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我吗?生:(或摇头,或不作声)师: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不是啊?生:(齐答)是。
师: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生不语)不知道?连我的姓儿你们都不知道?老师没给你们说?没说呀,猜一猜,我看谁会听,刚才老师介绍了,他提到我的名字了,我看谁会听。
(请一学生)你来说。
生:于老师。
师:对,于永正。
她听到我姓于啦。
姓于,干钩于(边说边用手书空),两横一竖钩,干钩于。
这个字好不好认?生:(齐答)好认。
师:上课以前,你们老师一个字都没说我吗?没说我一个字?(学生无人举手)没说呀!哎呀,怎么能不说我呢?哦,说了,怎么说我的?生:她说今天有一位著名教师于永正来为我们上课。
师:哦,说了,而且还加了著名两个字,是吧?你信不信呢?生:(迟疑了一会儿)嗯--信!师:信!不过她很勉强,想了一会儿说:嗯--信!。
她这个表情很好,说信吧,又不太信;说不信吧,是老师说的。
你用个词儿来形容你现在的心情,你的这个态度。
生:很犹豫吧。
师:这叫将--,半--(女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要不要别人帮忙呢?生:(女生终于想起来)是半信半疑。
师:对,半信半疑。
听她说的话,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对老师说的话半信半疑。
究竟你们老师说的对不对,看咱们的课上得好不好,看于老师会不会当你们的大朋友,是不是你们很好的大朋友。
咱们两节课以后你们再说说你们的看法,好不好?生:好。
师:见到我是不是很难过呀?(几个学生说不是)不难过呀?有失望吗?你看我往这一站,看到我会失望吗?肯定失望!肯定跟你想像中的于老师不一样,能不能告诉我,在你没有见到我以前,你想像中的于老师是什么模样?是什么样的老师?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说说看。
生:他长得很年轻,高高的个子。
师:哦,她想像中的老师是年轻的,高个子的。
可我呢,一不年轻,二不高。
能不难过吗?能不失望吗?生:我觉得于老师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
师:哦,你想像中的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的。
2024最新-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6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关键字词入手,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
抱母亲,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很不平静。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品味一下作者的第一次抱母亲。
二、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第1自然段,用“——”找出描写我第一次抱母亲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从中可以看出什么?2、学生自读后交流。
(从“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差点仰面摔倒。
”感受到我对母亲身体很轻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以为母亲很重。
)3、这一自然段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4、母亲这么轻,只有89斤,我却不知道,以为她有100多斤。
是因为我们不关心母亲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注意“轮流”“赶紧”)5、让我们再读一读这段内容,尤其是人物的对话要读好。
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1、我们都很关心、体贴母亲,可现在才发现并不了解母亲。
母亲只有89斤,为什么我会以为她很重,有100多斤呢?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第2自然段。
2、重点理解“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出示文字)(1)再读读这几句话,具体说说为什么我会以为母亲很重,有100多斤?(从第一句话中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生活的无比艰辛,她很强健;第二句话中感受出母亲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第三句感受出母亲情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我们吃苦,我们也习惯了,觉得母亲能做,她力大无比。
自然这样的人应该是很健壮,很重的。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简介《第一次抱母亲》是一首温馨感人的歌曲,歌词深情真挚,表达了一个孩子第一次抱妈妈的情感,这首歌曲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演唱。
在本次教学实录中,我们将借助该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珍贵。
教学准备1.播放器和音响;2.投影仪和大屏幕;3.活动室摆放;4.课件资料准备;5.充分熟悉歌曲和歌词。
教学过程第一步:歌曲欣赏在课堂上首先播放《第一次抱母亲》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听歌来了解歌曲的基本情况。
第二步:歌曲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我将结合歌词和音乐节奏,逐字逐句地进行歌曲教学,一边唱一边教,让学生跟随歌曲一起学唱。
第三步:情感体验通过歌曲、课件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珍贵。
我们将用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向学生介绍母亲的形象和重要性,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母爱的伟大和珍贵,进一步激发学生用心感受、用情体验、用行动表达母亲对他们的爱。
第四步:合唱演唱在学生熟练掌握歌词和音乐后,让学生一个班级分成两个或者三个组,进行合唱演唱。
根据学生个数和分组情况,在进行操作和配置,确保学生能较好的参与其中。
合唱演唱也是本次教学的重头戏,我们要逐字逐句的教学,通过分角色、练习和排练,让学生在合唱演唱中,深深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深情。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实录,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深刻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珍贵。
同时,也通过教学实录,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教学模式,当然这仅仅是其中一种教学的形式,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逐步探索和实践,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母爱,也会发掘出更多的教学亮点和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3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3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一、课前欣赏,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当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的一切就时刻牵绊着她。
炎热的夏夜,她就像一阵清凉的风,寒冷的冬日,她就是一件挡风的袄,漫漫求学路,她就是那把遮雨的伞。
她是谁?生:母亲师板书:母亲2、播放视频:MTV?母亲?,生欣赏。
3、师:这就是给了我们生命的妈妈,这就是把我们拉扯大的母亲。
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生齐读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大家都能把课文读熟了,教师还想请同学们再来把课文好好读一遍,我相信你会和教师一样,心中会涌起一股冲动。
2、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写了“我〞在医院守护生病的母亲,抱母亲入睡,母亲却流泪了。
三、对话文本,入情入境:〔一〕感受“我〞的愧疚,体会母爱的伟大。
1、师:请你默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个词最能表达“我〞的心情?生:难过、愧疚。
师相机板书:难过、愧疚2、师:“我〞为什么感到难过?〔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生:“竟然〞就是出乎意料的意思。
我责怪自己太粗心、太不关心母亲了,所以我心里很难过。
师:有谁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有一局部学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
〕师:我们在课后一定要问一问母亲的生日,不要因为自己的粗心感到难过。
齐读,读出难过的心情。
3、师:是啊,我从没想过母亲这么轻,而我却从不知道,因为我一直认为母亲是〔力大无穷〕,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引读〕〔1〕、师:同学们,请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边读边把自己的体会写在句子旁边。
〔母亲的艰辛、母爱的无私〕〔2〕、自由交流:生1:平时我们爬一座山都很累,而文中的母亲翻越的何止是一座山啊!更何况肩头还要挑100多斤的担子。
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这是何等的艰辛啊!生2: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但她都无怨无悔,这就是伟大无私的母爱啊!……板书:无私。
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一、聚焦词语,把握文本的基调1.诗意导入:(课前歌曲导入,插播生活中凸显母爱的画面)2.深情读题:师:母亲,一个伟大的名字;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第13课——一生:齐读课题师:这可是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呀,读得再深情些!生:再次齐读课题3.聚焦三个“没想到”,体会作者的心情(1)、生自学: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发生在母亲住院期间,没想到的是我这一抱竟抱出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感受。
(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请快速浏览课文第1、2自然段,划出带有“没想到”的句子。
(板书:没想到)生:自学,师巡视指导(2).交流:师:你们找到了哪些带有“没想到”的句子师:(幻灯片出示三处带有“没想到”的句子)自由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和感受。
生:自由读师:谁先来说?师:简单的语言里包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
读书就要这样,要能读出言中之情(板书:言中之情)。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三组句子。
二、品读细节,促成丰富的体验过渡:母亲是我们一生中最亲近的人,可是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没想到”呢(一) 聚焦“作者的回忆”,体会母亲的形象1.看插图,初步感知师: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概括的生:力大无穷师:记忆的闸门已经打开,看,母亲向我们走来了。
(出示:课本插图1)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2.读文字,深入体会:师:课文中又是如何写的呢(出示:在我记忆中……那么重的担子。
)请你自由读一读,看看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学,师巡视指导师:已经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同桌交流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学的收获。
(1)小时候①翻山越岭:生1:作者的母亲很辛苦。
作者的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3.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13.《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做到读准音、认清形、了解义。
理解本课出现的生词“愧疚、突发奇想”。
3.理解课文内容,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认识母爱的伟大,产生回报母爱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母爱的名言,现在咱们来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母爱名言。
)师:今天咱们再跟随作家张敏钥一起去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用数空的形式写课题,齐读。
二、检查初读情况师:同学们课前对课文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通过初读,对课文整体感之如何呢?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1.读一读词语瘦小责怪脖子愧疚轮流突发奇想翻山越岭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理解词语愧疚突发奇想师:这两个词语你们理解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我理解了“愧疚”的意思,是指很难过,很惭愧的意思。
我是查字典理解的。
生:我理解了“突发奇想”的意思,是指突然之间产生的想法。
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
师:同学们非常会学习,能借助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主要内容师:通过初读,你知道课文讲的是有关什么人的什么事吗?你能用简单的三两句话概括一下吗?点名个别学生概括,师生一起概括。
4.教师总结学生的初读情况。
三、学文感悟过渡: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位母亲,及一个儿子即本文作者“我”的身上。
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又是怎样的一个儿子呢?这些,大家在预习的时候都做了充分的思考,现在,就把自己学习的收获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二)班交流汇报A.认识母亲,感受母爱1.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展示。
师: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位母亲,你们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生:我们小组认为这是一位坚强的母亲。
我们是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出的——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三、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 第一次抱母亲.二: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
生:(自由,轻声读文).师:读完了吗谁来说一说?生:我第一次抱母亲时,发现她很轻.师:(板书:轻).师:文中有句话,集中表达了我抱母亲时的感受。
生:是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师:(出示课件: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你找得很准确.谁愿意读读这句话?生:(读)师:看到母亲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难过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生:(无人回答)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相信大家会读懂它.。
生:集体读生:我读懂了,母亲很轻,作者感到难受。
生:作者没想到母亲会这么轻,感到很意外。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感到意外的?生:我是从竟然这个词看出来的。
.师:你真会读书.师:一个和母亲朝夕相处,再熟悉不过的儿子,为什么没想到母亲会这么轻(请大家动笔找到书中的句子,并读一读)。
生:边读边划生:因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
师:课件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4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优秀4篇《一次抱母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唐朝大诗人孟郊写的那首《游子吟》吗?师生齐背。
2、是啊,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子女用一生也报答不尽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三课——(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去感受那浓浓的母子情。
2、作者一次抱母亲,他感到母亲怎样?(很轻)交流,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指名读)3、母亲竟然这么“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很轻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一节。
交流句子,出示,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B: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再次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4、母亲“竟然”这么轻,“竟然”是什么意思?(没想到)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几十年来我没有发现母亲这么轻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节,圈画出有关的句子。
5、交流,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中的担子,……没想到……那么重的担子。
6、师引导:在我记忆中,母亲是怎样的?(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很辛苦)特别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抓住“总是、拉着、背着、100多斤、翻山越岭、年复一年”体会)7、并指导想象:是啊,母亲这么做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年复一年。
无论刮风下雨,也无论严寒酷暑,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直到我们长大。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四年级语文教案课前谈话(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体会说话的重要性。
处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同时进行了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师生关系融洽。
)师:请问你们是几班的?生:四、一班师:四、一班从这个一就可以看出来,样样领先。
事事走在前面。
我说的对不对?生:对。
师:那我们四、一班同学感觉到很自豪。
一是排头兵。
你们认识我吗?生:认识。
师:我叫什么?生:于……师:谁认识反字?生:于永正老师。
师:我问的是我叫什么,不是我干什么。
我叫什么?生:于永正师:回答正确。
我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
欢迎我吗?生:欢迎。
(生鼓掌)师:谁能说一句欢迎我的话?不要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
欢迎我的话张口就说。
生:欢迎于永正老师师:把话说完整了。
来干什么?生:欢迎于永正老师来我校讲课。
师:谁能在前面加一个词,让我听了更高兴?生:欢迎于永正老师来我校讲课。
我们感到很荣幸。
师:是感受,不是欢迎。
在他的基础上加一个词。
生:热烈欢迎于永正老师来我校讲课。
师:还是你棒。
会说。
江苏徐州离这里很远。
在他的话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什么词,让我听了更感动。
生:欢迎慈详的于永正爷爷来给我们上课,我们感到很荣幸。
师:加了个慈详的老爷爷。
生:(开心的笑)师:也可以,但是我是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
看到老师的辛苦,我会更感动。
想好没有?哦,有举手的。
生:热烈欢迎于永正老师亲自到我们学校来上课。
师:亲自上面再加一个词。
生:热烈欢迎于永正老师不远万里的来给我们上课。
师:鼓掌。
(生鼓掌)他毕竟不知道徐州离这里多远,所以用了不远万里这个词。
没有一万里,也没有一千里,只有七百华里--------三百五十公里。
那不用不远万里,换个什么词?生:热烈欢迎年轻的于永正老师不辞辛苦的来给我们上课。
师:不辞辛苦有了,但是表达的不准确。
生:热烈欢迎于永正老师千里迢迢的来给我们上课。
师:可以。
千里迢迢还可以换个什么词?远……生:远到而来。
4下13《第一次抱母亲》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次抱母亲》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母亲》【课前通过歌曲激发情感,通过谈话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师:有一个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她都会牵挂着我们,这个人就是—生:母亲。
师:是啊!每当看到“母亲”这个词,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温暖。
歌颂母亲是个永恒的主题。
(板书:母亲)师:每当看到“母亲”这个词,我们都会想起她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辛劳,母亲能让我们感觉到最温暖的地方是哪儿?生:怀抱。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经验,营造浓郁的亲情氛围,为学习新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母亲的怀抱是温馨的港湾。
从小到大,母亲无数次抱过我们。
有一位作家,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抱了一下母亲,并记下了那感人的一幕。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一次抱母亲》。
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课题)生:(看老师写课题。
)师: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1:读课题。
师:听得出来,你重读了“第一次”,能说说为什么吗?生1:我想告诉大家,这是第一次,有些特别,不同寻常。
师:谁再来读?生2:读课题。
师:大家发现了没有,她读的时候轻读了“抱”字,我们请她说说为什么?生2:我轻读了“抱”,我觉得“抱”这个动作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师:是呀,所有的感情全都包含在这样一个动作中了。
那么,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我”为什么要抱母亲?生2:“我”是怎么抱母亲的?生3:第一次抱母亲,“我”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
读书就要这样,从题目开始读起。
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对题目的思考,我们往往可以猜测到文章的大意。
师:今天我们来读读课文,真切的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
【质疑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精妙的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它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探究、发现、提出问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请注意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作者:罗琴[《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一、导入同学们,今天上了一天的课,肯定很累,那让我们先看一组温馨的画面吧。
(播放《摇篮曲》音乐,然后出示一组温馨的画面。
)同学们,透过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母亲)是啊,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我们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板书:母亲)谁读?(慈祥的母亲、是的善解人意、温柔、善良的母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
(板书)二、讲解1、了解抱母亲的原因。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情景,那么,我为什么会去抱母亲呢?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看看你是从哪个句子中知道的?划出来。
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①“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
②母亲很吃力,所以,我赶紧说——你从“赶紧”一词中体会到什么?“赶紧”就是抓紧时间,毫不拖延。
“赶紧”说,速度很快,很急。
因为“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
所以,我赶紧说——我听出一种急切。
还有谁试一试?(我听出了一份担忧。
我听出了一种关心。
我听出了一种疼爱。
)2、感受作者的心情。
抱母亲,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很不平静。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读读1、2自然段,想想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心情?画出相关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谁来说一说?(板书:难过、愧疚)●“我”心里为什么难过?①没有想到母亲很轻。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母亲很轻呢?出示: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吃惊,关心不够)(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他猛的一下,使出很大的劲!——他不能少用一点力气吗?他以为母亲——很重,其实他母亲——太轻了。
有多轻?(板书:轻)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难过,对母亲不了解)②没能帮母亲减轻负担。
出示: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及点评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及点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做到读准音、认清形、了解义。
理解本课出现的生词“愧疚、突发奇想”。
3、理解课文内容,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认识母爱的伟大,产生回报母爱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母爱的名言,现在咱们来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母爱名言。
师:今天咱们再跟随作家张敏钥一起去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用数空的形式写课题,齐读。
点评:教师重视资料的搜集和展示,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检查初读情况师:同学们课前对课文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通过初读,对课文整体感之如何呢?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1、读一读词语瘦小责怪脖子愧疚轮流突发奇想翻山越岭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理解词语愧疚突发奇想师:这两个词语你们理解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我理解了“愧疚”的意思,是指很难过,很惭愧的意思。
我是查字典理解的。
生:我理解了“突发奇想”的意思,是指突然之间产生的想法。
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
师:同学们非常会学习,能借助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点评:重视词语理解的方法指导。
3、课文主要内容师:通过初读,你知道课文讲的是有关什么人的什么事吗?你能用简单的三两句话概括一下吗?点名个别学生概括,师生一起概括。
点评: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训练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4、教师总结学生的初读情况。
三、学文感悟过渡: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位母亲,及一个儿子即本文作者“我”的身上。
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又是怎样的一个儿子呢?这些,大家在预习的时候都做了充分的思考,现在,就把自己学习的收获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二】全班交流汇报a、认识母亲,感受母爱1、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展示。
师: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位母亲,你们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生:我们小组认为这是一位坚强的母亲。
【教育资料】《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共两课时)学习精品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共两课时)【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第一次抱母亲》。
伸出右手跟老师写课题。
(师半蹲着、倾斜着身子,边写边述)这个“抱”要注意右边的写法,横折钩要小,因为下面还有竖弯钩,可为它留出位置。
“母”字要注意笔顺,点、横、点。
“亲”字第二横要长,下面横要短。
师:喜欢于老师写的字吗?生:喜欢。
师:很认真是吗?写给人家看的字,我是一点也不敢马虎。
师:预习了吗?生:预习了。
师:任何学科都要预习。
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生:我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
师:通过事表现了什么,想一想。
生:通过一件事表现了母爱,也说明了儿子很孝顺。
生:我知道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师:这样说就比较具体了。
生:我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我知道每个父母在子女母面前都不愿露出自己的短处,所以我们要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
师:会读书!想想,是短处吗?(师等待)。
生:(若有所悟):没有一个父母愿意让子女看出自己的困难,发现自己的短处。
师:用词准确,体会得很深刻。
生:每个母亲都不愿自己的子女受苦.情愿把苦自己来受,这就是母爱。
生:有一种爱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母爱。
师:这是诗一般的语言。
生:这篇课文通过抱母亲这件事写出了生活中最真实的母爱。
生:母爱是一本伟大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书,我们要一直读下去。
师(肯定地):要读一辈子!你们预习收获很大、很多。
不过刚才同学们说得都比较大,比较远,现在谁来说具体一点?生:作者认为他母亲有一百多斤,但实际上他母亲只有八十多斤,所以说他对母亲了解得太少了。
师:好,这叫具体。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母亲最重的时候有多少斤?生:只有八十九斤。
师:嗯,没有一百多斤,是八十九斤。
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数字,但你通过读课文已经记住了,并且说得那么清楚(师板书:89斤),很好。
她通过读书知道了母亲最重的时候只有八十九斤,你们又知道了什么呢?生:我知道母亲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委屈,就连他长大了挑一点柴火都不让。
4下13《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次抱母亲》执教时间:2010年4月25日执教班级:角斜沿口小学四年级2班执教老师:缪建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积蓄情感(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师: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也读过许多直接赞美母亲的文章,而课文的作者写的却是——(读题)生:齐读课题师:抱母亲,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很不平静。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地品味一下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心情。
【伴随优美的旋律,教师以简练的语言,创设情境,为课堂奠定感情的基调。
通过课文内容的复习,激活了已有的情感储备。
】二、品词析句,感悟深情师:配乐范读,课文2~3自然段。
生:边听边思考“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心情怎样?师:让我们回忆一下,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生:为母亲换床单。
师:当我抱起母亲,才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师:“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
【让学生尝试学习新知,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更会产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冲动。
】生1: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生2: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生3: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师:引读母亲病了,我左手——生: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师:当护士责备我时,我坦言—生: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师: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可事实上——生: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师:放声再读这三个“没想到”,联系上下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这样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习惯,边读边圈画批注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课堂实录
《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课堂实录课前交流(略)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伸出手和我一起写。
(教师指导把“抱”和“母”写工整)师:请读生:第一次抱母亲。
师:声音高了,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师:有进步,声音再放低些。
生:(轻声)第一次抱母亲。
师: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无论哪些方面。
请讲。
生:我知道了母亲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斤的担子。
师:“妹妹”前面加上“作者的”,否则引起歧义。
生:我明白了作者为什么抱母亲,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师:还有哪些收获,有多少说多少。
生:我读出了母亲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肯定)她读书很会思考,通过预习能记住这个数字。
这个数字很重要!师:生字认识了吗?我写一个你读一个。
(师转身写)你先不要读,我写完你读。
(教师板书:“越”)越可以和哪些字组成词语?生(回答略)师:翻山越岭,(教师将词语在黑板上补充完整)一起读。
生(齐读)翻山越岭师:把每个字读实,声音不要发漂,不要轻浮,要实在。
生:(轻轻读)翻山越岭师:“越”在这里当什么讲?生:越过师:等于没说生:穿过走过师:在《新华字典》里这个字有七种解释,这里是“跨”,取这个意向。
还有一个比较难认识的(教师板书“疚”)生:jiu师:疚,愧疚的疚(教师板书:愧)这个竖心旁原先是先中间后两边,现在是先两边后中间。
“疚”什么意思?生:内疚羞愧师:没有这个意向生:心里不好受。
生:不好意思的意思师:指导学生选择正确解释。
师:(指名同学读书)先读题目,其他同学看书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听。
生:母亲病了,住进医院。
我们兄弟轮流去守护母亲。
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恰逢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
师:先坐下。
读书要注意停顿。
一是给自己留出想像的时间,二是给听者留出想像的时间(教师板书:停顿)读书是要思考的。
(教师板书:思考)第三是要想像的。
(教师板书:想像)师:听我读。
(教师读刚才学生读的文字)。
注意停顿,读的时候要自然,像说话那样自然。
(指刚才读书的同学)重新读。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精选15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精选15篇)《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篇1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上网查找并阅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搜一搜:歌颂母亲的文章有哪些。
二、教学课题(教学目标)(一)、知识学习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语句。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思想教育: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文中的母子之间浓浓亲情,懂得母爱的伟大,并回报母爱。
(三)、知识拓展: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展开想象,写出对妈妈想说的话。
三、教材分析1、《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情感型课文。
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
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2、教学重点、难点:(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母子情深。
(2)、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文中的母子之间浓浓亲情,懂得母爱的伟大,并回报母爱。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方法1、揣摩细节描写的方法,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母子情深。
2、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3、使用多媒体、录音机等教学。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入课文1、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歌曲:2、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知道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第一次抱母亲》,去感受一位孝子的情怀,齐读课题。
是第几次抱母亲?用朗读告诉老师,再读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元月19日,苏教版全国第八次教材培训会在古城西安人民大厦的大礼堂隆重举行。
20日下午,特级教师于永正为大会献课,执教《第一次抱母亲》。
为了使没有机会亲临会场的网友也能领略大师的风采,现根据录像资料将课堂实录整理出来,以飨网友。
该实录未经于老师认可,如有不当之处,纯属绿宝石个人水平有限,敬请批评指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我吗?生:(或摇头,或不作声)师: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不是啊?生:(齐答)是。
师: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生不语)不知道?连我的姓儿你们1 / 16都不知道?老师没给你们说?没说呀,猜一猜,我看谁会听,刚才老师介绍了,他提到我的名字了,我看谁会听。
(请一学生)你来说。
生:于老师。
师:对,于永正。
她听到我姓于啦。
姓于,干钩于(边说边用手书空),两横一竖钩,干钩于。
这个字好不好认?生:(齐答)好认。
师:上课以前,你们老师一个字都没说我吗?没说我一个字?(学生无人举手)没说呀!哎呀,怎么能不说我呢?哦,说了,怎么说我的?生:她说今天有一位著名教师于永正来为我们上课。
师:哦,说了,而且还加了著名两个字,是吧?你信不信呢?生:(迟疑了一会儿)嗯--信!师:信!不过她很勉强,想了一会儿说:嗯--信!。
她这个表情很好,说信吧,又不太信;说不信吧,是老师说的。
你用个词儿来形---------------------------------------------------------------范文最新推荐------------------------------------------------------ 容你现在的心情,你的这个态度。
生:很犹豫吧。
师:这叫将--,半--(女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要不要别人帮忙呢?生:(女生终于想起来)是半信半疑。
师:对,半信半疑。
听她说的话,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对老师说的话半信半疑。
究竟你们老师说的对不对,看咱们的课上得好不好,看于老师会不会当你们的大朋友,是不是你们很好的大朋友。
咱们两节课以后你们再说说你们的看法,好不好?生:好。
师:见到我是不是很难过呀?(几个学生说不是)不难过呀?有失望吗?你看我往这一站,看到我会失望吗?肯定失望!肯定跟你想像中的于老师不一样,能不能告诉我,在你没有见到我以前,你想像中的于老师是什么模样?是什么样的老师?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说说看。
3 / 16生:他长得很年轻,高高的个子。
师:哦,她想像中的老师是年轻的,高个子的。
可我呢,一不年轻,二不高。
能不难过吗?能不失望吗?生:我觉得于老师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
师:哦,你想像中的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的。
生:因为我觉得人经过岁月才会有一定的收获。
(听课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师:哇,名言啊,这是名言;经典啊,经典。
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鼓励,这样我心里感到好受了,感到欣慰了,看来我们能把课上好了。
你们是西城区实验小学四(6)班,我猜得对不对?生:(齐)对。
师:四(6)班的同学都很棒,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咱们将在这一起上一节课,知道我们今天学什么课文吗?生:(小声齐答)不知道。
---------------------------------------------------------------范文最新推荐------------------------------------------------------ 师:不至于吧?真不知道?生:(小声答)不知道。
师:书看过没有?生:(齐)没有。
师:说实话,看了没看。
生:(齐)没有。
师:哎呀,很遗憾,我希望你们看一看,结果没看。
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
先跟我一起写课题好吗?(生:好。
)把右手伸出来,我这样写能看见吗?(生:能。
)师:(边板书边口述)写第一次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读一读。
(生读课题,速度较慢。
)师:速度再快一点,--第一次抱母亲。
(生再读课题。
)5 / 16师:像说话那样自然,--第一次抱母亲。
(生又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说说看。
生: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师: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这个问题问得......好象......得改一改。
分两次问,能改一下吗?......不想改?不想改也行。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是什么感受?师:从这个课题看,第一次抱母亲,肯定是她的子女,要么是她的儿子,要么是她的女儿。
她提的问题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作为子女的,抱母亲的子女是什么感受?还有没有问题要提?生:他是多大的时候抱母亲?师:哦,作者--也就是文章中的我在多大的时候抱母亲?多大的年纪抱母亲?---------------------------------------------------------------范文最新推荐------------------------------------------------------ 生:我提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事使我第一次抱母亲?师:哦,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抱母亲呢?生:我提的问题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师:好,看来同学们很会提问题。
我们读文章,第一次读到的是题目,读到题目就要想,刚才你们提到的问题就是你们思考的结果。
提得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抱母亲的人是什么感受?还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为什么要抱母亲?现在打开书,答案在书里,请翻到《第一次抱母亲》。
找到了没有?请翻到第69页。
请你们带着你们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课文里的生字都有拼音,不认得的字可以拼读一下,要求大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字记住,同时要思考你们的问题,好吗?各人读各人的,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时间大约五六分钟)师:读完的同学请坐好。
读了一遍课文,刚才你们提的问题,答案找到的请举手。
手放下。
你们提的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当中,只要一读,就能找到。
其实,我关心的不是你们的答案能不能找到,我最关心的是字,通过预习,通过读,认识不认识,课文能不能读正确,7 / 16读流畅。
生字都认识的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写一字,看谁认识,大家都不要读。
看我写字。
(师板书生字:越)认识的举手,请你来读。
生:这个字念yuè。
师:一起读。
(生齐读yuè)它在文章中组成了一个什么词?生:翻山越岭。
师:对,翻山越岭。
翻也是一个生字。
(边说边板书)小朋友看黑板,注意这个翻的写法,右边的横折钩在米的一横的地方起笔。
一起写岭。
越在这里当什么讲?猜。
生:越在这个词中是越过的意思。
师:越过的意思,跨过的意思。
翻山越岭连起来说怎么讲啊?生:走过很多的路。
师:走过很多的路。
翻过一道道山,越过一道道岭。
这是字面的---------------------------------------------------------------范文最新推荐------------------------------------------------------ 意思,还有一个最难认的字,我看谁记住了。
看黑板,一起跟我写,点,横......(板书:疚)这是个什么字呀?生:这个字念jiù。
师:一起读。
(生齐读jiù)它在课文里面组个什么词?一起说。
生:愧疚。
师:(边板书边说)竖心旁怎么写?先两边后中间。
光讲这个疚就是心里面不安,很不安。
愧呢?谁能连个词?生:惭愧。
师:愧是惭愧,疚是不安,甚至有些痛苦。
惭愧、不安,就是愧疚,懂了吗?(生齐答:懂了。
)师:一起把黑板上的两个词读一读。
(生齐读两遍)这是课文中最难认的两个字,我们都能认识了。
好了,现在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举手。
这次举手的人少了。
同学们,把书读好的确不容易,9 / 16举手的那么少,我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把课文读一遍,好吗?各人读各人的,我一会儿请同学们站起来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第二遍读课文的时候,表情和第一遍不一样,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课文读懂了,我从你们的表情上看出来了。
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一读?我想请五位同学来读,五段,一人读一段。
谁愿意读?(学生纷纷举手,师示意学生把手放下,走到第一排一个没有举手的女生跟前)你没有举手,我想请你读,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生小声回答:愿意。
师又走到后一排女生)你举手了,你来读第二段。
(师又走到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女生跟前,依次叫起了五名同学。
)其它同学注意听。
我来读课题,(走到第一个女生旁)还是你来读课题吧。
生:十三,《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师:(打断学生)停下来。
听我说,十三,可以不读,如果要读,就读成第十三课。
咱不读,上来就读课题。
读完课题以后要停一会儿,再读正文,要让人家思考,自己也思考一下。
然后读正文,这样读--(师拿起书进行示范)第一次抱母亲,(有意在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一会儿)母亲病了,这样读,给别人、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
再读。
---------------------------------------------------------------范文最新推荐------------------------------------------------------生: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病了,(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的时间稍长)师:有进步!停顿的时间再长一点儿。
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
(题目与正文之间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
师:我提示一下,句号要停顿。
为什么要停顿?因为一句话说完了要想。
住下读。
生: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我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学生把都字读得较重)师: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如果像你那样把都读得很响,转身的后边应该加个顿号,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说明转身和下床这两个动作都很吃力,但是书上没有这个顿号,因此这个都要读得轻一点儿。
(示范两遍)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跟着读。
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11 / 16师:(面对第一个女生)你也读一遍。
生: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会读了,大家像她一样再读一遍。
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你接着读。
生: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儿仰(áng)面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