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相关设计规范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计算案例
0.013
.
0.10
.
.
i=
槽内起点水深:h1=ℎ
0.040m2
.
0.152
51.41
0.00048
.
0.00048
5.3
0.10
超负荷 30%时出水槽内流量 Q=0.01215×1.3=0.01579m3/s,集水总槽内流速
取 0.3m/s,槽宽 b=0.2m。
.
槽内终点水深:h4=
池子总高度为:0.3+1.5+1.5+0.6+0.87=4.8m。
(3)参数复核
1)雷诺数:
水力半径 R=d/4=30/4=7.5mm
运动粘度=0.01cm2/s(t=20℃)
Re=0.75*0.2/=0.75*0.2/0.01=15
2)沉淀时间:
T=l/ =1000/2.373=421s=7.02min
絮凝池的反应过程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放置密型网格,过栅流速设置为
0.25m/s,第二段放置疏型网格,过栅流速设置为 0.22m/s,第三段放置栅条。第
一段过孔流速为 0.3~0.2m/s,第二段过孔流速为 0.2~0.15m/s,第三段过孔流速为
0.15~0.1m/s。
以下为絮凝过程中不同段的竖井隔墙上孔洞尺寸及过孔流速,共 15 个竖井,
(4)排水渠计算
集水槽坡降为 0.15,水面坡降为 0.035m。
排水渠底的标高在集水槽的基础上降低 0.2m,宽度设置为 0.4m。
七、排泥方式及计算
沉淀池日排泥量为 472.23m3/d,则每小时为 19.68m3/h。设置每小时排泥一
次。设置排泥管的管径为 DN200mm,管道横截面为 0.0314 m2,穿孔管长度为
沉淀池施工组织设计1
第一章工程概况1、概况本工程为厂区内沉淀用水池,水池长9米宽8米,钢筋砼结构。
底板200mm 厚,池壁200mm厚,水池采用C30P6砼浇筑,水池内外壁采用1:2防水砂浆抹面。
2、工程结构形式及特点结构形式:本工程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
针对本工程特点,我公司根据已施工完成同类工程经验,配备足够的施工机具、设备,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工期。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及部署一、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管理我公司将按项目法施工,充分发挥我公司的优势,从公司抽调各种专业人员,组成一支管理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领导班子,按照多年来积累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来运作和管理该项目,形成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的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管理机制。
项目经理部在公司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按照公司《项目管理通则》,严格按照ISO9001:2000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措施,确保本项目目标的实现。
2、组织机构2.1现场管理机构:为保证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及现场等五大指标的顺利实现,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组建项目部。
3、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及各部门职责3.1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对项目全面负责,在项目上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
领导制订并批准项目质量计划,确定或调整管理职责,组织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确保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在项目中有效运行,接受公司和有关方面对项目进行质量审核。
3.2项目施工负责人职责对项目经理负责,协助项目经理监督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主管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组织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审核,负责施工技术准备,组织编制并审核施工总规划,督促检查专业项目施工组织技术、施工作业和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自、会审等工作。
负责过程控制的策划、实施和监督,组织各阶段产品验证活动,负责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设计规范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备选择、操作要求、排放标准和维护管理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符合标准,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正文内容:1. 设计原则1.1 设计目标: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处理目标,包括去除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能力要求。
1.2 设计流程:设计应按照污水处理的普通流程,包括进水处理、沉淀池、生物处理、沉淀池和消毒等环节,确保各个处理单元的协调运行。
1.3 安全考虑: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对环境和人员产生不良影响。
2. 设备选择2.1 进水处理设备:进水处理设备应根据水质特点选择,常见的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等。
2.2 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膜法和生物膜法等,应根据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选择合适的设备。
2.3 沉淀池设备:沉淀池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沉淀效果和泥泵排泥功能,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2.4 消毒设备:消毒设备应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毒、氯消毒等,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 操作要求3.1 运行控制:污水处理设施应有完善的运行控制系统,包括自动监测、报警和调节功能,确保设施能够稳定运行。
3.2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进水、排泥、投加药剂等操作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设备。
3.3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洗、更换和调试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排放标准4.1 悬浮物:排放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普通要求悬浮物浓度小于30mg/L。
4.2 有机物:排放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普通要求COD浓度小于100mg/L。
4.3 氮和磷:排放水中的氮和磷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普通要求氮浓度小于15mg/L,磷浓度小于1mg/L。
沉淀池设计规范
沉淀池设计规范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废水中的悬浮物沉积到下游设备中,需要设置沉淀池。
沉淀池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原则沉淀池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物,并能够方便地进行清理和维护。
同时,沉淀池要能够适应工艺流程的变化,并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2. 尺寸设计沉淀池的尺寸应根据处理水量和悬浮物的性质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沉淀池的长度应为进水管道长度的2-3倍,宽度为长度的1倍,高度则根据沉淀效果和清理的方便程度来确定。
沉淀池的深度一般为1.5-3米。
3. 入、出口设计沉淀池的进水口应设置在沉淀池的一侧,水流应平缓地进入,以便悬浮物沉淀。
出水口设计要保证水流顺畅,避免悬浮物被带走,一般设置在沉淀池的另一侧,并且要离沉淀池底部一定距离,以便在沉淀池底部形成一定的沉淀层。
4. 底部结构沉淀池的底部应设置斜面或平底,以便悬浮物沉淀。
斜面的角度一般为50-70度,平底则要求平整且易于清理。
底部还应设置排泥口,便于定期清理沉淀物。
5. 增加沉淀效果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可以在沉淀池中设置隔板或反射壁。
隔板可以引导水流,在水流中形成旋涡,从而增加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反射壁则可以将水流反射回沉淀区域,使悬浮物有更多的机会沉淀。
6. 材质选择沉淀池的材质应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或玻璃钢等。
材料表面要平整光滑,以减少悬浮物的附着。
7. 清理和维护沉淀池应有便于清理和维护的通道和设施,以方便定期清理池内的沉淀物。
沉淀池清理周期一般为1-3个月,具体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8. 安全设计沉淀池的设计还应考虑安全因素。
沉淀池周围应设有围栏或标识,避免人员误入池中。
出入口应设置防滑措施,以防止人员滑倒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设计规范,可以使沉淀池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物,保证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水质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反应沉淀池技术规范书
燃煤发电机组工程反应沉淀池成套设备技术规范书二〇〇八年四月签字页买方:设计方:卖方:目录附件1 技术规范 (1)附件2 供货范围 (13)附件3 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17)附件5 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19)附件7 技术服务和联络 (22)附件8 分包与外购 (25)附件9 大部件情况 (26)附件12 性能考核 (27)附件1 技术规范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燃煤发电机组工程中的净水系统2座500m3/h反应沉淀池所需混合絮凝沉淀工艺设备,它包括上述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买方可认为卖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1.4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卖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买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卖方将遵守这些要求。
1.5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本工程采用KKS编码系统,卖方将根据买方提供的原则对设备及其辅助系统的零部件进行KKS编码。
1.7 本合同附件经买方、设计方和卖方三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设计条件与环境条件2.1 设计条件2.1.1 安装位置本工程按2×660MW机组建设,净水系统配置2座500m3/h反应沉淀池,并留有扩建场地。
每座反应沉淀池由混合絮凝沉淀工艺设备和土建结构组成,本工程反应沉淀池采用混合、絮凝、沉淀处理工艺,反应沉淀池的混合方式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安装在池外。
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在池内安装絮凝反应设备、斜板沉淀设备,以提高絮凝、沉淀效果,保证出水水质。
反应沉淀池采用多斗重力排泥方式,排泥管上设气动蝶阀,控制排泥量、排泥时间和排泥周期, 由补给水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或定时控制打开排泥。
沉淀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沉淀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本次沉淀池工程位于具体地点,主要用于沉淀池的具体用途,如污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等。
沉淀池的设计规模为具体处理水量,结构形式为具体结构类型,如圆形、矩形等。
该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相关方面,如水质、生产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3、进行测量放线工作,设置控制点和水准点,并进行复核。
(二)现场准备1、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道路,确保运输畅通。
2、搭建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仓库等。
3、接通施工用水、用电,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三)材料准备1、根据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采购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石等。
2、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合理储存和堆放原材料,防止受潮、变质和损坏。
(四)机械设备准备1、根据施工需要,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搅拌机、电焊机等。
2、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三、施工流程(一)基础施工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方式进行。
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开挖深度和坡度,防止超挖和塌方。
开挖完成后,进行验槽,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2、基础垫层施工验槽合格后,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
混凝土要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3、基础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下料和加工,然后在垫层上进行钢筋的绑扎。
钢筋的间距、数量和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绑扎要牢固。
4、基础模板安装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进行安装,模板要支撑牢固,拼缝严密,防止漏浆。
5、基础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清理模板内的杂物。
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二)主体结构施工1、池壁施工(1)钢筋绑扎在基础上弹出池壁的位置线,然后进行钢筋的绑扎。
竖流式初次沉淀池(矩形)设计计算书
一、工艺流程上游工艺竖流式初沉池下游工艺二、基本数据2.1 设计流量日平均流量Q av :1500m³/d变化系数:1实设流量Qs:1500数量N:1座单座处理量Q:1500m³/d 设计参考依据:(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2)竖流式初次沉淀池(矩形)设计计算书2.2 设计进出水水质式中:=1500=0.03经计算,得:A 0=0.58m2则中心筒直径d 0=0.86m 取d0=0.9m实际中心筒面积A 0=0.64m2式中:=0.017=1.215=0.02经计算,得:h3=0.23m式中:=1500=2经计算,得:A——沉淀池有效断面面积,m2;Q——设计流量,m3/d;q——表面负荷,m3/(m2*h);Q——设计流量,m3/d;v 0——中心筒流速,m/s;4.1.2 中心筒喇叭口与反射板间隙高度 按式:h3——间隙高度,m;Q——设计流量,m3/s;d 1——喇叭口直径,d 1=1.35d 0,m;v1——间隙流速,m/s;4.1.2 沉淀部分有效断面面积4.1 沉淀池尺寸计算(按单座计算)4.1.1 沉淀池中心进水筒计算A 0——沉淀池中心进水管面积,m2;A=31.25m2式中:=31.25=0.64经计算,得:B=5.65m式中:=1=2经计算,得:h2=2.00m径深比B/h2=2.82<3满足要求式中:=1500=200.00=50.00=1=24=0.97经计算,得:V=7.50m3设:PAC的加药浓度y1=20mg/L PAM的加药浓度y2=0.5mg/LVss——沉淀池去除SS所需污泥容积,m3;Q——设计流量,m3/d;C 1——沉淀池进水SS浓度,mg/L;C 2——沉淀池出水SS浓度,mg/L;r——污泥容重,t/m3;T——排泥周期,h;p 0——污泥含水率,无量纲;加药产生的所需容积:4.1.4 沉淀池有效水深 按式: h2——沉淀池有效水深,m;t——沉淀时间,h;q——表面负荷,m3/(m2*h);4.1.5 校核边长与深度比4.1.6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4.1.3 沉淀池边长B——沉淀池边长,m;A——沉淀池有效断面面积,m2;A 0——沉淀池中心进水管面积,m2;tq h *2=式中:=1500=1=24=0.97经计算,得:Vy=1.03m3所需污泥的总容积V=8.52m3设污泥斗下边长b=0.5m 污泥斗上边长B= 5.65m 污泥斗角度θ=50度则污泥斗高度h5=3.07m经计算,得:V2=21.06m3>8.52满足式中:=0.50=2.00=0.23=0.503.07经计算,得:H=6.29m式中:=0.02=0.4经计算,得:S=0.04m2设过水渠水效水深0.20m 则渠宽为0.22m 设出水渠超高为0.15m , 则出水渠总高为0.35m Q——设计流量,m3/s;v 2——出水渠流速,m/s;H——沉淀池总高度,m;h1——沉淀池超高,m;h2——沉淀池有效水深,m;h3——沉淀池间隙高度,m;h4——沉淀池缓冲层高度,m;h3——沉淀池斗高,m;4.1.8 沉淀池出水渠设计S——出水渠过水面积,m2;Vy——沉淀池加药所需污泥容积,m3;Q——设计流量,m3/d;r——污泥容重,t/m3;T——排泥周期,h;p 0——污泥含水率,无量纲;4.1.6 污泥斗设计4.1.7 沉淀池总高度 按式:54321h h h h h H ++++=设渠墙厚为0.15m, 则过水堰长为21.12m 则堰负荷为0.82L/(s*m)<2.9满足式中:=8.525=1经计算,得:q1=8.52m3/h注:扬程具体计算需要根据管路,这里省略,可根据泵的画册,选择10m 左右此处选择厂家为:型号为:台数=1台具体参数为:流量=10m3/h扬程=15m 功率=0.75KW5.1座数N=1座中心筒直径d0=0.90m 沉池池边长B= 5.65m 沉淀池总高H= 6.29m5.2污泥泵N=2台, 其中:1用1备注:本设计书由小知制作.为了防止公式被改,已将不可编辑区域锁定颜色:为可编辑区域沉淀池尺寸设备选型4.2 沉淀池设备选型(按单座计算)4.2.1 沉淀池排泥泵选型q1——排泥泵流量,m3/h;V1——单座沉淀池污泥的容积,m3;t1——单次排泥所需的时间,h;五、绪论。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规范
表面负荷率
定义
表面负荷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沉淀池单 位面积所能处理的污水量,是衡量沉 淀池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设计值
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和实际情况,竖 流式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应在0.5-1.5 m³/(m²·h)之间。
排泥设备
选择合适的排泥设备,如 刮泥机、吸泥机等,以满 足排泥要求。
排泥管道
设计合适的排泥管道,确 保排泥顺畅,减少淤泥堵 塞。
池壁结构设计
池壁材料
池壁防护
选择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如混凝 土、花岗岩等。
对池壁进行防滑、防腐等处理,提高 安全性。
池壁厚度
根据池子大小和承受压力确定池壁厚 度。
池顶结构设计
池顶材料
选择耐压、防水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板等。
池顶厚度
根据需要承受的重量和压力确定池顶厚度。
池顶排水
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对池顶造成损害。
04
竖流式沉淀池材料选择
池体材料选择
耐腐蚀性
竖流式沉淀池的池体材料应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抵御污水 中的化学物质侵蚀。
强度要求
池体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水流的压力和沉淀物的重量。
管道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安装进水管、 出水管、溢流管等管道,确保 连接牢固、流水顺畅。
设备安装
根据需要,安装搅拌器、刮泥 机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提高沉淀效果。
质量检测与验收
外观检测
尺寸检测
对沉淀池的外观进行检测,检查池体是否 有裂缝、变形等质量问题。
对沉淀池的各项尺寸进行检测,确保符合 设计要求。
高效沉淀池设计方案
3600m3/d高效沉淀池方案设计二零一三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总则 (1)1.2方案说明 (1)第二章方案基础 (2)2.1设计依据 (2)2.2设计原则 (2)2.3项目范围 (3)2.4设计进水水量 (3)2.5设计进、出水水质 (3)2.5.1设计进水水质 (3)2.5.2设计出水水质 (3)第三章工艺设计 (4)3.1处理方案选择 (4)3.2工艺选择 (4)3.2.1 混合 (4)3.2.2 反应 (4)3.2.3 沉淀 (5)3.2.4工艺比选 (7)3.3原则流程 (7)3.4工艺说明 (8)第四章工艺单元设计 (9)4.1主要工艺构(建)筑物、处理设备 (9)4.1.1加药系统 (9)4.1.2高效沉淀池 (10)4.2管材及防腐、防渗措施 (11)4.2.1 管材 (11)4.2.2 防腐措施 (11)第五章电气设计 (12)5.1设计依据 (12)5.2设计范围 (12)5.3电动装置控制要求 (12)第六章自动化系统及仪表 (13)6.1设计依据 (13)6.2防雷、接地 (13)6.3自控要求 (13)第七章建筑结构设计 (14)7.1设计依据 (14)7.2建筑装修 (14)7.3抗震等级 (14)7.4耐火等级 (14)7.5地基处理 (14)第八章环境保护、节能与劳动卫生 (15)8.1环境保护 (15)8.2节能措施 (15)8.3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15)第九章设备(构筑物)材料 (16)第十章运行成本分析 (17)第十一章质量及售后服务承诺 (18)第一章概述1.1总则德安人一贯奉行“一次做对、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严格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健全“顾客全程星级体系”,为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
卓越的品质,完美的服务,使得德安产品畅销全球。
我们坚持奉行“二十一世纪经营是以德安天下”的经营理念,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共创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环保集团。
沉淀池管理制度
沉淀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沉淀池的管理,提高其工作效率,保障水体的安全和清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沉淀池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生活小区、学校等。
第三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工作。
第四条沉淀池管理应严格按照环保要求,确保排放达标,保障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五条对于无法达到环保要求的沉淀池,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确保水体的清洁。
第二章沉淀池的分类和管理第六条沉淀池根据用途和性质可以分为生活污水沉淀池和工业废水沉淀池两种类型。
第七条生活污水沉淀池主要用于收集和处理生活污水,应做好日常清理和维护,定期清理污泥,保障处理效果。
第八条工业废水沉淀池主要用于收集和处理工业废水,应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污水性质进行调整,确保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第九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落实日常管理责任,定期检查池体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十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根据沉淀池的使用情况和水质要求设立相关指标,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第三章沉淀池的维护和保养第十一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明确沉淀池的维护计划和保养周期,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十二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理池体内的杂物和污泥,确保池体畅通,排水畅顺。
第十三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沉淀池设备的运行情况,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四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保障水体的卫生。
第四章沉淀池的监管和检查第十六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沉淀池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沉淀池管理合规。
第十七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第十八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第十九条沉淀池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沉淀池的档案资料,确保信息真实完整,方便日后查询和管理。
沉淀池的方案全
1、概述1.1 沉淀池工程简介: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为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是该污水处理厂内重要的构筑物之一。
本工程南北二个系统共有圆形沉淀池6座,编号分别为A、B、C、D、E、F。
六座沉淀池位于污水处理厂北侧东部,每个池内直径R=57.1m,池底由四周向池底中心有5%纵坡,基础厚0.55m(上面另做50mm豆石混凝土找平层),墙宽0.35m。
每个池侧墙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侧墙除锚肋处宽650mm,其余宽350mm。
每座沉淀池中心设出水筒一个,出水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5.66m,外径2.8m。
沉淀池底设ф1100mm进水管、ф800mm出泥管、ф300mm放空管各一道,除放空管直接埋置于基础混凝土以外,其余各管外包250mm~300mm钢筋混凝土。
每座沉淀池沿侧墙内壁周圈设现浇混凝土出水槽,出水槽净宽800mm,高1224mm。
为解决沉淀池池体抗浮问题,每座沉淀池基础以下设计有702根抗浮锚杆;每根锚杆长18m,其上部与基础混凝土锚在一起。
2、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此处地质情况,其施工重点有施工降水、地基锚杆处理、基础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浇筑、侧墙池体混凝土浇筑、无粘结予应力施工等。
施工难点为:大体积大面积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1580m3)、侧墙混凝土。
施工技术控制点为:①混凝土浇筑及抗裂、防渗。
②施工接缝处理。
③混凝土池壁穿墙螺栓的防水。
④混凝土浇筑接茬控制。
2.1 施工测量:沉淀池是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主要的构筑物之一,工程量大,要求施工精度高。
故工程测量控制工作很重要。
首先在项目部总工程师指导下,依据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及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提供的设计交桩,制定严密科学的测量定位控制方案,按照测量规程认真地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2.1.1 人员组织我公司一旦中标,沉淀池测量工作由市政四公司酒仙桥污水处理厂项目经理部质测科所属测量组负责,测量组在项目总工程师指导下按要求放线定点,并严格依据污水厂站验收程序进行各道工序的测量复核。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流程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流程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的水处理要求和技术规范。
The first step in determining the design process is to collect relevant water treatment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2.评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设计参数,以确定沉淀池的设计要求。
Assessing the treatment capacity and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3.确定沉淀池的尺寸和容积,以满足预期的处理效果和水处理需求。
Determining the size and volume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to meet the expected treatment effect and water treatment needs.4.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以确保沉淀池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效果。
Selecting appropria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design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long-term use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5.根据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确定沉淀池的沉降速度和停留时间。
Determining the settling velocity and retention time ofthe sedimentation tank according to water quality andtreatment requirements.6.设计适当的进水和出水系统,以保证沉淀池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城市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工艺设计一、设计基本情况介绍:1、结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10万吨/天,总变化系数K为1.2。
2、结合污水的水质特点和出水要求以及国内外特大型城市污水厂的设计经验,和本人自己的实际考量,以二级生物处理法为主的污水处理工艺,我选用氧化沟和辐流式沉淀池。
二、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一)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
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
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
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沟内平均流速:0.3-0.5m/s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
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
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
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二)氧化沟处理工艺的特点1、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书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范》《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1 基本资料1.1 几何信息水池类型: 无顶盖有顶卧梁全地下长度L=32.000m, 分为L1=4.000m及L2=28.000m,宽度B=8.000m, 高度H1=6.800m, H2=4.300m,底板底标高Z1=-7.100m,Z2=-4.300m,池底厚h3=300mm, 池壁厚t1=300mm,底板外挑长度t2=350mm,池壁设壁柱,截面为300mmx500mm,间距为4m。
注:地面标高为±0.000。
1.2 土水信息土天然重度18.00 kN/m3 , 土饱和重度20.00kN/m3, 土内摩擦角30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0kPa, 宽度修正系数ηb=0.00, 埋深修正系数ηd=1.00地下水位标高-6.800m,池内水深4.300m, 池内水重度10.00kN/m3,浮托力折减系数1.00, 抗浮安全系数Kf=1.051.3 荷载信息活荷载: 地面10.00kN/m2, 组合值系数0.90恒荷载分项系数: 水池自重1.20, 其它1.27活荷载分项系数: 地下水压1.27, 其它1.27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顶板0.40, 地面0.40, 地下水1.00, 温湿度1.00考虑温湿度作用: 池内外温差0度, 弯矩折减系数0.65, 砼线膨胀系数1.00(10-5/°C)1.4 钢筋砼信息混凝土: 等级C30, 重度25.00kN/m3, 泊松比0.20保护层厚度(mm): 池壁(内35,外35), 底板(上35,下35)钢筋级别: HRB335, 配筋调整系数: 1.002 计算内容(1) 地基承载力验算(2) 抗浮验算(3) 荷载计算(4) 内力(考虑温度作用)计算(5) 配筋计算(6) 壁柱计算3 计算过程及结果单位说明: 弯矩:kN.m/m 钢筋面积:mm2裂缝宽度:mm计算说明:双向板计算按查表恒荷载:水池结构自重,土的竖向及侧向压力,内部盛水压力.活荷载:顶板活荷载,地面活荷载,地下水压力,温湿度变化作用.裂缝宽度计算按长期效应的准永久组合.3.1 地基承载力验算3.1.1 基底压力计算(1)水池自重Gc计算池壁自重G2=3031 kN壁柱自重G3=103 kN卧梁自重G4=100 kN集泥斗砼自重G5=1280 kN底板自重G6=2134 kN水池结构自重Gc=6648 kN(2)池内水重Gw计算池内水重Gw=11520 kN(3)覆土重量计算池顶覆土重量Gt1= 0 kN池顶地下水重量Gs1= 0 kN底板外挑覆土重量Gt2= 344 kN基底以上的覆盖土总重量Gt = Gt1 + Gt2 = 344 kN基底以上的地下水总重量Gs = Gs1 + Gs2 = 0.00 kN(4)活荷载作用Gh活荷载作用力总和Gh=128 kN(5)基底压力Pk基底面积: A=284.5 m2基底压强: Pk=(Gc+Gw+Gt+Gs+Gh)/A=(6648+11520+344+0.00+128)/284.5=65.52 kN/m23.1.2 修正地基承载力(1)计算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rmrm=18.00kN/m3(2)计算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r考虑地下水作用,取浮重度,r=20.00-10=10.00kN/m3(3)根据基础规范的要求,修正地基承载力:fa = fak + ηbγ(b - 3) + ηdγm(d - 0.5)= 100.00+0+1.00×18.00×(4.000-0.5)= 163.00 kPa3.1.3 结论: Pk=65.52 < fa=163.0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高效沉淀池方案
高效沉淀池方案方案设计说明本方案处理水量为31500m³/d。
目录1概述 (2)1.1概况 (2)1.2设计依据 (2)1.3设计原则 (2)1.4设计范围 (2)2工艺方案 (3)2.1处理量及处理目标 (3)2.2工艺流程及说明 (3)3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参数 (5)3.1运行条件 (5)3.2主要设备 (5)3.3主要工艺设备表 (6)4电气自控设计 (8)4.1设计依据 (8)4.2设计范围 (8)4.3自动控制 (9)4.4用电负荷 (9)5经济分析 (9)5.1处理费用估算 (9)5.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1)1概述1.1概况本方案高效沉淀池系统处理水量为31500m³/d。
1.2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T2932-1999)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7.《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9.《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3设计原则1.工艺可靠,处理效果好,运行安全;2.自动化程度高;3.设备运行寿命长;4.操作容易,管理方便。
1.4设计范围本方案设计的水处理工程自高效沉淀池进水至高效沉淀池出水。
2工艺方案2.1处理量及处理目标根据业主提供,本方案处理水量为31500m³/d,设计两座,每座处理量为15750m³/d的高效沉淀池。
2.2工艺流程及说明2.2.1工艺流程图PAC PAM进水——配水池——混合区——絮凝反应区——沉淀浓缩区——斜管分离区剩余污泥——出水池——出水2.2.2工艺流程说明1)混合区:在混合池内设置快速搅拌机,使投加的混凝剂快速分散,与池内原水充分混合均匀,用以形成小的絮体。
高密度沉淀池设备技术规范
XX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高密度沉淀池设备技术规范批准:审核:校核:编制:二零一六年六月目录1. 概述 (1)2. 主要气象参数 (1)3. 供电情况 (1)4. 标准规范 (1)4.1设计标准 (2)4.2检验、验收标准 (2)4.3试验标准 (2)5. 采购设备清单 (2)6. 技术要求 (2)6.1格栅工作环境 (3)6.2格栅主要技术参数 (3)6.3格栅技术要求 (3)7. 主要材料 (5)8. 供货范围 (5)9. 试验检验 (5)10. 资料及其它 (6)10.1 资料 (6)10.2 外协件 (6)10.3 现场技术服务 (7)10.4 性能考核试验 (7)10.5 监造和出厂试验 (7)10.6 包装运输的特殊技术要求 (8)10.7设备铭牌 (8)10.8质保期 (8)11. 备品备件 (8)12. 其它附件 (9)1. 概述1.1本规范包含对XX市第二污水厂处理厂二期工程高密度沉淀池设备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本规定连同订货合同书以及相关图纸等一起构成对高密度沉淀池设备在购买、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在招标方与投标方确认签字后即成为订货合同技术附件,本附件作为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2投标方对本规定的严格遵守并不意味着可以解除其对高密度沉淀池设备的正确设计、选材、制造等以及满足规定的工艺技术要求的责任。
投标方应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材、制造并提供一整套能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和材料。
1.3凡对于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系统的某些必备附属设备,而未列入本规定者也属于本规定的范围。
1.4 对“招标方”和“投标方”的定义同合同正文。
1.5如果图纸与文件技术要求冲突,或定义模糊,投标方应该立即通报招标方并澄清技术要求。
2. 主要气象参数年平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43.1℃极端最低气温-21℃3. 供电情况低压:AC 380V频率:50Hz±2%低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电源接线系统:三相五线4. 标准规范投标方对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应符合下列标准和规范以及有关的法规要求。
沉淀池设计规范
生态友好型设计的推广与应用
生态化设计
生态友好型设计是未来沉淀池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这种 设计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通过采用生态化设计 方法,实现沉淀池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3. 维护方式不当:维护 方式不当可能导致维护 成本增加。应采用合理 的维护方式和流程,减 少不必要的维护工作。
06
沉淀池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发展
高效能分离技术
随着沉淀池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能分离技术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这种技术能够提 高沉淀池的分离效果,减少污泥的产生量,从而降低处理成本。
果确定,一般采用1.53m³/m²·h。
沉淀池的形状和结构
04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般
采用圆形或方形。
出水方式
05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采用
溢流堰或虹吸方式。
污泥排出方式
06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采用
机械或人工方式。
03
沉淀池设计规范详解
沉淀池的构造设计
沉淀池的选址
应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因素、施工难度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建造。
污水的水质水量分析
分析污水的水质
了解污水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变化规律。
分析污水的水量
了解污水的水量大小、变化规律及高峰流量。
沉淀池的设计参数
沉淀池的容积
01 根据污水的水量和水质分析结
果确定。
沉淀时间
02 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分析结
果确定,一般采用1-2小时。
表面负荷率
03 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分析结
沉淀池及贮水池备技术规范书
燃煤机组工程沉淀池、贮水池技术规范书1总则1.1概述1.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燃煤机组工程沉淀池、贮水池的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卖方应负责沉淀池、贮水池的完整设计、供货,还应提供和完成所有必须的工艺技术。
1.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1.3卖方须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有关国际标准。
本技术规范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均应满足或优于国家相关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有关国际标准。
有矛盾时,按较严格标准执行。
所使用的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
1.1.4卖方对成套设备负有全部技术及质量责任,包括分包和采购的设备和零部件。
卖方对于分包设备和主要外购零部件应推荐2至3家产品,最终厂家由买方确定。
1.1.5凡是经买方认可的在设计、制造、供货等方面的各项内容都不会解除卖方的任何责任。
1.1.6本技术规范书经卖方和买方双方确认后连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技术澄清文件共同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2工程概况本电厂建设规模为2×1000MW,单机容量为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一次建成。
第一台机组计划于2010年12月投产,第二台机组计划于2011年投产。
1.2.1厂址所在地本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本市城东北约24公里的长江南岸。
本期工程场地在本电厂厂区西南围墙、兴港路、徐六泾河及长江大堤所围成的区域内。
1.2.2运输1.2.2.1公路本电厂一期工程已运行10年,周围道路交通网基本完善;厂区南侧为新建兴港路,公路交通极为方便。
部分设备和材料可经公路运至电厂。
1.2.2.1水路厂址位于长江南岸,一期工程已建有3.5万吨级卸煤码头一个泊位,本工程煤码头沿一期煤码头下游方向扩建,新建引桥。
电厂一期施工码头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分为主码头和副码头,设计考虑重件时停靠一只1000t驳船,砂石料装卸时能停靠二只500t甲板船和一条港监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竖流式沉淀池
1、池径与有效水深比值不大于3.0;池径不宜大于8.0m,通常为4—7m,也有超过10m的。
2、中心管内流速不大于30mm/s
3、中心管下口应设喇叭口和反射板:反射板底距泥面至少0.3m。
喇叭口直径和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
反射板的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反射板表面积与水平面倾角为17
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在0.25—0.5范围内,缝隙中污水流速,在初沉中不大于30mm/s,在二沉中不大于20mm/s。
4、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0.20m,管上端超出水面不小于0.4m。
5、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
6、如果池径大于7m,为了使池内水分布均匀,可增设辐射方向的流出槽。
7、污泥斗的倾角用55~60
8、排泥管径不小于200mm。
作为初沉池用时,h不小于1.5m;作为二沉池时,生物滤池后不应小于1.2m,曝气池后不应小于0.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