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
乌头炮制方法

乌头炮制方法乌头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乌头植物含有毒性较强的生物碱,因此在炮制乌头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以降低其毒性并提取其药用成分。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乌头炮制方法:材料准备:- 乌头根茎- 乙醚- 粗盐- 水步骤一:清洗乌头取新鲜的乌头根茎,去掉须根和泥沙,用清水冲洗干净。
请注意,应将手套和口罩戴好,以防止接触到乌头的有毒成分。
步骤二:曝晒乌头将清洗过的乌头晾晒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时间约为12小时。
这样可以使乌头中的一些水分挥发,有助于后续的处理。
步骤三:切片晾干后的乌头根茎取出,使用刀具将其切成薄片。
切割时需小心,以避免切伤手指。
步骤四:煮沸将切好的乌头片放入煮沸的水中,煮沸时间约为10分钟。
这个过程是为了去除乌头中的毒素,以减少乌头的毒性。
步骤五:水煮将煮沸后的乌头片放入清水中,用中火加热至水开始沸腾,然后转为小火煮20分钟。
这样可以使乌头中的一些物质溶于水中,后续操作更为方便。
步骤六:炮制将煮好的乌头片捞出,放入干净的锅中,加入适量的乙醚。
乙醚的作用是提取乌头中的有效成分。
步骤七:提取将乌头片和乙醚一起搅拌均匀,然后盖上锅盖,静置约2小时。
乙醚能够慢慢溶解乌头中的成分。
步骤八:过滤将搅拌好的乌头乙醚混合液通过纱布或滤纸进行过滤,将提取出的液体收集在干净的容器中。
步骤九:烘干将收集到的液体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乙醚慢慢挥发,使乌头中的有益成分逐渐浓缩。
步骤十:炒制将烘干后的乌头提取物放入炒锅中,用小火炒制20-30分钟。
这个过程是为了将乌头中残留的毒素进一步去除,同时也可以增加乌头的药用效果。
步骤十一:粗盐加工取适量的粗盐,放入锅中加热,炒至微黄色。
然后加入炒制好的乌头提取物,继续炒制约10分钟,使其均匀混合。
步骤十二:保存将炒制好的乌头提取物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晒至完全干燥。
然后用干净的容器密封保存起来,避免潮湿。
经过以上的炮制步骤,乌头的毒性将大大降低,同时也能够提取出乌头的有效成分。
乌头的药效功能主治是什么

乌头的药效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乌头是一种中草药,其根茎和根部通常被用于制作药物。
乌头在中医药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药效功能主治以下是乌头的主要药效功能和主治:1.镇痛作用:乌头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于缓解各种疼痛,例如头痛、牙痛、胃痛等。
2.消炎作用:乌头具有强大的消炎效果,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包括关节炎、皮肤炎等。
3.镇静作用:乌头可帮助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4.清热解毒:乌头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5.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乌头被认为具有抗高血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6.抗癌作用:乌头中的一些化学成分被研究发现具有抗癌潜力,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用药。
用法用量乌头的用法用量要根据具体疾病和个体情况来确定,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乌头的常见用法用量:1.煎汤剂:将乌头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沏换成茶喝。
2.膏剂外用:将乌头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油脂制成膏剂,外用于患处。
3.丸剂口服:将乌头制成丸剂,按照医生的建议口服。
注意事项在使用乌头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乌头应当遵医嘱,不可擅自增减用药剂量。
2.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避免使用乌头。
3.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4.乌头具有较大的毒性,高剂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毒,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结乌头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镇痛、消炎、镇静、清热解毒等多种药效功能,并可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治疗。
然而,使用乌头需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并注意遵守使用注意事项,以减少不良反应和风险。
以上是对乌头的药效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希望能有助于对乌头的了解。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药师的建议和指导。
乌头的养殖方法

2023-11-11
目 录
• 乌头简介及养殖概述 • 乌头的繁殖技术 • 乌头的日常养护与管理 • 乌头的收获与加工利用
01
乌头简介及养殖概述
乌头的种类与特性
种类
乌头包括多种亚种和变种,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各自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
特性
乌头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环境,耐寒怕旱,生长周期较长。
01
02
03
04
05
环境选择:乌头适宜生 长在阴凉湿润、排水良 好的山坡地或林缘地带 。
土壤要求:乌头对土壤 要求较高,宜选择肥沃 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 质壤土。
气候要求:乌头适宜生 长的气候为温带湿润气 候,怕高温干旱,需保 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水源要求:乌头生长过 程中需保持土壤湿润, 因此养殖场地值和应用
01
02
03
药用价值
乌头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头痛、跌打损伤等。
经济价值
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扩 大,乌头的需求量逐年增 加,养殖乌头具有较高的 经济效益。
生态价值
乌头植物在生态环境中具 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 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具 有积极意义。
养殖环境与基本要求
01
修剪时机
乌头的修剪主要是在生长期和休眠期进行。生长期修剪可促进分枝,增
加花朵数量;休眠期修剪则可去除病弱枝条,增强植株通风透光。
02
修剪方法
修剪时应使用锋利的剪刀,避免撕裂枝条。生长期修剪可摘除顶端优势
,促进侧枝生长;休眠期修剪则可剪去病弱、交叉、过密枝条。
03
造型建议
乌头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造型,常见的造型有丛生型、独干型等。丛生
乌头

乌头(《本经》)乌头分川乌和草乌两种。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和北乌头的块根。
川乌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草乌主产于中南、西南、东北、华北等地。
原植物乌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高温积水,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紫色土最宜生长;北乌头喜凉爽湿润环境,耐严寒,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苦,性温;有大毒。
归心、肝、脾经。
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
临床用名川乌。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辛,温。
主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
《名医别录》:味甘,大热,有毒。
消胸上淡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力视,又堕胎。
《药性论》:使,远志为之使,忌豉汁,味苦,辛,大热,有大毒。
能治恶风憎寒,湿痹逆气,冷痰包心,肠腹疠痛,痃癖气块,益阳事,中风洗洗恶寒,除寒热,主胸中痰满冷气,不下食,治咳逆上气,治齿痛,破积聚寒,主强志。
《开宝本草》:味辛、甘,大热,有大毒。
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力视,又堕胎。
《药类法象》:疗风痹、血痹、寒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
《药性赋》:味辛,性热,有毒。
浮也,阳中之阳也。
其用有二:散诸风之寒邪,破诸积之冷痛。
《汤液本草》:气热,味大辛,辛、甘,大热,有大毒,行诸经。
《象》云: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
《本草》云: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堕胎。
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
《本草发挥》:洁古云:治风痹、血痹、寒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
《主治秘诀》云:性热,味辛、甘。
气厚味薄,浮而升,阳也。
其用有六:除寒疾一也,去心下痞坚二也,温养藏府三也,治诸风四也,破积聚滞气五也,感寒腹痛六也。
《本草纲目》:草乌,射罔,乃至毒之药。
非若川乌、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制,杀其毒性之比。
乌头的养殖方法

储存乌头的环境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对乌头产生不良影响。
06
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
市场需求与价格趋势
市场需求
乌头在中药材市场上具有较高的需求,主 要用于制作中药配方,如四乌汤、乌头汤 等,同时也在美容、保健品等领域得到广 泛应用。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价格趋势
由于乌头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受到限制,价 格相对稳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 的认知和需求增加,乌头价格略有上涨, 但总体波动不大。
储存容器
选择密封性好的容器,如玻璃瓶、陶瓷罐等,将晾晒好的乌头装入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干燥剂以防 止潮湿。
储存环境要求
温度
储存乌头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30℃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 的温度对乌头产生不良影响。
湿度
储存乌头的环境湿度应保持在50%-70%之间,过于潮湿或过于 干燥的环境都会影响乌头的品质和药效。
04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防治
01
猝倒病
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幼苗期。症状表现为苗突然猝倒,造成
幼苗死亡。防治方法包括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加强苗
床管理,及时清除病苗。
02
根腐病
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成株期。症状表现为根部腐烂,地上部
分枯萎。防治方法包括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
种植密度
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乌头品种等因素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 10000-15000株。
间作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可以在乌头田间作其他作物,如大豆、玉 米等。
03
养护管理
除草松土
除草
定期清除乌头周围的杂草,避免杂草与乌头竞争养分,以保 证乌头的正常生长。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乌头是一种植物,科学名称为Aconitum,属于毛茛科。
乌头植物具有长久的历史,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乌头的根部是常用的草药部分,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包括一些生物碱,如乌头碱、乌头酸、乌头素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乌头许多药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环境。
一、乌头的功效与作用1. 镇痛作用:乌头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碱可结合神经系统的受体,改变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疼痛传导和感觉。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
2. 解热作用:乌头也具有解热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碱能够刺激脑垂体,促使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体温。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3. 抗炎作用:乌头具有抗炎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酸具有抗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炎症反应的发展,缓解炎症症状。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被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 抗肿瘤作用:乌头中的乌头碱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
乌头碱可以使癌细胞凋亡和减缓细胞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一些研究表明,乌头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
因此,乌头在中医肿瘤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5. 镇静作用:乌头中的乌头素具有镇静作用。
乌头素可以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结合,抑制神经传导,减少神经兴奋性,从而产生镇静和安眠效果。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被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等症状。
二、乌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乌头的根部常常干燥后制成粉末,可以直接服用。
一般剂量为0.5克至1克。
另外,也可以将乌头配制成煎剂或酊剂,根据具体疾病和症状的不同,酌情使用。
对于外用乌头药膏或乌头药水,一般可涂抹或涂擦等不同方式。
2. 注意事项:(1)乌头是一种有毒植物,使用时必须小心。
不要过量使用乌头,以免引起中毒。
特别是乌头内的乌头碱等成分可能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对心脏疾病、高血压等患者需谨慎使用。
乌头的诗句

乌头的诗句
嘿,你知道吗?乌头这玩意儿在诗句里还挺特别的呢!“乌头虽黑
白有时,唯有潜离与暗别。
”这句诗就把乌头的那种特别感觉给写出来啦。
就好像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明了,可实际上却有着深
深的含义。
你想想看啊,乌头,它不就是一种植物嘛,但是在诗人的笔下,却
能变得那么有韵味,那么有意境。
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普通东西,在某些时候突然就变得不一样了,对吧?比如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物件,可能因为某个人的故事,就变得格外珍贵了。
“乌头渐白蚕已老,养蚕人家欲闭门。
”哎呀,这句诗一读,你就能
感觉到那种时光流逝的感觉呀!乌头变白了,蚕也老了,养蚕的人家
都要关门休息啦。
这不就跟我们的生活一样嘛,时间过得好快,一下
子就从热闹变得安静了。
还有啊,“乌头可白我可去,菖花易青君易寻。
”这里把乌头的白和
人的去做了类比,多有意思呀!就好像在说,乌头能变白,我也能离
开呀,但菖蒲花容易变青,你却容易找到。
这是不是很像我们有时候
的选择,有些东西很容易改变,而有些东西却一直都在那里等我们去找。
我觉得啊,这些关于乌头的诗句真的太神奇了!它们能让我们从一
个小小的乌头身上看到那么多的情感和故事。
乌头不仅仅是一种植物,
更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工具。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怒哀乐,能看到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乌头的诗句,就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中的美好和感动。
你说是不是呢?。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乌头的简介*二、乌头的功效与作用*三、乌头的市场信息1. 乌头的价格2. 乌头的选购方法3. 乌头的保存方法乌头的简介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
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
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
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主产四川、陕西。
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茎直立。
叶互生。
总状花序,花大,蓝紫色。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附子含中乌头碱(mes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异乌头碱(isoaconitine)、塔拉弟胺(talatisamine)、川乌碱甲、乙(chuan-wubaseA、B)。
草乌含剧毒的双脂类生物碱: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等。
2、功效作用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
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生用,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3、临床应用3.1、中风瘫痪(手中颤动,言语蹇涩)用草乌头(炮,去皮)四两,川乌头(炮,去皮)二两,乳香、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生乌豆一升,以斑蝥三至七个,去头翅,同煮豆熟,去取得取豆,焙干为末,加入上述药末中,以醋、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此方名“左经丸”。
3.2、瘫痪顽负(风节疼痛,下元虚冷,一切风疮)。
用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三钱,硫磺、麝香、丁香各一钱,木鳖子五个,共研为末。
再以熟艾揉软,合在一起用草纸包裹。
烧熏痛处。
此方名“雷丸”。
3.3、腰脚冷痛。
用乌头三个,去皮脐,研细,醋调贴痛处。
生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生乌头的功效与作用生乌头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中。
它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和缓解许多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生乌头的功效和作用。
第一部分:生乌头的概述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地区的山地和草地中。
乌头的根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中,并具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和化学元素。
在中医药学中,乌头的根部经过加工后被称为生乌头。
它的功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生物碱成分,如乌头碱、乌头酸和乌头酮等。
第二部分:生乌头的功效与作用1.镇痛作用:生乌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中的镇痛治疗。
乌头碱是生乌头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镇痛作用。
它能够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内啡肽系统,从而减轻疼痛感觉。
此外,生乌头还可以通过改变神经传递和终末神经活性,起到镇痛作用。
2.抗炎作用:生乌头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生乌头中的乌头酮等成分具有抗炎活性,可以有效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介导的疾病。
3.降温作用:生乌头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温度调节中枢,降低体温。
生乌头通过调节体表的血流和汗腺分泌,加速体温的散发和散热,达到降温的效果。
4.祛风湿作用:生乌头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湿热和风寒湿痹等疾病的治疗。
它可以通过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
生乌头中的乌头酸等成分有助于温经通络,舒展筋骨,具有良好的祛风湿作用。
5.镇静作用:生乌头还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达到镇静和安神的效果。
生乌头中的乌头碱等成分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和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镇静和安定的作用。
6.抗心律失常作用:生乌头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它可以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抑制和调节心脏的电冲动传导和节律,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乌头的鉴定方法

乌头的鉴定方法
乌头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根部含有剧毒成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是乌头的鉴定方法:
1. 外观特征:乌头的根呈圆锥形或长圆形,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和横裂纹,顶端有芽痕和茎痕。
2. 气味鉴别:乌头的气味比较特殊,有一股淡淡的麻味和辛辣味。
如果闻到刺鼻的味道或者没有任何味道,那么很可能是假乌头。
3. 化学反应:将乌头粉末加入水中搅拌,如果溶液呈现红色或棕色,说明其中含有剧毒成分。
此外,还可以用硝酸银试剂进行检测,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是真乌头。
4. 专业机构鉴定: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乌头的真伪,可以将其送到专业的药品检验机构进行鉴定。
这些机构通常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准确地判断药材的真伪和品质。
乌头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乌头的历史背景
乌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最 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有 毒药物。
乌头在中药学中属于温里药,具有温 中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常用于治 疗寒性疾病。
02
乌头的功效
温中散寒
乌头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能够温通经脉,促进气血流通, 缓解因寒邪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对于脾胃虚寒、胃痛、腹痛、关节疼痛等病症,乌头可以起 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03
乌头的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01
02
03
促进消化
乌头中的生物碱成分有助 于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胃 肠道蠕动,从而改善食欲 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缓解胃痛
对于胃寒引起的胃痛,乌 头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能够缓解疼痛,减轻不适 感。
抗溃疡
乌头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 溃疡作用,有助于保护胃 黏膜,减少胃酸对黏膜的 刺激和损伤。
05
如何正确使用乌头
使用方法
内服
将乌头研磨成粉末,用温水送服 ,或与其他药材一起煎煮后服用 。
外用
将乌头煎煮后,用纱布蘸取药液 敷于患处,或用乌头粉调制成药 膏涂抹于患处。
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用量
乌头具有一定的毒性,应严格控制用 量,避免过量使用。
孕妇慎用
孕妇应谨慎使用乌头,以免对胎儿造 成不良影响。
遵循医嘱
使用乌头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遵循医嘱使用。
搭配建议
乌头可以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如与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材搭配,可增强疗效,但需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在使用乌头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乌头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乌头

观赏:乌头的花美丽,可供观赏。
化学成分:所含的化学成分有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地萨敏、川乌碱甲、川乌碱乙等化合 物。
谢谢观看
形态特征
草本植物。 块根倒圆锥形,长2-4厘米,粗1-1.6厘米。茎高60-150(-20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 柔毛,等距离生叶,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长柄;叶片薄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6-11厘米, 宽9-15厘米,基部浅心形三裂达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有时倒卵状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时短渐尖近羽 状分裂,二回裂片约2对,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齿,间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 常只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疏被短柔毛。顶生总状花序长6-10(-25)厘米;轴及花梗多少密被反 曲而紧贴的短柔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狭卵形至披针形;花梗长1.5-3(-5.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 下部,长3-5(-10)毫米,宽0.5-0.8(-2)毫米;萼片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 自基部至喙长1.7-2.2厘米,下缘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5-2厘米;花瓣无毛,瓣片长约1.1厘米,唇长约6 毫米,微凹,距长(1-)2-2.5毫米,通常拳卷;雄蕊无毛或疏被短毛,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心皮3-5,子房疏 或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蓇葖长1.5-1.8厘米;种子长3-3.2毫米,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9-10月开 花。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部、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南 部、河南南部、山东东部、辽宁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长在地草坡或灌丛中。
乌头

乌头百科名片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
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
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
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主产四川、陕西。
目前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有一种农具名教乌头,是一种象耙子一样的水田锄草工具。
耙头木肋宽约4寸,铁钉梳齿状排列,用以耙除秧棵间杂草。
此种农具亦是水田较多的无为县等江北农村所特有。
中文学名:乌头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木兰亚纲(Magnoliidae) 目:毛莨目Ranunculales } 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 亚科:金莲花亚科Helleboroideae Hutch 族:翠雀族(DelphineaeWarming) 属:乌头属(Aconitum) 种:乌头简介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别名:五毒根科属:毛茛科,乌头属。
分布:我国辽、豫、鲁、甘、陕、浙、赣、皖、湘、鄂、川、滇、贵各省区都有分布。
释名:乌头这个名称一般指的是川乌头,还有草乌头,中药学上一般指的是野生种乌头和其他多种同属植物,比如北乌头(蓝乌拉花)、太白乌头(金牛七)等。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块根通常2~3个连生在一起,呈圆锥形或卵形,母根称乌头,旁生侧根称附子。
外表茶褐色,内部乳白色,粉状肉质。
茎高100~130厘米,叶互生,革质,卵圆形,有柄,掌状2至3回分裂,裂片有缺刻。
立秋后于茎顶端叶腋间开蓝紫色花,花冠像盔帽,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2。
蓇葖果长圆形,由3个分裂的子房组成。
种子黄色,多而细小。
花期6-7月、果熟期7-8月。
生长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
乌头加工方法

乌头加工方法乌头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乌头加工方法是将乌头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药用效果。
下面将介绍乌头的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乌头的采摘乌头的采摘应选择在植株生长旺盛的季节进行,一般为春季或秋季。
采摘时应选择根部粗壮、茎叶繁茂的乌头植株。
采摘时要小心,避免损坏植株,以免影响后续加工过程。
二、乌头的晾晒采摘回来的乌头应立即进行晾晒处理。
晾晒的目的是将乌头中的水分蒸发掉,以便更好地保存。
晾晒时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将乌头散放在晾晒架上,避免阳光直射。
晾晒时间一般为3-5天,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
三、乌头的炮制乌头晾干后,需要进行炮制处理。
炮制的目的是去除乌头中的毒性成分,使其更加安全可用。
炮制时,可选择炒制或煨制的方法。
炒制时,将乌头放入锅中,用文火炒制至微黄即可。
煨制时,将乌头放入煨盅中,加入适量水,用小火慢煨2-3小时。
炮制后的乌头颜色会有所改变,呈现出深黄色。
四、乌头的研磨炮制后的乌头需要进行研磨处理,以便更好地使用。
研磨时应选择干燥的环境,将乌头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细磨。
研磨后的乌头粉末应细腻均匀,不得有颗粒或杂质。
五、乌头的包装研磨后的乌头粉末需要进行包装,以便存储和使用。
包装时应选择干燥、密封性好的容器,将乌头粉末装入容器中,密封好盖子。
包装时要注意防潮、防虫,避免乌头受潮或受虫食。
六、乌头的储存包装好的乌头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存放时要注意防潮、防潮,避免乌头受潮或变质。
乌头的保质期一般为1-2年,过期后不宜使用。
七、乌头的用途乌头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用法一般为外用,将乌头粉末加入适量温水中调成糊状,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即可。
总结:乌头加工方法包括采摘、晾晒、炮制、研磨、包装和储存等步骤。
正确的加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乌头的药用效果,同时也能保证乌头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对乌头造成损坏或污染。
乌头的炮制原理

乌头的炮制原理
乌头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炮制过程是通过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使其毒性降低,有效提取药用成分。
乌头的炮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割顶治毒:乌头炮制的第一步是割去乌头植株的顶端,也称为“割顶治毒”。
乌头的顶端部分富含毒性物质,割掉顶部能够有效降低乌头的毒性。
2. 焯水炮治:乌头割顶后,一般会将其放入沸水中煮沸,这个环节被称为“焯水炮治”。
通过煮沸能够使乌头草药充分接触热水,一方面能够迅速杀灭细菌和降低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部分提取热水溶性成分。
3. 捣炼法和煎炮技巧:乌头割顶焯水后,需要进行捣炼和煎炮。
捣炼法主要是将乌头用捣臼或碾磨器捣碎,使其更易煎煮和提取药用成分。
煎炮技巧则是指在煎炮过程中,根据乌头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火候、水量和时间,掌握好炮制的工艺要领,确保炮制的质量和药效。
4. 晾晒炮制:乌头经过焯水和捣炼后,需要进行晾晒炮制。
晾晒炮制是将乌头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晾晒,以达到干燥的目的。
通过晾晒能够有效降低乌头的水分含量,防止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滋生,保证乌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5. 反复煎炮:乌头的炮制通常需要反复多次煎炮。
反复煎炮主要是通过多次煎制,进一步提取乌头中的有效成分,并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毒性物质,提高其药效
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乌头的炮制原理主要是通过割顶治毒、焯水炮治、捣炼法煎炮、晾晒炮制和反复煎炮等一系列步骤,全面降低乌头的毒性,提取药用成分,并保证炮制后的乌头质量和稳定性。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又名乌头白,是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是乌头碱。
乌头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在中医学中,乌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病、中风、癫痫、偏头痛等疾病。
乌头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乌头碱是一种强烈的神经麻痹剂,可以抑制神经传导,减轻或缓解疼痛。
因此,乌头常被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头痛、牙痛、神经痛等疼痛症状。
此外,乌头还能够舒缓肌肉和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风湿病疼痛。
乌头对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乌头中的乌头碱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减轻血管痉挛,增加血液流通量。
这一特性使得乌头成为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此外,乌头还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缓解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乌头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理作用,例如抗炎、抗菌、抗癌等。
虽然在现代医学中对于乌头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乌头作为一味珍贵的中药材,已经被用于中医药学中数百年。
然而,由于乌头中含有毒性物质,使用乌头时要慎重。
乌头碱是一种剧毒物质,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表现出
头晕、呕吐、恶心、烦躁、嗜睡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乌头之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不能滥用或随意使用。
综上所述,乌头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和药用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中风、癫痫、偏头痛等疾病。
然而,使用乌头时必须慎重,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乌头炮制方法

乌头炮制方法
乌头,又名乌头菜、乌头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湿、止痛等功效。
乌头炮制是一种常见的制药方法,可以提高乌头的药效,使其更加安全有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乌头炮制的方法。
选用新鲜的乌头,去除杂质,洗净后晾干。
注意,乌头具有剧毒,操作时应戴好手套,避免接触皮肤或吸入其粉末。
接下来,将乌头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水。
焯水的目的是除去乌头中的一些有毒成分,同时也能够减轻其辛辣气味。
然后,将焯水后的乌头晾干,直至完全干燥。
可以选择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也可以使用烘干机进行加速干燥。
干燥后的乌头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并且便于后续加工。
接着,将晾干的乌头研磨成粉末。
可以使用研磨机或者研钵进行研磨,直至乌头完全研磨成细腻的粉末为止。
将乌头粉末装入密封容器中保存。
注意,乌头粉末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性,必须妥善保存,避免误食或接触。
乌头炮制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焯水和干燥去除乌头中的有毒成分,并将其研磨成粉末,以便于后续使用。
炮制后的乌头药材具有更高的药效和更低的毒性,适用于一些需要使用乌头的中药方剂。
乌头炮制的方法可以提高乌头的药效,使其更加安全有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乌头具有一定的毒性,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用法。
乌头炮制是一种常见的制药方法,通过焯水、干燥和研磨等步骤,提高乌头的药效和安全性。
在使用乌头时,应谨慎操作,遵循医生的建议,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乌头的种植养殖技术

乌头需要充足的光照,生长期间应 保证每天接受至少6小时的直射日 光。
养殖饲料与饮水管理
饲料
乌头主要食用部分为块根,应选择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乌头,并施足基肥,如腐熟的有 机肥或复合肥。在生长期较敏感,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或积水。在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保湿 。同时,应注意雨季排水,防止土壤积水。
乌头的分布与生长环境
分布地区
乌头原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广泛分布于亚洲北部和 东部地区。
生长环境
乌头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肥沃程度 要求不高。
乌头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乌头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经济价值
乌头在中药行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块根可制成中药制剂,也可用于提取生 物碱等化合物。
虫害
乌头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可采 用敌敌畏、乐果等药剂进行防治。
03
乌头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选择
土壤
乌头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 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土 壤粘重、低洼易涝或盐碱地均
不宜种植乌头。
气候
乌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 不耐高温,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高温和严寒对乌头生长均 不利。
农业保险法
该法规定了农业保险的种 类、投保方式、赔偿标准 等,为乌头种植养殖户提 供了一定的风险保障。
农业科技推广法
该法鼓励农业科技的创新 和推广,为乌头种植养殖 技术的普及和提升提供了 法律支持。
中药材相关法规与标准解读
中药材发展条例
该条例明确了中药材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规 范和管理,为乌头的种植养殖提供了具体的法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五毒根、蛾蛾花、鹅儿花、铁花,以其干燥母根入药,药材名川乌;乌头侧生的块根(子根)的加工品为常用药材附子。
乌头味辛、苦,性热;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乌头含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塔拉弟胺、川乌碱甲、川乌碱乙等。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功效。
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去甲乌药碱、塔拉胺、异塔拉定、准噶尔乌头碱、去甲猪毛菜碱、多根乌头碱、森布星、北草乌碱、川附宁,乌头多糖A、B、C、D 等,近来又分离出具有升压和强心作用的生物碱棍掌碱和D,L去甲基衡州乌药碱。
乌头野生分布较广,分布于辽宁、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
现乌头主要种植在四川安县、北川、青川等中山地区,商品药材出附子主要栽培于江油中坝一带,至今已有1 300余年的栽培种植历史。
现湖南、湖北、陕西、云南等地也有少量栽培。
现代研究表明,附子的毒性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而有很大差异,如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水煎时间等,凡是影响附子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的因素均可影响其毒性。
植株形态特征 乌头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50 cm。
块根肉质,倒圆锥形,长2~4 cm,直径1~1.6 cm,通常两个连生。
栽培品的侧根肥大,直径可达5 cm,外皮黑褐色。
茎直立,圆柱形,中部以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
叶互生;薄革质或纸质;茎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有长柄,叶柄长1~2.5 cm;叶片近五角形,长6~11 cm,宽9~15 cm,基部浅心形,三裂几达基部,中裂片广菱形,先端急尖,近羽状分裂,二回羽裂片2对;侧裂片不等而深裂,各裂片边缘具有粗齿或缺刻。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6~25 cm;下部苞片3裂,上部苞片披针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蓝紫色;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高盔状,高2~2.5 cm,侧萼片长1.5~2 cm;花瓣2,通常拳卷,无毛;雄蕊多数;子房上位,心皮3~5。
瞢荚果长圆形,长1.5~1.8 cm。
种子多数,三棱形,黄棕色。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见图10-8。
10-8 乌头植株形态图1.枝叶2.花序3.根4.花5.雄蕊生物学特性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乌头生长的环境条件 乌头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培育附子种源则要求适宜的环境条件。
年平均气温13.7~16.3℃、年降雨量850~1 450 mm,日照900~1 500 h的平原、山区均可栽种。
适宜选择土层不深厚的紫色土,可培育出块根大小适宜、数量较多的乌药种源。
2.附子生长的环境条件 附子生长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适宜种植在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疏松、灌溉条件较好。
(1)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1 300 mm左右、日照1 300 h气候环境。
(2)地形地貌:要求种植在地势平坦,具有灌溉条件的平坝地区或河流冲积坝,以满足附子生长要求的湿润、怕旱、怕涝的生长要求。
(3)土壤条件:附子适宜种植在潮土上,潮土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可为附子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肥需要,也便于生产上修根、灌溉等生产管理。
(二)生长发育习性 1.乌头的生长习性 在12月中旬,当温度在10℃以上时,栽种乌头,7 d后发出新根。
翌年2月份,地下茎节长出茎生叶5~7片。
3月份,抽茎后地上部分生长加快,茎每天增高0.6 cm以上,叶片每4 d可生长出一片新叶。
4月份,地下茎节生出扁平的白色根茎,不久即向下伸长而形成块根。
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地下部分的生长超过了地上部分的生长。
在种根较大而肥料又充足的情况下,粗壮的地下茎可以在同一节上生长两个块根。
在9月中下旬,顶上总状花序开始出现小的绿色花蕾,花蕾逐渐变大;10月上旬,花蕾由绿变紫时开花。
当主花序结果时,第一侧枝才开花,以后由上至下地开放到下部侧枝。
在一个花序内,花自下或自中部先开。
一个花序的花3~7 d开完,花开放后的第二天,花丝伸长,3 h后,花药成熟破裂,此时柱头已先熟。
在11月下旬蓇葖果成熟开裂,散出大量具膜状的三角状种子。
2.附子的生长习性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栽种乌药后附子生长经历须根生长期、叶丛期、茎叶旺盛生长期、块根膨大期等生育期。
(1)须根生长期:从栽种至2月出苗前,从乌药块根上发生无数新根,根不断生长。
(2)叶丛期:从2—3月,乌药上端长出叶片,附子生长进入基生叶片发生、生长期。
(3)茎叶旺盛生长期:进入3月份,从乌药开始长出茎,附子生长主要为茎快速生长,同时在乌药上长出侧生的新块根。
(4)块根膨大期:5月中下旬,附子地下部分生长加快,侧生根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多,生产上通过修根、打顶、掰芽等植株调节措施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乌药培育 宜选择阳坡瘠薄地,栽种后乌头生长良好,块根健壮,支根细,病害较少,产量高,品质好。
选轮作不满6 h的地块,翻地后,每亩施堆肥500 kg、腐熟油枯100 kg,结合施基肥时,施用50%退菌特1 kg/亩,加草木灰4 kg/亩,混合均匀撒于畦面,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
整细耙平后做1 m宽的高畦,按行株距各15 cm的密度打窝栽种,每窝栽1个块根。
2.商品药材生产用地 选择平坦、向阳、土壤肥沃疏松、灌溉排水方便的田地栽培。
一般选择两年未种过附子的稻田。
当水稻收获后,放干水,8月下旬翻地晒垡,12月上旬(栽种前)进行反复翻耕,重施基肥,每亩施用腐熟的油可枯150 kg、腐熟厩肥3 000 kg,混合后均匀撒于土内,反复耙细,充分与土壤混匀,使土壤疏松、平坦。
随即开好背沟、排水沟,做1 m宽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 附子栽培采用块根繁殖,先培育乌药作繁殖材料。
1.乌药(种根)的选择及处理 栽种前,将用作种源繁育的种根放入50%退菌特800倍液中浸3 h,捞出用清水冲洗去药液,在整好的畦面上分级栽种:一级按行株距各17 cm,挖穴深13~15 cm,每穴栽1~2个,每畦栽3行;三级按行株距各13 cm挖穴,每穴栽1~2个,每畦栽4行。
栽后施人腐熟人畜粪水,并提沟土覆盖畦面,同时每隔10穴密栽1株,以备补苗用。
2.田间管理 翌年春季3月中下旬出苗后,进行补苗,中耕除草,结合追施人畜粪水1 000 kg/亩。
抽茎前,结合中耕除草施人畜粪水1 000~1 500 kg/亩。
5月初再除草,施人畜粪水2 000 kg/亩,施后用沟土覆盖于畦面。
在4月上旬前后,可在畦间点播玉米遮阴。
当苗高1 m时,可留茎部叶片12枚,摘去顶芽,摘掉第一、二节的腋芽。
10月中下旬施腐熟人畜粪水2 000 kg/亩。
培育至立冬(11月上旬)后,即可采挖作种。
(三)栽种 1.种源准备 中山区挖起的乌药应尽快运至坝区栽种。
运到后,在1~2 d内栽种为佳。
若不能及时栽种,可选阴凉干燥的室内,将乌药摊放在地上,厚约5 cm。
应随时翻动,防止发烧。
2.栽种 栽种前,选择中等大小、健壮无病、色泽新鲜、芽口紧包、无损伤霉烂的乌药作种栽。
栽种时间以12月上中旬为宜,最迟不迟于12月下旬。
栽种过迟,则生长不良,产量也低。
在整平畦面上,用制作好的印耙子开窝,按行株距各17 cm,前后穴错开呈“品”字形排列,然后将乌药块根芽口向上,垂直栽入穴内,每穴栽1个种根。
然后将畦沟里的细土,铲起来覆盖在乌药上,厚约7 cm。
畦沟力求平整、通畅,防止积水。
(四)田间管理 1.清沟补苗 附子栽种后,在幼苗出土前,清理和疏通排水沟,使沟底平坦,不积水。
齐苗后,如发现病株,须立即拔除烧毁,然后用预备苗带土补栽。
栽后淋稀薄粪水定根,盖细土与畦面齐平。
2.除草追肥 一般结合除草进行追肥三次。
第一次在补苗后10 d进行,在行间挖穴施入,每亩施用腐熟厩肥或堆肥1 500 kg、饼肥50 kg,再浇施人畜粪水2 000 kg,追施后覆土盖肥;第二次在第一次修根后追肥,肥料种类及方法与第一次相同,但施肥穴要与第一次错开;第三次在第二次修根后施入,所用肥料及方法与第一次追肥相同,但施肥量要稍增加,以促块根肥大,每次追肥后都要用土盖肥,然后整理畦面呈龟背形,以防积水。
3.修根 修根也叫修绊、掏苗,修根是提高附子质量的主要措施,一般进行两次。
第一次在4月上旬的清明前后,苗高15 cm左右时进行。
操作时先去尽脚叶,只留植株上部叶片。
去脚叶要横摘,不要顺茎秆向下扯,以免伤口大,损伤植株。
然后用特制的附子铲将植株旁泥土刨开,露出块根;再用手指把较小的块根剥去,只露母根两边较大的侧生块根各一个。
修好第一株后,修第二株时,将刨出的泥土覆盖于第一株穴内,顺穴修完。
第二次修根于5月上旬立夏前后进行,方法同第一次修根,主要是修去茎基上新生的小块根及上次所留下的瘀疤、须根,使附子表面光滑。
操作时不要伤叶片和主根。
4.打尖除芽 在第一次修根后的7~8 d进行打尖。
用铁签或竹签轻轻挑去茎顶嫩尖,不要损伤顶叶和其他叶片。
去顶的作用是抑制植株徒长,使养分集中于根部,促使附子发育迅速,防止植株倒伏。
去顶时,叶小而生长密的可保留8~9片,一般每株留6~8片叶,打尖要进行2~3次。
打尖后,附子的顶端优势被去掉,而下部的腋芽随即萌生,因此,应及早摘去,以免消耗养分。
除芽一般在去顶后7 d左右开始,要摘早,摘小,随时发现随时摘,直至摘尽为止。
摘时应注意不要损伤或折断叶片的茎秆。
5.套作 附子栽后,冬季及初春植株小,可套种一季蔬菜作物,如菠菜、莴笋等,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春季在畦边可套种玉米,能起遮阴作用。
6.灌溉排水 附子生育期必须保持适当湿度,干旱时要注意浇灌水,以水从畦沟内流过不积水为度。
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
(五)病虫害防治 1.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e.) 主要为害茎基和块根。
夏季高温、高湿易发此病。
感病后,根茎处逐渐腐烂,茎上叶片由下至上逐渐变黄,当块根大部分腐烂时,叶片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在茎基部或根部可见到白色绢丝状菌丝和似菜籽状褐色菌核,发病部位最后腐烂成乱麻状。
防治方法:①选无病种根,栽种前用40%多菌灵浸种3 h。
②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
③雨季及时排水。
④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根。
⑤发现病株连同周围的土一起挖出,撒石灰消毒病穴。
2.霜霉病(Peronospora aconiti Yu) 主要为害苗期叶片,俗称“灰苗”或“白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