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b4f2b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f.png)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2 教学内容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如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如驾驶习惯、车辆维护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指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使用性能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使用性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检查学生对汽车使用性能影响因素的理解第二章:汽车检测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如感官检测、仪器检测等)汽车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如车辆维修、车辆认证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3.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零至一百公里加速时间、最高车速等)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研发、车辆维修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汽车经济性能检测4.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4.2 教学内容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油耗检测、续航里程等)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购买、车辆维修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4.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经济性能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五章:汽车安全性检测5.15.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原理和方法5.2 教学内容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制动性能检测、碰撞试验等)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研发、车辆维修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5.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安全性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安全性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六章:汽车环保性能检测6.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6.2 教学内容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尾气排放检测、噪音检测等)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认证、车辆维修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6.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环保性能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七章:汽车检测设备与技术发展7.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7.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自动化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7.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检测设备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使用和维护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设备的应用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设备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8.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内容掌握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8.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内容(如排放标准、安全标准等)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8.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内容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执行和监督的理解第九章:汽车检测业务管理与质量控制9.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业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重点解析本教案主要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的各个方面。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9486ae45c3b3567ec8bc2.png)
课
内
容
新
课
内
容
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
2.2(二)燃油消耗量的道路试验
试验条件:
(1)试验车辆载荷
轿车为规定乘员的一半:城市客车为总质量的百分之65,其他车辆为满载。
(2)试验仪器
①车速测定仪和燃料消耗仪:精度为0.5%。
②计时器:最小读数为0.1 s。
(3)试验的一般规定:
①试验车辆必须清洁,关闭车窗和驾驶室通风口,只允许开动为驱动车辆所必须的设备。
(3)维持合适的混合气浓度。
(4)保持点火系的良好技术状况。
4.正确选用燃油,使用子午线轮胎
要按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选择燃油牌号。汽油牌号过低,容易引发爆燃,损伤机件,增加油耗;电喷发动机使用含铅汽油易引起汽油喷射系统发生故障。机油粘度不合适,会增加运动阻力,增加燃油消耗。
子午线轮胎行驶阻力小。使用子午线轮胎,可降低汽车行驶阻力,减少燃油消耗。子午线轮胎不能与普通轮胎混合使用。
授课名称
汽车性能与检测
授课教师
备课时间
9-6
授课序号
06
授课节数
审批时间
课题名称
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法和提高燃油经济性措施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汽车燃油消耗量的道路试验方法。
2.掌握汽车燃油消耗量的台架试验方法。
3.了解提高燃油经济性措施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汽车燃油消耗量的道路试验方法和台架试验方法。
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在每一车速下,至少要在往、返方向各测量两次,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检验和计算置信区间,试验结果校正为标准状态下的数值。
根据测量出的各车速下百公里油耗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油耗特性曲线。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8e343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e.png)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
3. 理解汽车使用性能与驾驶安全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1. 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与分类。
2. 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
3. 汽车使用性能与驾驶安全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分类和评价指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探讨汽车使用性能与驾驶安全的关系。
1.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分类和评价指标。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汽车使用性能与驾驶安全的关系。
4. 总结:强调汽车使用性能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驾驶安全。
第二章:汽车检测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3. 理解汽车检测技术在汽车维修和保养中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与作用。
2. 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传感器、示波器、故障诊断仪等。
3. 汽车检测技术在汽车维修和保养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作用。
2. 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
2.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检测技术的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作用。
3. 演示: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
5. 总结:强调汽车检测技术在汽车维修和保养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3.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2. 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操作步骤。
3. 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3.2 教学内容1.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原地加速试验、最高车速试验、爬坡试验等。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47fc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1.png)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性能检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对汽车性能检测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为什么要进行汽车性能检测?知识讲解:1. 介绍汽车性能检测的定义和意义。
2. 介绍汽车性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如动力性能测试、制动性能测试、悬挂系统测试等。
3. 详细讲解每种测试方法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示范演示:1. 选择一种测试方法进行示范演示,如动力性能测试。
2. 展示测试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演示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测试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2. 提供必要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
3. 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结果分析:1. 引导学生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2. 讨论不同测试结果的可能原因,并进行解释和总结。
拓展应用:1. 鼓励学生思考汽车性能检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提出问题:你认为汽车性能检测如何帮助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总结:1. 总结汽车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汽车性能检测的意义。
评估:1. 设计简单的问答或实践操作题目,测试学生对汽车性能检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答题或操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其他汽车性能检测方法。
2. 可以组织参观汽车维修工厂或相关实验室,增加学生对汽车性能检测的实际了解。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讲解过程中,尽量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在实践操作环节,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和指导。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知识和技能。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3976ec7f1922791688e852.png)
(1)不控制的道路试验 不控制的道路试验是对试验行驶道路、交通情况、驾驶习惯和周围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都 无规定,不加任何控制的道路试验方法。试验条件中,对被试车辆的维护、调整规范及所用 燃油、润滑材料的规格都有明确的规定。 (2)控制的道路试验 在道路试验中测量油耗时,若维持行驶道路、交通情况、驾驶习惯和周围环境几个因素 中的一个或几个不变,则称作控制的道路试验。例如,我国东风汽车试验场进行的汽车质量 检查试验规定,应在一般路面、恶劣路面和山区公路上测量百公里油耗。试验规范对试验路
学时安排
教学条件 课外作业 检查方法
1.汽车性能的主要内容和检测方法 2 课时; 2.汽车常用诊断参数 1 课时; 3.参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2 课时;
多媒体课件、校外实训基地。 认识汽车性能检测站的主要工作性质和检测范围。 按随堂提问和出勤情况计平时成绩。
教学后记
。1
。
授课主要内容
任务引入
通过车主购买新车的过程,车主需要了解汽车的性能。引入新课。
学时安排 教学条件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重点讲授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讲授油耗仪的组 成及特征。利用利用检测设备对汽车进行油耗检测,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汽 车燃油经济性检测的任务,完成工作页相关内容的填写。
1.讲授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讲授油耗仪的组成及使用方法约 45 分钟; 2.利用教学设备实体认识理解油耗仪的正确使用约 45 分钟; 3. 教学实训,完成工作页内容约 90 分钟。 多媒体课件、教学实训设备或教学车辆。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a3b3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b.png)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性能检测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汽车性能检测的概念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提问和解答,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教案、多媒体课件、实例案例。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汽车性能检测的了解程度。
2.讲授:详细讲解汽车性能检测的概念和意义,并通过实例案例让学生了解性能检测在汽车制造和维修中的重要性。
3.导入实例案例:给出一个实例案例,让学生按照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实例案例,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5.讲解:由学生进行汇报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6.拓展延伸: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汽车性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性能检测的常用设备和仪器。
7.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性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8.提问与解答:根据学生的提问解答相关问题,并进行巩固和复习。
9.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板书设计:模块:汽车性能检测概念:汽车性能检测是指对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价的一项技术活动。
意义:汽车性能检测可以确保汽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并提供科学依据为车辆制造和维修。
原理与方法:1.测试仪器和设备的准备;2.测试标准和方法的选择;3.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常用设备和仪器:1.发动机测试设备和仪器;2.底盘测试设备和仪器;3.车身测试设备和仪器。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汽车性能检测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性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例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问和解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复习。
最后,通过总结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教案
![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08c6fb52ea551811a68709.png)
《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适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能强、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强调以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专业主干课程。
该课程以《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检修》等前续课程为基础,同时为《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营销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把整门课程知识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及岗位能力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汽车技术大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该大类学生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本课程按照汽车的主要性能(即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排放性)的检测和评价为主线,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作为课程内容安排的依据。
三、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会进行汽车各项性能及评价标准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检测操作,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能够承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各工位的操作,并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善于自我学习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认知目标(1)熟悉汽车性能检测站的布局;(2)掌握汽车性能的含义及范围;(3)掌握汽车各项性能的含义及评价方法;(4)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5)掌握汽车各项性能检测的正确步骤。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6071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f.png)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1.3 汽车使用性能的改善途径第二章:汽车动力性能2.1 汽车动力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2.2 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价指标2.3 汽车动力性能的检测方法第三章:汽车经济性能3.1 汽车经济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3.2 汽车经济性能的评价指标3.3 汽车经济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四章:汽车安全性能4.1 汽车安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4.2 汽车安全性能的评价指标4.3 汽车安全性能的检测方法第五章:汽车排放性能5.1 汽车排放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5.2 汽车排放性能的评价指标5.3 汽车排放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六章:汽车制动性能6.1 汽车制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6.2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6.3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第七章:汽车操控稳定性7.1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定义和重要性7.2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7.3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检测方法第八章:汽车舒适性8.1 汽车舒适性的定义和重要性8.2 汽车舒适性的评价指标8.3 汽车舒适性的检测方法第九章: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9.1 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9.2 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的评价指标9.3 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十章:汽车电子性能10.1 汽车电子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0.2 汽车电子性能的评价指标10.3 汽车电子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十一章:汽车环保性能11.1 汽车环保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1.2 汽车环保性能的评价指标11.3 汽车环保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十二章:汽车节能技术12.1 汽车节能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12.2 汽车节能技术的评价指标12.3 汽车节能技术的检测方法第十三章: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13.1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13.2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方法和工具13.3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流程和技巧第十四章:汽车检测设备与技术14.1 汽车检测设备的定义和重要性14.2 汽车检测设备的类型和功能14.3 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第十五章: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15.1 汽车检测标准的定义和重要性15.2 汽车检测标准的分类和内容15.3 汽车检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的相关知识,涵盖了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排放性能、制动性能、操控稳定性、舒适性、噪音与振动性能、电子性能、环保性能、节能技术、故障诊断与检测、检测设备与技术以及检测标准与法规等各个方面。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f11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1.png)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1.2 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3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二章:发动机性能检测2.1 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2.2 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检测2.3 发动机转速和排放的检测第三章:车辆制动性能检测3.1 车辆制动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3.2 车辆制动系统的检测方法3.3 车辆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四章:车辆操控性能检测4.1 车辆操控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4.2 车辆操控稳定性的检测方法4.3 车辆操控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五章:车辆舒适性检测5.1 车辆舒适性检测的意义和目的5.2 车辆座椅和悬挂的检测5.3 车辆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第六章:车辆行驶性能检测6.1 车辆行驶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6.2 车辆行驶平顺性的检测方法6.3 车辆行驶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七章:车辆噪音检测7.1 车辆噪音检测的意义和目的7.2 车辆内部和外部噪音的检测方法7.3 车辆噪音的评价指标和控制措施第八章:车辆灯光检测8.1 车辆灯光检测的意义和目的8.2 车辆前照灯、转向灯和尾灯的检测方法8.3 车辆灯光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九章:车辆安全性能检测9.1 车辆安全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9.2 车辆制动系统、安全带和气囊的检测方法9.3 车辆安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十章:车辆电子控制系统检测10.1 车辆电子控制系统检测的意义和目的10.2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和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的检测方法10.3 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和故障诊断第十一章:车辆综合性能检测11.1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概念与意义11.2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流程与方法11.3 车辆综合性能评价与改进措施第十二章: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12.1 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与分类12.2 常见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使用方法12.3 汽车检测设备的选择、维护与更新第十三章: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13.1 汽车检测标准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3.2 我国汽车检测法规与政策解读13.3 汽车检测标准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化第十四章:汽车检测技术发展与创新14.1 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概述14.2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技术与发展14.3 汽车检测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未来趋势第十五章:汽车检测实践与案例分析15.1 汽车检测实践操作流程与技巧15.2 典型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案例15.3 汽车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分为十五个章节。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3420b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b.png)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章节一:汽车性能与检测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性能与检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重要性。
3. 熟悉汽车性能检测的标准与方法。
教学内容:1. 汽车性能的定义与分类。
2. 汽车检测的目的与意义。
3. 汽车检测的标准与方法。
4. 汽车性能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性能与检测的定义。
2. 讲解:讲解汽车性能与检测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性能检测的实际案例。
4. 小组讨论:讨论汽车性能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章节二: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方法与设备。
3. 熟悉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标准与指标。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定义与分类。
2. 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方法与设备。
3. 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标准与指标。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的定义。
2. 讲解:讲解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方法与设备。
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的实际案例。
4. 小组讨论:讨论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标准与指标。
章节三: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方法与设备。
3. 熟悉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标准与指标。
教学内容:1. 汽车制动性能的定义与分类。
2.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方法与设备。
3.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标准与指标。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定义。
2. 讲解:讲解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方法与设备。
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实际案例。
4. 小组讨论:讨论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标准与指标。
章节四:汽车排放性能检测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方法与设备。
3. 熟悉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标准与指标。
教学内容:1. 汽车排放性能的定义与分类。
2. 汽车排放性能检测的方法与设备。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2917fed630b1c58eeb529.png)
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通过车主购买新车的过程,车主需要了解汽车的性能。
引入新课。
知识链接一、汽车的主要性能与检测方法汽车的主要性能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通过性、安全性、排放及噪声污染等。
1•汽车的动力性与检测汽车的动力性可用三个指标来评定,即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
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包括:最高车速检测、加速性能检测、滑行性能检测、爬坡性能检测、发动机输出功率检测、底盘输出功率检测。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与检测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称为其燃油经济性。
3•汽车的安全性能与检测汽车的安全性由主动安全性与被动安全性两大部分组成。
4•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检测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包含着互相联系的两部分内容,一是操纵性,二是稳定性。
5•汽车行驶平顺性与检测汽车在行驶时对路面不平度的隔振特性,称为汽车行驶平顺性。
6•汽车的环保性能与检测汽车环保性能主要包括汽车排放污染和噪声。
7•汽车前照灯性能与检测前照灯是现代汽车必不可少的设备,8.汽车环保性能与检测大气污染已不仅仅是在几个工业化国家中,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公害。
二、汽车检测诊断的常用参数汽车检测诊断参数是表征汽车、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量。
常用的汽车诊断参数一般包括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和几何尺寸参数。
1.工作过程参数2.伴随过程参数3 •几何尺寸参数三、任务实施参观汽车综合检测站。
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
学习评价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试题,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
课后作业1、简述汽车性能的主要内容和检测方法。
2、填写参观汽车综合检测站实习报告。
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通过客户汽车的使用情况,修理店对汽车经济性进行检测的案例,引入新课。
知识链接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1)不控制的道路试验教学难点使用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检测汽车的制动性能。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1
![汽车性能与检测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dd6840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8.png)
周次:礼拜:讲课时间:年月日课题绪论教课认识和掌握汽车使用性能和汽车检测技术目标教课汽车使用性能要点教课汽车检测技术难点教课讲解法、启迪式教课方法教具粉笔、黑板、习题册时间分、新课讲解75 分,小结 5 分,作业部署及答疑 5 分引入 5分派教学过程教课环节教课内容引入课题介绍公安和交通检测中心的检测内容是什么。
讲解新课绪论跟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愈来愈离不开汽车,汽车带给人们的便利随地可见。
正因为这样,人们更为关怀汽车的各项性能和检测技术,本节课迁就汽车使用性能和汽车检测技术两大问题进行论述。
一、汽车使用性能汽车使用性能是指汽车在必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
我国目前采纳的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见表0-1 。
1.汽车容载量a.汽车能够装载货物的数目或乘坐游客的人数。
b.汽车容载量与汽车的装载质量、车厢尺寸、货物密度、座位数和乘客站立的面积等困素亲密有关。
2.汽车的质量利用汽车的质量利用描绘了汽车整备质量与装载质量的关系。
往常用整备质量利用系数(汽车装载质量与汽车整备质量之比)评论汽车质量利用的关系。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的提升是现代载货汽车制造技术进步的重要标记之一。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轻型货车约为 1.1 ,中型货车约 1.35 ,重型货车约 1.3 ~1.7 ,利用系数随装载质量的增添而有所提升。
3.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是汽车的一项综合使用性能,用于表示汽车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的舒坦和疲惫程度,以及货物的完满程度和装卸货物的方便性。
(1)操控轻巧性(2)上下车的方便性(3)装卸货物的方便性(4)乘坐舒坦性(5)最大连续行驶里程(6)灵活性4.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优秀平直路面上直线行驶时所能达到的均匀行驶速度。
汽车的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快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的指标来评定。
5.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以最小的燃油耗费达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2e130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30.png)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2. 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对汽车使用性能进行评估和检测。
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汽车维修与检测方面的技能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2. 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3. 汽车检测设备及方法4. 汽车性能检测项目及标准5.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估与检测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1.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安排实地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检测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践操作12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第9-16课时: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17-24课时:汽车检测设备及方法第25-32课时:汽车性能检测项目及标准,实践操作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2.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占总评的70%。
3. 实践操作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程。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软件等。
3. 汽车检测设备:例如发动机试验台、四轮定位仪、制动试验台等。
4. 实践教学场地:汽车检测线、汽车维修车间等。
5. 网络资源:相关汽车检测技术的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事故案例,引出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各项性能指标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次: 星期: 授课时间: 年月日
1.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的结构
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它由结构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套对称的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和一套指示、控制装置组成。
每一套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由框架(多数试验台将左、右测试单元的框架制成一体)、驱动装置、滚筒组、举升装置、测量装置等构成。
(1)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链传动组成。
电动机经过减速器减速后驱动主动滚筒,主动滚筒通过链传动带动从动滚筒旋转。
减速器输出轴与主动滚筒同轴连接或通过链条、皮带连接,减速器壳体为浮动连接(即可绕主动滚筒轴自由摆动)。
日式制动台测试车速较低,一般为0.1~0.18km/h, 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小,为2×0.7~2×2.2kW;而欧式制动台测试车速相对较高,为2.0~5km/h,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大,为2×3~2×11kW。
减速器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减速比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滚筒测试转速确定。
由于测试车速低,滚筒转速也较低,一般在40~100r/min范围(日式检验台转速则更低,甚至低于10r/min)。
因此要求减速器减速比较大,一般采用两级齿轮减速或一级蜗轮蜗杆减速与一级齿轮减速。
理论分析与试验表明,滚筒表面线速度过低时测取协调时间偏长、制动重复性较差,过高时对车轮损伤较大,推荐使用滚筒表面线速度为2.5km/h左右的制动台。
(2)滚筒组
每一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设置一对主、从动滚筒。
每个滚筒的两端分别用滚筒轴承与轴承座支承在框架上,且保持两滚筒轴线平行。
滚筒相当于一个活动的路面,用来支承被检车辆的车轮,并承受和传递制动力。
汽车轮胎与滚筒间的附着系数将直接影响制动检验台所能测得的制动力大小。
为了增大滚筒与轮胎间的附着系数,滚筒表面都进行了相应加工与处理,目前采用较多的有下列5种:
①开有纵向浅槽的金属滚筒。
在滚筒外圆表面沿轴向开有若干间隔均匀、有一定深度的沟槽。
这种滚筒表面附着系数最高可达0.65。
当表面磨损且沾有油、水时附着系数将急剧下降。
为改进附着条件有的制动台表面进一步作拉花和喷涂处理,附着系数可达0.75以上。
②表面粘有熔烧铝矾土砂粒的金属滚筒。
这种滚筒表面无
余。
但是对于越野汽车,其轴距L 较小,重心较高(g h 较大),轮
胎又具有纵向防滑花纹因而附着系数较大,故其丧失纵向稳定性的危险增加。
因此,对于经常行驶于坎坷不平路面的越野汽车,应尽可能降低其重心位置,而前轮驱动型汽车的纵向稳定性最好。
二、汽车横向稳定性
汽车横向稳定性的丧失,表现为汽车的侧翻或横向滑移。
由于侧向力
作用而发生的横向稳定性破坏的可能性
较多,也较危险。
上图
所示汽车在横向坡路上作等速弯道行驶时的受力图。
随着行驶车速的提高,在离心力c F 作用下,汽车可能以左侧车轮为支点向外侧翻。
当右侧车轮法向反力0=zR F 时,开始侧翻。
为了行驶安全,应使侧滑发生在侧翻之前
即 g h B
2<ϕ
(5.10)
比值g h B
2称为侧向稳定性系数,侧翻只能在附着系数大于侧向
稳定性系数的道路上才能发生。
在干燥沥青路面上,ϕ=0.7~0.8,一般满足上式的条件。
只有当汽车重心提高后,减小了横向稳定性系数,才增加了翻车的危险。
汽车上坡时不发生纵向翻的条件是什么?
1.汽车不发生纵向翻转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