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差异说课稿.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四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及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中的第一节内容,本课内容由“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组成,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八年级的教材安排上册讲中国地理的总论,下册讲分区,而本章内容既是对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因此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了一定的积累。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阶段,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引导,以便学生顺利进行学习。
(三)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的位置并分析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读图、析图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归
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和分析归纳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成考虑到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状况。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我国地理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教法学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教学重难点的安排并联系教学实际,我将采用读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以及多媒体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乐于思考的品质。
(六)教学过程
了解了学情,确立了目标,找准了方法,沿着最初的设想,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设计:
为了让各位评委老师更清楚我上课的脉络,我先简单的说说我的设计思路:本节课我先播放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视频片段,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然后,新授课部分由三个环节构成,第一环节“穿越中国,论差异”,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总结;第二环节“联系实际,谈差异”,通过学生的讨论活动和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地理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三环节“看练结合,理界线”,通过看图与练习相结合,帮助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最后此基础上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导入部分:(3-5分钟)
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感受把不同地区的特色饮食,并提问:谈谈你家乡的特色饮食。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引导学生谈谈家乡的美食,大家都有话可说,做到从身边的生活出发,加强了生活与地理的联系,既活跃了课堂
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课部分:(30-35分钟)
环节一:穿越中国,论差异
(1)展示比较三组图片,它们分别是海南岛瓜果飘香与黑龙江天寒地冻的景观图、江南山清水秀与西北沙漠广布的景观图以及青藏高原雪山连绵与长江三角洲温暖湿润的景观图,让学生讨论分析每组图片分别体现了我国地理环境哪方面的差异?
(2)引导学生分组读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自南向北,维度与温度之间什么关系?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
3.自东向西分布,地势的分布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比较引发学生讨论思考,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复习相关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环节二:联系实际,谈差异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一环节中我先:
(1)组织学生读图5.2“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让学生同桌合作,讨论造成它们作息时间差异的原因?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材料和已学习过的地理知识以及自身经历,举例说明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回忆总结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节三:看练结合,理界线
(1)引导学生观察图5.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和图5.4秦岭
——淮河的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要求学生从农田类型、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等方面说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农村生活景观的不同之处并完成活动题1。
(2)组织学生根据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完成活动题2和活动题3并探究造成秦岭——淮河两侧差异的主导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与练习相结合,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课堂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什么收获?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反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反馈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的运用,采用读图分析,问题探究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很好的解决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同时,本节课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上缺少积极性和参与性,会影响到本节课的学习,因此需要学生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和准备。
2.课堂上的讨论活动可能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因此需要教师注意把握教学节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讲究直观系统,简洁明了并突出重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据此,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