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女神》读书笔记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1921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假如说,首倡“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限;那么,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则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女神》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反映现实。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诗人说过:“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不过,诗人早期的社会理想是模糊的。他曾说过:“在初自然是不分质的,只是朦胧地反对旧社会,想建立一个新社会。那新社会是怎样的,该怎样来建立,都很朦胧。”因此,女神要去创造新鲜的太阳,但仍是一个渺茫的创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但在五四时期,它曾给了广大青年以力量的鼓舞,因为它具有极丰富的思想特色。

首先,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女神》的巨流,那些诗就是在爱国主义激情的冲击下如火山般喷射出来的。诗人热情而狂放,如在《炉中煤》里,他借助燃烧的煤,来比喻自己对祖国“火一样的心肠”,反复咏唱“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这般摸样”,感情十分真挚。诗中还说:“我想我的前身,原来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就是说从祖国的新生中看到自我新生。这种把自我解放和祖国解放结合起来的愿望,使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迸发出了奇异光彩。另外,《女神》的爱国主义富有战斗感情。对当时军阀的黑暗统治,诗人十分愤恨,在《女神之再生》、《党椂之花》等诗篇中,便对祸国殃民的军阀战争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他借聂政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抱负:“原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他要用鲜血进发成自由之花,开遍中华。

其次,整部诗集充溢着对封建社会的叛逆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凡是旧现实所要肯定的,他都要否定。在《凤凰涅槃》中,凤凰哀哀切切,口衔香米来把一切连同旧我一起焚毁:“身外的一切!身内的一切!一切的一切!请了!请了!”这种大胆和勇敢的扬弃,正是他的叛逆思想光辉辐射。二是旧现实所要否定的,他都要肯定。《匪徒颂》和《胜利的死》就显示了这一思想光辉。前一首诗中他向全世界上古往今来一切领域中的所有“革命匪徒”三呼万岁。在后一首诗里,他热烈赞颂爱尔兰爱国志士马克司威尼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视死如归的精神。

再者,《女神》还富于乐观主义精神和追求个性解放精神。《女神》虽然大胆否定既成的一切,但却没有给人带来悲观情绪,洋溢在诗中的一股乐观主义的热情。因为诗人是一面讴歌“破坏”,一面又讴歌“创造”。在《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中,他崇拜“太阳”、“火山”、“海洋”等一切自然物象,这是因为它们在诗人心目中都是“力”的象征,既是破坏的动力,也是创造的能量。弥漫在《女神》里的,总有一股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欢悦气氛:“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另外,《女神》中无处不有一个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诗人借助这个自我形象尽情地发泄内心的积愤,高唱反抗战歌,鼓吹个性自由。在《天狗》中,他凭借泛神论思想来极力宣示这一思想情调。在那里,我把“一切的星球吞了”,到后来又自我撕毁爆炸,

这就是自我破坏,自我燃烧,以此来达到解脱获得新生。在这里,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也得到承认。对于长期处于“不把人当作人”的封建统治下,已经习惯于将个人价值泯灭在封建伦理原则之下的中华民族,这无疑是伟大的解放与觉醒。

2、《哈姆莱特》读书笔记

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我看来《哈姆莱特》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他可谓是将世上所有的悲惨都聚集在了这位可怜的王子身上。

父亲被自己的叔叔杀害,母亲改嫁,居然还下嫁给自己的轼父仇人,爱人发疯后不幸死去,最后连同自己,朋友,母亲都在这场悲剧中被完全吞噬了。这一连串悲剧都是源自欲望和仇恨。叔叔的贪婪欲望使他作出了违背天理伦常之事,也招致了自己亲侄子的无法泯灭的仇恨,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埋下了无法避免的祸根,直至最后家破人亡。而小王子呢,因为父亲的死而悲痛万分,又因父亲的鬼魂而萌生了复仇的念头。于是步步谋划,想要以自己的力量替父亲报仇,却又要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母亲,却不曾想到意外之事不断发生,母亲、爱人、朋友、自己都一并失去了。

莎士比亚仿佛在用这样的文字像世人揭示仇恨的可怕,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把锋利无比,还涂满了毒药的双刃剑。运用他的人就如同是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在失去理智再刺伤别人的同时,也难免是使自己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人类对仇恨的诅咒与排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同样也向人们阐述仇恨比罪恶本身更罪恶。无论是怎样的理由,举起仇恨就是一切罪恶与不幸的开端。虽然了结这个道理,人类却又不曾摆脱这个幽灵,不断有人为了仇恨害人害己,即使是无尽的鲜血也没能洗刷掉它的存在。

《哈姆莱特》不断的被人们以各种方式各种形式演绎,电影一部又一部,人们却百看不厌,源于《哈姆莱特》紧凑的戏剧情节,高潮迭起,惊喜不断,所有的紧张气氛都要等到故事的最后才会得到缓解。多种多样对大师作品的演绎不断给予我们新的惊喜和意外,对于仇恨的解释,对莎士比亚的解释。即使有一些并不太尽如人意,人们依旧对次充满好奇。因为莎士比亚,因为这位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和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演绎都会让人对这一部经典再一次来一遍心灵对话,每一次的对话都是对人生新的体验,这就是《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作家们用他们的文字时刻提行这人们这把剑的冷酷和恐怖。仇恨的双刃剑,舍弃它比拿起他来捍卫自己明智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