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 古诗三首:《清明》【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拓展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了解其风俗活动。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教学过程】解诗题导入,节日猜一猜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说诗句,你们猜节日,考考你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出示:(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节)(3)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中秋节)(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端午节)解诗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清明,打开课本34页,看这首诗,借助注释,说说你对清明节的了解。

清明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它还是24节气之一。

出示介绍。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到处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

知作者师:你对杜牧的了解有多少呢?出示《山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杜牧在赞美秋天的景象。

《清明》又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古诗。

去寻找答案。

三、读诗文初读古诗。

放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确。

3.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自由练读。

5.指名读。

四、明诗意、悟诗情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过渡:“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天气也容易发生变化,所以诗人开头就这样写道,出示:清明时节雨纷纷齐读(板书:雨纷纷)师:一读:这时,细雨蒙蒙,请学生来读。

清明古诗教案(通用15篇)

清明古诗教案(通用15篇)

清明古诗教案(通用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清明古诗教案(通用15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特点,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清明》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行人心绪沉重的景象。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诗中的重点句子,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内心的哀愁。
5.通过对《清明》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同理心,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背诵:《清明》的韵律美和意境深远,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全诗,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词汇与句式理解: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烟雨”、“断魂”等,理解“借问酒家何处有?”等句式的用法,了解古代诗人的表达习惯。
-诗意解读:理解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情感表达,包括对故人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等。
-写作手法分析:学习诗中的对仗、平仄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技巧,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对仗结构。
2.教学难点
-意境的体会:学生往往难以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如“烟雨”和“断魂”所营造的朦胧和凄迷氛围,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情境创设来帮助学生感受。
在写作手法分析方面,学生们对于对仗、平仄等古诗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关于古诗写作技巧的专项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最后,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以便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举例解释:
-在教学重点中,如“诗句的朗读与背诵”,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学生个别朗读和集体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把握诗句的节奏和语气,从而更好地记忆和感受诗的韵味。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精选1篇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精选1篇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使学生掌握《清明》这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背诵《清明》这首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这首诗的意境。

(2)通过朗读、背诵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体会古人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使学生掌握《清明》这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背诵《清明》这首诗。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这首诗的意境。

(2)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引出诗歌《清明》。

(2)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度过的清明节,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

2. 学习诗歌(1)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诗歌的内容,包括诗人杜牧的生平事迹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诗歌的形式、韵律等方面。

3. 深入理解诗歌(1)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修辞等方面入手,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背诵诗歌(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行分段背诵。

(2)安排学生进行全班背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模仿诗歌的形式,创作一首关于清明节的现代诗歌。

(2)让学生了解其他关于清明节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牧的《清明》,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古诗《清明》教案(优秀14篇)

古诗《清明》教案(优秀14篇)

古诗《清明》教案(优秀14篇)古诗《清明》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播放清明介绍PPT ,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反思。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 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

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朗诵古诗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清明》教学设计3篇

《清明》教学设计3篇

《清明》教学设计5清明教学目标:1.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

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指”的“遥”。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

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比较:纷纷之雪──大纷纷之雨──细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秋雨:“淅淅沥沥”【设计意图: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

"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

"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

】学生齐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默读古诗,学习生字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5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浴”区别来记,“酒”和“洒”区别来记。

古诗《清明》教案

古诗《清明》教案

古诗《清明》教案篇一:古诗《清明》教案教材分析:这首古诗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清明》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作品,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诗情推向全篇高潮,使诗中行人的愁苦思绪一下转换为继续抖擞前行的奋争心态,景中言情,意蕴深远,语言清新,朗朗上口,有利于积累和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掌握运用“欲、魂、借、酒、牧” 5 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吟诵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吟诵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清明》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前个星期我们放了清明假,那么谁来说说清明假你是怎样过的?2、你了解清明节吗?清明节:,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3、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中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吧!4、板书课题;5、了解作者;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

小学清明古诗的教案

小学清明古诗的教案

小学清明古诗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清明》。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古诗《清明》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清明》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与清明节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2. 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与古诗的联系。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古诗《清明》的作者和背景。

2. 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清明》。

三、诗句解析(10分钟)1. 逐句解析古诗《清明》的意义。

2. 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四、意境感悟(5分钟)1. 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古诗《清明》所描绘的画面。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中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五、情感体验(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清明》所表达的情感。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中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六、背诵练习(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清明》。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七、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

2. 向学生推荐其他与清明节相关的古诗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背诵和表达方面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古诗《清明》的理解和感受。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清明》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清明》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清明》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清明》这首古诗的意境和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学习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2. 诗歌全文朗读及节奏感知3. 词语解释与句意理解4. 诗歌意境的探讨与感受5. 诗歌背后的文化知识拓展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清明》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意境。

2. 教学难点:诗歌中一些抽象词汇和句子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和习俗,引入古诗《清明》的学习。

2. 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杜牧及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3. 诗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4. 词语解释: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5. 句意理解:逐句解释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6.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境的感受。

7. 拓展活动:介绍清明节的其他习俗和文化内涵。

板书设计诗歌《清明》作者:杜牧关键词语:清明节、行人、欲断魂、酒家诗歌结构:四句一首,押韵格式作业设计1. 抄写并背诵《清明》。

2. 用自己的话描述《清明》的意境,并画一幅与之相符的图画。

3. 搜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知识,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和参与程度,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用性。

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节奏,增加互动环节,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同时,注意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节扫墓、踏青等传统习俗的图片和短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清明节的气氛和文化意义。

2024年幼儿园小班清明节教案《古诗清明》

2024年幼儿园小班清明节教案《古诗清明》

2024年幼儿园小班清明节教案《古诗清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了解《清明》这首古诗的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幼儿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清明节这个节日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清明》古诗卡片、孩子们的白纸冥钞和毛笔。

2.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幼儿园教室。

3.教师准备:认真研读《清明》古诗,熟悉古诗的背景知识。

三、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介绍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杜牧,杜牧在他的文学代表作《清明》中,抒发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清明节期间,人们会扫墓、搓麻将、放风筝、踏青等,是一个融合了怀旧情感和欢乐气氛的节日。

2. 《清明》古诗赏析《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共有五句话。

这首诗以写大自然景色为主,引起人们对逝者的回忆,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慨。

该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诗句,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美的画面,让人深深感受到离别之情。

3. 活动安排1.讲解《清明》古诗,让幼儿认识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2.让幼儿轮流朗读《清明》古诗,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3.让幼儿用毛笔在白纸冥钞上写下自己对逝去亲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4.带领幼儿一起玩青蛙跳、踏青等与清明节相关的游戏,让幼儿体会节日的快乐氛围。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赏析《清明》古诗,让幼儿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2.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清明》古诗,引导幼儿跟读。

3.体验法:通过写毛笔祝福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清明节的文化氛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反思在这次清明节教学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他们不仅学会了《清明》古诗,还理解了清明节这个节日的意义,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也引起了幼儿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情绪。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清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清明》教学教案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识读和理解简单的诗句,但可能对清明节的习俗和深层情感表达理解不深。

他们对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关联性需要通过具体情境和引导来体会。

此外,学生在描述和表达情感方面的能力正在发展中,需要通过课堂活动来锻炼。

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他们对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更感兴趣,如图片、故事和角色扮演等。

因此,教学应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清明》,理解诗中描绘的清明景象。

2. 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学会描述诗中的情境。

3. 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清明节的特殊氛围。

三、教学重点1.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2. 分析“雨纷纷"、“欲断魂”等词语的意境。

四、教学难点1. 揭示“断魂"一词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2. 体会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场景,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清明节的了解。

①互动讨论:提问学生清明节有哪些习俗,鼓励学生分享家庭的清明节故事。

2. 朗读感知(1)示范朗读: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清明》,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跟读体验:学生跟读,教师适时提示注意停顿和重音,让学生模仿诗歌的节奏。

(3)节奏游戏:将诗句拆分成词组,学生以拍手或敲击桌面的方式打节奏,增加课堂趣味性。

(一)导入新课1. 故事引入:讲述杜牧的生平故事,如他如何成为著名诗人,以及他创作《清明》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①问题引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杜牧,引导他们分享所知的唐代诗人或故事。

2. 初步感知(1)听诗入境:播放《清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闭目想象诗中的画面。

(2)情境问答:提问学生听后有什么感受,引导他们描述听到的场景,如“雨纷纷”、“行人"等。

古诗《清明》教案(通用5篇)

古诗《清明》教案(通用5篇)

古诗《清明》教案古诗《清明》教案一、古诗教案的特点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

这些共性原则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

3.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

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4.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5.教学方法有创新。

不照本宣科,不满堂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讲要抓住本质、引人入胜;练要有的放矢,调动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关学科领域核心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

不是我会什么讲什么、我想讲什么讲什么,而是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要什么就注重讲什么,就带领学生研究什么。

总之,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二、古诗《清明》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清明》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清明》( 教案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清明》( 教案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清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清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诗歌内容:全文共四句,分别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气候、景色和人们的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感知诗意,画出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作者情感。

5. 朗读与背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古诗中的画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学习的要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清明2. 作者:杜牧3. 诗意: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七、作业设计1. 抄写并背诵古诗《清明》。

2. 想象古诗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3. 搜集其他描写清明节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

古诗三首《清明》

古诗三首《清明》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清明》,并背诵全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清明时节的景象。

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诗人的描绘,感受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把握诗中描绘的清明时节的景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2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诗人通过清明时节景物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其能够描绘诗中的画面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清明节这个节日,并简要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引出课题《清明》,介绍诗人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3.2 预习检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了诗的大致内容和诗人的基本信息。

•针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补充。

3.3 朗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学生跟读、自由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3.4 讲解古诗•分句讲解古诗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讨论诗人如何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慨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3.5 深入理解•小组讨论:清明时节,你通常会做些什么?诗中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了清明节的氛围?•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3.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与清明节相关的古诗词或文章,分享并交流。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清明节景象的小诗,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古诗《清明》。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眼中的清明节,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古诗中的意境进行创作。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通过朗读、讲解和讨论,我们感受到了诗中描绘的清明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和意义。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科书某章节,主要围绕古诗三首《清明》进行深入解析和学习。《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及诗人的情感。教学内容包括:
1.《清明》原文阅读与解析:对古诗进行逐句解读,分析诗句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
2.诗句关键词汇解析:详细讲解诗句中的生僻字词、古今异义词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意境的体会和生僻字词的掌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清明》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诗中的生僻字词、诗句的意境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活动。以《清明》为蓝本,尝试创作一首描绘清明节景象的小诗。
五、教学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提出与清明节相关的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不够细致。
在讲授《清明》的基本概念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然而,我发现在讲解生僻字词时,部分学生仍然难以掌握。为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上台演示、分组讨论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举例: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找与《清明》相关的其他古诗,并对比分析。
(5)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分组讨论《清明》诗句中的意境描绘,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学流程

《清明》优秀教案

《清明》优秀教案

《清明》优秀教案•相关推荐《清明》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

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中班古诗清明教案

中班古诗清明教案

中班古诗清明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节日的氛围。

2. 学习朗诵古诗《清明》,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解释诗句的意思。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活动准备1. 古诗《清明》的图文资料或视频。

2. 实物或图片:如柳枝、清明果、扫墓工具等。

3. 录音机或播放设备,用于播放背景音乐和古诗朗诵。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轻音乐,带领幼儿进入清明节的主题氛围。

·提问:“你们知道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吗?有哪些传统习俗?”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2. 学习古诗《清明》·教师展示古诗《清明》的图文资料,教幼儿正确朗读诗句。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解释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的大致意思。

·强调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扫墓的节日,人们会带上食物、鲜花等物品去祭拜先人。

3. 互动游戏·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行人、酒家老板、牧童等角色,模拟清明节的场景进行对话。

·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讨论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4. 制作清明食物·教师介绍清明果的制作方法和所需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清明果,体验节日的传统食俗。

5. 总结与反思·请每组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清明果和学到的关于清明的知识。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传统文化。

四、活动延伸1.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清明食物,并将制作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2. 在班级区域设置一个“清明习俗展示区”,摆放幼儿收集的关于清明的物品和图片,供幼儿随时参观学习。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明》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三首清明》的诗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2.能够正确朗读诗歌,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3.学会感受古诗中的意境,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4.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2.学会正确朗读《古诗三首清明》。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体会古诗中的意境。

2.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1.预习导入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预测诗歌的内容,引发兴趣。

2.听读合一法: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诗歌,然后进行整体朗读,再逐句进行熟读。

3.情感教育法:通过诗歌的情感表达,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出示《古诗三首清明》的标题和作者,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

•你们知道《古诗三首清明》是谁写的吗?•你们猜猜这首诗的内容是关于什么的?•在什么时间会有清明这个节日?•你们最喜欢清明节这一天,为什么?2. 学习诗歌(15分钟)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诗歌,然后进行整体朗读。

•学生跟读录音,注意语音语调。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整体诗歌。

3. 分析诗歌(20分钟)引导学生分段理解《古诗三首清明》的诗意。

•第一段: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清明时节的特点。

•第二段:描绘了清明时人们的活动、行为。

•第三段:表达了作者对人事物流转的感慨和思考。

4. 感悟诗意(15分钟)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古诗三首清明》的感受和联想。

•清明节是如何庆祝的?你们认为清明节的意义是什么?•诗中提到了很多与自然相关的词语,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你们觉得清明时节对于人们的情感有什么影响?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古诗三首清明》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首关于清明节的小诗,可以借鉴《古诗三首清明》的写作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了解作者:请学生介绍作者杜牧,教师适时点拨。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
初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不准确的发音。
(2)找出难记的字,互相交流,学习识记方法。
(3)借助注释和学诗的经验试着理解诗中的词语和诗句。
三、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6.练习背诵古诗。
四、深入探究,积累实践。
1.你们觉得诗中的那个词语用得最妙?说出你的理由吗?
教师小结:“纷纷”一词,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我们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细)与境界(迷人)。“纷纷”一词,还写出了行人凄迷纷乱的心情。
2.在第一句诗中你还对哪个词语感兴趣?为什么?
3.激趣导入: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自古至今许多文人以晴明为话题写下了许多诗词和文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唐代作家杜牧的《清明》。(板书课题:《清明》)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再读。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古诗的韵律: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通过停顿和重读把古诗的韵律美表现出来。启发学生分析停顿。
课件小结: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名读——师生评读——教师再指读——师生齐读——学生自由读。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节次
第二课时
个人添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吗?说一说你了解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介绍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吗?
2.小结: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得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得“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是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从这些传承至今的节日里,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语文化内容”。自2008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2、学习古诗第二句(多媒体出示古诗3、4行)
(1)名读、齐读、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3)多媒体突出显示重点词:借问、遥指、杏花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4)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想找人问问哪儿有酒家,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
(5)想象当时的情景,雨纷纷,欲断魂,遥指,杏花村。
课题
9、古诗三首——清明
课时数Βιβλιοθήκη 3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欲断魂、杏花村”等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描绘的场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清明》这首诗的意思,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描写的事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教学
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学习古诗第一句(多媒体出示古诗第1、2行)。
(1)指名朗读,学生评议,教师指导。
(2)多媒体突出显示重点词:清明、纷纷、欲断魂。
(3)鼓励学生根据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多媒体小结: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指导朗读,读出诗句的意境。
“行人”“断魂”:细细品味这两个词语,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逝去亲人之际,可作者却独自一人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作者的愁绪。
3.教师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这三个词语,我们体会了作者在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绝艺。
4.你从“遥”“杏花村”中有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遥”的使用非常巧妙: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韵味,引起了无穷的想象。“杏花村”: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五、自由发挥,拓展延伸。
1.小组讨论,发挥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
2.课外阅读杜牧的其他诗,如《山行》等。
教学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