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1、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⑵苏联空前强大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3、主要内容:⑴成立联合国⑵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⑶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4、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5、评价:⑴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⑵消极: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⑶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①美苏间矛盾(争霸)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③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⑷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6、瓦解: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二、美国的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表现:⑴政治上:控制操纵联合国,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⑵经济上:大战期间,以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确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⑶军事上: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空军,军事基地分布世界各地。

率先掌握了核武器2、意图:称霸世界3、西欧的衰落:英法等国全面衰落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实力大增——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2、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加:⑴东欧八国⑵亚洲四国:中、朝、越、蒙3、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以苏为首的社义阵营形成。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人教版选修3)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人教版选修3)
望急剧下降。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2.美国实力超群:美国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1)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储备,事实上确立了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金融的领导地 位。 (2)军事上: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 了核武器,美国的军队人数最多达1 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 母舰和1 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起500个军事基地。 英法等国不得不追随美国。
3.评价:
(1)实质: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
范围。
欧洲大国均势 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_________ 美苏两极 格 (2)标志:以_____________ 局取代。
法西斯主 (3)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_________ 义 ,恢复发展各国经济。 ___
(3)“医生”指美国;“病人”指西欧。关系: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国家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德国人之所以能够经 过这些国家侵入苏联,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当时存在着敌视 苏联的政策。„„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 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
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材料二
材料三
(1)从地理位置看,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集中于哪些地区? 试从地理角度和苏联的外交政策角度分析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 义道路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什么
(2)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美苏矛 盾 )。
(4)新老殖民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 美国 的世界军事强国。 (1)军事上: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_____

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41两极格局的形成

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41两极格局的形成

【特别提醒】雅尔塔体系在战后国际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全面认识雅尔塔体系,对理解战后国际关系将起到重要作 用。
【典例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初具雏 形。该体系( )
①基本上按照美苏两国的意志建立 ②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 ③体现出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以合作来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 ④打破传统的以欧洲大国均势 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答案:C
雅尔塔体系的历史意义
1.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2.惩治德日法西斯主义,德日完成民主化。 3.主张美苏等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苏联影响的扩大。
4.有利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5.使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欧洲获得了战后的相对稳定。 6.美苏两极制衡有利于防止大规模战争的爆发,有利于维护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国利益的
秩序。
②经济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确立;
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上升。
世界政治与经济
③军事上,美国一跃而成为头号军事强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

率先掌握了
、氢弹,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了全球各地,在全球拥有几百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作关系。
美国
东③欧苏联人和民东民欧社主会国主家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亚洲新兴社会主义国家。
④1950年2月,
的缔结,标志着以
义阵营最终形成。
为首的社会主
苏联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区别
【特别提醒】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是在20世纪先后形成的两个国际关 系格局。把握两个体系的异同点,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两个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另一 方面可以通过比较两个体系,形成对国际关系格局的规律性认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41《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41《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本节课重点讲述了二战后新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形成以及美苏在新的格局形成中的低位、关系、和作用;本节内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加深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入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雅尔塔体系具有维护世界和平和大国强权政治的双重性。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教学难点】 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雅尔塔体系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讲授新课】一、雅尔塔体系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1.背景(1)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3)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格局所取代。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政治野心(1)表现①罗斯福: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人民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

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导学【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三维目标】【重点难点】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难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学习建议】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教材图表资料,从中寻找疑问,加以思考、分析,寻找答案,形成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他人合作交流,加深对本课有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思考感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溃灭而告结束,那么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反法西斯同盟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战争之后的世界是何种状况?【知识梳理】一、雅尔塔体系1、建立背景2、协议内容①②③④3、雅尔塔体系概念4、评价①②③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①政治②经济③军事2、西欧的衰落①英国②法国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大2、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3、苏联发展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4、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5、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巩固总结】什么是雅尔塔体系?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答案提示: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这个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如同意用民主方式解决被解放各国的问题,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等,对维护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复杂怀念各国经济,无疑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强实力均势,划分势力范围基础上的,体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即无视别国利益,一切问题均由大国控制和安排,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四个占领区等,给日后世界带来了许多的纷争和动荡。

人教版高二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二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共20张PPT)
1945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60%; 1948年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占世界总量的74.5%。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3)军事上: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武装人数:战前——200万人;战后——1217.5万人 ◆战机数量:1941.12—1945.8:19200架(比同期英国多10万架)
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时,是否意味着一个和平时代 的到来?二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中,美国和苏联这两个代 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导两大阵营的超级大国给世界带 来了什么?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局势,以及随后的美苏对峙 和争霸,究竟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 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 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协定影响:明确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 的作用,为战后国际关系领域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 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一、雅尔塔体系
3、影响
(1)雅尔塔体系最初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下 产生的。它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 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 何 看 待?
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利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1)政治上:迫切要求领导世界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杜鲁门(1945年)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2)经济上: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经济实力上升。
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 两极格局的形成(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 两极格局的形成(共28张PPT)

4、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 基本原则上建立 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是 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⑥具有 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5.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关系经历了扼杀→合作→冷 战对峙的过程,这种关系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 是 ( ) A.落后必然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B.经济决定政治,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在世界上才会 有地位 C.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合作是一种错误行为
、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遏制。两极格局是 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堂检测 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 ) ①铲除德国、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②苏联占有日本 部分岛屿 ③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 ④划分战后欧洲一些国 家的边界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打破了欧洲为中心的格局 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D.没有进步作用 3. 下列各项和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 )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课堂检测
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铲除德国、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②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 ③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 ④划分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C )
2、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不同 之处在于( ) A.打破了欧洲为中心的格局 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D.没有进步作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1【教学课件】《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1【教学课件】《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第四单元 ·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
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知识导学
一、雅尔塔体系
1.背景
(1) 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
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帮助东欧国家摆脱法西斯统治并于二战后建立了 人民民主 政权 。 (2)为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苏联积极发展同 的友好合作关系。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亚洲新兴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缔结,标志着以 苏联 为首的社
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2.西欧的衰落
(1)英国
①二战后经济衰退。 ②殖民地的 民族解放运动 高涨,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法国:国内经济倒退, 外汇储备 已经枯竭;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 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 (1)军事上:军事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 美国 的世界军事强国。 (2)政治上: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①结束战争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②处置法西斯
③战后世界安排 B.①②③ D.②③④
④组建军事集团
解析 组建军事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两强为首冷战对峙的产物 ,雅尔塔体系只是为其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应排除④。 答案 B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高中历史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率先掌握了__原__子__弹__、__氢__弹_
(2)西欧的衰落: ①英国:海外贸易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用竭;工业生产日 益降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②法国:经济严重倒退、货币贬值、_外__汇__储__备__枯竭;殖民地 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2.雅尔塔体系的产生。 (1)雅尔塔体系是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 波茨坦会议等多个会议确定的一系列原则和协议的基础上形成 的。 (2)该体系建立在美苏战时和战后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 也是两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
3.雅尔塔体系的影响。 (1)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 因此造成了国家分裂、人口迁移、国界变更的严重后果,进而 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 (2)该体系的建立不同于以往的国际关系体系,其影响范围 已经越出欧洲,在世界的广大地区形成美苏之间的对峙局面, 所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国际关系体系。
请思考: 1.杜鲁门的话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怎样的意愿? 2.美国产生这种意愿的条件是什么?
了解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理解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
雅尔塔体系维护了世界和平、民主,也渗透着大 认识
国强权的意识
一、雅尔塔体系 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_美__苏__两强为首的国际关 系体系的习惯性称谓。 2.主要内容: (1)铲除日本、德国的_军__国__主__义__和__纳__粹__主__义__,惩办战犯。 (2)成立_联__合__国__。 (3)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
3.评价: (1)实质: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 围。 (2)标志:以_欧__洲__大__国__均__势__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_美__苏__两__极__ 格局取代。 (3)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_法__西__斯__主__义__、 恢复发展各国经济。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3.苏联发展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 为了抗衡以美国为首 的西方阵营,苏联积极发展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友好合作 .关系。东欧各国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进 行了根本改革,仿效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苏联开始用 “ 社会主义阵营 ”来强调苏联与欧洲8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及 民主反帝力量的团结一致。
拓展3 读图:
二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 上图反映出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 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拓展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 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 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材料二 战后初期苏联努力构建周边安全带,在东欧形成了 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竭力扩大自身的影响 力。 材料一、二反映了美苏的什么矛盾? 答案 在世界战略上相互对立,美国力图称霸世界,苏联也 扩大自己的势力,苏联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障碍。
拓展1 读图:
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战后处置德国和战后世界的和平安全。
拓展2 阅读下列图片:
(1)三幅图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二战后美国出口猛增,美国工业发达,美国的科学 技术发展迅速;西欧出口下降,工业较战前下降很多,科技 发展缓慢。 (2)二战期间美国本土并未受到战争的破坏,相反在战争中大 发横财,许多西欧的科学家被美国挖走,而西欧遭受到了巨 大的战争破坏。
名师点拨: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力量均势的产物,美苏关系一 直主导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只要美苏力量对比不 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格局就维持在雅尔塔体系的框架内。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1)政治:早在1943年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授意他人在 《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一文, 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 与经济秩序。1945年12月继任的 杜鲁门 总统又在致国会 的咨文中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 来 领导 世界了。”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1两极格局的形成 (共16张PPT)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1两极格局的形成 (共16张PPT)
这表露了丘吉尔怎样的心态?说明他意识到 了什么?
探究一 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弱
1.美国的崛起 政治:提出要建立一个美国领导的、符合
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经济: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 体系;
军事: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 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 和氢弹。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欧洲共同体建立,欧洲整体实力增强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5.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 945 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 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 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是否意味着 一个和平时代的到来?二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 半个世纪中,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给世 界带来了什么?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孩子的眼睛 里找得到天堂。”但愿从此不再看到战 火中孩子们的惊恐、哀怨、绝望、无助 的眼睛,但愿未来人们能够 拥有安宁 的家园。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曾描述了他在 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 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 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这个老牌的 殖民帝国迅速衰落。从根本上动摇英国 殖民帝国基础的是
A.战争破坏了英国的经济 B.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 C.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4.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 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 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 “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 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对欧 洲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

第 1 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要点难点1.理解雅尔塔系统的特色及影响。

(难点)认识美苏冷战场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理解战后力量对照的变化。

(难点)一、雅尔塔系统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联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完成了协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功。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据管束。

(2)苏联据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3)创立保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界限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3.本质:按美苏意志区分权力范围。

4.标记:以保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代替。

5.议论(1)踊跃性:有益于保护战后代界和平次序、消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 悲观性:该系统成立在美苏两国区分权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显然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供给了条件。

思想点拨1.雅尔塔系统标记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代替,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冷战场面开始。

2.雅尔塔系统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战后美苏两方不相上下,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迸发。

易混易错雅尔塔系统表现出不一样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合作,共同保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应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盼望,拥有必定的进步性;但其成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拥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二、美国的强盛与西欧的衰败1.美国的政治野心(1)表现①罗斯福: 1943 年 4 月,罗斯福授意别人发布文章,提出要成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切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次序。

②杜鲁门: 1945 年 12 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宣称美国有必需来领导世界。

(2)基础①经济上:逐渐确定起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系统。

②军事上:成为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盛的海军和空军,还领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程标准: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材料一: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规定:铲除 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 区占领管制;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 权益也交给苏联;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 合国;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世界战略对立 美国 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 世界战略: 进攻战略
苏联 社会主义
防御战略:维护成果、扩大影响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美苏两分天下,为两极格局划分势 力范围。
美苏实力超群:两个超级大国规模初具,奠定两极格局 的实力基础。
世界战略的对立:推动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实力均衡、世界战略对立、冷战呼之欲出
相同点: (1)建立背景: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世界体系的基 础上建立的; (2)建立过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 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 (3)实质: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 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结果: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 (5)内容: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6)作用: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实根 本矛盾都没有根本解决。
重划疆界,分裂国家,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 (德国、朝鲜、印巴)。
体系隐藏着许多矛盾。
①美苏间矛盾(争霸) 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实质上是意识 形态的对立 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 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 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⑤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 的矛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两极格局的形成》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两极格局的形成》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4-1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1. 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 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⑵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⑷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3. 主要内容:⑴成立联合国⑵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日两国法西斯处理的异同前一课已讲)⑶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4. 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性质的)5. 评价:⑴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⑵消极: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⑶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①美苏间矛盾(争霸)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⑤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⑷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6. 瓦解:①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②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二、两极格局的形成-----正式形成(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出现)1. 概念: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显著特征),包含:①美苏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争夺;②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的严重对抗;③以及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在全球的斗争.三个层次。

人教版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ppt课件1

人教版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ppt课件1

比 (政治上、军事上)
3、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
1)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惩办战犯 2)重新划分欧亚政治地图 3)成立联合国;
1、美国要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实 现美国统治下的目的,同意惩处日本战犯并 促使日本进行各种社会改革,且按美国三权 分立的原则对日本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
2、美国力求使日本成为其在亚太地区推行霸 权政策的基地,成为反苏反共的工具,为此 保留了天皇制,并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全
面扶植日本。
4、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1)实质: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 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 强权的烙印
2)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了国际合作, 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
3)为两极格局形成和冷战出现提供条件。
4)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
二战后期至初期,世界大国按照实力 对比通过一系列会议,重新划分世界 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格 局。
2、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
战 1)英国元气大伤法国严重倒
后 初
2)德日法西斯垮台
期 3)美国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国 际 (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

量 的 对
4)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 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雅尔塔体系1. 雅尔塔体系的概念2.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及评价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弱1.美国的崛起2.英法的衰弱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难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教学方法】本节内容涉及的某些概念及评价问题,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讲述、运用图表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图表资料,从中寻找疑问,加以思考、分析,寻找答案,形成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他人合作交流,加深对本课有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认识。

【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溃灭而告结束,那么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反法西斯同盟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战争之后的世界是何种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也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

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的不同,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首先在处理战败国和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上,产生突出矛盾,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雅尔塔体系1. 雅尔塔体系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通过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作出的。

(有哪些国际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当时,美、英、苏三个大国(特别是美苏两个大国),凭借各自的经济、军事实力及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就结束战争与安排战后世界秩序,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公告和协定,并商定建立若干形式的常设机构(如联合国)。

战后,世界大国依据已经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世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建立起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这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就是雅尔塔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难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涉及的某些概念及评价问题,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讲述、运用图表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图表资料,从中寻找疑问,加以思考、分析,寻找答案,形成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他人合作交流,加深对本课有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溃灭而告结束,那么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反法西斯同盟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战争之后的世界是何种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也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

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的不同,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首先在处理战败国和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上,产生突出矛盾,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雅尔塔体系
1. 雅尔塔体系的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通过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作出的。

(有哪些国际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当时,美、英、苏三个大国(特别是美苏两个大国),凭借各自的经济、军事实力及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就结束战争与安排战后世界秩序,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公告和协定,并商定建立若干形式的常设机构(如联合国)。

战后,世界大国依据已经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世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建立起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这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就是雅尔塔体系。

【探究学习】:何谓雅尔塔体系?
让学生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回答: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这是雅尔塔体系得以确立的背景。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这种新的世界格局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因此,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探究学习】何为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均势逐渐被打破,最后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结果。

2.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及特点
雅尔塔体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战争胜利的条件下确立的,它是美英苏互相让步、妥协的产物,起到了将二战所造成的力量对比的既成事实固定下来的作用。

【探究学习】: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这个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如同意用民主方式解决被解放各国的问题,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等,对维护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复杂怀念各国经济,无疑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强实力均势,划分势力范围基础上的,体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即无视别国利益,一切问题均由大国控制和安排,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四个占领区等,给日后世界带来了许多的纷争和动荡。

雅尔塔体系出现以前,世界格局的重心一直在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法、德(特别是英国)等国,为争夺世界海上霸权与殖民霸权而激烈角逐,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国际局势有重大影响。

一战后,西欧主要国家力量虽有所削弱,美国力量虽有所加强,出现了美国与英国争夺世界领导权的斗争,但优势仍在西欧,英法操纵国际联盟就是明证。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分别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形成了两极格局。

美苏矛盾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对整个世界的局势都有影响。

从此,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已经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西欧则从属于美国的势力之下。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弱
1.美国的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力空前上升,美国跃上到世界霸主的峰巅。

让学生思考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表现,然后教师指出: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以及倡导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为世界首富。

军事上美国拥有1200万军队,还垄断了原子弹,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二战后美国从而取代英法成为的世界主宰。

2.英法的衰弱
对西欧各国资本主义世界来讲,是普遍遭到削弱。

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打垮,沦为战败国,国土为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海外投资也全部丧失。

英国虽然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

它在战争中损失兵力120万,消耗资金250万英镑,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资也大部分变卖。

战争结束时,国债高达237万英镑。

昔日的威风已一扫而光。

至于法国,更是元气大伤。

战争中损失1.4亿多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

同时,由于贝当政府的卖国投降,尽管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在战斗,法国的国际威望仍急剧下降。

法国海外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使法兰西殖民帝国
趋于崩溃。

实际上,二战后英法两国已降到了二流国家的地位。

它们不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欧洲和世界的舞台上伸展手脚,而且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要受美国的控制。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曾描述了他在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

【探究学习】:这表露了丘吉尔怎样的心态?说明他意识到了什么?
对于英国衰弱的痛苦和激愤。

苏联在决定战后世界命运中的作用加强,美国在同盟国的影响扩大,而英国的影响则下降了。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来看,苏联虽然在二战中损失惨重,但战争的胜利也使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

苏联拥有1100多万军队和强大的军事工业。

策划能够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苏联就成了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在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东欧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一系列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并通过缔结友好互助条约,发展了与东欧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在亚洲相继诞生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国家。

从1944年7月,东欧建立第一个人民民主国家——波兰人民共和国开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后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终于完成了它的形成过程。

至1950年2月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苏联为首的失主仪阵营最终形成。

这个阵营在世界当代史上的积极作用,对内,它加强了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互相支援和互相合作,有利于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对外,有利于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扩张势力,维护世界和平。

当然,也存在着消极作用,这就是苏联利用结盟关系加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

1948年6月,苏联通过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将不肯屈服于己的南斯拉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就是个典型。

不过战后初期,积极作用占据着主导地位。

【探究延伸】
有人说雅尔塔体系给世界带来了和平,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和看法。

思路:此说法存在片面性。

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对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地打上了大国
强权的烙印,因此对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巩固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相互对峙。

发生这种变化,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二战前,美苏处于对立的状态。

二战中,共同消灭德意日法西斯的总目标,使两国握手言欢,结成盟友。

战争结束后,原有的联合基础已经消失,暂时掩盖着的矛盾再次暴露出来,使相互关系日益紧张。

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的因素。

前者如苏联欲在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则要极力稳定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后者如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苏联则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

社会主义向东欧和亚洲的扩展,使其超出了一国的范围,为建立一个以苏联为中心的、西连东欧七国(南斯拉夫除外)、东连亚洲四国的社会主义阵营奠定了基础。

两极对峙格局也最终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