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细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利用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在农作物种植和园艺管理过程中,病虫害是农民常常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有效,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生物控制剂来防治病虫害。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一、益生菌防治法益生菌是一种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微生物,它能够与有害病菌竞争营养物质和空间,从而减少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喷洒益生菌培养液或种植益生菌菌株,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能力,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二、昆虫性病原防治法昆虫性病原是指那些能够感染害虫并引起害虫病变的微生物,如昆虫病毒、昆虫寄生菌等。
通过喷洒昆虫病毒悬浮液或昆虫寄生菌孢子,可以使害虫感染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
这种防治方法具有选择性强、环境友好的特点,对农作物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较小。
三、天敌昆虫防治法天敌昆虫是指那些以害虫为食的昆虫,如蜂类、蝇类等。
通过引进、繁育和释放天敌昆虫,可以建立天敌昆虫与害虫的平衡,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
这种防治方法对环境污染较小,且不会产生农产品残留物,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四、拮抗性细菌防治法拮抗性细菌是指那些能够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和空间的微生物。
通过喷洒拮抗性细菌培养液或种植拮抗性细菌菌株,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病菌对植物的危害。
这种防治方法具有广谱性、无毒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对农作物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方法。
通过益生菌、昆虫性病原、天敌昆虫和拮抗性细菌等生物控制剂的应用,既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施这些生物防治方法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生物控制剂,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测,提高防治效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是保护森林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有害生物包括许多昆虫、真菌、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它们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损害森林的生长和产量,甚至威胁到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使用天敌、寄生虫、病原菌等自然的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扩散,从而减轻其对森林的危害。
这种技术措施与化学防治相比,其安全性更高,环境污染也较小。
具体措施包括:1.释放天敌和寄生虫这种方法是引入天敌和寄生虫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繁殖,从而控制有害生物的总量。
天敌和寄生虫可以通过移植、释放或者增加活动环境的方式引入。
例如,释放寄生虫以控制森林树木中的松毛虫等有害昆虫。
2.利用壮态竞争物种抑制有害生物的生物量利用竞争强的物种制造有利条件,以使竞争劣势的有害生物失去其地位,从而抑制其种群生长。
这种方法使用非有害物种而不是有害的生物物种来控制另一种有害生物。
二、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合适剂量、合适方式的农药、化学物质等控制并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
这种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种群,但是存在许多负面影响,如减少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等。
所以使用化学防治技术需要注意物质的选用、施药方式和剂量的控制等。
物理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通过改变生活环境、控制适宜生长环境、改变有害生物行为习惯等控制它们的繁殖与扩散。
一般地,物理防治技术不对自然环境或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熏烤木材、林木、土壤等。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无法控制无法被检测到的幼虫或鸟类,也无法阻止气味或声音诱使有害生物行动。
四、遗传治理技术遗传治理技术主要是通过修复或改变有害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控制其种群数量和危害。
这种技术可以有选择性地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扩散,但是其来在林业中使用并不广泛。
昆虫的有害影响与防治措施
采用合理的施药方法
03
如喷雾、喷粉、灌根等,确保农药均匀覆盖作物并减少飘移。
物理防治:灯光诱杀、高温处理等
灯光诱杀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夜间设置灯光诱杀害虫,如黑光灯诱杀蝼蛄、金龟子等 。
高温处理
通过高温闷棚、热水浸种等方式杀死害虫和病原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05
农业领域昆虫防治措施
选用抗虫品种,调整播种期
药。
规范使用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规范使用农 药,注意用药量、用药时期和用
药方法。
安全间隔期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06
林业领域昆虫防治措施
营林技术措施:混交林营造、抚育管理等
营造混交林
通过种植不同树种的混交林,提高林分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减少 单一树种纯林对特定昆虫的吸引力。
跳蚤
吸血叮咬,使被咬者出现瘙痒难耐 的症状。
昆虫生活习性及生态环境
生活习性
昆虫的生活习性复杂多样,包括食性、趋性、群集性、假死性、迁飞性等。例如 ,蚊子喜欢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室内柜橱柜下、床下、柜后、墙缝、畜 舍、地下室等处,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生态环境
昆虫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从寒冷的南极到炎热的赤道,从干旱的沙漠到潮 湿的雨林,都有昆虫的存在。它们通过不同的生活习性和适应性来应对各种环境 挑战。
抚育管理
加强林木的抚育管理,包括修枝、间伐、施肥等措施,促进林木 生长健壮,提高抗虫能力。
选用抗虫品种
在造林时选择抗虫性强的树种或品种,降低昆虫危害的风险。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天敌释放等
天敌昆虫的利用
通过人工饲养和释放天敌昆虫,如寄生蜂、捕食性瓢虫等,控制 害虫数量。
小议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治理
小议我国森林病虫害的 防治与治理
陈福元 嫩江县白云岱林场
5、 适 地 适 树 , 培 育 健 苗 、 建 树 , 建 立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人 工 林 经 营 模 式 ,提 高 人 工 林 防 灾 控 灾 的 自控 能 力 。 6 、营造混交林 ( 注意树种搭配 ),实施 近 天然林 经 营模 式 ,使林分 中各种生 物 间相 互制 约作 用 增强 ,森 林
拍 …
一
主 我 林 发 趋 的 筹 禁 莲 要 A 国 病 蜘 严 嚣 三口 森蝇 原毛 因 造 成 重 1 摹 篓 -
,
一
,
。,
.
。
小
2 、昆虫病原真菌 在森林害虫防治 中,以 白僵菌应用最为广 伺 仆 泛 ,特 别是 我国南方许多省份 ,利用其独特的 气候条件和森林生态 环境 ,在松毛虫低虫 口密 度下施放 白僵 菌,实现有 虫不成灾。同时 ,还 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等蛀干害虫。 3 、昆虫病原病毒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 毒 ( P DC V)是我国 林业 应用 最 多的 昆虫病 原病 毒 ,生 产上 常将 D P C V、B 和 白僵菌等混 用防治马尾松毛 虫, T 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4 、昆虫生长调节剂 灭幼脲是 我国当前防治 森林 害虫上应用最 多的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 ,它具有对环境影响 小 、对 天敌安全、有一定后效作用等特点 ,因 此 已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主要农药之一。 5 、植物源农药 苦豆碱是我 国西北地 区广泛分布的野生灌 木——苦豆草 中所含多种生物碱中的一种。据 初步试验 ,苦豆碱对松 材线虫具 极强的杀线活 性 ,而且其毒力随时间而逐渐增大。 6 、转基因植 物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转基因抗虫植物 , 是森林害虫防治 的一 条新途径 。随 着科学技 术 的发展 ,转基因植物将逐步得到推 广。 在 必要 的 时候 ,对森 林病 虫害 治理 也可
研究昆虫的生物防治与害虫控制
生物防治与现代科技手段 的结合,将为害虫控制提 供更加全面、可持续的解
决方案。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虫性更强的农作物 开发新型生物农药,提高防治效果和环保性 利用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控制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害虫防治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 政策,鼓励和支持昆虫生 物防治与害虫控制的研究
病原真菌:如白 僵菌等,可以寄 生在昆虫体内, 引起昆虫疾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原病毒:如核 型多角体病毒等,
可以感染昆虫, 并在昆虫体内大 量繁殖,最终导
致昆虫死亡。
添加标题
作用:干扰昆虫的交配行为, 降低繁殖率
定义:昆虫性信息素是昆虫 分泌的吸引异性的化合物
优点:针对性强,对环境无 害,有效减少害虫数量
应用范围:植物源农药在农业、林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害虫监测:通过 定期调查和观察,
及时发现害虫的 发生和扩散情况。
预警系统:利用 信息技术和数据 分析,预测害虫 未来的发生趋势
和危害程度。
监测与预警的意 义:及时采取防 治措施,减少害 虫对农作物和生 态环境的危害。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 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害虫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昆虫交配 利用不育技术控制害虫繁殖
01 优势: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02 局限性:见效慢,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防治效果不稳定
寄生性昆虫:在害虫体内产卵, 吸食害虫营养,如寄生蜂、寄 生蝇等
捕食性昆虫:以害虫为食,如 瓢虫、草蛉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阻隔法:设置障碍物,阻止 害虫侵害或传播,如设置防
微生物防治害虫概述
微生物防治害虫概述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应具备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昆虫病原微生物都能用于害虫的防治,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可用来生产生物杀虫剂的病原微生物应具备以下条件:1.对昆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并在使用时能将虫口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之下。
1.易于进行生产,贮藏性能良好。
有迅速的杀虫效果或传播感染(即造成流行病)能力。
残效期长,使用后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杀虫活性。
5‘成本低。
6丨对人畜及有益动物安全,对植物不产生药害,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二、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优点与化学农药相比,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有以下优点:1.对人类和脊推动物无毒害昆虫病原微生物必须对人类和脊椎动物无毒害才能被利用,目前常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脊椎动物都是无毒害的。
例如,应用最为广泛的苏云金杆菌,它对鱼类、鸟类、兽类和人类是完全安全的。
金龟子乳状芽孢杆菌对哺乳动物也是安全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用各种杆状病毒做了大量针对各种生物甚至人类的安全性试验,几乎所有试验都证明昆虫杆状病毒是安全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杆状病毒被大量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杆状病毒杀虫剂(包括基因工程改造的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对人、畜、鸟兽、鱼、虫(益虫〉不造成感染,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不会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相反,它代替或部分代替化学农药,对保护环境染而造成流行病,从而起到长期防治的作用,昆虫病毒、多种虫生真菌及金龟子芽孢杆菌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有些病原物生物虽然短期的防治效果不显著,但一旦在某一生态环境中定居下来,在适合条件下就可引起昆虫的疾病和死亡,成为长期控制虫口密度的自然因素,这是化学杀虫剂所完全不具备的。
1.容易进行大量生产许多昆虫病原物生物巳能进行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不少类型还可以采用简单的固体发酵方法来进行生产,无须特殊的设备条件。
目前人们所采用的微生物农药,绝大部分都是以当代短期目标进行的。
在使用概念上与化学农药没有什么差别。
浅谈茶树病虫害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茶业通报.1999,21(1),30-31浅谈茶树病虫害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胡淑霞 周其凤(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合肥 230036) (安徽省金寨县农业局 237300) 我国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非常丰富,每种害虫通常都有1至数种天敌起抑制作用,已有记载的茶园害虫天敌约500多种,其中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益螨、蜘蛛和食虫益鸟、昆虫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天敌是茶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天敌的主要类群和利用1.1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1.1.1 捕食性天敌昆虫 大约有百余种,包括瓢虫、草蛉、食蚜蝇、螳螂、食虫蝽、步甲和虎甲、捕食螨等。
茶园最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是瓢虫。
主要是异色瓢虫(Leis ax yridis)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红点唇瓢虫(Chilo corus kuw anae)等。
它们主要捕食蚜虫、蚧类、粉虱等。
据报道:一只异色瓢虫或龟纹瓢虫一天可捕食茶二叉蚜90~100头。
据赵启民报道(1980)一只红点唇瓢虫一生能捕食长白蚧3000头以上。
另外,捕食螨类对茶跗线螨,茶背冠网蝽,介壳虫等多种害虫、害螨有抑制作用。
草蛉捕食蚜虫、蚧类、叶蝉、螨类的幼虫和卵。
食蚜蝇主要以捕食蚜虫为主。
通常在天敌稳定的条件下,可有效控制茶园内害虫的群体密度。
1.1.2 寄生性天敌昆虫 主要是寄生蜂和寄生蝇,茶园以寄生蜂种类多。
在寄生蜂中主要有多种黄蜂和姬蜂,可寄生多种鳞翅目幼虫和蛹。
据浙江报道: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在春茶期间对2~3龄茶尺蠖幼虫的平均寄生率达60%以上,高的达96%以上。
据安徽省的观察卷叶小茧峰(M icr obr acon hebator Say)对茶小卷叶蛾的寄生率可达70%以上。
安徽敬亭山茶场用松毛虫赤眼蜂(T richog ramm a dendrolim i M atsum ura)防治茶小卷叶蛾的效果显著,在卵期每亩放蜂量80000头,寄生率可达60%~80%。
微生物农药——BT农药
杀虫机理
苏云金杆菌可寄生130多种鳞翅目幼虫。 苏云金杆菌可寄生 130多种鳞翅目幼虫。 130多种鳞翅目幼虫 此外,膜翅目、 双翅目、 此外,膜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鞘翅 目中的一 些昆虫也可被此菌感染。 目中的一些昆虫也可被此菌感染。 控制 毛虫、小蔡蛾、棉铃虫等。 毛虫、小蔡蛾、棉铃虫等。 苏云金杆菌杀虫的作用在于它所产生的 某些毒素。这些毒素 主要是δ 某些毒素。这些毒素主要是δ内毒素和 外毒素。
在昆虫病原细菌中, 在昆虫病原细菌中,以 苏云金杆菌在害虫 防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效果也最好。 其杀虫 范围有一定的广谱性, 并且具有不亚于某些化 学杀虫剂的速效性。 学杀虫剂的速效性。在这一点上苏云金杆菌 优 于真菌和病毒制剂。
苏云金杆菌的生态习性
(1)营养条件 苏云金杆菌是弱寄生菌,容易培养,能利用的碳、 苏云金杆菌是弱寄生
BT的制备
用玉米粉,豆饼粉,NaH2PO4和NaCl来调整原料粉 中C,N,P,Cl含量,使其分别处于3-20%,1-10%, 0.512%,0.1-1.0%的范围内,加入5%-30%的谷壳, 10%30%的水,搅拌均匀得到固态发酵培养基,灭 菌后介 入苏金云芽孢杆菌菌种,发酵,干燥,粉碎 得到苏金云 芽孢杆菌农药原粉
微生物农药——BT农药
什么是微生物农药
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 物农药.为利用微 生物或其代谢产 物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病,虫, 草, 鼠害及促进作物生长.它包括以菌 治虫,以 菌治菌,以菌除草等.这 些微生物农药包括细 菌,真菌,病 毒或其代谢物.
微生物农药的分类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等,主要是前三者 微生物杀虫剂:细菌杀虫剂 真菌杀虫剂 虫剂
bt农药的介绍btbaciluss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占生物防治剂总量的95以上已有60多个国家登记了120多个品种美国用以防治蔬菜害虫和玉米害虫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80和50销售额从80年代末的4000万美元上升到90年代的5亿多美元内第一家bt杀虫剂生产企业我国目前已登记的bt杀虫剂粉剂有16种液剂12种生产厂家达76家年产量达20108kg30108kg由中国构建的高效杀虫重组苏云金杆菌已于2000年底通过了安全评价并获准进行商品化生产bt的杀虫机理bt毒蛋白在虫子体内被分解成有毒的多肽这些多肽与虫肠上皮细胞一些特异受体蛋白结合破坏细胞膜最后导致害虫死亡
昆虫发生的特点及虫害的防治方法
昆虫发生的特点及虫害的防治方法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学到了很多关于作物虫害方面的知识,让我充分认识到防治作物虫害工作的重要性,更深入的了解到防治虫害工作的内容,下面我就把昆虫发生的特点及虫害的防治方法简要谈一下。
1、昆虫在自然界中发生特点1、1 种类多昆虫种类繁多,已知有100多万种,约占动物界的2/3~3/4。
1、2 数量大自然界中昆虫不仅种类多,发生数量也极大。
一个蜂群一年可繁殖20万蜂,一个蚁巢一年繁殖65万个体。
粘虫大发生时一公顷地内可达180万头。
1、3 分布广自然界中昆虫分布范围极广,地球上由两极到赤道,由高山到平原,由沙漠到海洋无不有昆虫的足迹。
2、昆虫对人类有害的方面2.1 危害人类栽培的经济作物、牧草和林木昆虫中有48.2%是吃植物生活的,人类种植的各种作物以及牧草、林木没有一种不受害虫为害的。
有些害虫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惊人的,成为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
2、2 传播植物病害许多植物的病害是由昆虫传播的,特别是植物的病毒病,多数由刺吸植物汁液的昆虫传播。
此外,昆虫还能传播细菌或真菌所引起的病害。
由昆虫传病造成的损失,往往要比昆虫本身为害造成的损失大得多。
2、3 传播人、畜疾病有些昆虫,如跳蚤、蚊子、蝇、虱子、臭虫、牛虻等,不但直接吸取人、畜的血液,还能传播各种疾病。
如跳蚤传播鼠疫,14世纪在欧洲大流行,造成25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
其他如斑疹伤寒、脑膜炎、黄热病等都是蚊、蝇等卫生害虫传染的。
3、虫害发生的条件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虫害?在农业上所谓虫害是指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
虫害发生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3、1虫源虫源是造成虫害的基础。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虫源基数越大造成虫害的可能性越大。
3、2适于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害虫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繁殖到足以危害农作物的群体数量。
3、3害虫要有一定的种群密度有虫源不一定就会造成虫害,只有当害虫的种群密度发展到足以造成为害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数量,才能造成虫害。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近年来,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
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
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1.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1.1多种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
1.2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
1.3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爆发,损失严重。
1.4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
1.5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救灾的状态我国几十年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大多数是围绕救灾而展开的,病虫害一旦发生,“人往灾区跑,钱往灾区投”。
只在救灾上重视,没在防灾控灾上下功夫。
1.6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病虫害爆发后,一味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低。
1.7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经济产业,造成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构造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2.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2.1着重抓好森林植物检疫和监测预报:植物检疫是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对发生植物检疫对象地区,应划为疫区进展封锁;对种籽、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安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
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侦察病虫发生、开展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开展趋势,并及时通报。
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防止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
2.2因地制宜的搞好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应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选择抗病虫力强的树种。
昆虫的控制方法和害虫防治
综合防治是指结合多种防治方法,包 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 物理防治等,以全面控制害虫的繁殖 和传播。
农业防治
轮作
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农业防治方法 ,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顺序 和种类,可以降低害虫的繁殖和
生存环境。
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 保水能力,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同 时也可以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
抗虫品种
选择对害虫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 可以有效减少害虫对作物的危害。
生物防治
01
02
03
天敌控制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 蝇等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繁 殖。
微生物农药
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病毒 等感染害虫,导致其死亡 或抑制其繁殖。
生物诱捕
利用害虫的性信息素等物 质诱捕或干扰害虫的交配 和繁殖。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
化学控制
杀虫剂
使用各种化学杀虫剂来直接杀 死昆虫或影响其繁殖。
熏蒸剂
使用挥发性化学物质来熏蒸昆 虫或其栖息的环境。
生长调节剂
使用化学物质干扰昆虫的生长 发育,使其无法正常繁殖。
信息素干扰
使用合成昆虫性信息素干扰昆 虫的交配行为,从而降低繁殖
率。
02
害虫防治策略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
在害虫防治中,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 的。通过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生物 控制和物理控制等方法,可以有效地 减少害虫的数量和影响。
03
害虫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 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包括轮作 、深耕、合理施肥、选用抗虫作物品 种等。
适当调整播种期,避开害虫的危害期 ,降低受害风险。
调整作物布局,使害虫无法在适宜的 环境中生存,从而减少种群数量。
生物防治-03昆虫病原真菌
第五章昆虫病原真菌及其应用近代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趋向是细菌和病毒的研究快于真菌,直至近十多年来才发现到因真菌引起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而引起重视。
早在公元前5世纪,我国就有利用虫生真菌的白僵蚕入药的记载。
冬虫夏草、僵蚕作为药物的记载都是虫生真菌的结果。
能侵染昆虫并使昆虫死亡的真菌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约有530余种真菌,分属于藻状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有可能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真菌主要是藻状菌和半知菌。
最常用于微生物防治的虫生真菌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菌、多毛菌、虫霉等。
其中绿僵菌和白僵菌多。
第一节昆虫病原真菌的利用(白僵菌)本节内容包括白僵菌(半知菌)的生活史与侵染循环、培养与培养物、大规模生产和制剂种类及其稳定性与应用。
通常所说的白僵菌,指的是白僵菌属的真菌。
生活史中有分生孢子。
一、白僵菌概述白僵菌属半知菌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白僵菌属。
被白僵菌侵染的昆虫可从外形加以识别,多数情况下,虫体上长出白色菌丝体并变硬,在表面长出孢子层,普遍称为白僵病或硬化病1.形态:白僵菌菌丝体具隔膜、分枝,表面色泽白色至不同程度的乳色,或略带橙黄或红色,偶有绿色。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分枝,最后形成产孢细胞,产孢细胞多为球形,有时呈瓶状的圆柱形,弯曲或正直,孢子生于产孢细胞的呈线形的顶端,产孢细胞生于小枝梗上。
白僵菌在虫体上蔓延为白色菌丝,至后期呈淡黄色,有的很快形成粉层状孢子,有的继续保持絮状。
2.种类: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的形态是区别种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孢子的大小和形状。
经研究,白僵菌属可作为独立种的只有2个种,即白僵菌和卵孢白僵菌。
这两个种的区别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约有50%为球形,而卵孢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约有98%为卵形。
之前曾有19个种被描述,后经研究将其归并。
白僵菌的寄主范围很广,有200多种昆虫和螨类,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白僵菌常常侵染的是幼虫。
二、白僵菌的感染途径及杀虫机理1.感染途径及侵染过程:白僵菌在虫体上及在培养基上均以无性繁殖完成世代交替。
6、昆虫病原细菌
八、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Bt杀虫剂已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但
Bt商业化仍然受到许多限制: • 寄主范围窄 品种单一,多种林业害虫缺乏有效品种 • 抗性风险。 Bt的使用和传统的化学农药一样,要进行 多次喷洒,结果导致多种害虫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实 验表明,对印度谷螟使用Bt两代后其抗性就增加了30 倍,15个世代后其抗性比未处理种群高100倍。抗性 机理可能是由于昆虫肠道的蛋白酶活性降低,或者Bt 与中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的亲和力下降。
营养体
芽孢 晶体
芽孢
孢子囊
(1)营养体: 杆状,单个存在或 两个以上呈链状,鞭毛周生。为 繁殖阶段。 (2)孢子囊阶段:菌体成熟时,一 端斜生一个椭圆形的芽孢 (spore),另一端同时出现伴孢 晶体(方形、球形、不规则)。 (3)孢子囊破裂,释放出游离的 芽孢和伴孢晶体。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高温、 干燥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菌剂即以芽孢粉状态长期贮存。 伴孢晶体是一种蛋白质毒素,是 杀虫的主要有效物质。
五、苏云金杆菌应用技术
(一)菌种,制剂质量和剂型会影响防治效果。苏云金杆菌的 剂型有液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胶囊剂等。可进行喷 雾、喷粉、液剂灌心、毒饵、飞机喷洒等多种使用方式。基本 原则就是力求施药均匀。目前制剂落后,剂型少, 不能适用林 业生产的多样需要。 (二)目标昆虫:虫种、害虫龄期、虫口密度、生态习性等。主 要用以防治鳞翅目幼虫,施药时间一般比化学药剂提前1-2天,
金龟子芽孢杆菌营养体细长,两端近圆形,
单生或成对,革兰氏阳性。形成芽孢时菌体逐 渐成纺锤形,芽孢位于一端,在芽孢一端形成一个大小为芽孢一 半的折光体,称伴孢体。芽孢可在体外存活数年,有利于疾病 流行和长期控制。缓死芽孢杆菌无伴孢体。
生物防治的作用机制
生物防治的作用机制
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然敌害生物来控制害虫、病原体或杂草的农业和园艺管理方法。
其作用机制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相互作用,以下是生物防治的主要作用机制:
1. 天敌捕食:生物防治中的天敌,如捕食性昆虫或鸟类,通过捕食害虫、病原体或杂草,降低它们的数量,起到控制作用。
2. 寄生虫寄生:寄生性昆虫或微生物寄生在害虫体内,从而限制害虫的生长、繁殖或造成直接死亡。
3. 病原体感染:利用病原体来感染和杀死害虫或其他有害生物。
例如,昆虫病毒、真菌和细菌等可以用于控制害虫。
4. 拮抗作用:一些益生菌或微生物可以在植物或土壤中与病原体竞争资源,抑制病原体的生长,降低植物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5. 植物诱导抗病抗虫性:一些生物防治中的微生物,如植物生长促进菌和根际细菌,可以通过激发植物的防御机制,增强植物对害虫和病原体的抵抗力。
6. 生态平衡:生物防治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通过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防止害虫和病原体的过度繁殖。
7. 降低对化学农药的需求:生物防治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的风险。
8. 提高农产品质量:生物防治不仅有助于控制害虫和病原体,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因为它减少了化学残留的风险。
总体而言,生物防治通过利用自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实现了对害虫、病原体和杂草的有效控制,同时减轻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微生物农药——BT农药
微生物杀菌剂 :农用抗生素 细菌杀菌剂 真菌杀菌剂 微生物除草剂 细菌杀虫剂:Clotridium brevifaciens(缩短梭 菌), Clotridium
malacosomae(天幕虫梭菌) , Baciluss thuringiensis(苏云金 芽孢杆菌), Baciluss sphaericus, Baciluss cereus(蜡状芽孢 杆菌 病毒杀虫剂:Nucleopolyhedrovirus(NPV,核型多 角体病 毒),Granulovirus(GV,颗粒体病毒), Cypovirus(CPV,质型多角 体病毒)...
在昆虫病原细菌中, 在昆虫病原细菌中,以 苏云金杆菌在害虫 防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效果也最好。 其杀虫 范围有一定的广谱性, 并且具有不亚于某些化 学杀虫剂的速效性。 学杀虫剂的速效性。在这一点上苏云金杆菌 优 于真菌和病毒制剂。
苏云金杆菌的生态习性
(1)营养条件 苏云金杆菌是弱寄生菌,容易培养,能利用的碳、 苏云金杆菌是弱寄生
菌,容易培养,能利用的碳、氮源 十分广泛。在进行大量培养时,常使 用米糠、麸皮、 十分广泛。在进行大量培养时,常使用米糠、麸皮、豆 饼和植物性蛋白等。 饼和植物性蛋白等。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效果在于伴 孢晶 体的毒素作用。伴孢晶体的成分是蛋白质, 体的毒素作用。伴孢晶 体的成分是蛋白质,通常占细菌 干重的30% 40%,因此氮素营养对苏 云金杆菌的毒 性形成非常重要。 (2)影响生长增殖的环境因素 苏云金杆菌的生长温度在12—40℃之间,。发酵培养的研究表明,37℃ 下最适。基本不形成伴孢晶体,34℃时形成量很低,28℃时 时形成量的空气,其生 长的最适pH值为7.0左右。 足够的空气,其生长的最适pH值为7.0左右。 pH值为7.0左右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三)潜在病原菌(Potential entomopathogenic bacteria ) 多数为腐生菌,普遍存在于昆虫的消化道 中。由于毒素和酶的产生数量少,难以侵入体 腔内给宿主造成危害。作为寄主的昆虫种类很 多,不是特定昆虫种的病原体。能引起家蚕细 菌性败血病和细菌性肠道病的一些细菌便属于 这一类。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2、芽孢囊 在形成芽孢的同时,在菌体内的一端或两
端能形成具蛋白质性质的一个、两个乃至多个 菱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镶嵌形或不规 则形的伴孢晶体,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伴孢 晶体由不同分子量的多肽——原毒素 (protoxin)组成。伴孢晶体具多种形态,典 型的为梭状六面体,在显微镜下成菱形,也有 四面体、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的。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2、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虫范围 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虫范围仅限于蚊虫的
幼虫,它通过取食过程进行感染,蚊子的幼虫 在取食8-12h后,即可发生死亡,幼虫吞入球状 芽孢杆菌后,菌体在肠道中被消化,细胞壁破 裂,菌体内的毒素释放出来,从而杀死蚊虫的 幼虫。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三、球性芽孢杆菌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是一种在自
然界广泛分布的芽孢杆菌,大多数菌株对昆虫没有毒性, 但从中发掘出了一些对蚊幼虫有高毒力的菌株。它的毒 效成分在细胞内,不分泌到细胞外的培养液中。因此, 只有昆虫吞食细胞后才显示毒性。迄今已分离到各种球 形芽孢杆菌的菌株近700株,仅有50多个菌popilliae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环保农药 典型应用案例
以下是一些环保农药的典型应用案例:
1.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昆虫、细菌、真菌等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农药。
它们具有高效、低毒性、对非目标生物安全等特点,对环境友好。
例如,使用拟除虫菊酯类生物农药来控制害虫,如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来防治棉铃虫。
2. 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农药,具有较低的残留和环境风险。
例如,使用植物中的提取物或精油作为杀虫剂,如使用尼莫木菠菜素提取物来防治蔬菜害虫。
3. 昆虫诱杀剂:昆虫诱杀剂是一种特定化学物质,可以吸引和杀死目标害虫,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例如,使用性信息素作为昆虫诱杀剂,吸引害虫进入诱杀设备,如使用性信息素来控制某些森林害虫。
4. 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害虫进行防治。
这些微生物具有特定的杀虫或杀菌作用,并且对环境友好,不会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
例如,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来控制水稻病害。
5. 限制性农药:限制性农药是指对环境影响小、残留期短、安全性
较高的农药。
这些农药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使用周期、剂量和施用方法等要求,以确保其环境友好性。
例如,在果树上使用限制性农药来防治果实腐烂病。
这些案例展示了环保农药在不同农业领域的应用。
通过使用环保农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同时保护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然而,适当的使用环保农药仍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遵循相关的农药使用规范和管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昆虫病原细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利用昆虫自然种群每代的死亡率总在80-99.9%之间,其中有不少死于微生物感染病,而细菌在昆虫病原微生物区系中占大多数。
因此,它们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对昆虫种群数量的调节能起不同程度的作用。
其中某些类群已发展为微生物杀虫剂,大面积应用于森林害虫防治中。
于昆虫有关系的细菌已发现的有数百种,其中已被描述的昆虫病原菌细菌约有90种。
使昆虫致病的细菌多属于真菌目的芽孢杆菌属、肠杆菌属及假单胞菌目的假单孢属。
在分类上没有确定地位的无芽孢杆菌暂时归纳在无芽孢杆菌属中,包括了较多的病原菌。
根据对寄主的依赖程度和侵袭性,这些细菌又可作如下分类:(一)转型病原体在自然解里仅仅在特定的昆虫体内增殖。
因为增殖必须具备特殊条件,所以用人工培养很困难。
一般宿主域窄,经口容易传染。
如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缓死芽孢杆菌等专性寄生,寄主范围窄。
(二)兼性病原体在自然界昆虫以外的场所繁殖。
因为增殖不需要特殊条件,所以能够人工培养基培养,在宿主消化管内繁殖,损伤宿主组织,并侵入血体腔内产生毒素。
某些细菌在孢子形成时产生毒素,如果这种毒素进入消化管内,及时细菌不繁殖,也能引起中毒,如能形成芽孢和晶体毒素的苏云金杆菌。
(三)潜在病原体在自然界分昆虫以外的场所增殖,就培养容易这一点来说与兼性病原体相似,不同的是毒素和酶的产生数量少,因而不能入侵血体腔内给宿主造成为害。
如果通过例外的方法侵入血体腔时,则增殖活泼,引起败血症。
作为宿主的昆虫种类很多,不是特特定昆虫种的病原体,如绿脓杆菌。
上述三类病原体中专性病原菌及兼性病原菌已广泛用于田间防治害虫,证明它们有一定的致病力,但是它们对干燥及阳光敏感,毒力变异较大,作为生物农药在田间施用,对于如何有效地处理无芽孢杆菌还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
有人尝试用保护剂与不形成芽孢的细菌一起使用,可行与否,有待进一步验证。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够引起昆虫疾病的病原细菌,并不是都可以作为一种微生物杀虫剂,而能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病因细菌,应该具备下列基本属性:(1)毒力高,菌剂毒力足以压倒害虫的毒力,嫩稳定可靠地使害虫发病致死。
(2)稳定性强,菌剂不致因受自然环境影响(如日光、干燥等),人工处理、悬浮剂、载体、贮藏、不同试药方法等而减低杀虫效力。
(3)残效期长,有在害虫种群中自然传播能力。
(4)作用迅速。
(5)有选择性,即对防治对象剧毒,而对植物、益虫以及哺乳动物等无毒。
(6)可以大规模生产,经济安全。
第一节专性病原细菌一、金龟子乳状病芽孢杆菌是对金龟子幼虫有致病力的一类专性芽孢杆菌。
据报道世界各国已从不同地区分理出乳状病病原细菌多种,其中以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缓死芽孢杆菌和缓死芽孢杆菌欧洲变种最重要,它们对53种金龟子幼虫有致病力。
1973年我国引入该菌后,结果证明,对我国这要蛴螬反应敏感的寄主达13种以上,有的感染率达90%。
但是由于该菌株系分离自日本金龟子幼虫,欲使其对我国北方优势树种大黑金鳃龟子有较高的致病力,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我国自1974年起就着手筛选和发掘我国菌株的工作。
几年来调查采集的蛴螬中,已陆续发现了不少菌株。
1978年全国乳状菌研究工作座谈会后,许多单位从丽鳃、犀金龟等幼虫中也分离出不少菌株。
初步了解,在河北、河南、山西、江苏、陕西、辽宁、黑龙江、福建等省蛴螬发生区,乳状菌均有分布,说明我国的乳状菌资源十分丰富,很有研究利用的必要。
(一)乳状菌的分类乳状菌属真菌目芽孢杆菌属,是使蛴螬致乳状病的病原菌。
最早发现是使日本金龟子患病的两种乳状菌:其中一种根据宿主的属名定名为Bacillus popilliae,有人译为“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
它使日本金龟子患甲型乳状病;另一种是使这种宿主产生已型乳状病的 B.lentimorbus,称缓死芽孢杆菌。
后来在世界各地又分离了这类病原菌的种和变种,现归纳目前已知的一些乳状菌如下:(1)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
(2)缓死芽孢杆菌。
(3)新西兰乳状病,尚无菌名。
(4) B. lentimorbus var.australis Beard,R.L.(1956, 澳大利亚)(5)独角仙芽孢杆菌。
(6)夫赖堡尔芽孢杆菌。
(7)五月鳃金龟亚种。
(8)Bacillus popilliae var.rhopaea Milner R.J.此外,马达加斯加和斯里兰卡还发现了Orycetes spp.的乳状病病原菌。
我国分离了一个新变种,定名为金龟子乳状杆菌蓬莱变种。
乳状病的病原菌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由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引起的乳状病称A型乳状病。
由缓死芽孢杆菌引起的乳状病称B型乳状病。
这两型乳状病菌的主要区别如下:1.A型乳状病在染病初期仅从外表来看,很难区别于健康的日本金龟子幼虫。
随着病程的发展,是染病蛴螬的围心部分及其末端环节因为血液浓度增加,使本来在健康虫体上显而易见的背血管与直肠囊都模糊不清了。
胸足也不透明,幼虫外表呈乳白色。
拉断感染蛴螬的足部,可见一滴乳白不透明的体液,自拉断处渗出。
A型乳状菌的孢子囊中,紧靠芽孢还有一个折光的半孢体,而B型乳状菌则没有。
2.B型乳状病在夏末秋初时日本金龟子感染这两种类型的乳状病从病症来看几乎区别不出来,经过冬季之后则这种幼虫可以生存活动,但终因不能化用而死亡。
如果将该菌接种于健康幼虫的腔体内,首先发生乳白色状况,继而随温度的增高又变成棕褐色。
这种颜色的加深,是由于形成大量褐色至黑色的血凝块的结果。
昆虫肢部堆集的血凝块阻滞了血液循环。
(二)乳状菌的形态特征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菌体细长,不能运动,单生或双链,偶有四链。
乳状菌的营养体大小为0.9×5.2微米,菌体在形成芽孢期间逐渐膨胀,当开始膨胀时看到的芽孢如折光的“空泡”的大小同成熟的芽孢相等。
随着芽孢形成的继续发展,“空泡”的折光力更强。
直至观察都一个明确的芽孢为止。
这时细胞呈纺锤形,芽孢位于一端,进一步发育后变成梨形;紧接着在芽孢一端形成另一个大小为芽孢一半的折光体,即称副孢子或侧孢子。
芽孢和前孢的排列好像足迹的样子,革兰氏阳性。
(三)乳状菌的生物学特性1.营养特性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在一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复杂培养基上能够生长。
这种培养基中大多数含有酵母膏及酪朊的浸出物。
所有的培养基中均需糖类作为能源。
该菌在配有色氨酸、硫胺素、葡萄糖和磷酸盐,而无维生素的酪朊水解物中生长很好。
色氨酸和硫胺素是生长所必须的;生物素、肌醇和烟酸不是必须的,但它们对生长有刺激作用。
日本金龟子幼虫血淋巴的氨基酸很丰富,而着这种菌需要的氨基酸种类很多。
这种杆菌不能再丝氨酸或芳香氨基酸族中制造氨基酸,也不能合成组氨酸。
在丙酮和谷氨酰胺族中只有丙氨酸和谷氨酸使不需要的。
它能合成天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但是营养体的生长需要天冬酰胺和甲硫氨酸。
为了使菌连续生长,在合成培养基中一定要加入巴比妥酸,但它的作用仍不清楚。
此菌对高浓度海藻糖反应良好。
利用海藻糖时,呼吸生长速度比利用葡萄糖时高。
2.乳状菌的生长特性前面说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在含有酵母膏和葡萄糖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都能良好生长。
在生长至16-20小时之后获得最大的菌数(1.2×109)。
在生长高峰出现后,活菌迅速下降,但没有出现细胞的溶菌作用。
不论是有氧还是厌氧都不能产生芽孢。
关于细菌大量死亡的原因还不清楚。
该菌专性很强,能在被感染的蛴螬体内进行营养生长并形成芽孢。
芽孢可在体外存活多年。
在干燥蛴螬体液涂片上保存芽孢,经过42个月后,加水润剂,洗下芽孢制成悬液,注射到健康蛴螬体内仍有高度致病力。
(四)乳状菌的病理学自然条件下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可通过蛴螬的消化道而侵染,当蛴螬吞食带有细菌芽孢的植物根、茎、种子或土壤中的腐生物质后,芽孢在中肠内萌发生成营养体,并穿过肠壁侵入体腔。
细菌在血腔中大量繁殖并形成芽孢。
由于病虫或死虫体内有大量芽孢使血淋巴混浊,使别感染的蛴螬呈乳白色,病虫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如将胸足扯断,伤口渗出乳白色液,镜检可见大量芽孢杆菌,而健康体液清亮或仅稍带混浊。
按照Julian等人的说法,感染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期潜育期,约12天,有较少的杆状细胞。
第二阶段使营养体迅速繁殖阶段,约3-5天,在5天除有前孢外,偶有芽孢出现。
第三那阶段为中间阶段,约5-10天,从占优势的营养生长转变,到前孢和芽孢的生成。
第四阶段是芽孢形成,约14-21天,体内充满大量芽孢,最后使幼虫死亡。
在3-5天,大约有20%的细胞可形成芽孢。
在中间阶段(5-6天)前孢构成总菌数的20-30%,但到10天就增加到40%-80%。
在第四阶段,前孢进一步发展,营养体和前孢数量减少,而芽孢大量累积。
在最后阶段,幼虫体内将含有5×109芽孢(5×1010/每毫升血淋巴),幼虫血淋巴呈牛乳状。
显然,这种杆菌在日本金龟子幼虫体内的芽孢形成不是相伴进行的。
Sharpe和Rhodes曾证明,在人工培养基上的菌落,它的芽孢形成是分阶段进行的,从而认为幼虫体内的芽孢形成是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增强的。
需要多少芽孢才能引起乳状病还不清楚,但是,绝不可能由单个芽孢杆菌造成疾病。
Dutky观察到日本金龟子单个幼虫对芽孢杆菌的反应剂量是1×102-2×106(注射感染)。
Beard发现每克土壤含有4×106芽孢的土中引起大约96%的吃土幼虫死亡。
乳状病在提体温为16-36℃范围时发展。
因而,幼虫食下芽孢,但温度不到16℃则不引起感染,有时感染的幼虫越冬后才死亡。
在野外条件下,大部分感染幼虫在上述第二期或第三期死亡,存活到第四期的仅为30%以下。
(五)乳状病的生产乳状病在国外已成商品供应,商品名叫杜木(Doom),对日本金龟子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这些菌用人工培养基培养不易得到芽孢。
因此,生产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的有效方法还是人工感染幼虫,其方法如下:先将保存在玻片上的染病血淋巴悬液做2菌种,经50-60℃,15-20分钟热活化,用微量注射器接种于人工饲养或大田采集的健康蛴螬。
如果是对数期的营养体,每虫注射103芽孢即可引起疾病,玻片保存的菌种每虫注射10万芽孢可以感染,为使感染幼虫比例提高,生产上需要注射3μl剂量的芽孢悬液,不少于10万芽孢。
从腹部节间注入幼虫体腔。
接种后培养在特制的培养箱中,箱内分5层,每层100个小室,每箱容纳500个蛴螬。
放入土壤和种子,发芽的种子可供罹病昆虫食物。
在保持土壤湿度和30℃条件下,培养其0-12天。
每虫可含2×109芽孢数。
之后筛出泥土中感染蛴螬,洗去粘附的土,投入冰水槽中,这样可以减少病虫互相咬食和减少芽孢损失,并保藏在0-2℃冰箱中。
当感染蛴螬达到足够数量时,用绞肉机磨碎,加水制成一定浓度的芽孢悬液,使芽孢数量标准化,再加入碳酸钙,经干燥处理成为含一定芽孢量的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