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临时测量设计方案书
1: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1任务概述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地形图进行地形图测绘任务。
具体任务如下:(1)绘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校区1:500比例尺地形图。
为规范作业,统一技术要求,确保项目成果质量,依据国家、省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编写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以此作为本项目生产的主要依据。
➢2测区概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的东侧,地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占地面积1.13平方千米。
整个校园地形非常复杂,且校内树木茂盛,通视条件不是很好。
➢3作业依据(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3)《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8);(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8)GB 14804-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9)GB 12898-91 《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5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4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4.1 平面坐标系统中国地质大学自有平面坐标系。
4.2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3 基本等高距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0.5m,高程注记至0.01m,山地部分可采用1.0m等高距,教学楼、宿舍区、湖泊等平坦地区可不绘制等高线。
➢5四级控制点密度,选点要求(1)四等点编号以001、002、003……的形式进行编号。
(4)选点要求:点位应选在稳固、易于设站和扩展,通视良好、能长久保存的地方。
地形图测量方案设计分解

一、任务概述 (1)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1)三、作业依据 (2)四、技术方案 (3)(一)仪器、设备 (3)(二)作业流程 (4)(三)基础控制测量 (5)(四)地形图测绘 (6)(五)内业处理 (24)五、测绘成果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24)六、生产组织实施计划 (25)为了保证本次工程的顺利实施与按时完成,保证该工程的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迫切需求,根据用户提供的有关资料,经过实地踏勘和已有测绘资料的详尽分析,编写该区1:2000地形图测量方案。
任务概述:地形图测绘工程2.测区范围: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石长沟露天矿区。
3.地理位置:东经106 ° 12’ 05〃〜106° 12’ 49〃北纬26 ° 37’ 28〃〜26° 38’ 17〃4.测绘内容: 1 : 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
任务总量:测图总面积为 1.45平方公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荣祥工作区位于贵州省清镇市北西约27km处,行政区划属清镇市流长乡管辖,北起冷水大田,南至老黑山高程为1635.1米的半山腰,总长1.61km。
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其范围拐点直角坐标见表1:表1 清镇市流长乡荣祥铝铁矿山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工作区属峰丛地貌,山脊走向北东,海拔高程1282〜1588m,相对高差306m。
在矿区东部至东北部的碳酸盐岩分布区,沟谷深切,发育悬崖峭壁,高差在20〜60m之间;矿区中部地形切割小,地形相对较缓,坡度一般在15〜40°之间。
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部高差一般为100m左右。
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年平均降雨量为1192.5mm,年最大降雨量1601.8mm,最大日降雨量为221.2mm (1963年7月11日)。
年最高日气温为34.5 C (1961年7月2日),最低日气温-8.6 C (1977年2月10日), 相对湿度83%每年4~9月为雨季,6~7月雨量较集中,多雷暴雨,偶有冰雹。
地形测绘方案

2.应对措施:
-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确保项目合规性;
-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测绘设备,提高数据处理能力,降低技术风险;
-建立健全项目团队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储备,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本方案旨在为项目提供详细、严谨的地形测绘实施方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有未尽事宜,可及时与项目组沟通协商解决。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测绘技术:
-地面测量技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布设控制网,进行地形点测量;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地形地貌信息;
-数据处理技术:采用GIS软件进行数据整合、处理、分析,生成地形测绘成果。
六、质量控制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法性;
-开展测绘工作,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完成测绘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提交测绘成果报告。
2.进度安排:
-前期研究:1个月;
-测绘工作:2个月;
-数据处理与分析:1个月;
-质量检查与验收:1个月;
-成果报告提交:1个月。
九、项目预算
根据项目需求、测绘范围、工作内容等因素,制定项目预算如下:
1.测绘设备租赁及购置费用:XX万元;
二、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XX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涉及多种地形地貌。为保障项目设计及施工的精度要求,需对项目区域进行详细的地形测绘。
三、测绘目标
1.获取项目区域内地形、地貌、水文等基础数据;
2.提供准确、可靠的地形测绘成果,为项目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XXX校区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书班级: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X年X月X日第一章概况为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所有学生旳实习需要,XXX学院八月份旳实习安排,我们系旳学生对XX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6人左右,并且对校区进行地籍测量和校区以外旳大乙坡进行了地形测绘。
测区概况:武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而武XX区位于XX,本校区占地大概60多亩。
该校区处在北纬25°30′31·07″、东经102°25′04·73″、海拔1751米、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一种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旳难度。
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旳技术根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则《1:500》GB/T7929-1995(如下简称《图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原则《都市测量规范》GJJ8-99(如下简称《规范》)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旳运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附近有我校旳已知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运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在测区附近有我校旳已知点旳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测区有武定县土地运用详查图,可以参照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旳比例及成图措施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0.5m。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旳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旳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旳CASS6.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
软件系统旳运营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Autocad软件本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一、以校区旳已知点为起算点。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精选文档】

第一章项目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该项目测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XXXXXXXX,属于高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项目内容该项目为XXXXXXXX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
主要内容有:(一)、控制测量,布设约6平方公里的E级或一级GPS控制网.(二)地形测量1、对测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测绘,比例尺为1:1000。
2、编制1:1000比例尺地形图。
第二章项目进度安排- 1 -第三章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1.平面、高程控制资料根据开阳县城GPS(E)级控制网(贵州省第一测绘院所施测的控制点,该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1。
5c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85590)作为测区首级控制起算点.2.图件资料用已有测区1:1万地形图,作为本次测量工作的选埋、埋石、控制点联测提供参考。
第四章坐标高程系统及技术标准一、坐标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二、技术标准- 2 -第五章控制测量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平面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要求三、四等GPS控制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一、二级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二)一、二级GPS控制网控制测量1.一、二级GPS控制网布设该测区E级GPS控制网共布设12点,平均边长0.6 km;E 级GPS控制网基础下加密一级GPS控制网,共布设约60 点,平均边长0。
2 km。
- 3 -2.选点、埋石GPS点之间由于边长较长,原则上不要求相互之间通视,但为了便于以后的发展使用,每个控制点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同等级或高一等级的控制点通视;同时点位还应满足以下要求:视野开阔,通视条件好,便于发展;坚实稳定,易于永久保存;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米和高压输电线路50米;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满足GPS观测条件;交通便利;符合上述条件的旧有控制点可利用其标石和觇标。
基础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基础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概况1.1 、任务来源受的委托,我单位承担XX县1:1000地形图测绘工作。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任务,规范和指导生产,编写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作为该项目的主要作业依据。
1.2 、测区范围XX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
具体位于东经111° 20'〜111° 53',北纬36° 05 '〜36° 32'之间。
东倚巍峨矗立的中镇霍山,西屏峰峦叠嶂的吕梁山,川流不息的汾河水由北向南纵贯其间。
测图面积约68平方公里,包括洪洞县城及县城周边的部分村落。
1.3 、测区概况测区以平地为主,丘陵地为辅,地势比较平坦。
测区内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干线、霍候一级路、祁临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道309 线、赵克公路、洪古公路横跨东西;县乡公路星罗棋布、四通八达,自成体系。
二、已有资料情况2.1 、控制资料测区内有山西省测绘局档案馆提供的三等以上的三角点和水准点,作为基础控制测量的已知点。
2.2 、地形图资料测区内的1:1 万地形图由山西省测绘局于2002年测制,等高距为5米。
该图件出版年代较久,地图的现势性较差,可作为测区踏勘、生产设计及作业计划用图。
三、技术依据和数学基础3.1 、技术作业依据3.1.1 、CJJ73-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1.2、CJJ8-99《城市测量规范》;3.1.3、GB20056-2007《工程测量规范》;3.1.4、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1.5 、GB/T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3.1.6、GB1289—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1.7 、经审批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3.2 、数学基础3.2.1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平面控制采用高斯克吕格3o 带投影,属37 带,中央子午线111o 。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等级
附合路线长度(km)
高程闭合差(m)
最大视距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黑红面读数之差(mm)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mm)
四
等
≤16
≤20?L
00
≤5
≤10
≤3.0
≤5.0
注:L以km为单位
5)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2高程控制
1)本测区以国家高等级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起算点,布设四等水准网,作为首级高程控制,以满足测区高程控制发展之需要。
2)等外水准、测距高程导线,自四等水准联测点起发展不得超过2次。
3)四等水准观测采用DS3以上型号之水准仪,三丝法读数,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各测段测站为偶数站。作业前须对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检校,DS1型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之夹角小于15",DS3型小于20"。
2)平面坐标成果等级点取至0.001m,图根点取至0.01m。
水准联测高程成果取至0.001m,三角高程取至0.01m。
3)所有等级控制点(包括所有用到之起算点)和埋石图根点成果装订成册,并在备注栏中写出该点点位。经四等水准联测之等级点应在成果表备注栏中注明“四等水准”。
5、地形图测绘
随着电子科技之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之不断完善,电子文件地形图已逐渐代替了手工清绘图。且电子文件地形图以坐标方式记录图形要素之几何位置,以编码方式记录图形要素之属性,给设计人员提供了极大之方便。本工程成图时使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编图、网格注记、图幅整饰,将修改好之地形图使用HP—800绘图仪将地形图打印出来,刻录成光盘提供给用户使用。
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四川*******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四月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者:审核者:编写单位意见:日期:目录一、概述 (1)(一)任务来源 (1)1. 测区概述 (1)2. 工作量 (1)二、设计方案 (2)(一)作业流程 (2)(二)作业依据 (2)(三)坐标和高程系统 (3)1. 坐标系统 (3)2. 高程系统 (3)(四)平面控制测量 (3)(五)RTK地形测量 (5)(六)1:2000地形测绘 (6)1. 基本等高距 (6)2. 地形图精度要求 (6)3. 数据采集及成图 (6)4. 地形图图幅规格及命名 (6)5. 图幅编号 (7)6. 图根控制测量 (7)7. 野外数据采集 (8)三、项目组织机构 (13)(一)项目主要人员及岗位职责 (13)(二)投入仪器及使用软件 (13)四、质量保证体系 (13)(一)质量目标 (13)五、安全生产 (14)(一)安全目标 (14)六、提交成果资料 (15)一、概述(一)任务来源我单位受雅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于2015年4月承担蒙顶山永兴寺、红牌村、后盐村、徐沟村一寺三村,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图测绘任务,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该项目,特制定本设计书,望在作业过程中认真执行。
1. 测区概述雨城区为雅安市主城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衣江中游,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
地处东经102°51′~103°12′,北纬29°40′~30°14′,东西宽34公里,南北长63公里,地势呈南北长条形,西南高,东北低。
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34万人,测区地处雅安市雨城区东北方向,地形承东北向西南走势,该区属邛崃山脉二郎山支脉大相岭北坡。
测区内最高海拨1407米,最低海拨661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具有雅安市雨城区多种植物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藏量大,森林覆盖率60%以上,农户以种茶为主。
地形测量方案

-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质量。
-按照相关标准编制地形图、高程图等测量成果。
-提交测量成果供相关部门审核和验收。
六、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测量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实施严格的数据审核和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保证设备性能的稳定性。
2.地面控制点布设及测量
(1)根据项目需求,合理布设地面控制点,保证控制点分布均匀、合理。
(2)采用GPS接收机进行控制点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地形数据采集
(1)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进行数字摄影测量,获取项目区域内地形数据。
(2)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2.测量设备
(1)GPS接收机:用于地面控制点的测量。
(2)数字摄影测量设备:包括无人机、数码相机等。
(3)水准仪:用于高程控制测量。
五、测量步骤及要求
1.测量准备
(1)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地理信息资料,包括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2)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掌握测量方法及设备操作。
(3)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明确测量时间、人员、设备等。
4.加强测量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测量技能。
5.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测量中的偏差和错误。
七、安全与环保措施
1.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遵守国家安全生产规定。
2.实施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安全。
3.确保测量成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三、测量范围与内容
地形图测绘设计方案

地形图测绘设计方案地形图测绘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测量技术,实现对指定区域地形的测绘,准确获取区域地形的相关数据,为后续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设计内容1. 选择合适的测绘方法和测量仪器: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测绘方法,如全站仪、GPS等,并配备合适的测量仪器。
2. 建立测量控制网络:在被测区域内,根据地形特点和测绘要求,采用三角测量法或交会测量法,建立起测量控制网,作为测绘的基准网络。
3. 进行现场测量:根据测量控制网络,选择适当的测量点进行现场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获取地形数据。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测量精度评定、数据加密和精度等级划分,确保地形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地图制作: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地形图,包括地形高程图、坡度图、等高线图等,以及地形剖面图、河流图、道路图等相关图件。
三、设计步骤1. 前期准备:明确测绘区域范围,获取地图资料和相关图件,确定测绘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2. 确定测量控制网:根据地形特点,确定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式和测量点的位置,进行布设和测量。
3. 进行现场测量:根据测量控制网,选择适当的测量点进行现场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获取地形数据。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测量精度评定、数据加密和精度等级划分,确保地形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地图制作: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地形图,包括地形高程图、坡度图、等高线图等,以及地形剖面图、河流图、道路图等相关图件。
四、设计要求1. 精确度要求:根据测绘目的和使用范围,确定地图的精确度要求,确保地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表达方式:地形图要使用直观清晰、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地形特征。
3. 数据标准:根据国家测绘标准和规范,确定地形图的数据标准,确保地图数据的交流和共享。
4.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地形测绘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处理。
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方案范文

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方案范文一、前言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实现对地形地貌的精确测量和分析,为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方案旨在对工程测量中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总结,以指导实际工程测量中地形测量的实施。
二、地形测量的意义和目的地形测量是指对地表的高程和地形进行测量和分析的工作。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表的高程进行测量,形成地形图,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数据基础;二是对地表地形进行分析,包括地势起伏、地势坡度、流域分布等内容;三是对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地貌特征、地貌类型、地貌成因等内容。
地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为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在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土地规划、交通工程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工作,以获取准确的地形地貌数据。
三、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步骤1.地形测量的方法地形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两种。
平面测量主要是使用测距仪、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测量,获取地表的水平位置信息;高程测量主要是使用水准仪、GPS等设备进行测量,获取地表的垂直高程信息。
在实际工程测量中,一般会同时进行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以获取完整的地形地貌数据。
2.地形测量的步骤地形测量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测量方法和设备、设置控制点、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绘制地形图和报告。
具体的步骤如下:(1)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在进行地形测量前,需要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测量范围的大小,同时也要确定测量精度的要求,以指导后续的测量工作。
(2)选择测量方法和设备:根据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
一般情况下,平面测量可以选择使用全站仪、测距仪、GPS等设备,高程测量可以选择使用水准仪、GPS等设备。
(3)设置控制点:在进行地形测量前,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XXX校区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书班级: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X年X月X日第一章概况为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所有学生的实习需要,XXX学院2011年八月份的实习安排,我们系的学生对XX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6人左右,并且对校区进行地籍测量和校区以外的大乙坡进行了地形测绘。
测区概况:武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而武XX区位于XX,本校区占地大约60多亩。
该校区处于北纬25°30′31·07″、东经102°25′04·73″、海拔1751米、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一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在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的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测区有武定县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0.5m。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6.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Autocad软件2005版本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一、以校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
1_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目录1 地形图测量概况 (3)1.1 测区范围和工作量 (3)1.1.1 测区范围与分布 (3)1.1.2 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3)1.1.2.1 平面控制测量 (3)1.1.2.2 高程控制测量 (3)1.1.2.3 数字地形图测绘 (3)1.2 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 (3)2 实施技术方法 (4)2.1 已有资料分析应用 (4)2.2 图幅分幅与测量基准 (4)2.2.1 图幅分幅、图幅编号及图名 (4)2.2.2 测量基准 (5)2.3 测量精度与方法 (5)2.4 采用的主要技术 (6)2.4.1 GPS测量技术 (6)2.4.2 数字测绘技术 (6)3 引用、依据技术标准 (6)4 生产硬件、软件配置 (7)4.1 生产硬件投入 (7)4.2 生产软件投入 (7)5 控制测量 (8)5.1 平面控制测量 (8)5.1.1 控制网布设方案 (8)5.1.2 坐标系统选择 (8)5.1.3 基础控制网成果提供 (8)5.1.4 GPS四等网与GPS一级网设计 (8)5.1.5 GPS四等点与GPS一级点选埋 (10)5.1.6 GPS控制网测算 (11)5.1.6.1 GPS控制网外企观测 (11)5.1.6.2 GPS基线向量解算及检核 (11)5.1.6.3 GPS网平差计算 (12)5.2 高程控制测量 (13)5.2.1高程控制网设计 (13)5.2.2 高程基准 (13)5.2.3 四等水准观测 (13)5.2.3.1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 (13)5.2.3.2 四等水准测量外企观测 (14)5.2.4 水准网平差计算 (14)5.3 图根控制测量 (15)5.3.1 图根控制点埋设 (15)5.3.2 图根控制点埋设 (15)5.3.3 图根控制点编号 (15)5.3.4 图根控制网观测 (15)5. 3. 5图根控制高程测量 (16)5. 3. 6 图根控制网平差计算 (16)6数字地形图测量 (16)6.1 测绘基本要求 (16)6.2 数字地形图图面表示 (17)6.3 建筑物结构、性质、层次表示 (18)6.4 交通表示 (18)6.5 水系表示 (18)6.6地貌表示 (19)6.7 等高距与高程注记点精度要求 (19)7.质量报称与安全措施 (20)7.1 生产设备保障 (20)7.2 作业技术力量保证 (20)7.3 加强质量检查 (20)7.4 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方法 (21)7.5 安全措施 (21)8 提交成果 (22)8.1控制测量成果 (22)8.2地形测量数据 (22)8.3文档成果(须同时提供电子文档): (23)1 地形图测量概况1.1 测区范围和工作量1.1.1 测区范围与分布根据****的实际情况和规划建设工作的轻重缓急,本期控制测量在****进行1:500地形图测绘的区域进行布测。
原始地形测量方案

原始地形测量方案二、测量依据本次测量依据为《工程设计图纸》,包括河道扩挖工程、桥梁防冲护砌工程、生态防护提升工程、河道局部整坡、整滩工程等。
同时,还需参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测量。
三、测量难点本次测量的难点主要在于河道部分的测量,包括河道扩挖工程、桥梁防冲护砌工程、生态防护提升工程等,因为这些部分地形复杂,测量难度较大。
四、主要测量方案本次测量采用全站仪+GPS测量方法,对河道部分进行详细测量,包括河道长度、深度、宽度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对桥梁防冲护砌工程进行测量,确定砌体的高度、厚度等参数。
对于生态防护提升工程,需要对河岸线进行测量,确定栽种植物的位置和数量。
五、技术保证措施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技术保证措施:1.对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测量精度;2.在测量前,对测量区域进行清理和标志,确保测量无误;3.在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六、测量人员及仪器配备情况本次测量由具有丰富测量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包括工程测量师、助理测量师等。
仪器配备包括全站仪、GPS等测量设备,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4、横断面测量:为了测量陆上和水下断面的各点坐标和高程,可以采用GPS接收机或测深绳等工具进行测量。
在采集横断面数据时,图上重要地物点的误差不大于±0.6mm,一般地物和地形点的误差不大于±0.8mm,高程误差一般不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3.水域图上地物点的误差不大于±1.5mm,水域高程误差不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2.5、横断面比例尺:横向比例尺为1:200,纵向比例尺为1:200.6、横断面图制作:使用“南方CASS7.0绘图软件”直接编制图,并在图上标注淤深。
同时,应在示意图上标注横断面位置和编号。
五、技术保证措施:为保证测量工作的精准度,需要定期检定和保养测量仪器设备,并定期培训和提升测量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六、测量人员及仪器配备情况:在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工程科组织施工班组技术员进行测量,并配备2名辅助测量员。
工程测量方案书

工程测量方案书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 城市道路修建工程测量2. 建设单位: XX市城市规划局3. 项目地点: XX市XX区4. 项目内容: 路面修建工程5. 测量要求: 包括道路线路勘测、地形测量、工地平面图绘制等二、测量范围1. 道路线路勘测: 测量道路线路的长度、宽度、坡度等相关信息2. 地形测量: 测量道路沿线地形特征,包括山地、平地、河流等情况3. 工地平面图绘制: 绘制道路修建工地的平面图,包括地势、建筑物等三、测量方法1. 道路线路勘测: 采用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精确度要求在5mm以内2. 地形测量: 采用激光测距仪、航测等测量方法,精确度要求在10cm以内3. 工地平面图绘制: 采用CAD软件进行绘图,精确度要求在1:1000以内四、测量程序1. 道路线路勘测: 先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然后进行实地测量,最后整理测量数据并绘制图纸2. 地形测量: 先确定测量范围和测量内容,然后进行实地测量,最后整理测量数据并绘制图纸3. 工地平面图绘制: 根据实地测量数据,进行CAD绘图并标注相关信息五、测量安全与质量控制1. 测量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测量工作2. 测量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合格检定并定期维护保养,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测量数据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和验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六、测量成果提交1. 道路线路勘测数据和图纸2. 地形测量数据和图纸3. 工地平面图纸七、测量方案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1. 遭遇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将采取停止测量工作,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2. 遇到设备故障或测量数据异常,将立即停止测量工作,并进行检查和修复3. 遇到现场工作人员职业技能不足,将进行培训和指导八、结语本测量方案经建设单位XX市城市规划局审查通过,并列为本项目施工的重要前期准备工作之一。
在测量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本测量方案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操作,并力求做到精确、可靠。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程师: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X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资料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
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测区内有部分不同坐标系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可进行连测转换经内业数字化后使用。
1_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一、测区概况**县位于广东省东部,**市南端,东毗**,南邻**,西连**,北接**,地处东经115° 30’ -116° 41' ,北纬23° 36' -24° 13' ,县中心位于北纬23度78分,东经116度18分,是**市和**、**地区通往**的必经之地。
**县地处*************。
北部铜鼓峰海拔1559.5米,为全县最高点,也是粤东第一高峰。
主要山脉有:莲花山脉、释迦岽山脉、凤凰山脉、韩山山脉。
县内河流由**、**两大水系组成。
两水系支流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共有11条。
***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县城年平均气温21.4°C ,年日照时数1938.8小时,全年无霜期322天。
县城平均降雨量为1776.1毫米。
**县辖**个镇(********)和,**个村民委员会和**个居民委员会,县城设在***镇。
本测区位于于***,作业范围约为***平方公里。
测区内车流量较大,路上行人较多,修补测工作较大,工作难度很大。
二、工作内容1. *******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测绘。
三、作业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以下简称《规范》);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3、《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CH/T 2009-2010)》(以下简称《(RTK)测量技术规范》)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09);7、《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8、《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10、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一、概述(一)项目名称_____地形图测绘项目(二)测区概况测区位于_____,地理位置为东经_____至_____,北纬_____至_____。
测区地形复杂,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区内交通便利,有_____公路贯穿。
测区内植被覆盖较广,主要有_____等植被类型。
(三)测绘目的为了满足_____的需要,对测区进行地形图测绘,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形资料。
二、执行的技术标准(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二)《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四)《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三、已有资料的分析与利用(一)已有控制资料收集到测区内及周边的_____控制点成果,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经分析,这些控制点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满足本次测绘的起算要求。
(二)已有地形图资料收集到测区内的_____比例尺地形图,经实地踏勘和对比分析,该地形图现势性较差,部分地物地貌发生了变化,仅供参考。
四、主要技术指标(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_____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_____。
(二)高程系统采用_____高程系。
(三)成图比例尺本次测绘地形图比例尺为 1:_____。
(四)基本等高距根据测区地形起伏情况,基本等高距为_____米。
(五)精度要求1、平面控制点精度: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_____厘米,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超过 1/_____。
2、高程控制点精度:四等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中误差不超过±_____厘米,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_____厘米。
3、地形图测绘精度: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_____毫米,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_____毫米;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 1/3 等高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钢黑林铺片区国有工矿棚户(团山欣城)改造项目地形测量、临时测量工作设计方案书xxxxxx2013年12月1.项目任务来源为了满足昆钢黑林铺片区国有工矿棚户(团山欣城)改造项目建设工程需要,受云南力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邀标,我公司对该项目测绘工程进行投标,投标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控制网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2.项目简介本项目位于五华区所辖高新区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南接滇缅大道,西临塔山花园,东为40米宽的规划道路,北侧与与另一块规划用地一路相隔。
黑林铺片区黑林铺片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由以下四方面构成:1、安置房的新建;2、局部建筑的保留;3、文化公园景观区的保留(西南联大旧址);4、教育用地幼儿园的设置。
黑林铺片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为92710平方米约139.06亩,其中,安置房建设用地87146平方米约130.72亩,包括文化公园景观区的保留(西南联大旧址),配套教育5564平方米约8.35亩。
1)用地现状:项目区域内有待改造的棚户区建筑和部分保留建筑。
有办公楼、住宅楼、厂房、各类构筑物及基础设施和配套生产生活设施,各类供排水管道及输电通讯线路设施密布。
场地周边情况:南接滇缅大道,西临塔山花园,东为40米宽的规划道路,北侧与与另一块规划用地一路相隔。
2)高程分析:项目场地位于昆明市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昆钢团山机械厂内,场地内总体地形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最高点为南侧的缓丘顶部(高程为1925.67m),最低点为北东侧原办公区大门处(高程为1892.00m),最大相对高差约33.67m。
总体上场地东及北东为冲湖积盆地边缘,地形相对平缓,地面高程1892~1900m,西及南部为山前缓丘,地面高程1905~1926m。
3.作业依据1、建设部1999年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代码CJJ8-99(以下简称《规范》)2、《工程测量规范》代码GB50026-93(以下简称《规范》)3、建设部批准2010年颁布的《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代码CJJ/T73-20104、国家技术监督局2007年发布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代码为GB/T 20257.1-2007 (以下简称《图式》)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CJJ61-944. 已有资料的收集1、昆钢黑林铺片区国有工矿棚户(团山欣城)改造项目建设用地红线和规划设计图。
2、由昆明市测绘研究院提供的项目工程建设测量控制点4个,其具体成果数据如下:控制成果表5.地形测量方案设计5.1 地形测量方法的选择由于该项目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用地范围周边建筑物多,现场施工车辆、人员、机械较多,故用全站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项目进行地形测量和甲方临时安排的测量工作。
5.2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本项目成果要求为数字地形图,基本比例尺为1:500,采用南方CASS成图软件成图。
地形图的分幅采用50×50cm正方形分幅,图幅号按图幅西南角坐标计算编号并以图内显著名称作该图图名。
(1)图根控制测量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图根点是直接提供地形图测绘的依据,应在以上各等级控制点基础上加密布设,图根点的密度应以满足测图需要。
建筑物密集地区应适当增加,空旷地区可适当减少,但要保证测图需要的控制密度。
开阔地带的图根点的密度:(点/km2)图根点主要以光电测距导线布设,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光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注:表中n测站数。
导线长度短于表1/3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0.15m。
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图根导线一般应为附合导线,不宜超过二次附合。
当遇到较大单位只有一个出入口时,允许采用闭合导线。
②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的技术要求注:S为边长,以Km为单位,不够0.1公里的按0.1公里计算;n为边数,L为路线长度Km。
(2)地形要素采集1)地形图一般要求基本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0.5米。
2)地形图的精度①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
②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③测区的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
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临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平地1/3等高距、丘陵地1/2等高距。
④高程注记点按图上距离每2~3厘米注记一个,注记至0.01米。
高程注记点注记位置:a、凹地、台地、河岸、水涯线、桥涵、堤坎上下等地面倾斜变换处。
b、农村居民地内空地、街道(道路)中心线、街道(道路)交叉中心、桥面、较大的庭院或空地上以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
3)地形图的内容及取舍①各等级控制点,按《规范》和《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②房屋外框线由底层的外墙体确定,有柱者以柱外角为准测绘,房屋一般不综合,应逐个表示。
各类建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原则上按实地轮廓准确表示,当房屋轮廓凸凹小于0.2米,简单房屋小于0.3米时也可直接连线,但必须确切反映房屋排列特征。
街道两侧临时性的房屋不表示,院内简陋的小于6平方米的小房可不表示。
房屋要注记层次和结构,整幢房屋不同层次的或不同结构的用实线分隔表示。
房屋结构注记一般为“砼”、“混”、“砖”、“土”等。
砖混结构2层以上的房屋注记为“混”,如:“混2”。
飘楼及外走廊均采用外虚线里实线的方式表示。
廊柱应实测,不分方圆均用圆形支柱表示。
宽度小于1米的飘檐,雨罩不表示,大于1米的以投影为准用虚线表示。
落地阳台按房屋外围测绘,不落地的阳台大于1米宽度的以投影为准用虚线表示。
正确表示室外楼梯,大于三级的台阶应表示。
居民地较正规的厕所应表示。
4)独立地物以相应符号表示,有专有名称的要注明。
5)管线和栅栏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要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实侧。
一杆上架有多种线路时择其主要的表示。
无线的电杆要表示,位置实测。
变电站位置按图式要求准确测绘,电力线、通讯线必需连线以标明线路走向,各种线路及线类走向应联贯。
杆架为铁塔的超高压线路应连线表示,通讯电杆上的交换箱用变压器符号表示。
围墙、栅栏、铁丝网、活树篱笆应表示,围墙高度1米以上的要求表示。
架空及地面上的管线应表示并注明输送物的名称。
地下管线仅表示地面上的附属设施。
如检修井、污水篦子、防火栓、阀门、水龙头等。
6)道路测区内的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内部道路以相应符号表示。
铺装路面应注明铺装材料,不同路面的分界线用点线分隔。
有名称的应注记名称。
里程碑只表示公里桩。
桥涵、路交叉、公路路面中间应测注高程。
等级以上的公路应注记公路等级代码。
大车路、乡村路取其平均宽度测绘,小路只表示固定的,地块中临时小路不表示。
道路两侧的行树应配置符号,绿化带、人行道及街心公园等应表示。
道路通过居民地时不宜中断,应按真实位置绘出。
堤顶、双线田埂上的大车路、乡村路、小路不绘,道路符号在与堤、埂相接处断开。
经过村庄的水泥路用街区线表示或以房边代替。
跨河桥梁,应实测桥头和桥墩位置,并注记桥梁性质,测注桥面高程。
7)水系河流及沟渠、池塘应按《图式》相应符号表示,水渠内径宽度大于1米的用双线渠表示,小于1米的用单线渠表示,渠水流向应表示准确。
渠边高出地面0.5米以上的用堤渠表示,并测注堤顶高程,河流、沟渠、池塘不测水面高程。
居民地外围的水井应准确表示,以分式表示井口地面高程和地面至水面深度,居民地内的水井择其主要的表示。
河流两岸的抽水站房子注“抽”,抽水机用相应符号表示。
8)地貌、土质的表示方法。
稻田及居民区内不绘等高线。
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按陡坎表示;70°以下时可表示为斜坡。
坡、坎只表示比高在0.5米以上的。
加固的坡、坎以加固符号表示。
梯田坎、陡坎、斜坡应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比高。
坎头和坎子拐弯处应加注高程。
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坡脚。
当1:500比例尺测图梯田坎过密,两坎间距在图上小于5mm时,可适当取舍。
梯田坎比较缓且范围较大时,可用等高线表示。
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大面积沙地应用等高线加注记表示。
9)各种植被的表示以地类界圈出其范围,林地、果园除配置符号外,注记树种。
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
对耕地、园地应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
大面积分布的植被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采用注记说明。
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制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
旱地包括种植小麦、杂粮、棉花、烟草、大豆、花生和油菜等的田地,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应加注品种名称。
有节水灌溉设备的旱地应加注“喷灌”、“滴灌”等。
一年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
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的应用双线表示,小于1mm的用单线表示。
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10)正确调注厂矿企事业单位、居民地、河流、沟等地理名称。
(3)地形图编辑1)绘图文件中的地形图要素按照《分类与代码》中的规定执行。
2)地形图编辑原则①居民地a、房屋四边要相互平行和垂直,拐角应实交,房屋性质与层数(1层不注层数)注在房屋轮廓中央,有专门名称的单幢楼房,名称注在上方,层数注在下方。
b、一幢房屋有不同层数的,中间应用实线分开。
c、棚房四角平分线要平分,长短一致,台阶平行线间隔要均匀。
d、街区与道路的衔接处,应留出0.2mm间隔。
e、建筑在陡坎和斜坡上的建筑物,按实际位置绘出,陡坎无法准确绘出时,可移位表示,并留出0.2mm间隔。
f、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时,房屋照常表示,间断水涯线。
②独立地物a、两个独立地物相距很近,同时绘出符号有困难的,可将高大突出的准确表示,另一个移位表示,但应保持相互的位置关系。
b、独立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他地物重合时,可中断其它地物符号,间隔0.2mm,以保护独立地物符号的完整性。
c、当独立地物符号绘完整需跨越两幅图时,应视地物符号定位点所在的图幅破幅表示完整。
③道路及垣栅a、各级主要道路均应依《图式》要求进行。
b、厂矿、企事业单位不成系统的内部道路,视其图面清晰程度,可酌情进行适当取舍。
c、围墙按《图式》中依比例尺符号表示,篱笆、铁丝网按相应符号表示。
d、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道路边线。
道路边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0.2mm。
e、公路路堤(堑)应分别绘出边线与堤(堑)边线,两者重合时,可移动堤(堑)0.2mm表示。
④管线a、电力线、通讯线必须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