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说课稿
课文《青山不老》说课稿一等奖3篇
课文《青山不老》说课稿篇8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流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
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那金黄的沙土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但是,却有一位81岁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平凡老者的不同寻常的故事。
板书:16青山不老3、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
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先来检查一下词语:土坑淤泥肆虐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指名----齐读)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口头回答)适时补充(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在深山造林的故事)三、创造奇迹1、过度:是啊,一个老人竟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一片茂盛的森林,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2、师:现在就让我们先来感受这个奇迹带给我们的震撼。
请看:(出示图)出示第一自然段:◆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一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到处是绿色等;师:哪些字眼给了你这样的感觉?(全)师: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指名读师:如诗如画的景色啊,这真是一个奇迹,我们一起来读。
3、那么,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4、5两个自然段,画下相关的句子4、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出示:⑴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青山不老说课稿_说课稿
青山不老说课稿_说课稿青山不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并掌握《青山不老》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 学会运用正确的朗读技巧,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 学习正确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抒情特点;2. 运用正确的朗读技巧。
四、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和投影仪;2. 课件和诗歌原文;3. 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和播放一段轻音乐,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思考和感受,为学习《青山不老》做铺垫。
2. 学习诗歌内容(1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诗歌原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诗歌的意义和主题,并引导他们逐句解读诗歌的内涵。
教师可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千载”和“悠悠”有什么含义?3. 分组朗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朗读。
教师可提供一些朗读技巧,如正确的停顿、抑扬顿挫等。
每个小组朗读完毕后,教师可以给予评价和指导,并让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交流。
4. 整体朗读(10分钟)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整体朗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朗读的效果。
5. 创作活动(2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活动。
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景物,用诗歌的形式来描绘它,并进行朗读。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的指导和范例。
6. 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学生的创作和朗读活动,总结诗歌的特点和朗读技巧,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背诵和朗读其他经典诗歌,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自然风景,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八、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创作活动,评价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青山不老说课稿(精选7篇)
青山不老说课稿(精选7篇)青山不老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山不老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山不老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我针对以上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2023年《青山不老》说课稿_3
2023年《青山不老》说课稿2023年《青山不老》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
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三、说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紧扣“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说教学重点1.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说教学难点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课前已经请大家查阅了资料,在你的印象中,晋西北是个怎样的地方呢?2. 【出示课件2】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板书: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教学新课(一)检查预习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课件3】肆虐盘踞淤泥劲挺荡漾绿洲风雨同舟三番五次不紧不慢如臂如股谁来读一读这些词?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
生齐读一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二)了解奇迹,感悟精神1.让我们现在一起真正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不老的青山。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一般可以从哪里入手?(课文前的链接导语)(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2.了解奇迹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1)学生找出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出示句子:【课件4】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草虫的村落》,下面我分别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草虫的村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感受自然”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将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
本篇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甲虫音乐家们像灵泉一样美妙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而又分工精细的劳作场景。
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作者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
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将一个草虫的世界生动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定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抓重点语句,揣摩其所蕴含的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3.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三、说教学重难点:把握内容,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是本组课文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第【1】篇〗“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
本文的设计质疑释疑,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引导,鼓励学生在自读感悟、情感体验中,领悟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教材《大瀑布的葬礼》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
说明分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自下而上所面临的大事。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充实,是进行环境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开头作者先写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从塞特凯达斯瀑布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枯竭,体会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
2、联系上下文想象出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及游人看到这一情形后的场面。
说教学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法。
1、质疑探究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因此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课题进行质疑。
“为什么要举行葬礼”“为什么由总统举行葬礼”“怎样举行的葬礼”这样不仅引出课文所要学习的目标,而且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情境演示法在教学时,教师利用媒体创设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境,即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与如今的状况。
利用直观动感的画面,背景音乐的渲染,让学生感受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几年后到逐渐枯竭,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而且也很巧妙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入所学内容打下很好的感情基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总目标,正确把握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因此,本说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来学习课文。
教学中我设计了“品读奇迹——感受环境——品析老人”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挖掘,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
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说教学过程一、看图质疑,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相机介绍: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
2.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对比引导学生反思这里的一些地方现在已经不同了,这回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茂密的山林,如诗如画的山林。
)3.引发质疑:这样的改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看到这样的奇迹,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 4.导入: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梁衡走进晋西北,在课文《青山不老》中寻找答案。
(板书课文题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两幅不同的图画,旨在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二、自由读文,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提示:(1)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2)谁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找出相关的段落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主读文,结合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第【1】篇〗一、教学背景:《森林中绅士》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六年级上学期一篇课文。
这是茅盾在抗战后期所写一篇动物小品。
它不仅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豪猪绅士式外在特征和生活方式,还借此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所谓“绅士”们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生活态度。
教学这篇文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豪猪生活习性,还要体会由此反映出作者思想感情,而这些,都要通过指导学生细致品味本文细腻而丰富语言来达成。
二、学生基础:由于我面对是六年级学生,豪猪是他们所不了解动物,当时时代背景对他们来说更是陌生。
他们阅读理解能力与思想深度有限,只有通过深入文本,抓牢字词句品读赏析才能使他们有所感受。
通过反复读课文,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对豪猪拟人化描写是多么生动形象,了解到豪猪与绅士相同之处。
通过步步深入地启发,也能从部分语句中初步感受到作者有言外之意,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语言大师茅盾才能真正对作者思想感情有所认识。
三、教学过程及反思:因此,我在教学时就把“学习作者对豪猪拟人化描写,感受本文细腻而生动有趣语言”作为教学重点。
而把“通过对豪猪形象分析,体会作者对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生活态度讽刺”作为教学难点。
这也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
根据教学重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秉持育才八字教学法传统,为本课拟订了三个层次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从导入部分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描述动物特征。
对课文整体感知中明确豪猪绅士特点。
第二层次,则是在细读中理清结构,对豪猪与绅士相似处通过圈画、品读、交流读出感情甚至好恶,抓住拟人化写法中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巧妙运用,引导学生读出滋味,讲出感受。
第三层次,由浅入深,有了前面细致分析铺垫,引导学生在精读中读出作者深意。
作为难点,这里安排了“议”环节。
因为补充介绍了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是教给学生“知人论世”新学法。
在协作中,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体会作者言外之意方法。
《青山不老》说课稿
《青山不老》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体会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对青山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领悟老人植树造林、无私奉献的精神。
3.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青山不老的含义的理解。
(2)教学难点:领悟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人的精神。
(2)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老人的情感和精神。
(3)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关于晋西北恶劣环境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当地的自然条件。
(2)引出课题《青山不老》,提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想到了什么。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纠正字音。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精读课文,体会奇迹(1)默读课文,找出老人创造的奇迹。
(2)引导学生理解“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9.青山不老(说课稿)
青山不老一、说教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理念与目标。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强调教育要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根据以上这些,从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青山不老说课稿_说课稿
青山不老说课稿_说课稿青山不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青山不老》这篇诗词,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青山不老》这首诗词;(2)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青山不老》(2)课件:包含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2. 教学工具(1)投影仪(2)音响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美丽的自然风景视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2)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自然有什么感受?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习诗词《青山不老》(15分钟)(1)教师先朗读诗词,然后逐句解读诗句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2)教师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生跟读诗词,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 分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与自然相关的图片进行讨论。
(2)学生根据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描述图片中所呈现的自然景观,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3)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4. 语言表达训练(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与自然相关的词语,要求学生用这些词语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修改自己的短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展示(10分钟)(1)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短文。
(2)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和评价(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2)教师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青山不老说课稿_说课稿
青山不老说课稿_说课稿青山不老说课稿引言概述:青山不老是一种传统的说课方式,它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青山不老说课稿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标:1.1 帮助学生了解青山不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2.1 介绍青山不老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2.2 分析青山不老的文化意义和象征。
2.3 探讨青山不老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三、教学难点:3.1 解读青山不老的深层次内涵和哲学思想。
3.2 分析青山不老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价值。
3.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青山不老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4.1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青山不老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青山不老的理解和感受。
4.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青山不老的相关角色,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制作的相关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5.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总结:通过青山不老说课稿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青山不老说课稿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质说课稿精选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质说课稿(一)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国家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部分进行谈一谈我对本课的构思。
一、说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国家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进行质疑、讨论、交流。
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小学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
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三、说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紧扣“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第【1】篇〗一、教学背景:《森林中绅士》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六年级上学期一篇课文。
这是茅盾在抗战后期所写一篇动物小品。
它不仅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豪猪绅士式外在特征和生活方式,还借此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所谓“绅士”们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生活态度。
教学这篇文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豪猪生活习性,还要体会由此反映出作者思想感情,而这些,都要通过指导学生细致品味本文细腻而丰富语言来达成。
二、学生基础:由于我面对是六年级学生,豪猪是他们所不了解动物,当时时代背景对他们来说更是陌生。
他们阅读理解能力与思想深度有限,只有通过深入文本,抓牢字词句品读赏析才能使他们有所感受。
通过反复读课文,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对豪猪拟人化描写是多么生动形象,了解到豪猪与绅士相同之处。
通过步步深入地启发,也能从部分语句中初步感受到作者有言外之意,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语言大师茅盾才能真正对作者思想感情有所认识。
三、教学过程及反思:因此,我在教学时就把“学习作者对豪猪拟人化描写,感受本文细腻而生动有趣语言”作为教学重点。
而把“通过对豪猪形象分析,体会作者对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生活态度讽刺”作为教学难点。
这也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
根据教学重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秉持育才八字教学法传统,为本课拟订了三个层次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从导入部分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描述动物特征。
对课文整体感知中明确豪猪绅士特点。
第二层次,则是在细读中理清结构,对豪猪与绅士相似处通过圈画、品读、交流读出感情甚至好恶,抓住拟人化写法中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巧妙运用,引导学生读出滋味,讲出感受。
第三层次,由浅入深,有了前面细致分析铺垫,引导学生在精读中读出作者深意。
作为难点,这里安排了“议”环节。
因为补充介绍了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是教给学生“知人论世”新学法。
在协作中,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体会作者言外之意方法。
《青山不老》说课稿
《青山不老》说课稿一:说教材《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该单元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
这是一篇描写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15年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和本册教材的特点,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2、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感受,参与活动,采用小组互学的模式。
(初读—细读—精读)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1、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
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二:说教法和学法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采用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等方式,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由于我们农村孩子的基础差,所以采用分组教学,一小组三人(好,中,差),让好帮中,中帮差的帮带模式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引导孩子学会阅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1:初读感知内容 2:细读明确中心 4:精读体会情感三:说教学过程: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基础,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假设生活和文本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定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于是第一环节导入:我展示刘翔图片吸引学生,并理解“奇迹”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整体把握是阅读起点。
也是阅读理解的归宿,所以在读课文时,要鼓励学生把最先感知的内容表达出来,所以我设置了一下几个问题:(1)思考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第三环节:细读明确中心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细读去品味文章中心,同时我会做适当的指导告诉他们从哪几方面入手,怎样阅读。
青山不老说课稿_说课稿
青山不老说课稿_说课稿【青山不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理解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诗歌,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2.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3. 进行诗歌创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诗歌的意境;2.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黑板、彩色粉笔;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作文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山水画和一首古诗,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知和感受。
2.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黑板,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同时,教师还会解释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分析,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并向全班汇报。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匡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艺术表现。
4. 诗歌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发挥,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者词语作为创作的启示,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匡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
5. 诗歌分享(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诗歌朗读给全班听,或者将诗歌写在作文纸上展示给大家。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赋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所学知识和创作的成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量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体味。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诗歌整理好,写在作文纸上,并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八、板书设计【青山不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2.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3. 进行诗歌创作。
说课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说课稿一、教材解读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初探课文,认识老人1、导入设计,从课题中的“老”入手,通过学生扩词和说话,理解“老”的一般意义,为学习理解“青山不老”作埋伏。
2、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语。
是词语盘点里读读记记里要求掌握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让学生慢慢掌握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3)抽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既检查了预习情况,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的导入做准备。
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及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我根据课文阅读导读,设计了“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领悟青山不老三个环节”,这也是本节阅读课的重要环节,分别以三个问题的形式呈现:1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的情况下创造的?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一一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就解决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不老》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青山不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教学目标
我针对以上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
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
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安排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然后根据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和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奇迹”再由小组代表汇报,以读代讲,用读去体会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最后发表自己的感想。
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的青山中得到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我紧扣“以自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五、说板书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本课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
总之,整堂课我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自己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
所以,我设计教学时,主要想让学生靠在课堂上读通,读懂,读熟课文
板书设计:
16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
小环境—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