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李白》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菩萨蛮》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菩萨蛮》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菩萨蛮》阅读练习及答案《菩萨蛮》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菩萨蛮》阅读练习及答案1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本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3分)(2)、这首词表达感情含蓄委婉,请结合下阕对此简要赏析。

(3分)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春天烟雨迷蒙中,草木生机勃勃(1分),渔翁醉眠桥畔(1分)的闲适自得(1分)的图画。

(3分)(2).下闺抒情含蓄委婉。

一方面借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明自己对自然、田园的渴慕之情;另一方面借问答收束全词,通过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达田园风光美好,向往归隐之意,意味无穷。

(3分)赏析据此词原序所说,这首《菩萨蛮》当是戏拟王安石集句诗之作。

开首二句以极自然轻盈的笔法描绘了一幅闲适悠雅的溪桥野渔图。

一片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是烟是雨,叫人难以分辨,真是空翠湿人衣。

溪边桥畔,有渔翁正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化用杜甫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西郊》)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这句诗。

两句诗不仅从字面看放这里十分熨贴,而且从原作的意境看,也与这首词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诗句的媒介,将读者导向了杜甫的诗境,这些诗境又反过来丰富了这首词本身的意蕴。

这样便活画出整个风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世界。

江山如有待为作者移用的杜甫《后游》中的诗句,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却推开自己不说,而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热烈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

这样,词上下片意境相应,只将前面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自然地想到了开隐逸风气的陶潜,遂又随手拈来了杜甫的另一句诗此意陶潜解(《可惜》),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隐逸的主题。

【唐】李白《菩萨蛮》

【唐】李白《菩萨蛮》
杨雨品历代名家词连载 来自喜马拉雅
112.【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本期心情词签】
本期词签由海月儿独家提供
【本期关键词】相思离别孤独
【诗词原文】
《菩萨蛮》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精华赏析】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起首两句就颇具太白的非凡气度,和一般闺情词的儿女情长不同,一开始就渲染出一派辽阔高远的意境。放眼望去,近处是一片密布的树林,由近而远一直延伸到远方,树林间烟雾缭绕,更显出一种迷离的风致。而视线的远方,树林的背后,是连绵起伏的层层山峦,青碧的颜色让人心醉:“寒山一带伤心碧。”
李白是酷爱旅游,我曾经说过,爱上李白,就是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不过李白并不是无情无义的人,当离家太久太远的时候,他也会不可遏制的想家,这也是事实。因此接下来两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既可以理解为是游子在驿站的楼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游子在想象远方的家中,他的妻子是不是也像他一样,苦苦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呢?
尚思歌吹入,千骑拥霓旌。
3、《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4、《别内赴征三首》唐·李白
【其一】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其二】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知识点·速读】
1、我们一般认为李白是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他出生在碎叶,在今天吉尔吉斯共和国的托克马克附近,随父亲迁回四川绵州的时候,李白已经五岁了。

米芾《菩萨蛮》阅读答案

米芾《菩萨蛮》阅读答案

米芾《菩萨蛮》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题目】:
菩萨蛮
米芾
蒹葭风外烟笼柳,数叠遥山眉黛秀。

微雨过江来,烦襟为一开。

沙边临望处,紫燕双飞语。

举酒送飞云,夜凉愁梦频。

1.李白“举杯邀明月”,米芾“举酒送飞云”试赏析“举酒送飞云”一句。

(5分)
【参考答案】:李白邀“明月”,作者送“飞云”。

一“邀”一“送”,把“明月”、“飞云”当作自己的朋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了醉酒的神态,(2分)“举酒送飞云”飞云无语,飞云散去,更感伤心,写尽了自己内心的孤独。

2.这首词是怎样抒发感情的?(6分)
【参考答案】:作者伫立江边,看到江风吹动大片的芦苇,看到绿烟笼罩的垂柳,远山秀丽如眉黛,一阵细雨袭来,使烦闷的心胸顿时敞亮;可是他望见沙洲上紫燕双飞对语,又倍感孤独,只好举酒与飞云话别,夜深愁绪频频如梦,难以排遣心中愁绪。

(3分)全词由愁到忘愁再到愁绪难以排遣,感情曲折跌宕。

开篇即景生情,因“蒹葭”“烟柳”等美景而心境开阔,又因“紫燕”“飞云”哀景而生出孤独愁绪(3分)。

李白《菩萨蛮》全诗译文及赏析

李白《菩萨蛮》全诗译文及赏析

菩萨蛮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注释①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

南朝宋谢朓《游东田》:“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②暝色:暮色。

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④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歇息的亭舍,亲友离别之时,送客者往往止步于此。

按旧制,五里设置一短亭,十里设置一长亭。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

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

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赏析这首词被认为是后代词曲之祖。

关于这首词的作者归属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讨论最早开始于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菩萨蛮》之名,当起于晚唐世,按《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南部新书》所载与此亦同,则太白之世,尚未有斯题,何得预制其曲耶?”因此后人也就依据此认为此词非李白所作。

但据史料记载,《教坊记·曲名表》及敦煌曲均有此调名。

《教坊记》作者崔令钦是盛唐时人,此书成于安史之乱后,他所写即开元时调名,可见盛唐时已有《菩萨蛮》曲。

此外,据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记载:“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

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文中所说的曾子宣,就是曾巩的弟弟曾布。

曾巩是李白诗集的整理者,曾布家藏《古风集》载《菩萨蛮》一词为李白作,应该是比较可信的,所以还是把此词归为李白所作。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不同的手法,是词中经典的结构方式。

上片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以景衬情。

下片写情,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从词的整体上来看,情景相交,融成一片。

《菩萨蛮》诗歌鉴赏答案

《菩萨蛮》诗歌鉴赏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菩萨蛮①苏轼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③。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注】①原注:“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

”此为第二首。

②仙驭:仙驾,指仙人骑的鹤。

③世传牛郎、织女相见之夕必有微雨。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回”句写黑夜即将过去,曙光快要出现。

“云开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更阑”句具体描述五更时景象,月亮西沉,银河斜转。

“阑”是将尽的意思。

C.“枕上”二句拟想牛郎、织女从梦中惊醒的情景,“疏雨”渲染了悲伤的气氛。

D.“相逢”二句与“金风玉露一相逢”二句写法有相似之处,情感则有同有异。

16.下阕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参考答案:17.D(“写法有相似之处”不对。

“相逢虽草草”二句用白描手法,写牛郎、织女相会的匆忙仓促;“金风玉露一相逢”二句则用烘托、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牛郎、织女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18.手法:①想象。

词人想象,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度相见,但不会羡慕人间夫妻。

②夸张。

人间…日有如一年,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人的烦恼、苦痛之多。

情感:①对牛郎、织女的羡慕之情。

牛郎、织女生命永恒,青春常驻,令词人心生羡慕。

②对政治斗争的畏惧之情。

词人在“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虽死里逃生,犹心有余悸,故觉度日如年。

(每答出…小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6分。

“手法”答顶真可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完整版)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完整版)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学习要点】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了解考查模式,弄清景物形象命题指向4掌握答题步骤,归纳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

【知识铺垫】1。

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一)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送李端》(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范例剖析】赏析意象与意境:【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菩萨蛮古诗鉴赏附答案

菩萨蛮古诗鉴赏附答案

菩萨蛮古诗鉴赏附答案菩萨蛮古诗鉴赏附答案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闺怨 B.梳妆 C.相思 D.送别(2)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

(2分)(3)曾经的经历与该词中主人公的境况有相似之处的诗(词)人是()(2分)A.李清照 B.李贺 C.李白 D.李绅参考答案:(1)D(2)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3)A阅读练习二:1.花面交相映化用了唐代诗人的诗句。

(2分)答:.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

2.简要赏析度的妙处。

(3分)答:度,度过,纷披,描写了如云鬓发纷披于白净如雪的脸庞的情状;(2分)化静为动,富于联想与想象。

(1分)3. 简要赏析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两句。

(3分)答:最后两句运用反衬手法,(1分)以绣罗襦上的金鹧鸪的成双成对反衬美妇的孤独和寂寞。

(2分)赏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赏析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赏析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赏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赏析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作者: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释①平林:平展的树林。

②漠漠;迷蒙貌。

③伤心碧:使人伤心的碧绿色。

一说“伤心”表示程度,与“极”同义。

④暝色:夜色。

⑤玉阶:阶之美称。

一作“玉梯”。

⑥伫立:久立。

⑦归程:归途。

⑧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

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

“更”,一作“连”。

亭,《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译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

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

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

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

赏一: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

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

”此词境界似之。

然其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

此两句,白内而外。

“瞑色”两句,自外而内。

烟如织、伤心碧,皆瞑色也。

两句折到楼与人,逼出“愁”字,唤醒全篇。

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

下片,点明“归”字。

“空”字,亦从“愁”字来。

乌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心情。

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

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

粱元帝赋云“空伫立”。

“何处”两句,自相呼应,仍以境界结束。

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语意含蓄不尽。

赏二:此词为登临望远、抒怀愁思之情。

开篇词人用画笔在广漠的平林上抹出牵动愁思的如织暮烟。

画面的静景带有动势,它暗藏着时间的瞬息之间的冉冉推移。

当远着暮霭笼罩的平林的第一眼,望中还呈现着寒碧的山光,该是太阳下山没多久吧!但一转眼,暝色悄悄滴降临了。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 第2单元 自主赏析4 菩萨蛮(其二)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 第2单元 自主赏析4 菩萨蛮(其二)

第二单元自主赏析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天姥.(mǔ)木屐.(jī) 澹澹.(dàn) 石扉.(fēi)B.訇.(hōng)然渌.(lǜ)水战栗.(lì) 霓.(ní)裳C.嗟.(jiē)叹鸾.(luán)鸟青冥.(míng) 恍.(huǎng)然D.栖.(qī)隐东南坼.(chè) 涕泗.(sì) 垆.(lú)边【答案】B(渌:l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网络购物正在成为人们最习惯的购物方式,2015天猫双十一购物节24小时内销售额达到571亿,这一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加速了一些实体店转投淘宝的步伐。

B.一些地方和部门热衷于甚至迷信评比考核、总结表彰,大有用“应试教育”思路搞“管理”的趋势,有了“应试”这个指挥棒,写材料搞总结自然就大行其道....了。

C.韩美启动2015年度“关键决断”联合演习。

朝鲜投桃报李....,于2日清晨从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南浦地区向东部海域发射了2枚短程弹道导弹。

D.《中国好声音》一反有些选秀节目“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好声音”为唯一评判标准,带给观众朴实无华的感动,赢得了溢美之词....。

【答案】B(B项大行其道: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

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

符合语境。

A项“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只看到了该词中包含的“惊讶”意味,而没有顾及词语的完整义;C项“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望文生义;D.“溢美之词”意思是“过分夸赞的话语”,多贬义。

此句褒贬失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调查显示,一些人之所以春节不愿回家,除了事业、经济等因素外,还有假期短和回农村不适应等原因,也使有些人患上了“春节恐归症”。

菩萨蛮阅读理解参考答案(优秀范文5篇)

菩萨蛮阅读理解参考答案(优秀范文5篇)

菩萨蛮阅读理解参考答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菩萨蛮阅读理解参考答案菩萨蛮(唐)温庭筠宝函①钿雀②金鸂鶒③,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④。

鸾镜⑤与花枝,此情谁得知?[注释].①宝函:华美的梳妆盒。

②钿雀:雀饰的金钗。

③鸂(xī)鶒(chi):水鸟名,又称紫鸳鸯。

这里是金钗上的装饰。

④芳草江南岸:化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升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⑤鸾(lun)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妆镜。

1、下面对这首晚唐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宝函钿雀金鸂鶒”触物生情,女子看到金钗上成双成对的“鸂鶒”时内心充满了一丝喜悦,表现了她内心与之相似的愿望。

B、“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虚实结合,由眼前回忆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

C、“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两句实写窗外春景之繁盛、游子无信,反衬内心之思念愁苦之情。

D、“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中“枝”与“知”谐音双关,女子感慨自己的相思之情无人理解,只有妆镜与花枝知道。

参考答案:选AC。

解题说明:本题考查诗词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宝函钿雀金鸂鶒”,写女子晨起梳妆,她看到成双成对的“金鸂鶒”,与自己眼前的孤单寂寞恰好相反并形成对比反衬,内心应充满了悲愁苦闷。

所以A错。

同时结合下文,本词主要表现了女子的相思苦闷,“喜悦”与全词格调不合。

C项亦实亦虚,暗用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青青”的典故,写爱人远出不归,音问断绝。

解答本题,既要熟悉诗歌鉴赏必须掌握的各种手法,又能结合诗词内容作恰当的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情感流程。

(6分)参考答案:女子晨起化妆,饰物上成双的鸳鸯触起她内心的伤感孤独(1分);于是移目向外,试图排遣,沉香阁外吴山青翠碧绿(1分);杨柳又轻细如丝,使她回想起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女子沉浸在回忆的悲伤中(2分);眼前芳草茂盛萋萋,而远去之人无音讯到画楼,女子由回忆回到现实,内心有着春归人不归的隐痛和更加强烈的孤独(2分)。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①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②。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③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④【注释】①漠漠:烟雾弥漫的样子。

谢朓《游东田》:“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碧:青绿色。

②暝色:暮色。

人:游子自指。

③玉阶:白石台阶,以其光洁细腻似玉,故径称之。

空:徒然,白白地。

伫(zhu 助)立:久久地站着。

④亭:古时修设在路边供行人歇息的亭舍,各亭间距离不等,一般说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

更:连接不断。

【译文】平野上林木已笼罩在层层烟雾中,连绵群山蜿蜒如带,也浸透寒意,那碧绿的山色勾引起哀哀的离情。

暮色冉冉地降临高楼,楼头的游子正独自远眺伤神。

人立石阶许久许久,群鸟归巢急急匆匆。

啊,落拓飘零,何处是我最终的归宿,何时才能踏上归家的路程?唉,眼望着长亭接着短亭,我心中但觉一片空茫与迷蒙。

【集评】宋·黄升:“二词(指此首与《忆秦娥》》)为百代词曲之祖。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明·卓人月、徐士俊:“词林以此为鼻祖,其古致遥情,自然压卷。

”(《古今词统》卷五)近代·俞陛云:“以词格论,苍茫高浑,一气回旋。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赏析】词写游子思乡之愁。

上片由远而近,以景衬情。

“烟如织”、“寒山碧”,反衬着游子迷惘伤感的情怀。

“暝色入高楼”,时光流逝,物换景移,引出楼头远眺之人——乡愁满怀的游子。

下片由近而远,抒发乡愁。

借宿鸟归飞起兴,自然贴切,内蕴丰厚,由思乡而思及人生归宿。

长亭短亭,寄意言外:千里万里,欲归无计。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一、教学目标:1、回顾学过的诗歌,总结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2、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进而理解诗歌内容。

二、教学重点:目标 1教学难点:目标 2三、教学过程:(一)明确概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就叫意象。

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二)常见意象及其内涵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3.以折柳表惜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唐李白《忆秦娥》)4.以“蝉”喻品行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姜夔《扬州慢》)“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刘禹锡《乌衣巷》)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菩萨蛮》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菩萨蛮》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菩萨蛮》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原文】: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注释】: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②樽:酒杯【翻译】画船上的船夫捶着鼓催促着你启程,在高楼上我端着酒想把你留住。

是去还是留,真叫人难以抉择,此时西江的潮水将要平息。

【赏析】这是一首惜别词。

作者词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劝住对方的眼泪,这种抒写伤离恨别心绪的表现手法,与宋词中写离别时常见的缠绵悱恻、肝肠痛断、难舍难分的情状有所不同。

这首词从送别写起。

捶鼓,犹言敲鼓,是开船的信号。

船家已击鼓催行,而这一边却楼上把盏劝酒。

“催”,见时间之难以再延。

“留”,见送行人之殷勤留恋。

一“催”一“留”,就把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来了,并且带动全篇。

“去住若为情,即由首二句直接逼出,欲去不忍,欲住不能,何以为情?这一问见别离之极度苦人。

”西江潮欲平“的好处于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由前面击鼓催客、高楼把酒的场面推出一个江潮涨平的辽阔场景。

句中的”欲“字包含了一个时间推进过程,说明话别时间颇长,而江潮已渐渐涨满,到了船家趁潮水开航的时候了。

换头就江潮生发,潮水有信,定时起落,所以说“容易得”,然而它能送人去却未必会送人来。

一旦南北分离,相见即无定期故云“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结穴处一笔宕开,颇值得玩味。

“此樽空”,遥承上片次句“把酒留君”,“樽空”见情不忍别,共拚一醉。

但即使饮至樽空,故人终不可留,所以结尾则由叹见面之难,转思它日再会,发出“知君何日同”的感慨。

描写,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

下片“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仍不离眼前景象,而更侧重写意念,以传达人物的心境。

结尾二句虽然表现为感慨,却又是循上文章活动继续发展的结果。

所循的思路应该是: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

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结合。

词中以回环往复的语言节奏,来表现依依不舍、绵长深厚的“思致”。

菩萨蛮李白解析此诗

菩萨蛮李白解析此诗

菩萨蛮李白解析此诗摘要:1.概述菩萨蛮词牌及李白创作背景2.分析菩萨蛮词牌的特点及李白运用手法3.解读李白《菩萨蛮》诗句中的意境与情感4.评价李白《菩萨蛮》的艺术价值与影响正文:一、概述菩萨蛮词牌及李白创作背景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代表作有《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唐玄宗时,有狄仁杰执政,禁止民间歌舞,仅给官伎演奏,于是奏请玄宗,批准宫中习奏《菩萨蛮》。

李白创作《菩萨蛮》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

二、分析菩萨蛮词牌的特点及李白运用手法1.菩萨蛮词牌特点:字数固定,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音韵丰富,押韵严格;句式灵活,注重抒情。

2.李白运用手法:在《菩萨蛮》词中,李白充分发挥了抒情功能,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解读李白《菩萨蛮》诗句中的意境与情感1.“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诗句通过平林、烟、寒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辽阔、苍凉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词人离愁别绪的情感。

2.“无数铃声摇过,一夜征人梦”:诗句以铃声为象征,寓意着征人离别之夜的梦境,展现了词人对家国情怀的抒发。

3.“西风残照,汉水阔”:诗句通过西风、残照、汉水等意象,传达出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四、评价李白《菩萨蛮》的艺术价值与影响1.艺术价值:李白的《菩萨蛮》以独特的抒情手法、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词句,展现了其高度的艺术价值。

2.影响:李白的《菩萨蛮》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唐代词坛的经典之作,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极大的启示。

唐宋名家词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河南大学

唐宋名家词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河南大学

唐宋名家词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河南大学河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没有出现在“旗亭画壁”故事中的诗人是:答案:李白2.关于词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创作目的很严肃3.从《教坊记》曲调名称可以看出表现民俗和民间信仰的是:答案:《二郎神》4.李白《菩萨蛮》的最早记载是以下哪部书?答案:文莹《湘山野录》5.关于李白《忆秦娥》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时间是在春天6.刘禹锡《杨柳枝》中提到了《招隐士》,是因为这首西汉歌曲吟咏了哪种植物?答案:桂树7.以下句子中使用了隐喻和双关的是:答案:道是无晴还有晴8.对“吴娃双舞醉芙蓉”的解读正确的是:答案:吴地女子舞姿妩媚9.以下词调白居易没有用过的是:答案:蝶恋花10.关于“拟情”创作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辛弃疾采用这种创作模式第二章测试1.因为个人恩怨阻碍温庭筠的科举之路的宰相是:答案:令狐绹2.评价温庭筠作品文辞华美的关键词是:答案:秾艳3.表示温庭筠词文辞华美艳丽、情感凄苦的关键词是:答案:绮怨4.以下句子与眺望有关的是:答案:凭栏魂欲消5.以下句子中的意象与信使有关的是:答案:雁飞残月天6.以下不属于温庭筠词表现对象的是:答案:女子的勤劳7.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没有写到的是:答案:发钗8.“千万恨,恨极在天涯”中的“恨”表达的意思是:答案:刻骨相思9.下列说法并非“画楼相望久”表达的意思的是:答案:女子陶醉于美丽的风景10.温庭筠的《更漏子》(柳丝长)中没有写到的鸟类是:答案:喜鹊第三章测试1.冯煦对冯延巳的评价中没有涉及的人物是谁?答案:温庭筠2.对冯延巳词“深俊婉约”特点中的“深”理解正确的是:答案:词中往往有所寄托3.蔡嵩云认为冯延巳词“在五代别具一种风格”的情感表达是:答案:缠绵悱恻4.对“柳外秋千出画墙”中的“出”字理解不正确的是:答案:表现画墙很高5.以下用“金”、“玉”的句子,出自冯延巳《采桑子》的是:答案:玉箸双垂6.“玉佩天涯远”中的“玉佩”是指:答案:男子7.冯延巳的词存在误收的情况,容易和谁的词混淆?答案:欧阳修8.对“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理解错误的是:答案:不知道庭院有多大9.“将远恨,上高楼。

李清照菩萨蛮阅读答案

李清照菩萨蛮阅读答案

李清照菩萨蛮阅读答案以下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李清照菩萨蛮阅读答案(共含11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菩萨蛮李清照阅读答案菩萨蛮李清照阅读答案《菩萨蛮》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即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题目:①请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

(2分)上阕:下阕:②有人认为,末句的香消酒未消的两个消字用得好。

请简要说说理由。

(4分)③简析本词的主要艺术手法。

(4分)参考答案:①能力目标:理解、概括诗词内容。

参考答案:早春之喜思乡之愁 (1点1分共2分)②能力目标:准确理解诗词用字。

参考答案:消:消散。

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1分)醉深说明愁重,(1分)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1分)对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

(1分)③能力目标:比较准确地分析诗词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对比手法(乐景衬哀情)(1分)上阕写早春时天气的暖和和词人欢欣的情绪,衬托下阕愁思深重,借酒浇愁,(1分)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1分)篇2:李清照菩萨蛮阅读答案李清照菩萨蛮阅读答案【原文】菩萨蛮①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

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问题】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4分)(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2分)(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参考答案】1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李白《菩萨蛮》阅读答案

李白《菩萨蛮》阅读答案

李白《菩萨蛮》阅读答案
李白《菩萨蛮》阅读答案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情思。

答题兵法:这类题目,它在分评价诗歌主旨或思想感情时,出现有两种或几种看法:
一是诗歌较为显现的主旨、思想情感,也就是说历年来为大众所赞成或肯定的'说法;
二是诗歌的隐现主旨或思想情感,也就是根据诗歌内容,也可以理解成为另一种主体表达意思,也就是常说是创新主旨和创新看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中立性质的,它介乎于前后两者之间。

对于这类型的题目,我们应该抓住历年来被众人所赞成或肯定的那主旨、思想情感来答。

一般这种说法常在“第一”的位置上,因为同意这种说法,发现答题的地方较多也较为明显,较容易阐述自己同意的原因,理由会多点,严密性也容易把握,漏洞会少点。

智慧树唐宋名家词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唐宋名家词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唐宋名家词章节测试答案1、单选题:没有出现在“旗亭画壁”故事中的诗人是:选项:A:王昌龄B:王之涣C:李白D:高适答案: 【李白】2、单选题:关于词的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属于流行歌曲B:用来娱乐C:来自于民间D:创作目的很严肃答案: 【创作目的很严肃】3、单选题:从《教坊记》曲调名称可以看出表现民俗和民间信仰的是:选项:A:《采莲子》B:《兰陵王》C:《踏谣娘》D:《二郎神》答案: 【《二郎神》】4、单选题:李白《菩萨蛮》的最早记载是以下哪部书?选项:A:黄升《花庵词选》B:邵博《邵氏闻见后录》C:曾巩《李太白集》D:文莹《湘山野录》答案: 【文莹《湘山野录》】5、单选题:关于李白《忆秦娥》的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写到了汉代陵寝B:写到了重阳节C:时间是在春天D:借“伤别”反思历史和现实答案: 【时间是在春天】6、单选题:刘禹锡《杨柳枝》中提到了《招隐士》,是因为这首西汉歌曲吟咏了哪种植物?选项:A:桂树B:杨柳C:竹枝D:梅花答案: 【桂树】7、单选题:以下句子中使用了隐喻和双关的是:选项:A:道是无晴还有晴B:美人楼上斗腰肢C:山桃红花满上头D:塞北梅花羌笛吹答案: 【道是无晴还有晴】8、单选题:对“吴娃双舞醉芙蓉”的解读正确的是:选项:A:吴娃是吴地的孩子B:吴地女子舞姿妩媚C:芙蓉用于酒宴醒酒D:吴地是杭州答案: 【吴地女子舞姿妩媚】9、单选题:以下词调白居易没有用过的是:选项:A:杨柳枝B:长相思C:忆江南D:蝶恋花答案: 【蝶恋花】10、单选题:关于“拟情”创作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词的题材不脱离现实B:讲究词的形式美C:温庭筠采用这种创作模式D:辛弃疾采用这种创作模式答案: 【辛弃疾采用这种创作模式】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因为个人恩怨阻碍温庭筠的科举之路的宰相是:选项:A:徐商B:裴诚C:令狐绹D:段成式答案: 【令狐绹】2、单选题:评价温庭筠作品文辞华美的关键词是:选项:A:恺恻B:窈深C:秾艳D:幽怨答案: 【秾艳】3、单选题:表示温庭筠词文辞华美艳丽、情感凄苦的关键词是:选项:A:艳丽B:侧艳C:绮怨D:幽约答案: 【绮怨】4、单选题:以下句子与眺望有关的是:选项:A:暂来还别离B:画楼音信断C:绿窗残梦迷D:凭栏魂欲消答案: 【凭栏魂欲消】5、单选题:以下句子中的意象与信使有关的是:选项:A:雁飞残月天B:玉关音信稀C:双双金鹧鸪D:燕归君不归答案:【雁飞残月天】6、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温庭筠词表现对象的是:选项:A:女子的外表B:女子的居住环境C:女子的勤劳D:女子的饰物答案: 【女子的勤劳】7、单选题: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没有写到的是:选项:A:头发B:发钗C:眉毛D:镜子答案: 【发钗】8、单选题:“千万恨,恨极在天涯”中的“恨”表达的意思是:选项:A:刻骨相思B:无尽的怨恨C:无法到达的恨D:切齿痛恨答案: 【刻骨相思】9、单选题:下列说法并非“画楼相望久”表达的意思的是:选项:A:女子陶醉于美丽的风景B:女子希望早点看到归来的人C:女子久久伫立凝望D:女子希望归来的人早点看到自己答案: 【女子陶醉于美丽的风景】10、单选题:温庭筠的《更漏子》(柳丝长)中没有写到的鸟类是:选项:A:鹧鸪B:大雁C:喜鹊D:乌鸦答案: 【喜鹊】。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鉴赏及译文参考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鉴赏及译文参考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鉴赏及译文参考《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是由李白所创作的,这首词通过描写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象家人盼归的形象,抒发了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代: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更短亭一作:连短亭)《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之上暮烟笼罩一片迷蒙,仍是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

夜色弥漫进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

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注释菩萨蛮,唐教坊曲名。

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

《杜阳杂编》说:“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为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后来,《菩萨蛮》便成了词人用以填词的词牌。

但据《教坊记》载开元年间已有此曲名。

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

漠漠:迷蒙貌。

烟如织:暮烟浓密。

伤心:极甚之辞。

愁苦、欢快均可言伤心。

此处极言暮山之青。

暝色:夜色。

玉阶:玉砌的台阶。

这里泛指华美洁净的台阶。

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等候。

归:一作“回”。

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

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

亭,《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更”一作“连”。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赏析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

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菩萨蛮李白》阅读答案
《菩萨蛮李白》阅读答案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情思。

答题兵法:这类题目,它在分析评价诗歌主旨或思想感情时,出现有两种或几种看法:一是诗歌较为显现的主旨、思想情感,也就是说历年来为大众所赞成或肯定的说法;二是诗歌的隐现主旨或思想情感,也就是根据诗歌内容,也可以理解成为另一种主体表达意思,也就是常说是创新主旨和创新看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中立性质的,它介乎于前后两者之间。

对于这类型的题目,我们应该抓住历年来被众人所赞成或肯定的那主旨、思想情感来答。

一般这种说法常在“第一”的位置上,因为同意这种说法,发现答题的地方较多也较为明显,较容易阐述自己同意的原因,理由会多点,严密性也容易把握,漏洞会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