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文章中关于文化冷战的研究

合集下载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肯尼迪回忆录》
材料3:双方都是用走到战争边缘的威慑手段,通过谈判解决 问题,从而避免了直接的军事冲突;通过政治谈判和平解决 争端是处理危机的最终选择;这种处理危机的方式被认为是 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特点: 1、大国之间的国家 利益之争,具有强烈 的意识形态色彩。 2、明显的地缘政治 特点,多发生在两大 阵营的地理边缘地带。 3、美苏两国都竭力 避免直接冲突(代理 人战争) 4、两极格局实力并 不对称,美国集团要 比苏联阵营强大
不结盟运动的会标
不爱坐飞机的总统——铁托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是不结盟的主要创始人。为了取得新兴国
家的理解和支持,他在10年间访问了30多个国家。由于他不喜欢 乘坐飞机,因此他最初出访时是乘坐游艇。可后来要去的国家越 来越远,他也不得不改坐飞机了。
铁托
三、群雄崛起——多极化力量的成长
5.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 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3)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 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一、博弈与暗战——冷战与两级格局的形成
1.背景:
材料1:“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 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 子并承担责任。” “称霸世界”战略
美攻苏守
美苏冷战的阶段表现
时间 1958年 1962年 1979年 1985年 1987年 1991年
事件

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大搞军备竞赛,提出“战略防御计划”
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缓 和
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对峙与冲击研究

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对峙与冲击研究

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对峙与冲击研究冷战是20世纪的一场历史事件,其影响深远。

在这场冲突中,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对峙与冲击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这篇文章中,将通过讨论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对峙和融合来探讨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

一、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各具特色,在冷战时期,这些文化特点表现出了不同的形式。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而东方文化则注重个人的束缚和集体主义。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文化强调生产和消费的自由,而东方文化强调社会和政治的控制。

此外,东方文化也更注重家庭和婚姻的价值观,这种观点在西方不是那么重要。

而在西方,对性和同性恋的态度更加宽容。

这种差异在文艺作品中也经常表现出来。

例如,《东京物语》和《福尔摩斯》的内容反映了各自文化对家庭和犯罪的理解。

二、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对峙在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对峙主要体现在文化输出上。

当时,西方国家通过电影、音乐、文学等手段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试图以此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

而东方国家则通过政治宣传和文化教育来宣传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文化体系之间的冲突和对峙非常明显。

例如,西方音乐和电影在东方各国的流行程度逐渐增加,这引起了许多社会问题。

反之,东方国家批评西方文化失去了道德标准和家庭价值观。

三、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虽然东西方文化体系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冲突,但在冷战时期,也有文化融合的趋势。

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文艺和电影界。

例如,法国电影《东方游戏》就是一部充满了东方文化元素的电影,而东方电影制作人也常常借助西方电影的技术和编导经验来拍摄电影。

此外,在文学、音乐和其他文化领域,也经常出现东西文化交流的趋势。

例如,在冷战时期,美国的摇滚乐和英国的摇滚乐在东方国家非常流行。

这种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缩小了文化之间的差异。

总之,在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对峙和融合反映了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和交流。

虽然两种文化不同,但是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也会发生文化的创造和改变。

破镜重圆_1965_1969年的中朝关系_沈志华

破镜重圆_1965_1969年的中朝关系_沈志华

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年第 4 期
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势。整个世界革命事业, 终究要以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亚 、 、 。 洲 非洲 拉丁美洲的人民革命斗争为转移 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把支持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的人民革命
①。这篇文章如同宣言 , 斗争当成自己的国际主义责任” 表明中国的对外政策由此全面转向以鼓吹和推 — —革命外交。 动世界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激进方针 — 1966 年 10 月, 为了配合这一外交方针, 全面推广中国革命的经验, 中共中央做出决定: 中国驻外机
⑦ ⑧ ⑨
: 《从分裂到对抗( 1960 —1978 ) 》 , : 《中苏关系史纲》 , 2007 年, 详见李丹慧 沈志华主编 北京: 新华出版社, 第 410 —420 页。 РГАНИ,ф. 5 ,оп. 30 ,д. 479 ,л. 79. The SinoSoviet Struggle in the World Communist Movement since Khrushchev’ s Fall( Part 3 ) ,September, 1967 ,DNSA: U. S. Intelli-

昔日的“ 血盟” 兄弟反目
1965 年 9 月 3 日 , 《人民日报》 《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 文章 用 4 个版的篇幅发表了林彪署名的文章 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关于以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这一革命经验, 对当 , 今世界, 特别是亚非拉人民的革命斗争“更是突出地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 因为“今天的世界革命, 从
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宣传毛泽东思想 , 从而把处理与国外关系的机构变成了宣传革命的基地②。 到 1967 460 多万册, 年底, 中国出版的毛泽东著作外文版已有 25 种、 发行到全世界 148 个国家和地区。55 个国 家和地区用 65 种文字翻译出版了 845 种版本的毛泽东著作 ③ 。 中国驻外机构和援建工地到处都张贴 毛主席语录, 树立毛语录和革命口号的标语牌 , 使馆人员、 留学生及援建工人在公共场合朗读毛语录 , 硬 性把毛泽东著作和毛主席像章塞给过路人 , 艺术团在国外演出时每个节目前都要朗诵毛语录 , 甚至拦截 国际列车并强行在车上张贴毛主席画像 , 刷写革命标语④。 “左” 极 和激进的外交政策以及对外工作失控的状况,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对外形象和外交关系, 导 情况也是一样。自中苏分裂以后, 世界 致中国陷入极端孤立的境地。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观察 , “文革 ” 上多数政党都跟着苏共走了, 到 时, 绝大多数老党已中断了与中共的交往。 虽然在中共的鼓励 “马列主义党 ” 和支持下, 前后有 100 多个 从原来的老党中分裂出来或新建, 但实际上他们在国内的力 量很小, 党员人数也不多, 且几年后多数都已经名存实亡⑤。 而在与中共保持联系的几个老党中, 除阿 其他各党与中共早已是心有芥蒂、 貌合神离了。即便是一向把中国称为“同志加兄 尔巴尼亚劳动党外, 的越南劳动党, 最后也为获取更多更好的援助而疏远中国 , 与苏联打得火热⑥。 弟”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的 。 总体说来, 在反对美国的斗争中, 中朝的方针和利益还是一致的。但是, 自勃列日涅夫执政以后, 中 朝之间的裂痕便凸显出来, 并随着中国“文革 ” 运动的开展, 日益扩大。 中朝之间的分歧大体反映在以 下三个方面: 首先, 在对待苏联的立场和态度上中朝两党渐行渐远 。1965 年 3 月召开的莫斯科会议, 标志国际 1966 年 3 月, 中苏两党的斗争便愈演愈烈, 中共拒绝出席苏共二十三大, 表明 共运的正式分裂。此后, 朝鲜却与苏联越走越近。1964 年 11 月赫鲁晓夫刚下台, 金日成 与苏共的组织联系彻底中断⑦。然而, , “ ” , 。 在北京与毛泽东交换看法时还说 勃列日涅夫愣头愣脑 对苏共领导人不能期望过高 过了一年, 1965 年 12 月, 金日成就委托朝鲜驻苏大使金秉稷带话给苏联外交部, 说他对苏联的经济援助非常关

20110921第2课讲义(已完成)

20110921第2课讲义(已完成)

第2课《绝密档案与冷战史研究》讲义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是美国和中国)对于冷战史研究的概况。

2.知道档案的概念及其对史学研究尤其是冷战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冷战史研究概述1.美国的冷战史研究概述冷战史,或曰冷战国际史,是国际学术界目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也不断出现高潮。

在众多从事冷战史研究的国家中,美国再次扮演了超级大国的角色,独占鳌头,为学界瞩目。

美国的冷战史研究可概括为四个特点:●研究起步早持续时间长美国的冷战史研究几乎是与冷战同步开始的,是最早开始冷战史研究的国家。

自从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被称为其“冷战宣言”的“杜鲁门主义”,酝酿两年的美苏冷战随之爆发;4月16日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在演说中公开使用“冷战”一词,美国的冷战研究也随即开始。

是年7 月,著名国际关系学家、时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室主任的乔治·凯南发表了《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是为冷战研究的首篇论文。

9月,美国著名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战》一书,就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进行了概述,成为冷战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之后美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逐步展开,迅速发展,流派层出,争论不断,高潮迭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持续40多年的冷战真正成为历史;同时冷战双方的档案资料大量解密,美国学术界的冷战史研究持续升温,直至今日。

●研究范围广探讨问题深首先,美国冷战史研究没有局限于美、苏等少数几个大国,而是遍及各大洲的许多国家,乃至美苏在太空的争夺,建构了一幅立体多维的冷战全景图。

20世纪60 年代后,随着冷战向全球扩展,美国学界也加强了对非洲和拉美国家内部发展与东西方冷战的研究。

如1975年詹姆斯·佩特拉斯和莫里斯·莫利的《美国与智利》,1988年霍利·斯克拉的《华盛顿对尼加拉瓜的战争》, 1998年费尔南多·安德森·吉马德斯的《安哥拉内战的起源》等,这些著作都用丰富的资料,揭露了美苏在该地区的争夺。

冷战时期文化战争与反华运动的历史探究

冷战时期文化战争与反华运动的历史探究

冷战时期文化战争与反华运动的历史探究冷战时期是世界上最紧张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立是非常激烈的,他们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争夺,其中最重要和最激烈的就是文化战争。

文化战争是指国际上为争夺文化影响权而进行的活动。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文化战争,它们都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宣传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获得更多的支持者。

在这个过程中,华人华侨也成为了文化战争的重要角色,美国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对华人华侨进行了反华运动。

事实上,在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持有敌对态度,这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之所以反华,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对于美国而言,共产主义是个极其危险的敌人,可以从中看到苏联的阴影;另一方面,也有些个人和组织对中国持有偏见,并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对中国进行了贬低和攻击。

这个时期,美国对华人华侨的态度不好,这也可以说是一场反华运动。

运动主要是以政府为中心,各个方面,整个社会都融入了反中国的运动。

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华人华侨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应该享有和其他市民一样的待遇,而不是遭到歧视和迫害。

反华运动给华人华侨带来了无数的痛苦和不幸,但华人华侨的不屈不挠更加证明了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力。

冷战时期文化战争的具体表现冷战时期的文化战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艺方面。

美国文学、电影、音乐等各种文艺形式都是美国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也使得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也出现了一些对外输出时,对其他国家和种族的文化不尊重的现象。

华人华侨为美国经济、文化发展、技术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表彰和赞扬。

相反,一些美国文艺人员在作品中非常片面地描述中国和华人、华侨,这给人们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2.教育方面。

教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教育水平的差别也是很大的。

斯大林与1943年共产国际的解散

斯大林与1943年共产国际的解散

1943年5月,作为世界革命大本营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突然宣布解散,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一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就组织形式而言,第三国际是一个共产党世界性的统一机构,各国党只是它的一个支部。

共产国际解散后,各国共产党都独立了。

虽然到中苏分裂之前,国际共运还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继续存在,但是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共产党情报局只是欧洲九国共产党的协调和指挥机构,而苏共二十大以后各国共产党都是通过召开会议来统一他们的政策和行动。

就斗争任务而言,共产国际在理论和逻辑上始终以发动世界革命为己任,而在共产党情报局那里,所谓世界革命战略充其量只是莫斯科动员各国人民支持和援助苏联的口号,苏共二十大则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的外交路线。

②然而,由于缺乏档案材料,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纳入历史学家的研究范围。

俄国档案的解密为人们提供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考察的契机,研究论著也相继出现。

③目前俄国学者的研究,比较详细地考察了共产国际解散的历史过程,但对这一事件的原因和意义的探讨却显得不够深入。

斯大林为什么要在1943年5月迫不及待地解散共产国际,这个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4年的庞大机构是怎样解散的,共产国际的解散对苏联和各国共产党乃至世界革命意味着什么?这些就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共产国际的解散势在必行最初,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写道:“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1]共产国际正是为了推行世界革命这一战略任务而诞生的。

十月革命取得成果以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就在期盼和准备世界革命。

由于红军在国内战争中的胜利,1920年7月12日俄共(布)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发动世界革命的决议。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支持这个路线,在托洛茨基起草的宣言中强调:“国际无产阶级将时刻准备战斗,直到苏维埃俄国的版图扩展到了全世界”。

大数据与近代史学结合的愿景分析

大数据与近代史学结合的愿景分析

大数据与近代史学结合的愿景分析作者:王一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8期摘要:在今天,大数据、云计算、O2O等新词汇我们已经不觉得陌生,大数据时代已经呈现不可逆转的态势。

大数据的特质在绝对意义上可以支撑起近代史学研究的新方式。

各学科都在与大数据进行学科交集,这种交集如何在最大意义上推进近代史学的发展也成为了未来必须面对的课题。

而大数据与近代史学的互为交集也将在很大意义上推动近代史学研究的重要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近代史学;计算机史学中图分类号:TP311.13;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42-02一、大数据与近代史学的交集在过去,分析问题的主要方式主要依靠抽样数据、局部数据和片面数据,甚至于依赖经验和假设,这难免失之肤浅、表面化和简单化,而依靠大数据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使用更加全面、完整和系统化的数据就能够深入了解现实世界的本质,使得主观认识更加具真实合理性。

Viktor Mayer-Schonberger与Kenneth Crukier所著的《Big Date》中文版介绍了大数据的应用范畴;可以应用于各个类别的学科,“使人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从对因果关系的追求中解脱出来,转而将注意力放在相关关系的发现和使用上”[1],中国近代史学的研究也应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发展的研究问题的主线一般集中在如何将二者清晰地区分,这是为了纠正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模式。

但现在的研究侧重点不同,研究方式也不同,合理引进大数据对近代史学信息分析以及近代史学研究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依靠大数据的支撑,不仅可以研究近代历史事件,还能够搭起学术交流的平台。

以鸦片战争为例,鸦片战争的核心问题是民族问题,即反对外国殖民统治,反对清王朝的压迫,以达到民主共和,这是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

但当大数据植入后,这段信息的量会大范围的拓展以及交织开来,当录入数据后便能直观地看出问题,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是信息对接、碰撞的结果。

评《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

评《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

南方文坛2018.6Southern Cultural Forum评《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①[美]沈双著王晓伟译王晓珏的《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1949前后重新想象中国的方法》(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the1949Divide)讨论的问题对《现代语言季刊》的读者们来说,并不陌生,即民族文学史。

1949年这一将中国文学划分为“现代”和“当代”的分水岭,依然频繁出现在中国文学史的讨论当中,但近些年来,中美学者逐渐不满于对这一年份的盲目尊崇。

在此前的研究中,1949年依照历史与地域界限,勘定大致相对应的文学领域,也将中国大陆与港台、海外华人群体分离开来。

王晓珏在本书一开始就指出,这种时间划分的困境在于其默许了冷战的二元对立意识,如共产主义与民主、人文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等等,而这些对立意识也相应地映射到对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文学版图的书写当中。

我们应该如何超越这种二元对立的逻辑?一种方法是寻找散文、回忆录或非官方文学史等“小的”或不太正式的文类中包含的跨历史和跨本土的连接。

已故香港诗人梁秉钧(2010)正是这样做的。

他在一次关于1949年后中国文学会议上玩笑似的提出1957年(反右运动)这一时代划分点,独出心裁,颇有意义。

梁秉钧传递的信息很简单:如果考虑所有汉语语言文学史,而非仅仅是大陆的文学史,那么包括1957和1949在内的大部分时间点都是意义非凡的,可同时又是平凡的。

梁秉钧的文章列举了很多1957年在香港发生的“平凡”文学事件:对于文学史上的“大”事件——如某现代主义“小杂志”的出版,和常被作为文化注脚来看待的“小”事件——如新加坡电影制片厂流行音乐电影的发行,梁秉钧进行了并置,继而提问:究竟什么才是文学史的恰当范围②?他的文章借助了散文形式的自由和激发性,而《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则无疑运用了一种更为艰难的研究方法,来挑战和丰富民族文学史的传统框架。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关于《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科学已经获得的辉煌胜利是以往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从未获得过的。

这些胜利也催生了唯科学主义的观点。

但是随着科学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威,对这种权威的怀疑也逐渐产生了。

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科学;人文;唯科学主义;两种文化Science & Humanities: The Meaning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Abstract: The glorious victories that science has already achieved has never been done by any other knowledge system before. These victories has also produced the viewpoints of Scientism. However, with the more and more authority science obtains, suspicions on this kind of authority begins to appear as well.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which are science and humanity, has great impact and significance.Key words: Science; humanities; Scientism; Two Cultures近几百年来,整个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身边的机械、电力、飞机、火车、电视、手机、电脑……,无不形成对现代科学最有力、最直观的证明。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小结】——冷战形成的背景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 (2)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 (3)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4)美苏两国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 存在巨大差异。
(5)美国战后欲称霸世界,在全球进行扩张,将苏联视为最大障碍。 苏联努力扩大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矛盾尖锐。
2.冷战背景
材料: 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相继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缔结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后,建立了以美 苏两大国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重新确定战后欧亚地区的国家版图,重新划定东欧国家、德国、日本、
意大利等国的疆界及其雅被占尔领塔地区体的系边界奠;定划分了势美力范苏围两。1极945格年6局月5的日,基美础、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 国:东区由苏联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区由英美占领区划出一小块土地,由法国
1949年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 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 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
情况。
材料: 美利坚合众国现在是一个强国,没有比它更强 大的国家了,这就是说:有了这样强大的力量,他们有
权斯美美扩努盾取都国国张力尖得、总波全拿统兰战,扩锐世破今问后将大。界仑天题组、所对欲苏在织路担于称联东的易负俄领十的国霸视欧导四责人世 为的权任…不相……仅界最影比…所仅,大响拟成曾是吉担个在障,思负荣全碍与汗的誉—、责问球。美—凯任题杜进苏国撒都,鲁、不而行联矛门奥能且古同是
壹 冷战与两极格局 貳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叁 两极格局的瓦解

从中苏关系看党史——访著名冷战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

从中苏关系看党史——访著名冷战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

作者: 刘清敏 姜卉
作者机构:�大连干部学刊》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大连干部学刊
页码: 9-1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冷战史 沈志华 中苏关系 大学教授 专家 党史 师范 华东
摘要:败亦档案成亦档案本刊:很多人都把您称作是中国史学界的异类。

您的传奇经历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是怎么开始研究冷战史的?沈志华:我的个人经历有些曲折.这其实是一笔财富。

经历得越多,见识也就越多。

我想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无论多么艰难都能走过来。

解密冷战时期美国对华情报档案

解密冷战时期美国对华情报档案

解密冷战时期美国对华情报档案
沈志华;杨奎松
【期刊名称】《中国图书评论》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2004年10月,我们和我们所在的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丹慧、北京大学教授牛军到美国华盛顿“水门”饭店参加了一次特别的学术会议。

这次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史项目(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Woodrow Wilson Intem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主持召开,
【总页数】4页(P111-114)
【作者】沈志华;杨奎松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5
【相关文献】
1.简论美对我赴朝参战问题情报评估失误原因--基于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解读
2.20世纪60年代美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对美国情报委员会最新解密档案的分析
3.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华秘密战——美国中央情报局与中国西藏(1960-1972)
4.从美国情报解密档案看德国空军信号情报工作
5.美国对华政策评估与
1977年万斯访华方案的出台——基于美方解密档案的考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上)——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案例种种

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上)——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案例种种

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上)——冷战国际史研究中
的案例种种
沈志华
【期刊名称】《上海档案》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开放和利用档案是历史研究的必要前提关于档案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众所周知,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公开发表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宣言,从而表明了中苏结成同盟的明显倾向。

当时,留在南京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正在与中共秘密接触,甚至接到了北上面见中共领导人的邀请。

同时,在2月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后,苏共同意中共中央派出代表团秘密访问莫斯科(此前斯大林曾多次婉言拒绝毛泽东访苏)。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表明中共的立场?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刘少奇究竟是何时访苏的,但因此事没有做过公开报道,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长期没有找到答案。

1991年出版了师哲(刘少奇的俄文翻译)的回忆录,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沈志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5
【相关文献】
1.对利用档案开展历史研究的思考
2.利用档案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
3.利用档案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
4.档案与历史研究的关系--以《档案馆中的历史研究:一部实用手册》为例
5.历史研究中的“原生态”问题(专题讨论)——商会档案的原生态与商会史研究的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冷战与美国外交——中共进攻台湾战役的决策变化及其制约因素(1949—1950)

冷战与美国外交——中共进攻台湾战役的决策变化及其制约因素(1949—1950)

作者: 沈志华[1]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研究
页码: 34-53页
主题词: 台湾战役;中苏同盟;朝鲜战争;美国对台政策
摘要:中共关于解放台湾战役的最初想法比较简单,1949年夏天的计划是一年后攻占台湾。

毛泽东甚至一度考虑在1949年冬季占领台湾;金门、登步岛作战失利后决定分两步走,先解决沿海诸岛问题,同时为攻台做准备,进攻时间推迟到1950年9—10月;1950年3—4月确定的计划是,金门战役推迟到8月开始,而攻打台湾则延至1951年夏。

影响和改变中共决策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国民党军队的抵抗能力、苏联对中共进攻台湾的援助力度以及美国对援助蒋介石防守台湾的政策取向。

其中的基本条件是国共军力对比,而核心问题为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

中共欲巩固政权,统一全国,只能与苏联结盟。

中苏同盟建立后,苏联减缓了对中共军事援助的力度,而美国则逐步改变了对台政策,准备大力援蒋。

朝鲜战争的爆发不过是为白宫宣布其新政策提供了机会和借口。

在中苏关系、苏美关系、美台关系相互交错和影响的冷战格局中,武力攻占台湾是一个中共无法解开的死结。

试论朝鲜战争期间的中朝同盟关系

试论朝鲜战争期间的中朝同盟关系

作者: 沈志华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出版物刊名: 历史教学问题
页码: 4-1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中朝关系;朝鲜战争;毛泽东;金日成
摘要:毛泽东抗美援朝的决定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事实上不仅巩固了刚刚结成的中苏同盟关系,而且为国内建设赢得了更好的国际环境。

但是,朝鲜战争期间的中朝关系有其复杂性,在军队指挥权、是否跨越三八线、铁路管理权以及停战谈判等问题上双方都存在分歧甚至矛盾。

这种复杂的同盟关系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结构性矛盾,也为观察当前诸多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

“社科文献大讲堂”推出第一讲

“社科文献大讲堂”推出第一讲

“社科文献大讲堂”推出第一讲
欣欣
【期刊名称】《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本刊讯 1月6日,著名苏联史和冷战史研究名家沈志华教授在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社科文献大讲堂”第一讲——中苏同盟破裂的深层原因和内在逻辑。

这个讲堂的筹备立足于社科文献出版权威学者资源,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学者的机会,让学者走近读者,让读者聆听学者;
【总页数】1页(P26-26)
【作者】欣欣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7.33
【相关文献】
1.“社科文献大讲堂”推出第一讲 [J], 欣欣
2.社科文献大讲堂(第二讲):用温情和敬意重评辛亥革命 [J], 韩阳
3.社科文献大讲堂(第二讲):用温情和敬意重评辛亥革命 [J], 韩阳
4.“北航科协大讲堂”第十一讲 [J], 王晓峰
5.张召忠做客“社科大讲堂”——“社科大讲堂”2010年第22讲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冷战后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的开题报告

冷战后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的开题报告

冷战后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进文化外交,强调通过文化交流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

中国的文化外交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影响力,在不同领域和领域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新兴文化等方面的呈现越来越重要。

然而,尽管中国在文化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于中国冷战时期以来的文化外交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此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深入研究中国冷战时期以来的文化外交理论和实践,全面了解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探寻中国文化外交应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前进方向。

这对于国家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理论分析: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中国冷战时期以来的文化外交理论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关系,文化外交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中国文化形象塑造的策略和方法等。

实践探索:以当前中国的文化外交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全面了解中国文化外交的现实情况,探究中国文化外交应对当代国际形势的策略和方向。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中外文化交流的现状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中国文化符号的传播策略,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等。

三、预期成果:
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中国冷战时期以来的文化外交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文化外交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预期成果包括:相关理论分析论文、实践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学术论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冷战国际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冷战国际史在其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表现出某些新的发展趋势。

1、走出大国关系史研究的光环,考察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区的互动关系。

过去半个世纪的国际关系属于两极结构,所谓冷战就是以美苏各自为首两大意识形态阵营(集团)的对抗,所以冷战国际史研究始终笼罩在大国关系的光环下,学者们很自然地也把主要目标锁定在考察美苏两国关系或两大阵营在危机中的决策及其结果。

9/11事件以后,由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基督教文明的挑战,西方的价值观受到威胁,人们突然发现西方的意识形态并没有被全世界广泛接受。

于是,学者们开始关注大国以外的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

对于西方集团中弱小或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加拿大、西班牙、丹麦、芬兰、冰岛等——的研究成果已经出现,对于第三世界众多处于冷战边缘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也开始不断升温。

目前,这些研究多数是从大国对边缘地区和国家的政策的角度从事考察,希望通过追溯冷战时期大国对第三世界的干涉和介入,来找到当前这些地区动荡的根源。

或者说,是研究冷战在第三世界的作用和结果。

不久前文安立出版的专著《全球冷战:第三世界的干涉和我们时代的形成》可以说具有代表性。

作者研究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越南、南非、埃塞俄比亚、伊朗、阿富汗以及其他地区的干涉,并探讨了这种干涉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文安立认为,在欧洲由于两个军事集团的存在和对峙,冷战对抗陷入僵局,取得新突破的空间和机会很少。

而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则代表了冷战中最主要、最核心问题,第三世界是美苏两家推广和验证各自遵循的一套政治理论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场所。

他们在这里的争夺,不仅是为了获取军事优势(盟友、基地等),更主要是希望通过干涉第三世界的内部事务、影响第三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来显示各自代表的政治和经济模式的优越性和合法性,来证明自己所信仰的价值观所具有的全球适用性。

1对于第三世界或冷战边缘地区和国家的研究还有一种“本末倒置”的趋向,即从研究这些地区或国家本身的历史出发,考察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惯性、特征和趋势对美苏关系的影响,对地区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如果说前者倾向于讨论边缘地区和国家是如何在两极世界格局的影响下被动地卷入冷战的,那么后者的出发点在则在于考察边缘地区和国家是如何向两极世界挑战,从而影响了美苏两国的政策。

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教授刘晓原在其新著《解放的制约——蒙古独立、中国领土属性和大国霸权的历史纠葛》的导言中表述了这样的观点,即认为小国、边缘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并不完全是被动地卷入冷战的,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选择和驱动力迫使美苏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政策。

惟其如此,才会出现在美苏争夺的中心始终保持“冷战”的状态,而在边缘地区则“热战”连绵不断。

2另一部受到关注的著作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康纳利教授的《外交革命:阿尔及利亚1Odd Westad,The Global Cold War:Third World Interventions and the Making of Our Time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还可参见:Jeremi Suri,Power and Protest:Global Revolution and the Rise of Détent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Jeffrey Engel(ed.),Local Consequences of the Global Cold War,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Liu Xiaoyuan,Reins of Liberation:An Entangled History of Mongolian Independence,Chinese Territoriality,and Great Power Hegemony,1911-1950,Washington,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的独立斗争和后冷战时代的起源》。

作者将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斗争置于东西方和南北方的双重矛盾中考察,指出阿尔及利亚争取独立的斗争既包含东西方(美苏)之间对抗的因素,又包含南北方(殖民地人民与殖民主义国家、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矛盾的因素,仅用传统的冷战眼光来看待1945年后的历史是不够的和不全面的。

3中国学者对第三世界的研究主要是由年轻一代完成的,他们很多人一进入冷战史研究的大门便选择了这一新的领域,目前已经发表的成果虽然还不是很多、很成熟,但从这几年博士论文的选题看,中国在冷战与第三世界这个领域的研究必将迅速发展起来。

4其实,正是这种对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区互动关系的研究,才会使人们更加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冷战年代世界格局的内涵以及在这一总体格局中各国历史的发展道路。

2、突破传统国际关系史研究的范畴,把经济、文化、社会纳入观察视野。

冷战国际史研究的另一个发展趋向就是突破传统国际关系史的研究范畴,把观察的视野转向经济、文化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从事跨学科的研究。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雷纳兹在其所著《一个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全球史》一书中提出,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此外还有经济、民族、文化、宗教、南北差别、性别差异等问题,冷战的出现无疑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同时又反过来深受这些社会问题的影响。

他在书中系统地描述了一些与冷战根本不相关的事情,如非殖民化进程、科技发展、文化趋向、社会变革以及所有这一切对政治产生的影响,最后强调:“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5作者是要提醒人们,对于冷战时代的研究,不能仅仅研究冷战本身,不能把研究的对象限制在传统的国际关系史范畴,还必须全面考察在这一时代发生的其他事件和问题。

当然,冷战国际史研究无法取代经济史、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等各类专门史研究,但重要的是,关于战后以来这些问题的考察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冷战这个核心问题,因为它们都在“一个被分割的世界”的框架下发生和发展的;同样重要的是,研究冷战史,研究国际格局产生和变化的过程,也必须考察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与国际关系问题溶合在一起,才构成了这个时代本身。

在这方面,目前已有的冷战国际史研究成果中比较多的是关于“经济冷战”、“文化冷战”以及“宣传战-心理战”的研究。

马里兰大学教授张曙光较早使用了“经济冷战”的概念,并以此为书名,3Matthew Connelly,A Diplomatic Revolution:Algeria’s Fight for Independenc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ost-Cold War Er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4目前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可见戴超武的《1965年印巴战争与美国的反应和政策》(《世界历史》2008年第2期)、《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赵学功的《巨大的转变:战后美国对东亚的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简论肯尼迪政府对古巴的隐蔽行动计划》(《南开学报》2007年第5期),姚昱:《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舒建中的《美国的“成功行动”计划:遏制政策与维护后院的隐蔽行动》(《世界历史》2008年第6期),刘莲芬:《1960-1962年老挝危机与美泰关系》(《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孙德刚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与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代兵的《日内瓦会议与老挝、柬埔寨的中立》(《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王延庆的《美国对南非核政策的演变》(《历史教学》2008年第20期)等。

5David Reynolds,One World Divisible:A Global History since 1945,New York:Norton,2000.讲述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政策及其对中苏同盟造成的经济压力。

6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历史研究所西蒙诺夫的研究对象是苏联的军工综合体组织,论证了苏联制度下的这一特殊经济部门如何担负着国家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职能,决定着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同时又成为国家安全系统最重要的环节,决定着武装力量军事技术组织的性质。

7“文化冷战”的研究涉及美国文化的对外传播8,美苏之间的文化交流及其结果9,以及冷战中的文化政治10等方面的内容。

关于“宣传战-心理战”的研究出现得比较早,其中既有对苏联在国内宣传鼓动和对外开展“舌战”的介绍,也有对西方冷战广播及内部舆论导向的描述。

11在所有这些领域的研究及其拓展,不仅丰富了冷战史研究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将加深人们对于冷战时代的认识。

中国学者对经济冷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美日、美韩、中苏关系方面,成果比较显著。

12于群集中研究心理冷战,取得不少成果。

13对于文化冷战的研究相对比较落后,成果还6Zhang Shu Guang,Economic Cold War,America’s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o-Soviet Alliance,1949-1963,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7Симонов Н.С.Военно-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СССР в 1920-1950-е годы:темпы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оста,структура,организация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и управление,Москва:РОССПЭН,1996.8Walter L. Hixson,Parting the Curtain:Propaganda,Culture,and the Cold War,1945-1961,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1997;Jessica C.E. Gienow-Hecht,Transmission Impossible:American Journalism as Cultural Diplomacy in Postwar Germany,1945-1955,Baton Rouge:Louisiana University Press,1999;V olker Berghahn,America and the Intellectual Cold Wars in Europe:Sheppard Stone between Philanthropy,Academy,and Diplomac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9John E. Bowlt and Dmitrii Sarab'yanov,“Keepers of the Flame:An Exchange on Art and Western Cultural Influences in the USSR After World War II”,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 ol. 4,No. 1,Winter 2002,pp.81-87;Victor Rosenberg,Soviet-American Relations,1953-1960,Diplomacy and Cultural Exchange During the Eisenhower Presidency,Jefferson and London:McFarland & Company,Inc.,2005;Jeffrey Brooks,Stalin’s Ghost:Cold War Culture and U.S.-Soviet Relations,in Klaus Larres and Kenneth Osgood(eds.),The Cold War after Stalin’s Death,pp.115-134.10Тихвинский С.Л.(отв. ред.) Восток-Россия-Запад,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и 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Москва:Памятники историчрской мысли,2001;Tony Shaw,“The Politics of Cold War Culture”(Review Essay),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 ol. 3,No. 3,Fall 2001,pp.59-76;Patrick Major and Rana Mitter,“East is East and West is West? Toward a Comparative Socio-Cultur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Cold War History,V ol. 4,No. 1,October 2003,pp.1-22.11НаджафовД.Г.СталинскийАгитпропвхолоднойвойны,поархивнымфондамЦКВКП(б)иМИДСССР// ИВИРАНСталинихолоднаявойна,Москва:ИВИ РАН,1998,с.205-227;Фатеев А.В. Образ врага в советской пропаганде,1945-1954 гг.,Москва:ИРИРАН,1999;James B. Critchlow,“Western Cold War Broadcasting”,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 ol. 1,No. 3,Fall 1999,pp.168-175;V. Pechatnov,“Exercise in Frustration:Soviet Foreign Propaganda in the Early Cold War,1945-47”,Cold War History,V ol. 1,No. 2,January 2001,pp.1-27;РукавишниковВ.О.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холодный мир:Обшественное мнение в США и Европе о СССР/России,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еи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Запада,Москва: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Проект,2005;Ira Chernus,“Meanings of Peace:The Rhetorical Cold War after Stalin”,in Klaus Larres and Kenneth Osgood(eds.),The Cold War after Stalin’s Death,pp.95-114.12其中最突出的是崔丕的《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中华书局2005年),其他还有沈志华的《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1948-1953)》(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中心2000年)、邓峰和杜宇荣的《美国冷战战略与中日贸易关系(1948-1950)》(《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美国对华政策与中日贸易(1950-1952年)》(《日本研究》2008年第2期)、姚昱和郭又新的《1953-1956年美国的橡胶政策与国内政治》(《世界历史》 2007年第6期)、梁志的《美国对外开发援助政策与韩国的经济“起飞”》(《当代韩国》2009年春季号)以及谢华的《冷战时期美国粮食外交的历史演变(1954-1969)》(《历史教学》2009年第6期)很少见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