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石油公司收购美国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

合集下载

揭秘世界三大巨富的成功故事

揭秘世界三大巨富的成功故事

揭秘世界三大巨富的成功故事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更多▲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为私密日志月亮湾发表于2010年01月20日 19:22 阅读(0) 评论(0)分类:我的本本来源:手机Qzone 权限: 公开洛克菲勒:世界财富标记他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他笃信基督教,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

他是一个相当勤勉和生活简朴的企业家,从不喝酒,没有虚荣心,甚至不考虑外表形象问题。

惟一的嗜好就是骑马。

他曾说: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接触近现代乃至当代美国商业史,都难以绕开这个家族的姓氏: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会、大通银行、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还有令全美国伤悲的在9·11中倒地的“双塔”。

洛克菲勒的发迹和致富,在许多人的眼中一直是个传奇,高不可攀。

但当我们细细解读他的财富聚集路径时,又不禁豁然开朗: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

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起点和目标,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越是遇到挫折,决心越是要坚定,因为这时你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1839年洛克菲勒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一个小镇上,他们的家族是在18世纪由德国移民到美国的,他的父亲比尔是个行为放荡的假药贩子,使得他们不得不一次次的搬家,日子过得非常不安定。

据洛克菲勒的邻居后来回忆说:我从来就没有见过像他们家那么可怜的孩子。

后来,洛克菲勒的家搬到了克利夫兰市。

16岁时,洛克菲勒便开始面对艰难时世,准备打工挣钱贴补家用。

洛克菲勒翻开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仔细寻找那些知名度最高的公司,每天早晨8点,他离开住处,身穿黑色西裤,高高的硬领西服,扎上黑色领带,去做预约的面试。

他一再被人拒之门外,但一直在坚持。

六个星期后,他又开始将选中的公司重走一遍,有的公司甚至拜访了两三次。

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3)

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3)

•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 斯法》,它规定,“任何契约、任何企 业的合并不能以托拉斯或其他类似形式 出现”。
• 在所分拆后的实体中,其中一个最大的 就是原先的控股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 司,几乎拥有净产值的一半,后来成了 埃克森石油公司,在各公司中一直居于 领先的地位。
• 居第二位的是拥有净产值9%的纽约标 准石油公司,后来成了美孚石油公司;
• 1920年6.9亿桶, • 1925年10.7亿桶。 • 1930年14.1亿桶, • 1935年16.5亿桶, • 1940年达21.5亿桶。 • 20年增长了2倍。1921年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1934
年突破2亿吨,1941年突破3亿吨。1945年世界石油 总产量达到3.5亿吨。
特Hale Waihona Puke 二世界上石油生产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除了 20世纪10年代在古巴、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摩洛哥、埃及、巴 基斯坦先后发现油田外,20~40年代,又有五 大洲的一批国家进入产油国的行列,其中最主要 的一是委内瑞拉上升为第二大产油国;二是中东 阿拉伯国家相继发现大型和巨型油田。
• 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后来成了索亥俄公司和 BP公司的分公司;
• 印第安那标准石油公司,后来成了阿莫科公司;
• 大陆石油公司,后来成了科诺科公司;
• 大西洋公司,后来成了大西洋福田公司的一部 分,后来又成了太阳石油公司。
• 这些新的实体都在各自的地盘内迅速发展。
• 随着国际石油业的发展,国际上形成了 七家有着雄厚实力的石油公司,分别是 埃克森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美孚 公司、德士古公司、BP公司、雪佛龙公 司、海湾石油公司,人们以石油七姐妹 作为这七家国际石油大公司的爱称。

BP公司低油价下国际战略的分析与思考

BP公司低油价下国际战略的分析与思考

BP 公司低油价下国际战略的分析与思考王铁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外事局,北京100728)收稿日期:2018–02–26。

作者简介:王铁滨,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外事局副局长。

摘 要:本文从BP 公司在国际原油价格低迷的两个时期的国际战略、全球布局及产业侧重等角度,分析阐述总结其在石油经济陷入低谷时采取的具体措施。

对其近30年进行的战略性的并购与剥离进行了回顾,并对战略改变的背后原因以及改革后的效果进行了阐述。

文章还对过度扩张造成的弊端和事故列举了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国际石油化工企业应在油气行业低迷时期进行怎样战略调整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BP 公司 国际战略 启示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国际油公司业绩均遭受严重打击。

但在2016年末我们仍然看到BP 公司上下游业务均位居世界同行前列,取得了股东所持利润1.15亿美元的业绩。

BP 公司如今的领先是其历史蜕变的结果,也是经历了无数挫折的经验集合。

近30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1985−2000年和2014年到现在两次重大下跌(以下简称第一次重大下跌和第二次重大下跌),石油经济陷入低谷。

在两次油价跌宕中,BP 公司的国际战略重点及业绩表现明显不同,既经历了辉煌,也在第一次跌宕之后遭受了重创。

因此,BP 公司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验与教训之后,呈现了重生后的成熟与灵活。

1 BP 公司在国际油价第一次重大下跌期间的国际战略及重大影响在第一次重大下跌初期,BP 公司业绩下滑、成本增加,过度投资也造成了经营业绩不佳。

为重振其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恢复资本使用效率,BP 公司在全球经营上制定了不同于以往的成本紧缩、业务重组及战略转移等中长期国际战略,以促使公司走出困境、恢复元气、迎接经济复苏的曙光。

但由于过度强调成本紧缩,以及大规模“低价”扩张,也为BP 公司后期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

标准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19世纪70年代,从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了股份制的标准石油公司开始,石油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标准石油公司的标准一名,来源于他们标榜自己出产的石油是顾客可以信赖的符合标准的产品也意味着给石油行业带来了秩序上的标准。

标准石油公司 - 公司简介标准石油公司1870年1 月10日,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了股份制的标准石油公司,标榜他们出产的石油是顾客可以信赖的“符合标准的产品”。

它给漫无节制的宾夕法尼亚石油狂热产生的混乱带来秩序。

这种秩序将以标准石油公司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家公司正在寻求对世界石油贸易的全部支配权和主宰,正在发展成为一家复杂的全球性企业。

到1879年底,标准公司作为一个合法实体成立刚满9年时,就已控制了全美90%的炼油业。

自美国有史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如此完全彻底地独霸过市场。

标准石油公司 - 公司概述19世纪70年代,从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了股份制的开始标准石油公司,石油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标准石油公司的“标准”一名,来源于他们标榜自己出产的石油是顾客可以信赖的“符合标准的产品”也意味着给石油行业带来了秩序上的标准。

标准石油公司用了20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商,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并将对美国石油工业的垄断持续到1911年。

洛克菲勒也因其在石油领域让人企及的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大王”。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

根据这一判决,标准石油帝国被拆分为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被拆分后,原俄亥俄标准石油成为了现在英国石油公司的一部份;原印第安纳标准石油改名为阿莫科石油(Amoco),后来成为现在英国石油公司的一部份;原纽约标准石油改名为美孚石油(Mobil),现在是艾克森美孚公司的一部份;原新泽西标准石油改名为艾克森石油(Exxon),是现在艾克森美孚公司的一部份;原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改名为雪佛龙石油(Chevron),现在是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的一部份;原肯塔基标准石油被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并购,现在是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的一部份。

双面人生:从敛财到散财——简述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一生

双面人生:从敛财到散财——简述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一生

1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3期总第790期No.3,2020Total of 7901 背景约翰·洛克菲勒是一位当代美国非常著名的私人慈善家和成功的企业家,他于1870年创立了标准国际石油,并且被认为是20世纪的首个美国亿万富翁。

在他的百年事业和人生当中,人们对他的争议不断,看法不同。

他很少亲自接受媒体的采访,不热衷于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因此,外界对他的慈善事业了解和关注程度非常有限,导致了外界对他的争议和传言也非常多。

《福布斯》杂志发布了一系列美国经济历史上15位最富有的美国人的名单,约翰·洛克菲勒位居了榜首。

但是,他之所以获得巨额生命和财富的原因是在过程中,他采用了许多手腕,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手段打击竞争对手,但他实际上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清教徒,从未吸烟或拒绝饮酒,过着严格的纪律和私人生活,一生节俭。

洛克菲勒退休以后,他将大部分生命和财产的捐赠奉献给了慈善事业,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等其他当代美国的大亨和投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并且使他成为了现代的美国经济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和最具争议的一位传奇人物。

2 洛克菲勒的人生经历约翰·洛克菲勒于1839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里奇福德的一个农场。

他的祖父母亲是位虔诚的美国浸信会天主教徒,他始终坚信圣经中他所写的一切。

在母亲的深深影响下,洛克菲勒从小就开始深信这个宗教。

他不仅在生活中养成了节俭的良好习惯,而且在生活中养成了慈善的良好感觉。

他对于上帝的崇拜和敬意与之密切地相关,从向每个教堂成员捐赠几美分或一角的硬币到支持他的慈善事业。

1872年,约翰·洛克菲勒吞并了华盛顿和俄亥俄州地区的20多家煤矿和炼油厂,控制了该州90%的主要石油天然气业务。

同时,他直接控制了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州的主要石油天然气管道和所有的石油天然气卡车。

同时,他控制并接管了纽约和新泽西州高速铁路的车站和枢纽运输设施。

英国石油公司(BP)首席执行官(CEO)约翰·布朗(1)-- 国外成功企业家

英国石油公司(BP)首席执行官(CEO)约翰·布朗(1)-- 国外成功企业家
诺贝尔——炸药之父(51)
Facebook(脸(45)
山姆·沃尔顿--沃尔(30)
米老鼠之父迪斯尼(29)
农村穷小伙2元创出2个亿
爱情启发创业:小伙子投资数千
小小粉笔,养活了一个村
创业指导
网上赚钱有讲究 5步教您开网
肯德基创始人:100(1978)
雀巢创始人内斯特尔(2339)
本类关注度排行榜
肯德基创始人:100(53)
· 芭比娃娃之母露丝·汉德勒 · 美国雅虎CEO卡罗尔•
· 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伦 · 化妆品帝国女王之雅诗•
· 康宝莱国际董事会主席迈克尔 · 美国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安迪R
本类点击排行榜
世界华人首富--林绍(5136)
美国最伟大的战略投资(3741)
Facebook(脸(2101)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关于融资通网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融资通搜索 | 融资通论坛 | alexa工具条 | 帮助
联系:E-mail:rztong@ 联系电话:0371-67896669
版权所有@融资通网 豫ICP备08102621号 网络实名:融资通 融资通·中国
创业3万至5万开店好项目
适合农村创业的六个项目
小本创业如何选择商铺
企业二次创业十大原则

先后在美国安克雷齐、纽约、旧金山,及英国伦敦和加拿大石油勘探与开发的不同岗位上任职
1984年
出任BP集团财务总监
1986年4月
担任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标准石油公司执行副总裁及财务总监
6顶一下
-- 1 2 3 4 5 6 --

British Petrolem

British Petrolem

09年排名第4 有是石油行业了。

没办法啊。

..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简称BP),是世界最大私营石油公司之一(即国际石油七姊妹之一),也是世界前十大私营企业集团之一,2007年营业额达到公司2914.38亿美元。

该前身是创立于1908年的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Anglo-Persian Oil Company),1954年改称英国石油公司。

该公司整合探油、探气、炼油、储油、售油、零售等营业领域。

在1998年一次购并行动后,BP不再作为British Petroleum的缩写,而成为公司正式名称。

在广告上,该公司有时使用“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来宣传业务。

1909-19551908年,英国人William Knox D'Arcy 获得伊朗国王批准,开始商业性地开发他在1901年于波斯湾发现的石油资源。

1909年4月14日,新组建的“昂格鲁-波斯石油公司”(Anglo-Persian Oil Company,APOC)投入此项开发。

初时业务进展不大,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政府认识到了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开始收购该公司股权,该公司也开始向皇家海军提供燃油。

战后,英国政府已经拥有达51%之股份,并开展在欧洲各地的业务。

但公司关注焦点仍然放在波斯湾。

1931年,该公司购并了当时与其合作从事行销的壳牌公司,改组出一家“壳牌麦克斯英国石油公司”(Shell-Mex and BP Ltd),但负责在伊朗(当时仍称波斯)的业务的仍是APOC。

壳牌公司在1975年与英国石油分家。

出于对帝国主义不满情绪的高涨,伊朗曾在1932年战时撤回对APOC的特许,经过一年谈判,双方协议给予伊朗更多股份和收益,该公司在湾区的业务才恢复。

1936年波斯改称伊朗,该公司亦改称“昂格鲁-伊朗石油公司”("Anglo-Iranian Oil Company",AIOC)。

加拿大23年来将新建炼油厂

加拿大23年来将新建炼油厂
维普资讯
I .P O B 将收购加拿大艾伯塔省 Sni 油田的半数 ur e s
股 权
转化 装置 ( C U) F C 和柴 油加 氢脱硫 装 置 ( H S 将 D D )
让炼油厂达到其最大产能。这些设备将让炼油厂能够
处理 重质 原油 并达 到更严 格 的 国际排放 标 准 。 爱 沙石 油 公司将 逐渐 扩大 其产 能 , 2 1 年达 到 至 00 年 产 30 万 吨 。 建第一 阶段 将包 括解 决瓶 颈 问题和 40 扩
共 3 万吨今年 l 月至明年2 o 2 B抵达卡拉奇的高速柴油
船货 这是公司在过去的三个月中的第四份标书。
l, 2 台湾 中油公司高雄炼厂将重启其l D 装置 6 号c u 台湾中油公司・位管理人士称,该公司最晚在 l 2 月 中旬前将重启其商雄炼厂 日 产能 l 万吨的 6 0 号桶原
将 自2 年以来新建炼油厂, 3 将选择霍尼韦尔公司旗下
的U P O 公司为其提供技术、基础工程服务和设备。 该
炼油厂建在Pae t 湾地区, 自18 年以来在北美 lcni a 是 94 建设 的第一座炼油厂。 UO P公司 已为该联合设施进行基础工程设计 , 该
炼 油厂将 于 2 1 年投 产 。 0 1 预计 加工 10 万 吨 /年 中东 50
mm, um, ISe r h i i mm o¨ m ac
化 丙烷及 石脑 油 。
பைடு நூலகம்
蠢寞暑黼 .■舞许可证 | 【
突尼斯政府官员 日前称 ,突尼斯已将一个油气勘
探探许可证授予澳大利亚石油勘探商O s ac 有限公 n erh 司, 该许可证为期 4 5 . 年。O l ac i e rh与突尼斯国家石 S

石油化工发展史

石油化工发展史

石油化工发展史石油化工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起源于美国。

初期依附于石油炼制工业,后来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迅速发展,50年代在欧洲继起,60年代又进一步扩大到日本及世界各国,使世界化学工业的生产结构和原料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化学品的生产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石油化学工业的新工艺、新产品不断出现。

70年代初,美国石油化工生产的各种石油化学产品,多达数千种,当前石油化工已成为各工业国家的重要基干工业。

初创时期随着石油炼制工业的兴起,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炼厂气。

1917年美国C.埃利斯用炼厂气中的丙烯合成了异丙醇。

1920年,美国新泽西标准油公司采用此法进行工业生产。

这是第一个石油化学品,它标志着石油化工发展的开始。

1919年联合碳化物公司研究了乙烷、丙烷裂解制乙烯的方法,随后林德空气产品公司实现了从裂解气中分离乙烯,并用乙烯加工成化学产品。

1923年,联合碳化物公司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查尔斯顿建立了第一个以裂解乙烯为原料的石油化工厂。

在20~30年代,美国石油化学工业,主要利用单烯烃生产化学品。

如丙烯水合制异丙醇、再脱氢制丙酮,次氯酸法乙烯制环氧乙烷,丙烯制环氧丙烷等。

20年代,H.施陶丁格创立了高分子化合物概念;W.H.卡罗瑟斯发现了缩聚法制聚酰胺后,杜邦公司1940年开始将聚酰胺纤维(尼龙)投入市场。

表面活性剂烷基硫酸伯醇酯出现。

这些原来由煤和农副产品生产的新产品,大大刺激了石油化工的发展,同时为这些领域转向石油原料创造了新的技术条件。

这时,石油炼制工业也有新的发展。

1936年催化裂化技术的开发,为石油化工提供了更多低分子烯烃原料。

这些发展使美国的乙烯消费量由1930年的14kt增加到1940年的120kt。

战时的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至40年代末,美国石油化工在芳烃产品生产及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战争对橡胶的需要,促使丁苯、丁腈等合成橡胶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

能源经济学-论述题-世界石油市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能源经济学-论述题-世界石油市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能源经济学-论述题-世界⽯油市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论述题1、请论述世界⽯油市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1 )1928 年前垄断初期⾃由⽣产阶段(1859 1870)现代⽯油⼯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最初的美国⽯油⼯业在德雷克井成功之后处于破坏性开采和超量⽣产的状态微⼩⽣产商众多是⼀个真正⾃由竞争的市场。

美国⽯油市场垄断萌芽与出现1870年,洛克菲勒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城创建了标准⽯油公司。

在当时⽆序的竞争中洛克菲勒凭借着各种⼿段不断发展壮⼤着公司的规模并逐渐垄断了美国的⽯油市场。

1882年,洛克菲洛创⽴了世界第⼀家⽯油垄断集团形式标准⽯油托拉斯。

到897 年标准⽯油公司已控制住了美国90%的炼油能⼒和80%的油品销售市场并控制了产油区的输油管⽹掌握了对⽯油运输的⽀配权,同时开始介⼊⽯油⽣产领域购买了⼤量的油⽥资产。

1891 年该公司成为上下游⼀体化的⽯油公司。

1911年,美国最⾼法院裁决解散标准⽯油公司打破了标准⽯油公司对⽯油市场的垄断局⾯。

标准⽯油公司被分成38 家公司其中最⼤的三家是新泽西、纽约和加利福尼亚⽯油公司之后⼏经兼并演变形成了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油公司。

欧洲市场垄断萌芽与出现——以俄罗斯为代表以诺贝尔兄弟⽯油公司为⾸的⼏家⽯油公司在俄罗斯形成了寡头垄断控制了俄罗斯主要产油区巴库现阿塞拜疆80 以上的原油产量、炼油能⼒和⽯油出⼝量。

中东市场垄断萌芽与出现1909年,因为得到英国政府的⽀持和投资参与在波斯(今伊朗)勘探开发⽯油的英波⽯油公司(BP)的前⾝在中东快速发展壮⼤起来。

特征:1 )对⽯油资源的垄断从⽆到有,并逐渐兴盛起来。

2 )对⽯油市场的垄断呈现出区域性,尚未出现跨区域的国际性垄断组织或垄断集团。

3 )对资源控制弱。

(2)1928 年1960 年寡头垄断市场形成三巨头⽯油卡特尔的形成1)1928 年9 ⽉,英荷壳牌集团、新泽西标准⽯油公司和英波⽯油公司签订了阿克纳卡⾥协定其他⼤的跨国公司如纽约标准⽯油公司、加利福尼亚标准⽯油公司、得克萨斯公司等也先后接受了这些条款承认了⽠分现状。

英国石油公司(BP)简介

英国石油公司(BP)简介

英国石油公司(BP)简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销售和发电;油品零售和运输;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

此外,公司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业务也在不断壮大。

经营范围涉及油气勘探、开采、炼制、运输、销售、石油化工及煤炭、有色金属、计算机、海运、保险等多方面。

为适应其广泛及多样化业务活动的需要,从1981年以来,公司先后建立了12个下属分公司,即BP国际石油公司、BP国际化工公司、BP石油勘探公司、BP国际天然气公司、BP煤炭公司、BP国际矿产公司、BP食品公司、西康国际公司、BP船舶公司、BP企业公司、BP国际金融公司、BP国际洗涤剂公司。

该公司的下属分公司在世界70多个国家有业务活动。

BP国际化工公司在乙烯、聚乙烯和醋酸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方面有专长。

乙烯、聚乙烯生产能力各占整个西欧的10%,居欧洲第二位。

拥有用气相法生产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线型聚乙烯的新工艺。

醋酸生产能力占整个欧洲的32%。

BP国际石油公司在润滑油加氢精制、馏分油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石蜡加氢精制、催化脱蜡、异构化等方面拥有专利技术。

BP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公司目前的资产市值约为2000亿美元,拥有愈百万股东。

BP近十一万员工遍布全世界,在百余个国家拥有生产和经营活动。

2003年,BP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排前五名,名列欧洲500强之首。

BP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销售和发电;油品零售和运输;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

此外,公司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业务也在不断壮大。

BP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公司目前的资产市值约为2000亿美元,拥有愈百万股东。

BP近十一万员工遍布全世界,在百余个国家拥有生产和经营活动。

2003年,BP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排前五名,名列欧洲500强之首。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四。

2022年盘点全球石油业的大事件

2022年盘点全球石油业的大事件

盘点2022年全球石油业的大事件日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讨论院战略讨论室评比出2022年全球石油业最值得瞩目的十大大事。

其中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美加快自然气出口设施建设等都上榜。

1.YPF‘被国有化’ 资源国政策风险再受关注雷普索尔-YPF是在西班牙雷普索尔并购阿根廷YPF基础上组建而成。

2022年4月,阿根廷政府宣布将雷普索尔-YPF51%的股份收归国有。

此举虽招致西班牙政府的剧烈责备和欧美政府的普遍批判,但阿政府依旧我行我素,于5月强行实行雷普索尔-YPF国有化。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讨论院战略讨论室表示,阿根廷政府强行收购行为再一次给跨国石油公司敲响警钟,那就是石油公司在资源国发觉巨大油气资源潜力时随时可能遭受政策风险,这种状况在拉丁美洲这是家常便饭。

2.东非取得油气发觉非洲现能源新格局随着2022年接连不断的油气发觉,东非(包括索马里、肯尼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在内的10余个国家)油气的开发潜力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目光,目前的东非正在引领新一轮非洲油气大开发。

2022年,东非最吸引投资者眼球的非莫桑比克海上一系列大型自然气发觉莫属。

自年初开头,埃尼、阿纳达科间续在莫桑比克东部海上获得了7个大型自然气发觉。

3月,肯尼亚宣布在西北部的图尔卡纳湖地区获得石油发觉,这是该国迄今首个石油发觉。

据统计,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边疆地区可能有至少3亿桶石油资源。

保守估量东非油气总储量达650亿桶油当量,东非大发觉将转变非洲油气版图。

3.油企调整西亚进展战略库尔德成为勘探热点2022年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油气招标状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对该区表现出深厚爱好,并不惜为此放弃参加伊拉克其他地区招标的机会。

2022年2月,埃克森美孚正式公布库尔德地区6个区块的石油勘探方案,成为首家试水该地区的大型石油公司。

此后不久,道达尔和雪佛龙也宣布进入库尔德地区。

不仅如此,拥有俄罗斯政府大力支持的俄气也对库尔德地区表现出深厚的爱好。

英国政府与伊朗石油的开发(1901年——一战结束)

英国政府与伊朗石油的开发(1901年——一战结束)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国政府与伊朗石油的开发(1901年——一战结束)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史指导教师:***20050501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论述从1901年到一战结束,英国支持伊朗石油的开发与发展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英国的政治、外交与战略。

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具体论述英国政府接管伊朗石油的过程。

从1901年到一战之前,英国政府先,。

.支持、帮助英国臣民赢得在伊朗的石油开采权协议,继而保证协议的具体实施,防止粤明石油开采权落入外国之手,最终接管在自己手中,从而改变了协议的私人性质,英氍’政府掌控了伊朗石油。

第二章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论述。

从战争爆发到1917年间,是战争的前半期,这一时期昀突出表现是英国政府继续保护伊朗石油的开采、支持英波石油公司的发展壮大。

在嚣薄上,英印军队全面捍卫油田的安全;在财政上,英国政府并没有因战争而中断对英;百油公司的财政拨款和资金注入;在外交上,英波石油公司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而台=了英国石油公司,这对于英波公司以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1917年到一£结束,是战争的后半期,在这一时期,英国把石油政策的重点放在了与壳牌石油公司£凌判上。

英国的意图是以把英波公司并入壳牌为代价,换取对后者的控制。

英国的意I!{二没有实现,英波公司仍是它石油战略的重点。

芎三章综述了英国政府控制伊朗石油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英国,不管在经济上还是在i昔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与影响。

但是,英波石油公司在带给英国丰厚利润的同时,并7i带动伊朗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引发了英伊长达四十年之久的石油纠纷。

另外,英艮改府占有伊朗石油还有一定的世界意义,即开辟了一个中东石油争夺的新时代。

中东从此因为石油问题而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一国的资源开发本来是一国的经济问题,但剧于处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位置,伊朗的石油开发一开始就与大国的政治与战略密不可分,对伊朗、中东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与影响。

掌控国际的大石油公司:从石油七姐妹到超级六巨头再到新石油七姐妹

掌控国际的大石油公司:从石油七姐妹到超级六巨头再到新石油七姐妹

掌控国际的大石油公司:从石油七姐妹到超级六巨头再到新石油七姐妹(2011-12-07 10:49:49)转载▼开启脑子使劲吸收知识吸收信息!掌控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因素有很多,本文要介绍的是牛叉的国际石油板块,即操纵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大石油公司,看看鼎鼎大名的石油七姐妹是如何雄霸天下、呼风唤雨的,现今的石油六巨头又是如何打拼新天下的,以及包括中国石油公司在内的新石油七姐妹是如何崛起并挑战世界已有格局的。

一、“七姐妹”与六巨头20世纪50-60年代,垄断整个资本主义石油工业的,是七家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号称石油“七姐妹”。

它们分别是美国的埃克森(Exxon,原名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New Jersey)、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集团(Royal Dutch/Shell Group of Companies)、英国石油公司(BP,British Petroleum, Ltd.)、美孚(Mobil,原名纽约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New York)、德士古(Texaco,原名得克萨斯公司,Texas Company)、雪佛龙(Chevron,原名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California)和海湾石油公司(Gulf Petroleum Corp.)。

1980年它们全部进入了资本主义国家企业500强中的前10名。

不仅如此,它们的触角遍及全世界,控制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工业——从勘探开发到油气储运再到炼油销售。

在60年代,世界上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北美洲以外,几乎所有地区的大型油气田和油气管道都是属于石油“七姐妹”的,绝大部分的炼油与销售能力也掌握在它们手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产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石油“七姐妹”中的埃克森与美孚合并成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成为一家遥遥领先于其他石油公司的特大公司。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18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8%,超过了煤炭所占比例,就此意味着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并逐步成为工业的血液。

作为内燃机的动力来源,石油的需求和贸易从20世纪20年代一路飙升,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和苏联两国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全球能源贸易中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占据十分显要的位置,同时推动了国际能源贸易的迅速增长,进一步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则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商。

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一度掌握了世界大半的原油产量。

总的来说,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世界能源版图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

本文选择的案例正是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事件,该事件发生于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石油开发技术)租赁的一座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导致7人重伤11人死亡。

由此引发的原油泄漏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 其带来的生态灾难和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并且由于事件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世界各方的高度关注。

根据相关消息显示,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过早开放深海石油开采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忙赶工期,美联社报道,自从联邦政府监管人员放松设备检测后,数年间数座钻井平台的“防喷阀”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这也造成了甲烷气泡从钻杆底部高压处上升到低压处,突破数处安全屏障,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是使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相关研究显示“深水地平线”事故造成1500米深海的原油泄漏,是历史上首次发生在超过500米以上深海的原油泄漏。

与海面航行的大油轮漏油相比,其危害更大、更隐蔽。

从中不难看出在政府监管方面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美国,监督管理体制同样存在疏漏,各个处在主管地位的部门在行使自己的职能上存在冲突,以及由于自身和石油公司的密切交往,干扰了监管职能的正常行使,一份2008年的报告显示,负责出租钻井平台的矿产管理局的监管人员玩忽职守,对有关安全警告置若罔闻,收受被监管公司的礼物,甚至与石油公司员工发生不正当关系,更早的活动报告显示,管理局更是曾允许被监管的石油公司用铅笔自行填写检查报告。

标准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托拉斯之父、石油业的沙皇:洛克菲勒如果在20世纪初就有美国《福布斯》400名首富排行榜(Forbes 400)的话,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1937)无疑将会荣登榜首。

洛克菲勒活了将近一世纪,在他协助建造的石油业中,历经数10年达尔文式“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

洛克菲勒在1913年时累积达9亿美元的财富,并设立了声誉卓著的慈善基金会。

早期石油业发展漫无秩序,任何人都可以钻一口油井,成立小成本的炼油厂。

洛克菲勒是最早在克利夫兰设立炼油厂的人之一,那里是克州产油区铁道的终点站。

美国石油产量在1859年时只有2000桶,一年后即暴增到450万桶,1862年时已达300万桶。

那段期间,洛克菲勒的财富也随之增长。

19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意味着经济即将起飞,那时洛克菲勒开始收购事业,扩大公司资本,买下所有竞争者的公司。

当1870年他在俄亥俄州成立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时,已拥有当地所有的炼油厂。

后来,甚至几乎拥有全美的石油业。

洛克菲勒意识到,光是炼油不足以维持公司的生存,因为石油产量的多少在于市场需求。

为了控制油品的储藏及输送,标准石油公司设立了油库、输油管线,甚至制桶工厂。

不但如此,洛克菲勒还迫使铁路公司给他大量折扣,以交换一定的货运量。

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要求铁路公司付给他回扣呢!洛克菲勒的许多作法,后来在反托拉斯法下都变成非法,甚至恶名昭彰。

洛克菲勒建立的产销合一制度,也非全然史无前例。

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整合产业多项业务时所发展出来的专业管理制度。

商业历史学者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说:“若想了解美国大企业的兴起,必须了解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

”洛克菲勒在1839年于上纽约州的小农场里诞生,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1782—1862,美国第8任总统,任期1837—1841)。

标准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是一家美国的石油公司,成立于1870年,总部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

标准石油公司由约翰·德·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创立,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垄断企业之一。

该公司在早期通过一系列的垄断手段,如价格压低、兼并竞争对手等,迅速掌控了美国石油行业。

标准石油公司垄断的石油产业链从石油勘探、开采到炼油、运输、销售等环节都有涉及。

标准石油公司的成功与约翰·德·洛克菲勒的经营策略密切相关。

他在公司内部建立了高度垂直整合的组织架构,通过兼并其他石油公司,集中了石油产业的最大份额。

同时,他还通过创新技术和高效生产,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洛克菲勒还在营销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通过建立完善的经销网络和品牌形象,使标准石油公司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然而,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议。

人们质疑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行为是否违反了竞争原则,剥夺了其他企业的发展机会。

此外,标准石油公司还因为破坏环境、操纵市场等问题受到了指责。

为了打破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府在1911年对标准石油公司进行了反垄断诉讼。

最终,标准石油公司被分割成多个独立公司,从而使石油产业恢复了竞争格局。

尽管标准石油公司被分割了,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

分割后的公司中有几个成为了后来的沃博尔、美孚和埃克森等世界著名的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经验也对后来的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帮助它们建立了更加高效的生产和经营体系。

总的来说,标准石油公司是美国石油行业的先驱者之一,它的垄断地位曾经引起了争议,但它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对现代石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发展历史

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发展历史

巴尔的摩
1865年,洛克菲勒以7.2万 美元的代价买下炼油公司中 另外一位大股东股权,掌控 了这一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 厂 面对动荡的石油市场, 洛克菲勒妥善加以应 对,并将自己的炼厂发 展到3家 1867年,洛克菲勒引入弗拉格 勒作为其合资伙伴,并在其帮 助下,达成了与伊利铁路的回 扣协议,即如果克利夫兰炼油 从伊利铁路运输,洛克菲勒将 得到75%的回扣 1866年,洛克菲勒 的炼油厂开始在纽 约从事出口
哈克纳斯 13.3%
弗拉格勒 13.3%
安德鲁斯 13.3%
6
1892-1911:变化的石油市场与标准石油公司的演变
煤油时代的结束:从1896 年到1911年,美国石油市 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 油上升很快,对煤油的需 求下降,对燃料油的需求 上升,同时,汽车的出现 也使得对汽油的需求开始 增加 新的油田不断被发现: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 国的油气发现扩大到国内 的16个州,包括西部的加 利福尼亚州、中部的俄克 拉何马与南部的德克萨斯 等州,特别是1901年,在 德州南部发现了单井高产 的 大 型 油 田 Spindle top(纺锤顶),在此诞生了 后来七大石油中的Texaco 与Gulf,即德士古与海湾 石油公司,标准石油的多 家竞争者相继出现了 标准石油的地位下降 美国原油产量与价格的变化(1877-1911)
标准石油公司产量在全美国的占比 100% 80% 60% 40% 20% 0% 1870 1874 1880 1890 1907 1911
1 1 1 0 0 0 0 0 1899
1914
7
1890s-1990s:标准石油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
在石油领域,原油的勘探 和开采被称为上游,炼化 和销售被称为下游,标准 石油公司首先是在炼油和 运输,即石油工业的下游 领域确立自己的垄断地 位,随后进军上游的生产 领域,原因在于石油工业 的初期,由于下游需求主 要是煤油,产量增加从而 价格下跌,因此直接开采 原油的风险较高,洛克菲 勒没有首先选择进入生产 领域,而是致力于拓展炼 油、市场销售、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等方面,同时, 大力降低成本,加强企业 的经营管理。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标 准石油进军上游,因为此 时国内石油产品的需求稳 定增长,原油资源对企业 的重要性增强。标准石油 在石油工业领域第一次开 创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经 营模式 石油工业价值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目标国。
1958年,BP拟通过与美国辛克莱石油公司的合作打开美国市场,但由于美
国当时实施强制性石油进口配额使BP向美国的石油出口受到限制,使此次合作
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1969年,BP在美国投资的普拉德霍湾地区发现了巨大的石油储量,使BP
在美国的投资拥有了强有力的所有权优势。但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还有问题需要
解决:首先,必须要在美国建立自己的石油生产与经营的垂直网络;其次,要尽
快掌握在美国大规模经营的市场经验和管理能力;第三,美国当时对能源市场的
保护,使得其当时对本国的油田落入外国只手心存疑惧。BP决定利用美国本土
企业进入美国市场。
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作为目标公司的优势:首先,其核心业务是石油冶炼和
在并购早期(1970-1980),双方的利益汇合点主要就是在普拉德霍湾的石油
开采,虽然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化优势,但巨大的石油储量使双方都获得了大量的
利润。
70年代末,随着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在BP全球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BP
参与对方公司的经营管理欲望与日俱增,BP希望能将其作为控股的子公司进行
整合是个长期的艰巨过程。BP经历了一场较长时期的磨合与忍耐,因为对
于BP公司而言,美国的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是至关重要的,能立足于美国市场
在前期是关键。BP即使达到了控股地位,但为了避免与美国保护中小股东的法
律发生冲突,从其在美国的长远利益考虑,仍然保持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的独立
性。等到时机成熟,BP立即由控股转变为全面收购,跨越了内部化障碍,强化
集团中有效利用,提高集团整体的管理效率。
四、本次并购案的意义
按照邓宁的对外投资折中理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企业
跨国投资的必要条件(即OLI三大优势),BP的曲折经历可以说是对这一理论的
最好诠释。BP在美国进行跨国并购并最终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它不断致力于将
三大优势加以结合。
市场经营,在全美市场份额中排列第四;其次,拥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具备进一步开拓市场的能力;再次,股东分散,便于控制权的获得。最后,其缺
乏石油储备。
因此,BP在石油上游产品的所有权优势,与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在下游产
品的所有权优势,形成了双方优势互补的合作基础。
二、并购进程
1970年初,BP公司将其阿拉斯加油田的大部分股份及部分辛克莱公司下游
资产转让给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获得其25%的原始股,并且以后不断扩大的股
份最多将不超过54%。根据当时的政策,如果BP大力插手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
易于同美国法律相抵触,因为在美国小股东的权益受到法律的更多保护,因此
BP保持了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的独立性。同时,保持相互独立可避免因违反反
享、技术与知识共享,更高程度的发挥的集团的内部化优势,对BP在全球的战
略经营产生了重要意义,极大提高了其在全球能源市场格局中的地位。最突出的
例子就是其1998年BP对阿莫科的收购。
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管理革命和新经济,BP通过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
也感到了其中的变化,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借鉴美国公司的经验在
公司,BP决定进行进一步的全面收购和整合。BP更换了俄亥俄的管理层,但担
心美国法律对少数股东的保护,仍保持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的独立性。
1987年,BP以76亿美元完成了对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剩余股份的收购,终
于获得了全面控制权。BP开始对其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集团在美国境内外企业
的内部化优势,实现BP在全球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的整合更多地体现在利益共
英国石油公司收购美国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背景分析
BP公司是一家主导全球石油工业的跨国公司。BP公司国际化经营动因同邓
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相一致的。首先,英国是石油生产国,拥有丰富的石油
储备,这是BP公司所具备的区位优势;第二,BP公司拥有资金、技术、企业管
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所有权优势;第三,利用一体化的整合能力,BP公司的
企业内部化优势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展现,从油田开采到最终的石化
产品的生产链中,中间产品市场完全可以通过内部交易得以完成。但在BP公司
的跨国经营中,主要局限于中东的石油生产和西欧的石化产品市场,全球化程度
不高,尤其在美国市场处于劣势,而美国所具有的区位优势(政治稳定、活跃的
私人企业文化、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产品的高利润率)是世界石油企业最理想的投
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托拉斯法而遭到惩罚(根据谢尔曼法,任何限制竞争的合并后共谋均视为违法),
双方之间如果存在着股权关联关系,它们就可能在价格等市场行为中形成共谋,
这是违反美国法律的。
本次并购使BP在美国投资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都得以利用,但因双方
协议的限制,内部化优势将难以有效发挥。
三、并购后的整合
必要整合,并将其纳入BP的全球整体规划中。但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认为,如
果BP作为大股东参与管理,可能会侵犯少数股东的合法权益,会造成俄亥俄公
司原有员工的不满,因此依然保持较强的独立性。
80年代中期,美国石油业的进口保护逐渐得以开放,美国市场的战略利益
在BP集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也成为集团中最重要的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