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述
我国乌头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况_符华林

1
乌头属植物的分布与种类
富亦最 复杂地 区, 具有该 属植 物的 全部 3 亚 属约 170 个种。北方各省 ( 含河北、 山西、 内蒙古等 ) 是乌 头属的第二大分布中心 , 有 62 种。其次东南各省 ( 含粤、 桂、 黔、 湘、 浙等 ) 有约 31 种。而我国的台湾 及附近岛屿只有 4 种
2
150
10 8
的重要机理之一。在镇痛作用方面 , 乌头属药用植 物加附子、 川乌、 草乌、 雪上一枝蒿、 伏毛铁棒锤、 高 乌头等无论内服或外用都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 在 临床上常用于多种痛症的治疗、 如头痛、 胁痛、 痹痛、 21 癌痛等 , 其镇痛活性成分主要是其中乌头类生物 碱, 如乌头碱、 中乌头碱、 3 乙酰乌头碱、 刺乌头碱、 N 脱乙酰刺乌头碱、 镇乌碱、 拉巴乌头碱 ( 即高乌甲 素) 及其氢溴酸盐、 3 乙酰乌头碱的同分异 构体 3, 15 二乙酰苯甲酰乌头碱等, 在多种镇痛实验中均显 示出明显的镇痛效果。关于镇痛作用机理, 目前多 认为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及中枢 Ca
5 6
3 2 乌头属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 乌头属药用植 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年来的报道非常多 , 提示出该 属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现代 药理研究证实, 大多数乌头类药材都具有抗炎、 免疫 16 抑制、 麻醉止痛、 抗肿瘤等作用 4 、 , 对心血管系统 则表现为强心、 降血压、 扩血管等作用。在抗炎作用 方面, 乌头属植物历来为治疗痹证之要药 , 历代医学 文献均有记载 , 如 金匮要药 : 历节病 , 不可屈伸, 疼痛, 乌头汤主之。 本草纲目 中也有记载乌头 主 大风顽痹 。目前乌头属植物的抗炎作用研究已比 较全面 , 从早期原乌头属植物根茎煎剂的研究, 就已 发现乌头 有抗炎作 用 17 。现 代研究证 实, 乌 头总 碱、 乌头碱、 中乌头碱、 次乌头碱以及 3 乙酰乌头碱 均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 蛋清、 组织胺 及 5 HT 等多 种致炎剂 引起的 大鼠足 跖肿 胀 , 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及组胺、 5 HT 引起 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 减少炎性渗出液中白细胞 的渗出 。乌头碱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是否与垂 体 肾上腺轴有直接联系, 目前实验结果不一, 但大 多认为关系不大。蔡定芳等认为乌头碱可通过兴奋 下丘脑 CRH 神经细胞而改善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轴功能 。师海波等认为乌头抗急性炎症的效应 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及抑制组织中的前列腺素释放 有关 19 。在免疫抑制作用方面, 乌头碱类化合物对 免疫器官及体液免疫均呈现免疫抑制作用 , 由制川 乌组成的复方乌头汤提取液 , 能使幼年小鼠胸腺明 显萎缩。川乌总碱能明显抑制结核菌素引起的大鼠 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王雅贤等研究还证实乌头碱 不仅能使 LACA 纯系小鼠脾脏重量显著减轻 , 还能 使脾溶血空斑表成细胞 ( PF C) 的溶血能力及溶血素 产生显著降低 20 。在机理方面, 有人认为乌头总碱 能抑制 PGE 的产生 , 恢复抑制性 T 细胞 ( T s) 功能, 从而对 B 细胞功能进行正常调节 , 这可能是乌头属 植物治疗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用植物乌头常见病害的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 ),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其母根和子根均可入药。
据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川乌为乌头植株的干燥母根,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附子为乌头植株子根的加工品,具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皖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1-2]。
在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均有广泛应用[3-5]。
乌头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6-7],主要种植在四川、云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等地[8],其中四川江油是其道地产区,布拖是道地迁移产区[9]。
为保持其良种特性,主产区栽培乌头,在山区用产区子根保种繁殖,在平地用山区子根进行商品化生产[10]。
根部繁殖,使病原物在产区和保种区相互传播,以致病害严重发生,病害种类较多。
常见的有根腐病、白绢病、叶斑病、霜霉病和花叶病毒病等[11]。
这几种病害常混合侵染,交叉影响,严重时可造成附子药材50%以上的减产,给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给药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2]。
加之,近年来乌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道地产区种植面积有限,为提高道地产区土地利用率,部分土地连年种植而引发了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13]。
土传病害是造成乌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4]。
本文综述乌头生产上常见病害的研究进展,从症状、病原菌种类、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生产上乌头病害的防治提供指导。
1根部病害1.1根腐病根腐病是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发病率高。
受害初期上部植株萎蔫,叶片下垂,像被开水烫过,严重时被害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褐色枯焦,严重影响子根膨大。
在根茎相邻处的表皮初为水浸状斑,逐渐扩大并腐烂变褐色,皮层渐坏腐,严重时表现为湿腐,略有臭味[15]。
该病害在乌头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发生;在子根表面形成大片黑斑,使附子外观性状不符合药用要求;影响子根膨大,甚至造成腐烂,降低产收稿日期:2021-12-22基金项目: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20YFQ0054);四川省省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A-2019N-18)。
乌头的效果和作用乌头的药用价值

乌头的效果和作用乌头的药用价值乌头是毒性很强的中药材,是古代战场上常用的军事毒药。
但是,乌头不仅仅是冷血杀手的一面,如果使用得好,就能成为济世救人的良药。
中...乌头是毒性很强的中药材,是古代战场上常用的军事毒药。
但是,乌头不仅仅是冷血杀手的一面,如果使用得好,就能成为济世救人的良药。
中医专家认为,乌头生用毒性较大,但炮制后乌头碱水解,毒性降低。
炮制的时间越长毒性越小,连续炮制4小时以上就接近无毒。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头具有镇痛、抗肿瘤等作用,心血管系统具有强心、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
镇痛活性:乌头属药用植物无论内服还是外用都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多种痛症的治疗,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其中的乌头类生物碱。
抗肿瘤作用:到20世纪80年代,乌头已被药理研究证实,其乌头碱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用中药乌头提取纯化的乌头注射液对动物和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肌肉注射乌头注射液具有抑制癌症肿瘤生长和癌细胞自发转移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晚期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乌头注射液对肝癌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食欲,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心血管系统活性:乌头碱具有扩张冠状血管和四肢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达到强心的效果。
但是,研究发现,剂量把握不好会引起心律失常,结果引起毒性反应。
因此,乌头碱被用作强心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现代中医在治疗顽固的风湿病疼痛时,多使用乌头。
例如,常用风湿病药物的小活络丹含有乌头。
乌头外用比较安全,皮肤无破裂口可直接敷,制作膏或药酒饮用或外用,治疗腰膝冷痛、肩周炎、骨质增生、关节炎。
另外,乌头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我国乌头属植物研究进展

( 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中 医 医 院 ,乌 鲁 木 齐 新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R9 1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5 5 ( 0 1 1 — 1 30 10— 5 12 1 )015 —5
乌头属 A o i m 植物 , 毛莨科 R n nuaee cnt u 是 a u cl a c 中的一 类 重要 植 物 , 国约有 2 0种 , 中约 7 我 0 其 6种 可供药 用¨ 。乌头 属药 用植物 大 多 以块 根 、 人 药 , I j 根
1 乌 头属 植 物 的 分布 与种 类
乌 头属 植物 是被子 植物 亚 门毛茛科 中的一类 重
要植物, 物种 极 为 丰 富 , 球 约有 3 0种 , 全 5 分布 于 北
疽疮 毒等 症l 。 s ] 近 年来 其 他 许 多 品种 也有 大 量 生产 和应 用 , 如 甘 肃产 的高 乌头 , 根 含拉 马 巴乌 头碱 , 其 具有 良好 的 镇 痛作用 , 可用于 治疗 胃癌 、 肝癌 、 癌 等 , 肺 且无 成瘾
川 市制 药厂 已将其 制 成 片 剂 和注 射 剂 , 于 临床 收 用
到 了较好 的效 果L l 。由此 可 见 乌 头 属 植 物 具 有 较
其 次东 南 各 省 ( 粤 、 、 、 、 等 ) 有 3 含 桂 黔 湘 浙 约 1种 。
而我 国的台湾 及附 近 岛屿只有 4种 。乌 头属 在 吉 ] 林 省 主要 分 布在 中东 部地 区 。 ]
南 省 民间习用 药 , 于跌 打损 伤 、 湿 疼 痛 , 用 风 云南 东
头 属植 物最 丰 富亦最 复 杂 地 区 , 有 该属 植 物 的 全 具
生物碱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生物碱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第15页
6.局麻作用 乌头碱能刺激局部皮肤粘膜感觉神经末稍,先兴奋产生 瘙痒与灼热之感,继以麻醉、丧失知觉。乌头碱对神经肌肉 接头活动和神经干复合电位首先是阻遏兴奋神经末稍传导, 高浓度下也可使神经干完全丧失兴奋和传导冲动能力。
生物碱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第16页
7、镇痛作用 含有显著镇痛作用, 临床上用于缓解癌痛, 尤其适合用于 消化系统癌痛;外用时能麻痹周围神经末梢, 产生局部麻醉 和镇痛作用。
生物碱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第4页
C19 二萜碱型生物碱是从乌头属植物中得到最多一类二 萜类生物碱。按照C7 上有没有含氧基团和骨架差异能够分为: 乌头碱型(Aconitines),牛扁碱型(Lycoctonines),7, 17-次裂型(7,17-Seco-type),内酯型(Lactone-type), 热解型(Pyro-type)和重排型(Rearraged-type)
生物碱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第22页
在临床上毒性反应表现: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 流涎、腹痛、肠鸣、腹泻, 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循环系 统表现为面色苍白, 唇青肢冷或大汗淋漓, 心慌胸闷, 心率迟 缓或节律紊乱, 血压下降以致休克如不及时治疗易引发死亡; 神经系统轻者口、舌发麻, 四肢麻木, 皮肤感觉先减退后消失, 伴有头晕, 头痛、烦躁; 重者全身发硬, 四肢抽搐, 语言及神志 不清, 呼吸先加紧后减慢, 直至麻痹。
生物碱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第2页
乌头类生物碱大都属于四环或五环二萜类衍生物, 都在C18、C19 和C20 位上与一个胺基氮原子相连,按 化合物母核结构能够分为:
01 C18二萜类生物碱
乌头类药物的毒性研究及唐古特乌头的研究慨述

F o n r g o da dD u
2 1 年第 l卷 第 0 期 02 4 7
29 9
乌头类药物的毒性研 究及唐古特 乌头 的研 究 慨述
贾庆 文 ,闫 滨 ,王 璐
(. 1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药物 安全性评价中心,山东省化学药物重 点实验室 ,山东 济南 2 0 3 ;2山东中医 5 03 . 药大学,山东 济南 20 0 ) 53 0
te rges f dc a pa t eerha dtersac f cntm t g t u ( a i )t fwhc lb h o rs o ii l l sac n eerho o i n ui m M xm. a , i wi e p me n n r h A u a c Sp h l
t g t u ( ai )tp a ui m M xm. a f n c S
收稿 日期:2 1—32 020 .5 作者简介:贾庆 文 ( 9 1),男 ,副主任药师 从事药理毒理研究 E ma :jw17 @1 3 o 17 一 - i q 9 1 6 . m l c
国 疼痛 医学 杂 志 ,0 81 ( ):2 .2 . 2 0 ,4 2 101 2 [4 Rel C T ri c M , el CA.Anagct a n f a 3 】 ae , uke z wi A R a e tli r t t i e me o p n a scae t o emea tssJ.Crt vO c l mae, so itdwi b n tsai[] h iRe n o He tl
摘 要 :乌头类药物在我 国古代时就开始作为药用 。近年 ,对其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 的研 究较 多,但大 多集 中 在 中药 乌头类 , ̄ l 、草 乌、附子 的研究 ,而对于其它乌头类 植物研究较少 。本 文在乌头类药物 的化 学成分 、药理 作 ul J乌 用和毒理作用的研究基础 上,概述唐古特乌头研究进展 ,为扩大药源 ,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依据 。 关键词 :乌头类药物 ;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唐古特乌头
乌头类有毒中药常用配伍药对的物质基础研究

乌头类有毒中药常用配伍药对的物质基础研究一、本文概述《乌头类有毒中药常用配伍药对的物质基础研究》是一篇专注于探讨乌头类有毒中药在配伍使用中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学术论文。
乌头类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而备受关注。
然而,乌头类药物的毒性问题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乌头类有毒中药与其配伍药对的物质基础,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以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本文首先对乌头类有毒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概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后,重点介绍了乌头类中药与其配伍药对的物质基础研究成果,包括配伍药对的筛选、药效学评价以及作用机制的探讨等方面。
文章还对乌头类有毒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用药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本研究对于提高乌头类有毒中药的临床疗效、降低其毒性反应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剖析乌头类有毒中药与其配伍药对的物质基础,有助于为中药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促进中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二、乌头类有毒中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乌头类有毒中药主要包括川乌、草乌、附子等,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等。
这些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在药理作用方面,乌头类有毒中药主要表现出镇痛、抗炎、抗风湿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其中,镇痛作用是其最为突出的药理作用之一,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疼痛传导过程来实现。
乌头类有毒中药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轻炎症对机体的损伤。
在抗风湿方面,乌头类有毒中药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炎症反应。
乌头类有毒中药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发挥免疫治疗和预防作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乌头是一种植物,科学名称为Aconitum,属于毛茛科。
乌头植物具有长久的历史,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乌头的根部是常用的草药部分,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包括一些生物碱,如乌头碱、乌头酸、乌头素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乌头许多药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环境。
一、乌头的功效与作用1. 镇痛作用:乌头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碱可结合神经系统的受体,改变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疼痛传导和感觉。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
2. 解热作用:乌头也具有解热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碱能够刺激脑垂体,促使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体温。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3. 抗炎作用:乌头具有抗炎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酸具有抗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炎症反应的发展,缓解炎症症状。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被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 抗肿瘤作用:乌头中的乌头碱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
乌头碱可以使癌细胞凋亡和减缓细胞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一些研究表明,乌头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
因此,乌头在中医肿瘤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5. 镇静作用:乌头中的乌头素具有镇静作用。
乌头素可以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结合,抑制神经传导,减少神经兴奋性,从而产生镇静和安眠效果。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被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等症状。
二、乌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乌头的根部常常干燥后制成粉末,可以直接服用。
一般剂量为0.5克至1克。
另外,也可以将乌头配制成煎剂或酊剂,根据具体疾病和症状的不同,酌情使用。
对于外用乌头药膏或乌头药水,一般可涂抹或涂擦等不同方式。
2. 注意事项:(1)乌头是一种有毒植物,使用时必须小心。
不要过量使用乌头,以免引起中毒。
特别是乌头内的乌头碱等成分可能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对心脏疾病、高血压等患者需谨慎使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乌头的简介*二、乌头的功效与作用*三、乌头的市场信息1. 乌头的价格2. 乌头的选购方法3. 乌头的保存方法乌头的简介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
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
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
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主产四川、陕西。
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茎直立。
叶互生。
总状花序,花大,蓝紫色。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附子含中乌头碱(mes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异乌头碱(isoaconitine)、塔拉弟胺(talatisamine)、川乌碱甲、乙(chuan-wubaseA、B)。
草乌含剧毒的双脂类生物碱: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等。
2、功效作用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
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生用,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3、临床应用3.1、中风瘫痪(手中颤动,言语蹇涩)用草乌头(炮,去皮)四两,川乌头(炮,去皮)二两,乳香、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生乌豆一升,以斑蝥三至七个,去头翅,同煮豆熟,去取得取豆,焙干为末,加入上述药末中,以醋、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此方名“左经丸”。
3.2、瘫痪顽负(风节疼痛,下元虚冷,一切风疮)。
用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三钱,硫磺、麝香、丁香各一钱,木鳖子五个,共研为末。
再以熟艾揉软,合在一起用草纸包裹。
烧熏痛处。
此方名“雷丸”。
3.3、腰脚冷痛。
用乌头三个,去皮脐,研细,醋调贴痛处。
生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生乌头的功效与作用生乌头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中。
它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和缓解许多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生乌头的功效和作用。
第一部分:生乌头的概述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地区的山地和草地中。
乌头的根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中,并具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和化学元素。
在中医药学中,乌头的根部经过加工后被称为生乌头。
它的功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生物碱成分,如乌头碱、乌头酸和乌头酮等。
第二部分:生乌头的功效与作用1.镇痛作用:生乌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中的镇痛治疗。
乌头碱是生乌头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镇痛作用。
它能够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内啡肽系统,从而减轻疼痛感觉。
此外,生乌头还可以通过改变神经传递和终末神经活性,起到镇痛作用。
2.抗炎作用:生乌头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生乌头中的乌头酮等成分具有抗炎活性,可以有效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介导的疾病。
3.降温作用:生乌头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温度调节中枢,降低体温。
生乌头通过调节体表的血流和汗腺分泌,加速体温的散发和散热,达到降温的效果。
4.祛风湿作用:生乌头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湿热和风寒湿痹等疾病的治疗。
它可以通过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
生乌头中的乌头酸等成分有助于温经通络,舒展筋骨,具有良好的祛风湿作用。
5.镇静作用:生乌头还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达到镇静和安神的效果。
生乌头中的乌头碱等成分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和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镇静和安定的作用。
6.抗心律失常作用:生乌头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它可以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抑制和调节心脏的电冲动传导和节律,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乌头

观赏:乌头的花美丽,可供观赏。
化学成分:所含的化学成分有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地萨敏、川乌碱甲、川乌碱乙等化合 物。
谢谢观看
形态特征
草本植物。 块根倒圆锥形,长2-4厘米,粗1-1.6厘米。茎高60-150(-20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 柔毛,等距离生叶,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长柄;叶片薄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6-11厘米, 宽9-15厘米,基部浅心形三裂达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有时倒卵状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时短渐尖近羽 状分裂,二回裂片约2对,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齿,间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 常只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疏被短柔毛。顶生总状花序长6-10(-25)厘米;轴及花梗多少密被反 曲而紧贴的短柔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狭卵形至披针形;花梗长1.5-3(-5.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 下部,长3-5(-10)毫米,宽0.5-0.8(-2)毫米;萼片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 自基部至喙长1.7-2.2厘米,下缘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5-2厘米;花瓣无毛,瓣片长约1.1厘米,唇长约6 毫米,微凹,距长(1-)2-2.5毫米,通常拳卷;雄蕊无毛或疏被短毛,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心皮3-5,子房疏 或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蓇葖长1.5-1.8厘米;种子长3-3.2毫米,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9-10月开 花。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部、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南 部、河南南部、山东东部、辽宁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长在地草坡或灌丛中。
草乌的药理和毒理作用研究

草乌的药理和毒理作用研究【摘要】通过对草乌药理和毒理作用的分析和研究,总结相关毒理和药理作用以便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草乌;药理;毒理草乌为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乌头、鸭头、鸡头草、百步草、堇千秋、毒公、独白草、土附子、断肠草等,其块根有毒,入药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1 化学成分乌头各部分含生物碱,其中主为乌头碱。
乌头碱水解后生成乌头原碱、醋酸及苯甲酸。
草乌叶中还含肌醇及鞣质。
多根乌头含有乌头碱、准噶尔乌头碱、准噶尔乌头胺、多根乌头碱、多根乌头定碱、乌头芬碱。
准噶尔乌头根含总生物碱量1.5%,主要为乌头碱,准噶尔乌头碱。
地上部分含总生物碱量0.7%,主要为准噶尔乌头碱。
亚东乌头含有生物碱为伪乌头碱。
紫草乌地上部分(叶和梗)含生物碱0.58%,其中分出结晶生物碱称紫草乌碱0.43%。
据报道,日本产乌头除含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外,还有次乌头碱、惰碱。
2 炮制方法制草乌:取净草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煮,以草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然后除去甘草及黑豆,晒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
(每草乌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3 药理作用3.1 镇痛作用草乌主要用于镇痛,其镇痛效力较强。
草乌提取物中含有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其镇痛麻醉作用明显。
曾有多数人员开展研究,如用电刺激鼠尾法实验,小鼠腹腔注射草乌70%乙醇浸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0.19、0.095、0.048g/kg的镇痛效力均分别超过吗啡12、6、3mg/kg的镇痛效力。
但上述剂量有毒性反应,且草乌的治疗指数(3.91)远比吗啡(48.58)为小。
小鼠热板法实验表明,北草乌碱、次乌头碱亦有镇痛作用;中国乌头的研究【1】;乌头碱和闹羊花毒素的镇痛作用以及并用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的增强现象等【2】。
结果证实草乌提取物镇痛效果明显。
3.2 抗炎作用许多人已经证明草乌抗炎成分为乌头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草乌不含生物碱的水提取物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唐古特乌头研究进展

氢钾 一醋酸 一异丙醇 (7:7 : 4 洗脱 , 6 134:) 检测波长 20 m, 3n
类重要植物 , 国约有 20种 , 中约 7 我 0 其 6种可供药用 J 。
乌头属药用植物大多以块根 、 根入药 , 多具 有祛风除湿 、 温
经止痛之功效 , 中生物 碱是 主要 有效 成分 】 一般需 要 其 ,
进行炮制 以降低药性 。唐古特乌头 以全草 人药 , 草本高 1 O
一
3e , 0 r 块根 2 小形 , 主要药 效成分 生物碱 主要为 内酯 a , 其
药效成分物 质可 能为 生物 碱 、 类 、 发油 等。现代 药 理 甙 挥
显抑制酵母多糖 A的炎症反应 ( P<0 O ) 作用 较消炎痛 .1 , 好 ( 0 0 )其作用机制与消炎痛并不 完全相 同, P< .5 , 可能涉 及对多种炎症介质的抑制 , 具体机 理 尚需 进一 步研究 。张 春江 等 还研究 了藏 药甘 青 乌头 抗单 纯疱 疹 病毒 I 1型 ( S 2 的作用和机制 。实验结 果显示 甘青乌 头体外具 H V一 )
艺进行 了优化 , 并应用硫酸 一苯酚法测 定了唐古 特乌头 中
二甲苯所致 小鼠耳肿胀 、 酸引起 的小 鼠腹 腔毛细 血管通 醋 透性增加 , 对抗 酵母多 糖 A、 叉菜 胶所 致 的大 鼠足 跖肿 角
胀, 并有一定 的剂量依赖关系 。唐 古特乌 头总生物 碱能 明
多糖 的含量 。研究结果表 明该工艺提取得 率较高 、 稳定性 好, 可为藏药唐古特乌头药效 的进一 步研究和资 源开发 利 用提供科学依据 。 2 药理研究 乌头属植物具有广泛 的药理作用和 临床用途 , 主要 其
乌头属藏药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1

乌头属藏药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樊萌(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生物系, 西宁, 810008)摘要乌头属药用植物在藏民族医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疗效确切,在藏医药的应用中突出优势。
但其疗效常与毒性并存,这就大大限制了乌头类藏药的应用。
本文对近年来乌头属藏药的分类、药理药效、毒性等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以加大这类植物的开发利用,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乌头属藏药分类应用毒性炮制AbstractThe medicinal plants of Aconitum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medicine, because of its wide varieties, massive distribution and definite effect. They have highlighted advantag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However its therapeutic and toxicity exist simultaneously,which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Aconitum. In order to utilize its resources, and ensure safety and validity of clinical using, this research have summarized the classifica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s and toxicity of Aconitum plants .Keywords: monkshood of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classification toxic processing applications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 L植物作为有毒植物及药用植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乌头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述

乌头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述摘 要:乌头属植物虽然具有很强的毒性,但由于其 显著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本文查阅 了乌头属药用植物的文献资料,阐述了乌头类中药的资源分 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近况,为该属 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帮助。
中药 ;资源分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毛茛科(Ranuculaceae )乌头属(AconitumL )植物全世界约有 300 余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主要分布于亚洲,其 中我国乌头属( AconitumL )主要有 27 种[1] 。
在乌头属块根 的种类中,多数是有毒的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均为二萜类生物碱。
本文对乌头类中药的资源分布、化学成、资源分布地、灌丛中,其中四川,陕西大量栽培。
贵州地处亚热带地 区,境内分布有四个种, 包括花葶乌头 ( Aconitum scaposum )、关键词: 分、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毛茛科约 50属, 2000 种植物,分布全球, 以北温带为 我国 42 属 800 余种,分布全国;已知药用 30 属,近 500 其中比较大的有毛茛属、乌头属、 铁线莲属、 [2]乌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华北西南等;生于山坡、草岩乌头(Aconitum racemulosum )、昆明乌头(Aconitum vilmorinianum)和鞘柄乌头( Aconitum vagiratum )。
、化学成分乌头类中药具有显著镇静作用,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其中乌头类生物碱,如乌头碱(AC)、中乌头碱(MAC)、3-酸乌头碱(AAC)、次乌头碱(LA)、N-脱酸刺乌头碱(DLA)、滇乌头碱(TI)等[3]。
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出来的乌头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目前已发现乌头属中药含有400 多种生物碱。
有人从瓜叶乌头根中分得氨茴酰牛扁碱、扁碱、8-酰滇乌碱、伪乌头宁、chacontine、尼奥宁、senbusine、6-表弗斯生、滇乌碱、印乌碱、查斯曼宁等12个C19二萜生物碱[6];工布乌头的块根中黄草乌碱丁、黄草乌碱丙等9个C19二萜生物碱[4]。
药用植物乌头内生真菌研究

药用植物乌头内生真菌研究摘要从药用植物乌头的侧根、茎、叶、花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64株,将其中的151株根据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分类鉴定,它们归属于6个目、9个科、23个属,其中毛霉属、黑孢属、头孢霉属、芽枝霉属和交链孢属为该植物内生真菌的优势属,表明药用植物乌头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在种群、数量及分布上具有多样性特征,在侧根上分布得最多。
关键词乌头;内生真菌;分离;分类鉴定;多样性中图分类号r2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0007-02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莨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 l.)多年生草本植物。
该植物全株有毒,母根为川乌,母根上所附生的侧根为附子。
主产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也有栽培。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抗炎、免疫抑制、麻醉止痛、抗肿瘤、强心、降血压、扩血管等作用[1]。
在农业上有杀虫作用[2] 。
目前,国内外对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报道较多,许多来自植物的天然化合物与植物的内生真菌有密切的关系,甚至也是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3]。
对乌头的研究报道较多的是它的药效、药用成分的分离提取、毒性、种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等[4-6]。
笔者对乌头植物内生真菌作了系统的研究,从内生真菌的分离、分类鉴定到活性物质的筛选和分离提取,以期为研究乌头植物内生真菌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供试植物。
乌头样品采自昆明市云南大学微生物所栽培的乌头植物。
1.1.2培养基。
①分离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使用前1ml培养基中加80iu的青霉素,以抑制细菌生长。
②分类鉴定培养基:pda培养基和促孢培养基(kh2po4,mgso4·7h2o,kno3,kcl,葡萄糖,蔗糖)。
1.2试验方法1.2.1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
首先用自来水冲洗乌头植物表面的泥沙,去除母根,接着进行表面消毒、分离和培养。
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

1乌头属药用植物的本草考证1.1药用历史考证乌头类药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川乌与草乌最早入药,统称为“乌头”,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又称“乌喙”。
《本草纲目》中记载乌头“主大风顽痹”。
与乌头及北乌头同属的其他乌头属植物也多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风寒温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等[1],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从以下历代本草著作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乌头属植物在被不间断的广泛开发利用,最早的《神农本草经》载乌头类药材7种、《新修本草》载乌头类药材6种、《证类本草》载乌头类药材6种、《本草纲目》载乌头类药材6种、《全国中草药汇编》载乌头类药材27种[2]、《全国中草药名鉴》载乌头类药材129种[3]、《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载乌头类药材92种[4]、《中华本草》载乌头类药材44种[5]、2010版《中国药典》载药6种[6],再到《全国医药产品大全》载乌头类药材及中成药高达350种[7],在涉及到的乌头属植物物种方面,从最初的《神农本草经》仅涉及1种乌头属植物到目前涉及高达约48种。
1.2药用部位考证乌头属植物功效显著,疗效确切,长于镇痛,大多以块根入药,如乌头、北乌头、黄花乌头、紫乌头、两色乌头、牛扁、短柄乌头、花葶乌头、铁棒锤、松潘乌头、太白乌头等等;少数也有以全草、茎叶及种子入药的,全草入药的如中药榜嘎[5],其药用为船盔乌头和甘青乌头的带根全草;露蕊乌头药用全草、叶及种子[5],全草治疥癣,叶内服驱虫,种子治肝病、淋病及胃病;茎叶入药的如铁棒锤茎叶[5]、草乌叶[5]。
2乌头属植物分布状况世界上约有30万种高等植物,乌头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亚门毛茛科中的一类重要植物,物种极为丰富,全球约有350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主要分布于亚洲,其次为欧洲和北美洲。
我国乌头属植物约200种,分布广泛,除海南外,台湾和大陆各省区都有分布,其中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是乌头属的第一大分布中心,包括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是乌头属植物最丰富亦最复杂地区,具有该属植物的全部3亚属约170个种。
乌头 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乌头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乌头属是一种植物,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
这篇
文章将根据其不同的化学成分,对乌头属的药理作用进行分类概述。
一、毒素类(阿坤素、乌头碱)
乌头属含有大量的毒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阿坤素和乌头碱。
这些
毒素可以导致肝脏和肾脏损伤,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乌
头属的毒素被广泛用于护肝药的研究中。
二、化合物类(芫花酸、乌头醇、乌头烯醇)
乌头属含有多种化合物,其中芫花酸、乌头醇和乌头烯醇是其中最为
引人注目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抗癌和抗
炎作用。
芫花酸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乌头醇和乌头烯醇则可以用于治疗肝癌、食道癌和胃癌等肿瘤。
同时,这些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三、花青素类
乌头属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花青
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并改善心脑血管功能。
这些特性使得花青素
成为抗老化药物的研究热点。
四、多糖类
乌头属中的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
疫力并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多糖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成分。
总的来说,乌头属中的化学成分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乌头属化学成分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药理作用,还可以与其他药物组合并用,发挥更大的疗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乌头属毒素对人体的伤害也很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格外慎重。
乌头的栽培繁殖技术

乌头的栽培繁殖技术乌头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镇痛、镇静、清热、止汗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和西医领域。
乌头栽培繁殖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植物的品质和数量,满足市场需求,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乌头概述乌头属多年生毒性草本or 多年生草本,属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又称“天烛”、“长寿草”。
全国有28个省区市有栽培,以四川、陕西、湖南等省为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乌头在生理构造、生态习性、化学成分、毒性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乌头毒性十分强烈,所有部位均可提取强烈的乌头碱,可引起中毒或死亡,应慎重使用。
二、乌头栽培技术乌头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观赏草本,但是,它还可以成为一种草药作物。
栽培乌头需要了解土地、温度、湿度、种子和肥料等技术,以确保最好的生长条件和最高品质的收成。
乌头栽培的技术难度较大,需要合理选址,做好肥料和灌溉管理等细节,以确保乌头的品质和产量。
1.选址要求乌头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复杂,需要选取地势平整、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不要选在容易積水的低湿地带。
同时地下水埋深不宜太浅,否则易导致水分过多,影响乌头的生长和发育。
2.基质要求乌头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肥料供应和微量元素,并以酸性和中性土壤为主。
在选地时需要注意,各种类型的土壤对乌头的生长均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地形土壤情况进行配合,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条件。
3.育苗技术乌头适合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场所育苗。
一般在春、秋两季育苗时间较适宜。
育苗需要用好品质的块根,并在育苗、移栽和生长三个阶段需要合理施肥、灌溉、喷洒药物等控制管理措施。
4.移栽技术在育苗期结束后,需要将合适的乌头扦插到经过耕地并施肥的土壤中,确保它们有良好的生长空间和条件。
移栽时间一般在3月、9月、11月这三个月份,移栽密度为250株/亩,栽培深度一般为8-12cm左右。
5.施肥技术乌头对肥料要求丰富,需要在育苗、移栽阶段随时补充,以确保乌头能够健康生长并稳定产量。
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Vo. 2 1 2
I2 l _
Apr 2 07 . 0
乌 头 属 植 物 的化 学成 分 及 药 理 作 用 研 究进 展 术
杨 姝 , 金振辉 羊 晓东 李 良 一 , ,
( .F c l f u d m na a dIfr a o n ie r g Y A U, u m n 5 2 1 hn ; .K yL b rt y 1 aut o F n a e t n nom t n E g e n , K n ig 0 0 ,C ia 2 e a oa r y l i n i 6 o
国西南 横断 山 区南 部 ( 四川 西 部 、 南 西北 部 和 西 云 藏 东部 ) 乌 头 属 植 物 的重 要 分 布 区_ 。 由 于乌 是 2 J 头属 植 物是重 要 的 有毒 植 物 , 具 有 药 用 价值 , 并 因
此一 直受 到 广 泛 的关 注 。据 记 载 , 国 约有 7 我 6种
Ph r a o o ia n t n fAc n t m a m c l g c lFu c i s o o i o u L. Pl n a t s
Y ANG h ,J e — u ANG Xio d n I in S u一 Zh n h i,Y I N a . o g ,L a g L
毛茛科 ( a u c l ee 乌 头 属 ( cn u L ) R n n u ca ) a A o i m . t
究表明, 乌头 属植物 在镇 痛 、 炎 、 心律 不 齐和强 抗 抗
全世 界 约 有 30余 种 , 泛 分 布 于 北 半 球 温 带 地 0 广
区, 主要 分 布 于亚 洲 , 国 已记 录 2 0多种 … 。我 我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头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述
摘要:乌头属植物虽然具有很强的毒性,但由于其显著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本文查阅了乌头属药用植物的文献资料,阐述了乌头类中药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近况,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药;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毛茛科(Ranu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L )植物全世界约有300 余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主要分布于亚洲,其中我国乌头属(AconitumL )主要有27种[1]。
在乌头属块根的种类中,多数是有毒的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均为二萜类生物碱。
本文对乌头类中药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一、资源分布
毛茛科约50属,2000 种植物,分布全球,以北温带为多。
我国42 属800 余种,分布全国;已知药用30 属,近500 种。
其中比较大的有毛茛属、乌头属、铁线莲属、黄连属[2] 等。
乌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华北西南等;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其中四川,陕西大量栽培。
贵州地处亚热带地区,境内分布有四个种,包括花葶乌头 ( Aconitum scaposum )、岩乌头
(Aconitum racemulosum )、昆明乌头(Aconitum vilmorinianum )和鞘柄乌头(Aconitum vagiratum )。
二、化学成分乌头类中药具有显著镇静作用,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其中乌头类生物碱,如乌头碱(AC)、中乌头碱(MAC)、
3-酸乌头碱(AAC)、次乌头碱(LA)、N-脱酸刺乌头碱(DLA)、
滇乌头碱(TI)等[3]。
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出来的乌头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目前已发现乌头属中药含有400 多种生物碱。
有人从瓜叶乌头根中分得氨茴酰牛扁碱、牛扁碱、8-酰滇乌碱、伪乌头宁、chacontine 、尼奥宁、senbusine、6-表弗斯生、滇乌碱、印乌碱、查斯曼宁等12个C19二萜生物碱[6];工布乌头的块根中黄草乌碱丁、黄草乌碱丙等9个C19二萜生物碱[4]。
三、药理作用
(一)镇痛作用。
乌头属植物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等症,其有效成分主要为二萜生物碱。
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了冉乌头的镇痛作用,得出冉乌头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以吗啡为阳性对照药,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进行药物镇痛作用的研究,充分肯定了乌头注射液的镇痛作用,并证实其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等[6]。
观察乌头注射液镇痛作用的强弱及其药效等过程,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为痛阈指标,以吗啡为阳性对照药,进行药物镇痛作用的研究,具有肯定的镇痛、药效强度较高、时间长、其药
效动力等参数可作临床用药参数。
(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其中许多二萜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乌头碱的抗炎作用研究比较全面,从早期的乌头汤抗炎作用,从川乌中提取的总碱也发现显著地抑制角叉菜胶致小白鼠足肿胀,用总碱给大鼠灌胃给药,在抗炎方面有良好的量效相关系数[7-8] 。
(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低剂量乌头碱76.8 卩g/kg对实验小鼠胸腺的重量有减轻趋势,表明乌头碱对免疫器官的实体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免疫功能[9] 。
汪氏认为,乌头属植物抗炎、镇痛和免疫抑制PGE合成环节,可以排除依赖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其镇痛作用与脑内外5-HT 水平有密切关系,而对免疫抑制作用则通过T 细胞及其亚群产生抑制,从而影响 B 细胞功能。
(四)麻醉作用。
乌头碱如拉普乌头碱乌头碱能一直兴奋在神经干的传导,高浓度使神经干完全丧失兴奋和传导传导能力,表现出明显局部麻醉作用[10]。
研究认为,乌头型生物碱的局部麻醉作用的构效不同于镇痛作用的结构特征,在C-14 位上连接芳酯基最具有局部麻醉活性,而C-4 位连接此基团则活性相对较弱。
五)毒性作用。
乌头属植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是兴奋心脏迷走神经,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引起窦性停搏或房室传导阻滞,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产生严重的心率失常而致死[11-12]。
口服生乌头0.3g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口舌及全省麻木,恶性呕吐及心律失常,最后因呼吸抑制而死亡[13]。
科学研究表明:乌头类毒性成分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水解后为单酯型,毒性减小为原来的1/200,当进一步水解成胺醇型时,毒性下降为最初的
1/2000,这说明炮制对乌头解毒、减毒有重要作用[14]。
四、临床应用
(一)治疗痛证孟广铠认为乌头类中药具有显著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各种痛证如头痛、心痛、脘腹胁痛、痹痛、癌痛,临床均有报道。
此外,陈绍斌用生川乌、生草乌各30g,桂枝15g, 研为细末,用布包熨压痛点,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满意。
(二)用于癌症通过对乌头注射液联合化疗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得出乌头注射液对各级癌痛有缓解作用,而且对不同程度和性质的疼痛效果不同,慢性痛、轻度痛、胀痛、隐痛效果好,但尤其适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
对心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胆碱能神经外周机制抑制窦房结,引起异位节律[15]。
乌头中毒是否与乌头品种、有无炮制和服法有关,生服
时毒性最大。
口服纯乌头碱0.1mg即可中毒,3〜4mg可致
死,乌头草药中毒与品种有关,草乌为5〜7.5g,川乌为5〜
15g为中毒量,一般服用未经炮制的乌头块根2g,即可致死
[ 1 6] 。
所以服用乌头药物时,应选用炮制剂,一定要注意服用方法和剂量,乌头中毒除按常规方法治疗外,加服绿豆或生甘草汤具有疗效快、治愈率高、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五、结语乌头碱主要集中在二萜生物碱,二萜生物碱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毒性,对其进行深入的构效关系研究,并对乌头类中药加强炮制,对其毒性、部位用药、药理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才能有效地确保用药安全
有效,以满足临床需要,并为其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梦然,曲玮,梁敬钰.乌头属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0年第22卷第4期,1-4.
[2]薛娇,杨春华•乌头属二萜生物碱研究进展[J]•海峡药
学,2009,21(2):100-101.
[3]杨春华,张汉杰,刘静涵.黄花乌头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4,35(12): 1328-1330.
[4]孔航辉,高乞,罗艳.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J].2013,
35(3):241-244.
[5]周先礼,简锡贤,王锋鹏.瓜叶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5):14-16.
[6]阿萍,王锋鹏•工布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5):37-40.
[7]杨军英,党月兰,松潘乌头总碱的抗炎解热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4):441-443.
[8]张义伟,铁棒锤浸膏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
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1):9-10.
[9]中国医学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药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28-136.
[10]张继,杨永利,姚键•多根乌头的药用资源研究[J].西
北植物学报,2002,22(4):975-976.
[11]卢中秋,胡国新,乌头碱急性中毒及诊治研究现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2):119-121.
[12]王衍堂,李宏霞,乌头碱对乳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
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7,22(1):61-64.
[13]王慧玉,孙晖,陆欣,乌头属中药成分的构效关系
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综述,2011年第
1 3卷第六期1022-1024.
[14]楼之岑,秦波.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年7 期141-146.
[15]李飞,刘曦,杨蕾.乌头蜜制的工艺研究及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测定[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6):5-8.
[16]张寿林,黄金祥,周安寿,主编.急性中毒诊断与急
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