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冲突及争取和平的努力
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提出的一种全球治理观,旨在促进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积极提倡并推动构建起了一个更加和谐、共同进步的国际秩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
一、构建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建国以来,中国共派出3万多名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为解决国际冲突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努力。
此外,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努力推动地区间的对话与合作,积极参与地区性机制,如上合组织、亚信等,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促进经济发展与全球繁荣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推动南南合作,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这一倡议,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了互联互通合作,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这为参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各国之间加强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三、主张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主张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事务,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性和效力。
中国还提出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一系列举措。
中国主张各国根据公平、正义原则推动国际秩序改革,并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合作等多边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争取更多机会。
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在应对公共卫生挑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战争与和平的观察与思考
对战争与和平的观察与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刚一结束,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尖锐对立,美国和苏联就由盟友变成了敌手,并由此造成了东西方的严重对立,使整个世界陷入冷战状态。
随着冷战的不断加剧,国际社会上空升起了一团令人恐惧的疑云,即会不会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美国利用各国人民刚刚从大战的苦难中解脱出来,惧怕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心理,到处散布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爆发的恐怖气氛,企图以此来阻止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慑服不愿听从其指挥的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如何估计当时的国际形势,世界将走向和平还是走向战争?这对于那些正在进行解放斗争的民族和人民,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获得胜利,百废待兴,百业徒举,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利各项建设的国家来说,是一个亟待正确回答的问题。
毛泽东首先运用对立统一法则,对战争与和平这两种社会现象的一般关系给予了正确揭示。
1957年,毛泽东在阅苏联编写的《简明哲学辞典》一书时,针对书中提出的战争与和平这两种社会现象不能是同一的,因为它们是根本对立的和互相排斥的这一观点,指出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
因为它割裂了这两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否定了相互转化的可能,而这种转化却是客观存在的。
毛泽东认为,战争与和平之间存在着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在它们都具有政治性。
"和平时期的斗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
战争与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和平时期不酝酿战争,为什么突然来一个战争?战争中间不酝酿和平,为什么突然来一个和平?"1958年,毛泽东又指出:"战争转化为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
和平是战争的反面,没有打仗哪会有'和平'二字。
三八线一打仗是战争,一停战又是和平。
战争是特殊形式的政治,是政治的继续,政治也是一种战争。
"运用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分析现实的国际形势,毛泽东得出了世界大战有可以避免与不可避免两种可能性的结论,其中更多的是倾向于认为可以避免。
和平的倡议书和平的倡议书俄乌战争实用范文(精选六篇)
和平的倡议书和平的倡议书俄乌战争实用范文(精选六篇)【篇一】和平的倡议书和平的倡议书俄乌战争实用今天是国际和平日,学校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搞一些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勿忘战火的残酷和无情。
人们一次一次地从痛苦中认识到战争的危害,才有了我们对和平的渴望和珍惜。
其实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恐怖主义、民族冲突、暴力事件每天都有可能发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夺去很多人的生命,破坏很多本来幸福的家庭。
但是有的同学又提出质疑:我们热爱和平,可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总不能上街喊口号吧!没错,对于战争,现在的我们还无能为力去阻止,也无能为力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为遭受战争之苦的人们祈祷,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我们的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多少先辈为之付出了生命,可是就是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仍有很多同学不知道珍惜,大把大把的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在校园里追逐、打闹,不珍惜自己的健康。
咱们学校有这样的例子,同学之间闹着玩,结果无意间造成人身伤害,自己受苦,花钱,同学也反目成仇。
有的同学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为什么要打架是在显示你的强大吗如果是,你就大错特错了,身体肌肤受之父母啊!不管是打人的还是被打的,都难免受伤,面对父母赐予我们的健康体魄和社会给予的幸福生活竟不加珍惜,是为不孝。
同学之间友情也荡然无存,你是学生就没有了同学,你还剩什么而对于你自己,就是对自己成长的不负责。
所以我们呼吁创建和谐校园,同学之间不经意的言语或者冲突应该给予谅解和宽容,相互沟通,把事情说开了,一个微笑,一声对不起足够让隔阂涣然冰释。
学校也是个小社会,为人处世要遵守纪律,这样我们大家才能共同健康快乐的成长!现在的我们珍惜和平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怀祖国,热爱校园,遵守纪律,努力学习。
我想大家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就让我们写下自己对和平、安宁、快乐、幸福、进步的愿望,把他汇集成我们的幸福之源,激励我们成长与进步。
第九课战争与和平
①世界上大多数人在享受和平的同时,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
②威胁、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③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
④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3、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战争( )
(3)为了确保世界 和平与人类安全,联 合国一直致力于推进 多边裁军和军备限制。 在裁减并最终消除核 武器、销毁化学武器、 提升禁止生物武器的 力度等方世界永久和 平的理想深入人心,联合 国设定每年9月21日为世 界和平日。在这一天,联 合国呼吁交战双方放下武 器,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 民停止敌对行动,共同思 考世界和平对于人类大家 庭的意义。
人类向往和平的原因
1.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向往和平的生活, 渴望没有战争烟云的天空。
人类向往和平的原因
2.和平的世界才是 美好的世界,才是 人类得以栖息和繁 衍的家园。
3.和平,是人类最 美好的愿望,是人 类世世代代追求的 目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平鸽
3.人类为了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了哪 些不懈的努力?
非法拥核国家:印度、巴 基斯坦、朝鲜
匿核国家:以色列、伊朗
弃核国家:阿尔及利亚、
阿根廷和巴西、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南
非
核武器
扩散
2011年美国的“9.11”事件 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
2008年印度孟买 连环恐怖袭击
恐怖 分子
拒绝战争,热爱和平, 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人类为了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进行的努力
(1)世界各国人民、 各国领导人和各种组织 为人类和平、美好的未 来而呼吁、奔波、无私 的奉献着。
高考历史选修三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和平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答案
(1)主要事件是朝鲜战争。原因:70 年代由石油提价
引发了西方的经济危机,陷入越战,与苏联的冷战处于劣势, 国力下降,不得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 阶段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遏制并孤立中国, 中美对抗。B 阶段中美关系缓和,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第31页
第9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3讲
二、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争取人类和平 1. 冷战结束后,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新 的发展,斗争与协调、竞争与合作,仍是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 特征。9· 11 事件后,美国作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 强大的实力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的欧元诞生, 实力和地位进一步增强,是多极化中的一极。俄罗斯在国际事 务中仍有重要影响。中国也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第29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3讲
解析
本题以美国军费开支为切入点,考查中美关系。 A
段为 1950~1953 年, 这个时期美国军费增长迅速, 与朝鲜战争 有关,这次战争导致中美对抗,美国遏制和孤立新中国;B 段 为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中期, 美国军费呈下降趋势, 原 因可以放到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和全球战略收缩的背 景下考虑,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中美 逐步结束对抗,关系趋向缓和。
第13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3讲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
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经历了 20 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 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势。有 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 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 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 ——李际均《抗美援朝战略遗产: 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冲突与国际秩序的改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冲突与国际秩序的改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全球性冲突。
这场战争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秩序的格局。
一战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洲列强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各国纷纷追求自身的利益,扩充军备,建立军事同盟。
德国作为新兴的强国,渴望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更多的殖民地和资源,这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法国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奥匈帝国和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也不断加剧。
最终,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
战争爆发后,迅速蔓延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
欧洲成为了主要战场,西线的英法联军与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展开了漫长而残酷的堑壕战。
双方陷入僵局,大量士兵在炮火和机枪的扫射下丧生。
东线战场上,俄国军队与德国和奥匈帝国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由于俄国国内经济的落后和军事装备的不足,最终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挫折。
除了欧洲战场,战争还波及到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
日本趁机向德国宣战,夺取了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
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一方,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一战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数以百万计的士兵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无数家庭破碎。
战争导致了大量平民的死亡和流离失所,城市和乡村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也遭受了重创,各国的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飙升。
然而,一战带来的不仅仅是破坏和伤痛,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改变了国际秩序。
首先,欧洲列强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英国、法国等老牌强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不如前。
德国战败,被迫接受苛刻的和约,失去了大片领土和海外殖民地。
奥匈帝国解体,分裂成多个独立的国家。
其次,美国在一战中崛起,成为了世界经济的新霸主。
美国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向交战双方出售物资,大发战争财。
巴以冲突个人感悟
巴以冲突个人感悟前言巴以冲突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生存权益与领土争端。
作为一个关心和研究国际政治的人,我认为深入了解巴以冲突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的现实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巴以冲突的个人感悟,从不同角度探讨其中的复杂性以及寻找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一、历史观巴以冲突的深层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由于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迁移,从而引发了矛盾与争端。
当时的犹太人对于建立犹太国家寄予厚望,而阿拉伯人则担心自己的领土被侵占。
这一矛盾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并在20世纪不断升级。
了解冲突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不同历史事件和争论燃起了两个民族间的仇恨和敌对,使得寻找解决方案变得困难重重。
二、国家权益和领土争端在巴以冲突中,两个国家的权益和领土问题是其中的核心。
巴勒斯坦人民渴望拥有一个自主的国家,并保护自己的权益与土地。
他们主张在1967年边界线内建立巴勒斯坦国,并将东耶路撒冷定为其首都。
而以色列则强调自己的安全需求,追求领土的完整性并拒绝撤退至1967年边界线。
这种权益冲突导致双方在谈判过程中一直没有达成一致。
三、人道主义危机与人权侵害巴以冲突带来的不仅仅是领土争端,更有人道主义危机和人权侵害。
长时间的冲突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无数人失去了家园,无法正常生活。
冲突导致人们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例如,许多人无法获得基本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这种人道主义危机的存在加剧了冲突的恶化,并给已经复杂的问题增添了更多复杂性。
四、多边合作与和平进程解决巴以冲突需要多边合作和和平进程。
国际社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巴以两方提供协助,在谈判中起到调和和促进的作用。
此外,自由、公正的媒体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努力传播真实的信息,消除民族矛盾和误解。
同时,巴以双方也需要坚持对话和谈判,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培养互信、尊重和不断地进行妥协对于缓解冲突恶化、实现和平进程是至关重要的。
争取和平与发展世界科学日主题班会简报
争取和平与发展世界科学日主题班会简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有幸能够向大家介绍今年世界科学日的主题——“争取和平与发展”。
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将围绕这一主题,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和平与发展的思考和关注。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和平”这个主题。
和平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期盼。
在当今世界,和平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相处,更是关乎整个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和平,如何实现和保持和平,以及每个人应该如何为和平做出贡献。
我们来看一下“发展”这个概念。
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界科学日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增长,更是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进步。
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全球发展平衡,以及如何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
我将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我会以全球视野来展望未来,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我会共享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以及对这个主题的未来展望和期待。
在文章格式上,我将遵循知识文章的标准格式,使用序号标注,注重排版和结构的合理性。
文章总字数将超过3000字,以确保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内容。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为大家呈现一篇有价值、有深度的文章,让大家在世界科学日主题班会上有所收获。
谢谢大家!让我们来深入探讨“和平”这个概念。
和平不仅仅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和睦相处,更包括了个体之间的和谐相处、民族之间的和解、宗教之间的包容等多个层面。
在当今世界,和平问题依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因为战争、冲突、恐怖主义等问题依然存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挑战。
和平的实现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需要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塑造与影响:历史上的人类惨痛教训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塑造与影响:历史上的人类惨痛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之一,它塑造并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战争和和平的理解。
这场战争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之间,涉及多个国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给全球社会和政治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性,也促使他们努力追求和平与合作。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塑造了人们对战争的认识。
从前,人们常常将战争与光荣和荣誉联系在一起,将战斗和牺牲视为一种英雄行为。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改变了这种观念。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无辜的人民成为了战争的受害者,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战壕中的恶劣环境和新型武器的使用导致了大量的伤亡,士兵们常常陷入无尽的苦难。
这些血腥和残酷的经历深深触动着人们,使他们开始重新评估战争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塑造了一个新的观念,即战争不再是光荣的,而是毁灭性和无意义的。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人们开始积极追求和平。
战争的暴行和无辜人民的牺牲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因此,为了避免未来的战争,国际社会开始努力建立一种全球性的和平与合作的机制。
例如,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在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对话,并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际联盟没有能够阻止二战的爆发。
尽管如此,国际联盟的设立仍然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回应,它标志着人们意识到合作和外交解决是维护和平的有效途径。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社会的政治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一系列的和平条约被签署,对战败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迫使他们承担巨大的赔款和削减军备。
这些惩罚导致了德国的沦落和民众的不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
此外,战争结束后的一战后重建时期,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妇女获得更多的权益,工人运动兴起,民主政治得到推广。
这些变化为二十世纪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改变了人们对政治、社会和人权的观念。
巴以冲突中的公民社会与人权运动
巴以冲突中的公民社会与人权运动在过去几十年里,巴以冲突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牵涉到许多政治、经济和人权问题。
然而,即使在这个紧张的环境下,公民社会和人权运动在巴以地区依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巴以冲突中公民社会和人权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促进和平与正义所做出的贡献。
一、公民社会的兴起巴以地区的公民社会是在冲突的节点中崛起的。
面对政治不稳定和冲突带来的挑战,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兴起,成为人们寻求和平和改变的力量。
这些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NGO)、妇女组织、学生团体、职业协会等等。
他们通过社会行动和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为和平与正义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权运动的作用尊重和保护人权是和平与正义的基础。
在巴以冲突中,人权运动扮演着促进和平和调解的重要角色。
人权组织通过倡导公正和平等原则,提升公众的意识,推动政府和武装力量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他们致力于揭露人权侵犯和暴力行为,并为受害者提供支持和法律援助。
三、公民社会与和平倡导公民社会在巴以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和平努力着。
他们通过组织和参与和平示威、和解项目和国际对话等活动,向政治决策者和国际社会传递了和平的呼声。
他们倡导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冲突,取代暴力手段,以达成公正和永久的解决方案。
四、人权运动的正义倡导人权运动承担着为受害者争取正义的使命。
他们通过监测和报告人权侵犯行为,追求罪犯的法律责任,并为受到冲突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争取赔偿。
正义是和平的基石,人权运动在巴以冲突中为争取正义发挥了关键作用。
五、公民社会和人权运动带来的希望巴以冲突中的公民社会和人权运动不仅为争取和平和正义带来希望,也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
他们通过跨越民族和宗教分歧的努力,在推动对话和理解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他们反对暴力、歧视和非人道行为,鼓励以包容和和解的精神来面对挑战。
结论在巴以冲突中,公民社会和人权运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和平与正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巴以冲突中的联合国与国际社会的作用
巴以冲突中的联合国与国际社会的作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在巴以冲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作用包括调解、维持和恢复和平、提供人道援助以及推动达成长期解决方案等。
本文将分析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在巴以冲突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于和平进程的贡献。
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之一。
在这场冲突中,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一直在积极干预,并努力促进和平解决方案的实现。
首先,联合国通过设立特使和维和部队来调解冲突。
联合国驻中东特使的任务是促进巴以双方之间的对话,并协助双方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维和部队则派驻冲突地区,通过监督停火协议的执行以及提供安全保障,为和平进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通过提供人道援助支持受冲突影响的人民。
在巴以冲突中,无辜的平民常常成为冲突的受害者。
联合国及其成员国通过提供食品、医疗设施和紧急救援等援助,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在人道援助方面,联合国的机构如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儿童基金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社会也通过向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提供资金和援助,支持受灾人民的重建和发展。
除此之外,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推动和平解决方案的实现。
他们通过组织和主持和谈,协助巴以双方达成和平协议。
联合国安理会在巴以冲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决议和行动,对各方进行压力和制裁,推动和平进程。
此外,联合国也通过国际会议和高层对话,为巴以冲突问题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
然而,尽管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在巴以冲突中的作用是积极的,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双方之间的分歧和紧张关系使得调解和协调工作困难重重。
巴以冲突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导致冲突再次爆发的风险仍然存在。
其次,国际社会的干预往往受到各国自身利益的影响。
有些国家可能倾向于支持巴勒斯坦,而另一些国家则更倾向于以色列。
这种利益关系的纷争可能会对和平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在巴以冲突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通过调解、维持和恢复和平、提供人道援助以及推动和平解决方案等方式,为巴以双方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和平与冲突并存当前国际形势的作文
和平与冲突并存当前国际形势的作文在当今这个世界,和平与冲突就像一对老朋友,时不时地争吵,但又离不开对方。
你知道的,和平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阳光,温暖、明亮,照亮了我们每天的日子;而冲突呢,就像是偶尔的乌云,遮挡了光芒,让人觉得有点烦。
不过,正是因为有这些冲突,才让我们更珍惜那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现在的国际形势就像一场大型的综艺节目,各国都是参赛选手,有的争风吃醋,有的互相竞争,甚至还不时上演“你推我搡”的戏码。
说到冲突,这可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各国之间的矛盾就像家里的琐事,平时大家都能和平共处,可一遇到利益分配就开始争吵。
比如说,资源问题。
谁都想要更多的资源,就像小朋友们在玩游戏时,总是想争取更多的糖果,结果就容易打起来。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这些冲突更加复杂,信息传播得飞快,大家的观点也变得多元化,有的甚至成了“战争”的导火索。
真是让人感叹,和平的日子太过奢侈了。
不过,别忘了,冲突并不总是坏事。
有时候冲突反而能促进沟通,让人们意识到彼此的需求。
有句话说得好:“不打不成交”,就像两个小孩打架后,反而成了最好的朋友。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有时也会促成更深层次的对话,让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
像最近一些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争论,虽然一开始吵得不可开交,但最终都意识到,这可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事,大家必须齐心协力。
和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经历了无数的争吵和磨合后,国家间才能逐渐达成共识。
比如说,历史上有很多国家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这就像邻居之间的矛盾,最后坐下来好好聊聊,往往会发现原来大家都是为了一件小事争执。
通过这些和平的努力,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像亲密的小伙伴一样,互帮互助。
谁能想到,曾经的敌人现在却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这些冲突和和平的背后,还离不开人们的智慧和耐心。
毕竟,在国际舞台上,每一个决策都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只有找到合适的节奏,才能和谐共处。
每个国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但最终的目标却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
战争与和平:战争和和平的历史
战争与和平:战争和和平的历史战争和和平,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战争带来死亡、痛苦和毁灭,而和平则象征着繁荣、和谐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战争和和平的历史,并反思人类社会对此的认知与态度。
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的阴暗面,几乎在每个时代都有发生。
早在古代,原始人类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资源,就常常发生小规模的冲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战争也逐渐演变成大规模、高技术的冲突。
古罗马帝国的征战、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近代的世界大战,每一次战争都给人类带来了灭顶之灾。
然而,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和平不仅仅是消除战争,而是一种积极的结构,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和艰苦的努力来实现。
”战争的存在使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的宝贵,从而推动了和平的追求。
在战争之后,人们常常意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并致力于促进国际合作与社会发展,为和平奠定基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战争不仅带来破坏,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战争刺激了科技的进步,促使人类创造出更先进的武器和战略。
同时,战争也激发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培养了战争时期所需要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正如亨利·道尔所言:“战争是历史上的考验,也是英雄们的试金石。
”然而,无论战争如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我们都不能忽视其带来的苦难和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追求和平,并寻找解决冲突的方式。
和平,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追求它的任务同样艰巨。
历史上的和平常常只是战争的间隙,人们迫切渴望着能够实现永久和平的办法。
曼德拉说过:“在一个社会中,和平是更高尚、更宝贵的,它比战争更困难。
我们需要把同样的激情和意志力应用在创造和平的使命上。
”实现和平需要人们共同的努力和智慧,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理解,更需要摒弃战争思维,促进全球的和平意识。
近年来,世界各国展开了一系列和平努力。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致力于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全球体系。
二战中的战争和平
二战中的战争和平二战中的战争与和平二战是世界历史上一场重大的冲突,涉及到许多国家和民族。
这场战争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和物质伤亡,也对世界格局和国家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二战中的战争和平,并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概念。
1.战争的定义与特点战争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国家或组织之间的武力冲突。
它通常伴随着激烈的破坏和流血,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战作为一场全球性的战争,为各方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痛苦。
2.二战中的战争二战中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和亚洲。
纳粹德国在欧洲东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而日本则侵略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这场战争中,各个参战国家都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许多城市被摧毁,无数生命丧失。
3.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它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形成了巨大的难民潮,破坏了基础设施,并对人类文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战导致了欧洲和亚洲的经济崩溃,并使世界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4.二战中的和平然而,二战中也存在和平的元素。
在战争中,许多国家和组织也努力争取和平解决冲突。
例如,盟军与轴心国之间签署了停战协议,以结束军事行动。
同时,一些中立国也出现了调解和斡旋的努力,旨在缓解紧张局势并保护平民。
5.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战后,世界各国为避免未来再度发生类似的战争,共同努力建立了一套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这个秩序倡导国际合作、和平解决争端,并通过国际法和协议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结语:二战中的战争与和平是相关又独立的概念。
战争给全球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伤害,但同时也培养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通过共同努力,世界各国在战后成功建立了一个国际秩序,以维护和平与安全。
回顾历史,我们应该从二战中吸取教训,并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
只有通过合作与理解,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冷战后的继续——冷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两年,凯南就指出了二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意识形态对立,而且这种认识很快就被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领导人所接受。
而如今,冷战已结束10年了,人们虽然普遍认为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与冷战时期不同,但国际社会却仍对什么是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莫衷一是。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讨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判断标准入手,论证三个观点作为答案:1、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在冷战期间曾发生过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对抗转向美苏争霸;2、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转变为美国称霸与部分国家反霸;3、中国作为反霸力量之一,在主要国际政治矛盾中与美国战略矛盾有进一步深化的危险。
判断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标准有些人认为,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复合型的,其原因是看不清主要矛盾是什么[1]。
既然是主要矛盾,就只能是一个矛盾而不能是几个矛盾。
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可以有多方面表现,如冷战时的美苏争霸矛盾可以表现在军备竞赛、争夺第三世界、建立相互封闭的市场等不同方面,但逻辑上不可能同时并存着两个主要的国际政治矛盾。
冷战结束以来很长时期,人们之所以对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看法不一,这与判断标准不一致有很大关系。
为防止讨论成为无意义的文字游戏,我们需要明确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将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定义为,在一个既定时期内,世界上主要国家间的战略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对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个定义里,我们强调主要国际政治矛盾需要具备的三个基本特点:1、这种矛盾是主要国家间的;2、这种矛盾关系到这些国家的战略利益;3、这种矛盾影响世界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
一种国际政治矛盾只有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时,才可视为是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国际政治中有多种矛盾,但与大国利益没有重要关系的矛盾是不会成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
世界上无论国家有多少,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反映的是大国间的利益关系。
世界上国家的数量在53年里增加了3.6倍[2],国家间的利益关系也随之大量增加,但是决定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却是大国间的利益冲突,因为只有大国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对世界范围的重大问题构成影响。
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有:
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力作用的结果。
第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的重视。
第五,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
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
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
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
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
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
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
战 争与和平的历史辩证关系
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辩证关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辩证关系》在人类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战争与和平始终是交织出现的主题。
它们如同光影相伴,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画卷。
战争,这个充满血腥与破坏的词汇,往往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它可以在瞬间摧毁人们的家园,夺走亲人和朋友的生命,让繁华的城市沦为废墟。
从古至今,无数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教训。
例如,两次世界大战,让世界陷入了巨大的浩劫,数以亿计的生命消逝,经济遭受重创,社会秩序混乱不堪。
战争中的硝烟弥漫、炮声轰鸣,无不昭示着其残酷的本质。
战场上,士兵们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平民百姓也难以逃脱战火的波及。
战争会引发大规模的饥荒、疾病和流离失所,让人们陷入绝望的深渊。
然而,我们也不能仅仅看到战争的负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某些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比如,一些国家为了摆脱压迫和奴役而进行的战争,激发了民众的团结和抗争精神,为争取自由和独立奠定了基础。
而且,战争也会促使科技的快速发展。
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各国会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军事技术的研发,这些技术在战后往往会转化为民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与战争相对的和平,则是人类永恒的向往和追求。
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和平的年代,人们可以专注于教育、文化、艺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孩子们可以在阳光下快乐成长,不必担心战火的威胁;工人们可以安心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学者们可以潜心研究,推动知识的进步。
和平让社会秩序得以稳定,法律得以有效执行,人们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战争与和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和平往往是战争的间歇和休整期。
在经历了战争的破坏后,人们渴望和平,努力重建家园,恢复社会秩序。
而和平时期的积累和发展,又可能为下一次战争埋下伏笔。
当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无法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或者一方的贪婪和野心膨胀时,战争就有可能爆发。
巴以冲突解放巴勒斯坦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巴以冲突解放巴勒斯坦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巴以冲突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之一。
自20世纪初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升级。
这场冲突背后有着众多的因素和动因,其中,解放巴勒斯坦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在冲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运动起源解放巴勒斯坦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巴勒斯坦地区的执政局势。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处于奥斯曼帝国管辖之下,开始出现了反抗外来统治的声音。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巴勒斯坦地区成为了英国的委任统治地,随后出现了更加激进的抵抗运动,旨在争取巴勒斯坦人民的独立和自决权。
二、早期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巴勒斯坦人民开始组织起来,形成了一系列的政治和武装组织。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党(Pan-Arabic Party)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
这些组织通过抗议、罢工和武装行动等方式,对英国的统治发起了抵制。
三、第一次中东战争在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计划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两个国家。
然而,这一划分方案在巴勒斯坦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和抗议。
1948年,随着以色列的建立,周边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使得巴勒斯坦地区更加动荡,还为解放巴勒斯坦运动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和倡导者。
四、游击战争和恐怖活动在以色列建立后的几十年里,巴以冲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组织采取了游击战争和恐怖活动来反抗以色列。
这些组织与以色列之间进行了多次军事冲突和恐怖袭击,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和平进程和巴勒斯坦国建立的努力尽管不断发生冲突和对抗,但也有众多国际组织和个人在推动以巴和平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以巴双方通过一系列和平协议,试图通过对话解决冲突。
然而,和平进程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至今仍未找到最终解决的办法。
六、解放巴勒斯坦运动的未来解放巴勒斯坦运动仍然是巴以冲突的核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运动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衝突及爭取和平的努力甲.冷戰的成因、特點及發展一、「冷戰」的特點●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與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的對抗●沒有發生直接的戰爭●冷戰形式:經濟競爭、政治宣傳、對抗性軍事同盟、軍備競賽、局部軍事衝突、外交競賽二、為什麼會發生「冷戰」1.意識形態衝突●政經制度及社會型態迥然不同●蘇聯以「赤化」全球為目標●資本主義世界敵視共產國家2.兩次大戰期間東西方的衝突(1918-1945年)●英美等國參與蘇俄內戰對抗紅軍●二、三十年代,蘇聯外交陷於孤立●二戰以前,蘇聯擔心英法將德國的侵略指向東方●二戰期間,英美擔心蘇軍解放東歐會擴展其勢力3.戰後初期東西方的衝突●戰後德國應虛弱還是民主和統一?●曾被德軍佔領的國家是否進行自由選舉新政府?●戰後波蘭的邊界該如何劃分?●戰後日本是否讓蘇聯將其影響力擴展至東亞?●聯合國是被美國控制還是作為維護和平的重要組織?●1946年後東西合作幾乎完全停頓4.東歐的失守(1946-1947年)●蘇軍於二戰期間解放東歐各國並擴展其影響力●蘇聯支持東歐各國共產黨組織政府●東歐各地非共產主義者被鎮壓或處決●1947年東歐各國大都成為蘇聯「衛星國」●共產黨藉西歐經濟蕭條威脅資本主義政府三、「冷戰」在歐洲如何發展?1.希臘內戰(1946-1949年)與「杜魯門主義」●希臘共產黨佔領當地北部地區●英國國力衰退難以阻止希臘內戰●美國發表「杜魯門主義」支持希臘●希臘政府平息內戰●「杜魯門主義」表明美國保衛資本主義及抵禦共產主義擴張的決心2.「馬歇爾計劃」(1947年)●經濟蕭條使國家容易投向共產主義●美國以經濟援助令歐洲各國加速經濟復甦●遏止共產主義在西歐蔓延●蘇聯為抵消「馬歇爾計劃」的影響遂向東歐提供經濟援助3.第一次柏林危機(1948年-1949年)●德國及柏林均被劃分為英、美、法、蘇四個管治區●西方各國在管治區推行經濟改革計劃,並遭蘇聯反對●蘇聯封鎖西柏林的陸路通道,以逼使盟國撤●英美以空運向西柏林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柏林空運」表明盟國團結阻止共產勢力的擴張4.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公約組織的成立(1949-1955年)●歐美贊成建立集體防禦機制以抵禦蘇聯的攻擊●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與東歐成立華沙公約組織與北約抗衡5.第二次柏林危機(1958年)及柏林圍牆事件(第三次柏林危機,1961年)●蘇聯再次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三國表示將以武力保衛西柏林●蘇聯軟化,二次柏林危機結束●東德築起「柏林圍牆」以阻止東德人逃亡四、「冷戰」在歐洲以外地區的蔓延1.中國內戰(1946-1949年)●中國共產黨於內戰中擊敗國民黨●中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中國實施「一邊倒」的親蘇外交政策●增強共產主義在亞洲的影響力2.韓戰(1950-1953年)●戰後朝鮮出現南北對立的政權●北部為蘇聯所支持的金日成共產政權●南部為美國所支持的李承晚反共政權●北韓軍隊直搗南韓●美國以聯合國名義進行軍事干預●聯合國軍收復南韓並直達中國邊界●中國派軍把聯合國軍趕回38度線以南●雙方因死亡人數太多而簽訂停戰協議●韓戰是資本主義陣營與共產主義陣營在亞洲發生第一次軍事衝突乙.美蘇關係的緩和與復甦一、美蘇冷戰為何出現首次緩和?●美國提出「和平取勝策略」以軟化蘇聯●赫魯曉夫提出「和平共存」外交路線●蘇聯恢復強國地位二、為什麼美蘇冷戰出現復甦?1.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蘇聯於古巴部署核彈●美國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美國採取強硬手段並全力備戰●赫魯曉夫讓步並撤出古巴的導彈●美國承諾不侵略古巴並撤走土耳其的部分核武器●美、蘇設立電話「熱線」並簽署《禁止核試驗條約》以避免核戰2.越南戰爭(1965-1975年)●戰後南越與北越處於對峙狀態●北越為蘇聯及中國支持的共產黨政權●南越為美國支持的反共政權●越共企圖推翻南越政權●美國出兵干預●美軍傷亡慘重,國內反戰規模擴大●美軍完全撤出越南●越南、柬埔寨和寮國相繼成為共產國家三、美蘇關係為何再次出現緩和?●中蘇關係不和,削弱了共產主義陣營力量●蘇聯較關注國內經濟發展●美蘇兩國欲緩和核軍備競賽●北約與華約的內部關係日漸鬆散●美國藉限制軍備談判減慢蘇軍發展●蘇聯藉和平外交爭取歐美承認東歐政治格局四、為什麼美蘇冷戰再次復甦?1.蘇聯入侵阿富汗(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破壞了美蘇緩和的局面●美國總統列根企圖以軍備競賽拖垮蘇聯經濟五、為什麼冷戰會逐漸消退?1.戈爾巴喬夫與「冷戰」的結束●戈爾巴喬夫推動激進經濟改革以挽救蘇聯經濟●蘇聯改善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並爭取濟經合作●美蘇兩國的軍備競賽嚴重影響國內經濟●美蘇逐漸展開各方面的合作●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相繼垮台●柏林圍牆倒下,代表東西方「冷戰」的結束丙.蘇聯與華沙公約組織的瓦解一、為什麼蘇聯會瓦解呢?1.非史太林化運動●批判史太林統治動遙了年輕一代對社會主義的信念2.社會日漸分化i.特權階級的興起●高幹、軍官、科學家等成為特權階級●特權階級與的生活與平民脫節引發民間不滿ii.貧富差距擴大●知識分子的收入遠高於一般工農人民●城鄉之間貧富差距懸殊iii.官僚主義●年紀老邁者佔據領導地位●政府缺乏改革動力●官僚系統結構臃腫3.種族衝突●史太林以高壓手段處理少數民族問題●少數民族產生離心傾向●少數民族擔心被「俄羅斯化」4.離心分子的出現●「非史太林化運動」促成異見分子湧現●異見分子對蘇聯年輕一代產生極大影響5.經濟困局●農業集體化削弱農民積極性●官僚系統與供求規律脫節●軍備競賽消耗大量資源●經濟發展長期停滯不前6.徘徊在改革與守業的道路上●銳意改革的安德羅波夫在上台十五個月後因病逝世●年邁保守的契爾年科上台7.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經濟改革受官僚系統而成效不大●推行政治民主化●言論自由衝擊整個蘇聯政治體系●政治動盪引致經濟急速下降●蘇共分裂為保守派與激進改革派兩大陣營●地方主義勢力動搖蘇聯根基8.八一九軍事政變●蘇共保守派發動軍事政變●人民支持俄國總統葉利欽使政變失敗●蘇聯國內掀起反共浪潮使蘇共倒台●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宣佈獨立並組織鬆散政治聯盟●蘇聯正式解體二、為什麼華沙公約組織會瓦解呢?1.華沙公約組織成立的背景●二次大戰期間,蘇軍解放東歐各國●東歐各國建立共產政權並成為蘇聯的「衛星國」●蘇聯與東歐七國成立華沙公約組織以對抗北約2.蘇聯與華約關係的變化●蘇聯介入東歐各國政變與改革●東歐人民不滿蘇聯及社會主義制度●戈爾巴喬夫推行政治民主化●東歐各國的改革加速共產政權的崩潰3.八十年代以後華約成員國的內部變化i.波蘭●「團結工會」於議會選舉中勝出●成立非共黨政府ii.匈牙利●執政社會主義工人黨銳意改革●於國會選舉中勝出的「民主論壇」宣告脫離共產統治iii.捷克斯洛伐克●各地爆發反政府示威●民主政黨「公民論壇」於大選中取得勝利●共產黨被拆除於新政府之外iv.東德●東德民眾大規模逃亡與示威●基督民主黨贏得大選,成立新政府●東、西德統一v.保加利亞●共黨實行民主化改革●因總統選舉中落敗而失去政權vi.羅馬尼亞●羅馬尼亞經濟瀕臨破產,社會動盪不安●壽西斯古堅決反對任何政治改革●地方反政治示威日漸失控●軍方加入反政府行列●「救國陣線」成立非共產主義政府vii.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等國先後脫離南斯拉夫●各國政府均由民族主義者控制並成立非共黨政權●南斯拉夫聯邦僅餘塞爾維亞及門特尼哥羅4.華沙公約組織的正式解散●華約各國政府均由非共黨人士領導●美蘇和解使「冷戰」結束●華約因沒有存在意義而宣佈解散丁.世界主要衝突的起因與發展一、為什麼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不斷發生衝突?1.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衝突的源起●猶太人及回教徒先後於巴勒斯坦定居及建國●當地遺留大量猶太教、基督教、回教的文明,並成為三教的聖地●散居各地的猶太人並未融入當地社會,並形成猶太復國主義●二次期間被種族清洗的猶太人得到西方的廣泛同情●聯合國通過決議容許猶太人及阿拉伯人分別於巴勒斯坦建國2.泛阿拉伯民族主義●二十世紀初,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想逐漸形成●一次大戰後,英國讓阿拉伯各部享有較大自治權●二次大戰後,英、法衰落使阿拉伯各部成功取得獨立地位●部分阿拉伯國家由激進青年軍官掌權,埋下以、阿衝突伏線3.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獨立戰爭,1948-1949年)●以、阿因土地分配不均而爆發戰爭●以色列擊敗阿拉伯聯軍,並控制80%巴勒斯坦土地●造成中東地區往後五十年的動盪不安4.第二次中東戰爭(蘇彝士運河危機,1956年)●埃及將蘇彝士運河收歸國有,影響到英、法在中東利益●英、法、以三國以武力控制運河區●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再次觸發中東戰爭●阿拉伯世界、美、蘇等國逼使三國停火並撤出埃及●英、法在中東勢力被美、蘇兩國所取代5.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1967年)●阿拉伯世界得到蘇聯支持,以色列與美國成為盟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並襲擊以色列國內外設施●阿拉伯聯軍準備攻擊以色列●以色列先發制人重創各國軍隊●以軍佔領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及戈蘭高地6.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1973年)●蘇聯協助埃及和敘利亞重整軍備並反擊以色列●陷入苦戰的以色列受美國支持得以反敗為勝●以色列欲改善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美國促成以色列與埃及和解7.黎巴嫩的戰爭(八十年代)●黎巴嫩內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藉此發展勢力●以軍出兵黎巴嫩,並重創巴解組織●巴解組織宣佈建立巴勒斯坦國8.九十年代的發展(馬德里和會及《奧斯陸協議》)●波斯灣戰爭後,阿拉伯世界由溫和派領導●「冷戰」結束令美國能主導中東和平●美國調解以巴雙方簽署《奧斯陸協議》●以色列容許巴勒斯坦人逐步建國●以巴雙方受極端勢力影響使衝突仍然不斷9.聯合國在調停以阿衝突中扮演了角色?●聯合國由最初的主導地位至後期逐漸被邊緣化●美國於九十年代主導一系列以巴和解談判二、為什麼巴爾幹半島發生種族衝突?1.南斯拉夫聯邦的種族問題●聯邦內部存在複雜的種族及宗教問題●因缺乏強勢政府使民族問題日趨嚴重●各共和國於九十年代先後宣佈獨立2.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地區的衝突(1991-1995年)●波黑居民的種族、信仰、生活習慣互不相同●回教徒和克羅地亞人欲脫離南斯拉夫統治●塞爾維亞人堅決反對而爆發內戰●聯合國介入調停●波黑塞族因陷於孤立而願意和談●內戰結束,波黑得以獨立3.科索沃戰爭(1998-1999年)●科索沃以阿爾巴尼亞人為主●南斯拉夫取消科索沃自治權●南斯拉夫出兵鎮壓爭取獨立的阿裔居民●北約及聯合國介入使衝突暫緩●塞族軍警對阿裔進行種族清洗●北約對南斯拉夫展開猛烈空襲●南斯拉夫同意從科索沃撤軍4.聯合國在解決巴爾幹半島的種族衝突問題上扮演什麼角色?●聯合國對波黑內戰的調停成效不大●歐美以武力介入使巴爾幹半島的種族衝突得以暫停●反映出聯合國需依賴歐美等強國的武力三、為什麼南非實施「種族隔離政策」?1.「種族隔離政策」●將國內各種族加以分隔以便管治●南非白人政府以此維護白人利益和政權2.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發展●南非自立國即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白人政府加強對黑人限制以防止民族獨立●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展開武裝鬥爭●非洲鄰國相繼建立黑人政權●聯合國以經濟制裁南非種族主義●南非白人政權陷於孤立●白人政府逐步放寬「種族隔離政策」●南非白人全民投票取消「種族隔離政策」●曼德拉於選舉中獲勝並組織多種族政府3.聯合國在處理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中扮演什麼角色?●聯合國在處理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世界各國均支持聯合國的反種族隔離運動戊.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一、聯合國的起源●國際聯盟未能成功維護和平●戰時的《大西洋憲章》,提出建立永久而全面的安全制度●各國同意並簽署《聯合國憲章》●1945年10月聯合國正式成立二、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什麼角色?1.直接參與戰爭●只在韓戰中直接出兵參與軍事行動2.提出危機解決方案●安理會對世界各地衝突提出和平解決方案●派遣特使作出調停●例子:以巴衝突、南非種族民問題、波黑內戰等3.派遣維持和平部隊●會員國提供軍隊組成維持和平部隊●於世界各衝突地區執行和平任務●例子:以巴衝突、波黑內戰等4.授權個別國家或國際組織出兵制止侵略●維和部隊裝備不足以應付戰亂情況●聯合國能授權強國或地區軍事組織執行維和任務●例子:波斯灣戰爭、科索沃危機等5.協助戰後重建●派遣專家協助重建●例子:波黑、柬浦寨等三、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有哪些成就?1.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強國甚少主動介入缺少戰略利益的地區衝突●聯合國透過召開國際會議以尋求強國支持●例子:九十年代,索馬里、塞拉里昂及扎伊爾的內戰2.努力調停衝突●聯合國是公認的維持和平機構●聯合國的停火決議是交戰各派和談的基礎●例子:中東戰爭及南斯拉夫內戰3.戰後重建的成就●向戰亂地區有需要的人民提供人道援助●例子:柬埔寨重建、岡果共和國重建四、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有哪些局限?1.制裁能力薄弱●制裁成效取決於國際的態度●例子:禁運助長南非發展出軍火工業2.不能解決衝突的根源●停火協議不能徹底解決種族與宗教問題的衝突●例子:盧旺達的胡圖族及圖西族大屠殺3.資源極度不足●聯合國的工作項目與日俱增●經費沒有大幅增長●成員國常有拖欠經費的情況●例子:美國拖欠聯合國高達八十億美元的款項4.武裝實力不足●提供維和部隊的國家軍力有限●成為交戰雙方的攻擊對象●例子:索馬里內戰維和部隊被屠殺、塞拉里昂叛軍脅持維和部隊為人質5.超級大國的干預●聯合國的決議案常受到意識形態對抗所影響●冷戰結束後,美國架空聯合國自行處理衝突問題●例子:美國主導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