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

合集下载

中文系课程

中文系课程

中文系课程一中文系专业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技能训练、教师口语等。

高校中文系下设的本科专业一般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等,开设的专科专业一般有语文教育、文秘等,但在不同的高校之间中文系的专业也不尽相同。

中文系开设的研究生专业一般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戏剧影视文学、学科教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方向)等。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必修课程:(绝大学校应该都开这些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选修课程:写作:写作思维训练、主题写作、诗歌写作、小说写作、非虚构文本写作、新媒体写作、影视剧本写作、创意写作文艺学:美学、西方文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文艺批评方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女性文学研究、通俗文学研究、当代文学前沿问题、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欣赏与研究、现代小说叙事艺术、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鲁迅研究、现当代小说流派研究、现代戏剧理论与赏析、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新时期文学研究、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诗词鉴赏、红楼梦研究、古典文献学、论语导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国学经典导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世纪欧美文学、比较文学、东方文学、英美文学欣赏、基督教与西方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字音韵训诂、比较语言学、汉语词汇学、方言与地域文化、修辞学、词汇学、汉语语音史、现代汉语语音学、新媒体语言与传播、交际语言、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文化:中国文人画精品赏析、东方文化、后现代文化研究、希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民俗文化理论与实践、日常生活与审美文化其他:书法临摹、沟通与演讲、逻辑学、大众传播学。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课程代码:261000112 261000412课程名称:写作Ⅰ—ⅡWritingⅠ—Ⅱ总学时:66(32+34)周学时:2、2学分: 4 开课学期:一、二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主要讲授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与写作,基本理论包括文章写作的几个最重要的环节:采集材料、确立主题、构思文章、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写作技法及文章修改等。

文体写作包括新闻文体、审美性文体(散文、诗歌、小说)、理论性文体、应用文体等。

在讲授写作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使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写作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用教材: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①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②王泽龙,《中国写作学探要》,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③黄建成,《写作学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④普丽华、江少川,《现代写作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课程代码:261000213 261000614课程名称:现代汉语Ⅰ现代汉语ⅡModern ChineseⅠModern ChineseⅡ总学时:99 周学时:3、3学分:3、4 开课学期:1、2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专业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第一章绪论本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

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第二章语音这一章,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拼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范,朗读的技巧等。

第三章文字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产生、特点、作用、形体、构造、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正确运用现行汉字的水平,正确地使用汉字,为将来研究或教学现行汉字打下基础第四章词汇本章讲述现代汉语词汇和各种词汇单位的含义,语素构词的方法和类型,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等问题。

汉语言文学主要课程

汉语言文学主要课程

有关《汉语言文学》的主要课程
有关《汉语言文学》的主要课程如下:
1.语言学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音学、语法学等,主要研究汉语的语音、语法、
词汇等方面。

2.文学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等,涵盖了古今中外
的文学发展、作品赏析以及文学批评等方面。

3.文化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文化批评等,涉及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以
及跨文化交流的原理和实践。

4.写作与编辑课程:如文学写作、新闻写作、编辑实务等,培养学生写作和编辑的能力。

5.通识课程:如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等,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6.其他专业课程:根据具体的专业方向,还可能包括如古籍整理、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等
课程。

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还会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如社会调查、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1.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华文化典籍导读等。

2.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等。

3.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

4. 专业(选修)课程: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层次、教育目标及学科条件自主设置。

以下仅为举例:汉语史、文字学、音韵学、语法学、训诂学、方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艺美学、西方文论、比较文学原理、古代文学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经典文本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台港文学、海外华文文学、民间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创意写作等。

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科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专业课。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而异,建议查阅具体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表获取详细信息。

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 基础知识简介

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  基础知识简介

目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 (2)现代汉语(上、下)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 (3)语言学概论 (5)文学概论 (6)古代汉语(上、下) (7)外国文学史(上、下) (8)中西文论史 (9)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10)现代汉语语音研究 (11)文字学 (12)中国古典文献学 (13)语用学概论 (14)语言学方法论 (15)比较文学 (16)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17)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18)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19)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 (19)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研究 (20)台港文学 (21)影视文学 (21)英美文学名著选读 (22)语言学经典著作选读 (23)中国古代文论经典选读 (25)西方文论经典选读 (25)作家作品专论 (27)文学经典精读 (28)楚辞研究 (29)法律语言学 (29)大众文化 (30)文学与法律 (31)戏剧研究与实践 (32)鲁迅研究 (33)小说艺术研究 (34)涉法影视作品个案分析 (35)中国现当代涉法文学个案分析 (36)文学批评 (36)文学创作与实践 (37)出版物策划与编辑 (38)阅读与写作 (39)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40)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课程编号: 307050424、307050433英文名称: C h i n e s e M o d e r n a n d 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t u r e(I.I I)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开课学期: 1、2开课单位: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姓名:赵文彤、金莉莉、董燕周学时: 4、3总学时: 114学分: 7课程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内容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是中文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的课程,能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文学知识。

本课程通过对作家作品的讲解和大量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对文学的感受能力,为进入到文学研究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中文系专业介绍

中文系专业介绍

就业方向
一教师 1.口才 2.文才 三 助理、文秘 典型职位:各种助理(行政、 人事等)、文秘
3.心理教育方法
四 文案策划人员 二 媒体从业人员 职业撰稿人 编辑 记者 五 其他方向 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也可以 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选择 地往这些方向发展:政府 公务员、市场营销、客户 服务等 广告人
语言学专业同学可以从事对 外汉语教学工作,现在这一 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很快; 古典文献学通常是系里那些 不甚关注直接就业,希望能 够对国学有真正比较深刻了 解的同学选择的
(4)外语语言文学(外语)。授予文学学士。 主要语种: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及小语种。 招生院校:外语类、师范类、综合类院校。 (5)广播电视新闻学。授予文学学士。 主干课程:广电概论、广电技术基础、新闻采访写 作、编辑制作、摄影摄象等。 招生院校:各传媒院校、师范类、综合类院校。 (6)艺术设计。授予艺术学学士,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图案、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 理论等, 招生院校:艺术类、师范类、综合类院校。 (7)会计电算化。授予经济学学士。 主干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技术、金融学 等。 招生院校:财经类、综合类、师范类院校。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
1、马列文论 2、古代文论 3、西方文化 4、汉字研究 : 5、日本文学研究: 6、当代小说思潮: 7、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8、诗歌创作与研究: 9、鲁迅研究: 10、唐宋诗词研究: 11、文秘工作与文秘写作: 12、贵州古代文学: 13、明清文学研究: 14、散文创作与研究:
(10)国际经济与贸易。授予经济学学士。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法、国 际贸易理论、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注重外语成 绩)

汉语言文学本科全部课程

汉语言文学本科全部课程

汉语言文学本科全部课程
汉语言文学本科全部课程是丰富多样的,涵盖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作家作品研究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一、文学理论课程:
1. 文学概论:介绍文学的定义、分类、特点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能力。

2. 文学批评方法: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体系,包括传统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评价能力。

3. 文学研究方法:介绍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文献查阅、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二、文学史课程:
1. 古代文学史:从先秦时期到唐宋时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主要流派,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2. 现代文学史:从清末到当代,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主要思潮,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和批评能力。

3. 外国文学史:介绍世界各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主要流派,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和比较研究能力。

三、作家作品研究课程:
1. 作家作品选读:选择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2. 作家研究:以某位作家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生平、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以上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本科全部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将全面了解和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评、鉴赏能力,为今后从事文学创作、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专业课程简介.doc

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专业课程简介.doc

文学院课程简介2016年11月目录一、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专业课程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程简介 5《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简介 6《写作理论与写作训练》课程简介8《现代汉语》课程简介10《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简介12《古代汉语》课程简介13《文学概论》课程简介1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简介16《外国文学》课程简介19《语言文字专题研究》课程简介22《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课程简介2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简介24《文学评论专题》课程简介25《比较文学专题》课程简介26《申论与公务员考试专题》课程简介29《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简介31《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32《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简介35《创意写作》课程简介36《文学写作与训练》课程简介37《公文写作与训练》课程简介38《文案设计与写作》课程简介39《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简介40《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简介41《文化产业商业模式》课程简介43《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44《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课程简介45《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简介48《文化创意案例赏析》课程简介49《影视改编与文化创意》课程简介50《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程简介51《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赏析》课程简介53 《电脑图文设计》课程简介55《摄影摄像基础》课程简介57《新媒体设计》课程简介58《视频短片制作》课程简介59《展示设计案例欣赏》课程简介60《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简介61《西方现代批评方法》课程简介63《<文心雕龙>精读》课程简介64《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课程简介66《汉语音韵学》课程简介68《汉语史》课程简介70《汉语修辞学》课程简介71《汉字与中国文化》课程简介73《比较文学》课程简介74《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课程简介77《外国戏剧经典导读》课程简介79《诺贝尔文学奖经典导读》课程简介81《鲁迅精读》课程简介83《张爱玲精读》课程简介86《现当代戏剧经典精读》课程简介87《新世纪文学批评》课程简介89《乡土文学与地域文化》课程简介90《网络文学研究》课程简介92《<诗经>精读》课程简介94《<论语>精读》课程简介97《<老子>精读》课程简介99《唐诗研究》课程简介101《宋词研究》课程简介103《<西游记>精读》课程简介104《运河诗文研究》课程简介106《汉魏六朝士风与文学》课程简介107《旧体诗词习作》课程简介110《汉字书写训练(毛笔、钢笔)》课程简介111 《即兴演讲与普通话》课程简介112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学时:8学分:0.5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课程内容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课是面向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专业新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以讲座形式或其他形式讲授,主要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体系、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及课程之间的前后联系;介绍本专业中的主要学科方向和各学科的领域范围、主要内容、发展现状及学科前沿及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介绍本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

2004级汉语言专业本科课程说明

2004级汉语言专业本科课程说明

2004级汉语言专业本科课程说明1、语言学概论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语言学概论”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释,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探讨语言理论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1)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语言的结构;3)语言的发展。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2)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学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比较系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程,包括主要社团、流派、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基础上,就某一文学现象作重点阐释,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文学现象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学期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小说流变(或诗歌创作、或文学思潮)作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第二学期,就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重大文学现象(包括文学思潮)作比较细致的描述与分析。

3、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本课程4学分,课内。

学时72,开设一学期。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外国文学史知识基础上,重点了解20世纪西方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扩大文学视野。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讲授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脉络,重点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主要流派的理论主张、代表作品、文学特点、影响与评价等。

4、汉语专题(1)(2)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一学年。

“汉语专题”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涉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方面。

现代汉语方面,通过现代汉字学和汉语规范化两个专题的讲授,使学生能正确使用现代汉字和汉语,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现代汉字学——主要研究现代汉字的属性和应用(属性方面包括字量、字形、字音、字序,应用方面包括人际界面和人机界面);古代汉语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050101专业名程: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受到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毕业生适宜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出版部门从事文学评论、创作、编辑、语言文字应用等工作;适宜在高、中等学校、中学及科研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宣传和行政管理工作;可继续攻读文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三、专业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高尚的情操。

2、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4、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新闻、文秘、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5、受到科学研究和研究方法的训练,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顺利阅读专业外文书刊;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四、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五、主要课程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见学时、学分、教学周安排表。

七、学制与学分要求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早或推迟毕业。

本专业学生至少应修满170学分方能毕业。

八、授予学位修满学分,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作技巧
课程内容:包 括新闻、广告 文案、策划书、 调研报告等写
作实践
课程评价:通 过实际项目和 作品进行评价, 注重实践成果
和应用价值
Part Four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
学环节
实验与实训
实验课程:旨 在培养学生实 际操作能力和
创新思维
实训项目:通 过实践训练, 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和应用能

校企合作:加 强与企业的合 作,为学生提 供实习和就业
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内容及结构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建设:选用优秀教材,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教材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师资力量: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 教学质量: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教师评价: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反馈 教师培训:提供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
学生学业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考试、论文、课堂表现等多维度评价 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进度、成绩等方面的反馈 评价标准: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评价效果: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能 力。
课程评价:通过考试、作品评价、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写作与表达课程
Part One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概

课程设置目标
培养具备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
课程。

这些选修课程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在这些选修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不同领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化研究、语言学等。

同时,学生也可以选择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跨学科课程,如历史、哲学、艺术、传媒等。

选修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和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汉语言文学的了解,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科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科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科要求
1汉语言文字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属于文学类的,其综合培养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语音、汉语语法、文字学以及汉语语言文学的比较研究和分析能力,同时又要具有理论解释能力和文字分析能力。

它主要研究的课程有:汉语语音、汉语词汇学、汉语句法、现代汉语、汉语语义学、汉语外的文字学、汉语文学史、汉语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等。

2汉语言文学专业选科要求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科要求,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数学,它是专业基础科目,选科时注意这种通识性科目应该与其他科目有着一定的搭配平衡,以保证不影响主专业的学习。

其他辅助的科目就有计算机、设计、数据分析、翻译、心理学等,这些科目也是非常有益于专业学习的。

同时,学生应多咨询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特点,来选择合适自己的科目,以达到最佳的专业性学习效果。

3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走向人生成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选择合适的科目是专业学习的关键,因此在选择课程时,一定要多咨询专业老师,考虑自己的能力特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能够顺利的掌握所学科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研究
张孝进(讲师)
陶渊明研究
新时期文学研究
黄立华(副教授)
鲁迅研究
黄立华(副教授)
巴尔扎克研究
何峰(教授)
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
何峰(教授)
屠格涅夫研究
吴嘉佑(教授)
苏联文学研究
吴嘉佑(教授)
影视文学研究
汪健(副教授)
新时期小说研究
黄立华(副教授)
艺术社会学
张家仪(副教授)
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
张家仪(副教授)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任课老师
课程名称
任课老师
中国古典戏曲研究
汪光耀(讲师)
明清小说研究
张孝进(讲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沈昌明(讲师)
中国通史
胡适研究
周筱华(副教授)
世界简史
中国现代女作家研究
周筱华(副教授)
朱自清研究
吴兆民(副教授)
当代文艺思潮研究
汪丽景(副教授)
诗经研究
汪大白(教授)
社会学
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
说文解字
影视艺术论
唐诗研究
张小明(讲师)
实用修辞研究
新闻学
汪健(副教授)
修辞学
赵刚健(副教授)
训诂学
许万宏(讲师)
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汪丽景(副教授)
文学批评史
方策(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