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_课件
牛溲马勃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 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比喻一般人 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 成为有用的物品。
成语之最
最遥远的地方—— 最荒凉的地方—— 最昂贵的稿费—— 最高的巨人—— 最长的一天—— 最大的巴掌—— 最吝啬的人—— 最厉害的贼 —— 天涯海角 不毛之地 一字千金 顶天立地 一日三秋 一手遮天 一毛不拔 偷天换日
吃闭门羹:泛指客人被拒绝进门,不与相见,现 在又常比喻碰了钉子。 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 动了其他犯罪子的暴露。 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单位本地不 吃香而在外单位外地吃香的不正常现象;也指其 他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
1、瑞雪兆丰年。 2、春雨贵如油。 3、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燕子低飞天将雨 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齐,泰山移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天下乌鸦一般黑
悠悠成语,融贯千秋。 言简意赅的成语是传递中华文化信息 的支柱,浓缩历史精华的成语是保存中华 文化精神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千 古流传的成语是中华民族人文素质的文化 底蕴。 汉语之瑰宝,词语之精华。
高 考 视 点
1、考查等级: E级,表达应用
2 、考查的重点: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日常生活中常用且常错的成语;义项较多的 成语;运用灵活的成语)
C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优质教案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作为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则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粹。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本节知识正是民族文化的反映。
二、课标的分析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高考语文中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要求学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其中包括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三、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熟语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交流,一旦有了语言交流定会或多或少地使用熟语,但是这只是有限的使用,所以大部分有难度的熟语必须经过看书、读报、查词典积累得出,所以学习本课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很有帮助。
四、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熟语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2)能正确区分熟语的具体类型;(3)通过小组讨论正确使用熟语造句并创设情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培养学生对熟语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重点及难点(1)能正确区分熟语的具体类型;(2)通过小组讨论正确使用熟语造句并创设情境;(3)培养学生对熟语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具:多媒体七、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习题训练法八、教学流程目标展示-----导入新课-------预习反馈------知识梳理------探究与展示(小组展示与教师点评)---------总结与交流--------布置作业九、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解读课标要求: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而语文素养又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作为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则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高考语文中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要求学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其中包括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二)导课我们和硕是古老神奇的好地方,在这里,人们看到的是巍然屹立的天山,烟波浩渺的博斯腾湖和一望无际的戈壁绿洲。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 精品课教案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教学重点】1.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认识2.理解熟语的内涵【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成语与漫画有相似之处,都言简意赅,能用很少的笔墨反映丰富的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请大家猜猜课本中几幅图的题目,并鉴赏使用成语的妙处。
(比如图(二)就讽刺了我们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的问题,用成语概括就是“马失前蹄”。
)二、课堂活动讨论和“马”有关的成语。
可以按课本的做法,根据意义把这些成语分为“和战争有关,和生活有关,马自身的特质”三类;也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如“外在形式、内部结构、成语来源、感情色彩”等来给这些成语分类。
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成语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关系入手来思考成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讲解学习成语应注意的问题。
搞不清成语的感情色彩和望文生义是成语用错的两个最主要的原因,高考成语试题也基本都是从这两方面进行考查的。
课文列举了两类易混易错的成语:一类是和马有关的非褒义成语,另一类则是含有“马”这个字但意义却与马无关的成语,希望引起学生的注意。
相关知识补充(1)跟马有关的成语。
马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要,所以汉语中有大量和马有关的成语。
马的功用包括军用和民用,大多数成语都反映了这些方面的内容。
因为马的重要,人们对于马身上的特质观察得较为仔细,所以又有一批和马自身特质有关的成语。
因为马是战争和生活的得力助手,所以相关成语大多数都是褒义的。
每一个成语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背景,都和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习成语要注意的问题。
和马有关的成语并不都是褒义的,也不一定都和马有关。
比如“指鹿为马、非驴非马”这两个成语,它们的出发点都不是马本身的特质,而是仅仅涉及到了马。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设计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熟语,熟语的主要类别和基本特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汉语的各种熟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词”和“语”的区别,进而对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流程:一、导入1.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
可王杏花偏偏有个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①;②2.学生会主席说:“近来大家对学生会的工作有不少意见。
今天这个座谈会,就是想请同学们,有什么说什么,帮助我们做好工作。
”①;②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能否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使用熟语。
参考答案:1.①刨根问底,②打破沙锅问到底;2.①畅所欲言,②竹筒倒豆子。
二、课堂活动1、请你搜集与虎有关的熟语,为你的朋友写一段祝福语。
要求:至少使用三个与虎有关的熟语。
祝愿虎头虎脑的你在虎年里虎虎生威,克服马马虎虎的毛病,把一切困难都当作纸老虎,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深入龙潭虎穴,对清华、北大虎视眈眈,在高考后能到虎踞龙盘的南京、北京圆你的大学之梦。
三、课堂小结1、惯用语——打个比方。
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
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
成语的“趋炎附势”,在惯用语又叫“抱粗腿”;“阿谀奉承”又叫“拍马屁”。
惯用语属于口语范畴,它的语言材料都是人民口头上常用的、通俗易懂的。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是谚语,而“抱佛脚”是惯用语。
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
2、歇后语——猜个谜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
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
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则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后语,其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
3、谚语——说句俗话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中华文化熟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熟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熟语的定义和特点2. 常见熟语的分类和例句3. 熟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熟语的定义、分类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熟语的含义和用法。
3.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熟语进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熟语的定义、分类、例句和练习题。
2. 教学素材:相关的故事、文章或对话,用于解释和应用熟语。
3.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熟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熟语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熟语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熟语的分类和用法,通过例句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熟语的含义和用法。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熟语进行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对熟语的理解和运用。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熟语,强调熟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拓展:提供相关的故事、文章或对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熟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熟语理解和运用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延伸:1. 开展熟语竞赛:组织学生进行熟语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 熟语运用展示: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熟语编写故事、对话或演讲,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书法、剪纸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学生对熟语的掌握程度,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中华文化熟语,领会熟语背后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运用熟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3.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熟语的定义与分类2. 常见熟语的解析与举例3. 熟语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4. 熟语与文化背景的关系5. 熟语的学习策略与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熟语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熟语的解析。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熟语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探讨熟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4. 实践活动法:设计情景让学生运用熟语进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熟语资料库:收集常见的中华文化熟语及其解析。
2. 教学PPT:制作课件,展示熟语的定义、分类和案例。
3. 情景道具:准备一些与熟语相关的道具,用于实践活动。
五、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熟语的定义与分类。
2. 讲解:讲解常见熟语的解析与举例。
3. 实践:设计情景让学生运用熟语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熟语。
2. 探讨:分组讨论熟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熟语的文化意义。
第三课时:1. 讲解:介绍熟语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2.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学习新熟语。
3. 展示: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第四课时:1. 测试:进行熟语知识小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2.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熟语在实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3.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收集更多熟语,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第五课时:1. 复习:回顾前四节课所学熟语。
2. 实践:设计情景剧,让学生运用熟语进行表演。
3. 评价: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总结熟语在表演中的作用。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熟语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中华文化熟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熟语进行交流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领悟熟语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熟语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熟语的用法和含义3. 熟语背后的故事和智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熟语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熟语背后的故事和智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熟语的运用和实际意义。
4. 实践活动法:设计场景,让学生运用熟语进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熟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熟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熟语的分类和常见用法,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熟语背后的故事和智慧,引导学生领悟。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熟语的运用和实际意义,分享心得。
5. 实践活动:设计场景,让学生运用熟语进行交流,巩固所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2. 语言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运用熟语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理解与应用能力:考察学生对熟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及运用。
4.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熟语教材或资料2. PPT或教学课件3. 讨论话题或场景设计4. 实践活动道具或工具5. 评价量表或评分标准七、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足够空间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或教学课件。
3. 桌椅:摆放成小组讨论的形式。
4. 教学道具:用于实践活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熟语的概念、分类和常见用法。
2. 第二课时:分析熟语背后的故事和智慧。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熟语的运用和实际意义。
4.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熟语进行交流。
5. 第五课时:总结与评价,复习巩固所学。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熟语。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公开课精美课件
• 3、历史故事: •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 大梅林,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乘此得及前源。(《世说新语》)
• 洛阳纸贵
《晋书· 左思传》:“及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 写,洛阳为之纸贵。‛
• 风声鹤唳
《资治通鉴》:‚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 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杀了也抵不了所犯 的罪恶。与‚死有余辜‛含义相近。
错误类型一:望文生义
例 2 、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俄两 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分析: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 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 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错误类型二:张冠李戴
阅读工具箱
1、什么是熟语? 2、熟语包含那些类型?
一、熟语的含义
•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 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固定的短语或句子 。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 部分。
二、熟语的类型
成语
人们长期使用后凝固下来的固定词 组。 民间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寓意深刻的 语句 有特定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
练习
一、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 紧训练,提高技艺。 形容老是埋怨或归罪于客观或别人。 B、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时间才做完, 真是小题大做。 将小题目铺张成为大文章。 喻小事当大事处理。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 到了美好的景色。 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
• 天衣无缝
• 2、寓言故事: •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 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刘向《新序 》)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一、课内双基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熟语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2.成语主要采用________的形式,惯用语主要采用________的形式,歇后语主要由________部分构成。
【答案】四字格、三字格、两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非常认真,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
B.点开广东省编办官方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专栏,48家省直机关及其下设机构的名称、5000多名公务员姓名等信息昭然若揭。
C.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D.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答案】D(A.“面目全非”意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B.“昭然若揭”指真相大白。
C.“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
D.“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世纪中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角度关注生态环境,提出生态伦理观念,并积极倡导和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
B.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二者尽管归属不同,但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C.笔、墨、纸、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1
中华文化智慧之花——熟语蒙城六中:李庆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二、重点、难点1、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认识2、理解熟语的内涵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今天我们就通过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来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课堂活动一:看图猜熟语(课件展示)(二)熟语概念及类型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一)成语1、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也有五字、六字、七字等成语。
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2、成语的神话寓言故事的缩写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叶公好龙、狐假虎威②历史事件的概括如:望梅止渴、三顾茅庐、指鹿为马③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摘引的:如:游目骋怀、醉翁之意不在酒、高山流水。
④从神话或其它传说中来的:如: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课堂活动2成语接龙:(1)1)向隅而()不成()泪俱()里巴()欢马叫2)毛遂自()贤举()者为()出无()落孙山3)老生常()虎色()本加()兵秣()到成功4)好景不()歌当()笑不()天独()颜无耻5)洁身自()事多()杵成()锋相()症下药(二)惯用语:“打个比方”特点: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穿小鞋:比喻使人暗中吃亏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务,也比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特点:1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动宾关系较多)为常见的代表。
2022年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优秀教案1
关键
了解并掌握熟语的类型
课 型
讲课
教学
方法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
教 具
课件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约定俗成〕、谚语〔口耳相传〕、歇后语〔巧设悬念〕、惯用语〔语义双层、双关〕等。
一、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二、传的现成语言,以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
〔2〕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这类熟语以成语为多,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
三语义双层惯用语
惯用语是具有特定含义、形式表义,谚语和歇后语通过陈述来表义。惯用语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次,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课 题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四节的内容。
这节课内容实用,是对学生以往零散学习熟语的总结,并且与高考有关联。
因此,以“有效有用”为教学设计原则,借助TEAM MODEL智慧教室平台,强调师生的互动,整合知识,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利用大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学生学习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明确熟语的概念,了解熟语的类型和特点。
2、能够正确地辨析和使用熟语。
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课熟语的相关知识,借助TEAM MODEL智慧教室检测学生自学效果,并做知识点突破。
2、通过情景模拟找出成语使用的误区,并通过挑战赛检测学习效果。
3、通过文段修改对比,提升运用成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累熟语的兴趣,激发学生使用熟语的热情,提升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对熟语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感性认识,学习热情高,但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还有不足之处。
2、结合月考和半期考的统计数据发现学生对成语的辨析存在薄弱之处。
3、我班于2014年安装了TEAM MODEL智慧教室软件,学生对于智慧教室互动教学模式及IRS的使用较熟练。
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熟语的类型及特征,掌握正确辨析、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辨析及运用成语。
解决措施:借助微课自学,通过课堂检测发现学习的薄弱点,通过讨论分析掌握辨析、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课前预习:
环节目标:利用微课解决课内基础知识的初步掌握。
布置预习任务:制作有关熟语的微课,布置学生观看微课,并完成课前预习作业。
学生活动:在家或学校自主学习微课,初步掌握相关知识。
完成预习作业。
媒体作用及分析:利用视频,在课前对本课的基本知识做初步了解。
课堂导入
环节目标:发现熟语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
教学内容:欢迎听课老师,让学生介绍福州,引导学生发现熟语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
学生活动:学生介绍福州。
预习反馈
环节目标: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教学内容:针对学生自学微课的情况,设计表格检查预习情况,讲评并明确熟语不同类型的区别。
学生活动:展示作业,订正。
媒体作用及分析:
1.使用IRS中随机挑人功能,抽取学生号数,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
2.利用展台检查学生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知识的缺漏。
知识检测
环节目标: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
教学内容:针对熟语中的四种类型设计题目检测,做适当的讲解,发现学生知识的薄弱点。
学生活动:学生使用遥控器进行选择,找出课前预习的不足之处。
媒体作用及分析:使用IRS选择、统计功能,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并推断学生知识的薄弱点。
解疑突破
环节目标:
1.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入手发现问题。
2.用幽默的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3.促使学生思考,找到解决对策。
教学内容:
1.利用以往考试的统计数据,发现成语(熟语)运用的错误率较高。
2.借助一段情景相声表现成语(熟语)在生活中的误用,通过小组合作引发学生思考成语(熟语)误用的几个原因。
3.归纳成语(熟语)使用的几个误区,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
学生活动:
反思
倾听,小组讨论交流
发言
学以致用
环节目标:学习成语(熟语)除了积累、判断,还要能具体运用。
教学内容:选取一段文字,让学生选用恰当的成语修改,利用Hiteach 的白板功能修改并对比效果。
学生活动:思考,抢答,修改,对比效果。
媒体作用及分析:通过IRS抢答功能,调动积极性。
利用白板呈现修改痕迹,便于学生对照。
小结归纳
环节目标:总结熟语运用的原则。
教学内容:强调成语除了要积累,更要辨析与运用,进而延伸到熟语及语言文字学习的过程之中。
挑战环节
环节目标:用游戏方式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布置个性化的作业提供依据。
教学内容:针对本课内容设计题目,利用Hiteach的挑战赛模式,了解学生课堂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思考,选择,挑战。
媒体作用及分析:利用Hiteach的挑战赛模式,了解学生课堂掌握情况。
作业布置
环节目标:进行个性化作业布置,巩固本课所学。
教学内容:1.根据系统生成的课堂活动报告,完成智学网上相应的作业。
2.修改半期考作文的片段,要求运用三个以上的熟语。
学生活动:查看课堂活动报告,找出本课学习的不足,回家完成相应作业。
媒体作用及分析:利用Hiteach的记录功能生成课堂活动报告,作为学生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