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259bddb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4.png)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法学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的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一:[1]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王和雄:《论行政不作为之权利保护》,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3]周佑勇:《行政不作为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载于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从》第2卷1999年版.[5]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探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张树义:《行政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7]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8]马怀德主编《: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姜明安主编:《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0]马怀德:《行政法制度建构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1]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2]翁岳生主编:《行政法学》(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13]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适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4]黄竹胜:《行政法解释学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5]陈光中主编:《审判公正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6]陈光中主编:《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7]江必新主编:《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问题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8]蔡小雪:《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19]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20]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1989年版.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二:[1]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马生安:《行政行为研究—宪政下的行政行为基本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4]罗豪才主编:《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5]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陈新民:《公法学札记》,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7]陆伟明:《服务行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8]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袁裕来:《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Ⅷ》,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1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12]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3]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4]梁津明、郭春明、郭庆珠、魏建新:《行政不作为之行政法律责任探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15]王振宇:《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6]江必新:《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金城出版社2001年版.[17]田凯:《行政公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18]蔡小雪、甘文:《行政诉讼实务指引》,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19]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行政审判权纵向范围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0]胡建淼主编:《外国行政法规与案例评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遵守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遵守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31d4a2b9d528ea81c779a5.png)
遵守法律论文参考文献一、遵守法律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遵守法律”与“法律权威”——从两部戏剧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天中学刊》.2014年5期.何鹏.[2].董事勤勉义务和遵守法律、公司章程的关系——从比较法的角度. 《时代法学》.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3期.佐藤孝弘.[3]. 部队处突中服从命令与遵守法律关系探析.《法制博览》.2015年4期.杨东斌.王秋峰.[4].依法治企评价及实现途径问题初探.《世纪桥》.2015年3期.柳峰.[5].恪守人生的斑马线谈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才智》.2015年13期.李桂英.[6].道德的两种形态对法治功能的两重向度.《台州学院学报》.2014年4期.龚怀林.[7].从遵守纪律到遵守法律.《中学生阅读(高中教研版)》.2012年4期.李鹏洁.[8].小心“路怒症”.《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年8期.袁青.[9].记者应成为遵守法律、法规的模范.《新闻与写作》.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10期.方孜行.[10].信服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大连干部学刊》.2004年4期.李军.二、遵守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论法律的基本必为性规范.被引次数:4作者:钱锦宇.法学理论山东大学2008(学位年度)[2].遵守法律的理由?——对分析实证法学观点之辨析.作者:潘华志.法学理论党校2007(学位年度)[3].法律为什么得不到遵守.作者:黎晓毅.法学理论中山大学2010(学位年度)[4].论法的概念及其实现.被引次数:1作者:郭常明.法学理论重庆大学2011(学位年度)[5].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的关系研究.作者:尹晓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华东交通大学2012(学位年度)[6].反洗钱法中的交易报告制度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王芳.在职法硕山东大学2011(学位年度)[7].完善交通管理的法律思考——以交通管理守法和违法成本为视角.作者:马景生.法律学天津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8].论法律规范的有效性.被引次数:1作者:王坤.法学理论上海大学2007(学位年度)[9].公司社会责任研究——《公司法》(2005)第5条第1款的展开.作者:姚涛.法律学西南政法大学2008(学位年度)[10].法律变革中的推动性力量:从暴力威慑到利益链条——以结婚证的领取为例.作者:吴小松.经济法贵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遵守法律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招投标中工程成本价的法律探讨.徐江,2011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2]现实反抗、文学书写与精神资源论鲁迅与法律的三个层面.黎保荣,2012“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3]对当前完善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制度的思考.李凯鸿,2011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4]董必武执政党建设思想探析.张泗汉,2011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11董必武学术研讨会[5]关于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几个法律问题的思考.王志刚,20102010年博鳌法学论坛暨第七届法官与学者对话民商法论坛[6]遵守法律法规在质量管理标准化方面的重要性.刘嫒娜,2008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7]金融危机≠守法危机——论金融危机下企业如何更好地遵守劳动法律法规.,2009“金融危机与劳动法的实施”学术研讨会[8]推进中国的隐患排查治理.恒川谦司,2008第四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9]强化护士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护理规范.黄玉梅.田秀珍.王妮妮,2003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10]试析董必武对加强“党的领导”的法治路径探索.施新州,2011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11董必武学术研讨会。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分享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174f173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1.png)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分享法律论文的撰写需要很多参考文献,你知道有哪些文献可以参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1.赵维田著《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石广生主编《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4.John H Jackson著《GATT/WTO法理与实践》,张玉卿、李成刚、杨国华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5.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6.周忠海等著《国际法学述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7.李居迁著《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8.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9.梁西著《国际组织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0.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国家外国专家科教文卫司编《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程序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篇二:参考文献1. 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
2. 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3. 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4. 陈舜著:《权利及其维护:一种交易成本观点》,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5. 刘湘廉主编:《刑法学总论论点要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6. 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
7. 阿计著:《法治备忘:共和国立法、执法实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8. 陈建新著:《依法治国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
9. 黄文艺著:《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研究:模式、传统与过程》,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
10. 公丕祥主编:《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法律案例文献(3篇)
![法律案例文献(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4937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9.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系同村村民,双方因土地承包、家庭琐事等产生矛盾。
2019年6月,李某在村口张贴了一张写有“张某某偷盗他人财物”的标语,引起村民热议。
张某某认为李某的行为严重侵犯其名誉权,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事实1. 原告张某某诉称:被告李某在村口张贴侮辱性标语,捏造事实,捏造其偷盗他人财物,严重损害了其名誉权。
原告要求被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5000元。
2. 被告李某辩称:张贴标语是为了警告他人,并非有意捏造事实。
原告张某某偷盗他人财物的事实确有其事,被告只是将事实公布于众,不存在侵权行为。
三、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为被告李某是否构成对原告张某某的名誉侵权。
四、法院判决1. 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被告李某在未查实事实的情况下,捏造原告张某某偷盗他人财物的事实,并在村口张贴侮辱性标语,已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
2. 法院认为,被告李某的行为给原告张某某的名誉造成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原告的人格尊严,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法院判决:被告李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村口张贴公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原告张某某的名誉;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3000元。
五、案例分析1. 名誉权的法律保护: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本案中,被告李某在未查实事实的情况下,捏造原告张某某偷盗他人财物的事实,并在村口张贴侮辱性标语,已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
2. 名誉侵权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名誉权,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本案中,被告李某侵害了原告张某某的名誉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文献案例分析(3篇)
![法律文献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5acda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b.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某于2018年10月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李某某将其位于某市的房产出售给张某某,房屋总价款为人民币200万元。
合同签订后,张某某支付了首付款100万元,剩余款项约定在房屋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支付。
然而,在房屋过户过程中,李某某以房屋存在抵押权为由拒绝办理过户手续,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张某某遂将李某某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二、争议焦点1. 李某某是否存在隐瞒房屋存在抵押权的行为?2. 张某某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本案中,李某某在签订合同前未如实告知房屋存在抵押权,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如下:1. 解除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2. 被告李某某赔偿原告张某某损失人民币50万元。
四、案例分析1. 关于李某某是否存在隐瞒房屋存在抵押权的行为本案中,李某某在签订合同前未如实告知房屋存在抵押权,违反了合同约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认定李某某存在隐瞒房屋存在抵押权的行为,构成违约。
2. 关于张某某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本案中,李某某未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张某某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法律文献案例分析(3篇)
![法律文献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b1ef7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31.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王某某与被告李某于2018年5月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李某将其名下位于某市某区的一套房产出售给王某某,总价款为人民币2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王某某向李某支付了定金20万元。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李某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交付房屋,并要求王某某返还定金。
双方协商不成,王某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1. 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李某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3. 王某某是否应返还定金?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1. 关于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经鉴定,房屋不存在质量问题,李某的主张缺乏事实依据。
2. 关于李某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李某拒绝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3. 关于王某某是否应返还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定金应当返还。
由于李某违约,王某某有权要求返还定金。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如下:1. 李某应向王某某交付房屋,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李某应返还王某某定金20万元。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合同纠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的有效性:本案中,王某某与李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有效。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李某拒绝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3. 定金返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定金应当返还。
本案中,由于李某违约,王某某有权要求返还定金。
五、启示1. 在签订合同前,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2. 当事人应诚信履行合同义务,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
3.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依法提起诉讼。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67d0169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f.png)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在一篇法学的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一)[1][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2][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版.[3][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5][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6]戴剑波:《权利正义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7]孙国华、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8]林喆:《权利的法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9]任剑涛:《权利的召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10]高志明:《法律与权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11]谢晖:《权利之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朱兴文:《权利冲突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13]陈舜:《权利其及维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4]刘作翔:《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二)[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张颖.论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01)[3]叶沈翔.违约损害赔偿制度中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自由裁量标准探究[J].上海保险.2008(07)[4]闫仁河.论违约可得利益的赔偿规则[J].社会科学家.2008(05)[5]王丽霞[等着],杨立新主编.合同法判例与学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程德钧主编.涉外仲裁与法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7]李先波着.国际民商法专题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8]王利明着.合同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钟淑健.可得利益损害赔偿的确立和实现[J].山东审判.2007(05)[10]闫仁河.论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依据[J].兰州学刊.2008(04)[11]叶林着.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2]崔俊贵.我国合同解除的相关问题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3]韩世远,着.合同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4[14]袁素娟,吕士威.论预期可得利益[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5]陈寒梅.违约损失赔偿中的可得利益损失探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04)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三)[1]孙孝福:《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3]胡锦光:《当代人权保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9]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10]孙国华:《人权:走向自由的标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1]【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5年版.[12]陈卫东:《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13]梅子涵:《独立宣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14]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5]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四)[1]郭华伟,周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适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18).[2]王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诉讼程序[J].观察与思考.2001(11).[3]章伟斌.探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J].江南论坛.2011(02).[4]王立志.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切入点论宪政的形式合理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5]黄萃芸,叶水江.浅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02).[6]苗永干,詹玉珍.论民事诉讼中的扰乱法庭秩序罪[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2).[7]张爱军.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05).[8]杨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现行刑事立法必须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3).[9]刘会霞.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之追诉程序研究[J].决策探索.2005(06).[10]张英霞.关于拒不执行裁判罪条款的立法疏漏及其弥补——一个比较法视角的分析[J].法律适用.2004(11).[11]杨庆和,秦景党.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弊端[J].河北法学.2001(06).[12]谢天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11).[13]杜邈,商浩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认定[J].法学杂志.2011(10).[14]汪红飞.论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06).[15]赵秉志,张伟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法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五)[1]王欣欣.遗嘱解释规则的适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2]王腊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3]李姗.占有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4]赵世强.商事格式条款司法实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5]萨如拉.草原保护利用的新模式[D].内蒙古大学2014[6]阿扎巴雅尔.中蒙抵押权制度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7]高斯琪.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4[8]柯路娜.蒙古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9]姚华.酒店业特许经营与委托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10]龚甜甜.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承租人的地位与权利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4[11]吴良卫.论合同解除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4[12]陈娟.草原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13]高阳.非法集资的入罪及合法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4[14]王娟.继承回复请求权及其行使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15]张娜.我国遗产清偿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法律案例分析参考文献(3篇)
![法律案例分析参考文献(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7b4fc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c.png)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分析是法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法律原则以及法律实践中的问题。
以下是一篇关于法律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的综述,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案例分析方法论和案例资源。
二、案例分析方法论1. 案例分析的定义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研究法律问题、探讨法律原则和规范的方法。
它要求分析者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案例分析的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案例资料、学术著作等,了解案例背景、法律条文、案例判决等。
(2)比较分析法:将相似案例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从而探讨法律问题。
(3)归纳分析法:从具体案例中归纳出一般性规律,为后续案例提供借鉴。
(4)演绎分析法:根据已知的一般性规律,推断出具体案例的判决结果。
3. 案例分析的步骤(1)确定案例类型:根据案例性质,分为民事案例、刑事案例、行政案例等。
(2)梳理案例背景:了解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争议焦点等。
(3)分析法律问题:根据案例背景,找出涉及的法律条文、法律原则和规范。
(4)论证判决结果: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判决结果。
(5)总结经验教训:从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三、案例资源1. 国内案例资源(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2)各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3)法学期刊、学术著作中的案例;(4)各类法律数据库中的案例。
2. 国外案例资源(1)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典型案例;(2)国际法院、欧洲人权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的案例;(3)国际法学期刊、学术著作中的案例。
四、案例分析实例以下列举几个案例分析实例,以供参考:1. 案例一:张三诉李四合同纠纷案(1)案例背景:张三与李四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李四向张三购买一批货物。
合同签订后,李四未按时支付货款,张三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问题:本案涉及合同法中的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法律问题。
中学生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
![中学生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cbfa5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其中校园霸凌事件尤为引人关注。
本案例选取一起发生在我国某中学的校园霸凌事件,旨在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探讨校园霸凌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法律问题。
二、案例简介2019年,我国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霸凌事件。
受害学生小明(化名)在放学途中,被同校的几个学生围殴,导致其头部受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
经鉴定,小明的伤情构成轻伤二级。
警方介入调查后,将涉嫌霸凌的几名学生抓获。
三、案例分析1. 校园霸凌的法律性质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在本案中,涉嫌霸凌的几名学生,以殴打、侮辱等方式,对小明实施暴力行为,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
2. 校园霸凌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规定,涉嫌霸凌的学生应承担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警方已将涉嫌霸凌的几名学生抓获,并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因霸凌行为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霸凌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涉嫌霸凌的几名学生应承担对小明的民事赔偿责任。
(3)行政责任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在本案中,涉嫌霸凌的几名学生,其行为已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应承担行政责任。
3. 校园霸凌的预防措施(1)加强法制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中学法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法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471ad19e31433239689358.png)
中学法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法制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学法制教育与法治社会构建刍议.《法制与社会》.2015年18期.霍文.[2].中学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制博览》.2014年19期.丁强.姜康敏.[3].中学法制教育课教学方法探微.《读与写(上,下旬)》.2015年21期.张生.[4].加强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旬阳县赵湾中学法制教育进校园工作纪实.《法治与社会》.2014年9期.孙建武.程仕家.[5].对三门峡市区中学法制教育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3年32期.杜斐.[6].论师范院校法制教学的改革.《中国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1期.谭和平.[7].对中学法制教育的一点构想.《试题与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赵志刚.杨风华.[9].论新形势下中学法制教育的革新——兼谈高校学生参与中学法制教育的探索.《法制与社会》.2015年35期.龚达遥.[10].中学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群文天地》.2012年7期.张彩云.二、中学法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学法制教育问题探究.被引次数:1作者:陈蜜.学科教学(思政)四川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2]对新世纪中学法制教育的思考.被引次数:2作者:王文彦.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3].我国中学法制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苏琳琳.思想政治教育山东理工大学2011(学位年度)[4]人文视野中的中学法制教育创新.作者:蒲鸿志.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5].我国中学法制教育实效性研究.作者:张佳佳.课程与教学论贵州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6].中学生法制教育探析.被引次数:10作者:赵伟.学科教学·思政山东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7].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被引次数:12作者:兰守良.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8].中学思想品德课法制教育作业设计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方瑜.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9].初中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初探.被引次数:5作者:李纪君.学科教学(思想政治)山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10].中学生法制教育问题研究.作者:杨芸.课程与教学论贵州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三、中学法制教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学法律常识课教学的有效建构.肖宝华,2011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2]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研报告.王永庆,2010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三届(2010)学术年会。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8d03959c0722192e4536f6d5.png)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
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一:[1]蔡祥.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03(03):36-40.[2]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02):92-101.[3]陈炜,孔翔,许年行.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控制权私利关系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8(01):24-31.[4]杜兴强,杜颖洁.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一一1998年至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0(03):10-15.[5]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40-141.[6]陈胜蓝,卢锐.新股发行、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激励[J].管理评论,2011(07):155-162.[7]陈旭东,黄登仕.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6(04):59-65.[8]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J],2002,24(5):58-63+70.[9]陈信元,陈冬华,万华林,梁上坤.地区差异、薪酬管制与高管腐败.管理世界[J],2009(11):130-143+188.[10]陈冬华,梁上坤,蒋德权.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高管激励契约的成本与选择: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J].会计研究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二:[1]工成栋:《政府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2]关振宇:《预算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3月版.[3]财政部财政监督考察团:《德国财政监督的经验借鉴(上)一一德国的财政监督体系及主要做法》,《财政监督》,2005年第11期,第48页.[4]邓淑莲、杨丹芳、曾军平:《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2011),《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8月,第52-56页.[5]丁震华:《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下的公务卡制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2009年4月,第28页、35页、38页、46页.[6]财政部财政监督考察团:《巴西、委内瑞拉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的经验借鉴》,《财政监督》,2008年第9期,第68页.[7]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年第3期,第28页.[8]何志群:《关于公务卡试行过程中的利弊》,《财经界》,第94页.[9]陈少英:《从4万亿投资<预算法>的缺陷》,《法学》,2011年第11期,第30-31页.[10]丛树海、李永友:《构建我国财政信息透明的总体框架》,《学习论坛>〉年第3期,第24-27页.[11]财政部财政监督司:《国外财政监督情况考察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三:[1]高俊国,刘宝银.南沙群岛空间融合信息分析与示警:裙礁发育、军事区位、警示系统[M].北京:海洋出版,2009.[2]夏志农,陈至立等主编.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薛桂芳编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家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4]王琪延,白日荣.统计在法律中的应用于展望[J].统计研究,2008:(5).[5]阎学通等着.中国与亚太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6]刘容子,齐连明等着.我国无居民海岛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7]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及国际法研究所主编,陈致中、李斐南译.《国际公法百科全书》第二专辑:国际法院、国际法庭和国际仲裁的案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8]张海文主编.《联合国海洋法》释义集[M].北京:海洋法出版社2006.[9]赵理海.海洋法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黄伟.论中国在南海U形线内“其他海域”的历史性权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高之国,张海文,贾宇主编.国际海洋法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12]韩正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4b43ddfab069dc50220149.png)
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价值、目的及基本内容.《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9期.胡健.[2].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缺失与完善.《当代教育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12期.李侠.[4].略论中小学法制教育.《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5期.曾献超.朱雄君.[5].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查——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3期.邬小学.王中华.[6].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刘曼玉.[7].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期.刘顺吉.[8].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透视及改进策略——山东省东营市中小学法制教育调查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24期.季俊昌.赵慧.[9].中小学法制教育之我见.《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年6期.李成慧.[10].论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发展.《青年文学家》.2012年3期.谭天闻.二、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走向与策略.被引次数:4 作者:湛林辉.教育管理湖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2].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探析——兼谈对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启示.被引次数:7作者:沈英.比较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3].绥芬河市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工作研究.作者:吴伟涛.教育管理黑龙江大学2013(学位年度)[4].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邓廷奎.教育管理四川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5].四川省宜宾市2008—2012年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研究.作者:杨诗韵.法学西南政法大学2013(学位年度)[6].初中生法律认知特点及教育干预实验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陈秀丽.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4(学位年度)[7].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吕宏倩.比较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8].论我国公民的法律心理及其完善.被引次数:2作者:陈晓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学位年度)[9].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被引次数:3作者:金一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浙江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10].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析.被引次数:18作者:孙瑰杰.政治学理论东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三、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学法律常识课教学的有效建构.肖宝华,2011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2]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徐军,20092009年度职教教改论坛[3]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色和经验.杨忠健,2006北京2006年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4]法制副校长工作机制研究以检察机关法制副校长工作为视角.,2011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
论文中引用法律案例(3篇)
![论文中引用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ed706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2.png)
第1篇摘要:法律案例是司法实践中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以某市合同纠纷案为例,分析法律案例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旨在为今后法律案例的应用提供借鉴。
一、引言法律案例是司法实践中法官审理案件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案例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以某市合同纠纷案为例,探讨法律案例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与反思。
二、案例背景某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货物,乙公司支付相应货款。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履行了供货义务,但乙公司未按时支付货款。
甲公司多次催要无果,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三、法律案例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1. 事实认定在审理此案时,法院首先对合同纠纷的事实进行了认定。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
甲公司按照约定履行了供货义务,乙公司未按时支付货款,构成违约。
因此,法院认定甲公司胜诉。
2. 法律适用在法律适用方面,法院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合同纠纷的解决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乙公司支付甲公司货款及违约金。
3. 司法判决在判决结果方面,法院判决乙公司支付甲公司货款及违约金,共计人民币XX万元。
同时,法院还判决乙公司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四、法律案例应用的反思1. 法律案例的权威性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案例的权威性不容忽视。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法官过分依赖法律案例,可能导致判决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因此,在引用法律案例时,法官应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避免机械套用案例。
2. 法律案例的适用范围法律案例的适用范围有限,法官在引用案例时,应注意案例的相似性。
在上述案例中,法院引用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但合同法适用于各类合同纠纷,其适用范围较广。
因此,法官在引用案例时,应选择与本案相似的案例,提高判决的准确性。
法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中英文献范例)
![法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中英文献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e3a5297c1cfad6195fa7ef.png)
参考文献是每一篇毕业论文都需要用到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法律专业的论文来说,文章中的论点来源多来自于参考文献,本文将为大家分享60篇“法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以供阅读参考。
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一:[1]王利明.关于制定民法总则的几点思考[J].法学家, 2016 (5) :1-9.[2]王利明.民商合一体例下我国民法典总则的制定[J].法商研究, 2015 (4) :3-9.[3]张永强.论我国商法典单独制定欠缺的条件[J].法制博览, 2016 (15) :197.[4]董翠香, 魏振华.商事行为在民法总则中的契入与展开[J].烟台大学学报, 2017 (1) .[5]赵旭东, 石少侠, 李建伟, 梁上上, 等.《商法通则》大家谈[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 (3) :3-35.[6]刘凯湘.剪不断, 理还乱:民法典制定中民法与商法关系的再思考[J].环球法律评论, 2016 (6) :107-125.[7]王建文.论我国《民法典》立法背景下商行为的立法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 2016 (1) :52-60.[8]叶林.商行为的性质[J].清华法学, 2008 (4) :40-54.[9]樊涛.我国商行为制度的评判与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114-117.[10]杨利华.电子支付对金融法的挑战及应对[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8 (5) :93-101.[11]蒋大兴.商法通则/《商法典》的可能空间? [J].比较法研究, 2018 (5) :44-70.[12]杜景林.《德国商法典》中的商人[J].德国研究, 2011 (1) :12-18.[13]吴日焕, 译.韩国商法[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12-13.[14]王延川.商行为类型化及多元立法模式[J].当代法学, 2011 (4) :67-76.[15] 江平.关于制定民法典的几点意见[J].法律科学, 1998 (3) :23.[16]李建伟.民法总则设置商法规范的限度及其理论解释[J].中国法学, 2016 (4) :73-91.[17]马建兵.民法典背景下法律行为制度在商行为中的除外适用[J].甘肃社会科学, 2017 (2) :153-159.[18]徐银波.决议行为效力规则之构造[J].法学研究, 2015 (4) :164-183.[19]张辉.法律行为框架中的股东表决权制度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 2006 (4) :65-68.[20]伊夫·居荣.法国商法 (第1卷) [M].罗结珍, 赵海峰,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二:[1] Reinhard Bork,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s, 4. Aufl.[M]. Tübingen 2016, Rn. 806.[2]杨代雄.恶意串通行为的立法取舍[J].比较法研究, 2014 (4) .[3]王军.法律规避行为及其裁判方法[J].中外法学, 2015 (3) .[4]梅夏英, 邹启钊.法律规避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3 (4) .[5]朱广新.法律行为无效事由的立法完善[J].政法论丛, 2016 (3) .[6]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7]王泽鉴.民法总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8] 施启扬.民法总论:第8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9] Dieter Medicus, Allgemeiner Teil des BGB[M]. 9. Aufl., Heidelberg 2006, Rn. 660.[10] Reinhard Bork,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s[M].2. Aufl., Tübingen 2006, Rn.1121.[11] Karl Larenz/Manfred 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Rechts[M]. 9. Aufl., München 2004, S. 731.[12] Hans Brox/Wolf-Dietrich Walker, Allgemeiner Teil desBGB[M]. 36. Aufl., M ünchen 2012, Rn. 328.[13] Helmut K hler, BGB Allgemeiner Teil[M]. 32. Aufl., München 2008, S. 181-182.[14] Werner Flume, Das Rechtsgesch ft[M]. 4. Aufl., Berlin1992, S. 350.[15] Hans Brox/Wolf-Dietrich Walker, Allgemeiner Teil desBGB[M]. 42. Aufl., M ünchen 2018, §14, Rn. 139.[16][德]拉伦茨.法律行为解释之方法———兼论意思表示理论[M].范雪飞, 吴训祥,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8.[17]朱广新.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法律行为[J].比较法研究, 2016 (4) .[18][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9] Georg Bitter, BGB Allgemeiner Teil[M]. München 2011, §6, Rn. 34.[20] 法制网.当庭裁决代持保险公司股权协议无效[EB/OL].[2018-04-24].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三:[1]陈小君.我国农民集体成员权的立法抉择[J].清华法学, 2017 (2) :46.[2]叶林.私法权利的转型——一个团体法视角的观察[J].法学家, 2010 (4) :138.[3] 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132.[4]屈茂辉.中国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54.[5] (日) 新津和典.19世紀ドイツにおける社員権論の生成と展開——社員権論の歴史性と現代的意義[J].法と政治》 (59巻1号) .2008 (4) :185.[6]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25.[7]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1:35.[8] (德) 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 (上册)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222.[9]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3.[10] (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上) [M].商务印书馆, 1988.635.[11] (德)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444-454.[12] 梅仲协.民法要义.[M].北京:1998.35.[13]章光园.论社员权的概念、性质与立法[J].宁德师专学报.2005 (4) :7-11[14]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72.[15]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87-188.[16]李建伟.股东知情权诉讼研究[J].中国法学, 2013 (2) :83-103.[17]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311.[18]于喆.公证的法律效力的探讨[J].法制博览, 2016 (25) .[19] 李宪.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探讨[J].职工法律天地, 2017 (02) .[20] 黄玉凤.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探讨[J].大陆桥视野, 2017 (06) .点击查看>>法律毕业论文>>更多内容。
中国法律案例_参考文献(3篇)
![中国法律案例_参考文献(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4aad0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1.png)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是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本文选取了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法律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附上相关参考文献。
二、案例一:王老汉与张三的房屋租赁纠纷案1. 案例简介王老汉将其房屋出租给张三,双方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
租赁期满后,张三未按时支付租金,王老汉要求其支付租金及违约金。
张三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
双方协商未果,王老汉将张三诉至法院。
2. 案例分析(1)房屋租赁合同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成立。
本案中,王老汉与张三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合同合法有效。
(2)房屋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租赁物存在瑕疵的,承租人可以要求减少租金或者解除合同。
本案中,张三主张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但未提供证据证明。
因此,法院判定房屋不存在质量问题。
(3)租金及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租金。
本案中,张三未按时支付租金,应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张三支付租金及违约金。
3. 参考文献[1] 张志勇.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例研究[J]. 法学杂志,2016(3):102-105.[2] 王瑞.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司法实践与思考[J]. 中国房地产,2015(12):54-56.三、案例二:李四与赵五的交通事故赔偿案1. 案例简介李四驾驶摩托车与赵五相撞,导致赵五受伤。
赵五将李四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2. 案例分析(1)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李四驾驶摩托车与赵五相撞,存在过错,应承担赔偿责任。
(2)赔偿金额的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法院综合考虑事故原因、损失程度等因素,判决李四赔偿赵五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法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db0393006294dd88d1d26bbe.png)
一、法律论文参考文献法与利益内容摘要:法律调整利益的基本机制是权利和义务。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乃是以契约为模式和范例的。
阶级社会的法只不过是用来分配利益的标尺,标尺上的刻度则只由当权阶级来刻画,并且标上权利和义务的花纹。
法律只是利益的趋属产物,没有利益的要求和划分就不需要有法律的存在。
关键字:法利益权利和义务分配本文来自第一论文网法律调整利益的基本机制是权利和义务。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乃是以契约为模式和范例的。
①法律往往表现为维护和实现利益的工具,在有阶级的社会维护的是一部分人的利益,在非阶级社会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
法的本质是与利益从来没有分开过。
阶级社会,法律总是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并以这一阶级的需要变通为法的思想而表现成国家意志。
而法律上具体的是把不同的利益所得者(也是维护者)通过权利的赋予和义务的履行来实现。
统治阶级的需要通过其意志表现为国家法律来冠冕堂皇的实现和维护其利益。
并且往往在法律中表现出统治阶级具有更多的的权利面少义务;而其他广大被统治阶级则是更多的义务少权利。
通过确立权利和义务的实际获得和履行来划分和实现利益。
柏拉图认为法律是根据大部分人的利益制定的。
② 但他认为的大部分人却只是中产阶级及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员,把广大的社会底层奴隶阶级完全排除在外。
即便柏拉图指出:“不是根据全国的利益而只根据部分人的利益制定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
”但这也掩盖不了他中产阶级的本质,摆脱不了他阶级的局限性,其代表的是中产阶级的利益在政治上及法律上的地位。
在柏拉图看来,需要和分工的必要性导致了国家存在有不同等级。
第一类是立法者和监护者,即国家的统治者。
第二类是军人,即国家的保卫者和辅助者。
第三类是农夫,手工业者和商人。
③ 即使是在分配权利和义务的时候,在柏拉图看来也着重在于守法者的遵守法律,履行义务。
他说:“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
” ④其所言的利益根本是中产阶级的,是从法律角度划分不同阶级的利益,而对于广大的奴隶阶级则被完全排除在法律的调整范围。
中国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435f429b6648d7c1c746bc.png)
中国法律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法律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国法律近代化道路选择的误读与驳正——兼谈英美法与中国法律近代化研究的意义.《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李栋.漆晓昱.[2].从司法的技术观照到司法的理想建构——中国法律方法论深度研究展开的一个基本转向.《求是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6期.王国龙.[3].试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法律哲学建构的三个维度.《学习与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6期.杨晓畅.[4].梁启超与中国法律史学的开新.《云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期.张雷.[5].转型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共时性逻辑——基于一种主体性哲学发展的思考.《江汉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郑智航.[6].法治中国背景下的法律方法论研究2014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孙光宁.焦宝乾.[7].论西方传统社会对中国法律的误读以西方比较法学研究为视角.《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顾华详.[8].跨文化解读中的知识与权力——《中国丛报》与战争前的中国法律形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张振明.二、中国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启蒙运动之前欧洲传教士笔下的中国法律.作者:刘泓呈.民族法学民族大学2011(学位年度)[2].中国法律现代化与中国的领导.作者:张兆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山东农业大学2011(学位年度)[3].中国法律词汇的语义演进.作者:吴颖颖.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西南政法大学2012(学位年度)[4].中国法律英译中存在的难点及对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为例.作者:厉艳.翻译学(口译)苏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5].GATS框架下中国法律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王继红.国际法学西北大学2008(学位年度)[6].“法律”与“社会”的共谋——对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的解读.作者:王冀.法理学西南政法大学2007(学位年度)[7].文化精神与法律生命——梁漱溟新儒家法律思想研究.作者:尹华广.法学理论重庆大学2014(学位年度)[8].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中国法律硕士(JM)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被引次数:2作者:王璟.高等教育学南京理工大学2012(学位年度)[9].家族观念对中国法律的影响——以亲子关系视角.作者:吴燕.法学理论河北经贸大学2012(学位年度)[10].中国法律英语测试与国际法律英语测试真实性对比研究.作者:邬丽丽.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重庆大学2013(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法律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EmpiricaldistributionsofChinesestockreturnsatdifferentmicrosco pictimescales.GuGFChenWZhouWX《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823[2]Zipf'slawforChinesecities:Rollingsampleregressions.Peng,G.《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18[3]Multiscalerelationanalysisofpowerlawdistributionandcorrelation intheChinesestockmarket.HonglinYangShouChenYanYang《Kybernetes: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s&Cybernetics》,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9[4]DistributionofChinesenames.Huang,D.W.《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6[5]PowerlawandmultiscalingpropertiesoftheChinesestockmarket. Bai,MYZhu,HB《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9[6]EmpiricaldistributionsofChinesestockreturnsatdifferentmicrosco pictimescales.Gu,GFChen,WZhou,WX《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82/3[7]FittingChinesesyllabletocharactermappingspectrumbythebetarankf unction.Li,W.《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4[8]EnglishandChineselanguagesasweightedcomplexnetworks.Sheng,LLi,CG《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12[9]GSKadmitsexecutivesatChineseunitbrokethelaw. TheChemicalEngineerGroup《TheChemicalEngineer》,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TN.866[10]Relaxationdynamicsofaftershocksafterlargevolatilityshocksinth eSSECindex.MuGHZhouWX《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821四、中国法律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法律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命运——中国法律现代化的道路.曹全来,2009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学暨2009’年会[2]刍议中国法律法典化的价值和意义.张小军,2007中外法律体系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3]中国法律的传统与固有国情.张晋藩,2011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首届中美学术高层论坛[4]中国法律心理科学研究三十年.罗大华,2009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5]中国法律“看不见中国”与三十年代变法以全国司法会议为例.江照信,2008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6]探讨法律与社会互动的范例.刘广安,2008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7]从依附于人到自主发展——中国法律的发展道路之一.邱本,2009新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发展60年理论研讨会[8]中国法律史学史的里程碑——纪念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邱远猷,2009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学暨2009’年会[9]董必武与法律实践比较及分析二十世纪前七十年中国法律与政治关系的样本分析.周舟,2011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11董必武学术研讨会[10]纳米比亚和中国:走在刑事司法的法治道路上.乔恩斯·尼古拉斯·郝恩,2010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
中学生法律条文经典案例(3篇)
![中学生法律条文经典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07f43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0.png)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校园和谐。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结合一起中学生法律条文经典案例,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解读。
二、案例简介2019年,某市一所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欺凌事件。
受害者小王(化名)在放学后被多名同学围攻,遭受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经调查,欺凌者是因为小王曾向他们借过钱而怀恨在心。
在此次事件中,欺凌者使用了暴力手段,对小王进行了殴打、辱骂,并拍摄了视频上传至网络。
事发后,学校和家长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处理此事。
三、法律条文解读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部法律。
根据该法,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
案例中,欺凌者侵犯了小王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对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案例中,欺凌者对小王进行了殴打,造成了小王身体上的伤害,涉嫌故意伤害罪。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一部法律。
根据该法,对于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案例中,欺凌者拍摄了视频上传至网络,侵犯了小王的名誉权,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同时,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欺凌者侵犯小王的合法权益,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具体分析:1. 欺凌者侵犯小王合法权益的原因(1)欺凌者道德品质败坏,缺乏法律意识,对他人权益不尊重。
初高校园法律案例范文(3篇)
![初高校园法律案例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5512b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a.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为了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初高校园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校园欺凌事件的法律应对措施。
二、案例简介(一)案情概述2019年,某市一所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李某因学习成绩较好,被同学张某、赵某等人视为“眼中钉”。
一天放学后,张某、赵某等人在学校门口将李某围住,对其进行辱骂、殴打,并拍摄视频上传至网络。
事件发生后,李某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家庭关系紧张。
(二)事件处理1. 学校处理学校在接到家长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
经查,张某、赵某等人的行为构成校园欺凌。
学校对涉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处分。
同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2. 法律途径李某及其家长认为,张某、赵某等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依法对张某、赵某等人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刑事拘留。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判决张某、赵某等人犯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三、案例分析(一)校园欺凌的法律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张某、赵某等人对李某进行辱骂、殴打,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1. 学校责任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有责任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在本案中,学校对张某、赵某等人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履行了相应的责任。
2. 学生责任张某、赵某等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和法院依法对张某、赵某等人进行了处罚。
3. 家长责任家长作为学生的法定监护人,有责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
在本案中,李某家长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学校、公安机关报案,履行了相应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法律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学生法律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法律基础课中学生法律情感的培养.
《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7期.章萱.
[2].法律文书写作课中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之我见. 《法制与社会》.2013年35期.曹慈义.
[3].浅谈中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年28期.刘福忠.
[4].关于中学生法律常识教学的体会.
《东方青年·教师》.2011年2期.陈凌俊.
[5].麻醉学教学与实习过程中学生法律风险意识培养.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0年4期.姜鲜.章卓.王晓斌.莫利群.唐显玲.
[6].论中学生法律权利意识的培养.
《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4期.姚晓兰.
[7].法学教育中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国冶金教育》.2006年1期.张卫英.张晓昀.
[8].探索提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年8期.郑锦阳.赵桂英.
[9].浅谈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8期.周伟.
[10].如何加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5期.刘凯霞.
二、中学生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探析.被引次数:5
作者:刚韧.学科教学·思想政治辽宁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
[2].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探究.
作者:甘威.学科教学·思政华中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3].乌兰察布市前旗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宝成.学科教学(思政)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
[4].提高中学生法律素质有效途径研究.被引次数:5
作者:杨艳.教育经济与管理上海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
[5].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福建省市为例.被引次数:4 作者:施佳友.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西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
[6].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王少滨.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
[7].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作者:欧阳林洁.学科教学(思政)湖南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
[8].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研究.
作者:杨波.公共管理学沈阳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
[9].中学生法律意识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的研究.被引次数:9
作者:刘美玲.教师教育(政治)南京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
[10].初中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初探.被引次数:5
作者:李纪君.学科教学(思想政治)山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三、中学生法律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大兴区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测评报告.
魏希芬,2010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三届(2010)学术年会
[2]南京市中学生吸烟状况10年的回顾与健康促进对策初探.
徐苹,2004首届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专家论坛
[3]试论学校体育中学生的体育权利.
陈博,2003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4]中国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法律问题探析.
黄进.李晓述,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
[5]中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之认定.
曾峰,2012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6]武汉市中学生体育权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钟小燕.石岩,2005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7]新课标下学校体育法规研究的热点与问题.
肖海婷.李艳翎,2005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8]高中教育变革的法理基础与可能路径基于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视角. 刘德华.仇冰洁,2010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9]试论高校专利制度对学生的适用性.
余慧华,2009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2009年年会暨全国科技法制建设与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
[10]美国中学生涯教育探析及其启示.
徐学莹.韩永敏,2012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