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

合集下载

地球科学概论笔记

地球科学概论笔记

地球科学概论笔记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 古代的天圆地方说。

- 随着航海等活动的发展,逐渐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如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有力证据。

- 现代精确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大小的主要数据。

- 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地球的外部圈层。

- 大气圈。

- 组成:主要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等气体组成。

- 分层:从下到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 对流层特点:厚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是天气现象发生的主要场所,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 平流层特点: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臭氧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水圈。

- 组成:包括海洋水、陆地水(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大气水和生物水等。

- 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 范围:从地表向上可达23千米的高空,向下可深入到12千米的海底。

- 生物在地球圈层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地球的内部圈层。

- 划分依据: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 地壳。

- 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平均约39 - 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大洋地壳较薄,平均约7千米。

- 组成物质: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大洋地壳缺失硅铝层)。

- 地幔。

-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 地核。

- 分为外核和内核。

- 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三、地球的物质组成。

1. 矿物。

- 概念: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 分类: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自然元素矿物(如金、银等)、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氧化物矿物(如赤铁矿)、卤化物矿物(如石盐)、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等。

地球科学概论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科学概论 宇宙中的地球

③爆发变星:因星体本身的爆发而使得光度突然 增强的变星,进一步可分为新星和超新星。 新星:普通爆发的变星
超新星:比新星爆发更为剧烈的变星。有的学
者认为超新星的爆发是恐龙灭绝的原因之一。
(3)巨星:指体积大、密度低而具有很高光度的恒星。 (4)白矮星:指体积小、密度高而具有很低光度的恒星。
巨星和白矮星都是恒星演化的晚期阶段的产物
(一)恒星
3 恒星的种类:据光度等级可划分为 4 种:
(1)恒星:把光度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变的大多数恒星
称为恒星,如太阳属此类。
(2)变星:把光度在几年、几日甚至几小时内发生明
显变化的、特别是周期性变化的恒星称为变星。变星可
分为三类:几何变星、脉动变星、爆发变星。 ①几何变星:因几何位臵变化而发生变光现象的变星。 ②脉动变星:因星体本身周期性膨胀和收缩而使得光度 发生变化的变星 。
第三节 地球的形态、大小和表面特征
二 地球的表面特征 (一)大陆的地形特征 可分为 5 种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1山地(mountains): 指海拔在500m以上的隆起高地。按高 程和地形起伏特征可分为3类:500~1000m称为低山,1000~ 3500m为中山,3500m以上称为高山。
二 地球的表面特征 (二)海底地形 主要有大陆边缘、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三大地形单元 1 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之间的宽广地带,包括 5 种地形单元 :(1)大陆架(2)大陆坡(3)大陆基 (4)岛弧 (5)海沟 (1)大陆架:是指大陆的水下延伸部分。 特点:海底坡度平缓,平均0.10 ,一般小于0.30 ,水深平均 130m,最深达550m,一般<200m。
(2)星际尘埃:指微小的固体质点,占星际物质总质量的10%,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An Outline of Earth Sciences)是为地学类相关专业编写的地质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用书。

全书共19章,包括宇宙与行星地质学、元素与矿物、岩浆作用与火成岩、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地质年代和地球演化史、地震与地球层圈、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风化与剥蚀作用、河流及其地质作用、冰川与冰川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与海洋地质学、湖泊与沼泽、风与荒漠、块体运动、人类生存与地球环境等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地球的组成与演化、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地质现象的解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普及等。

具体来说,该课程可能涵盖以下内容:
1.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包括地球的结构、元素和化合物等。

2. 地球的历史和演化,包括地质年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地质年代的测定等。

3. 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和火山等。

4. 地球的水文地理和气候变化,包括水循环、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等。

5. 地球的资源和能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

6. 地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包括土壤环境、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7. 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包括地质调查、地球探测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应用等。

此外,该课程可能还会涉及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等。

总的来说,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地球家园,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并为后续的地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1.什么是矿床和矿石?矿床:地表或地壳里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开采和利用的矿物的集合体。

矿床:指在地壳中由成矿地质作用形成的,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符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

矿石:从金属矿床中开采出的并具有冶炼金属价值的固体物质,指在矿床中开采出来,并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其中提取一种或多种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天然矿物集合体。

2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有什么感觉?答:地震时发出的地震波,可以分为横波、纵波两类纵波的振动方向与传递方向一致,因此当纵波由震源向上传递时,地面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

横波的振动方向与传递方向互相垂直,因此当横波由震源向上传递时,地面的人们会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纵波速度快,先到达地面,横波速度慢,后达到地面。

另外,纵波可以在固、液、气各种媒介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因此,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先感到纵波到来,后感到横波到来,也就是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3.如果遇到地震,我们该怎么办?一是大地震时不要急。

要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选择。

如果您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要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地震发生后要迅速撤离,以防强的余震。

第二点是远离危险区,如果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果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第三,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第四,做好自我保护。

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一、相对地质年代概念、确定原理、地质年代表。

答:相对地质年代概念:地质时间系统最初主要是根据各种岩石的相对新老关系、即形成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来的,陈为相对地质年代。

它只表示顺序,不表示各个时代单位的长短。

用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方法确定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求得的为岩石绝对年龄,即绝对地质年代。

确定原理:1、地层层序律:沉积岩和喷出岩等成层产出的岩石,其原始产状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沉积或喷发物质层层叠臵,较老的岩层一定在下面,较新的岩层一定在上面。

即使以后受构造运动影响,岩层发生变形变位,只要二者未分开,未倒转,上面的岩层一定比下面的新。

2、化石层序率:就是利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化石(生物遗体或遗迹)是否相同来对比不同地区的岩层是否属于同一时代。

化石是岩层中保留的古生物记录。

生物进化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种演化规律是不可逆的,因此可利用一些演化较快、存在时间短、分布较广泛、特征较明显的生物化石种(标准化石)或生物化石组合,作为划分相对地质年代的依据。

每一地质时代以某种标准化石或或是组合作为标志。

3、地质体和地质界面的相互关系:这一原理主要用于岩浆岩,①一种岩浆岩穿插、关入另一种岩石,则明显北穿插的岩石形成较早。

②岩浆岩周围的“围岩”如在接触带附近有受焙烤、变质等现象,也表明围岩形成在现,演讲侵入在后。

③捕虏体为岩浆中捕获的周围岩石碎块,也可以帮助解决相对时代关系。

③沉积岩中砾岩中的砾石所代表的岩石一定比砾岩生成的早。

⑤也可推广用于一般地质界面。

如:根据断裂间的切割关系确定不同断裂形成的顺序等。

在实际地质工作中,也总是首先将各种沉积岩的相对年代确定下来,然后以其作为时间的已知标志,去分析判别其他岩石和地质事件的相对年代。

地层为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成层岩石组合,包括沉积岩、喷出岩和变质岩。

界、系、统与代、纪、世对应,是国际统一的,以一定的古生物特征为标准。

称为国际性地层单位。

二、滨海带地质作用答:滨海带:指低潮线与最大高潮线之间的地带,为海陆交互相。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和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的大气、水体、陆地以及生物圈等各个方面。

本文档将介绍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地球科学的定义和历史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通过分析地球的内部和外部过程,揭示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性质。

地球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人通过观察和实践,对地球的形成和现象做出了一些探索。

随着科学的进步,地球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到了20世纪,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了解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地球科学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地球科学的基础。

二、地球科学的主要内容地球科学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学科领域,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地理学。

下面将对每个学科领域进行简要介绍。

2.1 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岩石和地质过程的学科。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变质和变形等过程,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

地质学还研究岩石中的化石,揭示地球上古生物的生活和演化过程。

2.2 气象学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及其运动、现象和气候变化的学科。

气象学家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预测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

气象学还研究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等现象。

2.3 海洋学海洋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关现象的学科。

海洋学家研究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了解海洋的运动和动力系统。

海洋学还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

2.4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特征、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地理学家研究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了解地球的地貌、气候、生物和人文特征。

地理学还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三、地球科学的意义和应用地球科学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首先,地球科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和自然环境的特征,促进对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地球的物质、能量和运动规律。

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

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它主要关注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包括固体地球、液体地球和气体地球。

地球科学概论通过研究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揭示了地球的起源、演化和运动规律。

在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征。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由各种岩石和矿物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具有不同的厚度和组成。

接着,地球科学概论涉及地表形态和地貌的研究。

地表形态是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等。

地貌是地表形态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是地球地表的地貌特征。

地表形态和地貌的形成与气候、构造运动、水体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地表形态和地貌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质历史。

此外,地球科学概论还研究地球的气候变化和天气变化。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方面的变化。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期的大气状况,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地球的气候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轨道参数、大气成分等。

地球科学概论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和天气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气象系统。

最后,地球科学概论还研究地球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然而,人类的活动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地球科学概论通过研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第七节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及思维方法 第八节 地质学的发展与现状 地球科学的分科: 气象学 水文学和 海洋学 地理学 土壤学 地球物理学 环境地学 地质学 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迎接千喜年的挑战(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 会)(2000)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灾害频发 理论意义:
在地球科学中,地质学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欧洲18世纪进入产 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近代工业化的急速发展,使矿产的需 求日益增加,因而促进了找矿和地质调查工作,使地质知识与资料迅速 积累,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地质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于是地质学作为一门 独立的科学诞生了。|
在地质学的创立过程中,学术思想论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时的论战是 “火成论”与“水成论”、 “(渐)均变论”与“灾变论” “均变论”与“灾变论”的论战 “灾变论”的代表是法国学者居维叶(D.G.cuvier,1769一1832年), 他在研究巴黎盆地中的生物化石时发现,在相隔很近的岩层中动植物化 石群的种属有显著差异,曾经一度出现的古生物种属,后来竟完全绝灭而 代之以新的种属。 他还看到较老岩层发生裙皱,上面盖以水平的沉积岩层。于是他便认为 地壳曾经发生巨大变革,产生大灾变,致使地形改变、生物灭绝,以后在 一定的时间内又重新创造出新的动植物来。地球上曾经历了多次这样的 大灾变和再创造过程;最后一次大灾变发生在五六千年前,并造就了地 球的现今面貌和生物特征。 “均变论”与“灾变论”的论战 居维叶的“灾变论”强调地质发展过程中的突变阶段,虽有合理成分,但 他否认地球的渐近发展过程,并把其演变历史归结为古今没有联系的一 系列不可知的突然事件。 居维叶的重复创造与不可知的观点,特别是最后一次灾变的时间与圣 经中论述的“大洪水期”和“诺亚方舟”神话一致,因而受到了教会的欢迎, 得到广泛传播。 “均变论”与“灾变论”的论战 “均变论”——法国学者拉马克( Lamark ,1744-1829) 在研究巴黎盆地第三纪古生物化石时,发现生物的种与种之间有过渡关 系,某些种属是由另一种属发展而来的,并有由低级种属向高级种属演变 的规律。 他认为生物进化过程是极其漫长的,它与地球的演变历史同时进行。 “均变论”与“灾变论”的论战 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继承了郝屯(赫顿),的思想,经过与“灾变 论”的多次论战,在结合前人成果及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于1830年 出版《地质学原理》,明确提出地质学的现实主义原则(即“将今论 古”。指出地球的发展历史是漫长的,解释地球的历史用不着求助于上 帝和灾变,那些看来非常微弱的地质动力,经过长期缓慢的作用过程,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起源和历史1.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2.地球的形成和演化3.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成分4.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的证据二、地球的形状和测量1.地球的形状及其测量方法2.地球的众多坐标系3.地球的自转和引力场三、地球的大气系统1.大气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大气的气象要素和气象学定律3.大气的循环和气候形成4.大气污染和保护四、地球的水环境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水循环2.地表水的形成与分布3.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4.水污染和治理五、地球的岩石圈和内部构造1.地球岩石圈的划分和特征2.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性质3.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4.地震和地壳的变形六、地球的表层地质过程1.岩石的形成与变质2.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循环3.构造地质和地貌地质4.地壳的破坏与地表地貌的变化七、地球的生物圈1.生物的起源和演化2.生物圈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生物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八、地球系统科学1.地球系统及其相互作用2.全球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3.地球系统模型和模拟4.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系统管理九、地球科学的方法和应用1.地球科学的观测和实验方法2.地球科学的建模和计算方法3.地球科学在资源勘查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球的多个系统和领域,对于人类认识和研究地球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地球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变化,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探索地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1.野外实践在地球科学研究中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环节。

它能获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空间的广泛性决定了地球科学工作者首先必须到野外去观察自然界,把自然界当做天然的实验室进行研究,而不可能把庞大而复杂的大自然搬到室内来进行研究,只有针对性的到现场去认真,细致地收集原始资料,才能为正确的解决地球科学问题提供可能。

2.宙代纪世,与宇界系统两个地质时代体系有何对应关系和本质区别,试举例说明根据级次关系,地质年代表中划分出了相应的不同级别的地质年代单位,其中最主要的是宙,代,纪,世四级年代单位。

与宙代纪世相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它们是在各级地质年代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如显生宙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显生宙,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古生界,寒武纪形成的地层称为寒武系等等,依次类推。

3.花岗岩,砂岩及片麻岩各是由那种地质作用形成的,试说明其区的特征花岗岩是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作用是岩浆形成之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或喷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成分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冷凝形成岩石,花岗岩是喷出作用形成的。

花岗岩呈现肉红,浅灰,灰白等色,主要由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组成,石英含量>20%,中粗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砂岩沉积作用形成,沉积作用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砂岩是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片麻岩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作用是指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

片麻岩是由砂岩,花岗岩变质形成的,具片麻状构造,晶粒较粗粒状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长石含量大于30%。

4,发育在西北地区的山岳冰川地貌,沙漠地貌,和黄土高原及其沉积物是何种地质租用形成的,影响的因素是什么山岳冰川地貌是冰川的沉积作用,冰川的消融是冰川堆积的主要原因。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是指因地球的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

大气圈中的气体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上18km的范围内,往上气体变得极为稀薄。

由地表往上可分为五个次级圈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扩散层(散逸层)。

对流层:平均厚度12km,含大量水蒸气和尘埃。

表现为强烈的对流。

风、霜、雨、雪、雹、雾等气象现象均发生于此层。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地表以上55km的范围。

大气呈水平运动。

几乎不含水蒸气、尘埃,无天气现象。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地表以上85km的范围。

大气呈对流运动。

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暖层:从中间层顶到地表以上800km的范围。

内部存在多层的电离层,也称电离层,强烈反射无线电波。

扩散层:从暖层顶到外层空间。

物质多以原子、离子状态存在。

是地球物质向宇宙空间扩散的部位。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大范围的运动状态。

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大气周而复始的运动特点。

(蓝色的天空:这是由于大气中一些非常细小物质成分,如气体、粉尘等,它们的直径较阳光的波长小得多,因此,蓝色的散射量较之于其它任何一种颜色能更多的被选择散射。

这种散射称瑞利散射)( 地球自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作用于地表一切运动物体的力。

结果是沿前进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由水体构成的连续圈层。

水循环的方式有:海洋与大陆间的循环;地表与地下间的循环;生物体与周围空间的循环;圈与大气圈间的循环。

3、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地球表面特征1、大陆地形丘陵(高低不平,相对高程在200米以下的小山丘。

)平原(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

)高原(海拔高程在600米以上表面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

)盆地(四周是高原或山地中央低平(平原或丘陵)的地区。

)洼地(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如新疆鲁克沁洼地为-155m))2、海底地形三大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1)、大陆边缘:2)、大洋盆地(海洋的主体部分)3)、洋中脊(屹立于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脉”延伸于各大洋。

对地球科学概论的认识

对地球科学概论的认识

对地球科学概论的认识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涵盖了地球系统各个层面的学科,包括地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研究对象与任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分支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方法和技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未来发展与挑战等方面,对地球科学概论进行深入探讨。

一、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系统,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地球上的生命活动等。

其任务是通过对地球系统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地球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球科学概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尤其是在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海洋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

当前,地球科学概论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未来,地球科学概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综合性、全球性和可持续性,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支持。

三、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许多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例如,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循环、地貌形态、气候系统、生物群落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是理解地球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也是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

四、地球科学的分支学科地球科学可以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包括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海洋科学等。

每个分支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如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规律,地质学则关注地球上岩石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这些分支学科的深入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地球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五、地球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球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地质学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地理学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控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为了保护它,人类做出了种种努力,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造地球。

但是,这些行为都必须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并且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

一、自然环境资源系统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致使环境污染和破坏。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日益加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因此,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

1、自然环境资源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其中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因素。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工业迅速发展,各类污染排放量越来越多,造成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加上不合理地开发,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各类矿山及尾矿的贮量也越来越大,并将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工业废气、废水、废渣进入水体后,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中藻类等植物疯狂滋长,水面发臭,鱼虾死亡,水生动物的生命受到威胁;许多城市缺乏必要的生活和卫生垃圾的处理设施,任其随意倾倒,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在农田施用农药,杀死了害虫,破坏了天敌,而杀伤了益虫。

土壤的污染更为普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超标的农田减产几乎达到50%。

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极大关注。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把眼睛紧紧盯着自然资源,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目前,地球上许多资源已经枯竭,或者数量减少。

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世界上很多物种就会灭绝。

地球承载着人类,承载着生命,它的资源总有用尽的时候,然而,为了地球上的资源,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她。

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有充足的食物,更能满足我们的生存。

四、社会调控系统。

人类通过调节可控制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变化。

一般说来,可分为两种方式: 1、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主要是指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实施的干预和调节。

它通过法律、法规来协调社会各部门的利益关系。

在自然环境问题上,还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行政管理。

例如对水、大气、海洋、森林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野生动物、自然遗迹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耕地、矿产、水流、交通等建设项目的审批和实施等,都要受到宏观调控的制约。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质学(geology)研究的主体对象也是固体地球,当前主要是研究固体 地球的表层——地壳或岩石圈。地壳或岩石圈的厚度一般为几十到二百公里 左右,与地球的半径(6371km)相比只是一个很薄的表壳。这一薄壳之所以 成为地质学当前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方面是出于实际需要,因为这一层与人 类的生活、生产及生存都直接相关;另一方面是受现时人类能力的限制。人 们可以直接观测和研究地球表层,但现阶段人类尚无能力对地下深处进行直 接研究。钻井取样是目前人们获取地球较深部物质进行直接研究的唯一途 径,但由于受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钻井所能达到的深度是有限的。目前世 界上最深的钻井(12.5km)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岛,这一深度尚不足 该区大陆地壳厚度的二分之一。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学研 究的对象将不断向地球的深部(如地幔、地核)扩展。
地球科学概论
绪论
第一节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如人们要靠山 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 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 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 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 (geoscience)。
地理学(geography)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地理环境及其结构、 分布和演变规律,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一 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组成部分。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 形、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普通自然地理学、 区域自然地理学、地志学等。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和社会与自然地形、地理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政治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口与聚落地 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本文将通过对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的介绍,探讨地球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学科,它包括地球的形成、演化、构造、物质组成、能量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通过研究地球科学,人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环境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现象,包括地震、重力、磁场、地热等。

通过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方式,为地震预测和资源勘探提供依据。

地球化学研究地球上各种物质的组成、分布和变化,包括地球的元素组成、矿物质、岩石、水体、大气等。

通过对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上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了解地球上的化学循环和环境污染问题。

地球生物学研究地球上的生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古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

通过地球生物学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揭示生物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地质学研究地球的构造、历史演化和地质作用,包括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古生物学等。

通过地质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地壳的形成和变化过程,解读地质记录中包含的地球历史信息,为地质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科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球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对地球环境的全面了解,有助于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其次,地球科学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地球科学还为地震灾害预测、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之,地球科学概论涉及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对我们正确认识和保护地球环境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地球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总学时:80(自学64、面授16)教材版本:地球科学概论,缪启龙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1)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1 地球与宇宙:1.1.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1.2 地球与太阳;1.1.3 地球的卫星;1.1.4 地球运动1.2 天球与天球坐标系:1.2.1 天球;1.2.2 天球坐标系;1.2.3 太阳在天球坐标系中的视运动1.3 时间的计量:1.3.1 时间的概念;1.3.2 恒星时与太阳时;1.3.3 地方时与标准时1.4 季节与昼夜:1.4.1 太阳高度与季节;1.4.2 昼夜长短的变化1.5 太阳能量在地球上的带状分布说明:本章为重点章节,主要介绍日—地关系、地球在天球坐标系中的视运动及其计量方法、季节变化等,能使读者初步了解地球上能量收支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上自然资源、地貌特征分布规律。

难点是天球坐标。

第二章地球大气2.1 地球大气的组成 2.2 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 2.3 大气的运动 2.4 主要的天气系统 2.5 地球上的气候带说明:本章介绍大气的结构及运动,使读者对大气运动、天气、气候的一般知识有初步了解。

重点是大气运动、天气活动及气候带。

难点是天气系统。

第三章地球构造3.1 地球的圈层结构:3.1.1 地球的内部构造;3.1.2 地壳运动;3.1.3 地壳的演变。

3.2 大地构造学说:3.2.1 板块学说;3.2.2 大陆漂移说;3.2.3 地槽—地台说;3.2.4 地质力学学说 3.3 火山与地震:3.3.1 火山;3.3.2 地震说明:本章主要是阐述地球圈层结构,重点阐述大地构造学说、火山、地震,有利于学生理解大地构造、火山、地震与天气气候、地表环境之间的联系。

难点是大地构造学说。

第四章地球表面概况4.1 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演变:4.1.1 现代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4.1.2 地球形态的演化;4.1.3 地质年代 4.2 地形形成的基本规律及地貌表现:4.2.1 地形形成的动力;4.2.2 流水地貌;4.2.3 岩溶;4.2.4 干燥区地貌;4.2.5 黄土与黄土地貌;4.2.6 海岸地貌4.3 世界地形:4.3.1 世界地形总论;4.3.2 亚洲地形概述;4.3.3 欧洲地形概述;4.3.4 南、北美洲地形概述说明:本章为重点章节,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有其自身形成规律,其中气候是重要的因子,而地形又对气候、大气运动、地表环境有重要影响,所以本章还特地对世界地形作一扼要的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0818、0709、070503、070801
专业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地质学(一级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
考试科目代码:827 考试科目名称:地球科学概论
(一)考试内容
试题以常用的《地球科学概论》为蓝本,着重考查考生对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内容包括: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大气圈的结构,水圈的组成,地面流水的分类,地下水的分类,水圈的循环;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各圈层的主要物理状态,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异同。

二、矿物和岩石
矿物和岩石的概念及其异同,矿物的形态,矿物的物理性质,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成因分类,三大岩类的常见岩石。

三、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地质年代的概念,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

地质作用的类型,表层地质作用与内部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

四、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风化作用的三种类型,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的联系和区别。

河流的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岩溶作用发生的条件和岩溶地形,冰川刨蚀作用的特点,主要冰蚀地形,风蚀地形,海蚀作用与海蚀地形。

五、搬运、沉积、成岩作用
搬运作用的方式,不同地质营力的搬运作用特点,机械搬运作用的分选、磨园和沉积分异。

河流、海洋、地下水、冰川、风等地质营力沉积作用和沉积物特点。

成岩作用的概念,沉积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沉积岩的分类。

六、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岩浆和岩浆作用的概念,岩浆的SiO2的分类。

火山喷发类型,火山地形;侵入作用概
念,侵入岩的产状分类。

七、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概念,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三种方式,变质作用的四种基本类型。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关系。

八、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的概念,地层的三种接触关系,岩层产状三要素。

褶皱要素和褶皱的分类,节理和断层的异同,断层要素,断层的位移分类,野外识别地质构造的标志。

九、地球动力系统
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大陆漂移的证据,海底扩张的基本内容,海底扩张说的证据,板块构造的基本内容,板块边界的划分及板块边界的三种基本类型。

十、地球的资源
地球资源的概念和主要类型,矿产资源的种类,能源的概念及分类,煤和油气矿产的成因。

十一、地球的环境
大气污染的原因,大气环境变迁,生态环境的概念,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是:
1、基本概念要清晰,答题要简练、明了。

2、注意仔细阅读答题要求,答题要完整。

如多项选择题的要求“错选、多选均不得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把握不准时不宜多选;判断正误题若要求说明判别依据,则不可遗漏说明部分;读图分析题要仔细读图,按说明要求答题。

3、考试内容不超出教材范围,但部分试题(如论述题)属于综合性试题(如:“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正从‘资源型’向‘社会型’发展?”,“为什么说岩石记录了地壳发展的历史?”,“阐述“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教材中没有明确的或完整的答案,需要同学们综合应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知识作答。

此类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

(三)、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读图分析题、填空题、判断题、论述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