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软垄断案评析美国反垄断法的发展

合集下载

反垄断法案例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分析反垄断法是指国家对垄断行为进行监管和打击的法律制度。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垄断行为往往会导致市场失灵,损害消费者利益,阻碍市场竞争,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各国都建立了反垄断法律制度,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下面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探讨反垄断法的实施和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美国反垄断法的一个典型案例——美国政府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调查。

1998年,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公司展开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反垄断调查,指控微软滥用其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限制了其他软件开发商的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最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和解协议,微软同意改变其商业行为,并支付了数十亿美元的罚款。

这一案例表明,美国政府通过反垄断法的实施,成功地制止了微软公司的垄断行为,维护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接下来,我们来看中国反垄断法的一个案例——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的反垄断调查。

2020年底,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展开了反垄断调查,指控阿里巴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了商家的交易自由,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在调查的压力下,阿里巴巴集团主动承诺将加强内部合规管理,优化平台治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这一案例表明,中国政府通过反垄断法的实施,有效地制止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垄断行为,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反垄断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美国和中国的反垄断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垄断行为进行监管和打击,可以有效地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因此,各国都应当加强反垄断法的实施,建立健全的反垄断法律制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英美法律制度案例(3篇)

英美法律制度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1990年代初,微软公司凭借其操作系统的强大功能和广泛的市场份额,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

然而,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微软的垄断地位逐渐显现,引发了美国司法部对其垄断行为的调查。

二、案件概述1998年,美国司法部以微软公司垄断市场、限制竞争为由,向其提起诉讼。

该案历时数年,最终以美国联邦法院的判决而告终。

三、案件焦点1. 微软是否构成垄断?2. 微软的垄断行为是否损害了消费者利益?3. 如何解除微软的垄断地位?四、案件分析1. 微软是否构成垄断?根据美国反垄断法,垄断是指一家企业或少数几家企业在某一行业或市场中拥有绝对的控制力,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限制竞争的行为。

在微软垄断案中,司法部认为微软通过以下方式构成了垄断:(1)在操作系统市场,微软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的强大功能和广泛的市场份额,对竞争对手形成了压制。

(2)微软利用其在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地位,通过捆绑销售其他软件产品,如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3)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上对竞争对手进行了打压,如限制竞争对手的软件兼容性、提高进入门槛等。

2. 微软的垄断行为是否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司法部认为,微软的垄断行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限制了消费者选择,消费者被迫使用微软的产品。

(2)降低了软件行业的创新速度,竞争对手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3)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

3. 如何解除微软的垄断地位?针对微软的垄断行为,美国联邦法院判决如下:(1)微软必须将其Windows操作系统的内核代码与第三方软件分离,允许竞争对手的软件产品与Windows系统兼容。

(2)微软不得将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捆绑销售,消费者有权选择其他浏览器。

(3)微软不得在操作系统市场上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压,如限制软件兼容性、提高进入门槛等。

五、案件影响1. 微软垄断案的判决,对美国反垄断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微软垄断案看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

从微软垄断案看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

从微软垄断案看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摘要】知识产权滥用是一种威胁市场竞争和创新的行为,因此需要反垄断控制来规范。

本文以微软垄断案为例,分析了该案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控制及反垄断措施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法律规定,探讨了未来反垄断控制的趋势和重要性。

有效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和强调反垄断控制的必要性是文章的重点。

结论部分指出反垄断控制应重视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加强立法、监管和国际合作,继续推动反垄断控制的进步和完善。

通过对微软垄断案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垄断控制在知识产权滥用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控制、微软垄断案、法律规定、案例分析、知识产权、反垄断、控制措施、防止滥用、重要性、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什么是知识产权滥用对于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控制机构和相关法律部门必须严厉打击,确保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

通过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制裁和制约,能够有效防止滥用者利用其垄断地位或独占优势对市场进行不正当的操纵和控制。

只有确保知识产权权利的合理行使和保护,并禁止任何滥用行为,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1.2 为什么需要反垄断控制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正是因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一些企业和机构往往会滥用其拥有的知识产权,通过垄断市场、排斥竞争等手段来获取不正当利益。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环境,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对市场和消费者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进行反垄断控制。

反垄断控制旨在规范市场行为,遏制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通过实施反垄断控制,可以有效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情况发生,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推动经济发展。

只有在严格监管和规范的制度下,才能有效遏制知识产权滥用的行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微软”案看美国反垄断诉讼的特点

从“微软”案看美国反垄断诉讼的特点
从诉讼法理论讲,检察机关代表个人或组织参加民事诉讼,符合公正、效率、效益的诉讼法的价值目标取向。
1、符合“公正性”的价值目标。 检察机关追诉危害社会利益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将实现社会正义作为首要目标,与把私人利益作为基点的一般民事诉讼不同。这样不仅可以在诉讼方面实现最大程度的公正性,避免陷入私人起诉可能产生的报复和滥诉的弊端,而且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起诉标准的统一。另外,由于经济违法行为本身所具有的侵害不特定人经济利益的特点,决定了这种诉讼主体的众多性,并进而决定了当事人的众多性。由检察机关代表公众提起民事诉讼,可以避免由于当事人在各地法院分别立案,出现的人民法院对同一或同类事实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的现象。
美国检察官提起的反垄断诉讼,目的是通过制止某种行为来防止和限制托拉斯行为,或通过改变市场结构以恢复竞争局面。一般情况,法院会判决强迫解散,即强迫一个公司分解为几个独立的公司,以打破垄断局面。杰克逊法官对微软一案的具体处罚方案现在已经出台,正像人们估计的那样,他把微软一分为二,即一个负责生产微软的操作系统,另一个负责包括office商业软件和网络浏览器等在内的其它事务。这种制裁措施,显然是针对微软将浏览器件与操作系统软件捆绑销售这一阻止竞争对手的崛起以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的作法而来的。这是对垄断行为的典型的结构主义的立法,结构主义一般对垄断行为采取切割、解散等严厉的措施,使大型垄断企业变成若干小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结构,恢复竞争秩序。相比之下,单纯的行为主义立法显得过于单薄,有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也禁止搭售这种限制竞争的作法,仅仅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及赔偿损失的方法制裁显然是不够的。我国在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制定反垄断法时应当注意吸收结构主义的合理之处。
由检察机关起诉经济违法行为,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能更好的维护社会公共经济秩序。如果法律仅仅允许直接利害关系人起诉,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利害关系人因种种原因不参加或难以参与诉讼活动,违法者的民事责任就无法追究。因为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没有利害关系人起诉,法院的审判职能无法启动。其结果是任凭违法行为自由泛滥。二是即使有直接利害关系人起诉,也只能解决个别民事主体权益的保护,而不能一并解决社会公共经济利益的保护问题。因此,经济违法行为侵害客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对这一类行为提起诉讼的最佳人选是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和社会公众,以提起并支持民事诉讼为基本形式,对一切不法侵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追究,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

垄断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垄断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垄断法律制度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法律制度。

在全球范围内,垄断行为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美国微软垄断案为例,分析垄断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二、案例背景微软公司成立于1975年,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公司。

在20世纪90年代,微软凭借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

然而,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微软逐渐垄断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

三、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1. 捆绑销售:微软将Windows操作系统与其他软件产品捆绑销售,如Office办公软件、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等。

这种做法限制了消费者对其他软件产品的选择。

2. 限制竞争:微软通过降低竞争对手产品的兼容性,限制其他操作系统的发展,从而巩固其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地位。

3.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微软利用其在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地位,强迫计算机厂商预装其产品,如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四、美国政府干预与法律制度1. 司法审查:美国政府以微软垄断为由,对微软提起诉讼。

在长达数年的审判过程中,美国政府指控微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违反了《谢尔曼反垄断法》和《克莱顿反垄断法》。

2. 法律制度: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谢尔曼反垄断法》(1890年)、《克莱顿反垄断法》(1914年)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年)。

这些法律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竞争秩序。

五、审判结果与影响1. 审判结果:2001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判决微软违反了《谢尔曼反垄断法》和《克莱顿反垄断法》。

随后,美国司法部对微软进行了罚款,并要求其进行结构性改革。

2. 影响:- 市场竞争:微软垄断案的判决有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了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 消费者利益:消费者获得了更多选择权,可以自由选择操作系统和软件产品。

为什么反垄断── 从微软反垄断案谈起

为什么反垄断── 从微软反垄断案谈起

为什么反垄断── 从微软反垄断案谈起世纪之交的这几年,全世界的目光始终被一个人牵动着,这就是被称为“微软终结者”的托马斯?杰克逊,他将主宰一个世界首富和一个全球庞大软件帝国的命运。

那么究竟什么是垄断呢,我们为什么要反垄断呢,让我们先粗略回顾一下微软反垄断案的过程。

一、微软垄断案主要过程1998年5月。

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南卡罗莱纳州后退出)联合提出诉讼,控告微软公司违反美国的反垄断法。

1999年11月5日。

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公布关于微软公司垄断事实的调查报告,称微软公司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性销售行为损害了消费者、计算机生产商和其他相关公司的利益。

随后的5个月中。

波斯纳法官召集微软公司和州以及司法部的代表进行调解。

由于双方的方案差距太大,4月1日波斯纳法官宣布调解失败。

2000年4月3日。

杰克逊法官在华盛顿宣布,微软公司通过“反竞争手段”来维持其对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垄断,并滥用这一垄断力量来谋取对网络济览器市场的垄断,被判违反反托拉斯法。

2001年6月28日。

美国联邦上诉法官驳回了地方法院将微软一拆为二的判决,将微软垄断案发回重审,但维持该公司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具有垄断力量的事实认定:微软公司利用自己的垄断力量维护市场统治地位;微软滥用权力,迫使软件开发商、因特网接入服务商以及业内其他公司与其签署排他性协议;微软使用垄断力量威胁英特尔公司。

上诉庭将此案发回重审的原因仅仅因为下院没有遵循适当的程序和某些其他政治原因,所以,微软仍然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为了对微软案件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也有必要知道美国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二、什么是垄断事实上,垄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它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没有办法给垄断下一个统一的定义。

通常,垄断的概念包括垄断市场的状态、垄断者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损害,对自由市场竞争制度的剥夺或者侵害等等。

一般而言,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垄断分为经济性垄断、自然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几种方式。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反垄断法是一种监管经济体中防止垄断行为的法律制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反垄断法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案例一:微软反垄断案微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由于其在操作系统市场的支配地位,引起了反垄断调查。

美国联邦反垄断机构负责调查并提起诉讼,指控微软滥用其市场地位,违反了反垄断法。

分析:微软滥用其在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排斥竞争对手的行为,比如,禁止计算机制造商预装竞争对手的软件、限制用户自由选择其他产品等等。

法院最终判决微软在该案中违反了反垄断法,并要求微软改变其商业行为。

案例二:阿里巴巴反垄断案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因被指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排斥竞争和操纵价格而面临反垄断调查。

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对阿里巴巴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实施了反垄断处罚。

分析:阿里巴巴被指控利用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市场垄断地位,进行了一系列排斥竞争对手的措施,比如,强制天猫平台经营商只能选择一家电商平台、以及强迫商家独家经营等等。

中国监管机构最终决定对阿里巴巴处以巨额罚款,并要求其改正其行为。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明显看出,反垄断法的核心是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平等,预防并惩治企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首先,反垄断法的目的是防止市场出现垄断而导致缺乏竞争,维护企业间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监管机构应采取行为调查与案件处理,确保公正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次,反垄断法的实质是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福利。

垄断行为往往会导致限制供应、抬高价格等消费者不利的后果,因此监管机构需要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

最后,反垄断法通过处罚违反法规的企业,对垄断行为产生震慑作用,预防未来垄断行为的发生。

同时,对于受到垄断行为侵害的受害者,监管机构应提供补救措施和赔偿机制。

总体而言,反垄断法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有效的反垄断法律制度是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同时,垄断行为给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及时采取行动加以遏制。

从'微软'案看反垄断法 知识产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

从'微软'案看反垄断法 知识产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

美国“新经济”的一面旗帜
微软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知识产 权的保护。 微软的“视窗”软件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 大贡献。近年来新出厂的个人电脑几乎都配用视 窗操作系统,微软从每台电脑的销售中约可提取 12%的收入。微软还利用其在视窗软件上的绝对优 势,在发放该软件的著作权许可证是硬性规定要 搭配微软的因特网浏览器(简称IE)。
“集成”还是“捆绑”
微软辩称,Win98是“集成”而不是“捆绑” 了浏览器功能,因为它不可能在将浏览器移出的 同时还保证其主要功能不受损害。微软还指出, 如果因Win98集成了“探索者”浏览器的功能就必 须同时将其竞争对手Netscape的“Navigator”浏 览器也集成进去的话,这无疑像让可口可乐搭售 百事可乐一样荒涎滑稽。 依赖微软发送Windows98的PC制造商们基于自 身利益打起了支持微软的大旗,而微软的竞争对 手Netscape和Sun则拥护对垄断的打击。
微软案的启示
欧盟初审法院强制微软公司许可其竞争对手的 产品与其视窗操作系统相兼容的判决告诉我们,市 场经济体制下关于所有权或者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不 是绝对的。当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保护市场竞争发生 了冲突的情况下,反垄断法应当处于优先适用的地 位。当然,知识产权和反垄断发生冲突是个别的情 况。即在个别情况下,当一个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 业凭借其知识产权,特别是通过网络效应,将其所 处市场的上游市场和下游市场尽心收入自己势力范 围的时候,这将会在太大的范围窒息市场竞争,不 公平地损害其他企业的创新活动。所以,对微软知 识产权的强制许可,不是限制微软的发展和创新, 而是要给竞争者提供参与竞争的平台。
上诉法院撤销判决
2001年6月28日,备受关注的微软垄断案又出现 了戏剧性的一幕。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 院的7名法官以7∶0的投票结果一致裁定:撤销地区 法院法官杰克逊有关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 上诉法院的裁决主要有四项内容。(1)将微软 一分为二的法令无效;(2)杰克逊法官因言行失当, 被责令退出此案的审理;(3)维持杰克逊法官的认 定,即微软将其网络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 绑在一起销售是为了垄断浏览器市场;(4)将此案 送回下级法院,由新任主审法官重新审议“矫正措 施”。

从“微软”案看美国反垄断法

从“微软”案看美国反垄断法

从“微软”案看美国反垄断法1999年11月5日,美国联邦法官杰克逊宣布了一项举世瞩目的裁决,认定美国微软公司为垄断企业,从事了垄断行为。

虽然目前杰克逊的这一裁决只是“对事实的认定”,尚未对微软案作出最后的判决。

但是根据美国的司法制度,联邦法院的初审主要是“事实审”,即首先要认定原告指控被告的事实是否存在,进而再依法对被告作出制裁的判决。

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上诉至联邦上诉法院。

但上诉法院一般只对案件进行“法律审”,主要对初审法院的程序和法律适用进行审查。

因此,杰克逊的“事实认定书”对微软公司的诉讼前景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

微软公司涉嫌此案的原因在于它不仅不满足于在操作系统上的统治地位,还把手伸向浏览器市场,将其“探索者”浏览器与新推出的win98捆绑上市,这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互联网浏览器市场的占有格局。

那么根据美国反垄断法的规定,美国微软公司是否已构成了垄断,其行为将可能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为此有必要了解美国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目前世界上对于垄断的规制主要有三种法律模式。

一是结构主义的规制制度,如日本的私人垄断法;二是行为主义的规制制度,如欧洲各国和欧共体的反垄断法;三是准结构主义的规制制度,就是美国的反垄断法-《谢尔曼法》与〈〈克莱顿法》。

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反垄断法,最大的区别有二:一是对于垄断判定的侧重点不同。

结构主义注重对垄断状态的判断,即企业是否现实地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并形成了对市场的支配力,以致其他企业无法与其竞争,造成市场竞争严重不足;而行为主义的反垄断制度,关注的重点是企业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力,从事限制、排斥其他竞争者的行为。

二是对垄断企业的制裁措施不同。

结构主义往往采取切割、解散等严厉措施,使大型垄断企业变成若干小企业或解体,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结构,恢复竞争秩序;行为主义则往往采取责令停止和损害赔偿的方法。

美国的垄断规制制度介于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之间,故称之为准结构主义的垄断规制制度。

反垄断法案例

反垄断法案例

反垄断法案例:美国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调查背景微软公司是全球知名的软件技术公司,成立于1975年。

随着操作系统Windows的推出,微软逐渐成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主导者。

然而,由于其市场份额过大和经营方式存在争议,微软逐渐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

过程第一阶段:1993年至1994年1993年,美国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 DOJ)开始对微软展开反垄断调查。

调查主要集中在Windows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Office办公套件上。

调查结果显示,微软利用其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强势地位,通过与计算机制造商签订排他性协议的方式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这些协议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只能预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并禁止安装竞争对手的产品。

1994年,DOJ向微软发出警告信,并要求其改变经营方式以遵守反垄断法。

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2年1998年,DOJ再次对微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并指控其滥用市场份额、限制竞争和妨碍互操作性。

调查发现,微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预装了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并将其与操作系统绑定在一起,使得用户无法轻易选择其他浏览器。

这被认为是微软滥用其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支配地位,限制了竞争对手在浏览器市场的发展。

2000年4月,美国地方法院裁定微软存在滥用市场份额和垄断行为,并下令将其分拆成两家公司。

然而,此判决被上诉法院推翻,并要求重新审理。

第三阶段:2002年至2007年2002年,DOJ与微软达成了和解协议。

根据协议,微软同意改变其经营方式,并对竞争对手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披露。

此外,微软同意开放Windows操作系统的源代码给第三方开发者,并允许计算机制造商自由选择预装哪些应用程序。

结果通过反垄断调查和和解协议的影响,微软被迫改变了其经营方式,并对竞争对手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以下是调查结果和协议达成后的一些影响:1.开放源代码:微软同意开放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的源代码给第三方开发者。

美国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美国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1998年,美国司法部(DOJ)对微软公司提起垄断诉讼,指控微软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非法捆绑其操作系统中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

此案引发了全球关注,成为美国反垄断法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案例之一。

本文将分析此案,探讨美国法律制度在反垄断领域的应用。

二、案件概述1. 案件起因微软公司成立于1975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计算机软件公司。

1990年代,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微软开始将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捆绑到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户在安装Windows时必须安装IE浏览器。

2. 案件经过1998年,美国司法部以垄断为由,向微软公司提起诉讼。

在长达三年的审理过程中,双方就以下问题展开激烈辩论:(1)微软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2)微软捆绑IE浏览器是否构成垄断行为?(3)如何制裁微软的垄断行为?3. 案件结果2001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判决微软公司垄断,并要求其拆分公司,将Windows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分开。

然而,这一判决在上诉过程中被推翻。

2002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认为,微软并未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因此判决微软无罪。

三、案例分析1. 市场支配地位美国反垄断法规定,如果一个企业在其经营领域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且其实施的垄断行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或限制了竞争,则该行为属于非法。

在本案中,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中具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地位。

然而,法院认为,微软并未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因为市场竞争仍然存在,其他操作系统如Linux等仍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 捆绑销售捆绑销售是指企业在销售一种产品时,强制要求消费者购买另一种产品。

美国反垄断法禁止企业通过捆绑销售手段,限制消费者选择权和市场竞争。

在本案中,微软将IE浏览器捆绑到Windows操作系统中,强制用户安装。

反垄断法案例研究

反垄断法案例研究

反垄断法案例研究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垄断行为对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日益凸显。

因此,各国纷纷通过立法来规制垄断行为,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档旨在通过对几个典型反垄断案例的研究,探讨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与挑战。

案例一:微软反垄断案背景20世纪末,美国微软公司因其在操作系统市场的高份额而受到美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

政府指控微软利用其Windows操作系统的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对手产品的使用,损害了市场竞争。

结果经过长时间的法律斗争,微软最终被判决违反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法院要求微软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开放其软件代码,允许其他公司的产品更好地与Windows兼容。

此案例成为全球范围内关于高科技产业反垄断的重要先例。

案例二:欧盟对谷歌的处罚背景2018年,欧盟委员会对谷歌处以43亿欧元的罚款,理由是谷歌滥用其在搜索引擎市场的主导地位,通过其在线购物服务排挤竞争对手。

结果谷歌被要求停止其反竞争行为,并对其搜索引擎算法进行调整,以保证所有购物比较网站都能在搜索结果中获得平等的待遇。

此案表明了欧盟在维护数字市场竞争中的决心。

案例三:中国反垄断第一案——高通案背景高通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供应商之一,在中国市场上因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遭到调查。

中国国家发改委指控高通存在不公平的专利许可条款和过高的专利费用。

结果最终,高通同意支付60.88亿元人民币(约9.75亿美元)的罚款,并调整其商业行为,包括降低专利费用和修改专利授权协议。

这一案例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反垄断执法领域的地位日益提升。

结论以上案例表明,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反垄断法时存在差异,但共同目标是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跨国反垄断案件将更加复杂,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新的挑战。

反垄断法案例研究

反垄断法案例研究

反垄断法案例研究
引言
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律。

通过对垄断行为的规制,确保市场中的竞争机制能够健康发展。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分析反垄断法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微软反垄断案
在20世纪末,美国微软公司因其Windows操作系统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被指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

美国司法部和多个州政府提起诉讼,最终判决微软需分拆为两个公司,并支付巨额罚款。

此案例成为全球反垄断法实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后续的科技公司市场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案例二:欧盟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
2010年,欧盟委员会开始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调查,原因是谷歌利用其在搜索引擎市场的主导地位,不公平地推广自己的购物服务。

2017年,欧盟对谷歌开出了24亿欧元的罚单,要求其改变商业行为。

这个案例展示了跨国企业在全球化市场中面临的法律挑战与责任。

案例三:中国的反垄断法实践
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反垄断法的实施也日益严格。

例如,2015年,中国商务部对高通公司进行了反垄断调查,最终处以60.88亿人民币罚款,理由是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收取不合理高价专利费。

这一案例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反垄断执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结论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反垄断法都扮演着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关键角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需要更加重视遵守各国的反垄断法规,以免受到重罚。

同时,这些案例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之路从微软到谷歌的案例分析

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之路从微软到谷歌的案例分析

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之路从微软到谷歌的案例分析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之路:从微软到谷歌的案例分析引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公司逐渐成为了行业的巨头,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些巨头进行反垄断的呼声。

本文将通过分析微软与谷歌两家公司的案例,探讨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之路。

第一部分:微软的反垄断之战1998年,美国政府向微软发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微软滥用其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市场垄断地位。

这场诉讼被誉为美国互联网史上最重要的反垄断案之一。

微软被指控垄断了操作系统市场,并试图通过其在操作系统中集成浏览器的行为,排挤竞争对手,一统整个市场。

在司法程序中,微软试图展示这种行为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集成性,但法院并不认同这一点。

最终,法院裁定微软确实滥用了自身的市场地位,并于2001年判决拆分该公司,以促进竞争。

此案件不仅改变了微软自身的经营策略,也对整个科技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谷歌的反垄断挑战近年来,谷歌也备受关注,其搜索引擎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主导地位。

然而,谷歌面临着对其搜索服务和广告业务运营模式的反垄断调查。

美国和欧盟等地的监管机构对谷歌的行为提出疑问,认为其滥用了市场地位,对竞争对手不公平地进行了排挤。

作为反垄断案的一个关键争议点,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谷歌搜索结果中的垄断行为。

监管机构质疑谷歌是否操控搜索结果,将自家产品优先展示在搜索结果中,排挤竞争对手。

谷歌辩称它的搜索结果是基于算法的,旨在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而非有意排挤竞争对手。

然而,监管机构对此表示质疑。

他们认为,谷歌作为一个市场垄断者,有责任确保公正竞争,并采取措施防止滥用其市场地位。

因此,谷歌不断与监管机构就解决方案展开协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以避免更严重的反垄断指控。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比较微软与谷歌的反垄断案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微软面临了拆分的命运,而谷歌至今尚未受到如此严厉的制裁。

其次,两家公司在法庭上的辩护策略略有不同,微软更加强调整体用户体验的提升,而谷歌注重搜索算法的公正性。

从“微软”垄断案看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

从“微软”垄断案看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

从“微软”垄断案看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
郭琼
【期刊名称】《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在全世界经济最自由和反垄断法体系最完善的美国,微软垄断案是美国政府对经济最成功的司法干预,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新经济最息息相关的微软公司在新经济的关键时期,何以被判定违反反垄断法,需要从反垄断法的视角来进行分析.
【总页数】2页(P)
【作者】郭琼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3
【相关文献】
1.从棉纱反垄断案看美国反垄断争议仲裁解决的发展 [J], 喻婷;王薇
2.从微软垄断案看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J], 张紫薇;孙武斌
3.从微软垄断案评析美国反垄断法的发展 [J], 汤辰敏
4.从微软垄断案看美国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J], 张杰军
5.从高通反垄断案看美国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执法新态势 [J], 刘泉红; 付文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在当今社会,垄断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各国都出台了反垄断法律法规,以限制和打击垄断行为。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反垄断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反垄断案例,美国微软公司反垄断诉讼案。

1998年,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在长达数年的诉讼过程中,微软最终被判定违反了反垄断法,并被要求拆分公司。

这一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也为反垄断法的执行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一案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分析,首先,微软公司之所以被指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因为其在操作系统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通过捆绑销售等手段排斥竞争对手,限制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其次,反垄断法的出发点在于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不是简单地对大公司进行惩罚。

因此,法院在判决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结构、消费者利益、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便做出公正的判决。

除了美国微软公司案例,我国也有不少反垄断案例值得我们关注。

比如,2015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认定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制捆绑销售专利授权等行为。

这一案例再次凸显了反垄断法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反垄断法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反垄断法的实施情况,也可以为今后的法律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当然,反垄断法的执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监管,完善法律制度,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对反垄断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美国反垄断调查案例分析

美国反垄断调查案例分析

美国反垄断调查案例分析反垄断调查是指政府机构对于垄断行为进行的调查和监管。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反垄断调查的国家之一,其反垄断法律体系已形成多年。

以下将分析美国曾经发生过的几个重要的反垄断调查案例,分别是微软的反垄断调查、亚马逊的反垄断调查和谷歌的反垄断调查。

一、微软的反垄断调查:微软的反垄断调查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反垄断案件之一,它开始于1998年。

此案件的关键争议点是微软公司滥用其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限制了其他浏览器竞争对手(如Netscape Navigator)的市场份额。

最终,微软被判定为违反反垄断法,被要求分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部门,并支付高额罚款。

这个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一方面是因为微软在计算机软件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反垄断调查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担忧。

此案件对于未来的反垄断调查案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引导技术行业市场竞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亚马逊的反垄断调查:亚马逊的反垄断调查是最近几年美国反垄断调查的焦点之一、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掌握着巨大的市场份额。

调查机构对亚马逊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其对卖家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和市场控制力的滥用。

尽管调查机构对亚马逊的行为表示了担忧,但目前尚未有具体的裁决或诉讼结果。

但可以预测的是,亚马逊的反垄断调查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反垄断调查领域的重要案例之一三、谷歌的反垄断调查:谷歌的反垄断调查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案件之一、在这个案件中,谷歌被指控滥用其在在线市场的垄断地位,压制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并对广告市场施加不公平的影响。

调查机构对谷歌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和广告市场上的行为。

谷歌通过改变其算法,将自家服务排在结果的前列,使竞争对手的服务被压制在靠后的位置,从而限制其市场份额。

此外,谷歌还通过排除竞争对手的广告服务,使自家的广告服务无人能敌。

这个案件目前尚未有具体的裁决结果,但谷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监管,调查机构正在努力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反垄断法案例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分析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垄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垄断市场会导致价格操纵、产品质量下降、创新受阻等问题,对消费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各国都出台了反垄断法律法规。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反垄断法案例,探讨不同国家在处理垄断行为方面的做法和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美国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案。

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微软公司凭借其Windows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市场上形成了垄断地位。

微软公司利用其操作系统的优势,限制了其他软件开发商的发展空间,从而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

美国司法部门对此展开了长达几年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最终微软被判定违反反垄断法,并被要求进行结构性整顿,以恢复市场竞争。

接下来,我们看看中国对茅台集团的反垄断调查。

茅台集团是中国知名的白酒生产企业,由于其在高档白酒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曾被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茅台集团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通过垄断销售渠道和限制竞争对手的销售空间,损害了其他白酒生产企业的利益,也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最终,茅台集团被罚款,并被要求改正垄断行为,以恢复市场公平竞争。

除了美国和中国,欧盟也有许多反垄断案例。

例如,欧盟委员会曾对高通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指控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其他手机芯片供应商的发展,并对手机制造商施加不合理的许可条件。

最终,高通公司被罚款,并被要求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在处理垄断行为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反垄断措施,但都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助于打破市场垄断,促进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同时也对企业的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反垄断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该加强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 第2期2009年4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OURNAL OF BEIJI NG P OLYTECHN I C COLL EGE2Vo.l 8Ap r .2009收稿日期:2008-12-25作者简介:汤辰敏(1979-),女,上海市人,法律硕士,助理讲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从微软垄断案评析美国反垄断法的发展汤辰敏(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摘 要:轰动一时的微软垄断案在美国最终以和解结案,很多学者据此认为这代表了美国反垄断法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发展动向。

认为微软案的判决是联邦上诉法院在 9!11∀事件以后美国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作出的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判决,并不能以此案的判决结果和理由来证明美国的反垄断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反垄断;知识经济;微软垄断案中图分类号:DF 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58(2009)02-133-04Eval uation on the D evel op m ent of the Am erican Anti -m onopo l y La w fro m the M icrosoft CaseTang Chen m i n(Be ijing Po l y technic Co llege ,Be iji n g 100042,China)Abst ract :The fa m ousM icrosoft Case ca m e to a settle m ent i n the end .Consi d eri n g th is resu l,t m any scholars th i n k t h at there has appeared a ne w trend ofAm erican anti-monopo l y la w in the age o f kno w ledge econo m y .But the author consi d ers t h at the sentence of t h eM icr osoft Case is j u st a sentence accor d i n g to their national i n terest after 9/11∀Event and it can not i n d icate a ne w deve l o p m ent trend o f the Am erican anti-m onopo l y la w .K ey w ords :anti-m onopoly ;kno w ledge econo m y ;the m icroso ft case举世瞩目的微软垄断案历时四年最终以和解结案,微软在达成的临时性协议中不但逃脱了被分拆的命运,连美国司法部对其最初的指控###将I E 浏览器与视窗(w i n do ws)捆绑销售的反竞争行为也不了了之。

由此引发了学界关于在传统工业产业下形成的美国反垄断法在知识经济时代还是否适用的一些思考。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见解,希望不会贻笑大方。

1微软公司捆绑销售的行为构成违法搭售微软垄断案的发生原因及争执的焦点在于微软公司授权个人电脑生产厂商使用视窗操作系统时以搭配销售的方式促销其I E 浏览器的行为是否构成搭售,以及是否构成违法搭售。

一般而言,搭售是指卖方在销售一种商品时,以买方同时购买另一种商品为条件。

此时,买方所欲购买的商品谓之搭售商品(tying product),而买方被要求同时买下的商品谓之被搭售商品(tied prod uct)。

搭售成立的前提是搭售商品与被搭售商品是性质上相互独立的且是完全不同的商品。

如果从法律上看,搭售商品与被搭售商品是一个商品,搭售就不能成立。

我们再来看看微软垄断案中视窗操作系统与探索者∀浏览器是一个整合性的产品还是两种可以分开的、独立的产品。

首先,从需求层面来看,许多消费者渴望能将他们对浏览器的选择同他们对操作系统的选择分开。

更进一步讲,许多需要操作系统的消费者,包括相当多的公司用户,都根本不需要一套浏览器。

实际上,直到1995年6月,微软仍未确定要将浏览器同操作系统进行捆绑。

只是后来认识到网景公司浏览器的潜在威胁,才决定在操作系统中捆绑浏览器软件。

其次,从技术层面考察。

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微软公司极力想证明探索者∀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不可分离,他主张除非所有的I E档案都装置到电脑上,否则某些重要的功能,例如文字处理和绘图,W i n do w95便无法执行。

但是,美国司法部的证人Edw ard Felten教授在法庭作证时即表示,他自己所写的程序可在不伤害W i n do w95操作系统性能的情况下,成功地将I E移除。

因此从技术角度看,微软也同样没理由不提供给用户一个不捆绑浏览器的W indo w s版本。

再次,从创新层面衡量。

一系列的证人证言显示微软公司将操作系统与浏览器捆绑,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功能整合,并没有达到产品与技术创新的地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

基于上述分析,应当认为操作系统与浏览器是两个可以分开的、独立的商品。

然而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搭售都是违法的,搭售行为是否违法有其判断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垄断法在控制搭售行为时基本上都适用合理原则。

自Jefferson Parish H osp ita l District No.2V.H yde案开始,美国最高法院因受芝加哥学派经济分析理论的影响,对搭售案件提出以合理原则为判断标准。

在该案中,美国最高法院指出,根据合理原则,搭售仅在下列情形下才可能被否决:第一,卖方在搭售商品市场中具有市场支配力;第二,卖方将获得被搭售商品的市场支配力,并且此一威胁须是重大的;第三,存在两个独立的、可区别的商品。

在上述条件具备后,再衡量经济上的利弊,当搭售之反竞争效果超过对效率之贡献时,这个搭售安排将遭到禁止。

实际上,搭售对经济基本上是有害的。

但是,合理原则具有下列不足:不确定性、高额的费用、冗长的期间、复杂的判断、理论的不足。

为克服这一弊端,美国司法部在1985年颁布了∃垂直限制指导准则%。

其中对搭售行为是这样规定的:如果搭售安排者在搭售产品市场(ty i n g product)的占有率大于30%,则决定加以干涉;如果没有超过30%,但明显限制被搭售产品(tied pr oduct)的竞争,则予以干涉;若上述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或已决定加以干涉,司法部仍应进一步分析该企业在搭售产品市场是否具有优势或支配力量(do m i n ant po w er),以及究竟是否对被搭售产品市场的竞争产生负面影响。

运用合理原则对微软垄断案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1微软公司在操作系统上具有市场支配力理由如下:第一,微软在英特尔兼容PC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份额非常庞大且地位很稳固。

据统计,在过去10年中的每一年,微软在英特尔兼容PC操作系统市场中的份额都超过了90%。

而在最近几年中,这一数字则超过了95%,且分析人士估计在接下来几年中这一份额还会升得更高;第二,微软的市场份额受到进入操作系统市场时的高壁垒的保护。

高壁垒造成的最大后果是,微软客户没有在商业上可行的替代品,来取代视窗操作系统的地位;第三,微软在PC操作系统产品中一直缺少商业竞争对手,几乎没有例外,所有的OE M商都会在他们所销售的PC上大量预装W indow s,且一致认为,不存在经济可行的其他选择,能够使他们在微软显著而持续地抬高价格时放弃W indow s而转向选择某个新操作系统;第四,微软公司一般不会考虑竞争对手而自由定价。

1.2微软公司获得浏览器市场支配力的威胁是巨大的自从微软公司采取搭售及排他性安排等措施后,网景公司的浏览器市场份额从1996年1月的80%以上跌至1997年11月的55%,1998年底再跌至50%左右;而微软公司的浏览器市场份额在同期由5%升至30%,再升至45%到50%之间。

在新用户的争夺中,微软公司更占了上风。

据微软认为可靠的数据显示,1997年下半年,浏览软件的新用户中有57%选择了I E浏览器,而只有39%选择了Navigator。

到1998年4月,微软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前的6个月中,62%的新网络用户使用I E浏览器, 38%使用N av iga tor。

这些数据表明,到1997年后期,I E浏览器在新增用户的份额上已超过了Nav iga tor。

这意味着I E浏览器在所有浏览软件中的份额正在逐步超越N av i g ato r的份额。

基于上述分析,应当认为微软公司的搭售行为是违法的,理应受到制裁。

2一些学者认为微软案的最终和解代表了反垄断法的新动向虽然如上所述微软公司的搭售行为应当被认定为违法,并应进而受到制裁,但是,我们知道微软垄134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8卷断案的最终结果是美国司法部和微软公司达成了一项临时性协议(tentati v e agree m ent),宣布就美国诉微软公司垄断案∀双方进行庭外和解。

与此前一审中杰克逊法官分拆微软的裁决相比,微软在这次达成的临时性协议中不但逃脱了被分拆的命运,连司法部对其最初的指控###将I E浏览器与视窗(w i n do w s)捆绑销售的反竞争行为,也不了了之。

据此很多学者认为这标志着在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的反垄断法至少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已由结构主义∀转变为行为主义∀(即在防止企业滥用市场垄断力的问题上采取较为温和的态度,不主张从结构上打破违法企业,而使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和损害赔偿的方法),并且认为由于高科技领域企业的自身特点导致传统反垄断法已经不能再适用于这个领域。

甚至有学者认为,微软公司的上述搭售行为属于正常的竞争行为而不应受传统反垄断法的约束。

这些学者归纳的高科技领域企业的自身特点大致有:2.1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行业进入壁垒低,不会排斥竞争进入信息时代后,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壁垒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在高科技行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凭借的不是实体意义上的资本,而是技术、知识。

而技术、知识构成的进入壁垒要比实体意义上的资本低得多。

微软花几亿美元开发W indo w s系统,而一个芬兰大学生没有多少资本(但有人力资本)开发的LI N UX也能争取到上千万用户,并且令盖茨惶惶不安。

正因为高技术行业进入壁垒低,因而竞争是永恒的主题,即使形成垄断地位,也不可能是绝对的、长久的。

从技术、知识的特征及它们与人的关系上不难看出,高科技行业竞争是绝对的,垄断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垄断阻止不了竞争。

在审理微软案的时候就有舆论认为,随着因特网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微软的垄断地位将自然日渐下降,在今后几年里,或许是时间而不是官司就可解决这场官司旨在解决的问题,就像当初I B M公司也因垄断被诉,但后来因垄断实力不再存在而被撤消诉讼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