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统美食周村烧饼

合集下载

周村烧饼快板词

周村烧饼快板词

周村烧饼快板词
(实用版)
目录
1.周村烧饼的简介
2.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
3.周村烧饼的历史文化背景
4.周村烧饼的快板词表现形式
5.周村烧饼快板词的意义
正文
周村烧饼,是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传统名吃,属于鲁菜系。

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独特,先将小麦粉和成面团,然后擀成薄饼,最后用木炭火烤制而成。

这种烧饼口感酥脆,香气扑鼻,深受人们的喜爱。

周村烧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清朝时期,周村烧饼更是被列为宫廷贡品,名声大噪。

周村烧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体现。

在周村烧饼的文化中,快板词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快板词是一种传统的曲艺形式,通常由一人或多人表演,以竹板打击节奏,边打边唱。

周村烧饼的快板词内容丰富,既有对烧饼制作工艺的描述,也有对烧饼历史的追溯,更有对烧饼美味的赞美。

周村烧饼的快板词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周村烧饼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快板词的演唱,周村烧饼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得以传承,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周村烧饼。

第1页共1页。

淄博的著名小吃

淄博的著名小吃

淄博的著名小吃
淄博的著名小吃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周村烧饼:周村烧饼是山东淄博的特色小吃,以其薄如纸片、
香酥可口而著名。

2.博山豆腐箱:博山豆腐箱是淄博市博山区的传统名菜,以其色
泽艳丽、汤汁浓郁而著名。

3.酥锅:酥锅是淄博市的地方传统名菜,以其酥烂可口、香气四
溢而著称。

4.鲁菜:淄博位于鲁菜的发源地,有许多著名的鲁菜可以在当地
品尝到,如糖醋鲤鱼、清蒸鲈鱼等。

5.沂源大锅全羊:沂源大锅全羊是淄博市沂源县的传统名菜,以
其肉质鲜嫩、香味浓郁而著名。

6.淄博小麻花:淄博小麻花是淄博的传统小吃,以其香脆可口、
造型多样而著称。

7.炸春卷:炸春卷是淄博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其馅料丰富、口感
鲜美而著名。

8.煎饼果子:煎饼果子是淄博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其薄脆可口、
搭配丰富而著称。

9.鸡油面:鸡油面是淄博的传统名点,以其面条细滑、汤汁浓郁
而著名。

10.猪头肉:猪头肉是淄博的传统名菜之一,以其色泽红亮、口
感鲜美而著名。

除了以上几种,淄博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小吃和菜肴,如糖饼、马蹄酥等,都是值得一试的美食。

山东淄博当地8大特色美食,都是地道美食

山东淄博当地8大特色美食,都是地道美食

山东淄博当地8大特色美食,都是地道美食淄博是山东省辖地级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作为山东政治中心近两千年,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有“齐国故都”之称。

同时,淄博也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也就是古代体育项目蹴鞠的起源地。

淄博有很多有名的美食,不过大部分美食都集中在博山和周村这两个地方,有“要想吃好饭,围着博山转”的美誉,而周村还是乾隆皇帝赐封的“天下第一村”,著名的周村烧饼更是闻名全国。

❤️01.周村烧饼周村烧饼是山东淄博的一种传统小吃,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著名汉族美食之一。

它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是以小米面粉、芝麻、白砂糖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它的外形圆而色黄,薄似杨叶、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就会碎成碎片。

入口酥脆、香满口腹、久嚼不腻,是消费者喜爱的传统小吃。

❤️02.博山烤肉博山烤肉是淄博市的传统名吃,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博山烤肉是选用60公斤重的活猪,宰杀处理干净后对半劈开,先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其自然晾干,然后剔除骨头、切成长条,用食盐和花椒腌制,最后用果木熏烤而成,吃起来带着木头的清香味,而且肥而不腻,深受喜爱。

❤️03.欢喜团子欢喜团子是淄博市的地方民俗小吃,制作起来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将糯米蒸熟后放凉,然后炒至蓬松,蘸上糖稀,做成大小不同的球形,然后用东西串起来就行了。

在淄博地区,各种庙会上都会见到这种美食,自然都是代表着美好的寓意,吃起来也是又甜又酥。

❤️04.博山粥博山粥是博山地区的地方名点,是数十种粥的统称,分为大米粥、小米粥、八宝粥等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大闺女粥”。

博山粥具有又稠又香的特点,所以被很多人喜爱。

❤️05.菜煎饼菜煎饼是传统吃法之一,在以前是淄博南部淄川、博山等地,人民的主食。

它是以豆腐、韭菜、粉条、虾皮、调味品等为馅料。

把它们切碎及搅拌均匀后,放在摊好的煎饼上,叠成方形,再进行煎一下就可以了。

它的成品呈深黄色,吃起来松酥、爽口,飘香四溢,食用方便,即使是现在也大受人们的欢迎。

周村烧饼的传承与创新

周村烧饼的传承与创新

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50多年生产历史的老字号企业。

主要生产有着千年历史的地方特产——周村烧饼,是一家综合型企业。

公司下设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上海聚合斋商贸有限公司、淄博周村华康商贸有限公司、周村烧饼博物馆、萌水镇北唐村生产基地、南郊镇孔家村生产基地。

是山东省食品生产骨干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公司做为“周村烧饼”及其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始终遵循世纪传承,始终如一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传承、探索、发展周村烧饼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弘扬周村烧饼特色文化,坚持品质正宗,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始终坚持正德挚信,秉持健行的事业信念,把周村烧饼品牌做精、做强、做长,打造成食品行业的标杆品牌。

饼类食品,且“上著胡麻”而烘烤而成的胡饼,源于汉朝。

记载于东汉末年桓帝、灵帝年间的《释名》一书,作者刘熙。

书曰:“饼,并也。

溲面使合并也。

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溲,就是浸泡,和面的意思;“大漫冱”指形状大而平整;胡麻,《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胡麻,即芝麻,相传张骞得其种于西域,故名。

”即是在面饼上覆以芝麻,再以吊炉烤制,具有鲜明的西域特点。

据《三国志·阖温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勇侠传》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曾经有一个叫赵歧的人,因受政治迫害,隐匿姓名,流落北海(现青州府以东一带),曾在市场上贩卖“胡饼”。

到了宋代,我国的熟食加工业更加发达,饼类食品的加工生产不仅规模大,而且花样繁多。

《东京梦花录》一书中记道:当时的东京汴梁有两种饼店,即油饼店、胡饼店。

资料链接桓帝(刘志),生于公元132—167年,活了36岁,在位22年。

灵帝(刘宏),生于公元166—189年,活了34岁,在位22年。

刘熙,字成国,北海(山东寿光、高密一带)人,生活在桓帝、灵帝之世。

其本人虽无传记,但史载刘熙曾师从郑玄学习经学。

山东周村古商城(五)烧饼博物馆

山东周村古商城(五)烧饼博物馆

山东周村古商城(五)烧饼博物馆
博陵
源于汉(胡饼)、成于清的周村烧饼,以清乾隆帝御赐的“天下第一村”周村命名。

“薄、香、酥、脆”为特点的周村烧饼曾获优质名特产品、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中华老字号等称号,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占地三千平米的仿古建筑周村烧饼博物馆,地上两层为展示及休闲厅,地下一层为制作演示厅。

特色突出的烧饼博物馆里,常聚着络绎不绝的四方游客。

不过,品识过南、北、东、西诸般美味名点的游客们或许觉得这烧饼也属平常。

走进周村烧饼博物馆……
郭海亭见孟洛川(同聚合主与瑞蚨祥主)品京式糕点受启发
碾子、扇车(博陵:《又见扇车》)。

周村烧饼 市场调研报告

周村烧饼 市场调研报告

周村烧饼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周村烧饼1. 背景介绍周村烧饼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小吃,起源于山东省章丘市周村。

其特点是皮薄馅大,松软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众美食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周村烧饼逐渐走出山东,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热门美食。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周村烧饼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美食需求的增加,周村烧饼饼店逐渐增加并进入了一线城市。

市场竞争激烈,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周村烧饼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3. 消费者需求和特点在市场调研中,根据对消费者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周村烧饼的偏好和需求多样化。

首先,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口感和品质,他们对烧饼的外皮松软、内馅鲜美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次,消费者对烧饼的健康和营养价值也越来越重视,他们希望产品能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口感好且健康。

4. 市场竞争分析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周村烧饼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烧饼品牌和其他小吃品牌。

竞争对手在产品品质、价格、市场推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周村烧饼作为传统小吃,在美味和口感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且有着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口碑。

5. 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周村烧饼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1)品牌塑造:加强周村烧饼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市场推广,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2)产品创新:不断创新烧饼的口味和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3)强化供应链: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的优质和供应的稳定性,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4)线上线下销售: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结合销售,扩大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曝光度,提升销售额。

(5)提供优质服务: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和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6. 结论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周村烧饼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周村烧饼推广策划

周村烧饼推广策划

周村烧饼推⼴策划周村烧饼推⼴策划⽅案课程:《公共关系学》作业:关于家乡特产的推⼴策划⽅案姓名:邱洁学号:2010011101 班级:中⽂系10级⼴电班⼀、周村烧饼简介1、烧饼以及周村烧饼的由来周村区,⾪属于⼭东省淄博市,被誉为“天下第⼀村”。

周村烧饼历史悠久,⾄今已有⼀千⼋百多年的历史,其前⾝为“胡饼””(芝⿇烧饼),《资冶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 ( 公元 160 年 ) 就有贩卖胡饼者流落北海 ( 今⼭东境内 ) 。

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吃应时⽽⽣,⽤以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周村,当地饮⾷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脍炙⼈⼝的⼤酥烧饼,此即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

清光绪六年(1880年),周村“聚合斋”烧饼⽼店对烧饼制作⼯艺潜⼼研制,⼏经改进,使周村烧饼以全新的⾯⽬,独特的风味⾯世。

使周村烧饼具备今天所说的“薄、⾹、酥、脆”四⼤特点是⾼塘镇王家庄⼀位名叫郭云龙的师傅的发展,⽅才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特⾊。

1979 年⼤酥烧饼以“周村”作为商标进⾏注册,正式定名为“周村牌”周村烧饼。

2、周村烧饼的原料和特点(1)原料:周村烧饼以⼩麦粉、⽩砂糖、芝⿇仁为原料,以传统⼯艺精⼯制作⽽成,为纯⼿⼯制品。

(2)特点:周村烧饼有“酥、⾹、薄、脆”四⼤特点,富有营养,⽼少皆宜;其外形圆⽽⾊黄,正⾯贴满芝⿇仁,背⾯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

⼊⼝⼀嚼即碎,⾹满⼝腹,若失⼿落地,则会皆成碎⽚,俗称“⽠拉叶⼦烧饼”。

周村烧饼有咸、甜两味,甜的⾹甜可⼝,久⾷不厌;咸的开⼈⾷欲,令⼈不忍释⼿。

若细分,有甜、五⾹、奶油、海鲜、⿇辣、新鲜蔬菜等多个系列品种。

薄:在饼类中可谓“前⽆古⼈,后⽆来者”,如纸⽚之薄的烧饼,拿起⼀叠,有唰唰之响声,如风中之⽩杨。

酥:⼜是⼀⼤特⾊,⼊⼝⼀嚼即碎,不咯不⽪,失⼿落地,即成碎⽚。

⾹:也是⼀诱⼈特⾊,⼊⼝久嚼不腻,越嚼越⾹,且回味⽆穷。

脆:脆与酥相辅相成,脆、酥合成,给⼈以美好难忘的⼝感,可使⼈⾷欲⼤增。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周村,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的小镇,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周村的两个特色: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

周村烧饼是周村的特色小吃,也是当地人的最爱。

它的外形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圆形,金黄的外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里面包裹着香甜可口的馅料。

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面粉的筛选、和面、揉饧、擀皮、包馅、烘烤等步骤。

在筛选面粉的时候,选用当地的优质小麦,制作成烧饼的皮,馅料则有豆沙、芝麻、桂花等多种口味,每一种都别具特色。

制作过程中,手艺高超的师傅们用手擀出薄如纸的皮,包上绵软饱满的馅料,然后放入砂锅中烘烤,烘烤的过程中,烧饼慢慢鼓起,香味四溢。

一口咬下去,外酥里香,回味无穷,让人欲罢不能。

除了周村烧饼,周村的花灯也是一大特色。

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周村的街道上总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这时正是赏花灯的好时机。

周村花灯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它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与变革,如今已经成为了周村的一张文化名片。

周村花灯的原料主要是选用竹篾、纸、丝线等,再经过剪、粘、装、绘、点灯的工序来制作。

制作出来的花灯五彩斑斓,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花灯摇曳生姿,给整个节日增添了喜庆和热闹。

流光溢彩的花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也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在夜晚,周村花灯显得格外美丽动人,成为了游人们眼中的一道风景线。

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一个是美食文化的代表,一个是民俗文化的象征。

它们不仅代表了周村古镇的独特魅力,也传承了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正是有了这些独特的文化载体,才使得周村这座小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周村亲身感受一下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的魅力。

品尝一口香酥可口的烧饼,欣赏一下华丽流光的花灯,感受一下周村古镇的独特魅力。

愿周村的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能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爱这座美丽而有魅力的小镇。

周村烧饼展览馆导游词

周村烧饼展览馆导游词

周村烧饼展览馆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周村烧饼展览馆!在这里,您将有机会领略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瑰宝——周村烧饼的魅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展览馆的特色和周村烧饼的历史渊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村烧饼的起源。

周村烧饼起源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的周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于世。

周村烧饼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采用优质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它外皮金黄酥脆,内馅鲜美可口,是一道集精湛技艺和美味享受于一体的传统糕点。

展览馆内共分为四个展区,分别是“周村烧饼的历史沿革”、“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周村烧饼的文化内涵”和“周村烧饼的地方特色”。

让我们一起来逐一了解这些展区的内容。

首先是“周村烧饼的历史沿革”展区。

这里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向大家展示了周村烧饼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您可以了解到周村烧饼的起源传说、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接下来是“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展区。

这里详细介绍了周村烧饼的制作过程和技艺。

您可以近距离观看到烧饼师傅们的制作过程,并了解到每一个环节的细节和要点。

同时,您还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制作烧饼的乐趣,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第三个展区是“周村烧饼的文化内涵”。

这里展示了周村烧饼在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意义。

您可以了解到烧饼在传统节日和婚嫁习俗中的角色,以及它所承载的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是“周村烧饼的地方特色”展区。

这里介绍了周村烧饼在地方特色方面的独特之处。

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口味的烧饼,如葱油烧饼、豆沙烧饼等,感受到不同口味的独特魅力。

除了展览区,我们还设有周村烧饼品尝区和周村烧饼制作体验区。

在品尝区,您可以尝试到正宗的周村烧饼,感受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

而在制作体验区,您可以亲自动手制作烧饼,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展览馆还设有周村烧饼文化衍生品店,您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与周村烧饼相关的纪念品和特色产品,将美味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

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

山东周村烧饼摘要:本文介绍了周村的历史,周村烧饼的传说、特点及制作方法,中间穿插着图片以及图表。

本文着重介绍了它的营养价值,包括面粉、芝麻、糖等,营养价值很高。

并且现在的周村烧饼口味独特,香脆可口,种类繁多,老少皆爱,是很棒的休闲、旅游食品。

关键词:周村烧饼,风味独特,薄香脆,营养价值周村的历史、传说: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自古商业发达,明朝嘉靖年间已有“周村店”称谓,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

蒲松龄在周村的毕氏尚书府教书33年期间创作的《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

1775年,乾隆南巡时曾来过周村,并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周村,如今隶属于淄博市,坐落鲁中。

作为一个拥有众多人文古迹和天然景区的地区,淄博的传统名吃亦是种类繁多。

其中,作为周村特产的“周村烧饼”便是较为出名的一例,周村烧饼的由来,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

而周村烧饼这个词,其实是非周村地区人对来自周村地区的那种独特的烧饼的笼统称谓。

地道的周村人,一般唤其为“香酥烧饼”或“大酥烧饼”等。

按照当前普遍的说法,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用以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入周村,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香、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此即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

但是,使周村烧饼具备今天所说的“薄、香、酥、脆”四大特点的却是在近代。

周村区高塘镇王家庄是目前民间生产周村烧饼最多的村庄之一。

该村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周村烧饼正是基于一位名叫郭云龙的师傅的发展,方才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特色。

郭师傅在烤制当初厚厚的大酥烧饼时,偶然发现面饼上面鼓起来的部分薄而香脆,加上芝麻,吃起来香而不腻。

于是他大胆试制新品,果然深受大家喜爱。

于是,不经意间便推而广之。

l880年后,“聚合斋”烧饼老店,即郭家,首先启用纸包装,最终产品大都以印花纸包装,久藏不会变质,故而沿袭至今。

周村烧饼作文500字

周村烧饼作文500字

周村烧饼作文5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山东有很多特色小吃哦。

比如:周村烧饼、油饼、把子肉、杠头火烧、酥皮肉火烧、朝天锅、福山大拉面、单县羊汤、德州扒鸡等等。

其中,周村烧饼是最有名的,周村烧饼以小麦粉、芝麻仁、白砂糖、碘盐等为原料,周村烧饼据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很有营养,老少皆宜。

但是,使周村烧饼具备今天所说的“薄、香、酥、脆”四大特点的却是在最近。

传说,最早的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生产历史。

到了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用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入周村,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香、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大酥烧饼。

到了清朝中末期,
周村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旱码头”,随着人口集中,消费增长,饮食业的熟食加工很快发展起来,烧饼作为物美价廉、携带方便耐保存的食品。

现在的周村烧饼,是由当时一位叫郭云龙的先生在一种马蹄形厚烧饼基础上创制而成的。

传说由于偶然的原因,郭云龙发现原来马蹄形厚烧饼上面鼓起部分薄而酥脆,而且带有芝麻,吃起来香而不腻,就试制起来,果然深受欢迎。

于是,推而广之。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

食品特色
食品特色
周村烧饼(2张)山东周村烧饼,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拿起一叠,有 唰唰之响声,如风中之白杨。
吃起来,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酥脆异常,且久嚼不腻,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
食用须知
食用须知
价值功效
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 的功效。
山东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制成后,薄如秋叶,形似满月;落地 珠散玉碎史
周村烧饼(3张)据考证,山东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解释为“饼,并也。 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以胡麻著上也。”溲,就是浸泡、和面的意思;大漫沍指形状大而平整; 胡麻,即芝麻,相传张骞得其种于西域,故名。因此,从原料上看,胡饼就是覆以芝麻的面饼,这与吊炉烧饼是 一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东聚合斋”郭姓后人携大酥烧饼的配方和制作技艺加入了国营山东省周村食 品厂。1979年,大酥烧饼以“山东周村”作为商标进行注册,正式定名为“山东周村牌”山东周村烧饼。
食品制作
主要食材
制作步骤
主要食材
小米面粉、芝麻、白砂糖、盐等。
制作步骤
周村烧饼1.先将水和面进行生发,然后分成指肚般大小的剂子,在案板上进行揉炼加工,增加韧性、延伸性。 2.再将球状剂子放在延盘内,用手沾水延展成浑圆而薄的生饼。 3.经过水涝、去皮、炒熟的芝麻,放入木制晃盘内,双手端平,前后振晃,使芝麻均匀地排列在盘内。 4.随即双手轻夹生饼,到晃盘中着麻,接着贴在烘烤炉的鏊子上,几分钟内即可烤成。
周村烧饼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一种传统小吃
01 食品历史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
周村是一座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县级市。

这个地方有很多有名的东西,比如周村
烧饼和周村花灯。

周村烧饼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特产,它是由面粉、麻油、芝麻和糖等原料制作而成的,
因为烘烤的时候外面的一层会变得非常酥脆,里面却非常的软和美味,吃起来口感很不
错。

周村烧饼还分为多种品种,其中最有名的当然就是葱油烧饼。

这种烧饼的特点是酥脆
香口,特别是里面的肉馅茸茸的,撒上一些葱末和香醋,一口吃下去非常地爽口。

周村花灯也是非常著名的,在年夜饭后,人们会出去看周村花灯。

花灯成品非常精美,形象也非常富有文化特色,有一些是模仿传统的故事或者神话故事,还有一些则是十
二生肖、动物、花鸟等形象。

花灯制作起来非常的不容易,需要许多工艺步骤,包括设计、铁架制作、纸钉施工、彩绘、点缀等。

无论是周村烧饼还是周村花灯,都是周村这个地方的一个文化代表,这些当地的特色
文化不仅能够深刻地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特色和历史文化,还能够向外展示传统文化,向世
界宣传中国的文化。

写周村烧饼的作文

写周村烧饼的作文

写周村烧饼的作文
《周村烧饼,那叫一个绝》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这周村烧饼呀!我记得那次去周村,一走进那条老街,还没瞧见卖烧饼的呢,就先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儿啦!那味道,真的是直往你鼻子里钻呀,一下子就把我的馋虫给勾起来啦。

顺着那味儿走过去,就看到好多店铺都在卖周村烧饼呢。

只见那烧饼薄得跟纸似的,上面洒满了芝麻,金黄金黄的,可好看啦!我站在那看着师傅做烧饼,哇塞,那手法,简直绝了。

师傅就那么轻轻一甩,那面团就听话地变成了薄薄的一片,然后贴到炉子里烤一烤,没一会儿,那酥脆的烧饼就出炉咯。

我赶紧买了一包,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塞进嘴里。

哎呀妈呀,那叫一个香呀,那酥脆的口感,“嘎吱”一声,在嘴里散开,那芝麻的香味更是充满了整个口腔。

我一边吃着一边想,这周村烧饼咋就这么好吃呢。

吃着吃着,我一不小心掉了一小块在地上,嘿,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呢,一只小麻雀就飞过来给叼走啦,看来这小家伙也被周村烧饼的美味给征服咯!
从那以后呀,我就老是惦记着周村烧饼的味儿,真不愧是咱的特色美食呀,太绝啦!每次一想起周村烧饼,我嘴里就忍不住泛起那股子美味呢,啥时候能再去尝尝呀!。

周村烧饼品牌营销

周村烧饼品牌营销

周村烧饼周村烧饼,因产于山东淄博周村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

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富有营养,老少皆宜。

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

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瓜拉叶子烧饼”。

周村烧饼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几经工艺改造,如今已是驰名中外,家喻户晓,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第一部分一、市场分析1、总体分析周村烧饼知名度高,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外地都是一种很知名的食品。

周村烧饼比较干,南方雨水多,与北方干燥的天气相比,不易存储,相比之下,北方的市场更为广阔。

2、营销环境分析产品发展背景与现状A、产品的优势: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富有营养,老少皆宜。

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

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俗称“瓜拉叶子烧饼”。

B、在其他先进地区的发展状况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C、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周村烧饼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几经工艺改造,如今已是家喻户晓。

D、产业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1)“周村”牌烧饼生产严格按传统工艺和配方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但近几年来,小型烧饼作坊在周村一带的许多村庄里广泛发展,各种各样的周村烧饼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一起挤进市场,竞争混乱无序。

成本相对其它小型作坊高出很多的“周村牌”烧饼,销售市场遭受很大的冲击。

(2)人们普遍认为周村烧饼只是一种特产,没有品牌意识,对周村烧饼德品牌了解不多。

(3)周村烧饼很多,有“天村牌”“金村牌”等众多品牌,品牌间竞争激烈。

二、产品分析1、产品特征分析:酥:入口一嚼即碎,不咯不皮,失手落地,即成碎片。

香:入口久嚼不腻,越嚼越香,且回味无穷。

脆:脆与酥相辅相成,脆、酥合成,给人以美好难忘的口感,可使人食欲大增。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是我们家乡的两个非常著名的特色,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周村烧饼是一种非常好吃的小吃,它是由面粉、豆沙、肉馅等原材料制成的。

在周村,每个烧饼摊的烧饼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口感脆,有的口感软,有的甜度高,有的咸度高。

而大多数烧饼摊的烧饼都非常大,有时候一个烧饼就可以当作整顿饭。

之所以能够成为周
村的特色,是因为它非常好吃,而且非常便宜,许多周村人都是靠经营烧饼摊来维持生计的。

而周村花灯则是周村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每年的元宵节,周村人都会把自
己家里的灯笼挂在门前,到处跑着看花灯。

周村花灯有许多种,有的是动物,有的是人物,有的是景物,有的是抽象画面。

而最著名的当属“地藏王庙会花灯”,这种花灯由地藏王
庙会制作,形状各异,有些高达四五米,非常的漂亮。

当然,制作花灯并不容易,需要窝
工匠们耗费十几二十天时间,经过不断的修补和调整,才能做出一个完美的花灯。

周村的烧饼和花灯,一种是美食,一种是文化,它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但是却
都融入了周村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周村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有机会到周村游览,一定要不要错过这两个特色,试一试热腾腾的烧饼,看一看漂亮的花灯,相信你会爱上这
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小镇的。

周村烧饼的做法【步骤图】

周村烧饼的做法【步骤图】

周村烧饼的做法【步骤图】
1.将面粉放入盆内,加水250克,再放入精盐和成软面。

芝麻用水淘洗干净,晾干。

2.面团搓成长条,摘成48个面剂,制成圆形,逐个蘸水在瓷墩上压扁,再向外延展成圆形薄饼片,上面抹一遍水,使有水的一面朝下粘满芝麻。

取已粘芝麻的饼坯,平面朝上贴在挂炉壁上,用锯末火或木炭火烘烤至成熟,用铁铲子铲下,同时用长勺头按住取出。

3.每16个用纸包成一包,呈圆筒形,48个共包3包。

如制甜酥烧饼,可将盐换成白糖(55克),用温水化开,与面粉和好,制法同咸烧饼,比咸烧饼稍薄,500克面粉可制烧饼3.5包,共56个。

烹饪技巧
1、面团要揉匀饧透;
2、饼坯要厚薄、大小要一致;
3、烘烤时火不宜太旺。

菜品特色
色泽淡黄,薄脆酥香,易消化,为山东周村著名小吃。

周村特产

周村特产

周村烧饼的来历(3) 发展现状
• 周村烧饼如今开始了专业化规模生产,配方更为科学,设备更加先 进,工艺更趋规范。传统配方和独特工艺,保证了周村烧饼优良的品 质,酥香薄脆,老少皆宜,传承有序,魅力无穷。 • • • 馈赠佳品 • 近年来的周村烧饼也是屡获殊荣。83 年被商业部、山东省命名为优 质名特产品。 97 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99 年被 山东省消费协会列为“向消费者推荐产品”、“淄博市消费者满意单 位”、“ 99 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2000 年被国内贸 易部授予“中国名点”称号。 2001 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2002 年被授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先后被评为“山东名 牌”、“山东省免检产品”、“国家绿色食品”等荣誉称号。
周村烧饼的来历(1) 古代
周村烧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据考 证,其前身乃为“胡饼”(芝麻烧饼),《资冶通鉴》 记 载,汉桓帝延熹三年 ( 公元 160 年 ) 就有贩卖胡饼( 即芝 麻烧饼 ) 者流落北海 ( 今山东境内 ) 。据史料记载,明朝 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用以胡饼上贴 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入周村,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 合焦饼薄、香、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脍炙人口的 大酥烧饼,此即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清光绪六年(1880 年),周村“聚合斋”烧饼老店对烧饼制作工艺潜心研制, 几经改进,使周村烧饼以全新的面目,独特的风味面世。 清皇室曾屡次征购“聚合斋”烧饼为贡品。清末至民国周 村郭氏人家成为制饼的由来
3、 周村烧饼的图片
周村烧饼的由来
• 周村烧饼,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为当时的 “聚合斋”烧饼店郭云龙所首创。传说, 他发现马蹄烧饼上面鼓起的薄壳,酥脆喷 香,食而不腻,于是就试制了这种酥烧饼。 特别在胶济铁路筑成通车后,这种酥烧饼 也就成了旅客争相购买的食品,于是生产 酥烧饼的店铺,便蜂拥而起,其中以“聚 合斋”、“大顺勇”、“东兴和”三家较 大。

非遗地图可以吃的文物——山东淄博周村烧饼

非遗地图可以吃的文物——山东淄博周村烧饼

非遗地图可以吃的文物——山东淄博周村烧饼概述周村烧饼,因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而得名。

源于汉代,成于晚清,是山东省名优特产之一。

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

制成后,薄如秋叶,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有着“饼中一绝”之称。

2008年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世今生据考证,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

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解释为'饼,并也。

溲面使合并也。

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以胡麻著上也。

'溲,就是浸泡、和面的意思;大漫冱指形状大而平整;胡麻,即芝麻,相传张骞得其种于西域,故名。

因此,从原料上看,胡饼就是覆以芝麻的面饼,这与现在的烧饼是一样的。

明朝中叶,周村贾商会集,各种小吃应时而生。

一种名为胡饼炉的烘烤设备传入周村,饮食店的师傅们根据焦饼薄香脆的特点,用上贴烘烤胡饼的方法,创造出了大酥烧饼。

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周村郭姓烧饼老店'聚合斋'对烧饼制作工艺潜心研制,几经改进,使周村烧饼以全新的面目、独特的风味面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聚合斋'郭姓后人携大酥烧饼的配方和制作技艺加入了国营周村食品厂。

1979年,大酥烧饼以'周村'作为商标进行注册,正式定名为'周村牌'周村烧饼。

制作工艺选料周村烧饼选料并不复杂,主要有面粉、芝麻、白砂糖(或盐)和水,但对原料的要求却极为苛刻,“采长山之良麦,簸於陵之芝粒”(即当地丘陵所产的小麦和芝麻)。

配料咸酥烧饼:面粉、芝麻、水、盐糖酥烧饼:面粉、芝麻、水、糖面粉是基本原料,质量要求主要是塑性:芝麻要经水洗去污,再去皮炒熟,去皮芝麻酥而香;盐和糖会直接影响烧饼的酥脆寿命;相对来说,甜烧饼的酥度保持时间较长,在干燥环境下可维持几个月不变软。

混炼混炼即和面,主要作用是将配好的原料混合均匀、提高塑性,和面用水要求温度适当,冬夏的水温略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山东传统美食周村烧饼
作者:徐艳文
来源:《烹调知识》2017年第11期
周村烧饼是山东淄博传统美食之一,因产于周村而得名。

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针孔罗列,薄似秋叶,入口一嚼即碎,酥脆异常,深受人们喜爱。

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1 800多年历史。

周村人自古善养蚕桑,亦是丝绸重镇,所产丝绸经陆路或商船沿丝绸之路销往中亚地区,也带来了异域文化,其中就包括胡饼。

早在汉代,就有卖胡饼的商贩来到周村。

胡饼很厚,形如圆鼓,两面粘有芝麻,当地的饼店师傅结合焦饼的做法加以改进,烤出酥脆可口的大酥烧饼。

不过,大酥烧饼还不是周村烧饼,只是它的雏形。

真正的周村烧饼,是当时一位叫郭云龙的先生在一种马蹄形烧饼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清光绪年间,郭云龙来到周村当烧饼学徒,艺成之后在鱼店街开办了“聚合斋”烧饼铺。

有一次,当地有名的巨商孟洛川请他喝茶,并拿出京城福顺老店制作的点心“面薄脆”让他品尝。

这种薄薄的点心烤得微黄,吃起来比大酥烧饼更加酥脆。

郭云龙深受启发,便试制起来,果然受到欢迎。

于是,推而广之。

后来胶济铁路建成,周村成为东西南北旅客来往集散之地,周村烧饼因携带方便颇受欢迎。

1880年,“聚合斋”烧饼店首先采用纸包装,这种印花方纸既美观又便于携带,且久藏不变质。

清末时期,皇家屡次调周村烧饼进贡,当时因经营绸缎而闻名的著名商号八大祥,也专门定购周村烧饼发往埠外作为馈赠品,周村烧饼因此名扬天下。

周村烧饼有咸、甜两种味道,甜的香甜可口、久食不厌,回味悠久;咸的可开食欲,令人不忍释手。

若细分,有甜、五香、奶油、海鲜、麻辣、新鲜蔬菜等多个系列品种。

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全过程分为八步。

首先在选料上,精选强筋面粉、粒大饱满的芝麻和优质蔗糖。

其次,把水和面粉混和在一起时,必须用70℃左右的温水。

接下来,分坯动作要快,料坯大小适中,并保持基本一致。

接着抓起一块面坯,用手揉捏,顺势揪下指肚般大小的剂子,在手心揉炼加工,增加韧性。

最后,将剂子揉成球状,整齐地排列在面板上。

为防止剂子干燥,须在剂子上盖一层塑料膜。

制好剂子后,将剂子制成生饼坯。

方法是取出一块剂子,放在延盘上,用手压扁,接着沾水,抹在剂子的表面,然后翻转,再用手压住剂子迅速旋转,使剂子的面积由内向外延伸,当面皮呈透明状时,生饼坯子就加工好了。

剂子延展时,旋转要快,用力要均匀,手指由中心向外逐步扩展。

合格的生饼坯子要求薄如蝉翼、饼面完整、略呈圆形。

拥有娴熟技巧的大师,只见他手持面剂,漫不经心,双目似闭非闭,右手旋饼,饼如飞轮,转眼之间,一只只似乒乓球大小的面团儿便变成了薄如蝉翼的生饼坯。

接下来是着麻,盛放芝麻的容器,叫做晃斗,每次开工之前,先将芝麻装在斗盆里,用勺子将芝麻均匀地撒入晃斗,然后双手端平,前后晃动,使芝麻在斗内平整分布,厚度均匀。

着麻时,双手轻夹生饼,让沾水的一面朝下,然后轻轻一放,一触即可。

烧饼着麻要铺放匀实,避免打褶起皱。

在完成几个生饼的着麻之后,晃斗内的芝麻要重新铺匀,芝麻数量不足时,及时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