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表面的板块(共26张)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科学《地球表面的板块》PPT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地球表面的板块》PPT课件浙教版

Eurasian
Plate (欧亚板块)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海沟
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
台湾岛及海沟
(系列火山、褶皱山脈、深部地震)
(安地斯山脉)
(秘魯-智利海沟)
N(a纳zc斯a卡P板la块te)
South
American Plate (南美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C、板块的运动目前还在缓慢的进行着。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
(2)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四地距离在不断缩短的是 ,原因是

A ,B
,C

一、从大陆漂移说到海地扩张学说
1、大陆漂移说 2、海底扩张学说
二、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它们 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亚欧,C板块和 ,太D平洋 板块,碰E 撞而造成,F的。 。
金牌考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中海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 将出现新的大洋。 C、板块的运动目前还在缓慢的进行 着。 D、板块漂浮在海面上,相互之间不 断的发生碰撞和张裂。
课堂小结:
板块运动之二:板块张裂形成…
马里亚纳海沟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碰撞 消亡
日本群岛 红海 东非大裂谷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内部
碰撞 张裂
张裂
消亡 生长 生长
体验与感悟: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地壳厚度增厚、褶皱山脉、地震) (喜马拉雅山)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6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6地球表面的板块
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证据
寻找中
证据
证据
… 证据
地球上的陆地曾经是连在 一起的,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 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 的位置。
一、大陆漂移说(假说)
主要观点:魏格纳认为:全球的陆地在2亿 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科学假说就是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 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 界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 的解释。假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喜马拉雅山、地中海
看六大板块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 而红海在不断地扩张?
地中 海
红海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而非洲板块 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在相互张裂。
一、请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 释下列地形的形成:
1、东非大裂谷 (板块的相互张裂)
2、大西洋
(板块的相互张裂)
3、喜玛拉雅山脉 (两个大陆板块碰撞)
金牌考题
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
A
,B A ,C

(是(32))图红海中B 仍①,在和原不②因断或是扩③展和的④原四D因地是距。离在不断缩F。短的
C E
(2)板块的碰撞和 张裂 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 原因。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使福岛第一核电 (站1发)写生出核图泄中漏字,母引表起示人的们板的块恐名慌称。:按A图中应该,是B
化石证据
魏格纳还发现了一种化石——舌羊齿化石 ,它 是2.5亿年前的一种蕨类植物,在非洲、南美洲、 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发现了舌羊齿化石, 由于舌羊齿的“种子”太大,不能随风漂移,另 一方面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过海。

七年级科学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课件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课件 浙教版

陆陆碰撞
褶皱山脉
陆洋碰撞
海沟、岛屿 海岸山脉
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带,有什么特点?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块的交界地方。 原因: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板块之间会发生碰撞和 张裂,所以多1977年绘制的海底地貌图
海岭
在大洋中形成一个地壳裂隙(称 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 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 石向两边不断推开。
1.3亿
1亿
0.5 亿
0.1 亿
最年 轻
0.1 0.5 亿 亿
1亿 1.3 亿
海底岩石年龄分布图
“海底扩张说”存在局限性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 平 洋 板 块

拉 振动 出现裂缝 纸 当板块发生彼此张裂时 裂谷 海洋
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大西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张裂)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交界处 板块内部 消亡边界 (碰撞) 生长边界 (张裂) 裂谷、海洋
地壳比较稳定
二、生物证据
两块大陆相隔很远, 却有相似的动物
三、化石证据
魏格纳还发现了一种化石——石羊齿化石 ,它是2.5亿年前的一种 蕨类植物,在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发现了石 羊齿化石,由于石羊齿的“种子”太大,不能随风漂移,另一方面 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过海。
化石 产地
舌草齿化石
四、气候证据 在北冰洋以北的岛上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 在南极洲发现了巨大的煤层; 在南非发现了冰川擦痕。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浙教科学课件
在1910年的一天,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 弗德·魏格纳正卧病在床,他望着墙上的地 图,忽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什么?

七年级科学上册 3.6《地球表面的板块》课件1浙教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七年级科学上册 3.6《地球表面的板块》课件1浙教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12/9/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12/9/202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思考(sīkǎo)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fēnbù)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这些地方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块的 交界地方(主要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撞 的交界地带(dìdài))。因为板块之间会发生碰撞 和张裂。
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思考 板块 和板块 之间被什么分 (bǎn kuài)
(bǎn kuài)
割呢? 它们(tā men)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思考 如果两个(liǎnɡ ɡè)板块相撞会发生什么现象?
试一试
用两本书做一次碰撞试验,验证(yànzhèng)一 下。
的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不稳定,因此多______和______。两大板块还没有碰撞前这里是古代的海洋,当发 生碰撞后,
Image
12/9/2021
第二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解释:结合P112大西洋的扩张示意图,
说说大西洋是怎样(zěnyàng)形成的?
12/9/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P112思考(sīkǎo)与讨论
“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zhīchí)了“大陆漂移说”? 它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什么问题?
12/9/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全球(quánqiú)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 块:亚欧板块(bǎn kuài)、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太平12/9/2洋021 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相撞相挤压的地方,常形成 (xíngchéng)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

七年级科学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课件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课件 浙教版
不稳定(wěndìng)火,因山此多____地__震和______
2、喜马拉雅山是由_亚__欧__板块和_印_度__洋__板块碰撞产生(chǎnshēn 阿尔卑斯山脉是由___亚_欧_板块和__非__洲_板块碰撞而形成
3、 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能
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喜马拉雅山脉地处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当这
各大板块交界处因移动方向(fāngxiàng)而分为: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喜马拉雅山、地中海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返回(fǎnhu
板块(bǎn kuài)“漂浮”在软流层上,不碰断撞地发生张_裂____
(pèn
ɡ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zhuà 返回(fǎnhu
岩石、构造上非常对应,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表明当时这些大陆曾相连接。
检验假设,得出结论魏:格纳为证明自己的假设进行了艰苦
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写出《海陆的起源》 一书,从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观点,
第四页,共26页。
大陆漂移说的主要(zhǔyào)观点是什么?
魏格纳认为:全球的陆地在2亿年(yìnián)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 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 海陆分布。
魏格纳是怎样(zěnyàng)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提出问题: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很相对应,觉得很奇怪, 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 一个整体, 后来因为其他(qítā)原因破裂漂移分开的?
建立假设:大陆可能(kěnéng)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分离了。
寻找证据:证据一: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特别是 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 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证据二:大西洋两岸的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非洲和南美 洲原来可能 是连在一起 的
魏格纳
1915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相对 应,创立了解释地壳变动的全球构造理论—大陆漂 移说。 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 连成一片的,后来进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 置。
2亿年前
现在
地形证据:
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事实。南非有一条从东到西 走向的山脉可以跟阿根廷境内的一座山对接起来。还发 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连两地的岩石和褶 皱也相吻合。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与张裂
读空白板块图,回答问题: (1)判断各板块的名称。 (2)几乎全在大洋中的板块是哪个? (3) 日本位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喜马拉雅山呢?
A
E D C
B
F
操作要求: 现象:书本隆起 两书本紧挨,然后缓慢用力推,并仔细观察 !
操作要求: 木板平放桌面,板上放一小物件,两同学缓慢用力拉开, 仔细观察、并感受!
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海沟-岛弧 碰撞 大陆板块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海沟-海岸山脉 与大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大陆板块 与大陆板块
张裂
裂谷、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 最主要原因。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什么地 方?为什么这些地方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块 的交界地方(主要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 相撞的交界地带)。因为板块之间会发生 碰撞和张裂。
化石证据
魏格纳还发现了一种化石——舌羊齿化石 ,它 是2.5亿年前的一种蕨类植物,在非洲、南美洲、 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发现了舌羊齿化石, 由于舌羊齿的“种子”太大,不能随风漂移,另 一方面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过海。
气候证据 在北冰洋以北的岛上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 在南极洲发现了巨大的煤层; 在南非发现了冰川擦痕。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现象:牛皮纸断裂时,产生振动,瓶子翻倒,出现裂缝。


胶纸

东非大裂谷处于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地区。 大西洋处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张裂地区易形成裂谷或海洋。
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海沟
大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潜没于大陆板块之 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形成岛弧 和海岸山脉。
B:六大板块
D:八大板块 )
A:软流层上
C:岩石上 A:印度洋板块 C:) B: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4:板块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C
5: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雄伟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天山
D
)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脉
6: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 ) C
一、请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下列地形的形成: 1、东非大裂谷 2、大西洋 3、喜玛拉雅山脉 (板块的相互张裂) (板块的相互张裂) (两个大陆板块碰撞)
4、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岛弧链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
2:板块构造理论把地球的岩石圈分成( B
)
A:五大板块
C:七大板块 3:板块漂浮在( A
生物证据
两块大陆相隔很远, 却有相似的动物
没有科学解释
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哪里? 大陆漂移学说存在的缺陷
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
我尊敬你,但我不 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学说不被接受
年轻
“海底扩张说”是否 支持了“大陆漂移说”? 它解决了“大陆漂移说” 的什么问题?
“海底扩张说”存在局限性
1、地球的(软流层上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组 成,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