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七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含翻译

七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含翻译

七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含翻译七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翻译: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看起来像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低下头来思念我的家乡。

2.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翻译:春天的早晨,我睡得很沉,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晚的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儿凋落。

3.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翻译:泰山怎么样?齐鲁大地的绿色还没有结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阴阳划分为清晨和黄昏。

胸中荡起层层云彩,眼睛决裂地望着归巢的鸟儿。

我一定要登上最高峰,俯瞰所有的山峦。

4.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得到了复兴。

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并在楼上刻上了唐代和当代诗人的诗赋。

他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5.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翻译:我诸葛亮说:先帝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部分,益州疲惫不堪,这确实是一个危急存亡的时期。

然而,侍卫的臣子们在内部不懈怠,忠诚的志士们在外面不顾个人安危,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陛下。

6.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全翻译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全翻译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叹曰:“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何苦而不平?”杂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计不可阻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之明也。

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手,叩木之口,能说其志乎?如彼石也,若可移动,则吾举而扬之;若不可移动,则吾去而之他。

何至于是?愚公之妻曰:“公等众人,何其愚也?吾闻之,人力有穷,而山无穷也。

以吾之力,虽不能毁山之一毛,然吾能使其不增,则山自平。

”愚公从之。

自此,愚公之家无山不至,无石不削。

而河曲之山,自愚公移山以来,未尝增其高。

河曲智叟闻而笑之,曰:“愚哉,愚哉!移山者,移山也,非移心也。

吾观愚公之心,固未尝有移也,而何至于此?”愚公叹曰:“子之见固陋也,吾闻之,移山者,移山也,非移心也。

吾之心,固未尝有移也,而子何所见而笑我哉?”河曲智叟无以应,而心服之。

余闻之,智叟之所以笑愚公者,以其不能移心也。

然而愚公之心,未尝不欲移山,但以力不能耳。

若能移心,则移山之志,固不难矣。

故曰:“志者,气之帅也;气者,志之使也。

志者,志之主也;气者,气之主也。

志者,志之根也;气者,气之根也。

志者,志之原也;气者,气之原也。

志者,志之本也;气者,气之本也。

志者,志之宗也;气者,气之宗也。

志者,志之主也;气者,气之主也。

志者,志之宗也;气者,气之宗也。

志者,志之主也;气者,气之主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能够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七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内容预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习),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了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了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也有,则)加以改正。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便离开了。

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陈方元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元方曰: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 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无礼。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的译文及注释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的译文及注释一、《世说新语·咏雪》南朝·刘义庆【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漫天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

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与儿女讲论文义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大。

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⑦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

因:凭借。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⑧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⑨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古今异义词】[儿女]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南朝·刘义庆【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站在东边的碣石上,远眺那辽阔的沧海。

海水波涛汹涌,山岛高耸入云。

树木茂盛,百草丰美。

秋风凄凉,海浪汹涌澎湃。

太阳和月亮仿佛从海中升起;银河灿烂,仿佛从海里涌出。

多么幸运啊,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朝的明月照耀着汉朝的边关,万里长征的将士还未归来。

只要龙城的飞将军还在,就不会让胡人的马匹越过阴山。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好雨似乎知道时节,恰逢春天降临。

随着春风悄悄进入夜晚,滋润万物而悄无声息。

野外的小路和云层都显得黑暗,只有江上的船只灯火通明。

清晨看那被雨水湿润的红花,锦官城的花朵更加鲜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长安城的城楼与三秦相辅相成,远望五津,风烟迷蒙。

与你分别的心情,我们都是在外做官的人。

只要海内存在知己,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邻居一般。

不要在岔路口徘徊,让我们一同挥泪告别。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泰山,你究竟是怎样的呢?齐鲁大地的青翠似乎无穷无尽。

大自然赋予了你神奇的秀丽,山的南北分割了昏暗与黎明。

胸中激荡着层层云雾,眼睛紧盯着归巢的鸟儿。

我定要登上那最高的顶峰,俯瞰众山,它们都显得那么渺小。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翻译:向前望去,看不见古代的贤人;向后望去,也看不见未来的来者。

想到天地的辽阔和时间的悠长,不禁感到孤独和悲伤,泪水不禁流了下来。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及翻译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及翻译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及翻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复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但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喜欢犯上的人,这种人很少;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根本树立了,‚道‛就出现了。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3.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译文】哀公问:"怎样做百姓才心服?"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到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心服;把不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到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不心服;"4.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译文】季康子问:"要使百姓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勤勉,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你对待百姓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事情也严肃认真;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尽心竭力和勤劳努力;你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就勤勉。

"5.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的事。

选住处没有仁德高尚德人,怎么能算聪明呢?"6.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居于贫穷,不能长久地居于快乐。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原文和翻译七年级下册竹里馆王维独坐幽里,弹琴复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解漫天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独然而涕下!【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我怎能不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呢!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云,决入归鸟。

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齐鲁大地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七年级课内文言文

七年级课内文言文

七年级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课文分析]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翻译:农家很少有闲暇的月份,五月里人们更是加倍忙碌。

夜晚南风吹起,小麦覆盖着田埂变得金黄。

妇女和婆婆背着竹篮装着食物,孩子们提着水壶。

他们一起去田里送饭,壮年男子在南面的山冈上。

脚上蒸腾着暑气,背上晒着炎炎烈日。

筋疲力尽却不知炎热,只因为珍惜这夏日的漫长时光。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好雨似乎懂得选择时机,在春天到来时才降临。

它随着风悄悄地进入夜晚,滋润万物而没有声音。

乡村的小路上云层都是黑色的,江上的船只中只有灯火明亮。

清晨看向那湿润的红色地方,花朵沉重地压在锦官城。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太阳靠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需要再登上一层楼。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让人怀疑是不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头时思念着远方的家乡。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泰山的壮观如何?齐鲁大地的青翠还未消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阴阳分割了昏暗与黎明。

胸中涌动着层层云彩,眼睛紧盯着归巢的鸟儿。

定要登上那最高的顶峰,俯瞰所有山峦的渺小。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千山之中鸟儿飞得无影无踪,万条小路上人的踪迹消失。

孤舟上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折断的戟沉在沙里,铁质还未被腐蚀,自己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兵器。

语文版七年级文言文翻译

语文版七年级文言文翻译

一、《论语》六则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译: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字(死后)凭什么被称作‘文’呢?”7.[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可耻,因此被称作‘文’。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孔子说:“暗暗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1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二、《古文二则》翻译:《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跟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

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

”友人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已成为考试七年级语文阅读考查的必考内容,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1(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阅读训练】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译文: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①啖粥而读音:义:②辄以水沃面音:义:③食不给音:义:④乃至被谗受贬音:义: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①②③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的作用.(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患记问不若人②迨能倍诵乃止③迨能倍诵乃止④咏其文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 用力多者收功远.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 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阅读训练】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 翻译句子.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②惟读书是务. 译文: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六)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阅读训练】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窃入学舍②辄默记③儿痴如此④恬若不见2.与“曷不听其所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只有剩骨B.满坐寂然C.坐佛膝上D.可爱者甚蕃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必以分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以刀劈狼首5.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2(七)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2. 翻译划线的句子.译文: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A B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八)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发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译文】我幼年时候,就喜好读书,因为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到书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到时归还.遇到天寒,砚台里结成坚冰,手指头不能屈伸,(仍然坚持抄写)一点也不敢偷懒.抄写完,立刻送人家,从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所以能够读了许多书.到了成年,更羡慕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又恐怕没有大师、名人来开导自己,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地方上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先辈是德高望重的人,学生挤满屋子,他说话态度从没有流露一点客气.我(毕恭毕敬地)站着侍候在先辈的左右,向他提出问题,询问道理,弯着腰,侧着耳朵专心地请教;有时遭到了斥责,态度越发恭敬,礼节越发周到,不敢回答一句话;等待他高兴了,就向他请教问题.所以我虽然很愚笨,还是得了知识,增长了见闻.【阅读训练】1.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A. 无从致书以观B.计日以还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俯身倾耳以请2.翻译下列句子: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3. 回答下列的问题.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4. 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答:(九)师旷论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一0)程门立雪《宋史》【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译文】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阅读训练】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2.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答:(一一)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与其佣作③资给以书④遂成大学2. 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译文: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何以战D.必以分人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用四字短语作答)(一二)七录《明史·张溥传》【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译文】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所读书必手钞②如是者六七始已③日沃汤数次④后名读书之斋曰……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A, 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C.情不能自已D.扁鹊已逃秦矣3.翻译句子.①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译文: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5. 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用一句名言回答)(一三)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译文: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3(一四)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③不应而还音义④迨年事蹉跎音义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句: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一五)问说《孟涂文集》【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非学无以致疑②而或不达于事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人不知而不愠D.面山而居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译文: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答:(一六)教学相长(节选)《札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 )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①弗食不知其旨( ) ②教学相长( )③虽有至道( ) 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 翻译句子.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故曰:教学相长也②译文: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一七)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 辞以军中多务B.以残年余力C.或以为亡D.以刀劈狼首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这两个通假字是:、3. 翻译句子,并写出由此而出的一个成语.“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成语:4.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一八)颜回好学《史记》【原文】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阅读训练】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发尽白,蚤死②今也则亡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孔子哭之恸②门人益亲③弟子孰为好学④不贰过3. 翻译下面的句子.“不迁怒,不贰过.”译文:4. 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答:(一九)邴原泣学《初潭集》【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凡得学者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吾徒相教④徒以有先生也2. 翻译句子.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译文: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译文: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译文:3. 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一些文言文课文,下面将为大家提供这些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1. 《孟子·离娄下》离娄,字重耳,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本文讲述了他与朋友们的一次别离。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离娄初行,或暂别离也。

义渠,楚国边境之地名。

言其东行至临安而谢朋友。

篦,梳头用具。

安楚,指留在楚国。

未成就,指还未达到目标。

山城,指楚国都城郢城。

2.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本文是一首古代诗歌,描绘了农民在风雨中辛勤劳作的情景。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匪石匪石,一作非石。

指某种树木。

籥,指农具,用来插秧子。

允矣,表示同意或者赞同。

奏矣,指高兴地歌唱。

庐矣矣,指农民的房屋。

軏矣矣,指卧在农田上帮助深耕的农民。

3. 《楚辞·九辩·离骚》本文为楚辞中的名篇,描述了屈原沉浸在离骚之中的悲愤情绪。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引领,引导。

舞厌,以舞蹈来消愁。

困厌,被困扰或痛苦。

九重,指楼台高阁。

似兮若,似兮若,如同。

绸缪,指心思琢磨。

四座,四座,指四周。

欽赏,指沉浸在美景中。

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文言文,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有哪些呢,大家是否想了解一下?下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翻译: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

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

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

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

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篇一】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核舟记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原文翻译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

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七年级文言文古诗全部翻译

七年级文言文古诗全部翻译

论语六则译文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二、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教师了.”三、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四、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译:子贡问孔子说:“ 孔文字(死后)凭什么谥号被称作‟文‟呢?”7.〔子曰:“敏而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孔子说:“因为他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可耻,因此被称作…文‟。

”五、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孔子说:“暗暗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六、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1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优点)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就应该加以改正。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初一上册古诗词文言文原文注解翻译

初一上册古诗词文言文原文注解翻译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1、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解:内集家庭集会讲论文义谈论诗文俄而不久,一会儿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因凭借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和子侄辈的人一起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差不多可以和在空中撒盐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解: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尊君在不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顾回头看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朋友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在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着孩子骂他父亲,就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2.论语十二章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注解: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不亦说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注解: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为替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尽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注解:十有五指15岁;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自立于世,四十岁时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随心所欲,又不越过规矩;”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注解: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注解: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译文: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害;”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注解: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能忍受译文:孔子说:“真是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无法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乐观的品质;真是贤德啊,颜回”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注解: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者代词,……的人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译文: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注解: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肱胳膊于对,对于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注解: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善者好的方面,优点译文:孔子说:“一些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好的方面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的缺点要改正;”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注解:川河,河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逝,流逝;斯,这,指河水译文:孔子站在河岸上说:“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⑾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注解:三军军队的统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轻易改变志向;”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注解:笃忠实,坚守切问而近思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仁德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3.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注解:临:到达澹澹水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荡漾竦峙高高地挺立;竦,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高起;峙,挺立星汉银河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幸,庆幸;至,极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注解:客路行客前进的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海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生残夜也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从海上升起;残夜,夜将尽未尽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江春入旧年意思是,江上春早,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归雁洛阳边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注解:水面初平湖水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才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云脚低”暖树向阳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 的树不足不够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解:昏鸦黄昏时的乌鸦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4.虽有嘉肴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注解: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自我勉励;强,勉励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兑,通“说”,傅说学学半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5.河中石兽纪昀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注解:河干河边圮倒塌并一起阅经过,过了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竟终于,到底棹划船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设帐讲学,教书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是,这;木杮,削下的木片湮埋没耳语气词,表示“罢了”颠通“癫”,疯狂众服为确论大家都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河兵寻河、守河的士兵失石丢失的石头,这里指落入水中的石头涅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坎穴坑洞不已不停止遂于是溯流逆流如其言依照他的话去做但只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大门倒塌进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过来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到底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中讲学,听说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应该是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守河的老兵听说了这话,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激力,一定在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再次转动;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逆流而上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很荒唐;在原地寻找,不是更荒唐了吗”按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人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6.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注解: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认为……聪明”宋宋国雨下雨坏毁坏筑修补亦云也这样说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为天下大雨,所以墙被毁坏了;他的儿子说:“要是不修补,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他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钱财,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非常聪明,却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来偷窃;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解:塞边塞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亡逃跑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的称呼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将带领富多髀大腿丁壮壮年男子引弦而战拿起弓弦去打仗;引线,拉开弓弦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此此人,这个人跛瘸腿保保全译文:靠近长城一带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的领地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祸害呢”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马,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吗”过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唯独只有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父子俩保全了性命;7.课外古诗文背诵龟虽寿曹操注解:竟终结,这里只死亡腾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升天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骥良马枥马槽烈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盈缩原指岁星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指天养身心;怡,愉快;和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乐永年长寿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过故人庄孟浩然注解:黍黄米饭合环绕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郭这里指村庄的四周开轩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面场圃打开窗子,面对着的是打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谷场和菜园把酒端起酒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桑麻这里泛指庄稼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就,接近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注解:初日早上的太阳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禅房僧人的房舍山光悦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话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钟磬钟和磬,佛教法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注解:子规即布谷鸟,又称“布谷鸟”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注解:却再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注解:商女歌女后庭花夜泊秦淮近酒家; 玉树后庭花的简称的简称,后商女不知亡国恨, 世多认为是亡国之音隔江犹唱后庭花;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 注解:赚的骗得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注解:一鉴开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天光云影共徘徊; 眼前共徘徊都在镜子中一起荡漾问渠那得清如许, 渠它;指方塘那哪为有源头活水来;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注解: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注解:溪亭溪边的亭子日暮黄昏的时候藕花荷花。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
文和翻译
篇一《孔乙己》
原文
吾无祖籍,无籍也无名。

作工本差池,逐日生计艰难。

亲朋无依,寄宿在草场旁边一个破烂庙里。

远远的看去,这座庙也只不过
是一间有前厅的土坯房。

里面安安稳稳地住了我三四年,你们或许
会觉得奇怪:怎么一个人能在这样的地方过得去?其实也难不倒我,我还有那两只野狗,它们为我看家护院,我为它们搜集食物。

只是,一到夜里,我的心思总会沉重起来,仿佛和我一起在这里栖息的不
仅有野狗,还有许多遭逢悲凉的人,他们的影子、他们的话语,都
萦绕在每一个角落。

我的心情就像这一座庙里的灰尘,无论怎么风吹,总是落灰。

翻译
我没有祖籍,没有籍贯也没有什么名气。

我的手艺平平,每天
都挣扎着为生计而努力。

我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借助,所以只得搬进
旁边一个破烂的庙里过日子。

这座庙远远望去也不过只是一个带有
前厅的土坯房而已。

我已经住在里面三四年了,或许你们会很惊奇:怎么一个人会奋斗在这样的环境里?其实我并不介意,因为我有两
只野狗,它们看家护院,我则负责给它们寻找食物。

可是,每到夜
晚我的心情总是变得沉重不安,仿佛这里不仅居住着我和野狗,还
有很多和我一样遭遇悲惨的人,他们的影子,他们所说的话语都在
这里萦绕。

我的心境就像这座破庙里的灰尘,无论风吹雨打,始终
不能舍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文言文及翻译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山市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ãng)不一见。

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chán)院。

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ã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â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

楼五架,窗扉( fēi ) 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yù)高,则明渐少。

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àn)然缥缈(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xiâ)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

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碧绿的瓦,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城墙上面成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了。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用亿万来计算。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与天河,(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门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不一。

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戏。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道:“真不是人!跟人约了同行,弃我而走。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

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吗父亲,就是无礼。

”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元方进门不理睬。

《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王朗(对华歆)说:'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给他上呢?'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了过来.(这时)王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华歆说:'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平定华歆、王朗的(品质)好坏。

寓言四则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2.《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3.《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4.《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