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制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制草乌的功效与作用草乌(Scientific name: Aconitum kusnezoffii)是一种在中医药中应用广泛的草本植物。
草乌是赤芎科乌头属植物,其根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草乌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包括镇痛、祛风湿、抗炎、抗菌、抗肿瘤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1. 镇痛作用:草乌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乌头碱类生物碱,其中包括乌头碱、乌头酰乌头碱、乌头酮等。
这些生物碱通过影响体内的神经传递物质,如内啡肽等,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草乌常用于治疗风湿、肌肉骨骼疼痛等疾病。
2. 祛风湿作用:草乌具有祛风湿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风湿病被认为是由于风邪引起的。
草乌具有祛风湿的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此外,草乌还具有温经通络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3. 抗炎作用:草乌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防御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草乌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组织的损伤,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因此,草乌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4. 抗菌作用:草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草乌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具有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效果,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因此,草乌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5. 抗肿瘤作用:草乌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草乌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
这些生物碱可以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草乌在治疗肿瘤方面的作用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但已经有初步的临床应用。
草乌的应用方法一般包括内服和外用。
内服一般采用煎汤、煎剂、胶囊等形式,外用一般采用草乌贴敷、草乌药粉敷等形式。
然而,由于草乌中含有毒性较高的乌头碱类生物碱,所以在使用草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草乌内服一般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的规定,以免引起中毒反应。
鹅脚功效与作用

鹅脚功效与作用鹅脚,又称为鹅掌或鹅掌草,是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的学名叫做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是毛茛科乌头属的植物。
乌头科植物主要生长在温带地区,鹅脚也不例外。
它通常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方,如河谷、山坡、杂木林等地方。
鹅脚有很多功效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鹅脚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鹅脚具有镇痛的功效。
鹅脚中含有丰富的乌头碱,是一种极具镇痛作用的成分。
乌头碱能够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从而减轻疼痛。
中医常用鹅脚来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
此外,鹅脚还可用于缓解牙痛、头痛等。
其次,鹅脚对心脑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作用。
中医认为鹅脚具有温阳补虚的作用,能够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鹅脚提取物能够改善心肌缺氧情况,并且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
鹅脚还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鹅脚对呼吸系统也有着一定的功效。
鹅脚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疾病。
乌头碱中的天冬氨酸酯能够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吸深度和频率,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同时,鹅脚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缓解呼吸道炎症。
此外,鹅脚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鹅脚中的乌头碱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实验结果显示,鹅脚提取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鹅脚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随意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鹅脚还具有保肝作用。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鹅脚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肝细胞损伤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
鹅脚还能够提高肝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伤。
除了以上提到的功效与作用,鹅脚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例如,鹅脚还具有抗病毒、抗菌、抗寄生虫、抗过敏等作用。
对于感冒、咳嗽、腹泻等症状的缓解也有一定的帮助。
乌头的效果和作用乌头的药用价值

乌头的效果和作用乌头的药用价值乌头是毒性很强的中药材,是古代战场上常用的军事毒药。
但是,乌头不仅仅是冷血杀手的一面,如果使用得好,就能成为济世救人的良药。
中...乌头是毒性很强的中药材,是古代战场上常用的军事毒药。
但是,乌头不仅仅是冷血杀手的一面,如果使用得好,就能成为济世救人的良药。
中医专家认为,乌头生用毒性较大,但炮制后乌头碱水解,毒性降低。
炮制的时间越长毒性越小,连续炮制4小时以上就接近无毒。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头具有镇痛、抗肿瘤等作用,心血管系统具有强心、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
镇痛活性:乌头属药用植物无论内服还是外用都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多种痛症的治疗,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其中的乌头类生物碱。
抗肿瘤作用:到20世纪80年代,乌头已被药理研究证实,其乌头碱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用中药乌头提取纯化的乌头注射液对动物和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肌肉注射乌头注射液具有抑制癌症肿瘤生长和癌细胞自发转移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晚期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乌头注射液对肝癌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食欲,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心血管系统活性:乌头碱具有扩张冠状血管和四肢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达到强心的效果。
但是,研究发现,剂量把握不好会引起心律失常,结果引起毒性反应。
因此,乌头碱被用作强心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现代中医在治疗顽固的风湿病疼痛时,多使用乌头。
例如,常用风湿病药物的小活络丹含有乌头。
乌头外用比较安全,皮肤无破裂口可直接敷,制作膏或药酒饮用或外用,治疗腰膝冷痛、肩周炎、骨质增生、关节炎。
另外,乌头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乌头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乌头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乌头属植物是一类古老、神秘和危险的毒草,传统上被用作民间草药和中草药,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病、痛经和头痛等病症。
然而,乌头属植物中含有多种致命的毒素,如乌头碱和乌头醇等,因此应谨慎使用,以免产生严重的中毒反应。
本文将围绕乌头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步骤的阐述,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植物。
一、乌头属的化学成分乌头属植物中含有多种有毒的化学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乌头碱和乌头醇。
乌头碱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其在体内可以影响神经末梢和肌肉收缩,引起呼吸麻痹和心律不齐等症状,如果摄入过量,则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乌头醇则是一种强烈的心脏毒素,它可以影响心脏的传导和收缩功能,引起心律不齐和心脏骤停等严重症状。
二、乌头属的药理作用尽管乌头属植物中含有多种有毒的化学成分,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镇痛作用:乌头属植物中的乌头醇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具有镇痛和止痛的作用。
这也是乌头属在东亚传统医学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头痛和痛经的原因之一。
2. 抗炎作用:乌头属植物中的乌头碱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活动,从而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
这也是乌头属在中医中被用于治疗风湿病和痛风等疾病的原因之一。
3. 抗癌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乌头属植物中的乌头碱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对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这也是目前研究乌头属植物的热点之一。
总之,乌头属植物是一类含有多种有毒化学成分的毒草,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需要谨慎使用,以免产生中毒反应。
在处理乌头属植物时,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技术,避免皮肤接触和误食,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乌头(附:雪上一枝蒿)

乌头(附:雪上一枝蒿)乌头(《神农本草经》)为毛莫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或同属植物北乌头等的块根。
前者称川乌头,主产于四川、陕西、云南、湖南等地;后者称草乌头,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苏、安徽、辽宁等地。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捣碎生用或经蒸煮法炮制后用。
药材性状:川乌气微,味辛辣,麻舌。
个川乌以身干、个大而匀、肥满、质坚实、无空心、无残根及须根者为佳,片川乌以厚薄均匀、内粉质洁白者为佳。
草乌无臭,味辛辣,麻舌。
以根肥壮、质坚实、断面白色、粉质多、残基及须根少者为佳。
其炮制品名称有:制川乌、制草乌。
【历史】乌头的命名原因,陶弘景谓其“春时茎初生有脑头,形如乌鸟之头,故谓之乌头”。
又名奚毒、乌喙(《神农本草经》),鸡毒(《淮南子》),毒公、耿子、帝秋(《吴普本草》),竹节乌头、金鸦(《本草纲目》),川乌头、草乌头(侯宁极·《药谱》),川乌(《金匮要略》),草乌(《圣济总录》)等。
川乌头与草乌头,在明代以前多统称为乌头。
至《本草纲目》始明确区分,日:“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
”此说与目前商品川乌头、草乌头的来源基本符合。
但川乌头之栽培,始见于《图经本草》,故宋以前所称之川乌头,似亦属野生之乌头。
乌头,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下品,谓其“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初步确立其祛风除湿的主要效用。
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突出强调其温经止痛作用,补充温化痰湿、消肿溃坚、祛腐等作用。
如《名医别录》:“乌头,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
又堕胎”。
《药性论》谓其:“气锋锐,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抵病所”。
杨清叟则日:“凡风寒湿痹,骨内冷痛,及损伤人骨,年久发痛,或一切阴疽肿毒,并宜草乌头、南星等分,少加肉桂为末,姜汁热酒调涂,未破者能内消,久溃者能去黑烂”。
乌头的药效功能主治是什么

乌头的药效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乌头是一种中草药,其根茎和根部通常被用于制作药物。
乌头在中医药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药效功能主治以下是乌头的主要药效功能和主治:1.镇痛作用:乌头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于缓解各种疼痛,例如头痛、牙痛、胃痛等。
2.消炎作用:乌头具有强大的消炎效果,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包括关节炎、皮肤炎等。
3.镇静作用:乌头可帮助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4.清热解毒:乌头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5.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乌头被认为具有抗高血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6.抗癌作用:乌头中的一些化学成分被研究发现具有抗癌潜力,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用药。
用法用量乌头的用法用量要根据具体疾病和个体情况来确定,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乌头的常见用法用量:1.煎汤剂:将乌头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沏换成茶喝。
2.膏剂外用:将乌头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油脂制成膏剂,外用于患处。
3.丸剂口服:将乌头制成丸剂,按照医生的建议口服。
注意事项在使用乌头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乌头应当遵医嘱,不可擅自增减用药剂量。
2.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避免使用乌头。
3.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4.乌头具有较大的毒性,高剂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毒,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结乌头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镇痛、消炎、镇静、清热解毒等多种药效功能,并可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治疗。
然而,使用乌头需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并注意遵守使用注意事项,以减少不良反应和风险。
以上是对乌头的药效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希望能有助于对乌头的了解。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药师的建议和指导。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乌头是一种植物,科学名称为Aconitum,属于毛茛科。
乌头植物具有长久的历史,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乌头的根部是常用的草药部分,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包括一些生物碱,如乌头碱、乌头酸、乌头素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乌头许多药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环境。
一、乌头的功效与作用1. 镇痛作用:乌头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碱可结合神经系统的受体,改变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疼痛传导和感觉。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
2. 解热作用:乌头也具有解热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碱能够刺激脑垂体,促使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体温。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3. 抗炎作用:乌头具有抗炎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酸具有抗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炎症反应的发展,缓解炎症症状。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被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 抗肿瘤作用:乌头中的乌头碱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
乌头碱可以使癌细胞凋亡和减缓细胞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一些研究表明,乌头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
因此,乌头在中医肿瘤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5. 镇静作用:乌头中的乌头素具有镇静作用。
乌头素可以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结合,抑制神经传导,减少神经兴奋性,从而产生镇静和安眠效果。
因此,乌头在中药中被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等症状。
二、乌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乌头的根部常常干燥后制成粉末,可以直接服用。
一般剂量为0.5克至1克。
另外,也可以将乌头配制成煎剂或酊剂,根据具体疾病和症状的不同,酌情使用。
对于外用乌头药膏或乌头药水,一般可涂抹或涂擦等不同方式。
2. 注意事项:(1)乌头是一种有毒植物,使用时必须小心。
不要过量使用乌头,以免引起中毒。
特别是乌头内的乌头碱等成分可能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对心脏疾病、高血压等患者需谨慎使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乌头的简介*二、乌头的功效与作用*三、乌头的市场信息1. 乌头的价格2. 乌头的选购方法3. 乌头的保存方法乌头的简介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
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
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
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主产四川、陕西。
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茎直立。
叶互生。
总状花序,花大,蓝紫色。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附子含中乌头碱(mes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异乌头碱(isoaconitine)、塔拉弟胺(talatisamine)、川乌碱甲、乙(chuan-wubaseA、B)。
草乌含剧毒的双脂类生物碱: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等。
2、功效作用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
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生用,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3、临床应用3.1、中风瘫痪(手中颤动,言语蹇涩)用草乌头(炮,去皮)四两,川乌头(炮,去皮)二两,乳香、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生乌豆一升,以斑蝥三至七个,去头翅,同煮豆熟,去取得取豆,焙干为末,加入上述药末中,以醋、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此方名“左经丸”。
3.2、瘫痪顽负(风节疼痛,下元虚冷,一切风疮)。
用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三钱,硫磺、麝香、丁香各一钱,木鳖子五个,共研为末。
再以熟艾揉软,合在一起用草纸包裹。
烧熏痛处。
此方名“雷丸”。
3.3、腰脚冷痛。
用乌头三个,去皮脐,研细,醋调贴痛处。
生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生乌头的功效与作用生乌头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中。
它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和缓解许多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生乌头的功效和作用。
第一部分:生乌头的概述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地区的山地和草地中。
乌头的根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中,并具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和化学元素。
在中医药学中,乌头的根部经过加工后被称为生乌头。
它的功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生物碱成分,如乌头碱、乌头酸和乌头酮等。
第二部分:生乌头的功效与作用1.镇痛作用:生乌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中的镇痛治疗。
乌头碱是生乌头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镇痛作用。
它能够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内啡肽系统,从而减轻疼痛感觉。
此外,生乌头还可以通过改变神经传递和终末神经活性,起到镇痛作用。
2.抗炎作用:生乌头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生乌头中的乌头酮等成分具有抗炎活性,可以有效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介导的疾病。
3.降温作用:生乌头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温度调节中枢,降低体温。
生乌头通过调节体表的血流和汗腺分泌,加速体温的散发和散热,达到降温的效果。
4.祛风湿作用:生乌头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湿热和风寒湿痹等疾病的治疗。
它可以通过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
生乌头中的乌头酸等成分有助于温经通络,舒展筋骨,具有良好的祛风湿作用。
5.镇静作用:生乌头还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达到镇静和安神的效果。
生乌头中的乌头碱等成分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和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镇静和安定的作用。
6.抗心律失常作用:生乌头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它可以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抑制和调节心脏的电冲动传导和节律,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吉林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吉林乌头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导语:吉林乌头在中医中通常被当做药材使用。
这也是因为吉林乌头本身的药用价值,那么关于吉林乌头的相关知识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下。
【英文名】R吉林乌头在中医中通常被当做药材使用。
这也是因为吉林乌头本身的药用价值,那么关于吉林乌头的相关知识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下。
【英文名】Root of Kirin Monkshood【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吉林乌头的根。
【原形态】吉林乌头多年生草木,高80-120cm。
直根,暗褐色。
茎直立,下部被伸展的黄色长柔毛,上部被反曲的黄色短柔毛。
叶互生;叶柄长20-30cm;叶片肾状五角形,长12-17cm,宽20-24cm,3深裂,中央裂片宽菱形,3深裂,侧裂片2-3中裂或深裂,裂片1-2浅裂,小裂片有尖粗齿,上面被短曲柔毛,下面脉上被长毛或近无毛。
总状花序有6-17朵花,花序轴和花梗被反曲短柔毛;花梗长8-12m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黄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圆筒形,高 1.4-1.8cm,喙短,下缘稍凹,长9-10mm,侧萼片宽倒卵形,长约8mm,下萼片狭椭圆形;花端膨大,直或向后弯曲;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无毛或具缘毛;心皮3,无毛。
蓇葖果,长1-1.2cm,无毛。
种子多数,三棱形,长约2.5mm,密生波状横狭翅。
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坡、林边或红松林中。
【性味】辛;苦;温;有毒【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主风寒湿痹;手足拘挛;心腹冷痛;痈疮肿痛;牙痛。
乌头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乌头的历史背景
乌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最 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有 毒药物。
乌头在中药学中属于温里药,具有温 中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常用于治 疗寒性疾病。
02
乌头的功效
温中散寒
乌头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能够温通经脉,促进气血流通, 缓解因寒邪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对于脾胃虚寒、胃痛、腹痛、关节疼痛等病症,乌头可以起 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03
乌头的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01
02
03
促进消化
乌头中的生物碱成分有助 于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胃 肠道蠕动,从而改善食欲 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缓解胃痛
对于胃寒引起的胃痛,乌 头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能够缓解疼痛,减轻不适 感。
抗溃疡
乌头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 溃疡作用,有助于保护胃 黏膜,减少胃酸对黏膜的 刺激和损伤。
05
如何正确使用乌头
使用方法
内服
将乌头研磨成粉末,用温水送服 ,或与其他药材一起煎煮后服用 。
外用
将乌头煎煮后,用纱布蘸取药液 敷于患处,或用乌头粉调制成药 膏涂抹于患处。
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用量
乌头具有一定的毒性,应严格控制用 量,避免过量使用。
孕妇慎用
孕妇应谨慎使用乌头,以免对胎儿造 成不良影响。
遵循医嘱
使用乌头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遵循医嘱使用。
搭配建议
乌头可以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如与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材搭配,可增强疗效,但需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在使用乌头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乌头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乌头

乌头百科名片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
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
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
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主产四川、陕西。
目前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有一种农具名教乌头,是一种象耙子一样的水田锄草工具。
耙头木肋宽约4寸,铁钉梳齿状排列,用以耙除秧棵间杂草。
此种农具亦是水田较多的无为县等江北农村所特有。
中文学名:乌头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木兰亚纲(Magnoliidae) 目:毛莨目Ranunculales } 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 亚科:金莲花亚科Helleboroideae Hutch 族:翠雀族(DelphineaeWarming) 属:乌头属(Aconitum) 种:乌头简介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别名:五毒根科属:毛茛科,乌头属。
分布:我国辽、豫、鲁、甘、陕、浙、赣、皖、湘、鄂、川、滇、贵各省区都有分布。
释名:乌头这个名称一般指的是川乌头,还有草乌头,中药学上一般指的是野生种乌头和其他多种同属植物,比如北乌头(蓝乌拉花)、太白乌头(金牛七)等。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块根通常2~3个连生在一起,呈圆锥形或卵形,母根称乌头,旁生侧根称附子。
外表茶褐色,内部乳白色,粉状肉质。
茎高100~130厘米,叶互生,革质,卵圆形,有柄,掌状2至3回分裂,裂片有缺刻。
立秋后于茎顶端叶腋间开蓝紫色花,花冠像盔帽,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2。
蓇葖果长圆形,由3个分裂的子房组成。
种子黄色,多而细小。
花期6-7月、果熟期7-8月。
生长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
特殊的补药——乌头、附子在白族民间的应用调查

白族 的炮 制及使 用 方 法 还 未 见 报 道 。乌 头 是 毛 茛 科 乌 头 属植 物 的母 根 , 其 子 根 叫附子 , 是 一种 剧毒 植物 药 , 但 在 云南 云龙 县 , 白族 人 把 它 当作 补 药 来 服 用 , 一 些 村 寨
中家家 户户 都会 在 冬 季 用 附 片 炖 肉 。 白族 人 认 为 食 用
距 宾川 乌 头 ( Ac o n i t u m d u c l o u x i i L e v 1 . ) 、 小黑 牛 ( AC O — n i t u m e p i s c o p a l e L e v 1 . ) 、 小 草乌 ( De l p h i n i u m y u n —
展 簟 量 药 中圈民间疗法
CH{ NA S NATURoPATH Ap r 201 7.
特 殊 的补 药 —— 乌 头 、 附 子 在 白族 民 间 的应 用 调 查 ※
何 可群 李 相 兴
( 贵 州 民族 大 学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2 5 )
【 关键词】
自族 ; 民族 医药 ; 鸟头 ; 附 于
民族 医药是 我 国传 统 医药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挖掘 各 族 人 民在 长期 的生 产 、 生 活 实践 中积 累 的草药 实 践经 验
知识 , 对 其 中一 些特 色药 物 的特 殊炮 制方 法及 特 殊使 用
n i t u m b r e v i c a l c a r a t u m( F i n e t e t G a n e p . ) D i e l s ] 、 自草 乌( Ac o n i t u m n a g a r u m S t a p f v a r . ) i s ] 9种 。这 些 乌 头 属植 物 的块根 被 当作 治 疗 风 湿 痹 痛 、 中风 瘫 痪 、 腰 肌 劳 损、 脘 腹 冷痛 、 手足逆冷、 跌打损伤 、 坐骨神经痛 、 牙痛 、 局部麻 醉 、 皮癣 、 痈 疽 的首 选 药 物 。在 云 龙 县 一 些 乡 镇 的集 市上 常有 野 生乌 头或 栽 培 品种 出售 。 2 .白族 常 用 乌 头 、 附 子 的 炮 制 方 法 。云 龙 白族 对 附子 的 常用 炮 制 方 法 主 要 有 如 下 几 种 : ①洗 净 、 晒干 ;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又名乌头白,是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是乌头碱。
乌头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在中医学中,乌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病、中风、癫痫、偏头痛等疾病。
乌头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乌头碱是一种强烈的神经麻痹剂,可以抑制神经传导,减轻或缓解疼痛。
因此,乌头常被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头痛、牙痛、神经痛等疼痛症状。
此外,乌头还能够舒缓肌肉和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风湿病疼痛。
乌头对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乌头中的乌头碱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减轻血管痉挛,增加血液流通量。
这一特性使得乌头成为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此外,乌头还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乌头中的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缓解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乌头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理作用,例如抗炎、抗菌、抗癌等。
虽然在现代医学中对于乌头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乌头作为一味珍贵的中药材,已经被用于中医药学中数百年。
然而,由于乌头中含有毒性物质,使用乌头时要慎重。
乌头碱是一种剧毒物质,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表现出
头晕、呕吐、恶心、烦躁、嗜睡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乌头之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不能滥用或随意使用。
综上所述,乌头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和药用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中风、癫痫、偏头痛等疾病。
然而,使用乌头时必须慎重,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乌头 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乌头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乌头属是一种植物,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
这篇
文章将根据其不同的化学成分,对乌头属的药理作用进行分类概述。
一、毒素类(阿坤素、乌头碱)
乌头属含有大量的毒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阿坤素和乌头碱。
这些
毒素可以导致肝脏和肾脏损伤,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乌
头属的毒素被广泛用于护肝药的研究中。
二、化合物类(芫花酸、乌头醇、乌头烯醇)
乌头属含有多种化合物,其中芫花酸、乌头醇和乌头烯醇是其中最为
引人注目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抗癌和抗
炎作用。
芫花酸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乌头醇和乌头烯醇则可以用于治疗肝癌、食道癌和胃癌等肿瘤。
同时,这些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三、花青素类
乌头属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花青
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并改善心脑血管功能。
这些特性使得花青素
成为抗老化药物的研究热点。
四、多糖类
乌头属中的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
疫力并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多糖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成分。
总的来说,乌头属中的化学成分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乌头属化学成分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药理作用,还可以与其他药物组合并用,发挥更大的疗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乌头属毒素对人体的伤害也很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格外慎重。
川乌的功能主治

川乌的功能主治1. 川乌简介川乌是一种中草药,也被称为川乌、蛇床子、巴乌,其学名为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Fu Zi)。
其为被子植物金雀花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川乌具有辛辣、温热的特性,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2. 川乌的主要功效川乌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并被赋予了多种功效。
以下是川乌的主要功效:•解痉定惊:川乌可以舒张血管,减少血管紧张,有助于缓解痉挛和抽搐等症状。
•温阳散寒:川乌具有温热的特性,可以用来治疗寒凝、阳虚等寒性疾病。
•祛风散寒:川乌被用来治疗风寒引起的疾病,如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
•活血化瘀:川乌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瘀血、跌打损伤等问题。
•镇痛止痛:川乌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被用于缓解疼痛症状。
3. 川乌的主要主治川乌不仅具有多种功效,还可以用来治疗许多疾病和症状。
以下是川乌的主要主治:3.1 心脏病川乌可以起到保护心脏、增强心力和改善心脏神经功能的作用,对一些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川乌中含有的生物碱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供,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3.2 高血压川乌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川乌中的生物碱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等途径起到降压作用。
3.3 中风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川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中风引起的症状。
川乌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3.4 风湿病川乌被广泛用于风湿类疾病的治疗,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川乌中的生物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肿胀,减轻关节疼痛。
3.5 神经痛川乌具有镇痛止痛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神经痛引起的疼痛。
川乌中的生物碱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递,缓解对痛觉的敏感,减轻神经痛症状。
3.6 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感染,川乌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在中耳炎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效果。
川乌头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川乌头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出处】出自侯宁极《药谱》《纲目》: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
春末生子,故曰春采为乌头,冬则生子已成,故曰冬采为附子。
其天雄、乌喙、侧子,皆是生子多者,因象命名,若生子少及独头者,即无此数物也。
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
故曰其汁煎为射罔。
弘景不知乌头有二,以附子之乌头注射罔之乌头,遂致诸家疑贰。
川乌头与草乌头,在明代以前多统称为乌头。
至《本草【拼音名】Chuān Wū Tóu【英文名】Common Monkshood Mother Root【别名】川乌、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乌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母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采收和储藏:6月下旬至月上旬采挖,除去地上部分茎叶,摘下子根(附子),取母根(川乌头),去净须根、泥沙,晒干。
【原形态】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
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5cm。
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
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cm,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端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
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8mm,宽约20mm,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的翅;心皮3-5个,离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
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
花期6-7月。
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南部、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主要栽培于四川。
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也有栽培。
神农中对草乌的记载

神农中对草乌的记载
草乌是一种植物,也称北乌头。
在古代,草乌是常用的中草药,记载在多本医药典籍中。
草乌被列为毛茛科植物,属于乌头属。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由于其块根形似乌鸟的头部,故又名乌头。
同时,草乌在《金匮要略》中被用于治疗寒疝疼痛等症。
然而,草乌含有毒性成分,必须经过严格炮制后才能使用。
草乌的炮制方法有多种,如煮、炒、炙等,以去除其毒性,保留药效。
在使用草乌时,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切勿自行盲目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也要注意草乌的用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总之,草乌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但必须在使用时注意安全和正确的方法。
通过合理使用草乌,可以帮助治疗多种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炙元胡的功效与作用

炙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炙元胡(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又称乌头、乌头菜、附子、附子艳、乌汤艳,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乌头属。
炙元胡原产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如日本、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在中医药传统中,炙元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内科疾病,具有显著的功效和作用。
炙元胡的主要功效:1. 解毒作用:炙元胡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为乌头碱。
乌头碱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但经过炮制后,可以除去大部分毒性。
炙元胡经常被用来处理食物中的毒素,包括鱼、蘑菇等。
它可以中和毒素、排除毒素、减轻中毒症状,对于中暑、中毒等急诊情况具有很好的疗效。
2. 止痛作用:炙元胡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它可以抑制病理性痛觉,缓解人体的各种疼痛症状,包括头痛、牙痛、腹痛、关节痛等。
炙元胡通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止痛效果。
3. 消肿作用:炙元胡有很好的抗炎消肿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水肿,改善炎症区域的血液循环,加快局部代谢,缓解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促进病灶的康复。
4. 调节心血管功能:炙元胡具有一定的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心肌缺血,改善心肌营养,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房室传导功能,从而提高心功能,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5. 抗衰老作用:炙元胡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老化,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和疾病的侵袭,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炙元胡的主要应用:1. 心脑血管疾病:炙元胡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和中风。
2. 急性感染:炙元胡对于感冒、发热、喉咙痛、扁桃体炎等急性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繁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3. 消化系统疾病:炙元胡对于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5月第19卷第2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10Vol.19No.2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李志勇1,李彦文2,图雅3,黄秀兰1,张嫚1,崔箭1(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3.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摘要: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是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中常用的有毒植物药物,本文就其在蒙、藏、彝、维吾尔、侗等少数民族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乌头属药用植物在不同民族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价.关键词:乌头属;民族医药中图分类号:R28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10)02-0072-03收稿日期:2009-12-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860391).作者简介:李志勇(1978-),男(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医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有毒药物的合理应用与心脑血管药理学.E-mail :lizyong@ ;Tel :010-68933254-8391前言毛茛科Ranunculaceae 乌头属Aconitum L 植物作为有毒植物及药用植物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乌头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300余种,在我国分布的有200多种.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乌头属植物具体又分为牛扁亚属、乌头亚属、露蕊乌头亚属三大类.其中,以乌头亚属的种类最为复杂,可分为多果乌头组和乌头组.前者仅一种多果乌头A.polycarpum Chang ex W.T.Wang ,后者则包括了11个系,即唐古特乌头系、圆叶乌头系,保山乌头系、短柄乌头系、显柱乌头系、兴安乌头系、蔓乌头系、乌头系、准噶尔乌头系、岩乌头系、褐紫乌头系.当中,以唐古特乌头系、圆叶乌头系群植物的毒性在乌头属中最小[1].乌头属植物在我国作为药材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涉及品种也较为丰富.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附子(附子是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的使用记载,将附子列为下品.汉代名医张仲景为善用附子的第一人,其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其著作《伤寒论》中记载含附子方剂20首,37条;《金匮要略》记载含附子方剂11首,16条[2].在我国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已达76种之多,著名的有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关白附等,其传统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温里散寒等,可用于治跌打损伤、关节炎、神经性疼痛、中风瘫痪、胃冷痛、胃肠炎、月经不调、痈疽疮毒等疾病.但是,乌头属植物多具有显著的毒性,毒副作用成为限制乌头属植物药用的主要因素.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乌头属药用植物“制毒”、用药经验,藏、苗、蒙、维、土家等我国少数民族在乌头属植物的药用方面更因环境、文化、医学理论的各异而形成了不同用药习惯与方法,本文将就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做重点探讨.2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2.1乌头属植物在蒙医药中的应用37第2期李志勇等: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蒙医药在临床上主要应用北乌头(蒙药名为“泵阿”)的块根、叶、花和新幼芽.船盔乌头和唐古特乌头亦做药用,蒙药名为“白泵阿”.北乌头在《无误蒙药鉴》中记载为“味辛,效轻.有大毒”.《实用蒙药学》认为“北乌头辛、苦、热;有大毒.用于温性方剂有温热之功;用于寒凉之剂有增强寒凉之效.其性为初热,而后平、凉.有大毒”.草乌叶、革乌芽和草乌花在《认药白晶鉴》和《内蒙古蒙药材标准》均记载为“味辛、涩,性平.有小毒”[3].据《无误蒙药鉴》记载,草乌是泵阿的一种,历代蒙医药文献中常将泵阿分为有毒和无毒两大类,有毒泵阿又分5种.根据文献记载及蒙医临床应用经验认定草乌为有毒泵阿的一种[4].蒙医应用草乌治疗脑血管病、风湿类风湿及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症、牛皮癣、小儿癫痛、乳腺病、室性早搏等.此外,乌头属牛扁亚属植物紫花高乌头的根及全草入蒙药,蒙药名“宝日一泵嘎”,收载于《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中,具有止咳、清肺之功效,主治流感、肺感、肺热、瘟疫[5].蒙医药在应用乌头属植物时采用配伍与炮制方法减毒.草乌的减毒增(存)效,强调与诃子配伍及用诃子炮制的减毒方法.蒙医对草乌与诃子搭配使用的论述最早见于公元前200多年前的《月王药帝》,在公元八世纪著成的《四部医典》(秘诀本)中指出“黑黄永病的治疗中加诃子、草乌为宜”.19世纪的《蒙药正典》也指出在入草乌的方剂中必须搭配诃子[6].2.2乌头属植物在藏医药中的应用在藏医药中,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种类非常多.据调查,西藏地区有44个种和5个变种的乌头属植物,它们多生长于海拔4000 5200米的高山灌丛或草地[7].乌头属植物的藏医药传统分类方法较复杂.《晶珠本草·图鉴》中将乌头属藏药分为白、黑、红、黄四种,白、红、黄三种为药物,黑种既为药物亦为毒物.从藏医古代本草文献记载来看,白、红、黄三种乌头类藏药是无毒的,而黑种乌头类藏药是有剧毒的.白种乌头属藏药(藏药名:榜嘎)主要来源为唐古特乌头和船盔乌头的全草及块根.《晶珠本草》将黄种乌头属藏药与红种乌头属藏药为同一来源(藏药名:榜玛榜色),其主要来源为美丽乌头、长序美丽乌头及红乌头的根[8].按照藏医的分类方法,黑种乌头属藏药(藏药名:榜那)的分类更为复杂,《晶珠本草》根据“榜那”的花色将其分为五种,又按其根的颜色分为三种,每种颜色的品种又有不同的称谓,但其主要来源为铁棒锤、伏毛铁棒锤、短柄乌头、松潘乌头、蔓乌头、展毛尖萼乌头、奔子栏乌头、显苞乌头、长柱乌头、丽江乌头、格咱乌头、工布乌头等的根[7].乌头属植物(榜嘎)是藏医常用药物之一,最早收载于医药古籍《月王药诊》(公元710年)中.《四部医典》记载“榜嘎”可治疗传染病、食物中毒、胆热病等.《四部医典注释本》认为“榜嘎”“性寒、味苦”,有小毒.朱敏等[9]经调查认为“榜嘎”的植物来源因地域不同略有差异,在西藏地区主要为船盔乌头,在青海东部、四川西部的藏族居住地则主要应用甘青乌头.此外,藏医还有使用铁棒锤(藏药名:庞阿那保、榜阿那保、榜那等)的习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12年版)中收载的成药方剂中,有31个处方含有铁棒锤,占藏成方的15.5%[10].现今藏医所习用的铁棒锤的原植物来源多达11种,除部颁标准收载的铁棒锤、伏毛铁棒锤等6个品种外,还有工布乌头、直序乌头、错那乌头、类乌齐乌头、新都桥乌头、丽江乌头、展毛工布乌头、亚东乌头等乌头属植物.藏药铁棒锤的传统炮制方法包括流水漂洗、青稞酒浸泡研磨、发酵、晒干等工艺流程[11].2.3乌头属植物在彝医药中的应用彝医药除了将乌头属植物用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外,还广泛被用来解毒,解酒醉,解鸦片毒,尤其解救因误食鸟头属植物而中毒的人和家畜.用于解毒的乌头属植物称为“都拉”,又称“堵喇”、“肚拉”,最早见于清代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12]“堵喇生大理府,蔓生,黑根,一枝,一叶似五叶草,大如掌.俚医云:性寒,解草乌毒,产缅地者能解百毒”.在彝医药书籍《造药治病书》称“都拉”可以解乌头毒,解酒醉,解鸦片毒等[13].但在四川、云南等地作“都拉”使用的植物种类复杂,包括了毛茛科、唇形科、川续断科等4个科的12种植物[14].《中国植物志》[15]中记载,乌头属植物中称作“都拉”的植物有紫乌头、拟玉龙乌头、黄草乌三种.《新华本草纲要》[16]提到紫乌头又称为“堵喇”,“黑心解”.严铸云等[17]通过对“都拉”资源的调查研究,结合药效学验证,证实“都拉”应为乌头属植物西南乌头,为彝药“都拉”的深47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入研究夯实了基础.2.4乌头属植物在其他民族医药中的应用乌头属植物在回、维吾尔、侗、鄂伦春等民族医药中亦有广泛的应用.伏毛铁棒锤是回族民间用药.草乌,侗医用于治疗寒湿痹痛、喉痹、痈疽疔疮、瘰疬;达斡尔族医用于治疗风湿腰痛、类风湿;维吾尔医药用于治疗重感冒、咳嗽、水肿、瘫痪麻痹,关节及坐骨神经痛及内科疾病.鄂伦春族医学中用鲜品治疗毒蛇咬伤,牙痛等[18].3结束语综上所述,乌头属植物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地方特色的植物药,在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少数民族对乌头属植物的主治及功效总结是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其用药的安全性及安全性与剂量、用法、使用部位的相关性在文献中很少有记载,仍需要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观察的证据支持.目前相关研究已有开展,如蒙医对乌头炮制方法的研究[19]、蒙药紫花高乌头总碱的毒性作用观察[20],紫花乌头总碱对实验性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21]及药物代谢酶活力的影响[22]等,这些研究都为深入开发和利用乌头属植物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肖培根,王锋鹏,高峰,等.中国乌头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2006,44(1):4-45.[2]高岩.《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特点[J].吉林中医药,2001,21(2):50.[3]包·照日格图,呼格吉乐图,李祖伦.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J].四川中医,2006,24(4):41-43.[4]图雅,张贵君,王淑敏,等.草乌在中医和蒙医中应用概述[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1):113-116.[5]王晋,乔俊缠,任常胜,等.蒙药紫花高乌头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79(3):34.[6]乌力吉特古斯,包淑芝,敖艳青,等.蒙医对草乌炮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153-155.[7]央金卓嘎,李晖,土艳丽.藏药船盔乌头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J].西藏科技,2007,(3):71-72.[8]边巴次仁,旺点,达瓦,等.乌头类藏药的分类与毒性分析[J].西藏科技,2007,5:45-46.[9]朱敏,肖培根.常用藏药榜嘎的研究[J].中药材,1989,12(10):17-18.[10]谭睿,奂卫东,石雪蓉,等.藏药铁棒锤与同属中药基源及炮制的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7):406.[11]胡君茹,姜华.藏药铁棒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6,19(11):18-19.[12]梁俊玉,严铸云,陈新,等.彝药“都拉 抗心律失常药理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2107-2108.[13]攀星海,王敏,王正坤,等.彝族医药学[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14]李耕冬,贺廷超.彝医植物药[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15]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十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6]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7]严铸云,梁俊玉,陈新,等.彝药“都拉”的品种调查与鉴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2):56-59.[18]田华咏,瞿显友,熊鹏辉.中国民族药炮制集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9]乌力吉特古斯,包淑芝,敖艳青,等.蒙药对草乌炮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153-155.[20]张永梅,梁红,张永泽,等.蒙药紫花高乌头总碱的毒性作用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125-126.[21]杨玉梅,薛永志,刘和莉,等.紫花高乌头总碱对实验性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4):46-48.[22]薛永志,杨玉梅,刘和莉,等.紫花高乌头总碱对吗啡依赖大鼠CYP2E1代谢活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7,6(4):262-265.(下转第81页)18第2期佘东来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探讨[11]HEALES S,BOLANOS JP,STEWART VC,et al.Nitric oxide,mitochondria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J].Biochim Biophys Acta,1999,1410:215-228.[12]徐倩,赵春玲.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73-1375.[13]FRUGIER G,COUSSEN F,GIRAU MF,et al.A gamma2(R43Q)mutation,linked to epilepsy in humans,alters GABAA receptor assembly and modifies subunit composition on the cell surface[J].J Bid Chem.2007,282(6):3819.[14]臧颖卓,范亚林,李虹,等.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1):78-81.[15]SATOSHI A,YUJI I,TADASHI K,et al.Real time monitoring of biphasic glutamate release using dialysis electrode in rat acute brain ischemia[J].Neuroreport,1996,7:1092 1096.[16]VOLTERRA A,TROTTI D,TROMBA C,et al.Glutamate uptake inhibition by oxygen free radicals in rat cortical astrocytes[J].Neurosci,1994,14:2924.Effect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s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SHE Dong-lai,GAO Yan,SHEN Gang-yi,HUANG Xiu-lan(Chinese minority traditional medicine center,Min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s 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and also shows that only the L-amino acids can play a role.Key words:exeitatoryaminoaeids;neurotransmitter;epilepsia;cerebral ischemia][责任编辑:关紫烽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上接第74页)The Application of Aconitum in Chinese Minority Traditional Medicine LI Zhi-yong1,LI Yan-wen2,TU Ya3,HUANG Xiu-lan1,ZHANG Man1,CUI Jian1(1.Institute of Chinese Minority Traditional Medicine,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2.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700,China;3.Department of Chemistr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Abstract:Aconitum L.is a group of poisonous medicinal plant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We pay attention to its application among Mongolian,Tibetan,Yi minority,Uigur,Dong minority and make an brief evaluation about them.Key words:Aconitum L.;national medicine[责任编辑:关紫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