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萧宗六+13-18

合集下载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13-1813 智育管理过去出版的学校管理学教材中,一直没有智育管理的内容,而在谈智育管理时,都是用教学管理来代替,所有教材无一例外都是讲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育管理、美育管理和劳动技术教育管理,唯独没有智育管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上,一直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教育学教材分为四大部分: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与领导。

以发行量最大的由华中师范学院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为例,该书一直采用上述模式,到1987年修订再版时,“除增删和调整了某些章节外,总的框架没有大变,例如未把‘智育’列为专章。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原教材的框架是完全合理的,而只是由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暂时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新的体系或逻辑结构。

”这种观点对整个教育界影响很大。

学校管理学是在教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此观点的影响下,学校管理学也就沿用了这个体系,一直也没有专门的智育管理。

从1981年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出版的《学校管理》开始,所有的学校管理学教材,在学校各项具体工作管理的分章论述中,都顺理成章地讲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育管理、美育管理、劳动技术教育管理,而没有智育管理这一章。

二是以教学代替智育。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或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智育’’和“教学’’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所以明确“智育”的概念,区分“智育”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智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智育与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教学仅仅是它的一种途径,智育还有其他更加广泛的途径,而教学又不仅仅是智育的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换句话说,智育的途径,有的是教学,有的不是教学;而作为教育途径的教学,有的是智育途径,有的不是智育的途径。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22年人教第四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根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根底。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

1904年1 / 54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

二、名词: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

二、名词: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②、传授知识任务:向学习者系统介绍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常识,为学校管理者释疑解惑,开阔眼界,活化思维,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提供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质。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第十三章、智育管理一、智育管理的意义:智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智育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务(一)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二)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三)发展学生的智力一、教学工作管理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中小学所担负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以及国家所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要求(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二)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关系1.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4.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三)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制度三、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1.坚持以教学为主,稳定教学秩序2.抓教育思想问题3.抓教学改革,鼓励创新4.抓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结构体系:1.全校教学工作计划:(1)教学情况分析(2)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3)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内容和措施。

2.教学研究组(教研组)工作计划:(1)对本组前一学期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的简要分析(2)本组在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设想和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课题及其要求(3)按周安排好各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4)本组课外活动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3.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四、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一)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二)加强教导处的建设(三)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四)合理分配教师的力量五、教学过程的管理(一)备课管理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2.全面了解和分析研究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3.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二)课堂教学管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组织严密(三)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管理1.控制作业量2.精选作业习题3.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四)课外辅导管理1.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2.指导教师改进课外辅导方法3.指导教师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严禁用课外辅导代替课堂教学。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

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13-18

13 智育管理过去出版的学校管理学教材中,一直没有智育管理的内容,而在谈智育管理时,都是用教学管理来代替,所有教材无一例外都是讲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育管理、美育管理和劳动技术教育管理,唯独没有智育管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上,一直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教育学教材分为四大部分: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与领导。

以发行量最大的由华中师范学院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为例,该书一直采用上述模式,到1987年修订再版时,“除增删和调整了某些章节外,总的框架没有大变,例如未把‘智育’列为专章。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原教材的框架是完全合理的,而只是由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暂时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新的体系或逻辑结构。

”这种观点对整个教育界影响很大。

学校管理学是在教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此观点的影响下,学校管理学也就沿用了这个体系,一直也没有专门的智育管理。

从1981年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出版的《学校管理》开始,所有的学校管理学教材,在学校各项具体工作管理的分章论述中,都顺理成章地讲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育管理、美育管理、劳动技术教育管理,而没有智育管理这一章。

二是以教学代替智育。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或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智育’’和“教学’’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所以明确“智育”的概念,区分“智育”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智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智育与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教学仅仅是它的一种途径,智育还有其他更加广泛的途径,而教学又不仅仅是智育的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换句话说,智育的途径,有的是教学,有的不是教学;而作为教育途径的教学,有的是智育途径,有的不是智育的途径。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

二、名词: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②、传授知识任务:向学习者系统介绍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常识,为学校管理者释疑解惑,开阔眼界,活化思维,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提供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质。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

二、名词: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学校管理学-教学大纲

学校管理学-教学大纲

《学校管理学》教学大纲School Administration课程编码:16A12310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计划学时:36 其中讲课:30 实验或实践:6 上机:0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方向)推荐教材:箫宗六著,学校管理学(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目:1、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二版)(教师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黄崴:《教育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司晓宏:《教育管理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美]E·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冯大明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5、[美]霍伊 (Hoy.W.K)、马萨尔 (Miskel.C.G)《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第7版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影印版系列教材)(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美]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袁振国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程凤春:《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8、周俊:《学校管理案例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9、庄细容:《教育管理案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学校管理学》是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的必修课,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为目标,以学校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为对象,学习和讨论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如原则、过程、方法、主体,在此基础上论述学校管理中的教学质量、德育工作、科学研究以及文化制度建设等工作实务的知识,分析与批判学校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第一章绪论三、简答: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②、传授知识任务:向学习者系统介绍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常识,为学校管理者释疑解惑,开阔眼界,活化思维,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提供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质。

2、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①、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②、把科层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基础;③、宣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

泰勒的科学管理强调效率与人性的统一,以科学取代经验,以合作取代对抗,法约尔首次将管理职能明细化并将管理与经营区分,韦伯则对不同类型的组织体制的分析,深化了人们对科层制的认识。

3、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领域的影响:①、重视学校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把非正式组织看作是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沟通来协调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冲突与目标;②、重视并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满足教师的各种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提高教师士气;③、重视教学民主,充分相信教师,对教师的教学不做过多的干预,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④、教师对管理者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

4、行为科学对管理的影响:①、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对劳动效率的影响,主张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②、认为行为是人的思想、感情、欲望在行动上的表现,管理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因措施的刺激而产生行为动机,强调从人的行为本性激发出动力;③、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古典管理学派只注重组织的结构与科学的管理、人际关系理论只重视人的情感与态度的偏颇。

5、行为科学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①、学校管理研究的多维视野;②、实证研究手段突破了经验模式;③、把学校视为开放系统。

读《学校管理学》

读《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是由有多年任教经验的萧宗六教授所著,第四版是在2008年进行修订的,作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它的修订更注重与时俱进,体现创新。

在萧先生的第四版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此次修订广泛征求了中小学校长的意见和建议,并采纳了他们当中的合理建议。

通关全书,可以发现,这本教材有以下几点特色:它从我国实际出发,把新中国建立以来学校管理正反两反面的经验加以总结,把我国当代优秀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经验加以概括;它对那些有争议的问题,比较中外各方理论学说,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观念;它注重改革精神,注重实用,紧跟国家近年来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改革方针,例如在书中提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法治校等学校管理理念;在每章节的后面都附有学校管理方面的案例,可以供学生阅读研讨,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我认为这本书的主要意义是为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改革需要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去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同时,也为创建我国的学校管理学提供实践的基础,丰富和完善学校管理学的科学理论。

萧教授的《学校管理学》的结构内容。

全书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校管理学基本理论,包括学校领导体制、学校管理过程、学校管理原则和学校管理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学校管理理念,包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法治校;第三部分阐述了学校人员管理,包括校长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第四部分阐述了学校工作管理,包括德育管理,智育管理、体育卫生管理、美育管理、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教务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总务管理、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协调;第六部分阐述了学校评价。

根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学校工作实际,“学校管理原则”这个章节提出以育人为主、以教师为主、以激励为主、以效益为主的学校管理四大基本原则。

我就从学校管理原则的这几方面说一说我的理解。

以育人为主,顾名思义,就是指学校管理要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学校管理就是育人的管理,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坚持以育人为主,学校管理才不会偏向。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第十三章、智育管理一、智育管理的意义:智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智育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务(一)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二)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三)发展学生的智力一、教学工作管理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中小学所担负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以及国家所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要求(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二)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关系1.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4.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三)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制度三、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1.坚持以教学为主,稳定教学秩序2.抓教育思想问题3.抓教学改革,鼓励创新4.抓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结构体系:1.全校教学工作计划:(1)教学情况分析(2)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3)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内容和措施。

2.教学研究组(教研组)工作计划:(1)对本组前一学期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的简要分析(2)本组在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设想和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课题及其要求(3)按周安排好各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4)本组课外活动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3.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四、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一)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二)加强教导处的建设(三)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四)合理分配教师的力量五、教学过程的管理(一)备课管理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2.全面了解和分析研究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3.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二)课堂教学管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组织严密(三)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管理1.控制作业量2.精选作业习题3.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四)课外辅导管理1.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2.指导教师改进课外辅导方法3.指导教师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严禁用课外辅导代替课堂教学。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要点-HyRon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要点-HyRon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

二、名词: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②、传授知识任务:向学习者系统介绍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常识,为学校管理者释疑解惑,开阔眼界,活化思维,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提供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质。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13-18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13-18

第十三章、智育管理一、智育管理的意义:智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智育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务(一)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二)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三)发展学生的智力一、教学工作管理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中小学所担负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以及国家所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要求(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二)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关系1.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4.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三)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制度三、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1.坚持以教学为主,稳定教学秩序2.抓教育思想问题3.抓教学改革,鼓励创新4.抓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结构体系:1.全校教学工作计划:(1)教学情况分析(2)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3)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内容和措施。

2.教学研究组(教研组)工作计划:(1)对本组前一学期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的简要分析(2)本组在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设想和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课题及其要求(3)按周安排好各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4)本组课外活动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3.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四、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一)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二)加强教导处的建设(三)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四)合理分配教师的力量五、教学过程的管理(一)备课管理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2.全面了解和分析研究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3.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二)课堂教学管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组织严密(三)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管理1.控制作业量2.精选作业习题3.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四)课外辅导管理1.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2.指导教师改进课外辅导方法3.指导教师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严禁用课外辅导代替课堂教学。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要点-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要点-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要点-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

二、名词: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要点-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要点-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

二、名词: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②、传授知识任务:向学习者系统介绍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常识,为学校管理者释疑解惑,开阔眼界,活化思维,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提供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质。

学校管理学大纲

学校管理学大纲
学校管理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学校管理学》是教育系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范类)专业主要理论课程,课程性质为必修,是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
2、教学目的要求
《学校管理学》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为目标,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学术前沿相结合、知识系统与精选专题相结合的原则,以学校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为对象,学习和讨论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如原则、过程、方法、主体,在思想理论指导下,研究学校管理中的教学质量、德育工作、科学研究以及文化制度建设等,分析与批判现实学校实际问题。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教师管理概述
第二节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 教师职务聘任
复习题
【案例】三套聘任方案的优劣
第十一章 学生管理
(一)教学目标
了解学生及学生管理观念;掌握并运用学生的常规管理。明确学生组织管理。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学生管理概述
第二节 学生管理工作内容
第三节 学生管理常规
第四节 学生管理的方法
傅朝鼎.《中小学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年版。
郭平主著.《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技能》,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郭平主著.《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郭平等著.《新时期教育教学与管理探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郭平主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智育管理一、智育管理的意义:智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智育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务(一)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二)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三)发展学生的智力一、教学工作管理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中小学所担负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以及国家所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要求(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二)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关系1.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3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4.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三)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制度三、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1.坚持以教学为主,稳定教学秩序2.抓教育思想问题3.抓教学改革,鼓励创新4.抓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结构体系:1.全校教学工作计划:(1)教学情况分析(2)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3)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内容和措施。

2.教学研究组(教研组)工作计划:(1)对本组前一学期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的简要分析(2)本组在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设想和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课题及其要求(3)按周安排好各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4)本组课外活动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3.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四、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一)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二)加强教导处的建设(三)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四)合理分配教师的力量五、教学过程的管理(一)备课管理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2.全面了解和分析研究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3.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二)课堂教学管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组织严密(三)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管理1.控制作业量2.精选作业习题3.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四)课外辅导管理1.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2.指导教师改进课外辅导方法3.指导教师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严禁用课外辅导代替课堂教学。

(五)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的管理1.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范围应当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规定进行2.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减轻学生负担,控制考试次数一、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的管理(一)对学生学习计划的管理(二)预习的管理(三)上课的管理(四)复习的管理(五)作业的管理(六)学习小结的管理二、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1.必须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要求的知识基础上选择书籍2.不允许传看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书籍3.请有关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4.课外阅读必须是在完成规定学业的情况下开展。

5.应该把课外阅读纳入学习计划6.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外活动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学校教育工作不仅要管课内,也要管课外。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精力充沛,喜欢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因此,在学校除去上课、做作业外,还必须积极地、有目的地组织他们的课余生活,把他们的旺盛精力纳入正轨,这对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等方面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特点1.灵活性2.开放性3.综合性4.兴趣性5.自主性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1.科学技术活动2.文学艺术活动3.学科活动(二)形式1.大型活动2.小组活动3.个人活动三、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二)保证活动时间(三)建立辅导队伍(四)充分发挥团、队和学生会的作用第十四章体育卫生管理一、体育卫生管理的意义:体育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好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的职能不仅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养成文明卫生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审美情操。

任务1.制定并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制度和学年(期)体育卫生工作计划2.建立一支包括体育教师、校医和学生体育卫生干部在内的体育卫生骨干队伍3.开展体育卫生教学、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的组织和检查指导,形成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常规4.定期开展对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测定与评定工作,掌握学生体质发展情况5.对学校体育卫生经费、设施、器材等进行管理。

6.组织开展卫生科学研究。

基本要求(一)摆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位置(二)完善学校体育卫生管理机构(三)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四)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相结合一、加强体育教研组的建设体育教师职责是:1.上好体育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3.对学生要热情、耐心、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4.要协同卫生室检查学生的身体,积累资料,分析学生的体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体育教研组职责是:1.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2.组织业务学习和进修,开展教学研究活动;3.组织教师学习体育教学大纲,搞好集体备课和观摩教学,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4.组织好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搞好运动训练和校内外的竞赛活动;5.协同卫生室定期检查学生的身体,积累健康资料;6.协助总务部门做好体育器材的选购、维修和保管工作。

二、加强卫生室的建设学校卫生保健人员职责是: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做好学生的防病工作;2.监督教学卫生、体育卫生、生产劳动卫生、生活卫生,并督导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3.组织学生体检,实行健康监督;4.积极开展卫生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加强班主任管理四、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治能力一、建立健全体育卫生工作制度(一)生活作息制度(二)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体育竞赛制度(三)清洁卫生制度(四)体格检查制度(五)体育场地、器材的购置、检查、维修制度(六)传染病预防制度二、学校体育工作的常规管理(一)体育课教学管理(二)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常规三、学校卫生工作的常规管理(一)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二)对学校工作的卫生监督(三)预防为主,防病治病第十五章美育管理一、美育管理的意义与任务意义:它能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也能对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加强美育工作管理,努力创建环境美、积极提倡语言美、大力表彰行为美,以美育为突破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任务1.以正确的美育思想武装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美育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发挥学校管理职能的作用。

2.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美育活动,寓美育于教学、活动之中,以美育德。

3.形成良好的美育环境,以景育人、以美健体,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要求:(一)保证中小学美育的正确方向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提高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3.进行生活方式的审美引导(1)美的生活来源于人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2)注意内在的心灵美与外在的仪态美的有机统一。

(3)注意生活方式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健全美育管理的制度1.制定美育管理整体规划(1)要正确处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2)要把整体规划分解为远景规划、学年计划和单项计划。

(3)建立美育管理网络,形成全员参与美育管理的合力。

2.明确各部门在美育管理上的职责(1)教务处应做到:①在确立各学科教学计划时,都应赋以审美教育的任务②着力抓好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③指导和要求教职工遵循美育规律教学;④搞好美育管理的组织评比、奖励和总结。

(2)总务处应做到:①要在校园建设实际活动中,引导师生参加美化校园工作②做好美育设施的购置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美育管理“硬”环境;③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美的观点(3)政教处应做到①使学生真正理解行为美的内涵,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②组织学生参加审美系列教育和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③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参加审美教育社会实践活动;④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确保审美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渠道畅通。

(三)加强美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四)注意一般和个别相结合1.把握中小学生审美教育的共性2.重视中小学生审美教育的个性(五)协调各方关系,保证美育的一致性1,学校审美教育与家庭审美教育的互补和配合2,学校审美教育与社会审美教育的互补和配合。

二、各科教学的美育管理(一)人文学科教育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和价值(1)语言教学艺术的朦胧美。

(2)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朦胧美(3)教学中思维运演的朦胧美。

(二)自然科学教育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和价值1.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和实验过程中的美的渗透2.通过实验感受物质变化的无穷奥妙三、美育讲座的管理(一)美育讲座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2.使学生学习美学理论知识(二)美育讲座管理的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有的放矢2.善于点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主题要鲜明,措施要落实四、课外美育活动的管理1.有助于中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2.有助于学生体验生活,理解生活3.有助于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4.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第十六章劳动技术一、劳动技术教育与“四育”的关系(一)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二)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的发展(三)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体”和“美”的发展二、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任务: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计划的劳动技术教育课大纲的要求,正确处理劳动技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关系;有效劳动知识和技能教学与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以及向其进行劳动观点、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劳动习惯、热爱劳动人民等教育的关系;加强劳动技术教育的计划、组织与质量管理以及教材、基地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保证劳动技术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特点(一)面广事多,工作量大(二)具有阶段性(三)具有专业性一、劳动技术课的管理(一)切实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1.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2.发展学生的智力3.培养学生的能力(二)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1.必须具备鲜明的地方特色2.尊重劳动技术课教材的个性特点3.既要有“教纲”,又要有“考纲” (三)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四)加强劳动技术教育的基地建设1.独立开课2.互换开课3.依托职业中学(五)加强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二、义务劳动的管理原则1.渗透和熏陶的原则2.知行统一的原则3.因材施教的原则基本过程1.制定计划2.组织实施3.评估总结三、自我服务劳动的管理途径1.学校、家庭互访2.学校同家庭建立书面联系方式3.通过家长委员会进行沟通四、勤工俭学活动的管理(一)勤工俭学管理的基本原则1.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2.自力更生,因地制宜3.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基本要求1.制定好勤工俭学管理的计划2.组织实施好勤工俭学活动3.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第十七章社会实践活动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一)了解社会、拓宽视野(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五)发挥重要的德育功能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原则(一)目的性原则(二)主体性原则(三)安全性原则任务:(一)在学校内营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二)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机制要求(一)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性与针对性(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管理1.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2.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之中3.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制度4.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制度(三)协调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一、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指学校有计划进行的、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场所的实践活动,活动目的主要在于体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