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考试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会考物流知识点总结
![会考物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5606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b.png)
会考物流知识点总结一、物流管理的概念与目标1、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是指在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之间的整个过程中,对资源的有效组织、运输、储存和流动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2、物流管理的目标① 提高流通效率② 降低物流成本③ 提高运输质量④ 提高顾客满意度二、物流系统的基本组成1、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全球物流体系最新的理论和实践,其核心是对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行捆绑式的跟踪和管理。
2、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货物的搬运、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运输路线的规划。
3、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储存和保管的一整套系统。
4、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对库存的合理规划和控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库存占用成本。
5、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和控制,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三、物流成本和利润1、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为了能输送和存储物品所发生的所有费用。
2、物流利润物流利润是指通过物流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是衡量物流运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四、国际物流1、国际贸易的特点国际贸易的特点包括跨国界、货物流通、涉及多种货币和税收等。
2、国际物流的方式国际物流的方式主要包括海运、空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多式联运等。
3、进出口报关进出口报关是指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报关手续,包括报关单据的齐全和税费的支付。
五、物流信息技术1、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应用于物流运作过程中的信息技术系统,主要包括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
2、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商品交易和物流运作的商务模式。
3、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是指在物流运作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货物和信息进行管理和跟踪,以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成本。
六、物流市场1、物流市场的特点物流市场的特点包括竞争激烈、信息不对称和市场需求不确定等。
2、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包括物流代理、货运代理、仓储服务和报关服务等。
物流专业考试的基础内容知识点
![物流专业考试的基础内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dd374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4f.png)
c. 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企业物流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 3.均衡生产 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机械 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的后进性 物流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生产技术,物流科学的产生也比加工科学历史短暂,称之为物流的后进性。 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网络时代的物流特点: 1.经营全球化 2.网络系统化 3.供应链的简约化(供应链是指涉及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活动的全过程中、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系统) 4.企业的规模化 5.服务一体化 系统性是物流科学的最基本特征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物流的全过程,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费用最小。 【物流专业考试的基础内容知识点】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物流专业考试的基础内容知识点
物流专业考试的基础内容知识点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 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 统。下面是物流考试的基础内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 来调节双方在时 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 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 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 供应物流; b. 生产物流 c. 销售物流 d. 回收物流 e. 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 地区物流 b. 国内物流 a. 国际物流 2.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 社会物流 b. 行业物流
物流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物流学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ed9964a5e9856a57126013.png)
第一章物流概论1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维和时间维方面的距离,创造了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2商物分离: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商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3物流科学的最基本特性是系统性4物流科学的后进性:由于物流一直处于生产的辅助环节,后勤位置,物流科学的出现有赖于数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物流科学的历史比较短,物流技术落后于生产技术。
5物流学说与观点:(1)黑大陆学说: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2)冰山物流说: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能看见的物流费用好比冰山一角,而大量的是人们看不到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
(3)成本中心说:物流既是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
(4)利润中心说,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第三利润源。
把节约物流费用而增加的利润叫第三利润源。
(5)服务中心说: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的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6)效益悖反说: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利润的损失,因此必须注重研究物流的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使系统的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降低成本,实现最佳效益。
(7)物流的整体概念: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棵树木,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物流系统化观念,物流一体化观念,都是这种思想的另一种提法。
物流学概论知识点汇总(最全汇总)考前必看
![物流学概论知识点汇总(最全汇总)考前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da4593f4fad6195f302ba699.png)
第二节 储存技术
①仓库布局 ②物资检验技术 ③库存控制技术
第三节 现代物流中心 ①物流中心的类型
②自动化仓库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第一节
运输概述
① 现代运输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②运输生产的特征 ③ 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
第二节
① 铁路运输
现代运输方式 ②公路运输
③ 水路运输
④航空运输
⑤ 管道运输
尔
②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
玛
③ 保税区的加工贸易
物
第三节 配送的概念 ① 配送的概念
②配送与送货的区别
流 配 送
③ 配送与商流的关系
第四节 配送的类型
第五节 配送中心
① 配送中心的分类 ②配送中心的运作 ③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第八章 物流信息与信息系统
第一节
① 信息是物流进步的基础 ②物流信息 ③物流信息的特点
物 流 供
应
链
第二节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管 理
决
① 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策
案
② 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
例
③ 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十二章 国际物流
① 国际物流的概念
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 ② 物流全球化的背景
③ 国际物流的特点
① 口岸的含义 ⑤ 海关的宗旨与任务
物流信息概述 ④物流信息的种类
⑤ 物流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第二节
①订单处理子系统 ②采购管理子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 ③仓储管理子系统 ④运输管理子系统
⑤计费管理子系统 ⑥决策支持子系统
第三节
①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②物流信息系统层次结构
物流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流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6328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f.png)
物流知识点归纳总结1. 物流概念及发展历程物流是指在供应链中进行物品流通、信息流通和资金流通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物流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物流阶段、企业物流阶段和供应链物流阶段。
初级物流阶段主要是在交易过程中的物品搬运和存储;企业物流阶段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物流的管理;供应链物流阶段则是着重于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协同和一体化管理。
2. 物流管理目标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服务水平最大化和资源最优化。
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企业可以提高竞争力,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 物流管理环节物流管理环节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
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以实现物流的高效运转。
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涵盖整个供应链的综合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流管理、销售计划等方面。
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交货周期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标。
5.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对企业存货进行有效的规划、控制和管理,以实现最佳的库存水平和库存成本。
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包括ABC分析、经济订货量模型和JIT库存管理等。
6.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指对货物进行合理的调度、组织和运输的管理活动。
在运输管理中,需要考虑到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成本的控制、运输路径的优化等问题。
7.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是指对货物进行送货、分拣、装卸、包装等活动的管理。
在配送管理中,需要考虑到配送网络的设计、送货服务的改进、配送成本的控制等问题。
8. 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物流管理活动,并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和利用。
常用的信息系统包括ERP系统、WMS系统、TMS系统等。
9. 物流成本计算物流成本包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配送成本、保险成本、信息系统成本等。
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的计算和控制,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物流高考知识点总结
![物流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b577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f.png)
物流高考知识点总结物流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与经济、管理、运输、供应链等相关,并且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物流专业的高考中,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以下是物流高考知识点的总结:一、物流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 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在不同地区之间或者不同环节之间进行物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传递与协调,以实现物品的流动和价值的转移。
2. 物流的基本概念:包括货物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和企业供应链等。
二、物流系统和物流管理1. 物流系统的组成:包括物流网络、物流设施、物流技术和物流人员等。
2. 物流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流计划、物流组织、物流控制和物流评价等。
三、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1. 运输方式的分类:按照运输工具的不同可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2. 运输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的运输工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物流系统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四、仓储与配送管理1. 仓储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库存管理、装卸作业和仓库设备管理等。
2. 配送管理:包括订单处理、运输计划、配送路线的选择和配送成本控制等。
五、供应链管理1. 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供应链是指不同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和物流等多种手段进行协调和合作,实现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畅通。
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管理、生产计划、配送管理和售后服务等。
六、物流成本和效率的分析1. 物流成本的组成: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信息成本和附加成本等。
2. 物流效率的评价指标:包括成本效益比、物流速度、物流准确度和客户满意度等。
七、物流信息系统和技术1.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物流信息采集、物流信息处理和物流信息传递等。
2. 物流技术的应用:包括条码技术、无人仓库技术、物流模拟技术和物流仿真技术等。
总结:以上是物流高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提高物流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a6694a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d.png)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第一章物流基础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2、供应链物流重点问题:3、进展现代物流有什么意义?第二章物流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名词解释:6、物流标准化重点问题:2、如何懂得商物分离?3、如何懂得物流是第三利润源?通常掌握1、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要紧含义?第三章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运输合理化3、储存重点问题:3、运输合理化(为什么要研究运输的合理性问题)4、储存的ABC分类管理方法5、储存合理化的要紧标志是什么(如何实现)第四章物流网络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网络(狭义)2、网络经济特性3、物流枢纽4、物流基地5、物流网络规划重点问题:3、物流结点的种类与功能。
通常掌握1、物流网络的特性第五章企业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企业物流重点问题:1、企业物流的内涵及范畴第六章物流企业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企业2、第三方物流重点问题:1、物流业务外包的动因(好处)通常掌握:3、如何提升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第七章物流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管理4、物流成本5、物流质量管理6、物流成本管理重点问题:通常掌握:3、物流质量管理的内容有什么?第八章供应链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供应链2、供应链管理重点问题:3、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第九章电子商务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电子商务2、物流一体化重点问题:1、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相互的影响第十章国际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国际物流3、国际多式联运重点问题:1、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与特点通常掌握1、国际物流进展的背景(国际物流的典型特征)第十一章物流有关法规与国际公约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法律重点问题:通常掌握:1、你如何懂得物流活动行为受法律规范?2、为什么说物流的法律框架中运输部分的法律法规与公约体系最为完整?第十二章现代物流的进展趋势重点掌握:名词解释:2、横向物流联盟、3、绿色物流重点问题:1、绿色物流的内涵及作用。
物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14b9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3.png)
物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流概念及作用1.1 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在有效管理、控制和优化物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运输、仓储、配送等活动,实现物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和传递过程。
1.2 物流的作用物流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物流的优化管理,可以减少运输、仓储、包装等成本,降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总成本;(2)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和管理,可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减少等待时间,加快市场响应速度;(3)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物流的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配送速度、准时性和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竞争力;(4)促进产业链整合。
通过物流的协调和合作,可以实现企业间的共赢,促进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
1.3 物流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物流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转型,未来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物流。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会深刻改变物流的运作模式,提高物流管理和运作的效率;(2)绿色物流。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使物流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运输和储存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将成为未来物流管理的核心,企业将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4)全球化物流。
跨境贸易的增多将推动全球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将加强跨国合作和交流。
二、物流规划与设计2.1 物流规划的概念物流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需求,结合市场和资源情况,经过系统分析和研究,制定实现物流运作目标的计划和方案。
2.2 物流规划的内容物流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供应链设计。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设计相应的供应链结构和模式,确定供应商、仓库和配送中心的位置和布局;(2)运输路线规划。
根据货物的运输距离、数量和时限,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确定最优的运输方案;(3)仓储管理规划。
物流考试范围总结
![物流考试范围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63f37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1.png)
物流考试范围总结物流考试范围总结物流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的地方运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物流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消费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物流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物流基本理论、物流管理技术和实践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
一、物流基本理论物流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物流的定义、目标和要素等。
1.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对物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掌握和管理,以求达到最佳运输和储存效果的策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
2.物流的目标:物流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3.物流的要素:物流的要素包括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物流技术和物流人员等。
二、物流管理技术和实践物流管理技术和实践主要包括物流规划、物流组织和物流运作等。
1.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通过对物流网络、库存、运输和信息流的规划,制定合理的物流方案和计划,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2.物流组织:物流组织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包括物料采购、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和售后服务等。
3.物流运作:物流运作是指具体的物流活动过程,包括货物的采购、收货、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等。
三、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和优化,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
1.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指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获取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
2.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3.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信息系统和供应链绩效评估等。
物流考试还会涉及到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风险管理和可持续物流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与课堂讨论和做题集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物流知识和技能。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4e73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9.png)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一、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这一概念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
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优化库存管理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物流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
二、运输管理(一)运输方式常见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门到门服务、短途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运输量小、长途运输成本高、环境污染等缺点。
2、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但灵活性较差,建设成本高。
3、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但运输速度慢,受港口和航道限制。
4、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运输和紧急货物运输,但运输成本高、运量小。
5、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液体、气体和粉末状货物,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强,但建设成本高,运输货物种类受限。
(二)运输决策在进行运输决策时,需要考虑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运输可靠性、运输能力、运输安全性等因素。
例如,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可能会选择航空运输;对于大宗货物且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可能会选择水路运输。
(三)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的产销条件下,采取有效的运输组织措施,力求货物运输量、运输里程、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等达到最优。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包括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发展直达运输、配载运输、“四就”直拨运输等。
三、仓储管理(一)仓库类型仓库可以分为自有仓库、租赁仓库和公共仓库。
自有仓库可控性强,但建设和运营成本高;租赁仓库灵活性好,但租金成本可能较高;公共仓库服务范围广,但个性化服务可能不足。
(二)仓储作业流程仓储作业流程包括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
入库时要进行货物验收、分类、编码和存放;在库管理要做好货物的保管、盘点和养护;出库时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货物准确、及时出库。
物流学知识点总结
![物流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c0c3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2.png)
物流学知识点总结物流学是研究物流活动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系统和物流市场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物流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就物流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物流运作的活动。
物流管理包括物流战略、物流规划、物流组织、物流运作、物流控制等内容。
物流管理的核心是要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服务水平的最大化。
1. 物流战略物流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制定的物流方针和策略。
包括供应链管理、分销网络、运输模式、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决策。
物流战略的关键是要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一致,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2.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在物流战略的基础上,制定物流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计划。
包括物流设施规划、运输网络规划、库存规划等内容。
物流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供应情况、运输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
3. 物流组织物流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物流目标,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包括物流组织结构、职责划分、人员配备、信息流程等方面的安排。
物流组织需要灵活高效,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4. 物流运作物流运作是指具体的物流活动的实施,包括采购、生产、运输、仓储、分销等环节。
物流运作需要实现各个环节的协调和配合,以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5. 物流控制物流控制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以确保物流运作的顺利进行。
包括对库存、运输、装卸、包装、信息等方面的控制。
物流控制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决策和行动。
二、物流技术物流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对物流活动进行支持和改进的技术手段。
物流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技术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装备设备、物流自动化系统等方面。
1.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的一种方式,包括物流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
物流知识竞赛知识点总结
![物流知识竞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66f3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f.png)
物流知识竞赛知识点总结一、物流基础知识1. 什么是物流?物流是指将产品和服务从供应商传递给消费者或终端用户的整个过程。
这涉及到从采购原材料、生产、仓储、包装、运输、配送到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2. 物流的作用物流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流通、减少库存、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物流管理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3. 物流的目标物流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4. 物流的流程物流的流程主要包括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配送和售后服务。
5. 物流的类型物流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和范围可以分为生产物流、采购物流、销售物流、库存物流、逆向物流等。
二、物流管理知识1. 什么是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和控制,以实现最佳的物流效率和效益。
其核心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物流系统的协调和优化。
2. 物流管理的要素物流管理的要素包括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订单管理、售后服务管理等。
3. 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其核心是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手段降低运输、仓储和包装等方面的成本,从而提高物流效益。
4.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支撑。
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物流过程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物流中心化与分散化物流中心化与分散化是物流管理中的两种常见模式。
中心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会增加风险;分散化则相反。
三、供应链管理知识1.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协调和整合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一系列活动,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其核心是通过合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优化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2. 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可以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分为生产型供应链和服务型供应链;也可以根据参与主体分为上游供应链和下游供应链。
物流学原理复习资料 整理版
![物流学原理复习资料 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c7f82d3169a4517723a39a.png)
1物流的概念一)对物流的初步认识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流通是物流的“流”的一部分流程:物流中之“流”可以理解为生产的“流程”。
(生产领域)(二)物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以“P.D命名的时代第二阶段:从P.D到Logistics时代第三阶段:物流与供应链(Logistics & Supply-chain )第四阶段:社会物流、供应链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三)物流的含义•我国的物流定义:GB: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客户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可以是物料。
2商流与物流(一)产生的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间隔:社会间隔:商品所有权的不同空间间隔:生产和消费场所不同时间间隔:生产和消费时间上的不同(二)二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流:物品所有权的转移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实物流动过程。
物流和商流两者相辅相成:a、商流是物流的基础b、物流是商流的实现途径3物流的分类(一)从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角度•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1、宏观物流: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如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
—2、微观物流: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二)从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角度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区域物流:行政区域物流,经济区域物流城乡物流:城镇物流,乡村物流(三)从物流系统的性质的角度社会物流企业物流:正向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四)从物流服务的对象的角度物流服务的对象:1、一般物流:医药物流、农产品物流。
2、特殊物流:化工物流、易燃易爆物品物流物流作业执行者:—1、企业自营物流:海尔物流、沃尔玛物流。
—2、第三方物流: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如:南方物流、安得物流、九川物流(六)其他物流活动•主要包括:1、绿色物流2、军事物流3、定制物流4、虚拟物流4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1、顾客满意第一2、企业整体优化为目的3、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4、重视效率更注重效果5、是商品运动的全过程管理6、重视以信息为中心5现代物流管理的原则1、服务性原则2、通用性原则3、合理化原则6物流成本冰山说提出者日本物流之父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时间1970文献著作《物流会计知识》涵义揭露了物流成本的隐含性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所能看见的向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好比冰山的一角,而大量的是人们所看不到的沉在水下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当水下的物流内耗越深反而露出水面的冰山就越小,将各种问题掩盖起来。
大一物流学概论必考知识点
![大一物流学概论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7c425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c.png)
大一物流学概论必考知识点物流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了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一物流学概论一些必考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流概念与发展1. 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对物质、信息和资金的流动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实现高效、经济、安全、准时的物流活动。
2. 物流的目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高运作效率、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
二、物流基础知识1. 物流组成要素:物流活动包括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职责。
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系统、运输系统、信息流系统等,各个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完成物流活动。
三、供应链管理1. 供应链管理概念: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配送流通到最终用户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就是对供应链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2. 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具有全局性、动态性、网络性、创新性等特点。
3. 供应链的主要环节与关键问题:包括采购管理、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生产计划、销售管理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四、仓储管理1. 仓储的作用与功能:仓储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包括产品存放、备货、配送、分拨等,同时也要考虑到成本控制、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因素。
2. 仓储的分类与特点:根据不同的功能和性质,仓储可以分为生产仓储、流通仓储、分销仓储等,每种仓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五、运输管理1. 运输方式与选择: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运输、航空运输等,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需要考虑到货物性质、距离、速度、成本等多个因素。
2. 运输组织与规划:合理的运输组织和规划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成本,如运输路线的选择、货物装载与配载等。
六、物流成本与绩效指标1. 物流成本的组成与控制: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成本、订单处理成本等,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提高物流效益。
物流学概论重点1
![物流学概论重点1](https://img.taocdn.com/s3/m/f41e6bce81c758f5f61f67ea.png)
第一章物流基础一、物流的定义(重点)定义:物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休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名词解释)对物流的认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中的“物”既包括有形的实体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2、物流中的“流”是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流动过程;3、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追求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用正确的价格、把正确的产品或服务送到正确地方的正确客户手中。
物流信息在完成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重要。
4、存在对物流活动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计划、实施、协调与控制。
二、物流的分类(一般)从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可划分为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从物流的服务对象角度可划分为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从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角度可划分为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从物流活动的运作主体角度可划分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从物流活动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角度可划分为一般物流与特殊物流。
三、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的关系(重点)(1)内涵不同。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是从一个总体上看物流而不是从物流的某一个构成环节来看物流。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在整个物流活动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2)领域不同。
一般地,在大空间范畴内发生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属于宏观物流;在小空间范畴发生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微观性,属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包括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
微观物流的研究内容贴近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等。
(3)研究特点不同。
宏观物流:综合性和全局性。
微观物流:具体性和局部性。
四、区域物流(名词解释)区域物流就其地理概念而言,较国际物流的范围为小,即在某一地区内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物流学考试复习知识总结(考试必备)
![物流学考试复习知识总结(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ff9bb3d2a58da0116c1749b9.png)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
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运输的不合理化的表现形式: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对流运输,空驶,超载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库存表示用于将来的、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
物资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的储存物资的行动,也是这种有目的的行动和其对象总体的称谓。
储存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
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现象。
储存合理化的含义是用最经济地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质量标志,结构标志,数量标志,分布标志,时间标志,费用标志,储存合理化的措施:1)进行储物的ABC分类,在此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2)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3)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4)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库利用率5)采用有效的库存定位系统6)采用有效的检测清点方式7)根据商品的特性,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保证储存商品的质量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制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综合的、一体化的、现代化的物流活动。
配送以客户要求为出发点,是社会经济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
运输与配送的联系:(1)运输和配送都是线路活动。
运输活动必须通过运输工具在运输路线上移动才能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它是一种线路活动。
配送以送为主,属运输范畴,也是线路活动。
(2)运输与配送的互补关系:一般来说,在运输和配送同时存在的物流系统中,运输处在配送的前面,先通过运输实现物品长距离的位置转移,然后交由配送来完成短距离的输送。
配送与运输的区别:运输性质:运输是干线运输,配送是支线运输、末端运输。
货物性质:运输是少品种、大批量,配送是多品种、小批量。
运输工具:运输是大型货车、火车等配送是小型货车。
管理重点:运输是效率优先,配送是服务优先。
附属功能:运输是装卸、捆包,配送是物流的多功能配送与物流的关系:1、从物流的角度看二者的关系配送是位于物流系统的最末端,处于支线运输、二次运输与末端运输的位置,即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
物流中考知识点总结
![物流中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0cad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d.png)
物流中考知识点总结一、物流基本概念1.1 物流定义物流是指物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直到成品到达终端用户手中的过程,包括物品的储存、运输和配送等各个环节。
1.2 物流的特点(1)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2)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3)物流活动是有序的和连贯的(4)物流活动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5)物流活动具有地域性1.3 物流的作用(1)加强生产和流通联系(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降低成本、增加利润(4)提高企业竞争力二、物流运输2.1 运输的基本概念运输是把货物、人员或信息从一个地点运到另一个地点的活动。
2.2 运输方式(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2.3 运输组织(1)集装箱运输(2)散杂货运输(3)物流配送(4)快递运输2.4 运输管理(1)路线选择与规划(2)运输成本控制(3)运输安全管理(4)运输中心化三、物流配送3.1 配送概念配送是指将商品从生产地点送至用户手中的过程,涉及商品的储存、装卸、运输等环节。
3.2 配送方式(1)直配(2)零售配送(3)批发配送(4)快递配送3.3 配送管理(1)配送路线优化(2)配送成本控制(3)配送信息化(4)配送安全管理四、物流信息化4.1 信息化基础(1)信息技术基础(2)网络基础(3)数据库基础4.2 信息化应用(1)物流信息系统(2)物流电子商务(3)物流信息管理(4)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4.3 信息化管理(1)供应链管理(2)ERP系统(3)CRM系统(4)SCM系统五、仓储管理5.1 仓储基本概念(1)仓储类型(2)仓储管理目标(3)仓储流程5.2 仓储设备(1)叉车(2)输送设备(3)包装设备(4)货架设备5.3 仓储管理(1)库存控制(2)仓储布局(3)仓库安全(4)仓储自动化六、物流成本6.1 成本构成物流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配送成本等多个方面。
6.2 成本管理通过合理管理物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利润。
物流方面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流方面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2f6c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7.png)
物流方面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流基本概念1. 物流概念物流是指在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采用物力、财力、信息等手段,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规则,对物资、信息等进行管理、运输、储存、包装、配送等一系列活动的系统工程。
2. 物流的作用商品生产出来后,需要通过物流运输到消费者手中,物流对实现商品的时效性、经济性、安全性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3. 物流的特点物流具有以下特点:跨行业性、流动性、复合性和综合性。
跨行业性是指物流服务涵盖了多个行业,流动性是指物流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复合性是指物流活动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综合性是指物流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和技术手段。
二、物流的发展历程1. 传统物流时期传统物流时期,主要以人力、畜力、水力等简单手段进行货物的输送和搬运,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物流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2. 现代物流时期现代物流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物流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大幅提高,物流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三、物流管理1. 物流管理概念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物流运作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
2. 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
3. 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管理包括需求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包装管理、配送管理等内容。
四、物流成本管理1. 物流成本构成物流成本主要由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配送成本、信息成本等组成。
2. 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包括优化物流网络、提高货物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等。
3.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物流成本控制方法包括优化路线规划、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优化包装设计等。
五、物流信息化1. 物流信息化概念物流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中,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物流活动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物流合格考知识点总结
![物流合格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247f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e.png)
物流合格考知识点总结前言物流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多个环节。
物流合格考是对从事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考核的统一标准,合格考的知识点涉及到物流行业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环节、物流管理以及物流技术等方面对物流合格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物流的基本概念1. 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销售商和最终用户之间进行有效的运输、储存和配送的过程。
同时,物流还包括了物流成本、运输方式、仓储系统、信息流等因素的管理和控制。
2. 物流的特点(1)物流是以需求为导向的。
物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物流活动一般都是从需求出发,然后进行物流规划和实施。
(2)物流是服务行业的一部分。
物流作为一项服务性行业,需要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物流是一种综合性活动。
物流活动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需要各个环节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4)物流是一种系统性活动。
物流活动需要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以确保物流活动的高效和顺畅。
3. 物流的作用物流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同时,物流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储存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减少库存积压等。
二、物流环节1. 采购物流采购物流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物资,并通过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供应的顺利进行。
采购物流的主要活动包括供应商选择、物资采购、运输安排等。
2. 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物资运输到生产车间,并在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加工,然后将成品运输到仓库或销售商的过程。
生产物流的主要活动包括生产计划、物料投送、生产加工、成品包装等。
3. 仓储物流仓储物流是指对成品和原材料等物资进行储存和管理的过程。
仓储物流的主要活动包括仓库规划、货品储存、货物装卸、库存管理等。
物流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物流学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105e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9.png)
物流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物流的概念和特点1. 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在物品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对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资进行有效的组织、运输、仓储和配送,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系列活动。
物流活动是在现代社会中,为了满足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通过有效的货物管理、运输组织和信息系统的支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最低的成本,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2. 物流的特点(1)系统性: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了多个环节: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
(2)综合性:物流是在物品生产、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的过程。
这些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综合协调。
(3)连续性:物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间断地进行着。
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最终商品的运输、配送,都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4)流动性:物流是指货物和信息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上流动,属于动态活动。
货物的流动性决定着物流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规划。
(5)灵活性:物流是因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要求物流体系具有适应性,具有灵活性,能够随时调整运输、储存等环节。
二、物流的组织和管理1. 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系统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及数据分析,以达到物流活动目标的过程。
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2. 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料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流管理等。
3. 物流管理的原则(1)综合原则:物流管理是对采购、生产、销售、分配、运输等物流环节进行整体统筹和协调,综合地进行管理,以提高整个物流体系的效率。
(2)灵活性原则:物流管理要求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灵活的调整,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3)效率性原则:物流管理要求企业在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流概论1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维和时间维方面的距离,创造了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2商物分离: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商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3物流科学的最基本特性是系统性4物流科学的后进性:由于物流一直处于生产的辅助环节,后勤位置,物流科学的出现有赖于数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物流科学的历史比较短,物流技术落后于生产技术。
5物流学说与观点:(1)黑大陆学说: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2)冰山物流说: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能看见的物流费用好比冰山一角,而大量的是人们看不到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
(3)成本中心说:物流既是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
(4)利润中心说,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第三利润源。
把节约物流费用而增加的利润叫第三利润源。
(5)服务中心说: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的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6)效益悖反说: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利润的损失,因此必须注重研究物流的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使系统的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降低成本,实现最佳效益。
(7)物流的整体概念: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棵树木,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物流系统化观念,物流一体化观念,都是这种思想的另一种提法。
6物流活动的功能环节:物流有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功能环节构成。
(1)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创造商品的空间价值。
(2)储存: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
(3)流通加工:为了增加销售而进行的进货处理,加工和装配等活动。
7物流优化的目标——5s目标:service服务性,speed快捷性,space saving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scale optimization规模适当化,stock control库存控制。
8物流组织目标——7R:Right quality.优良的质量,Right quantity.合适的数量,Right time.适当的时间,Right place.适当的场所,Right impression.良好的印象,Right price适宜的价格,Right commodity.适宜的商品。
9物流系统设计六要素——P Q R S T C:Products 产品种类特征,Quantity数量,Route路线,service服务水平,time时间,cost成本。
10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货主采购生产配送零售商,全过程进行库存管理。
11效益悖反:物流的各项活动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物流系统就是要调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使物流系统的总成本最小。
第二章包装与集装单元化技术1包装的功能及作用:(1)保护货物(2)方便流通,通过包装合理化提高搬运效率,信息传递(3)促进销售。
2包装标识的作用:辨别商品特征,组织商品流转,维护商品质量,保障商品储运安全,加速流转,防止差错。
3包装标识类别:(1)包装识别标志:包括分类标志,供货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
(2)包装指示标志:包括小心轻放,禁用手勾,怕热怕湿。
(3)包装警告性标志:用图形和文字表示化学危险品的标志。
(4)国际通用装卸货指示标志。
4 集合包装:将产品装入一定规格强度和长期周转使用的更大包装容器内,形成一个合适的搬运单元。
5 集合包装的优点:(1)有利于产品装卸运输的机械化作业;(2)提高装卸效率,(3)加快流通各环节的作业速度,(4)提高产品安全性,减少货物流通中破碎,被盗和丢失,(5)节约包装费用,降低运输成本,(6)促进包装规格标准化。
6集装单元化技术:把物品汇集成一个扩大的,便于装卸搬运的,在整个物流过程保持一定形状的作业单元的技术。
7集装单元化作业:物品以集装单元的形式,进行装卸、搬运、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
8集装单元化的原则:(1)通用化,与物流全过程的设备及其工艺相适应,(2)标准化,集装器具标准化,实现全社会物流和交换,(3)系统化,物流的各个环节都要集中化,(4)配套化,与运输、搬运设备,作业站台,维修配套。
9集装单元化的作用及意义,(1)便于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装卸运输效率和整个系统的作业效率,(2)提高货物运输质量,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3)便于堆垛,提高单位面积的储存能力,(4)便于物资储存,减少库房需要量,(5)有利于组织联运,加速物资周转,实现门到门运输,(6)节约包装费用,降低运输成本,(7)便于清点件数,简化交接手续,(8)装卸托运作业不受气候影响,(9)对散装和液体货物,可以减少环境污染,(10)提高托运活性,加速物资周转。
10托盘的作用:便于机械化装卸托运和堆存货物。
我国托盘标准:1200*1000;1100*110011集装箱: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
12集装箱的特点:(1)坚固耐久性,能反复使用,(2)适用于在一种或几种运输方式中运输,在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3)装有快速装卸和搬运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器具转移到另一种运输器具,(4)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5)具有一立方米或一立方米以上的容积。
(6)集装箱计算单位:20英尺换算单位,简称TEU13现代化物流对集装单元的要求:(1)单元化,方便计量(2)一体化,从头到尾(3)通用化,多种物料用同一种容器(4)机械化搬运(5)立体化存储(6)人机工程学的要求(7)安全,强度、刚度(8)正确的成本(9)提高空间利用率(10)满足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要求(11)环保。
14托盘共用系统:成立专门的托盘运营公司,大批量运营统一规格的托盘,在一定范围内建立托盘回收网点,负责托盘的统一维护,托盘使用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运用托盘把货物运达最终目的地,将托盘返还就近的回收网点,并支付必要的租金。
15托盘共用系统的作用:(1)托盘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标志(2)托盘化作业能迅速提高搬运效率(3)托盘是控制物流管理过程的有效手段。
第三章运输1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2运输系统的构成:运输工具,运输线路,运输参与者。
3运输线路分为:公路,铁路,空运航线,水运航线。
4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5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运输网络的合理布置,(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3)提高运送效率(提高车辆的运行率,提高装载率,减少空车行驶)(4)推进共同运输(合装整车运输等)6货物周转量=实际运送货物吨数*货物平均运距。
7铁路运输的优缺点:(1)优点:运输批量大,中长距离运费低,安全性好,污染性低,高速运输占用土地上,很少受天气影响,(2)缺点:固定投资大,中途换乘装卸时间长,车站固定,不能门到门运输,短距离运输成本高,不适合紧急运输。
8各种运输形式的技术经济特性:(1)铁路运输的运输经常性最强,运距第一,比汽车运距高,但低于水运和民航,铁路运输的劳动生产率仅次于水路运输。
投资成本较高。
(2)卡车运输优点:门到门服务,运送频率高,服务随处可得,门到门运输速度快,服务便捷。
(3)水路运输特点:水运服务一般比铁路运速慢,可得性和可靠性主要受天气影响,水运船只的承载能力很强,水运造成的货物丢失和损坏成本较低。
(4)航空运输特点:航空运输的优点:速度最快,机动性大,完成单位运输周转量的社会劳动消耗少,与铁路相比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航空运输缺点:飞机仓容量和载重量比较小,运输成本和运价比较高,气候条件对飞行的限制影响了飞行的正常和准点性。
(5)管道运输特点:管道运输的优点:不受地面气候影响,可连续作业,运输的货物不须包装,节省包装费用,货物在管道内移动,货损货差率低,能耗少,成本低,运量大,单向运输方式,无回空运输问题,经营管理比较简单,建设速度快,不占用土地;缺点:运输货物过于专一,主要用于液体和气体货物,单向运输,机动灵活性小,一次性固定投资大。
9多式联运:根据需要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将全程运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
10驼背运输:铁路运输和卡车运输鱼背运输:卡车运输和水上运输。
11多式联运的优越性:(1)一票到底,手续简单。
只需办理一次手续,签订一份合同,一次保险,通过一张单据即可实现全程运输。
(2)缩短运输时间,降低库存。
运输工具和运输环节之间密切配合,衔接紧凑,大大减少货物在途时间,有利于降低库存。
(3)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
多式联运主要采用集装箱方式,中间转接迅速及时,能保证货物运输的安全迅速。
(4)有利于实现合理化运输。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运输资源的作用,有利于选择最佳运输路线,实现合理化运输。
第四章储存1库存系统的功能:储存和保管,调节供需,调节货物运输能力,流通和配送中心。
2仓库设施及设备:(1)储存设备:货架(2)物料搬运设备:搬运车堆垛机输送带(3)订单拣取设备:自动捡货设备(4)流通加工设备:裹包设备切割设备(5)物流周边配合设备:装卸货设备3仓库经济技术指标:(1)库容量(2)出入库频率:单位时间的出库或入库量,盘/天(3)库容量利用系数:实际库存量与库容量之比,是衡量仓库经营效率的指标之一,(4)库存周转次数:年入库或年出库总量与年平均库存量之比,库存周转次数越多,说明资金周转越快,经济效益越高。
(5)单位面积的库存量:总库容量与仓库占地面积之比,(6)全员劳动生产率:仓库全年出入库总量与仓库总人数之比,取决于仓库作业的机械化程度,(7)机械设备的利用系数:机械设备的年平均小时搬运量,与机械设备的额定小时搬运量之比,可以用来评估机械设备配置的合理性。
4仓储作业流程:接运,验收入库,保管和养护,出库5货架储存的优点:防止货物相互挤压,自由选择货位,机械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