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弦函数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诱导公式sin(2) cos ,利用正弦函数的图像,
画出余弦函数的图像.
(2)会利用余弦函数的图像进一步理解和研究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等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类比正弦函数性质研究余弦函数性质的学习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提高探究新知的能力,并通过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类比,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区别与内在联系.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中通过类比正弦函数,展开了对余弦函数相关内容的学习.这
样编写突出了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联系,体现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 余弦函数图像既可以通过诱导公式由正弦函数图像得到,又可以
通过描点法得出,教材中淡化了对后者的讲解
三、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本节的难点:由正弦函数图像得到余弦函数的图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发现、概括、归纳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引出课题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正弦函数y=sinx 的图像,是通过等分单位圆、平移正弦线而得到的,在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五点作图法得到.那么,对于余弦函数y=cosx 的图像,是不是也是这样得到的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探究新知
1.余弦函数y=cosx 的图像
由诱导公式有:y=cosx =cos(-x)=sin[ -(-x)] =sin(x +)结论:(1)y=cosx,x R 与函数y=sin(x +2) x R 的图像相同
2)将y=sinx 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即得y=cosx 的图像
3)也同样可用五点法作图:y=cosx,x [0,2 ] 的五个点关键是(0,1) ( 2 ,0) ( ,-1)
( 32 ,0) (2 ,1)
y
1
x
-1
(4) 类似地,由于终边相同的三角函数性质y =cosx x [2k ,2(k+1) ] k Z,k 0 的图像与y =cosx x [0,2 ] 图像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向左右每次平移2π个单位长度)
2.余弦函数y=cosx 的性质
观察上图,师生共同讨论余弦函数y=cosx 的基本性质,得到以下结论:
1)定义域:y=cosx 的定义域为R
2)值域:y=cosx 的值域为[ -1,1] ,即有|cosx| ≤1(有界性)
(3) 最值:1 对于y=cosx 当且仅当x=2k ,k Z 时y max=1
当且仅当时x=2k +π, k Z 时y min=- 1
2 当2k -
当2k + 教师可引导、点拨学生先截取一段来看,选哪一段呢?通过学生充分讨论后确定,学生若选取区间, ,教师应追问,为什么选区间, ,而不是选区间0,2 ,引导学生思考. (4) 周期性:y=cosx 的最小正周期为2 (5) 奇偶性 cos( -x) =cosx (x ∈R) y =cosx (x ∈R)是偶函数 (6) 单调性 增区间为[ (2k-1)π,2k π] (k∈Z),其值从-1增至1; 减区间为[2k π,(2k+1)π] (k∈Z),其值从1减至-1. (三)巩固深化,发展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思考这两个函数图像的异同点,思考函数图像的平移对函数性质的影响. 例1.请画出函数y=cosx -1 的简图,并根据图像讨论函数的性质。解:按五个关键点列表,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简图 观察图像得出y=cosx-1 的性质 教材33 页的练习1、2、3、4、5 (四)思考交流 1 根据余弦函数的图像,求满足cos x 1 2的x 的集合. 2 1 分析:先在一个周期, 内解cos x ,得x . 2 3 3 1 再考虑周期性,可得满足cos x 的x 的集合为2k ,2k ,k Z. 2 3 3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课后作业 作业:课本34 页 A 组第2,3,4,5 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正弦函数的图像通过平移得出余弦函数的图像,再根据余弦函数的图像得出其性质,使同学们对余弦函数的概念有更深的体会;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激发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自身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