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对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统计表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39e08c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f.png)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血液是人类身体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临床医学中,合理使用血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不合理使用血液会导致浪费、传播传染病、发生不良反应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因此,评价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血液的能力以及纠正错误用血行为的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
评价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血液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1.理论知识能力:评价医师对于血液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例如,了解血液成分和功能、了解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血液适应症和不适应症等。
通过考核医师的理论知识,可以确定其对于合理用血的了解程度。
2.临床决策能力:评价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决策能力,包括对于是否使用血液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合适的用量和给予的时机等。
通过评估医师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决策能力,可以确定其在合理使用血液方面的能力。
3.用血指征和指南的应用能力:评价医师是否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用血指征进行实践,是否能够正确地判断何时需要使用血液。
通过检查医师的记录和实践行为,可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正确应用指南和指征进行合理用血。
4.用血记录和审查能力:评价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的用血记录和审查能力,包括对于血液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对于用血指标和血液治疗效果进行审查等。
通过检查医师的记录和审查行为,可以确定其对于用血实践的质量。
除了评价医师合理使用血液的能力外,纠正错误用血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不合理使用血液的医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纠正:1.继续教育:为医师提供相关的继续教育课程,包括血液学知识、合理用血原则和最新的用血指南等。
通过教育医师,提高其对于合理使用血液的认识和能力。
2.反馈和建议:及时对医师的用血行为进行反馈和建议,指出不合理的用血行为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医师改进错误的用血行为。
3.指导和培训:为医师提供有关用血实践的指导和培训,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各类血液制品、如何选择适当的用量和时机等。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登记本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登记本](https://img.taocdn.com/s3/m/15870cff28ea81c758f5782b.png)
输血管理登记本科室名称:2018年月临床输血管理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实掌握输血的各种指征。
做到合理、科学用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培训。
三、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以及对临床用血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输血科对验收合格的血液,认真做好入库、登记、按温度要求进行储存、并做好冷藏温度的监测登记工作。
五、输血前准备工作(一)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时,经治医师应根据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签字后报送输血科。
(二)输血治疗前,由主管医师逐项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其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载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并记入病历。
(三)为提高输血安全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第十二、十三和十四条之规定:1.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
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2.首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间隔三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每次输血前都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
3.手术患者、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原则上应将输血相容性检测作为入院常规。
内科住院、门急诊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也应提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
如患者及家属拒绝检查,应有签署知情拒绝检查的文字记录随住院病历归档或记入门诊病历,经治医师事前应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拒绝检查的不良后果。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表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d6def5aaa8114431b80dd886.png)
(年、月、日、时、分)。
输血申
请单
完整性:指输血申请单上项目填写是否齐 全。
正确性:指输血申请单上实验室检测项目 填写数值是否与检测报告单所列项目检 测数值致。
签字率:指输血申请单上主治医师与上级 医师是否签全名、是否填写申请日期(年、 月、日、时、分)。
效评价描述(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测结 果)等。
真实性:指经治医师对患者每次实施输血 的输血病程录记录是否具有真实性与可 追溯性。
备血量
与实际
输血量
经治医师在对患者实施择期手术前备血
量(血液制剂种类与数量) 与在手术中的
实际用血量(血液制剂种类与数量) 是否
符合率
致。
输血量/
经治医师在对患者实施手术中用血量 (血
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表
被评价医师:职称:评价人及时间:
评价项
目
评价内容
评价结
果
评价人
及评价
时间
输血适
应症符
合率
经治医师在对患者每次实施输血前,输血 适应证是否符合相应输注要求。
输血前
告知
完整性:指输血同意书上项目填写是否齐 全。
正确性:指输血同意书上实验室检测项目 数值填写是否与检测报告单所列项目检 测数值致。
出血量
液制剂种类与数里)与手术中患者出血里
比值
间的比值,应V10
血液制
患者病史中的病史首页、 手术记录、麻醉
剂种类
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输血病程录
与数量
等中出血量与输血量填写是否完整与
填写是
致;输量与输血科(血库)发血量是否
我院近五年临床用血统计分析
![我院近五年临床用血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f578209b89680202d82536.png)
我院近五年临床用血统计分析摘要】成分用血能够在输血科与临床用血科室共同努力下,达到良好效果,使成分输血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合理使用血浆,降低血浆使用率,还有更艰巨的工作要做。
【关键词】输血成分用血血浆输血是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临床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血液资源有限,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安全使用一直是输血学所面临的问题,早于1960年Gibson JG2nd就提出了成分输血的概念。
我国于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而后《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相继出台。
临床成分输血有了较大的发展[1]。
本人对2004-2008年我院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全面了解本院输血现状,进一步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我院输血科用血原始记录与大连血液中心发血原始记录。
1.2血制品统计单位定义将200ml全血定义为1个全血单位(u),从200ml全血中提取的各种血液成分分别定义为1个成分血单位。
成分包括: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冷沉淀、血小板、新鲜血浆等。
1.3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成分输血率(%)=全血单位数÷用血总单位数×100%,血浆比例(%)=血浆单位数÷用血总单位数×100%。
2 结果临床用血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临床用血情况统计年份总量血浆冷沉淀血小板全血血球成分用血血浆比例(U) (U) (U) (U) (U) (U) (%) (%)04 5405 3094 8 123 193 1988 96.45 57.2405 5829.5 3332 112 165.5 33 2187 99.40 57.1606 5997 3758 10 119 28 2082 99.57 62.6607 3997.95 2131.5 24 102.5 6 1733.95 99.85 53.3108 3636.2 2062.2 134 134.5 0 1305.5 100 56.71合计 24865.65 14377.7 288 644.5 260 9296.45 98.85 57.822004年到2006年用血量逐年增多,在2006年成立输血科后,加强了对临床输血的管理,在患者逐年增多的情况下用血总量逐年下降,成分用血率大大增加,从2004年的96.45%到2008年的 100%,大大地减少了全血的输入量,但血浆的输入比例高居不下。
临床合理用血及输血评估
![临床合理用血及输血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be248eba98271fe900ef969.png)
2020/3/31
27
病例1
年青女性,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月"入院 患者近一月来反复无诱因在家自行发现面色苍白,感
头晕乏力,活动后感心慌胸闷,无气急,无胸痛,日 常活动逐渐受限,稍走几步即感明显乏力,曾至当地 医院就诊,予以补血药物治疗,具体诊断及药物不详, 病情无好转,并有逐渐加重趋势,进食后即感恶心, 并呕吐数次胃内容物,无黑便及鲜血便,无呕血及咖 啡样物,无肉眼血尿及酱油样尿 急诊查血常规示“WBC 2.47×109/L,RBC1.08×1012/L, Hb41g/L,PLT 58×109/L” 急诊紧急予以输注新鲜血浆350ml+红细胞悬液3单位
2020/3/31
17
可提供的血液品种
全血类 红细胞类 血浆类 血小板类 白细胞类
2020/3/31
18
冷沉淀 新鲜冰冻血浆在1℃~6℃融化后,分离出大部 分的血浆,并将剩余的冷不溶解物质在1小时内 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
含10倍于全血的凝血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FFP) 全血采集后于6~8小时内分离出血浆 并迅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即制成
不均匀渗血 11:49 输血科发血:红悬4U+新鲜冰浆300ml 13:33 危急值 APTT:106.8秒 16:33:02 输血科发冷沉淀:10U(第一次输)
2020/3/31
输血
37
2020/3/31
输血
38
2020/3/31
输血
39
10.20 HB 67g/L HCT 0.21 APTT 84.5秒 渗血不明显 输红悬4U+新鲜冰浆340ml
病病人输血浆,每天或隔天输注。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103221e5a8102d276a22f97.png)
静海中医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附评价表)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
特制订本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1、评价内容(见附件):(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2、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3、输血科评价:医务部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报送医务。
4、医务部评价:根据报送材料和抽查,医务部每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三、公示与管理以上检查结果将在全院《医疗质量、安全督查简报》公示,并按医院用血奖惩措施进行处理,措施如下:1、对于1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2、连续2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用血权限降一级处理,医务部将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其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若连续3月内未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再恢复其用血权限。
合理用血评价分析
![合理用血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64e9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7.png)
合理用血评价分析为进一步加强输血管理,确保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建立科学、合理的输血质量管理体系,让“一切行为有依据,一切行为有记录,一切行为可溯源”,使输血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相关要求,医务科对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进行督导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反馈如下督查方式每个科室随机抽查5份归档病历①查看输血前血常规中Hb含量、RBC 计数、HCT、ALT及感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及输血适应症指标;②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液(浆)用量及用血记录。
用血数据统计以单位(U)计算。
每200ml全血分离制备1U新鲜冰冻血浆(FFP,容积100 ml;③交叉配血、出入库及输血回执记录,查看是否有输血不良反应。
督查内容1.用血申请单书写质量。
2.输血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
3.输血适应证掌握情况。
4.输血疗效评价情况。
5.用血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良反应报告情况。
6.超1600ml用血报批情况。
7.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考核情况。
8.各科室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执行情况。
9.用血感染质控情况登记。
存在问题1.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完整,患者入院好几天,血常规检查结果早已出来,但申请单上Hb、HCT、Plt还是填写结果待报/结果待查;甚至有的患者住院期间已经输过血,申请单上血型结果还填写未知或待查,输血史填写无输血史;预定输血日期、时间没有按实际情况填写,申请单上填写的用血时间是第二天下午,病区第一天上午就打电话问血好了没有;输血目的、输血前检查结果没有按规定填写,漏填血型,申请医师、审核医师漏签字经常发生。
2.输血病程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运行病历检查发现,有的患者输血结束24小时以上,病程记录还是一点没写。
有的科室虽然有输血记录,但是记录太简单,只是在病程记录里提到“通过血液制品输注,患者情况有所好转”,究竟输注什么血液制品,输注的量是多少,输注的起止时间,输注过程有无不良反应等等都没有记录。
临床用血检查考核表
![临床用血检查考核表](https://img.taocdn.com/s3/m/7daefc1176eeaeaad0f33010.png)
临床医师合理输血评价记录科别姓名性别:男/女病例号临床诊断ABO血型Rh(D)输血记录年月日输血开始时间时分输血结束时间时分输入血液成分:红细胞悬液U血浆ml血小板U冷沉淀U其它输血过程的病情观察及监测病人状态良好□一般□差□输血反应无□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感染□血红蛋白尿□其它□有输血反应的血液条码号:有输血反应的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是□否□血袋按要求保存、处理:是□否□操作者输血治疗病历记录质量检查督导表住院号患者姓名门诊号临床输血管理须知1、医务部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2)医务部为启动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的批准机构。
(3)输血申请单需填写完整,特别之一经治医师和主治医师分别签字,输血前化验结果需填写,输血妊娠史需填写。
(4)输血适应症,特别是血浆的适应症要严格掌握。
血浆严禁用于补蛋白、提高营养、提高免疫力和搭配用血。
血浆的适应症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用于大面积创伤、大面积烧伤、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PT及APTT>正常对照值的1.5倍。
红细胞悬液的适应症如下:外科:当创伤出血患者血红蛋白<70g/L须输入红细胞。
血红蛋白>100g/L通常无须输入红细胞。
血红蛋白70--100g/L是否须输血应根据是否存在进行性器官缺血、进行性出血、血管内容量不足和氧合不佳等危险因素决定。
内科: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5)输血前除血型检查外,还需感染筛查(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肝功能)。
(6)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一次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0个单位的,需由患者所在科室组织讨论、科室主任签字,经输血科(血库)审核后,再报医务部门批准(急诊抢救用血除外)。
同时,同一患者24小时累计用血超过10个单位且超过备血量的,需由输血科(血库)报医务部门备案,并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用血后评价。
(7)择期手术需要提前一天以上向血库备血。
(8)每季度对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在内网上公示。
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报告表
![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报告表](https://img.taocdn.com/s3/m/a43374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c.png)
合理输血标本错误数量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自查
是否有不良事件及整改情况
输血相关培训情况
上季度问题及改进情况
3.输血科输血管理工作情况
输血科
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正确率
发血正确率
069
危急值及时报告率
急诊TAT超时率
质安理室与管查科量卸自
-不件改颦整况是良及情
输血相关培训情况
上季度问题及改进情况
4.本季度较突出的问题
填表Λ签名:日期:年月日
监督检查组组长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在不同的医疗机构,术中输血的申请、审批和执行流程可能不同,应按照医疗机构的实际工作程序制定麻醉科自查表的自查内容。]
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报告表
监督检查周期:年,第季度
L临床科室输血管理工作情况
临床科室
合理输血率
输血后自评率
《临床用血申请单》合格率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规范签署率
输血病例点评合格率
输血率
输血标本错误数量
质安理室与管查科量卸自
一有事整i三
输血相关培训情
况
上季度问题及改进情况
临床科室1
临床科室2
…
2.麻醉科输血管理工作情况
临床输血检查情况统计分析
![临床输血检查情况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d0f4d8fc4ffe473268ab87.png)
临床输血检查情况统计分析摘要】目的对我院临床输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持续改进和防范措施,促进临床用血合理、科学、安全。
方法对全院一年多来抽查过的1565份输血病历情况进行了统计,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知情同意书,配血标本采集和运送,输血过程监测记录、输血病程记录、血袋回收、输血反应记录与信息反馈等方面的内容,对存在的问题列表分析。
结果在1565份输血病历中,输血申请单269份填写不全或不规范,占17.18%,共发现差错漏424项;输血知情同意书11份填写不完整,占0.70%;配血标本不合格或由非医护人员运送52份,占3.32%;无输血评价或评价不明确419份,占26.77%;输血过程监测记录完整。
结论临床输血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可能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应强化职能部门对临床输血监督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就输血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相关业务素质,保障临床输血合理、安全、有效。
【关键词】临床输血输血申请单输血评价临床输血是医疗机构在临床实践活动中治疗贫血疾病和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常用的手段之一,也是挽救生命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输血存在着可能感染经血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而且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1]。
输血涉及临床医疗、医技、护理、病历等诸多部门,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切实保障临床输血科学、安全、有效已成为现在各临床医疗机构输血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我院一年多来进行临床输血检查抽查的1565例输血病人相关输血资料。
1.2 方法输血检查主要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3]相关要求,内容主要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知情同意书、配血标本采集和运送、输血过程监测记录、输血病程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和信息反馈等;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2.1 在1565份输血病历中,主要存在四大类问题:输血申请单269份填写不全或不规范,占17.18%;输血知情同意书11份填写不完整,占0.70%;配血标本不合格或由非医护人员运送52份,占3.32%;无输血评价或评价不明确419份,占26.77%;输血过程监测记录完整,血袋回收、一次性耗材处理规范,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完整,信息反馈及时。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考核检查表【模板】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考核检查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5c36d8410661ed9ac51f3a5.png)
查阅资料、记录等
5分
无输血科(血库)不得分;覆行职能不到位,每项扣1分
1.3医院有院领导分工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熟悉本单位临床用血情况。
查阅资料,现场询问
2分
分工不明确,不得分;分管领导对输血工作不了解扣1分
1.4每年组织开展临床用血工作专项检查不少于2次。
查阅检查记录
2分
无检查不得分;检查不到位,扣1分
现场查看
2分
业务用房面积低于标准50%的不得分;低于标准面积但大于标准面积50%的扣1分
2.7输血科(血库)人员的配备应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年用血量大于10000单位的,应至少配备8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至少1人;年用血量在5000-10000单位的,应至少配备6人,有条件的应配备临床医学专业人员1名;用血量在5000单位以下的,至少配备4人;未设置输血科(血库)的,应由检验科指定专人负责输血工作。
抽查《临床输血申请单》
2分
有1例不符合规定扣1分
4.
临床
用血
(60分)
4.0临床输血符合适应症(适应证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
抽查相关临床科室出院病历
4.1
外科
输血
(25分)
4.1.1血液输注符合原则:血容量损失在20%以内,使用晶体及胶体液;失血量达血容量20%~50%时,要加输一定量的红细胞;超过50%时还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超过总血容量80%以上时再加输血小板和冷沉淀。
1分
有1例未签署同意书扣1分
3.2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报批率应达100%。
输血科报表表格
![输血科报表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378f681f02020740be1e9bce.png)
临床大量用血(红细胞、全血超10u)审批表临床大量用血(红细胞、全血超10u)审批表(急症后补)XX医院取血单科别病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其他医师签名:年月日时分取血人签名:年月日时分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一、输血不良反应记录(由临床医师填写)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2.住院(门诊)号科室床号3.婚否孕产4.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5.临床诊断6.既往输血史(无或有)输血次数次8.本次输血反应(无或有)(发热,过敏,溶血,细菌污染,血红蛋白尿,其他)9.反应出现时间月日时分。
10.反应症状。
11.反应治疗措施。
12.输血前后体温变化情况:输血前T ℃输血后T ℃13.其他。
填表日期年月日填报医师注:本回报单务必请临床医师认真填写,及时送回输血科/血库···············································································二、输血科(血库)处理反馈意见1.复查供血者及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供血者,受血者;2.复查供血者及患者RhD血型结果:供血者,受血者;3.不规则抗体筛查或直接抗人球试验结果:供血者,受血者;4.重复交叉配血试验:方法,结果;5.肉眼观察血液外观有无凝块、溶血现象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