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摘要21世纪的音乐教师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让学生在陶冶情感的同时,提高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素质培养教学方式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著名的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也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效激趣,首先要对学生的兴趣予以细致的观察,其次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知道他们的需求,然后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求得到最佳效果。

我在上第一节音乐课时,打破了师生间寻常的问好形式,由我伴奏,师生间互相用唱的形式问好。

渐渐地我又采用了其他不同的问好形式,如边唱边跳问好、用自创的舞蹈手势问好、改编旋律问好等,让学生一开始就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神奇与奥妙。

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改编、自创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方法,创设音乐的课堂环境要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外,还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讲究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要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同时要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把自己对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

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使自己成为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同时在教学的各个领域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一,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自发地产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音乐作品、音乐书籍、音乐视频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教师还可以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或指导,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音乐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计划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可行性强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第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尝试和创新。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实践、观察等方式,主动探索音乐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找出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学生可以通过录音、录像、作品展示等方式,自主对自己的音乐表现进行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进行提高。

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自己的任务。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1. 引言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教育,小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老师和家长们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

2. 理论基础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理论基础需要考虑:•音乐感知与认知理论: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发展音乐感知与认知能力,包括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要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音乐表达理论: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帮助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造性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能力,引导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3. 实践方法和策略3.1 创造性音乐活动创造性音乐活动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创造性音乐活动的建议:•音乐编曲:让小学生通过改编已有音乐作品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创作歌曲:引导小学生用简单的旋律和歌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编写音乐故事:鼓励小学生用音乐来讲述一个故事,通过音乐表达情节和角色的感受。

3.2 音乐欣赏和分析音乐欣赏和分析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音乐欣赏和分析的方法和策略:•倾听经典音乐:让小学生聆听和欣赏一些经典音乐作品,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其中的美;•分析音乐结构:引导小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比较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小学生欣赏和比较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多样性的认知。

3.3 表演和合作活动表演和合作活动可以让小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和展示自己。

以下是一些表演和合作活动的建议:•合唱团和乐团演出:组织小学生参与合唱团和乐团的演出,让他们学会合作和共同创作;•音乐剧表演:引导小学生参与音乐剧表演,通过音乐和表演来诠释故事;•创作音乐视频:鼓励小学生合作创作音乐视频,通过音乐和视觉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素养是指具备欣赏、表演、创造和研究音乐的能力和素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培养音乐素养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
活动,如歌唱、舞蹈、演奏、表演等,来吸引学生,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让他们认识到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音乐的表演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音乐比赛、音乐会和演出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经常组织练习,让学生
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堂、音乐会
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音乐,认识音乐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和审美能力。

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原创音乐,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随时记录自己的音乐灵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
通过创作,理解音乐形式和结构,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音乐是人类语言之外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也是一种可以启发智慧和感受美的艺术形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从歌唱、节奏、音准和视唱四个方面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一、歌唱训练歌唱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和嗓音。

在歌唱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声乐特点,选择适合的歌曲让学生练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简单易学的儿歌和民歌是比较适合的。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分解、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方法,培养他们的音准和音色。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唱歌练习,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美好。

通过歌唱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歌唱的技巧,还可以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也是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节奏表现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节奏知识和技能。

在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敲打乐器、拍手、跳舞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节奏的脉动和力量,提高他们的节奏感知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声音、故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式和节奏表现。

通过节奏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音准训练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和嗓音。

通过歌唱、节奏、音准和视唱四个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有助于他们
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下面我将从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
方面来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音乐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首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和表演,可以
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
创造能力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音乐创作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作,让
他们自己编写音乐曲目或者歌词,可以启发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对于音乐教学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在音乐知识的教
学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
让学生自己查找和收集相关的音乐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可以采用合作
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音乐表演和合唱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合作,让他们自己进行分工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可以让学生互相欣
赏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运动觉”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运动觉”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运动觉”能力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运动觉”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这是指学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知、运动、思维等方式,全面锻炼身体,提高运动协调能力、空间感知以及节奏感等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觉”能力。

一、加强身体活动音乐活动是一种充满动感和运动的活动,在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运动来表达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情感等内容。

因此,加强身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觉”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动作,如摆手、划圈、拍子、踏歌等。

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还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运动的感知和体验。

二、提高空间感知音乐活动中,空间感知能力也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感知音乐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中的意义。

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体位、方向变换,或者利用一些小游戏,如模仿小鸟飞翔、模仿风吹树叶摆动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空间感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强化节奏感音乐的节奏是各种乐器演奏的核心,因此强化节奏感的培养对于音乐学习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节奏练习活动,如手敲木鱼、打拍子等。

可以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节奏练习。

通过不断地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提高合作能力音乐活动需要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

因此,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也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多人创作,实现各自的音乐理念,同时将他们的创意组合成一首完整的曲子。

这种互动和合作将促进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理解和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觉”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觉”能力,需要教师结合音乐学习内容,通过加强身体活动,提高空间感知、强化节奏感和提高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潜力和综合素质。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方法:1. 系统学习: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计划,包括音乐理论、乐理知识、音乐历史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认识,为他们以后深入学习和发展音乐才能打下基础。

2. 启发式教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有限,只是通过死记硬背学习音乐知识并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听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欣赏音乐,带领学生倾听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培养音乐才能: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音乐才能的关键时期。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音乐课外活动,如合唱团、乐器学习等,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个性化的音乐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5.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亲身体验和参与。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手工制作、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6. 文化融入:音乐是一种文化表达形式,通过音乐教学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包容性思维。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
音乐教育在小学低年级的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任务
包括:
1. 培养音乐兴趣: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
关键时期。

教师应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例如唱歌、跳舞、演
奏乐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爱。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
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能力。

2. 培养基本音乐能力: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
的基本音乐能力,包括节奏感、音准感和听辨力等。

通过教授简单
易懂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基本乐理知识、音乐符号的认识和操作等,帮助学生打下稳固的音乐基础。

3. 发展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小学
低年级的音乐教育应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唱歌、编曲、创意音乐表演等活动,培养
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合唱团、乐队等集体演出,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配合,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5. 培养审美素养: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经典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以上主要任务的开展,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还可以培养学
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指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理解程度,以及如何欣赏和表达音乐的
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几个方法:
第一,多听音乐。

学生在听音乐时,可以有意识地关注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以
及演奏技巧等元素。

听音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例如提示学生听哪些元素,让学生自己领悟。

第二,唱歌。

唱歌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音乐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一些唱歌的时间,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
己创造歌曲。

第三,演奏乐器。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乐器,并教导学生如何演奏。


奏乐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体验音乐美。

第四,欣赏音乐会。

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音乐会,让学生去欣赏专业的音乐演出。


些演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五,参加音乐比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比赛,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
的音乐素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总的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
听音乐、唱歌、演奏乐器、欣赏音乐会以及参加音乐比赛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让学生享受音乐的美好。

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开发与培养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

它对于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音乐及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如何通过富有创意的音乐教学手段,有效引导学生全面开发和培养各种能力,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增强美育意识,发展学生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对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但这种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逐步培养。

小学音乐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学生特点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认真研究音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来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小雨沙沙》这一课时,我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并不急于教授歌曲,而是先请学生闭眼听一段描绘雨声的录音,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把学生融入到大自然的优美情境当中。

然后进行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告诉我你在雨中的心情,并让我知道你雨中的故事?”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下雨了,因为下了雨我可以在水塘里玩水,可有意思了。

”还有的学生讲了雨天发生的故事。

接着,我们运用多媒体显示一幅幅极富有诗意的连续画面:“池塘里的小雨点”,“碧绿的田野”,“田野中的小禾苗”等等,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小雨的“沙沙声”,学生的思绪在雨景中延伸、想象在雨景中扩展,审美感受逐步形成,这种导入设计非常浅近,非常生动,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会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与此同时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中也逐渐浓郁,这时再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科目,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表达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一、创设音乐学习环境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注重打造积极、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音乐教室的装饰、播放优美的音乐等方式创造浓厚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团等,提供更多展示音乐表达能力的机会。

二、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鼓励他们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方式进行表演和互动,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注重声音的训练和发展声音是音乐表达的基础,因此在音乐教学当中,注重声音的训练和发展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口唱、音阶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音高和音准,同时也可以通过合唱训练,让学生在集体表演中培养听觉和协调能力。

四、培养音乐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他们从中学会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用简洁准确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五、促进自主学习和创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创造的空间。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和工具,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创作和表达;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音乐比赛或演出,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新的音乐风格和形式,拓展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程本身,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教师可以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教师合作,将音乐表达能力融入到跨学科的教学中。

音乐课教案: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能力和表达技巧

音乐课教案: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能力和表达技巧

音乐课是一门有趣和富有创造力的课程。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天赋和审美能力。

在不断发展的音乐教育中,传授学生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能力和表达技巧,是音乐教育的重点。

本文将探讨音乐课的教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一、音乐掌握的基本能力在音乐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节奏感、音高感、音乐记忆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这些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需要老师们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

1. 节奏感节奏感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用打鼓、跳舞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帮助他们认识每个节奏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 音高感音高感是指学生的听辨和区分不同音调的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唱歌、钢琴弹奏、发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高感。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符、音阶和音程的关系,为他们学习乐器打下基础。

3. 音乐记忆能力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很多知识和技巧需要记忆。

学生需要掌握音乐记忆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听音乐、记谱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音乐。

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音乐,培养学生创作和记忆的能力。

4. 音乐表演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是指学生可以在演出中或者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音乐技巧和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演奏、合唱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表演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自己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开发他们的音乐潜力和创造力。

二、音乐的表达技巧除了掌握音乐的基本能力,学生还需要掌握音乐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完美地演绎音乐作品,传达出音乐中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以下表达技巧:1. 节奏和速度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可以带给听众不同的音乐体验。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节奏和速度的运用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感下的节奏和速度的差异,并加以表达。

2. 音色和强弱度在音乐中,不同的音乐器有不同的音色。

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

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

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一、音乐教学中创造力的概念创造力是指个体在特定领域内独立地产生原创性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创造力指学生在音乐学习和表演中,能够独立地运用音乐语言和技巧,产生独具个性的音乐作品或表演。

二、音乐教育中培养创造力的方法1. 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体验,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风格、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创设创作环境音乐教室应该是一个鼓励创造力的环境。

教师可以设置音乐创作角,提供各种创作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地创作音乐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创作比赛或演出,为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

3. 引导创新思维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可以采用开放性的问题提问,让学生自由思考、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同时,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传统观念,勇于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和个性。

4. 组织合作创作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创作。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可以互相启发,激发更多的创意和想法。

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学生可以共同完成一项音乐作品,增强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创造力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创造力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的意义:1.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音乐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表达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创造力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更主动地思考、探究和实践。

小学音乐教育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育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育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创造力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主动进行探究和创造。

例如,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小曲子,或者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旋律创作自己的歌词,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批判性思维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从而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听一些音乐,然后从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在评判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标准。

三、沟通能力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语言,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让学生组成一个小乐队,在一定的时间内排练一首歌曲,然后展示给大家听,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合作精神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

音乐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例如合唱、合奏等,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合作,发扬团队精神。

例如,让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首歌曲,并且在创作过程中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文化素养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方式。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培养,让学生了解音乐文化的历史和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育应该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更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素养,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人格魅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四种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四种能力"
些 动 作 , 丰 富 了情 节 , 充 实 了 音 既 又




的音乐感受能力中有大量的成分来 自遗传 , 是与生俱 来 、
不 可 改 变 的 事 实 , 是 有 科 学 依 据 的 。另 一方 面 , 们 也 这 我
乐形象。 2鼓 励 学 生 一 边 唱歌 , 边 表 演 . 一
奏两声部 、 副旋律时 出现音 准不稳定 的现象 , 而且还培养
小学音 教学中培养学生一 图种能力~
着差别 。在教学 中, 教师可 以从 以下 几个方面去培养学 生的欣赏能力 : 1掌握音乐专业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 . 教师在 教学 中应 当让学生掌握 这些音乐基 础知识 ,
并 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 反 复强 化 训 练 ,让 学 生不 断 发 展 和 完善 自己 的音 乐 综 合 能 力 , 欣 赏 打 下 坚实 的基 础 。 为
在 长 期 的 训 练 、 陶和 培 养 下 才 能逐 渐形 成 和 提 高 。 为 熏 作



教师 , 在这个方面要千方百计通过对学生 的强 化训 练 , 提 高 学 生 的 音 乐 感受 能力 。
些动作倾 注了他们 的感情 。 教师要尽
量 引 导 小 学 生 自编 动 作 表 演 , 他 们 让
为歌 曲配动作 。这样 , 既调动 了学 生 学习歌 曲的积极性 , 又培养 了学生 丰 富 的想像力。 3在 欣 赏 乐 曲中创 新 .
教 师 在 教 学 中应 当 指 定 学 生 把
杨 仲

白己对音乐 的感 悟想像 成一 个具体 的 故 事 , 编 成 一 个 小 故 事 , 样 就 或 这
X OUSI I J OH I XEF A ‘I SI A I D A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音乐欣赏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培养音乐兴趣、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进行细致的音乐鉴赏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培养音乐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第一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1. 创设音乐氛围:在教室和学校里播放音乐,可以使学生不断接触到音乐,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组织音乐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培养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让他们接触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1. 听音乐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听音乐会,让他们亲身感受专业音乐演奏的魅力,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2. 看音乐剧和舞台表演: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音乐剧和舞台表演,让他们感受音乐与舞台艺术的融合,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 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使他们对音乐的了解更加全面。

三、进行细致的音乐鉴赏细致的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音乐鉴赏:1. 听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引导他们分析音乐的结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2. 学习乐理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如音符、节奏等,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从而更好地品味音乐。

小学音乐如何培养学生的“四力”

小学音乐如何培养学生的“四力”

小学音乐如何培养学生的“四力”摘要: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唱歌,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只有这些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

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四力;教学音乐是素质教育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的一门学科。

学习音乐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发展他们的能力。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学习音乐的四种能力,即:感受能力、鉴别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四种能力我们称之为“四力”。

一、从兴趣的培养开始,让学生有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真正的快乐学习就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学生,连教师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都在整个活动中积及地投入,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整个精神力量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在学习过程中,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是愉悦的,他们有一定的自豪和神圣感。

所以,对学生感受力的培养是从听音乐、比较音乐、想象音乐、再加以联想得来的。

其中,学生用耳朵听音乐是对音乐感知的第一条件,所以要让学生多听音乐,只有多听,他们才能反复欣赏,从而加强记忆。

所谓的比较方法是指,能区分音乐的差别,比如说音乐表现手段中的音高、力度、速度、节拍、音色、音区、节奏、时值等,只有不断地比较才能更好地听辨,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记忆能力与听辨能力也是感受音乐的关键条件。

之后,我们再通过对学生对音乐的想象与联想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与塑造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抽象的意境描述,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形成形象记忆。

二、以陶冶情操为目标,让学生有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教会学生唱几首歌是不够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唱歌,把教师的唱歌技巧教给学生,如学习音乐的程序、思考问题的方法等都要教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还学会了认识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目标一:培养音乐兴趣
- 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培养他们的音乐潜力。

目标二:掌握基本音乐知识
- 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概念、乐理知识和乐器演奏基础。

- 帮助学生熟悉音乐符号和音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目标三: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演唱和演奏音乐作品。

-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表情和共鸣。

目标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 倡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加强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 引导学生在音乐合奏和合唱中体验和分享成功和快乐。

目标五:促进终身音乐研究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终身研究音乐的兴趣。

-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社团和活动,发展他们的音乐才能和个人兴趣。

以上是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音乐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浅谈小学音乐学生感知、鉴赏、表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学生感知、鉴赏、表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学生感知、鉴赏、表现能力的培养摘要:音乐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审美、认知能力提升都有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知、鉴赏以及表现能力,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感知鉴赏表现力培养策略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而且对于学生的思想和素养有着很重要影响的科目,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音乐教学不仅局限于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还能够为学生的多个学科学习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打开视窗。

在整个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以育人为根本的,将学生培养成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感知能力多是来自于对节拍的感知,良好的节拍感既是学生学习和感知音乐的基础,同时也是参与音乐活动如唱歌、演奏以及舞蹈等必备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通过音乐节奏变化以及曲调的变化体会音乐中情感的变化。

1、利用身体动作培养学生的稳定节拍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稳定的节奏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感,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稳定的节拍感”,也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个节拍是多长时间,能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感受到节拍,熟悉节拍的变化。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身体动作例如拍手、点脚尖,拍腿等动作,让学生先通过身体的“机械”动作,大致感知音乐中一拍的节奏,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稳定的节拍感。

2、通过朗诵让学生掌握韵律感感知教学当中,尤其是节奏的感知,不仅仅是要学生能够读出音乐当中的节奏,而是要通过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感,需要学生能够长时间、整体感知音乐的读拍。

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身体的控制以及节奏的把握能力都比较差,教师可以通过朗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韵律感。

例如在欣赏《月亮月光光》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歌词进行朗诵,通过朗诵感受其中的语音高低、语气强弱等变化,然后再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歌曲的韵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学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当今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歌唱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呢?
一、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启蒙的钥匙,是成功的真正秘诀。

有了兴趣就会有动力,他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原动力,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激励起来后,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去学,轻松愉快地去学,并在不知不觉中去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

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特点,有选择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首先,在课堂上,坚持“趣味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趣味教学”即在教学中不是呆板地教唱歌曲,而是穿插有趣的动作、有趣的游戏,开展猜谜语,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学中有乐,在活动中学会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同时也表现音乐。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充分利用乐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以口风琴为例,它是一种简单易学的乐器,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心和新
鲜感。

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适时进行引导,在课堂上吹奏一些生动有趣的歌曲,让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当积极性被全部调动起来时,再循循善诱地、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

再次,通过比赛等形式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认识音乐、了解音乐的基础上来表现音乐。

在课堂上,可让学生进行演唱、演奏比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听觉艺术、情感艺术,更是美的艺术。

只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美在什么地方,才有可能创造美。

艺术贵在创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把发现问题的权利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其去发现、去探索、尝试学习的快感。

在乐器教学中,每教会一种指法,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所喜爱的歌曲进行演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力。

如:在顺指法中,可让学生选择《粉刷匠》、《欢乐颂》、《小羊羔》等歌曲;在扩指法中,可选择《小星星》、《上楼梯》等歌曲。

同时,可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自己编一些简单的歌曲,选择乐器进行演奏。

当他们自己去进行演奏时,他们会
很积极,因为他们找到了学习的方法,由“学会”变为了“会学”,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建好通向未来学习成功之路”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发掘情调的趣味性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中,利用录音、舞蹈、游戏、故事、律动等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把内容和情绪比较生动、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

在《萤火虫》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舞蹈动作,让学生在优美的动作中体会、感受音乐,把歌曲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曲、填词,让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用乐谱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本中,唱歌部分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培养学生唱歌的能力也就显得重要了。

通过唱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唱歌的表现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唱歌技巧,同时还可以陶冶学生品性,培养高尚情操。

要达到上述目的,在唱歌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兴趣,使之爱唱
有兴趣才有动力。

如果学生对唱歌缺乏兴趣,就会影响
音乐课的质量,妨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因此,教师首先要以热烈、豪迈的气势,风趣、幽默的语言,努力造成生动活泼的局面,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艺术美的感受中产生兴趣;其次,要运用磁带、光盘、灯片、乐器等媒体进行教学,这些东西有声有色,好看好听,能够吸引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再次,要充分利用唱歌这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反复练唱、逐渐熟练的过程中加深感受,产生乐趣,增强其学唱歌曲的要求。

2.传授知识,使之会唱
传授音乐知识和培养唱歌技巧是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而音乐知识和歌唱技能是以歌曲为载体通过演唱表现出来的,唱歌技能包括呼吸、发声、咬字、吐词、音准、节奏等方面,音乐知识包括乐理、常识、音乐家小故事等。

在唱歌教学中,不仅要着力训练学生的唱歌技能,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还要加强学生音乐知识、读谱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和感受能力,决不能把唱歌教学变成单纯学唱歌曲的课,即应将唱歌技能、音乐知识和唱歌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有步骤地传授,并贯穿在整个唱歌教学中,使学生在唱歌中学会唱歌。

3.运用形象,使之易唱
唱歌教学主要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的。

歌曲的艺术形象是由音乐和歌词所共同塑造出来的,具
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音乐性画面。

运用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教育学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与手段,如果不抓住这一点,就失去了音乐教学的意义。

因此,唱歌教学中有关思想教育的任务,应该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如不同的曲调产生不同的感受:激昂雄壮的是奋发向上,欢快悠扬的是新生活的幸福,低沉哀缓的是旧社会的苦难等;不同的歌词有不同的意义,《歌唱二小》等反映的是少年英雄爱党爱国,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祖国祖国多美丽》、《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浆》等展现的是山河美丽、祖国伟大、生活幸福。

教师应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曲调、歌词中去感受和把握不同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重视能力,使之善唱
在唱歌教学中,仅仅教学生唱会几首歌是很不够的,要注重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

要培养能力,首先要通过唱歌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其次,要通过对歌曲的介绍、分析和处理等手段,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和体会音乐的艺术形象,较好地把握住歌曲的思想感情;再次,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所学的唱歌技能和音乐知识,把这些技能和知识变为表现歌曲能力的有利条件,从而能唱出有水平、有风度、有感情的歌曲。

5.保护嗓音,使之舒唱
小学生声带纤细、柔嫩,部分高年级学生处于变声期,声带经不起长时间的强烈振动,一旦嗓音弄坏,终生将受影响。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放声歌唱,歌声越嘹亮,教师就越高兴,致使有些学生拼命高唱,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必须防止音量过大,时间过长等不良现象发生。

唱歌应以轻声为主,一节课内必须注意唱歌与休息的时间比例,劳逸结合。

保护学生嗓音是音乐教师应尽的职责,我们应该遵循音乐教学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去正确引导学生,既要教会学生唱歌,也要保护学生的嗓音,使学生的嗓子不受损伤,使学生永远有一副美妙的歌喉。

总之,音乐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根本出发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歌唱能力,鼓励学生敞开理想的心扉,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学习中充分表现个性、创造个性,形成并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