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车间负压除尘系统的设计

铸造车间负压除尘系统的设计
铸造车间负压除尘系统的设计

1 序言

1.1铸造车间的污染及其除尘状况的概述

1.1.1研究目的和意义

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因此铸造机械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铸造机械大国之一,在铸造机械制造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是铸造大国,在十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铸件年产量一直居世界铸件生产大国榜首。从数量上来看.整个形势是喜人的.但铸造生产的粗放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据报道,冲天炉配备有效环保设施的不到总数的5%.采用手工造型为主的铸造厂占90%~95%:现场环境恶劣、作业条件差、技术落后、粗放式生产的铸造企业占90%以上。我国铸造业环境问题尤其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超量消耗上.有“资源漏斗”的说法。

可以看出,铸造产业的除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合理的除尘系统,能让除尘的效率大大提高,不仅能让铸造车间环境大大改善,对车间以外的环境也能起到保护作用。除尘技术的好坏也能体现一国铸造技术的好坏。

1.1.2中国铸造业现状及铸造车间污染情况

近年来.我国铸造业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从2000年至2003年.中国铸件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从2003年至今,中国铸件产量依旧保持持续增长。并且。整个世界都在从中国寻求更多的铸件毛坯及含有铸件的终端制品。这种趋势在近期内有可能将继续保持并保证中国铸造业的持续繁荣。但在铸造业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形势严峻的一面。有资料表明。我国铸造生产中。材料和能源的投人之比可占到产值的55%到70%。能源环境的制约以及国际铸造科技竞争加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化.已成为我国铸造业发展的瓶颈.发展节约环保型、科技创新型铸造之路刻不容缓。

我国铸造生产中。材料和能源的投人占产值的55%~70%。我国每产1 t铸件。约散发50 kg粉尘.熔炼和浇注工序排放废渣300 kg、废气1 000 m3造型和清理工序排废砂1.3~1.5 t。每年排污物总量:废渣300万t、废砂近1 650万t、废气110亿m314若从2004年开始按照平均发展速度向前发展,可以预测至2020年各年的铸件产量。根据铸件产量对铸造废砂、铸造废渣及粉尘的数量进行回归预测嘲(如图1),可以看出,中国铸造业如果按照现行的模式生产,到2020年,主要废弃物铸造废砂、废渣及粉尘、CO:、CO的排放量分别为3 235万t、1 122万t、882万t、485万t。如果考虑有色金属铸造产生的污染物以及非铸铁件熔炼中排放的废气,按混合量计.对13亿中国人口来说,单铸造业就给每个人平均带来约50 kg的污染物

1.1.3除尘的目的

粉尘是铸造车间的主要污染源。在铸造车间生产中把气体与粉尘微粒的多相混合物的分离操作称为铸造车间除尘,该除尘操作过程是将粉尘微粒从气体中分离下来.在铸造车间生产中由于固定物料在加工、运输、储存及包装等生产工序中,其生产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同时将粉尘扩散分扬,这些粉尘将影响环境安全、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大、中及小型工厂中,凡与粉尘有关的工序必须有防尘设计。生产过程和规模不断改变,在防尘设计中系统与设备如何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措施,也是一个问题。由此可见,搞好工厂防尘,在技术上必须有一套与生产工艺特点相适应的措施。

铸造车间除尘的内容及目的矿石(包括石灰石)与煤(包括焦碳)是化学铸造车间、冶金铸造车间、建材铸造车间的基本原料和燃料。为了生产优质化的化工产品、水泥、钢材、有色金属及其它稀有金属,必须对原、燃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生产需要。而在原、燃料系统各工序(运输、干燥、破碎、筛分和包装等)生产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工艺粉尘如不及时给予捕集回收,不仅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岗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浪费了宝贵的能源和资源。

1.1.4铸造车间组成

根据铸造生产的特点,铸造车间一般是由生产部分,辅助部分,仓库以及办公和生活设施组成。

生产部分通常有熔化,造型(包括造型,烘干,合箱),制芯(包括造芯,烘干,装配和检验),砂处理,浇注,落砂,消理(包括表面清理,焊补,热处理,检验等)等工段组成。此外在铸钢车间中有时还有铸锭,铸铁车间中还有有色合金铸造工段。

辅助部分通常有:机修,生产准备,修炉,修包,造型原材料和涂料的准备,型砂试验及化验室等。

仓库一般有炉料库,造型材料库,砂箱库,钢锭模库,铸件和钢锭成品库,模型库,专用设备及工具库以及其他材料库。

1.2工业生产中的除尘设备

1.2.1除尘系统的组成

各种通风除尘设备包括吸尘罩、风道、除尘器、通风机等,通常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叫做通风除尘系统。图2就是一个简单的通风除尘系统示意图。吸尘罩通过抽风,以控制尘源。风道作输送含尘空气之用。除尘器是从含尘气流中把尘粒分离出来,并加以收集。风机是把含尘空气从吸尘罩经风道、除尘器排入大气所需要的动力设备。

1.2.2除尘设备在铸造车间生产中的应用

除尘操作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如下:

1.净化分散介质如催化反应的原料气中如有固体微粒,会严重影响催化剂的效能,必须在原料气进入反应器之前把它除掉。

2.回收分散物质如流化床反应器送出的气体中一般夹带着许多催化剂微粒,为降低成本,也为保护环境,这些催化剂必须加以回收,又如从干燥等工艺过程的气流中回收固体产品等。

3.净化排放气在生产中排放废气之前,要尽量分离出其中的固体微粒,以便开展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

4.消除爆炸危险某些含碳物质及金属细粉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因此在混合之前应将能爆炸的物质除掉。

除尘设备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而在某些基本化学工业如硫酸、合成氨等,除尘器历来被作为关键设备。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装置日益大型化,在能量回收、气体净化、催化时回收及防大气污染等工程中,高效除尘器则成为关键设备之一。1.2.3铸造车间中除尘设备运行现状

铸造车间里配套使用的除尘设备绝大部分为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有易堵塞、易漏风的缺点,堵塞、漏风均会使除尘器运行效率下降,甚至为零。调查表明,有50%的旋风

除尘器未正常运行,表现为漏风、堵塞。旋风除尘器未正常运行的原因为司炉工或除尘工平时不对除尘器进行认真维护,致使烟尘超标排放。

对除尘下灰的处置,是旋风除尘器运行管理的一部分,但目前旋风除尘器使用部门只重视烟尘是否达标情况,忽视对除尘下灰的处置管理。

1.3除尘设备的选择

1.3.1除尘系统分类及特点

除尘系统按照除尘和通风机在流程中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负压除尘系统和正压除尘系统。

(1)负压除尘系统中,除尘器设置在通风机之前(负压段或吸入段)。其特点:

①由于除尘器设置在通风机之前,流过通风机的气体已经经过除尘,含尘量低。通风

机受磨损大大减低,运行寿命长,处理初浓度高的含尘气体时,一般采用负压除尘系统。

②除尘器和管道处于通风机的负压阶段,容易吸入空气,产生漏风。负压除尘系统的

漏风率为5%~10%,加大了通风机的风量,增加了电耗。

③在负压除尘系统设计中应采用措施尽可能的减少除尘器和管道的漏风,以保证除尘

器的良好运行。

(2)正压除尘系统中,除尘器设置在通风机之后(正压段或压入段)。特点:

①由于流过通风机的含尘气体未经除尘器净化,通风机的叶轮和机壳易遭到粉尘磨

损,因此,正压除尘系统只适用于在气体含尘浓度3g/m3以下,粉尘磨损较弱,粉尘粒度小的条件下使用。

②除尘器处于通风机的正压段,不必考虑除尘器的漏风附加率,通风机电耗较低。

③除尘器的围护结构简单,如正压袋式除尘器的围护结构不需要密封,只要防雨即可,

设备制造,安装简便,造价低。

④正压除尘系统中,净化后的气体直接由除尘器排入大气。除尘器有一定的消声作用。

1.3.2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处理气量Q:2600m3/h;

2.空气密度ρ:1.29kg/m3;

3。粉尘密度ρc:1960kg/m3;

4。空气黏度μ:1.8ⅹ10-5P.s。

根据除尘系统的分类以及技术要求,最终选择旋风除尘器

1.4旋风除尘器概述

利用旋转的含尘气体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干式净化设备,成为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应用最为广泛,,其特点是结构简单,除尘效率较高,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旋风除尘器对于大于10μm的较粗粉尘,净化效率很高。。但对于5~10μm 以下的细颗粒粉尘(尤其是密度小的颗粒粉尘)净化效率较低,所以旋风除尘器多用于粗颗粒粉尘的净化,或多用于多级净化的初步处理。

1.5旋风除尘器的优缺点

1.5.1旋风除尘器- 优点

(1)旋风除尘器内部没有运动部件。维护方便。

(2)制作、管理十分方便。

(3)处理相同风量的情况下体积小,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4)作为预除尘器使用时,可以立式安装,使用方便。

(5)处理大风量时便于多台并联使用,效率阻力不受影响。

(6)可耐400℃高温,如采用特殊的耐高温材料,还可以耐受更高的温度。

(7)除尘器内设耐磨内衬后,可用以净化含高磨蚀性粉尘的烟气。

(8)可以干法清灰,有利于回收有价值的粉尘。

1.5.2旋风除尘器的缺点

(1)卸灰阀如果漏损会严重影响除尘效率。

(2)磨损严重,特别是处理高浓度或磨损性大的粉尘时,入口处和锥体部位都容易磨坏。

(3)除尘效率不高(对捕集粒径小于5um的微细粉尘和尘粒密度小的粉尘,效率较低),单

独使用有时满足不了含尘气体排放浓度的要求。

(4)由于除尘效率随筒体直径增加而降低,因而单个除尘器的处理风量受到一定限制。.

2 旋风除尘器的设计

2.1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排灰管;圆锥体;圆筒体;进气管;排气管;顶盖等组成。

含尘气体从进气口以较高的速度沿外圆筒的切线方向进入时,气流将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并向上、向下流动,向上的气流被顶盖阻挡返回,向下的气流在内外圆筒间的筒体部位和椎体部位作自上而下的螺旋线运动。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离心力,由于尘粒的惯性比空气大很多倍,因此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后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能和向下的重力岩壁下落,与气体分离开,经椎体排入集灰箱内。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在圆锥部分运动时随圆锥的外收缩而向除尘器中心

靠拢,当气流达到椎体下端某一位置时便以同样的旋转方向从旋风除尘器中部,形成一股由下转向上的螺旋线运动。并经内圆筒向外排出,一部分未被捕集的尘粒也由此逃出。

图2旋风除尘器

1─排灰管;2─圆锥体;3─圆筒体; 4─进气管;5─排气管;6─顶盖

2.2旋风除尘器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2.2.1 旋风除尘器的性能指标

除尘器性能包括流量、压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此外还应包括设备的耐用年限以及维修难易等经济性能。

(一)流量

除尘气体流量。除尘器流量为给定值,一般以体积流量表示。高温气体和不是一个大气压情况时必须把流量换算到标准状态,其体积以m3(标)/min或m3(标)/h表示。在操作温度、压力下则取m3/min或m3/h即可。某些情况下,气体的特性参数与空气相近,其密度及黏度(黏滞系数)可取空气的值。

在湿度大的场合,即使有少许的温度变化,由于水蒸气凝结分离也会使气体体积发生相当大的变化,这一点应当注意。特别是当计算除尘器排出浓度时,因为以干气体体积或以湿气体体积作为基准时,浓度差别将很大,因此在计算中必须标明使用什么基准。

(二)压力损失

除尘器的压力损失是指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的阻力,对除尘器的重要性能之一。其值当然愈小愈好,因为风机的功率几乎与它成正比。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管道、风罩等压力损失以及除尘器的气体流量为选择风机的根据。

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一般以除尘器主要部分的动压(速度头)的倍数来表示,其倍数

称为除尘器的阻力系数。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一般表达式为:

(2-1)式中

──除尘器的压力损失,Pa;

──除尘器的阻力系数,无因次;

──操作温度与压力下的气体密度,kg/m3;

──通过除尘器的气速,m/s。

(三)除尘效率

如图3的除尘性能,

图3除尘性能示意图

通常用除尘效率来表示。

它的表达式为:

(2-2)

(2-2a)

式中──除尘效率,%;

──除尘器进口处的粉尘流入量,g/s;

──除尘器出口处的粉尘流出量,g/s;

──除尘器分离捕集的粉尘流量,g/s。

如把含尘气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气量则有:

式(2-2a)可变为如下形式:

设,则

(2-2b)

式中──除尘器进口处的气体含尘浓度,g/m3(标);

──除尘器出口处的气体含尘浓度,g/m3(标);

──进口处标准状态的含尘气量,m3(标)/s;

──出口处标准状态的含尘气量,m3(标)/s。

粉尘浓度单位中的m3(标)是指含尘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式(2-2)和式(2-2a)主要是在实验室里,以人工方法供给粉尘,研究除尘器性能时使用的。而式(2-2b)是对运转中的除尘器进行粉尘采样,供现场试验时应用的。

如果效率已知,从除尘器排入大气的粉尘量,由式(2-2a)得出如下计算式:

(2-3)同理,排出气体的含尘浓度,可由式(2-2b)计算如下:

(2-3a)

再者从可知,即使是在某一容许的定值下,如果处理的气量增大时,也会出现(排放粉尘量)的绝对值增大的问题,这也可能使作业地点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最高允许浓度。

需要指出,除尘效率是对特定的粉尘、除尘器及其运转条件而言的,缺乏一般性。

如果用分级除尘效率来表示,就能显示一般性,能比较展现出除尘器的特点,它是按不同粒径分别表示的除尘效率。

(四)分级除尘效率

除尘效率作为除尘器性能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它受尘粒大小的影响很大。就是说,即使在同一装置、同一运行条件下,由于尘粒分散度的不同,其性能也有显著的差别。分级除尘效率就能更好地反映除尘器的性能。

分级除尘效率如当量粒径用表示时,对于粒径范围在的粉尘的除尘效率,以表示。

其数学表达式为:

(2-4)或(2-4a)

式中──进口处平均粒径为μm,粒径范围在内的粉尘量,g/s;

──出口处平均粒径为μm,粒径范围在内的粉尘量,g/s;

──平均粒径为μm,粒径范围在内的粉尘捕集量,g/s。

粉尘粒径不同的分布规律,将对分级除尘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粒径分布规律可以用粉尘的粒径分布曲线(或为粒径分散度)来表示。

2.2.2 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

(一)几何尺寸

旋风除尘器的直径、气体进口以及排气管形状和大小是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1.旋风除尘器的直径(筒体直径)

一般,旋风除尘器的直径越小,旋转半径越小,粉尘颗粒所受的离心力越大,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也就越高。但过小的筒体直径,由于旋风除尘器器壁与排气管太近,造成较大直径颗粒有可能反弹至中心气流而被带走,使除尘效率降低。另外,筒体太小容易引起堵塞,尤其是对于黏性物料。因此,一般筒体直径不宜小于50~75mm。工程上常用的旋风除尘器的直径(多管式旋风除尘器除外)是在200mm以上。如今,旋风除尘器的直径也日趋大型化,已出现大于1000mm,甚至2000mmm的大型旋风除尘器。

2. 旋风除尘器高度

通常,较高除尘效率的旋风除尘器,都有较大的长度比例。它不但使进入筒体的尘粒停留时间增长,有利于分离,且能使尚未到达排气管的颗粒,有更多的机会从旋流核心中分离出来,减少二次夹带,以提高除尘效率。足够长的旋风除尘器,还可以避免旋转气流对灰斗顶部的磨损。但是过长的旋风除尘器,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尤其对于内旋风除尘器来说,更受到设备内部空间位置的限制。因此,提出了旋风除尘器自然长度l这一概念。即从排气管下端至旋风除尘器自然旋转顶端的距离

(2-5)在设计中,旋风除尘器的高度H,应保证有足够的自然长度,但大于自然长度的的过长旋风除尘器显然也是不经济的。一般常取旋风除尘器的圆筒段高度,=(1.5~2.0)。旋风除尘器的圆锥体可以在较短的轴向距离内将外旋流变为内旋流,因而节约了空间和材料。另外,在“自由旋转区”采用圆锥型结构,旋转半径可逐渐变小,使切向速度不断提高,离心力随之增大,这样,除尘效率将会随离心力的增加而提高。圆锥体的另一个作用,是将已分离出来的粉尘微粒集中于旋风除尘器中心,以便将其排入储灰斗中。

旋风除尘器的圆锥高度,直接与圆锥体的半锥角和锥体下端排灰口直径有关。当锥体高度一定,而锥体角度较大时,由于气流旋流半径很快变小,很容易造成核心气流与器壁撞击,使沿锥壁旋转而下的尘粒被内旋流所带走,影响除尘效率。所以,半锥角不

宜过大,另外,它还取决于粉尘颗粒的物理性质,一般30°,或小于90°减去粉尘的内摩擦角。设计时常取为13°~15°。

在旋风除尘器气流中,“自由旋流”的轴线通常是偏的,这个偏心度,根据实验所侧大约为。为防止由于核心旋流与锥壁接触时将已分离下来的粉尘重新卷入核心旋流,

而造成二次夹带,要求排灰口直径不得小于。对于较大的旋风除尘器和在处理粉尘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应考虑能使粉尘顺利排出的。即通过排灰口的粉尘的质量流速不宜过大。这就需要设计较大的排灰口直径。但排灰口直径越大,则会有较多的气体进入灰斗,形成激烈的旋涡气流,反而容易将已捕集的粉尘重新卷起,影响除尘效率。

设计中一般取=(1/2~4/5)

圆锥高度=(2~2.5)

3.旋风除尘器进口

(1)进口型式旋风除尘器的进口型式主要有轴向进口和切向进口两种。切向进口又分为螺旋面进口、渐开线进口及切向进口。见图4

图4旋风除尘器进口

切向进口为最普通的一种进口型式,制造简单,用得比较多。这种进口型式的旋风除尘器外形尺寸紧凑。

(2)进口管的型式与位置进口管可以制成矩形和圆形两种型式。但由于圆形进口管与旋风除尘器器壁只有一点相切,而矩形进口管其整个高度均与筒壁相切。故一般多采用矩形进口管。

矩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要适当,通常长而窄的进口管与器壁有着更大的接触面。

宽度越小,临界粒径越小,除尘效率越高。但过长而窄的进口也是不利的。因为进口太长,为了要保持一定的气体旋转圈数N,必须加长筒体,否则除尘效率仍不能提高。一般矩形进口管高与宽之比为:

=2~3;

=(0.2~0.25);

=(0.4~0.75)

水平进口管的位置通常有两种见图5

图5水平进口管的位置

一种与旋风除尘器的顶盖相平,这有利于清除上旋流;另一种则与顶盖由一定距离,这可使细粉尘富集在顶盖下面的上旋流中,通过旁室将其送入主旋流进一步分离,以减少短路机会

4.排气管

常见的排气管型式有直管型和收缩型两种,如图6所示:

图6排气管的基本型式

在相同的排气管直径下,下端采用收缩型式,既不影响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又可以降低阻力损失。所以,在设计分离较细粉尘的旋风除尘器时,可考虑设计成这种型式的排气管。

一定范围内,排气管直径越小,则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越高,压力损失也越大。反

之,除尘器的效率越低,压力损失也越小。当=2.5~3时,除尘效率达到最高点。如再增加(即减小排气管直径),除尘效率提高缓慢,但阻力系数急剧上升。所以

在旋风除尘器设计时,需控制D

0/d

e

在一定的范围内,即排气管直径不能取得过小,以免带

来动能消耗过大的后果。

一般常取=(0.3~0.5)

由于旋流是在排气管与器壁之间运动。因此,排气管的插入深度h

c

直接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性能。插入深度过大,缩短了排气管与锥体底部的距离,减少了气体的旋转圈数N。同时也增多了二次夹带了机会。排气管插入深度过大,会增加表面摩擦,提高了压力损失。但插入深度过小,或甚至不插入筒体,会造成正常旋流核心的弯曲,甚至破坏,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也容易造成气流短路而降低除尘效率。因此,插入深度要适当,一般为

0.8a。

5.灰斗

是旋风除尘器设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一般都把它仅看作是排除粉尘的装置。其实在除尘器的锥底处,气流非常接近高湍流,而粉尘也正是由此排出。因此,二次夹带的机会也就更多。再则,旋流核心为负压,如果设计不当,造成灰斗漏气,就会使粉尘的二次飞扬加剧,严重的影响除尘效率。常见两种灰斗见图7

图7常见两种灰斗

(二)气体常数对除尘性能的影响

1.气流量的影响。

气流量或者说除尘器入口气流速度,对除尘器压力损失,除尘效率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与气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因而也和入口风速的平方成反比(与实际有一定偏差)

入口流速增加,能增加尘粒在运动中的离心力,尘粒易于分离,除尘效率提高。除尘效率随入随入口口流速,平方根而变化,但是当入口流速超过临界值时,紊流的影响就比分离作用增加的更快,以致除尘器效率随入口风速增加的指数小于1;若流速进一步增加,除尘效率反而降低。因此,旋风除尘器的入口风速

宜选取18~23m/s。

2.气体含尘浓度的影响。

气体的含尘浓度对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都由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力损失随含尘量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径向运动的大量尘粒拖拽了大量空气;粉尘从速度较高的气流向外运动到速度较低的气流中时,能把能量传递给涡旋气流的外层,减少其需要的压力,从而降低压力降。

由于含尘浓度的提高,粉尘的凝集与团聚性的提高,因而净化率有明显提高,但是高的速度比含尘浓度增加的速度要慢得多,因此,排出气体的含尘浓度总是随着入口处的粉尘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3.气体含湿量影响。

气体的含湿量对旋风除尘器的工况有较大影响

4.气体的密度、黏度、压力、温度对旋风除尘器工况有较大影响。

立即气体的密度越大,除尘效率越小。但是,气体的密度和固体的密度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其对除尘效率的越小较之固体密度来说,也可以忽略不计。通常温度越高,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越小;气体黏度的影响在考虑除尘器压力损失时常忽略不计,但从临界颗粒的计算公式中知道,临界粒径与黏度的平方根成正比。所以,除尘器效率的随着气体气体黏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温度升高,气体黏度增加,当进口气速等条件保持不变时,除尘效率降低。

气流量为常数时,黏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可按下式进行近似计算:

式中,、为a、b条件下的总除尘效率,、为a。b条件下的气体黏度。

(3)粉尘的物理性质对除尘器的影响

1.粒径对除尘器的影响。

较大粒径的颗粒在旋风除尘器中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有利于分离。所以

大颗粒所占百分数越大,除尘效率越高。

2.粉尘密度对除尘器性能的影响

粉尘密度对除尘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临界粒径或和颗粒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密度越大或越小,除尘效率也越高。但粉尘密度对压力损失影响很小,设计计算中可忽略不计。

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因素,除上述外,除尘器内壁粗糙度也会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性能。浓缩在壁面附近的粉尘微粒,会因粗糙的表面引起旋流,使一些粉尘微粒被抛入上升

某金属冶炼车间除尘系统中的管道设计

目录 一、设计目的 (2) 二、绪论 (2) 三、管道设计原始资料 (4) 四、设计计算 (4) 五、系统保温 (6) 六、管道材料选择 (6) 七、热补偿设计.................................................. ..7 八、课程设计小结............................................ .. (7) 九、参考文献 (7)

某金属冶炼车间除尘系统中的管道设计 1、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某金属冶炼车间的净化系统中的管道设计,能使自己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 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 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2、绪论 金属管道种类繁多、数量大,使用工况千差万别。我国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应用标准体系,标准之间差别很大。当然,由于金属管道的工况,如温度、压力、介质、环境等不同,标准有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例如,电力电站管道高压、高温、蒸汽介质居多;石化、石油管道受压、腐蚀介质居多;化工行业管道还有剧毒介质(如氯气);机械行业压力容器,按使用情况及工况分成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按容器类别分成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第三类压力容器。船舶管道有高压的蒸汽管道、主机冷却的海水管道(承压及受腐蚀)、污水管道(承压及受高温)、燃油输送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等,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运行。以下择要介绍一些基本标准。 1、压力管道分类 1. 压力管道的定义 压力管道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可能引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及管道。 ①输送GB5044①《职业性接触毒物性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②输送GB5016②《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的管道。 ③最高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表压,下同),输送介质为气(汽)体及液化气体的管道。 ④最高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输送介质为可燃、易焊、有毒以及有腐蚀性或高温工作温度不小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管道。 ⑤上述四项规定管道的附属设施(弯头、大小头、三能、管帽、加强管接头、异径短管、管箍、仪表管、嘴、漏斗、快速接头等管件;法兰、垫片、螺栓、螺母、限流孔板、

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说明

第一章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概述 在食品加工厂中,车间的通风换气、设备和物料的冷却、粉尘的清除等都需要通风除尘系统来完成。粉状、颗粒状的物料(如奶粉、谷物等)的输送都可借助气力输送系统实现。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系统是食品加工厂的常用装置。 食品加工厂中粉尘使空气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灰尘还会加速设备的磨损,影响其寿命。灰尘在车间或排至厂房外,会污染周围的大气,影响环境卫生。由于粉尘的这些危害性,国家规定工厂中车间部空气的灰尘含量不得超过10mg/m3,排至室外的空气的灰尘含量不得超过150mg/m3,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必须装置有效的通风除尘设备。 图1是食品加工厂常见的通风除尘装置。主要由通风机、吸风罩、风管和除尘器等部分组成。当通风机工作时,由于负压的作用,外界空气从设备外壳的缝隙或专门的风管引入工作室,把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粉尘、热量和水汽带走,经吸风罩沿风管送入除尘器净化,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室外。 气力输送系统的形式与通风除尘系统相似,但其目的是输送物料,主要由接料器(供料器)、管道、卸料器、除尘器、风机等部分组成。气力输送系统除了起到输送作用外,还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对物料进行清理、冷却、分级和对作业机完成除尘、降温等。小型面粉厂气力输送工艺流程如图2。

风机 气力输送具有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低、可以一风多用等特点,与机械输送相比,气力输送的缺点主要是能耗较大,对颗粒物料易造成破碎。 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都是利用空气的流动性能来进行空气的净化或物料的搬运的,因此,流体力学是本章的基础知识。有关流体力学的知识可参阅相关书籍资料,在此不再敷述。本章主要讨论食品加工厂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计算容 通风除尘系统也叫除尘网路或风网。通风除尘网路有单独风网和集中风网两种形式。在确定风网形式时,当: 1)吸出的含尘空气必须作单独处理; 2)吸风量要求准确且需经常调节; 3)需要风量较大;或设备本身自带通风机;

铸造车间烟尘、粉尘治理技术实践讲课稿

铸造车间烟尘、粉尘治理技术实践

铸造车间烟尘、粉尘治理技术实践 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刘启平) 前言铸造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烟尘、粉尘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如何治理这些污染,使铸造行业走上清洁生产之路,是我们铸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烟尘粉尘治理 1.我国铸造车间烟尘、粉尘现状 铸造是制造业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各行业都离不开铸件,从汽车、机床、到航空、航天、国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建筑五金、家用电器等等都需要铸件。 近十年来,中国铸造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行业内整体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工艺技术水平、铸件生产效率、各项经济指标、设备利用率、能耗、环境治理、从业人员待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颇大的差距。从整体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高消耗、高排放、循环差、低效率”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我国的黑色铸造企业,主要是电弧炉(或中频炉、冲天炉)熔炼和砂型铸造。因此,我国包括我省铸造企业,是以废砂、废渣、烟尘为主要特征的环境污染。铸造企业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砂、熔炼炉烟尘、冲天炉烟尘、冲天炉的炉渣、有机粘结剂、造型及浇注时的废气、砂处理系统和铸件清理过程的粉尘等等。

国外铸造企业都很重视绿色铸造,积极实行铸造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简称3R原则)生产模式。绿色铸造主要包括采用节能环保的铸造设备和辅助材料,例如冲天炉的消烟除尘;使用低污染、无污染和常温硬化的砂型、砂芯粘接剂;铸造厂废弃物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技术;铝合金铸件的“余热热处理-落砂-砂再生”集成技术等。一方面,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另一方面,采用铸造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减少铸造废弃物的排放量。国外铸造厂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如下表1所示: 表1 国外铸造厂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铸造废弃物名称处理方法 废砂再生、建筑材料、复合材料、深埋 废水沉淀、再生 熔铁炉渣筑路材料、惰性物可进行地埋 炉子及浇包中废弃的炉衬作为水泥厂及制硅厂的二次原料 冲天炉中收集的尘具有高浓度的重金属,与水泥浆固结后深埋 震动落砂工段及浇注流程线上收 集的尘 作为水泥厂和制砖厂的二次原料 呋喃砂造型工部收集的尘作为水泥厂和制砂厂的二次原料,也可热回收,惰性物地埋处理 从热回收装置中收集的粉尘作为水泥厂和制砂厂的二次原材料 在清整时收集的粉尘在熔化炉中再循环 在胺洗塔中产生的废溶解物胺和酸再循环 现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已不允许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铸锻加工专业生产厂之一,也不例外承受着资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迫切也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企业的发展。近年来韶铸治理重点是解决废砂、废水、钢渣排放和废气处理问题,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311201010103 李润婉311201010303 吴博311201010604 李晗311201010116 雒智铭31120101013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 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 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 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 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内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内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内。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除尘系统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TechnologyScience and Hunan University of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某厂原料车间除尘系统工程初步设计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二班学生姓名:1206050201 学号:指导老师:28月日62015提交日期:年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设计目的概述 2 1.2设计要求概述 1.3某厂原料车间原煤破碎工段概述 2 第二章: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2 2.1该厂车间粉尘 2 2.1.1该厂厂车间粉尘的来源 2 2.1.2该厂车间粉尘的种类 2 2.1.3该厂车间粉尘的危害 2 2.2该厂车间粉尘净化系统的设计 3 第三章:除尘系统的设计 4 3.1集气罩选用及计算 4 3.1.1集气罩的种类 4 3.1.2集气罩的选用 4 3.2管道的设计及运用 6 3.2.1管道的布局 6 3.2.2各管道压损计算 6

3.3通风机及电动机的计算和选择8 3.4除尘器的选择8 第四章:总结10 第五章:参考文献11 某厂原料车间除尘系统工程初步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目的概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专业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正确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纸,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为以后从事

本工程领域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并达到以下教学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应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原理、方法与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律,学会净化系统的布置设计、主要污染物的净化原理与主要工艺流程,净化设备的选型设计、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基本技能训练,如设计手册与技术资料的查找应用、系统平衡与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纸、标准规范应用,编写设计说明书。 1.2设计要求概述 1、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有关设计手册、资料进行设计,做到有据可查,切实可靠。 2、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主要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行算,设备选型,有关的设计简图等内容,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概述、正文、小结、参考资料等部分。各种计算以及必要的插图、说明等要求书写整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行文流畅简捷,各计算公式,数据、图表及引用的有关重要定论均应注明出处,各符号、单位及代表意义均应注明。 3、设计图纸是设计意图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工程师的语言,因而应特别注意其质量。一般布图合理、比例适当、图面整洁,应达到以下要求: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 构图、投影正确,各类线条分明、均匀,尺寸齐全,字迹工整,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范。 (1)除尘系统图1张,系统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 (2)除尘系统平面、剖面布置图2张(3号图或4号图),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对应,布置图应按比例绘制。 4、设计成果提交:合订时,说明书在前,附表和附图分别集中、依次放在后面。 1.3某厂原料车间原煤破碎工段概述 某厂原料车间原煤破碎工段担负着全厂造气原料煤破碎筛分的繁重任务。如图1所示:该工段厂房长30m、宽15m、高3.6m,在厂房东北角长7.4m、宽6.6m范围内分布有原煤给料、破碎机、振动筛、皮带转载点等尘源,其相对位置见图2,由于建厂时未对破碎、筛分等设备及尘源点采取任何防尘、除尘和密闭措施,生产时煤粉从破碎机、振动筛、给料、转载及3,~400mg/m皮带机等处向外突出,飘扬,导致整个车间浓烟滚滚。实测空气中粉尘浓度1503破碎机周围10m范围内空气中粉尘浓度一般都大于1000mg/m(尘源密闭后实测管道内粉尘初3)。始浓度1941.7mg/m请为该厂房设计一套粉尘净化系统,该系统净化装置、风机、排气筒等只能集中布置在车间西侧中部长10m、宽7.5m的空地范围(图1),要求工程后粉尘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车3;《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Ⅰ级,即粉尘浓度≤8640 mg/m间内粉尘浓度达到国标GB5817—经净化后由排气筒外排废气要符合国标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即3,煤尘回收利用。排尘浓度≤150 mg/m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1 概况 (2) 1.1设计原则 (2) 1.2相关标准 (2) 1.3设计已知条件 (2) 2 粉尘介绍 (3) 2.1粉尘性质 (4) 2.2粉尘的危害 (4) 3 设计简介 (4) 4 集气罩设计 (4) 4.1集气罩用途 (4) 4.2集气罩的设计原则 (4) 4.3集气罩的选择 (5) 4.4集气罩的设计 (5) 4.4.1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 (5) 4.4.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5) 5 管道的设计 (6) 5.1管道的用途 (6) 5.2管道的选择 (6) 5.3管道设计的原则 (6) 5.4管道阻力分段计算 (6) 5.4.1管道设计简图 (6) 5.4.2管道内最低速度的确定 (7) 5.4.3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7) 5.4.4 管段长度的确定 (7) 5.5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 (7) 5.6 三通的确定 (8) 6 除尘器的设计 (8) 6.1除尘器的作用 (8) 6.2除尘器的选择 (8) 6.2.1除尘器的简介 (8) 6.2.2除尘器选择 (8) 7 通风机、电动机的设计 (9) 7.1风机的选择 (9) 7.1.1 通风机的风量 (9) 7.1.2 通风机的风压 (9) 7.1.3 风机及电机的选型 (10) 7.1.4 复核电动机功率 (10)

1 概况 1.1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排出的气体指标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2)选择流程简单、占地少、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的工艺; (3)工艺控制参数易于管理,运行维护、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科学管理;(4)投资节省、运行费用低,符合当地经济情况; (5)避免二次污染。 1.2相关标准 (1)项目设计完成后的验收标准:《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3设计已知条件 (1)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图1)。此图仅给出方柱及污染源相对位置,门、窗位置及墙厚由设计定; (2)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 污染源:立方体长×宽×高=1200×600×1000 操作条件:20℃101.3KPa 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3)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两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离污染源上平面H=600mm时才操作正常。 (4)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 钢管相对粗糙度:K=0.15 排气筒口离地面高度:12m (5)所用除尘器 LD14型布袋除尘器, 该除尘器阻力:980Pa; (6)有关尺寸 墙厚:240mm 方块柱:300×300 车间大门可取2010×2010 3010×3010 2550×2410 4010×4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民房900~700mm 工业用房 1.0~2.0 m 仓库 1.5~2.0 m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 3 润婉 3 吴博 4 晗 6 雒智铭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工业通风和除尘课程的设计报告报告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全112班 姓名丁沐涛 学号 119044037 指导老师韩云龙 年月日

摘要 喷涂车间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和破坏,危害职工健康,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和破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工业通风就是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一门技术。本设计为喷涂车间的铝粉处理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首先根据铝粉粒径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集气罩和除尘器。然后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管道布置。根据工艺计算集气罩尺寸和排风量。确定管径并进行水力计算。最后选择风机型号和功率。 关键词:喷涂;通风;除尘;设计;水力计算 Abstrac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pray workshop,if not control the emission dust,it can make indoor ai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destraction ,harmful to works’health,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Therefore,effective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of harmful effect of indoor air and dam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studying this issue of a technology.The design is a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design of aluminum powder treatment in spray workshop.Firstly,select the Appropriate hood and duster,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size of the aluminum powder.Secondly,finish piping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d standard.Calculate the size of the hood and air volume according to the craftwork.Determine the Pipe diameter and conduct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type and power of the fan at last. Keywords:spray;ventilation;dust removal;design;hydraulic calculation

车间除尘设计方案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车间粉尘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新疆中油型材有限公司 设计施工单位:新疆旭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章项目概况与设计依据 1.0 项目概况 新疆中油型材有限公司在“蓝天、碧水、绿地”的中国西部城市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车间需要对型材原料进行深加工,各种粉料掺杂扬尘而起,型材车间进行切割、钻削、刨削、打磨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扩散进入周围环境,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及身心健康,因此,公司领导决定对该粉尘进行集中治理,特委托我公司为其生产工序所产生的废气进行治理方案设计,执行乌鲁木齐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0 设计依据 2.0.1 贵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2.0.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87) 2.0.4《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82) 2.0.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3-82) 2.0.6《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 程)

(TJ305—75) 2.0.7《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2.0.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规范》(GBJ50055-93) 2.0.9《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 2.0.乌鲁木齐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 第三章工程设计原则、设计范围和设计目标 1.0 工程设计原则 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有关标准规定; 采用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工艺,在保证废气排放达标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投资,降低成本; 外购设备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的优良产品; 非标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规范、并保证性能稳定、外表美观; 设备应采用必要的防腐措施,延长使用寿命; 2.0工程设计范围 2.0.1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计; 2.0.2非标设备的制造、安装与标准设备的选型; 2.0.3工程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及操作人员的培训; 2.0.4管网、电器、自控的设计与安装; 2.0.5 我方只负责由电控箱至风机的电源(甲方须提供电源至电 控箱内); 2.0.6 我方所安装、设计的设备及管道从车间内管道至风机出风

铸造车间负压除尘系统的设计

1 序言 1.1铸造车间的污染及其除尘状况的概述 1.1.1研究目的和意义 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因此铸造机械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铸造机械大国之一,在铸造机械制造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是铸造大国,在十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铸件年产量一直居世界铸件生产大国榜首。从数量上来看.整个形势是喜人的.但铸造生产的粗放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据报道,冲天炉配备有效环保设施的不到总数的5%.采用手工造型为主的铸造厂占90%~95%:现场环境恶劣、作业条件差、技术落后、粗放式生产的铸造企业占90%以上。我国铸造业环境问题尤其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超量消耗上.有“资源漏斗”的说法。 可以看出,铸造产业的除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合理的除尘系统,能让除尘的效率大大提高,不仅能让铸造车间环境大大改善,对车间以外的环境也能起到保护作用。除尘技术的好坏也能体现一国铸造技术的好坏。 1.1.2中国铸造业现状及铸造车间污染情况 近年来.我国铸造业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从2000年至2003年.中国铸件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从2003年至今,中国铸件产量依旧保持持续增长。并且。整个世界都在从中国寻求更多的铸件毛坯及含有铸件的终端制品。这种趋势在近期内有可能将继续保持并保证中国铸造业的持续繁荣。但在铸造业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形势严峻的一面。有资料表明。我国铸造生产中。材料和能源的投人之比可占到产值的55%到70%。能源环境的制约以及国际铸造科技竞争加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化.已成为我国铸造业发展的瓶颈.发展节约环保型、科技创新型铸造之路刻不容缓。 我国铸造生产中。材料和能源的投人占产值的55%~70%。我国每产1 t铸件。约散发50 kg粉尘.熔炼和浇注工序排放废渣300 kg、废气1 000 m3造型和清理工序排废砂1.3~1.5 t。每年排污物总量:废渣300万t、废砂近1 650万t、废气110亿m314若从2004年开始按照平均发展速度向前发展,可以预测至2020年各年的铸件产量。根据铸件产量对铸造废砂、铸造废渣及粉尘的数量进行回归预测嘲(如图1),可以看出,中国铸造业如果按照现行的模式生产,到2020年,主要废弃物铸造废砂、废渣及粉尘、CO:、CO的排放量分别为3 235万t、1 122万t、882万t、485万t。如果考虑有色金属铸造产生的污染物以及非铸铁件熔炼中排放的废气,按混合量计.对13亿中国人口来说,单铸造业就给每个人平均带来约50 kg的污染物

课程设计--某企业综合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精品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日期:自 2014年 12 月 21 日至 2015年 1 月 4 日 指导教师:胡鸿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以某企业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其焊接车间及喷漆室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威胁到工人的身心健康,对焊接车间及喷漆室进行通风系统设计,以提高整个车间及其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此设计主要是运用本学期所学的工业通风知识,为某企业生产车间设计一个可用性高,价格实惠、合理的通风除尘系统。该设计的通风除尘系统能更好的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车间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喷漆车间;焊接车间;有毒有害物质;通风系统设计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production workshop of a certain enterpri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welding workshop and spray chamber will produce large amounts of poisonous and harmful material in the work proces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rkers, the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of welding workshop and spray paint roo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hole workshop and ambient air quality,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 disease. This design is the use of industrial ventilation knowledge this semester, as an enterprise production workshop to design a high availability,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reasonable prices affordable. Dust, control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design of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can better of harmful gases,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to create good environment of workshop production and protect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workers health. Key words: painting shop;spray chamber;poisonous and harmful material;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1) 1.3设计的内容 (1) 1.4 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2) 2 集气罩的设计 (5) 2.1 集气罩 (5) 2.2 设计计算 (5) 3 管道、弯头及三通的设计 (7) 3.1 管道的设计 (7) 3.2 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 (8) 3.3 三通的确定 (8) 4 阻力平衡校核 (9) 4.1 设计说明 (9) 4.2 管段①的阻力计算 (9) 4.3 管段②的阻力计算 (9) 4.4 管段③的阻力计算 (9) 4.5 管段④的阻力计算 (10) 4.6 管段⑤的阻力计算 (10) 4.7 并联管压力平衡 (10) 4.8系统总压力损失 (11)

5 风机、电机选择及计算 (12) 6 厂房设计 (14) 7 设计小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图1 车间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17) 图2 立面布置图 (17) 图3 轴测图 (17)

1 绪论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 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 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 其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 2、平面布置图一份; 3、立面布置图一份; 4、轴侧图一份。 1.3设计的内容 1、罩的设计 控制点速度Vx的确定; 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2、道的初步设计 管内流速的确定; 管道直径的确定; 弯头设计;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局部排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 管………………………………………................... (8) 其他设备...................., (8) 第3章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集气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设计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分段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段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分类及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车间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车间如何防护粉尘

在车间如何防护粉尘 一些车间在生产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噪音以及烟雾等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也对生产工人的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车间防护粉尘措施: (一)工艺措施 1、固定作业工位应处于车间内通风良好和空气相对洁净的地方。 2、污染大与污染小的作业点要分开布局。如大型铸造车间的砂处理、:清理工段可布置在单独的石房内。污染小的造型、制芯工段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合箱去灰、落砂、开箱、清砂、打磨、切割、焊补等工序宜固定作业工位或场地,以便于采取防尘措施。 4、在布置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时,应为除尘系统的合理布置提供必要的条件,如风管的敷设、平台的位置、除尘跑龙套的设备、粉尘集中输送及处理或污泥清除等等均应考虑在内。

(二)对工艺和设备的要求 1、凡产生粉尘危害的定型设备,如混砂机、筛砂机、带式输送机、抛丸清理设备等,制造石应配制密闭罩;非标准设备在设计时应附有防尘设施。各种设备的除尘器选用如表24所示。 2.散粒状干物料的输送宜采取密闭化、管道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措施;砂准备及处理生产应密闭化、机械化;大量的粉状辅料宜采用密闭性较好的集装箱、袋或料罐车输送。 3.粉料输送应缩短输送距离,减少转运点,粉状辅料输送尽可能采用气力输送。 (三)湿式作业 这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防尘措施,在生产和工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采用。如将物料的干法破碎、研磨、筛分、混合改为湿法操作,在物料的装卸、转运过程中往物料上加水,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飞扬,在车间内用水冲洗地面,墙壁、设备外罩、建筑构件,能有效防止二次扬尘。 (四)通风除尘

这是一种应用广泛、效果较好的技术措施。随着近年来技术水平的提高,各行业通风除尘设备的改进更新,通风除尘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五)个体防护措施 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按规定佩戴符合技术要求的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这也是防止粉尘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

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有相应的资料和CAD图纸,有需要的联系 QQ号;08. 课 程 设 计 课题名称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专业名称安全工程 所在班级安本 0804 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湖南工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安全与环境工程系安全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孙旗学号:031 专业:安全工程 1. 设计题目: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2.设计期限:自2010年12月12日开始至2010年12月25日完成 3.设计原始资料:1)某企业生产车间平面布局;2)抛光间、打孔间局部排风 罩风量;3)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4)《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4. 设计完成的主要内容:1)抛光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与计算;2)打孔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与计算;3)除尘系统轴测图与平面图。 5. 提交设计(设计说明书与图纸等)及要求:提交一份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报告和设计图纸两张。要求语句通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改进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A4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Auto CAD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6. 发题日期:2010 年12 月 5 日 指导老师(签名): 学生(签名):

目录 1前言 (1) 2车间简介 (2) 抛光车间 (2) 打孔车间 (3) 3抛光轮粉尘和打孔粉尘捕集与除尘系统设计 (3) 确定系统 (3) 3.1.1系统划分的原则 (3) 当车间内不同地点有不同送风、排风要求,或者车间面积较大,送、排风点较多时,为便于进行管理,常分设多个系统。除个别情况外,通常是由一台风机与其联系在 一起的管道设备构成一个系统。系统划分的原则是: (3) 3.1.2划分系统 (3) 排风罩的确定 (4) 3.2.1局部排风罩的设计原则 (4) 3.2.2局部排风罩的种类 (4) 3.2.3选定局部排风罩 (4) 风管布置截面及材料的选择 (5) 3.3.1风管布置的原则 (5) 3.3.2风管截面及材料的选择 (6) 排风口位置的确定 (6) 除尘器的选择 (7) 水力计算 (8) 3.7.1 C1系统水力计算 (8)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余玉环 学号:1350240205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工1302班 指导教师:易灿南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湖南工学院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今年任务书有变动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易灿南学生姓名余玉环 课题名称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内容及任务1、目标:本课程是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 《工业通风》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工业通风》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工业通风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内容:对某企业加工车间进行通风除尘系统设计,具体包括:(1)系统划分;(2) 排风罩的确定,包括其形状的确定,尺寸的计算及风量的确定;(3)除尘设备的选择;(4)管路布置;(5)系统水力计算;(6)选择通风机,电机型号;(7)绘制设计图纸;(8)编制说明书。 3、要求:提交一份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要求语句通 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A4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Auto CAD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主要参考资料[1]孙一坚.工业通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0.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50114-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教 研 室 意 见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铸造车间负压除尘系统的设计

铸造车间负压除尘系统的设计 摘要: 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因为它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业粉尘、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呼吸道疾病等等。除尘器是在车间必不可少。 利用旋转的含尘气体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干式净化设备,成为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应用最为广泛,,其特点是结构简单,除尘效率较高,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旋风除尘器对于大于10μm的较粗粉尘,净化效率很高。但对于5~10μm以下的细颗粒粉尘净化效率较低,所以旋风除尘器多用于粗颗粒粉尘的净化,或多用于多级净化的初步处理。适用于铸造车间除尘。 负压除尘系统中,除尘器设置在通风机之前。 其特点:①由于除尘器设置在通风机之前,流过通风机的气体已经经过除尘,含尘量低。通风机受磨损大大减低,运行寿命长,处理初浓度高的含尘气体时,一般采用负压除尘系统。②除尘器和管道处于通风机的负压阶段,容易吸入空气,产生漏风。负压除尘系统的漏风率为5%~10%,加大了通风机的风量,增加了电耗。③在负压除尘系统设计中应采用措施尽可能的减少除尘器和管道的漏风,以保证除尘器的良好运行。

Dust vacuum system design Abstract: Dust ,which carries lots of bacterial virus and ovum flying forwarding in the air ,has become a formidable enemy of human being ,endangering the mankind’s health , Industrial dust and fine dust cause various kinds of incurable occupational disease among workers. Also, excessive dust leads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ving a influence on the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work, causing respiratory disease,etc. All these make the Dust collector indispensible in the workshop. By using the cyclone dust rotating centrifugal force generated by gas, the dust is separated from the flow of a dry gas - solid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forms the Cyclone Dust Collector. The Cyclone Dust Collector is widely used, which fe atured in it’s simple structure, effectiveness in dust removal, simple operation, and low cost. Cyclone Dust Collector is efficient for the capture, separation of more than 5 ~ 10μm dust. But as to the dust under 5-10μm ,it performs less effectively. Therefore, the Cyclone Dust Collector is mostly used in the casting workshop, purifying the coarse particle dust or becomes the primary treatment of multistage purification. In the negative pressure dust pelletizing system ,removal equipment was set in front of the ventilator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 1.Because the removal equipment was set in front of the ventilator ,the gas passing through the ventilator has been removed ,therefore, the dustiness index is low 2.The dust collector and the pipeline situated in the negative pressure section ,which is easy to snifting the air ,leads to air leak .the air leak ratio of dust vacuum system is 5% to 10% ,increasing the air quantity of ventilator ,which leads to the electricity cost. 3. should be reduced in the dust collector and pipeline as much as possible In designing the dust vacuum system. Key words:Casting, Cyclone Dust Collector, vacuum dust remov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