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输出轴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器)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题目: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职称:年月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4)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7)2.1 传动方案特点 (7)2.2 计算传动装置总效率 (7)三、电动机的选择 (7)3.1 电动机的选择 (7)3.2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8)四、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9)五、V带的设计 (9)六、齿轮传动的设计 (14)七、传动轴和传动轴承及联轴器的设计 (20)7.1 输入轴的设计 (20)7.2 输出轴的设计 (24)八、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9)8.1 输入轴键选择与校核 (30)8.2 输出轴键选择与校核 (30)九、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0)9.1输入轴上轴承的校核 (30)9.2 输出轴上轴承的校核 (31)十、联轴器的选择 (33)十一、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33)11.1 减速器的润滑 (33)11.2 减速器的密封 (34)十二、减速器附件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4)12.1 附件的设计 (34)12.2 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6)设计小结 (37)参考文献 (37)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06 /2007 学年第学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起迄日期: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07年月日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2.1 传动方案特点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V 带、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对称分布。

3.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V 带具有缓冲吸振能力,将V 带设置在高速级。

选择V 带传动和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2 计算传动装置总效率543321ηηηηηη⋅⋅⋅⋅=a式中η1、η2、η3、η4、η5分别为带传动、联轴器、轴承、齿轮和开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减速器输出轴说明书

减速器输出轴说明书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说明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12-7班设计者林键指导教师王春华2014年12月26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题目二: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结构简图及原始数据b2alsl轴系结构简图项目设计方案名称字母表示及单位4输入功率P/kW6.1轴转速n/(r/min)150齿轮齿数z2107齿轮模数m n/mm4齿轮宽度b2/mm80齿轮螺旋角β8°6’34”a/mm80l/mm215s/mm100链节距p/mm25.4链轮齿数z29轴承旁螺栓直径d/mm16二、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传动件的作用力1.计算齿轮处转矩T、圆周力F t、径向力F r、轴向力F a及链传动轴压力Q。

已知:轴输入功率P=6.1kW,转速n=150r/(min)。

转矩计算:66m m T9.55010P/n9.550106.1/150388366.7N分度圆直径计算:dm n z/cos4107/cos8634432.3mm12圆周力计算:F t2T/d1*******.7/432.31796.7N径向力计算:F r F t tan n/cos1796.7tan20/cos8634660.6N轴向力计算:F a F t tan1796.7tan8634256N轴压力计算:..计算公式为:Q 1000KPQvnpz1000KPQ/(601000)由于转速小,冲击不大,因此取K Q=1.2,带入数值得:10001.26.1Q3975N15025.429/(601000)R1z R1y RrR2z QR aR t R2y轴受力分析简图2.计算支座反力(1)计算垂直面(X OZ)支反力Q(ls)R(la)3975(215100)660.6(21580)RrN y6238.62l215R1y R2y QR r6238.63975660.61603N(2)计算垂直面(X OY)支反力R(la)1796.7(21580)tR z1128.2N2l215R z R t R z1796.71128.2668.5N12三、初选轴的材料,确定材料机械性能初选材料及机械性能材料牌号45号热处理调质毛坯直径/mm≤200硬度/HBS217~255σB/MPa637σs/MPa353σ-1/MPa268τ-1/MPa155[σ+1]/MPa216[σ0]/MPa98[σ-1]/MPa59四、进行轴的结构设计1.确定最小直径按照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轴的最小值dmin。

机械课程设计—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机械课程设计—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一2二22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32. 电动机的选择 4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派传动比 54. 盘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5. 设计 V 带和带轮 66. 齿轮的设计 87. 转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198. 键联接设计 269. 箱体结构的设计 2710.润滑密封设计 3011.联轴器设计 303132设计课题: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变革不大, 空载起动,卷筒效率为 0.96(包罗其支承轴承效率的损失),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 8 年(300 天/年),两班制事情,运输容许速度误差为 5%,车间有三相交换,电压 380/220V表一: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

2.CAD 绘制轴、齿轮零件图各一张(A3)。

3.设计说明书一份。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2. 电动机的选择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派传动比4. 盘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 设计 V 带和带轮6. 齿轮的设计7. 转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8. 键联接设计 9. 箱体结构设计 10. 润滑密封设计 11. 联轴器设计1. 组成:传动装置由机电、减速器、事情机组成。

题号参数运输带事情拉力 (kN)运 输 带 事 情 速 度 (m/s) 卷筒直径(mm)1250 2250 3250 4300 53002. 特点:齿轮相对付轴承不对称漫衍,故沿轴向载荷漫衍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机电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 V 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η1 IIIη2η3η5PdIIIη4 PwIV图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开端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所示。

选择V 带传动和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展开式)。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νaν = ν ν 3ν 2ν ν =6×0.983 × 0.952 ×7×6=;a 1 2 3 4 5ν 为V 带的效率,ν 为第一对轴承的效率,1 1ν 为第二对轴承的效率,ν 为第三对轴承的效率,3 4ν 为每对齿轮啮合传动的效率(齿轮为7 级精度,油脂润滑.5因是薄壁防护罩,接纳开式效率盘算)。

减速板输出轴课程设计

减速板输出轴课程设计

减速板输出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减速板的工作原理和输出轴的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减速板输出轴的相关术语和参数计算。

3. 学生能够描述减速板输出轴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减速板输出轴的力学特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测量和计算减速板输出轴的相关参数。

3.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减速板输出轴的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减速板输出轴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减速板输出轴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介绍减速板的工作原理,包括摩擦力、减速比的计算。

- 输出轴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 相关物理概念,如扭矩、功率、效率等。

2. 实践操作:- 实际操作减速板,观察并记录输出轴的运动特性。

- 使用工具测量减速板输出轴的相关参数,如直径、长度等。

- 利用CAD软件绘制减速板输出轴的示意图。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介绍减速板和输出轴的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理论学习。

- 第二课时:通过实验观察减速板输出轴的运动,分析其力学特性。

- 第三课时:测量并计算减速板输出轴的参数,巩固理论知识。

- 第四课时:运用CAD软件绘制示意图,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章节关联:- 《物理》教材第三章:力和运动。

- 《物理》教材第四章:能量和功率。

减速器输出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减速器输出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15u m,查表得加工工步为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2)65段未标注公差,故根据GB/800-79取公差等级为IT14,粗 糙度为12.5um,粗车即可
0.03
(3)700.011段公差等级为IT6,粗糙度0.8um,圆跳动IT5级,公差10um,圆柱度等级IT6,公差5um,查表得加工工步为粗车、半精车、 粗磨、精磨
(一)工序1、2切削用量计算
该工序中使用机床为620-1卧式车床,工件用卡盘一顶尖装夹。查切 削用量相关表格选取刀具为YT5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据表1.1[2],
C620-1机床中心高200mm,故刀杆尺寸为BxH=16mmx25mm,刀片
厚度为4.5mm,据表1.3[2],b800Mpa,故选择车刀几何形状为卷 屑槽带倒棱型前刀面,角度参数为012 ,06 ,k90k'10,
打中心孔;
倒角;
工序粗铣键槽180o.o43;
精铣键槽1800.043
工序%:钳工去毛刺;
工序忸:检查。
六、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工序
工步
定位夹 紧
量具
刀具
加工设

1
切端面
打中心孔
三爪卡
游标卡
YT5硬质合
620-1型
盘、后顶

金可转位
卧式车
粗车外圆
80

车刀

2
粗车 70
0.03
0.011粗车 65
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 本尽量下降。本零件的加工工序简单,故只采用一种加工工艺路线即 可。
1、计算生产纲领
因为减速器输出轴,产品年产量5000件,设备品率10%机械加工 废品率为1%故N Qn(1%%)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减速器)说明书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减速器)说明书
材料选择:根据使用环境和负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结构设计:考虑件和载荷选择合适的轴承寿命,如疲劳寿命、磨损寿命等。
轴承类型:根据减速器的工作条件和载荷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如球轴承、滚子轴承等。
轴承尺寸:根据减速器的尺寸和载荷选择合适的轴承尺寸,如内径、外径、宽度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审核内容:技术参数、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
审核人员:技术专家、质量控制人员、项目经理等
修改建议:根据审核结果,对说明书进行修改和完善
修改后的审核:对修改后的说明书进行再次审核,确保满足要求
减速器设计的实践应用
工业自动化: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汽车工业:用于控制汽车发动机的转速,提高燃油经济性
减速器的应用广泛,如汽车、机床、起重机、输送机等设备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降低机械设备的能耗
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确定减速器类型: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减速器类型,如齿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等。确定减速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减速器的减速比,即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比。确定传动方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减速器的传动方式,如直齿传动、斜齿传动等。确定齿轮参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齿轮的参数,如模数、齿数、齿宽等。确定轴承类型: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轴承的类型,如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等。确定润滑方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润滑方式,如油润滑、脂润滑等。确定安装方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安装方式,如立式安装、卧式安装等。确定密封方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密封方式,如油封、迷宫密封等。确定冷却方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冷却方式,如风冷、水冷等。确定安全保护措施: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安全保护措施,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

输出轴设计说明书

输出轴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范例××××学院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离合器齿轮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所属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1 前言2 零件的分析2.1 零件的作用2.2 零件的工艺分析2.3 零件的生产类型3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合图3.1 选择毛坯3.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3.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3.4 确定毛坯尺寸3.5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3.6 绘制毛坯图4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4.1 定位基准的选择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4.3 制订工艺路线5 工序设计5.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5.2 确定工序尺寸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6.1 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6.2 工序Ⅱ、Ⅲ等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7 夹具设计8 小结(略)9 参考文献输出轴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1 前言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是我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2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2.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为输出轴,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使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二是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载荷;三是支撑传动零部件。

图1-1 输出轴零件图2.2零件的工艺性2.2.1分析、审查产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应分析零件图及该零件所在部件的装配图。

了解该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及零件的技术要求,找出其主要的技术关键,以便在拟定工艺规程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保证。

减速机输出轴 课程设计说明书综述

减速机输出轴  课程设计说明书综述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减速机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输出轴的零件图和技术要求...........二、毛坯的选择.........................1、选择材料........................2、选择毛坯........................三、输出轴的表面分析...................1、主要加工表面....................2、次要加工表面....................四、定位基准的选择.....................五、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六、加工阶段的划分.....................1、划分的原因......................2、阶段的划分......................七、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八、确定加工工艺路线...................九、选择机床与工艺设备.................1、机床设备的选用..................2、工艺装备的选用..................十、各表面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十一、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十二、参考文献.........................一、输出轴的零件图和技术要求二、毛坯的选择1、选择材料:45钢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2、选择毛坯:模锻毛坯尺寸:32×Φ90选择理由:①通过锻件生产的零件力学性能高,使用寿命长;② 通过锻造能得到所需要的零件形状且尺寸和精度很高;③生产效率高,操作过程简单,个人劳动强度低,技术要求低。

减速器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书

减速器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日期:校名:华南理工目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 (3)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3)1.生产纲领的计算 (3)2.生产类型的确定 (4)三.减速箱输出轴的工艺性分析 (4)1.减速器输出轴的用途和工作原理 (5)2.零件图样分析 (5)3.减速箱输出轴的技术要求 (5)4.审查减速器输出轴的工艺性 (7)四.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7)1.毛坯的选择 (7)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8)五.选择减速箱输出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8)1.定位基准的选择 (8)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9)3.加工阶段的划分 (9)4.工序的合理组合 (10)5.加工顺序的安排 (10)6.零件的工艺路线的确定 (11)六.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12)七.工序设计(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18)1.选择加工设备 (18)2.选择工艺设备 (18)八.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19)1.背吃刀量的确定 (19)2.进给速度的确定 (19)3.切削速度的确定 (19)九. 填写工艺过程卡和主要工序的工序卡 (20)十.设计体会 (21)十一.参考文献 (21)十二.附件 (22)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能把理论只是和课内外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解决零件在加工中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最终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基本意识和技能,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具备设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3.锻炼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的能力,能够熟练地依据给定的任务而查找相关的资料、手册及图表并掌握其中的设计信息用于设计参数的确定。

4.培养规范意识,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养成遵守国家标准的习惯,学会使用与设计有关的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1.引言
此文档旨在为减速器课程的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减速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元件,它能够将高速低扭矩的动力通过齿轮的减速作用转换为低速高扭矩的动力输出。

本课程设计将涵盖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选型策略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减速器基础知识
2.1 减速器的定义
2.2 减速器的分类
2.3 减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4 减速器的结构组成
3.齿轮传动基础
3.1 齿轮的分类和结构
3.2 齿轮的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3 齿轮的磨损与传动误差
3.4 齿轮齿面硬度设计要求
4.减速器的选型与设计
4.1 减速比的确定
4.2 输入输出轴的定位及布置
4.3 轴承的选型和计算
4.4 齿轮的选材和热处理
4.5 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5.减速器的安装与维护
5.1 减速器的安装要求
5.2 减速器的润滑与冷却
5.3 减速器的损坏与故障排除
5.4 减速器的维护保养
6.课程设计实践项目
6.1 减速器的结构拆装
6.2 减速器传动系统的组装与调试6.3 减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
6.4 减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著作权:著作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其独立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技作品享有的权利。

2.专利:专利是对新发明、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独占权利。

3.商标:商标是用于标识某一商品来源的特定标识符号,可以是名称、标志、图案等。

减速器输出轴说明书

减速器输出轴说明书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说明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12-7班设计者林键扌指导教师王春华2014 年J2_月_26_ 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题目二: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二、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传动件的作用力1. 计算齿轮处转矩T圆周力F t、径向力F r、轴向力F a及链传动轴压力QO已知:轴输入功率P=6.1kW,转速n=150r∕(min)。

转矩计算:T 9. 550 106P / n = 9. 550 106 6. 1 / 15O= 388366. 7N ∙ mm分度圆直径计算:d1 = m1∙ z2/ cos 4 107 / CoS 8 6 34 = 432 . 3mm圆周力计算:F t = 2T / d1= 2 388366. 7 / 432. 3 = 1796. 7N径向力计算:F r= F t tan :■ n / CoS E = 1796. 7 tan 20 / cos 8 6 3^ = 660. 6N轴向力计算:F a=F tan 1: - 1796. 7 tan 8 6 34 - 256N轴压力计算:. ----------------------- 69.55 106P一:0.2IT n16. 1 d = 1183——40.6mm州50计算公式为:100O K Q PV由于转速小,冲击不大,因此取1000K Q P=npz /( 60^^1000)K Q=1.2,带入数值得:1000 X 1∙ 2 X 6. 1150^^25. 4^^29 /( 60^^1000) 二3975NR2yQ √l S) R r√l - a)= l3975 (215 100) 660.6 ∙(215 一80)2156238. 6N Rh = R2y 一Q 一R r 二6238. 6 - 3975 - 660. 6 =■ 1603N(2) 计算垂直面(XOY支反力R2zR t(I -a)l1796. 7 (215 - 80)215=1128. 2NR I Z=^- R2z = 1796. 7 - 1128. 2 = 668. 5N、初选轴的材料,确定材料机械性能初选材料及机械性能材料牌号45号热处理调质毛坏直径/mm ≤200硬度/HBS 217~255σ MMPa 637σ s/MPa 353σ -1 /MPa 268T -1 /MPa 155[σ +1] /MPa 216[σ 0] /MPa 98[σ -1] /MPa 59四、进行轴的结构设计1.确定最小直径按照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轴的最小值 d min o其设计公式为:2.计算支座反力(1)计算垂直面(XoZ支反力轴受力分析简图查表8-2 ,因弯矩较大故A取大值118, 带入计算得:因开有键槽,轴径需增大5%得:D=42.63mm圆整成标准值得:Dι=45mm2. 设计其余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且初选轴承型号(1) 设计直径考虑轴上零件的固定、装拆及加工工艺要求。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已知条件
输送带拉力 F(N) 输送带速度 v(m/s)
滚筒直径 D(mm)
1 1.6×103
2.4 400
2 1.8×103
2.4 400
题 3 2×103 2.1 400

4
5
6
2.2×103 2.4×103 2.6×103
1.8
1.6
1.6
400
450
450
四、设计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 1 张(A1)。 2.减速器主要零件图两张,其中一张齿轮,一张轴(A3)。 3.设计说明书 1 份,4000~6000 字。
2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工程系机械教研室,本资料供学生参考用
要求:(1)16 开纸手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洁。 (2)封面统一打印。 (3)正文中各数据由何表格获得均可写出。
五、设计进度表(两周)
课程设计进度表
序 设计阶段

设计内容
设计参考时 间(周)
1
准备工作
布置设计任务,强调设计要求
星期一(1)
机械课程设计第二阶段
2.1 装配草图设计第一阶段说明 16 ······································································ 2.2 轴的设计及校核 16 ························································································ 2.3 轴承的设计及校验 21 ······················································································ 2.4 键的设计及校验 22 ·························································································

机械课程设计减速器说明书全文

机械课程设计减速器说明书全文

机械课程设计减速器说明书全文目录一、电机的选择 (1)1.1 选择电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1)1.2 电机容量的选择 (2)1.3 电机转速确定 (2)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2)2.1 分配传动比及计算各轴转速 (2)2.2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2)三、V带传动设计 (3)3.1 确定计算功率 (3)3.2 选择普通V带型号 (3)3.3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3)3.4 确定V带中心距和基础长度 (4)3.5 验算小带轮包角 (4)3.6 计算V带根数Z (4)3.7 计算压轴力 (4)四、设计减速器内传动零件(直齿圆柱齿轮) (4)4.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4)4.2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8)4.3 传动齿轮的主要参数 (12)五、轴的结构设计计算 (13)5.1 高速轴的计算(1轴) (13)5.2 中间轴的计算(2轴) (14)5.3 低速轴的计算(3轴) (16)六、轴的强度校核 (18)6.1 高速轴校核 (18)6.2 中间轴校核 (19)6.3 低速轴校核 (20)七、校核轴承寿命 (22)6.1 高速轴 (22)6.2 中间轴 (22)6.3 低速轴 (22)八、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 (23)九、箱体的设计 (23)一、电机的选择1.1 选择电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依工作条件的要求,选择三相异步电机:封闭式结构U=380 V Y 型1.2 电机容量的选择工作机所需的功率P W =Fv /1000= 3.36 kW V 带效率η1: 0.96滚动轴承效率(一对)η2: 0.99闭式齿轮传动效率(一对)η3: 0.97 联轴器效率η4: 0.99工作机(滚筒)效率η5(ηw ): 0.96 传输总效率η= 0.825则,电动机所需的输出功率P d =P W /η= 4.1 kW1.3 电机转速确定卷筒轴的工作转速W 601000πvn D⨯== 38.2 r/min V 带传动比的合理范围为2~4,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的合理范围为8~40,则总传动比的合理范围为'i =16~16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d W 'n i n =⋅= 611.2 ~ 6112 r/min在此范围的电机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 1000r/min 1500r/min 3000r/min 依课程设计指导书表18-1:Y 系列三相异步电机技术参数(JB/T9616-1999)选择电动机型 号: Y112M-4 额定功率P ed : 4kW 同步转速n : 1500r/min 满载转速n m : 144r/min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总传动比:mWn i n == 37.7 2.1 分配传动比及计算各轴转速取V 带传动的传动比i 0= 3 则减速器传动比i =i /i 0= 12.57取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的传动比1i == 4.2 则低速级传动比21i i == 32.2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0轴(电动机轴)0d P P == 4.1 kW0m n n == 1440 r/min0009550PT n == 27.2 N ⋅m1轴(高速轴) 101P P η=⋅= 4 kW 010nn i == 480 r/min1119550PT n == 79.6 N ⋅m2轴(中间轴) 2123P P ηη=⋅⋅= 3.84 kW121n n i == 144.29 r/min 2229550PT n == 320.87 N ⋅m3轴(低速轴) 3223P P ηη=⋅⋅= 3.69 kW 232nn i == 38.5 r/min3339550PT n == 924.92 N ⋅m4轴(滚筒轴) 4324P P ηη=⋅⋅= 3.62 kW43W n n n === 38.5 r/min4449550PT n == 905 N ⋅m以上功率和转矩为各轴的输入值,1~3轴的输出功率或输出转矩为各自输入值与轴承效率的乘积。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5篇可选)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5篇可选)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5篇可选)第一篇: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器课程设计一、零件建模1、箱体零件建模过程1、新建零件命名为箱体,确定进入草绘环境。

2、草绘箱体轮廓,完成后确定,拉伸1603、选择抽壳工具,选择平面放置,输入厚度为124、选择上平面草绘,提取外边绘制长方形,到提取的边左右为32.25,上下为25。

单击确定完成草绘。

5、选择相反方向拉伸。

6、选择箱体左边平面草绘,提取下边,绘制三个圆,直径分别为84、61、61.大圆到左边距离为152,两小圆到右边距离分别为112.5、188.57、删除多余线段,点击完成,拉伸25.8、单击草绘使用先前平面进行草绘,绘制三个同心圆。

直径分别为100、71、71。

单击确定,拉伸25.9、使用先前平面草绘三个同心圆直径分别为84、61、61.确定拉伸去除材料。

10、选择上三步拉伸镜像。

选择筋工具绘制两个加强筋,镜像,完成箱体建模。

底座建模方式相同。

箱体建模主要采用拉伸、旋转、镜像,基准面、基准轴的建立等。

11、二、装配1、输入轴装配新建组建命名为输入轴装配,点击确定进入组件装配界面。

插入轴3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点击放置选择对齐,选择轴3中心轴和轴承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

新建约束,选择对齐,选择轴承面与轴面,完成完全约束。

同上完成另一轴承与齿轮的装配。

2、中间轴的装配新建组建命名为中间轴装配,点确定进入装配环境。

插入轴2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1点击放置选择对齐进行约束,选择两零件的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轴承面与轴端面完成完全约束,重复插入轴承与轴另一端面完成约束。

插入齿轮,点击放置选择两零件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轴承端面与轴的面完成完全约束。

3、输出轴装配新建组建不使用缺省模板命名为输入轴装配,进入组件装配环境,插入轴1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点击放置选择对齐,选择两零件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对齐,再选择轴承面与轴端面完成完全约束。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2 第一部分传动方案的拟定----------------------------------3 第二部分电动机的选择及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3 第三部分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5 第四部分主要尺寸及数据----------------------------------12第五部分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13 第六部分轴的设计及校核----------------------------------13 结论------------------------------------------------------29 参考文献--------------------------------------------------29摘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机械设计课程学习后,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高等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也是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全面复习和实践。

其目的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带式运输机的减速传动装置设计。

根据题目要求和机械设计的特点作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决定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②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③传动零件以及轴的设计计算,轴承、联接件、润滑密封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验计算,④机体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和参数的确定,⑤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编写计算说明书。

关键词:减速器机械设计带式运输机。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齿形系数 zv1=20/cos A 3 15 ° =22.2zv2=72/cosW 15 ° =79.8查表可知 YFa 仁2.72,YFa2=2.22;YSa1=1.57,YSa2=1.77 因(YFa1 X YSa1)/[ c F1] =2.72 X 1.57/476=0.00897〉 (YFa2X YSa2)/[ c F2] =2.22 X 1.77/476=0.00825 故应对小齿轮进行弯曲强度计算 法面模数i2K 「Y Fa1Y sa1231'2 1.3 1.194 1050.00897 cos 215m n 汁一21 -a - sa1 cos 3 ----------------------------- 2 ---------------------------------- 由 \ dz 2[ F ]N 0.8 202由2.85表 8-2 取 m n =3mm中心距=m n(z__Z 2) 3 (20_142.88mm2 cos2 cos15取 a=144mm 确定螺旋角arccos^^旦 arccos 3 (20 72)16 36'37''2a2 144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 1 m n z 1/cos 3 20 / cos 16 36'37'' 62.61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 d 2 m n z 2/cos 3 72/cos 16 36'37'' 225.39齿宽 bd d 10.8 62.6150.09 取b 2 55mm60mm(3) 验算齿面接触强度H Z E Z HZh189.8 2.5 vcos16 36'47'\i 3 92 0 36630.07 [\55 62.6123.6所以安全(4) 齿轮的圆周速度 v=( n d1n 1)/(60 X 1000)=(nX 62.61 X 360)/60000=1.18<4Ft=2312.5(N) Fr=841.68 (N) Fn=2460.91 (N) d=42.6 (mr)i对照表13-2可知道选九级制造精度是合适的 1.2计算作用在齿轮上的力1.2.1在国家标准中规定,分度圆上的压力角为标准值, =202T1 2 111 105圆周力 Ft= = . 0=2312.5(N )d1 96"宀,2312.5 tan20径向力 Fr= Ft ?tan ==841.68( N )法向力 Fn=Ft=2312.5 =2460.91 ( N )cos cos201.3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1.3.1对于只传递转矩的圆截面轴,其扭转强度条件为对于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转轴,可用上式初步估算轴的直径,但 必须把轴的许用扭切力T适当降低,以补偿弯矩对轴的影响。

减速器输出轴设计说明书第二组

减速器输出轴设计说明书第二组

减速器输出轴设计说明书系别:自动化工程系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班级: 2010级二班组别:第二组成员:曾金钱侠杨海波罗涛廖政邓仁才2011年12月10日目录一、输出轴的零件图的审查.............................2二、毛坯的选择.........................................2三、定位基准的选择...................................3四、输出轴的表面分析.................................3五、表面加工路线的确定...............................4六、划分加工阶段.....................................5七、热处理工序的辅助工序的安排.......................6八、输出轴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6九、选择机床与工艺装备...............................7十、确定各表面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公差..............7十一、键槽尺寸链的计算...............................9十二、输出轴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1十三、输出轴加工工序卡片............................12一、输出轴的零件图的审查技术要求:1.调质处理后表面硬度220-250HBS, 两段φ55圆柱面及带键槽圆柱面硬度56-62HRC ;2.两端中心孔B3.5/10,GB145-85;3.未注倒角C1.5,未注圆角半径R1.5,未注公差IT12。

二、毛坯的选择1、选择材料:45钢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 生产条件:中等 2、选择毛坯:模锻 毛坯尺寸:258⨯φ68选择理由:①锻件获得的零件力学性能高,可提高零件使用寿命;②锻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加工余量小,可锻较复杂的锻件, 可获得所需零件的形状;③生产效率高,操作过程简单,个人劳动强度低,技术要求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减速机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输出轴的零件图和技术要求...........二、毛坯的选择.........................1、选择材料........................2、选择毛坯........................三、输出轴的表面分析...................1、主要加工表面....................2、次要加工表面....................四、定位基准的选择.....................五、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六、加工阶段的划分.....................1、划分的原因......................2、阶段的划分......................七、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八、确定加工工艺路线...................九、选择机床与工艺设备.................1、机床设备的选用..................2、工艺装备的选用..................十、各表面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十一、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十二、参考文献.........................一、输出轴的零件图和技术要求二、毛坯的选择1、选择材料:45钢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2、选择毛坯:模锻毛坯尺寸:32×Φ90选择理由:①通过锻件生产的零件力学性能高,使用寿命长;②通过锻造能得到所需要的零件形状且尺寸和精度很高;③生产效率高,操作过程简单,个人劳动强度低,技术要求低。

三、输出轴的表面分析 1.主要加工表面①Φ0013.030-外圆面Ra0.8长160mm②Φ0025.045-外圆面Ra0.4长40mm③Φ0030.060-外圆面Ra0.8长84mm ④Φ0025.045-外圆面Ra0.4长40mm 2.次要加工表面 ①键槽0015.08- Ra3.2 ②键槽0015.010- Ra3.2 ③Φ0013.030-左端面Ra3.2④Φ0025.045-右端面Ra3.2 四、定位基准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余量均匀原则;(2)保证不加工面位置正确的原则;(3)粗基准只能有效使用一次的原则;(4)粗基准平整光洁和定位可靠原则。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余量均匀原则;(4)便于装夹原则。

1、选择粗基准:Φ45的端面理由:①余量均匀原则;②保证不加工面位置正确;③保证不加工面平整光洁、定位可靠。

2、选择精基准:Φ30 Φ45的轴线 理由:①基准重合;②基准统一;③便于装夹。

五、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1、Φ0013.030-外圆面Ra0.8 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2、Φ0025.045-外圆面Ra0.4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3、Φ0030.030-外圆面Ra0.8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4、Φ0025.045-外圆面Ra0.4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5、Φ30的左端面Ra3.2 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 6、Φ45的右端面Ra3.2 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

六、加工阶段的划分1、划分的原因:保证加工质量合理,划分加工阶段能合理地使用机床设备,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保护精加工过后的表面。

2、阶段的划分:减速机输出轴的加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其中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为m Ra μ4.0,另外同轴度与垂直度要求也比较高。

对加工方案的确定,可将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金刚石加工等几个阶段。

具体如下:(1)粗加工阶段主要是为了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提高生产效率。

左端面Φ30mm ,右端面Φ45mm 的精基准的粗加工完成,后续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表面的精度要求,粗车左右端面;(2)半精加工阶段,是为各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完成Φ0013.030-、Φ0025.045-、Φ0030.060-、Φ0025.045-轴的外表面加工;(3)在精加工阶段,完成对013.030-、0025.045-、0030.060-、0025.045-轴外表面的加工,金刚石车阶段是把0025.045-、0025.045-轴外表面的加工完成,使其达到规定的质量等级要求,且车削加工完成后对两键槽进行铣削加工。

七、热处理工序的安排1、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在切削加工前安排正火处理,能改善轴的表面硬度,消除毛坯的内应力,改善其切削性能;粗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能提高轴的综合力学性能;在精加工之前安排表面淬火,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

2、辅助工序的安排:在粗加工和热处理工序后,安排校直工序;在半精车加工工序之后安排去毛刺和中间检验工序;在精加工之后安排去毛刺、清洗和终检工序。

八、确定加工工艺路线根据要求确定输出轴加工路线如下表:九、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1、机床设备的选用在本方案中,减速机输出轴的生产类型是大批量生产,需要用效率高的专用机床和通用机床。

根据该轴承的尺寸要求,选用车床CA6140,XA6132,M7130。

2、工艺装备的选用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所用的刀具有通用刀具和专用刀具,量具有游标卡尺和百分表。

还会用到夹具。

十、各表面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1、Φ0013.030-外圆面Ra0.82.Φ0025.045-外圆面Ra0.43.Φ0030.060-外圆面Ra0.84.Φ0025.045-外表面Ra0.4十一、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一、确定切削用量 1、加工Φ30mm 段过程:(1)粗车切削计算公式)min(mk fa T c v v y xp m v c vv =,其中v c =242,v x =0.15,v y =0.35,m=0.2。

修正系数查表可得Mv k =1.44,kv k =1.04,sv k =0.8,Bv k =0.97,krv k =0.81。

机床的主轴转速wc sd v n π1000=。

①确定背吃刀量 a p =0.2mm ;②确定进给量 查表5-3.进给量f 5.0=r mm /; ③计算切削速度 经计算切削速=v min /73m 计算主轴转速min /351r n =,取机床转速为min /380r 。

(2)半精车过程①确定背吃刀量 a p =mm 3.1;②确定进给量 查表5-3,进给量r mm f /20.0=; ③计算切削速度=v min /87m 计算得主轴转速min /719r n =,查表取实际机床速度为min /740r 。

(3)粗磨过程查表得:磨削速度进给量为mm 032.0;工件的运动速度为min /15m ; 背吃刀量等于磨削量mm 12.0。

(4)精磨过程查表得:磨削速度进给量为mm 01.0; 工件的运动速度为min /20m ; 背吃刀量等于磨削量mm 3.1。

2、加工Φ45段过程 (1)粗车①确定背吃刀量 a p mm 2=;②确定进给量 查表5-3,进给量r mm f /5.0=; ③经计算切削速=v min /73m 计算主轴转速min /485r n =,查表取实际转速为min /480r 。

(2)半精车阶段①确定背吃刀量 a p =mm 4.1;②确定进给量 查表5-3,进给量r mm f /20.0=; ③计算切削速度=v min /87m ,计算得主轴转速min /742r n =,查表取实际车床转速为min /760r 。

(3)粗磨阶段查表得:磨削速度进给量为mm 2.0; 工件的运动速度为min /15m ; 背吃刀量等于磨削量mm 2.0。

(4)精磨过程查表得:磨削速度进给量为mm 08.0; 工件的运动速度为min /20m ; 背吃刀量等于磨削量mm 08.0。

3、加工Φ60段过程 (1)粗车①确定背吃刀量 a p =mm 3.2;②确定进给量 查表5-3,进给量r mm f /5.0=; ③经计算切削速=v min /80m ,计算主轴转速min /353r n =,查表取实际车床转速min /380r 。

(2)半精车阶段。

①确定背吃刀量 a p =mm 5.1;②确定进给量 查表5-3,进给量r mm f /20.0=; ③计算切削速度=v min /98m ,计算主轴转速min /773r n =,查表取实际车床转速min /760r 。

(3)粗磨阶段查表得:磨削速度进给量为mm 025.0; 工件的运动速度为min /15m ; 背吃刀量等于磨削量mm 25.0。

(4)精磨过程查表得:磨削速度进给量为mm 015.0; 工件的运动速度为min /15m ;背吃刀量等于磨削量mm 25.0。

4、划两键槽线,铣削0043.0-18mm键槽两处查表可得v=0.45m/s ,即v=27m/min ,s n =38r/min ,取wn =37.5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v=26.5m/min ,当wn =37.5r/min ,工作台进给量wz m zn f f ==60mm/min 。

二、时间定额的计算查表5-43可得车外圆的基本时间计算公式为i fnl l l L t j 21+++=。

1、粗车Φ30外圆面的基本加工时间,经计算可得t m =min 73.1 ;半精车外圆面的基本加工时间,计算可得t m min 22.2= 。

2、粗车Φ45外圆面的基本加工时间,计算可得t m =min 37.0;半精车时的基本加工时间经计算可得t m =min 58.0。

3、粗车Φ60外圆的基本加工时间经计算可得t m =min 937.0;半精车外圆的基本加工时间经计算可得t m =min 16.1。

4、粗车右端Φ45外圆的基本加工时间经计算可得t m =min 37.0;半精车外圆的基本加工时间经计算可得t m =min 58.0 。

5、查相关手册取两键槽长度均为mm 50,铣键槽计算公式fmzl h fmz d l tj 1++-=。

粗铣左端键槽基本时间经计算得t m =min 45.1; 半精铣左端键槽基本时间经计算得t m =min 18.2; 粗铣右端键槽基本时间经计算得t m =min 35.1; 半精铣右端键槽基本时间经计算得t m =min 87.1;辅助时间的计算可由关系式tj tf )2.0~15.0(=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