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考试资料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行政法学一.单选题(共34题,68.0分)1、下列行为中,不可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
A罚款B国防行为C没收D强行摊派正确答案:B2、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消除,这是行政行为的( )。
A确定力B拘束力C公定力D执行力正确答案:A3、部委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 )A警告与罚金B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C警告、罚款与没收财产D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正确答案:B4、根据《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有权签署的是( )。
A主管部长B秘书长C副总理D总理正确答案:D5、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行政职权由法设定B行政行为违法无效C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合乎情理D行政行为必须受到监督正确答案:C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 )。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正确答案:D7、实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人民B国家C共产党D组织正确答案:A8、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对该复议决定仍不服,相对方( )A不能再申请行政复议,因为行政复议采用一级复议原则B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但该裁决为最终裁决C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必先经过国务院的复议程序D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正确答案:B9、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的( )A三日内提出B五日内提出C七日内提出D十日内提出正确答案:A10、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属于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是( )A工商机关B税务机关C审计机关D公安机关正确答案:C11、《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由( )另行制定。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交通部D公安部正确答案:B12、主持行政裁决活动的机关是( )。
A司法机关B行政机关C检察机关D国家权力机关正确答案:B13、行政主体对其行政行为应承担撤销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的情形有( )。
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4
行政法学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的核心是( A )A行政权B 行政组织c行政机关c行政人2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的总和称之为( B )A行政法规B行政法C 行政规章D行政法律3我国行政法渊源中具有最高效力等级的是( D )。
A.法律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C.中共中央发布的政策性文件D.宪法4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B )A行政法律关系B行政关系C行政管理法律关系D 行政救济关系5行政法以规范国家的(C )为其内容。
A立法活动B审判活动C行政管理活动D检察活动6 2003年5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属于(D )。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地方规章7 按隶属关系对内部相对人实施管理的行政主体称为( A )A内部行政主体B外部行政主体C本行政主体D派出行政主体8行政职权随组织的成立而自然形成,无须经其他组织授予的管理主体是( B )A授权行政主体B职权行政主体C单独行政主体D共同行政主体9《中国银行章程》规定,“根据国家授权,发行外币债券”。
据此,中国银行从事上述活动时是( C )A职权行政主体B内部行政主体C授权行政主体D派出行政主体10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全国人大常委D省级政府11《国务院组织法》是(A)。
A.法律B.部委规章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12根据我国宪法,有权制定部门规章的主体是(B)。
A. 全国人大常委会B. 国务院部委C. 国务院D. 全国人大13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是( C )A. 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的人民政府B. 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C. 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D.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14行使立法解释权的机关是( B )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15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须出于正当动机,符合正当目的,这一要求体现了行政行为的哪种特性(A)A 正当性B 强制性C 情理性D 平衡性16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行政职权由法设定B行政行为违法无效C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合乎情理D 行政行为必须受到监督17关于行政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行政主体主要是组织,也包括个人B 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C、任何情况下行政主体也就是行为主体D、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主体18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D )。
行政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12-15分1、行政(1)含义行政是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和并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活动。
(2)特征①国家意志性②有执行性③法律性④强制性2、行政权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授权的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实现行政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为目的的所享有的各种权力的总称。
它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形态。
3、几组概念的区分(1)行政权与行政职权行政职权:具体的行政机构及其人员根据他们的任务、职位而依法所赋予的行政权。
行政权是一种权利。
行政职权是一种权利也是义务。
关系: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
4、权力与公民权利权利:指法律上的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权力:一种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另一种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即职权,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①:权力主体不同。
权力的主体:国家机关和组织;权利的主体: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
②:权力的行使是国家行为;而享受权利不是国家行为。
③:权力是法律所确认;而权利是法律所赋予。
④:权力不能自由处置;而权利可以转让或放弃。
⑤:权力具有单方性;而权利的享有必须义务的履行为相对。
5、行政法(1)含义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特征形式上:(1)难以制定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律规范数量繁多;(3)行政法律规范表现形式不统一,层次多。
内容上:(1)调整对象的确定性;(2)内容的广泛性和多变性;(3)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交织在一起。
6、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1)管理论(2)控权论(3)平衡论7、行政法的渊源(1)含义:指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即行政法法律规范的来源、出处。
(2)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成文:宪法、法律、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际条约和协定、法律解释非成文:习惯法、行政先例、行政判例8、冲突与适用(1)使用规则①上位法优于下位法②特别法优于一般法③新法优于旧法④变通法优于被变通法⑤行为地法优于人地法(2)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①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使用是,有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决定在该地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决裁。
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B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2、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C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省、直辖市权力机关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无需报批准,但不能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3、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过(B)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
A、两次B、三次C、五次D、四次4、立法法确定,法律解释权属于(B)。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是(C)年宪法修正案确定的。
A、1988B、1993C、1999D、19826、宪法规定,国家为了(C)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A、政治利益B、国家利益C、公共利益D、集体利益7、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C).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规章D、法律8、行政法规由( B)签署国务院令公布.A、国家主席B、总理C、部长D、首长9、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 D)裁决.A、地方人大B、部长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10、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 A )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11、对不满( A )周岁的人实施的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A、14B、15C、16D、1812、行政机关对违法事实确凿的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当场作出( B )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A、20元B、50元C、100元D、200元13、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依照一般程序进行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C ).A、可以1人B、只能2人C、不得少于2人D、没有人数要求14.对当场作出的(D)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
自考00261行政法学 考点汇总复习资料
考试分析一、题型及分值题型题量分值总分单选30130多选5210531535151101021020二、课程特点20%50%30%2:3:3:215060三、复习要点123四、应试技巧123456四、应试技巧1234谢谢第一章绪论本章考核重点12345考点1:行政法的一般渊源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1)A BC D【正确答案:ABC】考点2:行政法的分类123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2)ABCD【正确答案:ABC】讲解归纳与举例123考点3: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3)ABCD【正确答案:A】考点4: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4)ABCD【正确答案:A】考点5: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2345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5)ABCDE【正确答案:ABCDE】讲解归纳与举例12345谢谢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本章考核重点1234考点1:合法性原则的具体内容12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1)ABCD【正确答案:AB】讲解归纳与举例12考点2:合理性原则的具体内容12345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2)A B C D 【正确答案:ABC】12345考点3:行政合理性原则还延伸出了一些其他原则1234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3)A BC D【正确答案:ABC】1234考点4: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主体的要求12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4)A BC D【正确答案:AB】12谢谢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本章考核重点12345考点1:行政优先权内容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1)ABCD【正确答案:ABC】讲解归纳与举例考点2: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2)ABCD【正确答案:ABCD】讲解归纳与举例考点3:行政机构的特征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3)ABCD【正确答案:ABCD】讲解归纳与举例考点4: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讲解归纳与举例例题4)ABCD【正确答案:ABCD】讲解归纳与举例考点5:公务员的权利12345678。
《行政法学》助学平台复习资料
《行政法学》助学平台复习资料-综合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为()。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部门规章【正确答案】:D2、下列属于行政法特殊渊源的是()。
A.宪法B.自治条例C.国际条约D.单行条例【正确答案】:C3、依据(),行政法可以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监督行政行为法。
A.行政法的调整对象B.行政法规范的性质C.行政法的作用D.行政法的内容【正确答案】:C4、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
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C.行政组织法与行政行为法D.行政行为法与监督行政行为法【正确答案】:A5、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A.物质财富B.行为C.精神财富D.行政相对方【正确答案】:D6、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不属于它们的区别的是()。
A.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行为等,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B.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受监督地位C.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行政法律关系也就没有监督行政法律关系D.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相对于行政主体的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相对于行政主体的另一方是监督主体【正确答案】:C7、在以司法审查为核心的关系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权利不包括有()。
A.排除诉讼障碍权B.辩论权C.质证权D.被代理权【正确答案】:A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国占统治地位的行政法学理论是()。
A.戴雪的学说B.古德诺的学说C.波特的学说D.詹宁斯的学说【正确答案】:A9、自1949年以来,我国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行政法学教材是()。
A.《行政法学》B.《行政诉讼法学》C.《行政法概要》D.《行政复议法学》【正确答案】:C10、行政活动的作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必须有法律的明文依据,否则不得为之。
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1.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行为主体、行为权限、行为内容、行为程序和行为形式。
这些要件保证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行政法律责任的种类可以根据责任主体、功能与目的、责任的性质和确认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等方面进行分类。
这些分类有助于明确行政法律责任的性质和范围。
3.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行政主体的行为性质、作用对象的特定性、对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实际影响、要式行为、可救济性、形式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以及效力的一次性。
4.行政处罚的原则包括处罚法定、合理处罚、处罚公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保障相对人权利和一事不再罚等。
这些原则保证了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5.行政合同的原则包括公开竞争、全面履行和公益优先。
这些原则保证了行政合同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6.依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包括行政职权的法定性、行政行为的法定程序和依法追究行政违法行为等方面。
这些原则保证了行政权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1)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不能超越法定职权范围。
2)行政行为必须考虑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不能偏袒特定利益群体或个人。
3)行政行为必须合理、适当、有效,不能滥用权力或任意决定。
4)行政行为必须公开、透明,不能搞秘密、不公开。
5)行政行为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申辩,不能不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合理原则是现代行政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在行政实践中,要注重行政合理原则的贯彻落实,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力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行政合理原则的具体内容和适用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行政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章⾏政法的概念第⼀节⾏政与⾏政法1.三种最基本的⾏政法上的⼈:⾏政主体(包括⾏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政相对⼈(直接被⾏政机关的活动所约束的⼈)、利害关系⼈(没有被⾏政⾏为直接约束,但明显受到⾏为的波及的⼈)2.⾏政是国家⾏政主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特定⼿段发⽣作⽤的活动。
是对⾏政职权的⾏使。
(1)⾏政是国家⾏政主体的活动。
法⽆授权,不得为之;⾏政活动只能由⾏政主体本⾝或其他组织或个⼈以⾏政主体的名义作出。
(2)⾏政是⾏政主体的特定活动。
⾏政只是⾏政主体的部分活动;⾏政主体为⾃⾝利益⽽从事的其他活动,如借贷、租赁、买卖等,不属于⾏政。
(3)⾏政是⾏政主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活动的总称。
3.公⾏政和私⾏政:公⾏政须通过⾏政⽅式来解决,私⾏政属民法的调整范围。
4.⾏政的特征:(1)⾏政具有国家意志性(2)⾏政具有执⾏性(3)⾏政具有法律性(4)⾏政具有国家强制性5.⾏政法律规范数量繁多,变现形式多样,没有统⼀完整的法典。
第⼆节⾏政法的渊源与分类1.⾏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政法规、地⽅性法规、⾃治条例和单⾏条例、规章、有权法律解释、条约和协定第三节⾏政法的基本原则1.⾏政合法性原则(依法⾏政原则)基本含义:⾏政主体的设⽴,拥有⾏政职权和⾏使⾏政职权都必须得到法律的授权;法律优先原则:⾏政⾏为不能与上位法律相抵触和违背。
①⾏政主体的设⽴必须合法。
⾏政主体是能以⾃⼰的名义拥有和⾏使⾏政职权,并能以⾃⼰的名义为⾏使⾏政职权的⾏为产⽣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机关或组织。
②⾏政职权的拥有应当合法。
⼀切⾏政⾏为都以⾏政职权为基础,⽆职权便⽆⾏政。
③⾏政职权的⾏使应当合法。
④违法⾏使⾏政职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PS:案例“在家看黄⽚违法吗?”2.⾏政合理性原则(⽐例原则是合理性原则的核⼼)含义:是指⾏政⾏为应当具有基本的理性、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及⽴法⽬的。
自学考试《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行政法学(00261)复习资料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一)行政法的概念识记:(1)行政;(2)行政权;(3)行政法的概念。
领会:(1)行政权与行政职权;(2)行政权与行政权限;(3)行政权的内容;(4)行政权的特点;(5)行政权的双重作用;(6)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7)行政法的渊源;(8)行政法的分类;(9)行政法的特点;(10)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二)行政法的关系识记:(1)行政法律关系;(2)监督行政法律关系;(3)行政法关系。
领会:(1)行政法律体系的特征;(2)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三)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用(1)联系实际分析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分析行政法的特殊社会作用。
(四)行政法学的发展及其学科体系领会:(1)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联系与区别;(2)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学的特点;(3)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学发展的特点。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领会: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二)行政合法性原则识记:(1)行政合法性原则;(2)法律保留原则;(3)法律优先原则。
(三)行政合理性原则识记:(1)行政合理性原则;(2)行政公开原则;(3)行政公开原则;(4)比例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
领会: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一)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概述识记:(1)行政主体;(2)行政职权;(3)行政职责;(4)行政权限;(5)行政相对人;(6)行政优先权;(7)行政优益权。
领会:(1)行政职权的内容;(2)行政职责的内容;(3)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关系;(4)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关系;(5)行政主体与公务员的关系。
应用:联系实际分析确立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
(二)国家行政机关识记:(1)国家行政;(2)中央行政机关;(3)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领会:(1)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2)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区别;(3)国务院的职权;(4)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的职权;(5)地方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6)地方行政机关的行政。
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1
行政法学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的核心是( A )A行政权B 行政组织c行政机关c行政人2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的总和称之为( B )A行政法规B行政法C 行政规章D行政法律3我国行政法渊源中具有最高效力等级的是( D )。
A.法律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C.中共中央发布的政策性文件D.宪法4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B )A行政法律关系B行政关系C行政管理法律关系D 行政救济关系5行政法以规范国家的(C )为其内容。
A立法活动B审判活动C行政管理活动D检察活动6 2003年5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属于(D )。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地方规章7 按隶属关系对内部相对人实施管理的行政主体称为( A )A内部行政主体B外部行政主体C本行政主体D派出行政主体8行政职权随组织的成立而自然形成,无须经其他组织授予的管理主体是( B )A授权行政主体B职权行政主体C单独行政主体D共同行政主体9《中国银行章程》规定,“根据国家授权,发行外币债券”。
据此,中国银行从事上述活动时是( C )A职权行政主体B内部行政主体C授权行政主体D派出行政主体10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全国人大常委D省级政府11《国务院组织法》是(A)。
A.法律B.部委规章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12根据我国宪法,有权制定部门规章的主体是(B)。
A. 全国人大常委会B. 国务院部委C. 国务院D. 全国人大13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是( C )A. 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的人民政府B. 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C. 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D. 国务院与其有关部门14行使立法解释权的机关是( B )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15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须出于正当动机,符合正当目的,这一要求体现了行政行为的哪种特性(A)A 正当性B 强制性C 情理性D 平衡性16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行政职权由法设定B行政行为违法无效C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合乎情理D 行政行为必须受到监督17关于行政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行政主体主要是组织,也包括个人B 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C、任何情况下行政主体也就是行为主体D、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主体18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D )。
行政法学试卷
行政法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 D),不符合行政合法性原则。
A.行政机关在法定限度内形式自由裁量权B.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地方规章C.工商部门吊销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D.行政机关任意将行政职权委托给社会组织行使2.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特殊渊源的是(D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法律解释3. 某县政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由县法制办批示所属安全生产局在某矿区设立煤炭检查站,对过往运煤车辆进行检查,并委托其行使处罚权,该检查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A )A.县安全生产局B.矿区煤炭检查站C.县人民政府D.县政府法制办4. 某市工商局把没收的假药卖给当地某医院,该医院出售这批假药时被市卫生局发现,经查实对市工商局以及医院分别进行了行政处罚,本案中的行政主体是( D )。
A.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B.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C.市人民政府D.市卫生局5. 以下不属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是(D )A.随意扣留物品B.警察外出度假追捕犯罪分子C.乡镇府工作人员扣押人质解决纠纷D.某警察执完勤后去饭馆吃饭,与人发行争执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是 (B )A.厦门市人民政府B.井冈山市人民政府C.重庆市人民政府D.哈尔滨市人民政府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听证范围的是 (A )A.行政拘留B.吊销营业执照C.责令停产停业D.较大数额的罚款8. 王某生产假酒进行销售,使多人喝其酒后中毒,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受害人亲属向当地县工商局举报,县工商局恰巧拿来调查处理,调查结果认为王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对此,县工商局应当如何处理?( B )。
A.对王某进行行政处罚B.不予处理,但应移送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C.对王某进行行政处罚,然后移送司法机关D.不予受理。
告知村民向公安机关报案9. 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C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只有权利机关有权撤销C.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D.相对方有权变更10. 行政违法是指(A )A.行政主体违法和行政相对方违法B.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C.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违反行政法的行为D.行政相对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并适用相应处罚措施的行为11.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00261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衔接考试计划专业代码:030302① 统考课程00261 行政法学(替换)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以下课程选考不低于16学分00322 中国行政史00024 普通逻辑00034 社会学概论00323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1 中国文化概论00067 财务管理学③ 学分互认课程03708 中国近代史纲要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15 英语(二)1.行政行为一经作出,除非有重大、明显的违法情形,即假定其合法有效,任何人未经法定程序,均不得否定其法律效力,这体现了行政行为的(公定力)2.法定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3.属于行为罚的行政处罚形式是(行政拘留)4.行政诉讼中适用于特殊地域管辖的案件是(强制拘留)5.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的是(人民法院)6.公司、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时效是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60日内)7.“国家公务员因非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受到行政处分”,这是国家公务员的(职位保障权)8.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税务局征税行为)9.在行政程序制度中保证行政相对人参与原则实现的基本制度是(听证制度)10.下列属于特别许可的是(烟草专卖许可)11.下列规范文件中属于法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1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规章)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14.行政赔偿的请求时效为(2年)15.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16.在行政诉讼中,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的是(被告)17.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节水办受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委托对某企业进行了处罚,这里的行政主体是(市公用事业管理局)18.公安机关对吸毒者强制戒毒的行为,其性质是(行政强制)19.我国国家赔偿法确认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20.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裁定主要用于解决(程序问题)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行政审判权)22. 回避制度是何项原则的体现(行政公正)23.下列属于行政法渊源(自治条例)24.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谁管辖(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 26.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价值在于控制行政权的是(英美)27.下列何项案件不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听证范围(行政拘留案件)28.某市公安局的干警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该赔偿义务机关是(该公安局)29.被称为行政法母国的是(法国)30.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行政规章)31.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32.国务院颁发专家特殊津贴的行为是(行政奖励)34.下列不属于国务院的组成成员(直属局长)35.行政立法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36.在我国,下列何项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37.下列何项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38.行政决定—经作出,即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有关人员和组织必须遵守,这体现了行政行为的(拘束力)39.属于行政征收内容的是(排污费)40.行政许可行为是一种(应申请的行政行为)41.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42. 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指国务院43. 工商所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44. 居民委员会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45. 赶赴火灾现场的消防车,需要铁路运输或者渡江运输时,铁路和航运部门应当优先免费载运。
自考《行政法学》全部复习资料
自考《行政法学》全部复习资料v1.0 可编辑可修改《行政法学》名词解释1.行政:在行政法上的意义,通常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活动。
2.行政处理权: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对涉及特定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等事项作出处理的权力。
3.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规范对其范围、条件、标准、行使、程序等作了较详细、具体、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
4.行政征调:亦称公用征调,是指行政主体等为了公共利益,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者紧急需要的情况下,依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征用和调集个人和组织的财务或劳务,并给予相应补偿的行政行为。
5.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有公共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行政诉讼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6.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7.行政处罚权: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政相对人依法给予制裁权力。
8.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范围等作一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
9.狭义的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个人和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10.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
11.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通常是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主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其权利、义务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考试1.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行政法律后果的组织。
①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
②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国家权利的组织。
③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
④能够独立承担法律后果。
在我国,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职权性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一类是授权性行政主体,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行政相对人:也称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4.行政赔偿: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的法律制度)。
(1)职权性行为。
以目的为主要判断标准,如果行使职权的需要是导致致害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则是行使职权的活动。
(2)可归责性。
●没有法律上的理由而侵犯当事人权利●法律行为:一般以是否违法为标准:从主体、权限、程序、内容、形式等方面判断●如错误逮捕、错误判决,只要最终认定无罪即要赔偿(类似于结果责任)●事实行为:看工作人员是否有故意或者未尽合理注意义务。
(3)损害结果●侵犯合法的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侵犯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导致精神损害的,也要赔偿精神损失)(4)行政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作出侵权行为的行政主体则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①侵权行为主体行政侵权损害是由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造成的,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组织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的个人、事实上在执行公务或自愿协助公务的人员。
②.行政侵权行为。
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行为而造成损害的行为,如何判断职务行为是关键问题所在。
③.实际或必然的损害。
(1)根据我国当前赔偿法的规定,损害主要包括人身自由的损害、生命健康的损害以及财产的损害,目前加入精神方面的损害等。
(2)就人身自由的损害而言,确定的是自由和金钱的转换计算,以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在这里,实际损失的是自由;由于自由的无法计算其价值,故必须以金钱替代。
(3)就生命健康的损害而言,确定的是实际损失(如医疗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可得利益的损失(如生活费)。
(4)就财产的损害而言,根据第28条的规定,确定的是实际损失(如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④.因果关联。
实际或必然的损害是由行政侵权行为造成的,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
5.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可申请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在复议范围方面,行政复议法作出的最大变革是把过去一直排斥在外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进来,但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有限。
可以申请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限于规章以下(不包括规章)的规定,包括国务院各部门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第二,附带。
行政相对人不能直接对上述抽象行政行为申请复议,行政相对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方才可以一并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行政复议的管辖(一)由人民政府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1.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对省、自治区政府派出机关(即地区行政公署)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3.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既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终局裁决(即行政相对人可以选择,但如果选择向国务院申请裁决的,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就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由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1.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既可以向本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2.但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这些机关属垂直领导体制)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3.对国务院各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既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终局裁决(原理同上)。
(三)由派出机关、派出机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1.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派出机关(即地区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对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既可以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地方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四)由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五)其他情况1.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2.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6.行政立法主体:①国务院②国务院各部、委③国务院直属机构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⑤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⑥经济特区市人民政府⑦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7.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
特征:①行政处罚由特定的行政主体作出的。
②行政处罚是针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所实施的制裁。
③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对违法者的惩戒和教育,又是维护行政管理秩序。
一般把行政处罚划分为:人身罚、财产罚、申诫罚和行为罚。
8.行政强制执行:指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决定所设立的义务,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措施。
9.代执行:是指行政相对人(义务人)拒不履行行政所确定的义务,行政机关委托第三人代为执行,并向义务人收取执行费用。
10.执行罚:是指行政机关对拒不履行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的义务人,可以信得金钱给付义务,以迫使其履行的强制执行措施。
11.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得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12.行政给付:是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失业、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利益或物质有关的权益的行政行为。
13.行政赔偿: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的法律制度)。
14.行为罚又称能力罚,指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当事人某些特定行为能力和资格的处罚。
15.行政拘留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形式。
16.17.行政是行政主体为实现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18.行政法是调整围绕行政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配置并控制行政权,确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行政征收与行政没收。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取得负有缴纳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一定的金钱或实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没收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所给予的一种财产性行政处罚。
区别:(1)发生依据不同,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是行政没收的前提;而行政征收是以相对人有法律上缴纳义务为前提的,与主观过错无关。
(2)行政没收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是对违法相对人的一种法律制裁,而行政征收不具有制裁的性质,依法缴纳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履行的义务。
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性使用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或劳务,并给予一定补偿的具体行政行为。
20.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我国公务员的范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的人员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人员行政机关的人员政协机关的人员审判机关的人员检察机关的人员民主党派机关的人员21.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标准:依行政行为的启动方式不同。
依职权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其职权而无需行政相对人申请就能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
如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
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才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22.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已生效行政行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所具有的不受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
对行政行为主体,它要求行政主体不得主意改变自己所作的行政行为,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行政相对人,它要求行政相对人,不得任意请求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行为,否则其请求不被视为有效请求,而不予受理。
(如超过复议或起诉期限的,行政相对人不能再就行政行为的效力提起诉讼。
)23. 信赖保护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由此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24. 讨论我国行政法理论中的管理论、控权论和平衡论。
我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管理论、控权论和平衡论。
管理论出现在我国行政法研究的早期,它把行政法看作是关于行政管理的法。
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其重点是规范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以建立和维护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任务的法的秩序。
控权论认为,行政法的目的在于保障私权和自由;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限制和控制行政权;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行政原则;而行政法的手段是司法审查和行政程序。
在控权论者看来,行政法的作用正如同紧箍咒,约束着处于强势地位的行政权。
平衡论主张,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应"尽可能在总体上平衡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建立和维护民主与效率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法的秩序,因此,行政法应该是平衡法。
平衡论的实质,是试图在相对人的权利与行政主体权力的一种角力中得到一种动态牵制与利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