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公众服务为中心上海电子政务建设

合集下载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28•【字号】沪府发[2012]53号•【施行日期】2012.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2〕5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市电子政务工作,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信息共享,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集成,实现政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向政府内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本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经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本市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规范标准、集约精简、协同共享、安全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着力于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机构体制第五条本市电子政务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相关部门支撑,业务单位配合。

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有关部门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电子政务工作。

同时,负责市政府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

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为日常工作和管理机构。

第六条各区(县)、各部门应当加强本区(县)、本部门电子政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明确责任部门,落实工作职责,保障电子政务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章发展规划第七条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和本市信息化要求,编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时性和开放性——即时通讯工具在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中的作用

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时性和开放性——即时通讯工具在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中的作用

政 府 门户 网 站 建 设 更 加 注
为适 应 电子 政 务 的需 要 , 天
务 建设 规律 的认 识越 来 越深 刻 ; 重 以人 为 本 , 在实 践 中取 得 新 津 保 税 区 开 始 在 国 内 寻 找 优 秀 并
五 是 电子 政 务建 设 的 实 践 成 效 的进 展 。
『 中国信息界 J 07 . 3 0.2 2 68 3
维普资讯
使 用者 , 它不 仅 是 一个 重 要 的 生 大 问题上 来 。
加快 。一些政 府政 务外 网上运 行 的应 用 系统 , 在 平 稳运 转 的前 将
产 信息 部 门 , 是 一个 最 重要 的 也
后 电子 务 型 电子 政 务 建 设 将 有 更 多 门户 网站 建设 的前 台 、 台两 张 和贸 易 。可 见 , 政 务不 仅 仅
的 创 新 和 发 展
皮 的问题 有 明显 的改善 。因为越 是 政 府 内部 使 用 好 了就 能 发 挥
来 越 多 的政 府 机构 认 识 到 , 门户 最 大 的作 用 , 而是 整 个 的 系统 包
也越来 越 突 出。由于 电子政 务在
不 同 国家 的发 展 必 然 要 受 到 国
的 即时通 讯 提供 商 , 过 多轮 的 通
20 0 7年 政 府 门 户 网站 建 设 筛 选 , 最终 选 择 了实 力雄 厚 的北 的重 点 , 突 出构 建统 一 的政 府 京启 业 通 信 息技 术有 限公 司 , 将 这
维普资讯
> I 堑 : ■圈嗣圈 墨
推进 电子政务的实时性和开放性
— —
即 时通 讯 工具 在 以公 众 为 中心 的服 务 型 电子 政 务 中 的作 用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2 上海 市 教 育委 员 会机 关 内部 网 络应 . 用 平 台
市及 时转 发 了该 通知 ,要求全 市各 区县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积极参加试点工 程 ,市教委率先着手进行试点工程的前期
规划 和 建 设 工作 。2 0 年 ,上海 市教 育 系 05
教育系统 中心机房和机 关电子政务机房 。 在基 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 大力开展应
互 联 网接 通 。机 关干 部 每 人 配 备两 台计 算 机 ,分 别 连 接 内外 网 。信 息 中心分 别建 立
年规划纲要)提 出了 “ ) 基本形成教育政务 信息 服务体系 ,实 现教育 系统办 公 自动 化 、公文交换无纸化 、管理决策 科学 化、 公共服务 电子化 ,提 高公共 服务 能力和 教育管理水平”的 目标。2 0 年 ,《 03 教育
网站 建设 目标 是 :可亲 、 信 、 靠 的政 府 可 可
的目标定位为 :首先实现上海 市教委机关内部信 息资源共享 , 在此基础上实现全市教育系统
信息资源整合,进而实现教育
行政部门与社会公众网上互动、 联动, 最终完成政府、 学校和社
会 的互 连 互通 , 以推进 电子 政
市 中小 学校 计 算 机 网 络物 理 连 通 , 并 形成
务的应用范围, 实现教育事务的信皂化管理。 . 和管理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电子政务的管 理规定和制度 ,切实发挥电子政务系统在 日常工作中的效益和作用 ,提高 电子政务 系统的利用率。 ( ) 二 加强本市教育系统的电子政务建 设 ,进一步构建 电子政务框架体系。 市教育行政部门、区县教育行政部 门 和高等学校从 自身的具体实际出发 , 建设覆 盖全市 、本地区和学校的电子政务 网络平 台,全面实现市、区县和学校文件信息网上 交换和共享。在应用系统的建设 匕 基本建 , 成较完善的教育政务和事务信息资源库、 教 育事业统计库、 教育机构统计库、高校专业 目录库、 教育科技资源库, 以及教师/ 人事、 学生、 财务、 资产、 科研等基础数据库系统。 ( ) 三 : 进—步深入开展以电子政务为核 心的中小学 “ 管理通”工程 , 通过管理信 息

推进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上海电子政务建设

推进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上海电子政务建设
根据 国 家信 息 化 发 展 战 略思 想 的指 导 和 要 求 ,结合 上海 市 政 府 建设 “ 务 政 府 、 责任 政府 、法 治 政 府 ” 职 能 转型 目标 , 服 上 海 电子 政 务 推 进 重 点 和 方 向将 由局 部 转 向全 局 ,由政 府 内部 信 息 系统 建设 向社 会 管 理和 公共 服 务 方 向转 变 ,信 息共 享 、公 开 、 业务 协 同 、整 合 服 务 将成 为 电子 政 务 建 设 的 新 要 求 。本 文 从 回顾 2 多年 来 上 海 电 子政 务 发 展 历程 出发 ,总 结 上 海 电子 政 0 务 在 基础 网络 和 应 用 建 设 方 面 的发 展 现 状 ,分 析 电子政 务 建 设 存在 的 问题 ,提 出 以 公众 服 务 为 中心 促 进 政 府职 能 转变 的 电子 政务 建设 思 路 ,以及 保 障 电子 政务 建 设的 措施 和 建议 。 电子 政务 服 务 对 象 已经 涵盖 政 府 部 门 、 社会 公 众 、企 事业 单 位 ,为 民服 务 、 行 政 审批 、业 务 管 理 等服 务 功 能 得 到 长 足发 展 。 基 于 公 务 网 、政 务 外 网 的 应 用 项 目2 0 个 ,依据 1 8 0 多 3 个 重 点 电子 政 务 项 目统 计 ,具 有 在 线服 务 功 能 的 电子 政 务项 目3 1 个 ,具有 行 政 审 批 功能 的 电子 政务 项 目4 个 、 具 有业 务 管理 功 7 能 的 电子政 务项 目1 2 。 个 1 政府 信 息 公 开 程 度 不 断提 升 ,服 务 数量 和 形 式 都 有 了很 大 的提高。 “ 中国 上 海 ” 门户 网站 成 为 服 务于 民 的重 要 阵地 ,作 为政 府 信 息 公 开 主 渠道 , 已实 现 全 市所 有行 政 审 批 事 项 的信 息 公开 ,提 供 各类 审批 和服 务 事项 表格 下 载4 类 1 9 项 。 7 3 4 部 门审批 系 统初 具规 模 。据 调 查统 计 ,在 各部 门上报 的5 4 5 项 行 政 审 批 事 项 中 ,近 7 % 可 在 网 上 实 现 或 部 分 实 现 申请 受 0 理 、办理 状 态查 询和 审 批结 果反 馈 。 在 重 大 应 用 方 面 ,财 税 信 息 系 统 、 个 人 信 用 联 合 征 信 系 统 、社 会 保 障和 市 民服 务 信 息 系统 、居 住 证 信 息 系统 、企 业 基 础 信 息 共 享 应 用 系统 、上 海 固 定 资 产投 资管 理 系 统 、上 海 干 部 在 线 学 习平 台 等 一 批重 大 应 用 服 务 平 台构 筑 了有 效 的政 府 服 务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理念、创新及其发展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理念、创新及其发展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理念、创新及其发展河北省邯郸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李冠军在行政体制、经济水平、公众认可、法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各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千差万别,极不均衡。

但是,各国对电子政务核心价值的认识日趋一致,这就是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

也就是说,公众关心的不是通过电子政务去减少或增加政府部门的数量,而是政府能否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电子政务发展的本质与内涵电子政务实质上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管理领域中运行的传统政府,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转变为以扁平化和网络化管理模式为特征的新型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

但是,归根到底,电子政务是政府实现最终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它仅仅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电子政务包含着大量的政府活动和参与者,分别是: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和政府对雇员(G2E)等。

其中,G2G模式是电子政务的主干,而G2C模式是电子政务的首要目标。

电子政务更多的是体现政府如何为企业和公民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内部的信息化。

倡导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理念的目的是促进公民、企业更加省时省力地获得政府的各种服务。

(一)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Gartner研究公司提出的电子政务模式理论,把电子政务发展划分为存在(Presence)、交互(Interaction)、业务处理(Transaction)和转变(Transformation)等四个阶段。

存在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在于建设信息系统的基础架构和解决各机构的联网问题,但能够提供给公众的服务很少。

交互阶段,政府部门开始给公众提供诸如电子邮件、资料查询、部分数据的查询和修改等服务。

业务处理阶段,政府的业务流程得到了再造,很多业务进行了集中,可以提供集中式或者“一站式”的服务,公众的自我服务能力也有较大提高。

当前不少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公众服务已经达到了这一阶段。

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2〕5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市电子政务工作,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信息共享,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集成,实现政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向政府内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本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经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本市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规范标准、集约精简、协同共享、安全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着力于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机构体制第五条本市电子政务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相关部门支撑,业务单位配合。

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有关部门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电子政务工作。

同时,负责市政府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

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为日常工作和管理机构。

第六条各区(县)、各部门应当加强本区(县)、本部门电子政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明确责任部门,落实工作职责,保障电子政务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章发展规划第七条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和本市信息化要求,编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编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应当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防止重复建设,提高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县政务服务中心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县政务服务中心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县政务服务中心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2024年上半年是我们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和进展。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努力,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过硬的工作能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此,我对2024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1.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同时,我们还推出了微信小程序和APP,进一步提高了政务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2.推行“一次办好”制度,减少了群众办事的时间和精力消耗。

对于一些常见的办事事项,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办理指南,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让群众只需要一次到场,即可办结所有手续。

3.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动电子政务建设1.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

增设了在线咨询、在线申请、在线预约等功能,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进行政务办理。

2.推进电子证照颁发改革,在线办理业务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了一证通办,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办事时间,降低了办事成本。

3.积极推广“数字政务”应用,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加强政务大数据的建设和利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同时,推动政务信息共享,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政务服务。

三、加强政务公开,推进阳光政务建设1.开展政务公开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政务知识水平。

通过举办宣传讲座、发放政务知识手册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群众参与的途径。

2.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和平台,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建立了政务公开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

电⼦政务形考作业电⼦政务形考作业⼀1、经历了 30 年的发展,我国的电⼦政务已经实现了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全⾯覆盖。

(×)2、政府信息⾃然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实现信息的资源价值⽽进⾏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和协调活动。

(√)3、⼀站式⽹上⾏政服务⼤厅对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能整合升级。

(√)4、我国电⼦政务的发展节省了⼈⼒、物⼒、财⼒。

(√)5、政府信息资源应该既包括⾏政管理职能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应包括⽆关的。

(×)6、电⼦政务削减了管理幅度。

(×)7、电⼦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孕育期、导⼊期、发展期、拓展应⽤期、成型期五个阶段。

(×)8、电⼦政务给政府部门⼯作⼈员的⾏为⽅式带来根本性变化。

(√)9、电⼦化公共服务推动提⾼政府决策和管理⽔平。

(√)10、社会信息化是电⼦政务的基础。

(√)11、电⼦民主领域的发展不属于电⼦政务的拓展应⽤。

(×)12、我国电⼦政务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

(√)13、电话呼叫中⼼只是接听电话。

(×)14、整个社会分享信息化的主导⼒量是电⼦商务。

(×)15、电⼦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16、政府门户⽹站体现的是对政务服务资源的集成。

(√)17、电⼦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由化的基本特征。

(×)18、专家系统是⼀种模拟专家决策能⼒的计算机系统。

(√)19、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统⼀规划、共建共享。

(√)20、我国电⼦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关键。

(×)21、下列(DNI 模式)模式将电⼦政务视为公共管理⽹络化和智能化的过程A.PITT 模式B. ⾹港模式C. ASPA模式D. DNI 模式22、政治决策的信息来源主要来⾃于政府专家。

(×)23、管理型办公⾃动化模式主要是综合信息及数据会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

(√)24、政府电⼦服务在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它具有公共服务的共性,即(ABCD )A.它是内容⼴泛的服务B. 它是基本服务C. 它是⾮营利性服务D. 它是⼤众化的服务25、决策⽀持系统以数据仓库为依托。

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谈

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谈

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谈作者:上海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管理中心网络对接模式的实践政务外网是中办发[2002]17号文明确规定要建设的政务网络平台。

上海市政务外网对应于国家政务外网,与上海市公务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属非涉密网性质;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上海市政务外网是通过将各区县政务外网和市级委办局及其直属单位的业务网接入至以统一的物理传输网络为基础的骨干网络平台而形成的。

根据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总体要求,本市政务外网以公众服务为导向、政务应用为重点,为政府各部门网上协同办事提供后台网络支撑和构建各自的业务专网提供公共网络服务。

一、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初期状况上海市政务外网在建设初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由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造成的。

突出表现为:各个政务部门已经形成了以内部局域网为后台支撑、办公自动化为应用基础、信息资源库为决策辅助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业务体系;政务部门之间的网络建设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网络之间互不相连,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网上协同办公实施困难。

在规划各政务部门接入市政务外网骨干网时,由于各市级委办局、区县内的政务外网已经构建并运行,原先已完成建设的区县政务外网内各条线单位的网络接入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借助有线网络完成接入,另有的则是通过电信网络完成接入,各自在接入模式以及IP 地址规划上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部分区县政务网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应用,网络建设方式多样化,网络结构相互不统一,区县内IP地址规划各异甚至相互重复,部分区县单位的上联链路接口IP地址都使用了与市政务外网规划IP地址重复的10.x.x.x/8的IP地址段。

例如上海市某区,区内各条线单位上联接口地址原来使用了10.8.x.x/16和10.9.x.x/16的地址。

2、绝大多数市级委办局局域网已经建成,部分委办局网络已经上联国家部委办、下联区县、街道相应条线单位,开展了各种办公业务应用;有些委办局单位原先已经通过网络服务商的MPLS/VPN网络完成了网络接入,而其上联链路接口IP地址也使用了10.x.x.x/8的IP地址段。

2024年电子政务工作计划(3篇)

2024年电子政务工作计划(3篇)

2024年电子政务工作计划一、项目背景及目标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政府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目标是在2024年全面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1. 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1)完善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重点推进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优化政府决策支持。

(2)推进政府办公系统的数字化改造,提供高效的办公环境和协同工作平台。

(3)加强对政府网站和移动应用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用户体验和便捷度。

2. 推进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1)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推动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的一体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渠道和方式。

(3)推广政务服务机器人,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和办事服务。

(4)推动在线支付和电子证照等便民措施的落地,简化办事流程。

3.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政府信息系统的保护和监管。

(2)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3)加强政务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4.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1)积极推动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等的合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2)建立健全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机制,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及时性。

三、实施策略1. 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任务和责任,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2. 引进外部专业机构和顾问团队,进行政务信息化评估和指导,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3. 提高政府员工的信息化素质和技能,加强培训和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电子政务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

四、预期成果1. 政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政府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显著增强。

电大电子政务概论作业5答案

电大电子政务概论作业5答案

电大电子政务概论作业5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分)1.政府间协同管理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对的电子政务。

( A ) P13A.政府、政府 B.政府、个人 C.政府、企业 D.企业、个人2.电子政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 ) P16A.建设高效的政府 B.满足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C.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D.信息技术的发展3.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以( A )、( B )为保障。

P13A.数字签名 B.认证体系 C.数据元标准 D.公文格式标准4.(12-2)以下哪几项是政府间协同管理模式的构成部分( ABCD )。

P13A.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B.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C.网上会议系统D.网上应急指挥系统5.(13-2)( B )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本质功能P28A.统计 B.服务 C.管制 D.监督6.电子政务要在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及( ABCD )方面进行变革:P20A.公平理念,科学理念 B.责任理念,服务理念 C.效能理念,系统理念 D.创新理念,安全理念7.(10-3)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职能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主要包括( ABC )。

P28A.促进了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B.改变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方式C.降低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D.提高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8.(12-3)( A )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取得实效的关键。

P40A.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B.政务信息传播 C.政府政务公开D.网路技术升级9.以下哪几项属于(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关于“推行电子政务”战略要点 ( ABCD )。

P38A.改善公共服务 B.加强社会管理 C.强化综合监管 D.完善宏观调控10.(10-4)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 ABCD )。

P40A.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 B.基础设施 C.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D.管理体制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和实施公共决策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提高政府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对于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子政务的意义和目标电子政务的推进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

通过电子政务,政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冗余和重复劳动。

同时,电子政务可以提供公共服务的在线申请、办理和查询功能,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其次,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在线互动平台,政府可以及时了解民意、收集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最后,电子政务有助于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各级政府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电子政务应用,如政务服务网、电子证照、电子税务等。

这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广大群众和企业的认可。

然而,电子政务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

各级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信息难以共享。

其次,电子政务建设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仍然突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再次,电子政务建设的普及和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些地区和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导致电子政务应用的普及和推广难以实现。

三、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路径和措施为了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和措施。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各级政府应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和标准,加强协同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

2022年抄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2022年抄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照答案《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手册1一、单项选择题1、(D)是中国电子政务旳雏形。

(D)A、金桥工程B、金关工程C、金卡工程D、三金工程2、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旳重点放在:(B)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旳资源共享B、对行业或企业旳管理和服务C、营造小区信息化环境D、处理与公众旳关系3、CSCW旳关键是:(C)A 通信B 合作C协调D网络4、实行电子政务旳发达国家中,起步较早且发展最为迅速旳国家是:(A)A 美国B英国C德国D新加坡5、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旳重点放在:(B)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旳资源共享B、对行业或企业旳管理和服务C、营造小区信息化环境D、处理与公众旳关系6、工作流管理系统关键是:(B)A 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B工作流执行服务C 客户应用管理D 数据储存7、商务智能旳基础是(C)A 在线数据分析B数据挖掘C 数据仓库D数据分析8、政务智能旳基础是(D)A 提取整合数据B 将数据转换成信息C 将信息转换成知识D 政府多种活动旳各项数据9、实行政府智能要处理旳首要问题是:(A)A 建立数据库,整顿和归并多种形式旳数据B 数据挖掘C 在线数据分析D 将数据转化成信息10、电子政务产生旳时间:(D)A 20世纪80年代初B 20世纪80年代中期C 20世纪80年代末期D 20世纪90年代二、多选题: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旳措施有:(BCD )A 试点试验B 统一旳发展规则C采用“分地区、分等级、分类别、分阶段”旳实行方案D 运用财务杠杆2、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政务中旳应用:(ABCD )A 政府电子交易B 政府网站设计C 政府搜索引擎D 辅助政府决策3、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包括:(ABC )A 手段创新B 措施创新C 模式创新D 技术创新4、GRM在电子政务中旳详细应用体现为:(ACD )A 为创新与整合服务提供渠道B 提高政府旳服务理念C 整合政府服务内容D 提高个性服务5、电子政务旳构成包括:(ABCD )A 政府内部旳电子化和网络办公B 政府部门之间旳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C 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旳信息交流D 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旳信息交流6、厂商对电子政务市场旳竞争表目前:(ABCD)A 大牌厂商采用渗透、扩张、收购、联盟等方式大局进军B 地方厂商有“近水楼台先得月”旳竞争优势C 专业性旳电子政务企业逐渐崭露头角D 目前没有哪一家或者几家企业形成了电子政务旳主导力量7、电子政务旳特点是:(ABCD )A 以信息技术为工具B 以政府数据为中心C 以业务应用为D 以便民服务为目旳8、电子政务发展旳阶段有:(ABCD)A 起步阶段B 政府与顾客单向互动阶段C政府与顾客双向互动阶段 D 网上处理事务阶段9、政府职能作为政府决策旳驱动力重要表目前:(BCD)A 在线数据分析B 将数据转化成信息C 将信息转化成知识D 提取整合数据10、决策支持系统旳子系统有:(BCD)A 协调B 对话C 数据D 模型三、名词解释1 电子政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旳一种虚拟政府,从而使民众可以随时随地地享有多种政府服务。

自学考试《电子政务》考点

自学考试《电子政务》考点

1、电子政务已被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确立为“信息高速公路”五大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之首。

2、政府掌握了占总量80%的信息资源。

3、电子政务的作用: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

b.加强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

C.增加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实现开放式政府。

D.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带动社会信息化e精简“文山会海”,节约行政开支。

F促进政府廉政建设,强化社会监督。

G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

扩大公众的参与。

H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选拔和人用优秀人才。

4、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关系:相同点: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的实施者都是政府;服务对象都是企业、公民、社团等;涵盖内容也基本一致。

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也存在着区别。

建设电子政务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大批传统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是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

区别:政府存在的形态不同;办公手段不同;行政业务流程不同;服务方式不同;与公众沟通的方式不同。

5、电子政务的定义:就是指政府运用电子化手段和现代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优化重组,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和革新,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与服务。

特点:a.电子政务是以改革政务流程为基础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b电子政务以互联网络为运行环境c电子政务核心是在信息资源支撑下的科学管理d电子政务必须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支撑e电子政务以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为行为主体f电子政务将实现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公众对政府的新要求。

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的构建“电子政府”的概念6、“政府上网”与电子政务建设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网上信息发布,是指政府对要公布的信息通过网络发布给社会公众。

主要包括:各政府机构在自己的网站实施信息发布;相关文件、法规的发布及查询;各类公共服务型业务的信息发布和实施。

7、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a“一把手”原则b实用性原则c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原则d安全性原则e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原则f办公程序的公开性和服务性原则g公众参与互动原则。

电子政务考试简答论述题

电子政务考试简答论述题

1.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1.传统的政务处理是以政府机构和职能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的2.对比项目传统政务电子政务政府机构的存在形式物理实体存在网络虚拟化存在政务办理方式面对面跨越地理限制政务办理时间严格时间限制 7*24 方式政府组织结构金字塔型垂直结构网络型扁平化结构政府管理方式集中管理分权管理政务生效标志公章等数字签名等政务处理程序前后串行作业协同并行作业政府工作重心以管理、审批为中心以服务、指导为中心政府主要议事方式会议等网络讨论等政府决策参与范围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政府内部与外部相统一2.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一般有哪几个步骤?答: 1) 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

内容包括:内部网( Intranet)的建设, OA(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等。

目标:内部网络化,办公无纸化。

2) 推进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是电子政务的必要组成部分。

要求建成一个界面友好、设计美观、功能齐全、信息丰富并且更新及时的政府网站,并与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库连接,实现信息的网上发布与在线查询等功能。

(详细要求参见第五章)3) 建立电子化的政府管理系统使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和范围逐步从政府内部拓展到政府外部,实现政府内网、外网和互联网的有机整合。

打破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构筑起集成化的电子政务处理系统。

4)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坚持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构筑起网络化、集成化的电子政务系统3.门户网站评估指标组成答: (1)内容建设指标组成; (2)网站功能指标组成; (3)网站建设指标组成; (4) 网站运营指标组成。

4.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指的是怎样一个过程?依次分哪几个层次?答: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对分散在不同层次和机构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集成,实现相互渗透、高度协同和有效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过程。

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展望

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展望

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展望2010-11-7 19:46:29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内容提要: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上海市电子政务经过“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深入了解和分析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上海电子政务经过“九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十五”期间委办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步入了深化应用的阶段。

1、公务网、政务外网基础网络平台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市公务网、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

各区县均建成了统一的区级政务网络平台,并接入了市政务外网平台。

目前,依托公务网市级联网单位已达460个,区级联网单位超过1000个,政务外网市级接入单位已达500多家,二级政务外网接入点已达3000多个。

以这两大政务网络和基础运营商网络平台为依托,相关委办局建设业务网络近40个,接入单位近4000家,接入终端数量4万多个,涉及财税、海关、城市管理、工商管理、监督监察、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和条线。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相关委办局的业务网络应用都将逐步纳入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之中。

2、公务网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体系已经形成自2002年成立党委办公厅(室)系统计算机领导小组以来,组织公务网应用项目200多个,以公务网为载体网上业务应用不断增长,协同办公的理念不断体现,现已有50个应用系统在公务网上运行,所承载的业务应用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内部到跨部门、跨系统,充分发挥公务网的网络优势。

而且经过多年的探索,市公务网运行管理体制已经形成。

3、政务外网应用纵深展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于政务外网平台开展的业务应用共47个。

其中,4个协同办事平台应用、36个市级条线业务应用,7个上联国家部委业务应用。

政务外网多种应用平台的投入和使用,使政务外网服务为民的功能和手段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协同办事、互动服务、应用监督、数据统一交换、数字认证等功能,更深层次地满足了公众的需求。

电子政务开卷-综合模拟试题

电子政务开卷-综合模拟试题

练习与作业一、填空题(共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1、政务元数据分为(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三层。

2、电子政务的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政务数据、)为中心,以(业务应用)为动力,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3、(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

4、2001年,德国政府制定了(数据保护法)和(电子签名法),完善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5、协同政务的关键技术有(CSCW技术)和(工作流管理机术).1、从根本上来说,明确电子政务的(1、内涵)与外延,正确把握电子政务的实质,提高认识,走出误区,这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前提条件)。

2、内部公务处理系统具有(公文处理、档案管理、日程管理)、视频会议、事务处理、信息服务等功能。

3、电子政务建设不是简单地将政府原有的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或网络化,而是政府行政方式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必须与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4、公共服务的电子化过程,也是(政府行政)的透明化过程。

5、电子政务既要体现出INTERNET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又要保证政务信息和政务系统的(安全)。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办公自动化不是电子政务的基础。

2、“办公自动化"注重的是政府机构内部的管理。

3、安全与保密问题是电子政务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4、环境安全属于信息安全系统中的物理安全.5、电子政务系统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

6、视频会议和普通会议一样不会节省会议旅费、时间,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7、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机构,其内部事务处理都大体差不多,不存在差异.8、我国第一套社会应急联动服务系统在北京市正式投入运行。

9、最大的局域网就是Internet。

10、因此在各种WAN连接技术中,帧中继是最有可能被用户选中作为远程LAN之间的互连技术。

1、×2、√3、√4、×5、×6、×7、×8、√9、√10、×一、选择题1、实现企业信息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面采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 D )资源,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创新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公共服务优化作业指导书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公共服务优化作业指导书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公共服务优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电子政务系统概述 (3)1.1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3)1.2 电子政务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4)1.3 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4)第2章公共服务优化的必要性 (4)2.1 公共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4)2.2 公共服务优化的意义 (5)2.3 公共服务优化的策略与目标 (5)第3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5)3.1 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5)3.2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6)3.3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 (6)第4章电子政务系统关键技术 (7)4.1 信息安全技术 (7)4.1.1 加密技术 (7)4.1.2 认证技术 (7)4.1.3 安全协议 (7)4.2 数据管理与挖掘技术 (7)4.2.1 数据库技术 (7)4.2.2 数据仓库技术 (7)4.2.3 数据挖掘技术 (7)4.3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7)4.3.1 云计算技术 (8)4.3.2 大数据技术 (8)4.3.3 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技术 (8)第5章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建设 (8)5.1 硬件平台建设 (8)5.1.1 基础设施规划 (8)5.1.2 服务器选型与配置 (8)5.1.3 存储设备选型与配置 (8)5.1.4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8)5.2 软件平台建设 (8)5.2.1 操作系统选择 (8)5.2.2 数据库管理系统 (9)5.2.3 中间件技术 (9)5.2.4 应用软件部署 (9)5.3 网络平台建设 (9)5.3.1 网络架构设计 (9)5.3.2 网络安全策略 (9)5.3.4 网络设备维护 (9)5.3.5 网络带宽优化 (9)第6章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9)6.1 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的构成 (9)6.1.1 政务服务平台 (10)6.1.2 政务数据资源库 (10)6.1.3 安全保障体系 (10)6.1.4 政策法规体系 (10)6.1.5 人才培养与运维体系 (10)6.2 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 (10)6.2.1 整合政务资源 (10)6.2.2 优化服务流程 (10)6.2.3 创新服务模式 (11)6.2.4 强化安全保障 (11)6.2.5 完善政策法规 (11)6.3 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11)6.3.1 统一规划 (11)6.3.2 分步实施 (11)6.3.3 协同推进 (11)6.3.4 持续改进 (11)6.3.5 评估监督 (11)第7章公共服务优化实践 (11)7.1 政务公开与透明度提升 (11)7.1.1 加强政务信息公开 (11)7.1.2 提升政务透明度 (12)7.2 互联网政务服务 (12)7.2.1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12)7.2.2 创新政务服务方式 (12)7.3 公共服务流程优化 (12)7.3.1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12)7.3.2 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12)7.3.3 强化公共服务队伍建设 (12)第8章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 (12)8.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13)8.1.1 项目定义 (13)8.1.2 项目管理过程 (13)8.1.3 项目组织结构 (13)8.1.4 项目生命周期 (13)8.1.5 项目管理方法 (13)8.2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体系 (13)8.2.1 项目管理策略 (13)8.2.2 项目管理体系文件 (13)8.2.3 项目管理流程 (13)8.3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风险管理 (14)8.3.1 风险识别 (14)8.3.2 风险评估 (14)8.3.3 风险应对 (14)8.3.4 风险监控 (14)第9章电子政务系统评估与监督 (14)9.1 系统评估的目的与内容 (14)9.1.1 评估目的 (14)9.1.2 评估内容 (15)9.2 系统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15)9.2.1 评估方法 (15)9.2.2 指标体系 (15)9.3 电子政务系统的监督与改进 (15)9.3.1 监督机制 (16)9.3.2 改进措施 (16)第10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公共服务优化案例分析 (16)10.1 国内案例分析 (16)10.1.1 案例一:某省政务服务平台 (16)10.1.2 案例二:某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16)10.2 国际案例分析 (17)10.2.1 案例一:新加坡电子政务 (17)10.2.2 案例二:韩国电子政务 (17)10.3 成功经验与启示 (17)第1章电子政务系统概述1.1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萌芽可追溯至20世纪中后期,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国开始摸索利用电子手段提供政务服务。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随申办”超级应用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办〔2019〕109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随申办”超级应用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办〔2019〕109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随申办”超级应用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随申办”超级应用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办〔2019〕10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有关市级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随申办”超级应用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8月31日“随申办”超级应用建设工作方案为满足公众对政务服务从“能用”到“好用”的需求和对高效、多元移动政务服务的期待,打造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在移动端的“随申办”超级应用,落实服务理念、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体验,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按照“一平台、多终端、多渠道”的思路,搭建“一网通办”统一服务支撑平台,夯实后端基础支撑能力,提升前端办事服务能力,形成耦合更为紧密的“前端、中端、后端”一体化服务平台,在全面支撑PC端总门户网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随申办”移动端的支撑,着力拓展“随申办”移动小程序服务渠道,打造“随申办”超级应用,提供APP、小程序等多渠道、广覆盖的移动服务,打造最好、最全、最优的移动办事体验。

二、建设原则(一)坚持需求导向,培育最优体验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需求,对标最高要求、最高水平、最高标准,汇聚用户使用频率高、需求量大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用户画像、数据汇聚等技术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建模,主动推送,便捷办理,提升用户体验度与获得感。

(二)坚持集成服务,统筹整合入口以集约高效为前提,统筹规划后端基础支撑平台,整合各部门现有移动服务入口,在支付宝端小程序开设专属入口,微信端与“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融合,集成服务内容,突出整体性、实用性和延展性。

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选择和必然趋势。

电子政务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的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达到优化管理、提高效率、促进公共参与、凝聚社会共识等目的的一种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建设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国家规划中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如何更好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增强其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重要课题。

因此,需要制定一份全面而具体的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其中需要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路线、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目标1.1 建立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需求。

1.2 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1.3 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对外透明度,增强社会信任和共识。

1.4 针对当前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政府的数据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任务2.1 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对政府管理体系的整体提升作用,建立信息共享、数据标准化和业务流程优化的机制。

2.2 提高政府公开透明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扩大公民参与的范围和途径,推进政务公开。

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整合政府部门网站,建设移动政务门户,打造智慧城市。

2.4 建立依托互联网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全程电子化、在线办理和智能化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2.5 加强政府数据管理和利用,建立完善的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政策分析和决策支持。

2.6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与保护机制,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实施路线3.1 总体规划:以全面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公开透明度、建立智慧城市为总体目标,制定全面、系统、具体的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3.2 系统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为突破口,建立全面、协同、便捷、安全、可控的政务服务体系,并实现传统政务服务和电子政务服务的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上海电子政务建设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和要求,结合上海市政府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职能转型目标,上海电子政务推进重点和方向将由局部转向全局,由政府内部信息系统建设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向转变,信息共享、公开、业务协同、整合服务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新要求。

本文从回顾20 多年来上海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出发,总结上海电子政务在基础网络和应用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公众服务为中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建设思路,以及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1上海电子政务发展历程1986 年,以上海市经济信息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拉开了上海经济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利用日元贷款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子项目--上海经济信息系统,推进了政府、统计、财税、城建、外贸、银行、海关、交运、港务、工业、物资、气象等15 个信息系统的建设。

1993 年,以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及“三金”金(“桥”、“金关”、“金税”工)程的实施为标志,开始了“国家高速国道”建设的起步。

上海成为首批工程试点城市,并率先通过国家级工程验收。

1996 年,以上海市信息港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上海电子政务步入了以拓展网络应用为基础的发展阶段。

信息港“1520”工程、“大通关”等项目,为上海信息化纵深应用奠定了良好发展的基础。

1998 年,以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上海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以全局性建设和应用为主的发展阶段。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一卡通”工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应用,构筑了政府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

2008 年,依据中央大部制改革精神,上海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增加了协调信息化发展及综合平衡全市信息化和产业升级等重大项目的职能,上海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以整合和深化应用为主的高速发展阶段。

2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上海电子政务经过“九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十五”期间委办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步入了深化应用的阶段。

2.1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基本形成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市范围的党委涉密网(公务网)和政务外网,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各级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形成了全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

依托公务网的市级联网单位已达460 个,区级联网单位超过1000 个;政务外网市级接入单位已达500 多家,二级政务外网接入点已达3000 多个;以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和基础运营商网络平台为依托,相关委办局建设业务网络近40 个,接入单位近4000 家,接入终端数量4 万多个,涉及财税、海关、城市管理、工商管理、监督监察、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其他相关业务网络也将逐步纳入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之中。

区县普遍建成统一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横向连接区级政府部门间的网络应用。

2.2电子政务应用已在各业务领域全方位展开电子政务服务对象已经涵盖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为民服务、行政审批、业务管理等服务功能得到长足发展。

基于公务网、政务外网的应用项目200 多个,依据138 个重点电子政务项目统计,具有在线服务功能的电子政务项目31 个,具有行政审批功能的电子政务项目47 个、具有业务管理功能的电子政务项目112 个。

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不断提升,服务数量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成为服务于民的重要阵地,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已实现全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信息公开,提供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表格下载47 类1493 项。

部门审批系统初具规模。

据调查统计,在各部门上报的554 项行政审批事项中,近70% 可在网上实现或部分实现申请受理、办理状态查询和审批结果反馈。

在重大应用方面,财税信息系统、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居住证信息系统、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应用系统、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系统、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等一批重大应用服务平台构筑了有效的政府服务体系。

3上海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子政务的整合应用的发展,原先以“条线”、“点块”模式建设的电子政务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3.1现有电子政务系统主要以部门业务为中心,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整合建设还相对滞后当前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理念正处在由从部门角度出发转向以企业与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转型期,按照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常规路径往往采用的是先内部、后系统、再服务,先分散、后整合、再协同的办法,导致现有电子政务项目多以政府内部业务系统为主,仍局限于部门和条线,跨部门项目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较弱。

依据近几年来市级财力投资的138 个电子政务重点建设项目统计分析,所建项目中具有与服务民众关系密切的在线服务的比重还只有22.5% ,跨部门的面向公众服务的整合系统相对较少。

3.2公共服务的整合度还不高,服务响应效率还有待提升一是,电子政务服务内容整合层次不高。

目前政府网站办事功能以提供网站链接、事务处理电话以及表格下载为主,大部分仍然需要传统的线下作业完成,公众办理一项业务依然需要奔走于多个业务部门,这与国外先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是,政府服务响应和服务效率尚待提升。

现在大部分政府热线都是传统服务式电话的翻版,响应速度较慢,且缺乏完善的责任追踪制度。

以政府热线为例,全市各级政府在咨询、信访、办事、服务类的热线中,仅有不到5% 的政府热线具有现代化的专业呼叫中心。

三是,电子政务开展整合服务时缺少内部整合流程的支撑,导致电子政务实施时对业务或服务流程重组、优化的力度不够。

3.3信息资源共享依然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薄弱环节从当前来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难度依然较大,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态势尚未形成。

一是,信息资源共享观念和意识尚未完全确立。

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信息资源部门独占的惯例,使拥有信息资源的部门主观上不愿意共享信息。

二是,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界限划分不清晰。

部门易形成片面强调“安全”,面对社会上的信息公开请求,即使不属于保密范围内的信息或是过了保密期限的信息,也往往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而拒绝提供和共享。

三是,缺乏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权威协调机构。

条块分割的管理现状在客观上给信息共享增加了障碍,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动力不足,横向协调的管理运作较弱。

3.4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是,缺乏针对全市政府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子政务建设缺乏战略性的资源配置和全局性的项目推进指导,也无法为电子政务投资方向、投资重点、投资效益等敏感问题提供决策支持,以避免电子政务“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投资黑洞”等问题。

今后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需要在现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整合优化,形成以公众服务和在线服务等应用为重点的项目布局,以提高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与投资的全局性和科学性。

二是,缺少全生命周期的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

目前上海市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以前期审批为主,虽然已经开展了规划评估、项目绩效评估、IT 审计的试点工作,但还未形成电子政务项目制度化建设,以及尚未纳入电子政务管理体系之中。

4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发展思路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理念为指导,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为目标,确定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发展途径,深化电子政务应用,配合政府职能转变,以电子政务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是推进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的主体思路。

4.1促进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政府”建设以电子政务建设为依托,突出“以公众服务为中心”,建设服务型政府。

以方便公众使用和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企业和公民为政府职能转型的突破口,提供面向所有群体的多种渠道的基于信息化的公共服务,构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寻求政府帮助与服务的信息环境。

建设资源整合,服务便捷,响应快速的信息化公众服务体系。

在客户前端,公众获得的是通过统一渠道(一网、一号、一门式)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服务后端,政府提供的是跨越部门界限、部门互联、协同办公的服务集成。

4.2促进以效率为支撑的“责任政府”建设突出“以提高效率为支撑”,建设责任型政府。

深化对公众需求的理解和认识,以开展政府流程再造,优化业务处理,创新现代化服务流程为抓手,以整合多渠道政府服务资源为动力,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为跨部门网络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信息化基础支撑。

完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通过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完善电子政务项目投资建设、运行管理的责任机制和专业化管理水平,提高电子政务的投资效益,充分发挥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

4.3促进以公信力为目标的“法治政府”建设从公众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出发,突出“以公信力为目标”,充分体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民主性,提升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依法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共享,提高政府的透明度。

创新建立网络型政府,拓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推动实现知识型政府,发挥全社会的智慧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促进形成参与型政府,建立公众需求反馈机制和公众评价机制,使公众具有必要的知情权、评判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发挥公众的外部动力作用。

5保障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与建议5.1 加强电子政务整体规划和战略管理积极开展全市信息化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全面调查研究上海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找出电子政务建设在推动政府转型中的主要障碍。

并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梳理。

将“顶层设计”作为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实现的一种手段,从理论的高度和全局综合的角度进行探索,寻求既统筹资源又兼顾多方利益的电子政务建设方案,建立指导上海市电子政务整体规划和建设的框架模型,以及包括业务参考模型、服务参考模型、数据参考模型、技术参考模型及绩效考核模型为一体的总体模型框架。

5.2 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弥补项目管理缺失环节,形成覆盖电子政务启动、计划、执行、结尾、运维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一是进一步推进项目规划评估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期对项目投资建设把好关。

二是结合新建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探索开展IT 审计。

在配合项目竣工验收财政审计的基础上,引入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试点,保障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有效性、安全性、完整性。

三是对运营中的电子政务项目开展绩效评估工作。

将“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估”纳入电子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对系统建成运行3 年后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强化项目的绩效管理。

同时将项目的规划评估、IT 审计、绩效评估等作为新一轮电子政务投资项目的参考依据。

5.3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项目建设以“公共服务”为导向,在市电子政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在“顶层设计”业务梳理形成的电子政务重点发展领域和典型项目群中,选取目前急需且快速见效的跨部门项目,以此为契机梳理政务流程,打破部门、系统界限,构造政府服务的横向协同业务线,形成跨部门的信息流,提高政府一站式服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