、突发事件、访谈被中断等),致使回答产生偏差;四是被访有意报告虚假信息。

(4)记录和编码的偏差,即在记录和编码被访者回答信息时,由于调查员的失误而产生的信息偏差。

上述测量误差大多是所谓的非随机误差。

抽样过程的随机误差一般可以通过抽样技术加以推断和控制,或者可以通过一定的估计手段加以有效估计(比如抽样误差),而非随机误差的控制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它的估计也经常令研究者感到十分头痛,有时候它可能会一直潜藏在研究者的分析结果之中,很难为研究者所发现。

在大型入户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中,研究者往往由于无法全面掌握抽样以及问卷访谈的具体细节,从而对问卷数据到底可能发生了什么样的信息变异无从知晓。

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那些问题,缠绕在可能准确的真实信息之中,有时候我们可能面对的是一堆“斩不断、理还乱”的数据符号,对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收集到手的数据信息往往只能是将信将疑地去使用和分析,这反过来也影响了研究者对社会现实作出判断的信心。

正因为抽样调查数据可能存在的诸多数据谬误与偏差,使得我们有理由认为,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来分析和研究社会,以期反映真实的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生活的逻辑,其本身就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事业。

然而,在这些非随机误差面前,难道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吗?其实,只要我们对不同类型的非随机误差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有些非随机误差也是可以完全加以控制的(比如录入误差);有些误差可以根据一些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加以检验判断,并通过二次访谈的方式加以修正;此外,某些信息记录偏误的并非完全的杂乱和偶然,而是存在一定的系统性,比如一些特定被访、调查员的特征总是与某类特定的信息记录偏误相关联,某个特定的记录误差集中出现在某些特定地方区域中等等,归纳和总结这样的系统性的偏误模式,也是我们在分析处理过程中客观、准确地把握问题数据的有效方式。

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不可知”的误差对统计分析的影响,是每个利用数据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与社会过程的研究人员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一种减少数据误差的工作就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尽量了解和减少研究数据中的信息变异,目前大多数严格的实证研究都会对最后录入数据进行数据清理,即通过对特定变量的逻辑检验或数据模式分析,我们可以推断调查员在信息记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信息偏误,推断被访者所报告的信息之真伪程度,从而修正数据中的某些记录误差;同样,通过逻辑检验,我们还可以由此来检验测量工具的有效性;甚或在遇到与常规逻辑不相符合的真实现实时,还可以由此加深和扩展我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

本章的主要兴趣在于,如何通过有效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数据中的非随机误差,通过分析清理GSS数据时遇到的实际情形,探索一些常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信息偏误模式,为将来实证调查过程和数据清理提供一种经验参考。

第二节消除录入误差由于数据清理是依据电子存储格式的数据进行的,因此,在数据清理之前,我们首先就需要保证录入数据与问卷记录数据具有最大限度的一致性,为此数据清理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基本上消除录入误差。

数据录入主要是指将编码形式的被访者回答信息,从纸本记录格式转化为机读存储格式的数据形式的过程。

一般来讲,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这一转化,即光电扫描和手工录入。

光电扫描的优点是可以避免人为录入过程中的出错,缩短录入环节时间,但是光电扫描方式录入一般需要使用特殊符号来编码,而这种编码往往不是直观的,在编码过程中的出错不容易被检查出来,同时,制作光电录入格式的编码页成本也较高。

特别是,光电扫描录入质量有赖于编码符号的清晰可辨之质量,一旦某个编码符号出现质量问题并被错误辩识,事后也较难被查验出来。

手工录入对事先的编码要求并不太高,只要字迹容易辨识就行(这是一般访员都能做到的),更主要的是,手工录入增强了录入数据的可查验特性。

手工录入往往容易出错,但在数据的控制环节,有两种主要办法可用来降低出错概率。

其一是采用专门的录入软件(比如PCEDIT、EpiData),都有较强的值域控制和逻辑检验功能,一旦录入出错,都可以给出特定的错误提示,减少录入错误。

其二是更为彻底的录入控制方式,即双录检验。

采用双录检验,是基于两个录入人员在同一份问卷中的同一个变量上录入出错的概率极小的假设。

双录检验的方式是将同一份问卷交由两个不同的录入员分别录入,然后通过对两个录入数据集中的同一样本的相同变量加以一一对应地比较,以期查验两者录入不一致的情况,然后对不一致样本和变量查对问卷记录来加以判定和修正。

这是一种重复录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地比较、检验两次录入数据之差异来消除录入误差。

有的录入软件(如前述PCEDIT和EpiData)本身都带有这样的功能,当然也可以通过在SAS、SPSS或VisueBasic等统计软件或数据库软件中编程来实现这一功能。

本次GSS数据录入即采用EpiData软件手工录入,并进行双录检验。

采用这种方法后,我们又对双录检验后的数据进行逻辑检验和野值清理,在此过程中,我们最后所发现的问卷录入错误率不到十万分之一,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录入数据与问卷记录信息的一致性。

达到了基本上消除了录入错误的目标。

第三节野值、极值的判别与处理对野值或极值的清理、判别,是数据清理工作的第二个基本步骤,对它们的判别从怀疑开始。

野值或极值,并非都是错误的取值,在我们尚未确定之前,都只是值得怀疑的数据。

野值(wild card),又称非法值(illegal value),是指那些既不在题器规定的取值范围之内的值,也非研究人员约定或了解的取值,比如,性别变量,男性取值为1,女性取值为2,缺失值取值为9,如果在1,2,9三个取值之外,出现了一个新值,如5,这个新值就是野值。

野值主要是针对类属变量或定序变量的取值范围而言的。

极值(extrema),又称为奇异值(outliers),它针对某个连续变量而言,极个别样本的取值极大地超过(或低于)总体平均水平,或者在正态分布曲线中极远地偏离中心取值的值。

举例来说,对于收入的测量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极值。

GSS调查中,城市月收入取值在10000元以下的样本占全部样本的99.99%,但是有四个样本的取值则超过了20000元,其中还有一个样本的取值为60000元,这样的样本取值就是极值,需要接受检查。

怎样判断一个变量取值为极值,不同的研究人员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显然,极值都是研究人员认为值得怀疑的数值,而研究人员的怀疑根据来源于以往的研究经验和对现实的感知,多大的值超过了研究者认可的标准,这个值以上的数值理应作为该研究者的极值来加以查对问卷、检验。

而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将大样本数据中的某个连续变量的1%~5%的数值作为极值加以查验,一般可以发现极大多数可能存在于极值中的编码错误――这种编码错误通常是由码位填写错误所致。

查找野值和极值,最有效而又简单的办法就是查看频数表,从频数表中发现超出问卷变量规定取值范围的取值,然后一一比照问卷所记录的相应信息(原始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

出现野值和极值的原因极为相似。

野值是该变量中那些研究者未赋予意义的值,这些值的来源可能有两个,(1)录入错误或编码错误;(2)问题询问过程中,调查员记录了问卷设计时未曾预料到的取值情况。

极值的出现同样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录入或编码错误,二是问卷访谈确实遇到了特殊个案,其取值可能远超过总体均值水平。

就查找出来的野值和极值来说,对于录入或编码错误,显然正是需要更正的数据,这也是初始查错的基本任务。

而对于那些未曾预料到的变量取值,则需要慎重对待,而且针对野值和极值,其处理方式也是很不相同的。

对于野值,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这一取值是否是有意义的值,如果是无意义的取值,则很可能该问题的回答出现了缺失;如果是有意义的取值,就要判断它所代表的意义能否涵括在原来的取值之中?如果能,就需要将其重编码到原来的类之中;如果不能,则以新值单独标记,并贴好值标签,以便将来在分析过程中加以进一步处理。

对于极值,通过问卷加以判断并非编码或录入错误后,都需要将其保留在数据集中,并将这些极值存在的情况记录下来,为将来统计分析制定处理策略时提供依据。

第四节客观变量的逻辑检验在对录入数据进行双录检验后,基本上可以确认进入分析软件数据集的数据与原问卷编码信息有了最大限度的一致性,但数据信息是否与存在于被访者那里的真实信息一致,尚需进一步的检测。

录入校验和初始查错的基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确保机读存储格式数据与问卷记录信息的一致,但问卷信息是否与存在于被访者那里的真实信息相一致,则需要通过进一步的逻辑检验和数据分析加以检测。

而在数据清理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类型的数据误差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调查问卷中的所有问题在最后的分析框架中都以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形式存在,从内容上来说,这些变量可以分为客观变量和主观变量。

客观变量主要是分析单位的属性、状态和行为,如性别、年龄、职业、去过哪几个国家、用哪几种方式找工作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客观事实为依据,应该有准确的回答,不应该有模棱两可的地方,所以是确定性的变量;而主观变量主要是态度、意向性和主观的感受,如对生活的满意度、倾向于投谁的票、对自已社会地位的评定等等,这些问题主观性的成份太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是随机性的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