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分离食盐与水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 混合与分离 分离食盐与水-教科版
《分离盐和水》教学反思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当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随着水分的蒸发,少量的食盐析出并沉在杯底,本节课的科学概念是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实验时的安全措施等内容,为了实现以上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设计疑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已学知识的提问,再一次说明水是可以溶解物质的,并引出课题,在复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我出示了一杯食盐的饱和溶液,在讲台上事先放了一杯水,在板书结束时,我设计一个环节,拿出了饱和溶液和水,因为用肉眼无法分清,所以提出问题,你用什么方法能证明那一杯是盐水饱和溶液呢?学生回答各种方法,做简单总结,引出用蒸发的方法是比较好的,于是,引出如何用蒸发的方法,也就引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在酒精灯使用方法的教学上,我采用了PPT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学,归纳出,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要注意的四个方面,用ppt出示,接着又设计了判断和选择,巩固学过的知识3、接着就是在试验中要注意的事项的说明,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强调了实验时安全的重要性,并且说明一旦出现意外,如何处理等。
4、当一切准备完毕后,进入到实验环节,因为在已经把食盐饱和溶液和水分成了A和B,让学生在实验时自由选择A或者B,因为两者液体的实验结果是不一样的,增加了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
这实验过程中,不断巡视和指导。
整个课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但是问题也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1、因为这堂是实验课,学生在一个新环境里上课,有些紧张,在回答问题时语言组织不是很好,有些问题心里明白,说不清楚,这样就耽误了一些时间。
2、在设计引课的环节的时候,设计室合理的,但是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学生紧张,引起的兴趣并不是很高。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的讲解是成功的,利用PPT也是很合理的,但是,练习题感觉少了,应该多些,最大的遗憾是,在讲解完酒精的是使用方法后,应该让学生亲自操作一次酒精灯,从点燃到熄灭的过程,先体验一次,在实验时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盐水变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盐溶解在水中的过程;2. 掌握通过蒸发水分使溶解的盐析出的方法;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盐(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形成盐水。
通过加热或自然蒸发水分,可以使溶解在水中的盐析出,形成固体盐。
三、实验器材1. 烧杯:2个;2. 玻璃棒:1根;3. 铝锅:1个;4. 火源:1个;5. 盐:适量;6. 水:适量;7. 电子秤:1个;8. 纸巾:若干;9. 记录本:1本。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称取适量盐,放入烧杯中;2.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盐完全溶解;3. 将溶解有盐的水倒入另一个烧杯中,确保烧杯干净;4. 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铝锅上,用火加热;5. 观察烧杯中的水逐渐蒸发,注意观察盐的变化;6. 当烧杯中的水蒸发完毕,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固体盐析出;7. 使用电子秤称量析出的盐的质量;8.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盐的质量、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等;9. 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数据1. 盐的质量:10g;2. 水的质量:100g;3. 盐水的质量:110g;4. 析出的盐的质量:9.8g。
六、实验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盐在水中溶解,形成盐水;2. 随着水分的蒸发,盐水的质量逐渐减小,析出的盐的质量逐渐增大;3.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盐的溶解度为9.8g/100g水。
七、实验结论1. 盐在水中溶解,形成盐水;2. 通过加热或自然蒸发水分,可以使溶解在水中的盐析出,形成固体盐;3.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实验原理。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2. 加热时,控制火候,避免烧杯破裂;3. 称量时,注意准确,避免误差;4. 实验数据要真实可靠,进行分析时,要严谨。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盐溶解在水中的过程,掌握了通过蒸发水分使溶解的盐析出的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报告
班级:
时间:
7.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问题1: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分离食盐和水——加热蒸发 实验器材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蒸发皿、烧杯、玻璃棒 1.取10毫升的食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点燃酒精灯,进 行加热 3.在盐水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4.实验结 束,整理好器材。
实验步骤Βιβλιοθήκ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用蒸发皿蒸发浓盐水得到的结晶,仔细观察,并将其与食盐相比较。 食盐颗粒 颜色 形状 大小 其他 问题2:怎样把用混合在沙子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浓盐水的结晶颗粒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7 混合与分离分离食盐与水教科版 (4)
《分离食盐与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3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分离食盐与水》是探究溶解问题的又一课。
本课教材编排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增加溶液中的水分。
第二部分:减少溶液中的水分。
第三部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意在引导学生对增加和减少盐的水分,盐的水溶液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让他们亲眼目睹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用加热的方法分离食盐与水。
2、掌握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水、食盐,白纸一张,三角架一只、酒精灯、蒸发皿、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火柴、放大镜、塑料药匙、调羹一只、观察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分离食盐与水是一种基础的化学实验。
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学习到物质的溶解、过滤和蒸发等基本化学知识。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首先,理论知识的讲解要到位。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对溶解、过滤和蒸发等基本概念进行讲解。
通过图片和实物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分离食盐与水的过程。
同时,教师还需要进行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说明,让学生明白食盐与水混合后的溶液的化学组成。
其次,实验操作的指导要清晰。
在给学生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特别是在使用玻璃器皿和实验装置时,要强调注意安全,并告诉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器材。
在实验操作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并监督他们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错误。
再次,实验结果的分析要详细。
在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给予合适的帮助和指导。
要引导学生发现食盐在溶液中的消失和结晶等现象,并解释这些现象的原理。
对于过滤后得到的食盐固体,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其性质与食盐溶液的性质。
另外,实验中的问题和困惑要引导学生思考。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例如,当学生发现食盐固体在空气中溶解速度比较慢时,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这是因为什么?通过这种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溶解。
最后,实验过程的总结要扎实。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这个实验进行总结。
通过学生们的口述、讨论和写实验报告,收集学生的实验心得和体会。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检验学生是否正确掌握了实验内容和相关概念。
通过这个总结,可以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
总而言之,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是一项基础的化学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溶解、过滤和蒸发等基本化学概念。
在实施教学时,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验操作的指导、实验结果的分析、问题和困惑的引导以及实验过程的总结,以达到教学的目标。
食盐的提纯实验报告
食盐的提纯实验报告食盐的提纯实验报告引言: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不仅能为食物增添美味,还能满足人体对钠的需求。
然而,市售的食盐中常常含有杂质,如石蜡、砂糖等。
为了获得纯净的食盐,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提纯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提纯实验,去除食盐中的杂质,获得纯净的食盐。
实验材料:1. 食盐2. 滤纸3. 烧杯4. 醋酸5. 热板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溶解。
2. 将溶解后的食盐溶液倒入滤纸中,让溶液通过滤纸过滤。
3. 将滤液收集在另一个烧杯中,放置在热板上加热。
4. 等待水分蒸发,留下纯净的食盐。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纯净的食盐。
在提纯前后的食盐样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提纯后的食盐呈现出白色,而提纯前的食盐则带有一些杂质的颜色。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溶液过滤和蒸发结晶的方法来提纯食盐。
溶液过滤是通过滤纸将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从而去除杂质。
而蒸发结晶则是利用溶液中溶质随着水分的蒸发而逐渐结晶,最终得到纯净的溶质。
在实验中,我们还添加了醋酸。
醋酸的作用是中和食盐中的碱性杂质,使其变为水溶性盐,从而更容易通过滤纸过滤。
此外,醋酸还可以帮助加速水分的蒸发,提高提纯效果。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去除食盐中的所有杂质。
一些微量的杂质可能仍然存在于提纯后的食盐中。
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更加纯净的食盐,可以尝试其他提纯方法,如结晶分离、离心分离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纯了食盐,获得了纯净的食盐样品。
提纯后的食盐不仅颜色更加纯白,而且味道更加纯正。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提纯的原理和方法,还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纯净的食盐,以确保健康饮食。
总结:食盐的提纯实验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提纯技术的应用和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选择纯净的食盐,以保证食物的品质和自身的健康。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案
小学科学《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案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盐与水的物理性质。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盐与水的分离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盐与水的物理性质。
2.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技巧。
2. 分离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容器等。
2. 实验材料:盐、水、滤纸、棉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分类知识,如纯净物和混合物。
2. 引入本课主题: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二、探究盐与水的物理性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盐水的颜色、味道等特征。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教师总结盐与水的物理性质。
三、学习分离盐与水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过滤原理,并演示简单的过滤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过滤方法分离盐与水。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离出的盐和水,并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操作技巧的探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决方法。
3. 教师总结实验操作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实践活动:制作盐水溶液(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制作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记录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
3. 教师总结实践活动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
七、探索更多的分离方法(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分离盐与水。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设想。
无机化学 实验报告 实验__粗食盐的提纯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__粗食盐的提纯实验名称: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目的:
1. 了解固体-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 学习活化剂的应用。
3. 掌握简单的溶解-析出法。
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一种溶解-析出法,利用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质,通过活化剂的作用将杂质分离出来。
实验步骤:
1. 取出适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
2. 加入一些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至食盐溶解。
3. 加入适量的活化剂(如活性炭粉末)并搅拌。
4. 等待小颗粒析出,倾倒上清液并用蒸馏水洗涤。
5. 把析出的小颗粒用滤纸滤掉,放在沸水中加热蒸干。
6. 得到的是纯净的食盐。
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保持仪器的干净卫生。
2. 搅拌时要用玻璃棒,不要用金属器具。
3. 活化剂要充分搅拌均匀,以免出现冷凝现象。
4. 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溅出。
实验结果:
经过粗食盐的提纯,得到的纯食盐为白色小颗粒,无杂质。
结论:
本实验通过溶解-析出法和活化剂的应用,成功地将粗食盐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得到了纯净的食盐。
此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常用的固体-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教科版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优秀教案1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一、说教材《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溶解》一章中的一篇课文,这一课的问题是由上一课“杯底还有一些盐未被溶解”而得到一个新的问题:“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杯底的盐溶解?”从而引发对增加和减少盐水溶液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经历并观察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
因而这一课的设计思路是: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再解决问题。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这篇课文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加速食盐的溶解”,了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等知识后的再学习。
根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和本课学习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二、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实验,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2、让学生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受益无穷。
因此,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
结合本课特点,我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既使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便于理解理论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证实验: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
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
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一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2 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口,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瓶内,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二步骤:1、按课本中的装置,经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2经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
4、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试验方案通过验证试验,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
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火柴。
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实验操作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
2.过滤:
3.蒸发:
4.转移:
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混合与分离-分离食盐与水》优质教案与反思
分离食盐与水教学设计一、教科书说明第一部分: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教科书要求给浓盐水的液面做记号,是为了便于观察浓盐水中水分的变化。
然后往杯中一点一点地加清水,并不断搅拌,使原来沉在杯底的食盐溶解。
照这样不断地加入清水的话,就可以不断地溶解更多的食盐。
然后,进行逆向思考:如果把这杯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水分蒸发而减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呢?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地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呢?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第二部分:用加热的办法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教科书介绍了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浓盐水的方法。
因为是学生第一次自己使用酒精灯,教科书对酒精灯的火焰分层、点燃酒精灯的方法、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作了详细说明,强调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还提示了酒精在灯外燃烧时的应急处理方法,用湿布扑灭。
要求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把蒸发皿中的食盐烧焦,影响后续的观察活动,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食盐晶体飞溅出来,造成烫伤。
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食盐颗粒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白色颗粒的形状与盐近似,且也溶解于水,说明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可能就是食盐,也说明了原来盐的水溶液中的食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
最后,教科书简要介绍了海水晒盐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使学生了解食盐溶解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转的过程。
当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食盐就析出来了。
随着水分的蒸发,少量食盐析出并沉在杯底。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能够解决沉在杯底食盐是从盐水里分理出来的吗?食盐能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吗?三、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活动课堂的动手能力要差一些,但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经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操作过程,会对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有一定的帮助,学生学习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会有较好的改变,并有较好的课前预习和搜集资料的习惯。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实验报告1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实验报告实验一: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探究性实验。
【研究问题】橡皮筋如何发出声音?【我的猜测】拨动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实验步骤】(1)如图1 所示,分别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然后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如图2 所示,我们轻轻地用手去弹拨橡皮筋(也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此时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
如果能听到声音时,请仔细观察橡皮筋的状态,它是否振动?将观察和听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3)想办法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此时,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然后将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我们用手去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听到声音。
(2)当我们轻轻地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3)我们发现橡皮筋振动停止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的是否振动有关,振动是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研究问题】空气、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我们的猜测】空气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实验步骤】(1)把闹铃调成发出响铃状态,然后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紧接着我们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此时注意听声音的变化。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到玻璃罩中,此时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我们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而当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又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研究问题】固体是否能够传播声音。
【我们的猜测】固体能够传播声音【实验器材】实验室桌子即可【实验步骤】(1)小组内同学进行二次分组,本次我们将两个同学分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2 桌子的一端,同时耳塞或用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报告单分组实验35个1. 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3、读数。
4、比较。
观察现象:1、的气温高;的气温低;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点。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 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观察现象:1、一天中的气温高;的气温低;2、一天中的气温的变化是: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3. 实验名称:自制风向仪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器材:硬吸管、硬纸板、带橡皮的铅笔、大头针、透明胶带、剪刀。
步骤和方法: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观察到的现象:1、风向是指的方向。
北风是由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吹来的风;2、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实验结果:4. 实验名称:自制雨量器实验目的: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一张制作方法说明书、1个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步骤和方法: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筒玻璃杯子;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有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则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则底部对齐;用粘贴刻度纸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实验报告分离食盐与水
分离食盐与水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实验材料:
浓盐水、搅拌棒、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放大镜
实验过程:
1.在蒸发皿里倒入约10毫升的浓盐水,把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的石棉网上。
2.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石棉网。
3.在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棒不断地轻轻地搅拌盐水,防止食盐溅出。
4. 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5. 稍微冷却后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里的食盐,与原来的食盐颗粒相比较,并做记录。
实验现象:
1. 蒸发皿里的浓盐水不见有盐粒
2.加热中的浓盐水不断有水蒸气冒出,页面下降,液体表面出现一层薄薄的颗粒,越来越多
3. 浓盐水完全蒸发后,水分没了,出现
白色的,微小的颗粒,有咸味。
实验结论: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分离出浓盐水中的食盐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实验资料分离食盐和水
关于加热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实验材料:浓盐水少量、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蒸发皿、火柴玻璃棒规范操作要点:1、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10毫升。
(为避免费时和盐飞溅的情况可适当减少为5毫升)2、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外焰加热。
火柴轻轻甩灭后放至一旁。
3、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避免盐晶体烧焦发黄。
(如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的食盐晶体时即应停止加热,用蒸发皿余热使剩余少量液体蒸。
如果仍继续加热,附着在晶体上的少量水与热蒸发皿接触即爆沸,无水晶体各面受热不均,也会发生飞迸现象)4、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注意点:1、酒精灯的使用: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
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2、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等在相当长的异端时间内仍然很烫,要注意安全。
3、如果实验器材没有,可以用蜡烛,调羹代替,但要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
链接:1).在用酒精灯加热可以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来给液体加热,在加热固体时可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烧杯不可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2).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以免有水珠,导致试管加热不均匀,发生爆裂.3).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也不要离得很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行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食盐萃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食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食盐的萃取方法。
2. 学习萃取实验的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萃取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食盐(氯化钠)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后,会形成Na+和Cl-离子。
由于Na+和Cl-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其他杂质如Ca2+、Mg2+等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因此可以通过萃取方法将食盐中的杂质去除。
萃取实验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混合、分离等操作,实现物质的分离。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与水混合,将食盐中的杂质萃取到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分液操作实现食盐与杂质的分离。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分液漏斗、锥形瓶、滤纸、铁架台、酒精灯、蒸馏装置等。
2. 药品:食盐、水、乙醇、活性炭、氢氧化钠、稀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5克食盐,放入烧杯中。
2. 向烧杯中加入10毫升水,用玻璃棒搅拌至食盐完全溶解。
3.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活性炭吸附杂质。
4. 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5.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至8-9,使食盐沉淀。
6. 将沉淀过滤,收集滤液。
7.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调节溶液pH值至6-7,使食盐溶解。
8. 将溶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乙醇,振荡混合。
9. 静置一段时间,待分层后,从分液漏斗底部放出下层液体(含有食盐的乙醇溶液)。
10. 将乙醇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加热蒸馏,收集蒸馏出的食盐。
五、实验现象1. 食盐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溶液。
2. 加入活性炭后,溶液颜色变深,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3. 过滤后,滤液无色。
4. 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5. 过滤后,滤液无色。
6. 加入稀盐酸后,溶液pH值下降,出现食盐晶体。
7. 加入乙醇后,溶液分层,下层为乙醇溶液,上层为水溶液。
8. 加热蒸馏后,收集到白色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食盐与水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实验材料:
浓盐水、搅拌棒、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放大镜
实验过程:
1.在蒸发皿里倒入约10毫升的浓盐水,把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的石棉网上。
2.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石棉网。
3.在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棒不断地轻轻地搅拌盐水,防止食盐溅出。
4. 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5. 稍微冷却后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里的食盐,与原来的食盐颗粒相比较,并做记录。
实验现象:
1. 蒸发皿里的浓盐水不见有盐粒
2.加热中的浓盐水不断有水蒸气冒出,页面下降,液体表面出现一层薄薄的颗粒,越来越多
3. 浓盐水完全蒸发后,水分没了,出现白色的,微小的颗粒,有咸味。
实验结论: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分离出浓盐水中的食盐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