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为保证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应制定规范的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篇11.凡能影响全面安全的部位,均被视为要害部位,包括高低压配电房、锅炉房、空调机房水泵房、电梯机房、电话总机房、消防监控中心、财务室、电脑机房等,重点要害单位要有明显标志。
2.凡被列为本小区重点要害部位,非该处工作人员及其它主管,未经经理批准,不得入内,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后的人员由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登记记录。
3.凡在要害部位工作的员工,要忠于职守、责任心强、认真学习、进行安全操作和熟悉消防知识,熟悉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执行安全岗位责任制,积极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防自然灾害事故"的五防工作,并对安全承担责任。
4.重点要害部位的防火必须专人负责,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原则,重点要害部位的防火责任人由部门经理任命。
5.一切要害部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入工作区或储存危险品。
6.消防设施、器材要加强管理,严禁挪作它用,经常检查、保持完整好用。
7.对机械设备、线路管道、仪表阀门开关等要建立定期维修保养制度,班前班后检查,保证安全生产。
8.安全业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重点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可发隐患通知书)。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篇2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司分拣中心特点,加强各重点部位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我分拣中心重点部位主要是变配电室周转库房、财务室、等,具体相关制度如下:一、变配电室变配电室是我司分拣中心的电力中枢,是保证分拣中心正常经营的重要保障,变配电室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变配电室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有高度的责任心;2、场所设置的电源、线路、配电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禁止使用已废弃的或国家公布已淘汰的高耗能产品;3、临时用电线路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4、电气设备应当安装义愤填漏电和过载保护装置,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清扫,保持设备的正常、完好。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确保重点部位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重点部位,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科研、储存、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部位。
第三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管理、重点突出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应当设立重点部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重点部位的确定与评审第五条重点部位的确定应当根据下列因素进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品种、数量、储存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等;(二)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爆炸危险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情况等;(三)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和应急措施等;(四)场所周边环境、相邻单位的情况等;(五)其他可能影响场所安全的因素。
第六条重点部位的评审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重点部位的安全风险分析;(二)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三)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四)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七条公司应当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评审,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重点部位。
第三章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第八条重点部位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九条重点部位的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实施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措施;(二)定期检查重点部位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三)组织重点部位的安全培训和演练;(四)及时报告重点部位的安全事故和隐患;(五)组织落实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
第十条重点部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安全操作规程;(二)安全检查制度;(三)安全培训制度;(四)应急预案制度;(五)其他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应急措施第十一条重点部位应当根据其特点,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包括:(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自动灭火系统;(三)防爆设施;(四)防护装置;(五)其他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确定了公司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其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2.安全管理职责2.1总经理职责2.1.1监督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1.2指导、检查承包点的安全生产、解决重大安全工作事宜。
2.1.3监督事故处理的落实情况。
2.1.4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
2.2.副总经理职责2.2.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规定。
2.2.2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及时研究落实整改措施。
____组织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演练。
2.2.4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
2.3.总工程师职责2.3.1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技术工作负责。
____组织制订、修订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____组织、研究解决重大安全技术问题,制订重大隐患的整改方案。
2.3.4参加重大事故的技术分析工作。
2.3.5每月要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是指针对企业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制定并实施的一套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确定:确定哪些装置和部位属于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一般是指对生产运营、环境、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和关键作用的装置和部位。
2. 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属于企业的重要责任,制定并宣传企业及相关部门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3.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程序,包括设备检修、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调查等。
4. 安全培训和教育:组织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置能力。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学校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师生身心安全,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学校重点部位包括校门、教学楼、食堂、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电教中心、教师办公室和学生宿舍等。
三、学校全体师生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学校重点部位的安全。
第二章:校门安全管理一、校门是学校的第一道防线,负责管理和控制进出校园人员。
二、校门应设置检查门禁系统,对进出人员进行身份核实和包裹安全检查。
三、未经批准或未携带有效证件的人员不得进入学校。
四、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品进入校门。
第三章:教学楼安全管理一、教学楼是师生日常教学和学习的场所,保障教学楼的安全至关重要。
二、教学楼内应设置适当数量的消防器材,并明确消防器材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楼应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四、禁止在教学楼内吸烟,严禁教学楼内使用明火。
第四章:食堂安全管理一、食堂是师生日常就餐的地方,必须保证食品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二、食堂应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负责人员应定期接受卫生培训。
三、食堂应设置明显的卫生提示标语,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和操作规范。
四、严禁将易腐烂、过期食品用于食堂餐饮。
第五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一、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和教学的场所,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二、实验室内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明确警示内容。
三、实验室应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如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等。
四、实验室内操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六章:图书馆安全管理一、图书馆是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的场所,需确保其秩序和安全。
二、图书馆应设立夜间自习室,并配备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
三、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品进入图书馆。
第七章:体育场馆安全管理一、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课程和体育比赛的场所,需确保其安全。
二、体育场馆应配备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安全设备,如护栏、保护垫等。
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为保障公司重要部位的安全,预防和制止违反安全保卫的行为和犯罪活动,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制止犯罪,确保安全”的方针,搞好重要部位的保卫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重要部位是指在公司内部,对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和有着重要影响,须加强重点防范的部位。
主要范围:2.1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位。
提供生产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室、站、所。
2.2危险物品部位: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剧毒的部位;2.3其他应列入重点防范的部位。
3、具体内容:3.1保卫部筛选公司各部位,将重要部位填表登记,列入公司保卫工作档案、存档。
3.2重要部位的保卫工作应当建立保卫责任制。
3.3重要部位应安装防范设施,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和使用。
3.4重要部位要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完善的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爆炸、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各项安全措施和处置抢险事故预案,并根据预案要求定期进行演练。
3.5重要部位值班人员必须明确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卫制度,不得擅离岗位。
3.6重点部位应建立值班、巡查、操作人员、进出入制度,认真填写记录。
3.7对于非本部位人员、车辆应当接受该部位值班人员检查,检查是否携带该区域禁止的危险品,并登记,全程派人跟踪。
3.8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和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
3.9重要部位需要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3.10凡携带物品离开重要部位的人员、车辆,应当出具有效证明,交值班人员查验。
3.11对重要部位的贵重零件、备件、贵重工具和贵重金属保管工作要落实到人,实行双人管理,防止丢失。
3.12重要部位要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并保护好现场,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保卫部门报告。
3.13重要部位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单位主要领导要不定期检查值班情况。
保卫部每月定期两次次检查。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引言重点部位是指在组织内具有重要功能、关键性位置或者重要设施的区域或设备。
为了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保障正常运转,制定和实施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管理措施和评估等内容。
目的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重点部位的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组织的顺利运转。
范围重点部位管理制度适用于组织内具有重要功能、关键性位置或者重要设施的区域或设备。
责任1.领导层责任–领导层要高度重视重点部位管理,并下发明确的管理要求。
–领导层要确保部门或单位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重点部位的管理工作。
–领导层要定期评估和监督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部门/单位责任–每个部门/单位要明确指定相关岗位负责重点部位管理工作,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部门/单位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
–部门/单位要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并及时进行整改。
3.人员责任–所有负责重点部位管理的人员都要具备相应的业务技能,并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要求进行操作。
–人员要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人员要严守保密制度,确保重点部位的信息安全。
管理措施1.准入管理–按照组织的安全要求和岗位职责,对拟进入重点部位的人员进行准入管理。
–准入管理包括身份核验、背景调查、安全培训等环节,以确保进入重点部位的人员是合格和可信任的。
2.安全防护–根据重点部位的特点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物理防护、技术防护和人员防护等。
–物理防护措施包括门禁系统、监控设备、安全围栏等,技术防护措施包括入侵检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人员防护措施包括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等。
3.安全运维–重点部位要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机制,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运维管理包括设备巡检、保养维修、故障处理等环节,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4篇)
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规范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备重点部位的单位。
第三条重点部位包括但不限于:能源供应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通信系统、水利工程、化工企业等。
第四条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落实的原则。
第五条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管理应依法依规进行,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六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由重点部位的相关责任部门负责。
第二章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的内容第七条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设备设施的安全性检查:对重点部位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二)消防安全检查:对重点部位的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可用。
(三)人员行为的安全检查:对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醒他们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外围环境的安全检查:对重点部位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无安全隐患。
(五)应急管理的安全检查:对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检查内容和周期,并进行记录和整改。
第三章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的流程第九条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组织准备:确定检查任务、明确检查目标、编制检查方案、确定检查人员。
(二)检查实施:依据检查方案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三)问题整改:根据记录的检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
(四)整改复查: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确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五)归档管理:将检查记录、整改记录、复查记录等相关材料进行归档管理,并留存备查。
第四章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的责任第十条重点部位的相关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工作。
第十一条重点部位的相关责任人员负责安全检查结果的整改和复查。
第十二条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安全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3篇)
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是指针对企事业单位的重点部位,例如生产车间、仓库、机房、办公区等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
一、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确保重点部位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重点部位,包括生产车间、仓库、机房、办公区等区域。
二、责任主体1. 检查责任主体:由单位相关负责人或专门设立的安全检查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重点部位安全检查。
2. 协助配合责任主体:单位内相关部门、岗位人员应积极配合安全检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说明。
3. 安全检查委员会:单位可设立安全检查委员会,由相关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安全检查计划、组织实施、汇报总结等工作。
三、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内容1. 设施设备的安全性检查: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巡查,保证其正常运行,防止出现漏电、短路等故障。
2. 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对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定期巡查,确保其完好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 环境卫生检查:对重点部位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检查,保持清洁整洁,防止积尘、异味等情况对人员健康产生影响。
4. 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检查:对相关岗位人员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应急预案的检查:对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能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保证人员安全和设施设备的保护。
四、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的频率和报告1. 检查频率:根据重点部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检查频率,例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2. 检查报告:安全检查责任人应及时编制安全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检查情况、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和整改计划等,并按程序上报相关部门。
五、整改措施和跟踪落实1. 整改措施:针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设立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 跟踪落实:安全检查责任人应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效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024年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2024年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一、办公室安全管理制度1. 明确办公室周围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并确保所有员工掌握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2. 一旦发现办公室内存在异常现象,应立即保护现场,并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报告。
3. 员工在临时离开办公室时,应随手锁门,以防止盗窃(包括拎包)事件的发生。
4. 严禁在办公室内存放现金、有价证券及其他贵重物品,以确保财产安全。
5. 提高安全意识,对形迹可疑的人员应进行盘查或交由保卫部门处理。
二、计算机房安全管理制度1. 指定一位负责人专门负责计算机房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计算机室的安全运行。
2. 使用计算机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随意使用或传播来历不明的计算机软件。
3. 严禁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贩卖、传播淫秽、反动、迷信信息及相关物品。
4. 对计算机的配置、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防盗、防破坏、防制黄(贩黄、播黄)的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计算机室必须安装防盗门、防盗窗栅栏;有条件的,应安装防盗报警器终端);严禁在无安全保障的场所放置计算机。
外借计算机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办理相关借用手续。
5. 切实加强计算机房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计算机室内吸烟、使用明火,并确保计算机室按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用机时,值班人员应定期巡查计算机的运行情况;用机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外联网络的工作站、服务器、终端等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防雷和接地装置,以防止雷电和静电对设备的损害。
6. 对于因工作失职、违反规章制度而导致计算机被盗、机房火灾或发生计算机制黄、贩黄、播黄等问题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 凡新购置的计算机,必须按照学院规定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手续,并在明确使用责任人后,方可投入使用。
8. 严格遵守“计算机管理规定”,确保计算机的正常、安全使用。
三、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图书馆作为藏书和师生阅览的重要场所,存有大量珍贵文献、图书和资料,是人员密集区域,也是重点防火部位。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重点部位管理制度1一、重点防火部位要结合工作特点等制订防火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二、重点防火部位公司要层层签订防火安全保证书或责任书,确定各部位的安全防火责任人,切实落实重点防火部位安全责任制。
三、针对重点部位的工作情况,保卫部门要经常进行重点防火安全教育,普及防火安全知识。
四、建立重点防火部位防火档案,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五、健全义务消防队伍,定期训练、演练,掌握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能迅速扑灭初起火灾。
六、按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完好有效。
七、加强昼夜值班、巡查、检查,及时发现、排查、整改、消除各类火险隐患,并做好记录。
八、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报警并组织扑救,疏散人员、贵重物品,保护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九、保卫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防火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2学院(学校)重点部位管理规定为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确保学院重点要害部门的安全,防止出现火灾、被盗及其它灾害性事故,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1、学院要害部位、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列选的’要害部门、重点部位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要害部门、重点部位保卫工作负责人,全面负责要害、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组织人员落实保卫措施,经常检查安全状态,及时发现隐患,积极落实整改,确保安全。
2、院内各安全重点部位,应结合本单位情况,单独制定巡查、检查、消防等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每日巡查、每月检查,安全设施和器材必须在位完好、有详细的档案记录、有细致可操作的应急预案。
要明确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岗位安全员。
管理制度、责任分工等档案应报保卫处备案。
3、院要害部门、重点部位的工作必须由政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熟练的人员担任。
特殊工种如锅炉工、厨工等应具备国家规定的上岗资质。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为创建平安校园,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对计算机房、财务室、远程教育室等学校重点部位安全设施的设置,充分利用好校园的安全防盗系统。
2、加强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配备防火设备。
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重点部位要做好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及维修工作。
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消防器材,不得擅自挪用、拆除消防设备。
3、学校重点要害部位严禁烟火和使用明火,电灯必须有保险装置,进出重点要害部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品入内。
4、学校要经常对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电器线路铺设是否健全等进行定期检查。
5、学校警卫人员夜间不间断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同时每天有数名专职教师在校内昼夜值班。
同时做好值班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对学校内部的重点部位进行安全管理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重点部位通常包括学校大门、宿舍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地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 出入管理:学校要制定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确保只有合法人员可以进入学校重点部位。
比如,对学校大门设置门禁系统,只有持有有效身份证和校内通行证的人员才能进入。
2. 安全巡逻:学校要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的安全巡逻,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是否有非法人员进入等。
同时,要加强安全巡逻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安全设施:学校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火灾报警器、消防栓、安全摄像头等,并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4. 安全培训:学校要定期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火灾逃生、自我保护、紧急救援等。
5. 安全责任:学校要明确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各部门和人员要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
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管理目标1. 维护物资和设施的安全性,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2. 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 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安全责任制度1. 领导责任- 上级领导要亲自关心、指导和督促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
- 领导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和难题。
- 领导要对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对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2. 部门责任- 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工作职责。
- 部门主管要定期检查部门的安全工作,并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 部门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标识和标识牌- 在重点部位的入口和出口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指示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 在危险区域设置红色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危险。
2. 安全巡查- 安全巡查人员要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巡查,记录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 巡查人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巡查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
3. 安全培训- 对进入重点部位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危险源的识别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4. 安全设施- 在重点部位设置消防设备和应急设备,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 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部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工作任务。
- 严禁违规操作和不安全行为,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和教育。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人员。
- 定期组织突发事件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安全管理评估1. 定期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安全管理档案,记录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和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关键装置系指以下设施或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第二条重点部位系指以下场所或区域:1.制造、储存、运输和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第三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二级单位、工段(班组)分级管理与监控的原则。
第四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安全管理机制。
1.由车间主任(分厂厂长)进行承包。
承包点应设置“安全承包责任牌”。
2.承包人在履行好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安全职责的同时,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是:(1)指导帮助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4)帮助并督促隐患整改;(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实施;(6)帮助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3.承包人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其活动形式包括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
4.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每季度对承包人承包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进行公布。
考核情况应纳入安全风险奖励金及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中。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证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这些装置和部位往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战略价值,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来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4篇)
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本单位及相关人员的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事件,确保单位运行的正常有序。
制度的依据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单位内部方针政策。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涉及重要资产、关键设施和敏感信息等的部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电力配电室、保密办公区等。
第二章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岗位职责第三条安全负责人本单位应指定一名专职安全负责人,负责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部门(区域)负责人各部门(区域)负责人应当按照安全负责人的要求,定期组织并参与重点部位的安全演练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岗位责任人各重点部位应指定岗位责任人,负责组织并实施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上报和整改安全隐患,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第六条安全风险评估为了科学有效地掌握重点部位的安全状况,本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七条安全预防措施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本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防设施的配置、安全培训与教育、应急预案的编制等。
第八条安全培训与教育本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的入职培训、定期演练与考核等。
培训内容应涵盖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逃生自救等知识。
第四章重点部位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九条安全检查各部门(区域)负责人应按照规定,组织定期的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对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安全标识的完整性等进行检查,并填写相关检查记录。
第十条隐患排查岗位责任人应负责组织并实施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发现的隐患应报告安全负责人,并制定整改计划,跟踪整改进展。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本单位应编制与重点部位相关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和责任分工,并进行定期演练和修订。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5篇)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第一条凡要害部位,各单位要明确范围,掌握要害部位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
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严格要害部位的各项保卫制度。
第二条要害部位工作人员,应挑选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
对调入要害部位的工作人员,人事部门要事先征得保卫部门的同意。
第三条要害部位工作人员应经常进行检查,消除各种灾害事故隐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努力做好要害部位的治安保卫工作。
第四条要按标准落实重点要害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等安全防范措施。
第五条重点要害部位要采取重点守护、重点查看、重点巡查的措施,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处理。
第六条非要害部位工作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如因工作需要,须经单位领导出证到安全保卫部办理进入手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并登记出入时间。
第七条重点部位禁止吸烟或带入火种。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2)是指对企业或组织内部的重要部位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这些重点部位可能涉及安全、机密性、关键性等方面,对企业或组织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重点部位划定:明确哪些部位被视为重点部位,可以根据安全风险评估、机密性评估、关键性评估等因素进行划定。
2. 准入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可以进入重点部位,通过身份验证、访客登记、进出记录等方式进行控制。
3. 安全防护措施:为重点部位设置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安装安全门禁系统、视频监控设备、警报系统等,以保障部位的安全。
4. 信息保密管理:对重点部位内的关键信息进行严格管理和保护,包括控制信息的存储、传输和使用,确保信息的机密性。
5. 设备维护与检修:对重点部位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6. 突发事件应对: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和处理,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7. 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提高企业或组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范潜在的风险和威胁,维护企业或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利益。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范文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各类场所,对其内部的重点部位进行管理和保护。
第三条重点部位的定义:(一)指的是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建筑物、设备设施、资料档案、信息网络等;(二)各类重要单位的机房、研究室、实验室、仓库、保密室等;(三)交通枢纽、码头、机场、车站、地铁站等;(四)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场所;(五)大型商场、超市、市场等公共场所;(六)公安、国安、消防、武装力量、司法等执法单位的重点部位。
第四条重点部位的管理目标:(一)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稳定运行;(二)保护重点部位内的人员健康和财产安全;(三)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四)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五)强化预防和防控措施。
第五条重点部位管理的原则:(一)安全第一: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二)法治为本:依法建立管理制度;(三)科学管理: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四)全员参与:强化重点部位管理的责任意识;(五)综合治理: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六)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升管理水平。
第六条重点部位管理责任:(一)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重点部位管理措施,保证重点部位的安全;(二)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三)员工和业务人员:遵守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四)保安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重点部位的日常巡查、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五)群众和公众:积极发现和报告重点部位安全隐患,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六)外部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和管理规定,履行相关安全管理责任。
第二章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第七条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是指对重点部位进行科学、规范、有序管理的体系,包括以下内容:(一)责任分工:明确各岗位的管理责任和职责;(二)安全保障: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三)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四)巡查检查:定期巡查重点部位,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五)培训教育: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六)信息反馈:对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和汇报;(七)定期评估:对重点部位的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八)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确保重点部位管理工作的落实。
公司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重点部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配电室、实验室、食堂、宿舍等。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责任制度(1)公司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明确各级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2)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部门内的重点部位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3)班组长为班组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班组内的重点部位安全工作。
2. 安全检查制度(1)公司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重点部位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各部门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班组长应每日对班组内的重点部位进行巡查,确保安全无隐患。
3.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公司统一的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公司组织专项安全培训,针对重点部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讲解。
4. 安全操作规程(1)各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部门重点部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2)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反规定。
(3)公司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5. 应急预案制度(1)公司制定重点部位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应急物资等。
(2)各部门应根据公司应急预案,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部门应急预案。
(3)员工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操作技能。
四、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 对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概述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事业单位重点部位进行早期预警、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安全监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重点部位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较高安全风险的场所和设施,如石化化工厂、发电设施、大型机械设备等。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防范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制度目标、制度内容、制度效果三个方面,介绍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点。
制度目标制定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其主要目标是在防范重点部位事故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控制体系。
使企业在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工作中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建立并维护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体系,预防事故事件的发生;2.提高重点部位事故的安全性等级和减轻损失;3.加强重点部位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4.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测和安全评估,建立风险控制机制;5.推进多重安全保障,加强应急管理与应急响应能力。
制度内容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应包含以下内容:初步定位企业应在初步规划之初明确重点部位,并根据其性质、规模、功能和安全危险性等因素确定不同等级的部位,并在相应的等级部位制定重点管理方案。
重点部位管理方案应规避重点部位的安全风险,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安全防范在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安全技术规定:制定相关安全技术规定,并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普及化,保障重点部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同步更新;2.防护装备:完善防护装备和设施,如防爆设备、消防设备等,以防范各种意外事故;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将事故预防工作与个人责任相结合;4.个人防范意识:在重点部位工作人员中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加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应急知识的培训,在一定意义上提高部分员工的安全阵地,提高对风险的自觉防范而不是侥幸心理。
安全监控企业应在重点部位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实施全天候监视和隐患排查,充分发挥人工监控和技术监控的优势,确保安全监控的全面和及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是为了管理单位特定区域内的人员、资产、
设备等资源,保障单位安全运营,避开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护单位
的安全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需要特别保护的场所、设施、区域,如核电站、军事设施、危化品储存等重点部位。
三、重点部位标识
1、本单位的重点部位应在外观、形状、颜色等方面与其他区域
明显区分。
2、应在重点部位进出口处设置标识,标识应包括“重点部位”、“禁止入内”、“安全警示”等内容。
3、在重点部位外侧,应设立警戒线或固定障碍物,保证重点部
位内部安全。
四、进出管理
1、进入重点部位的人员应进行身份验证并签署入场记录。
未经
身份确认的人员,禁止进入重点部位。
2、进入重点部位的人员应穿着适合的防护装备,依据所处环境
确定防护措施,严禁擅自离开或进入非设定的区域。
3、重点部位进出皆应安装各类安全设施,如视频监控,金属探
测门等保证安全。
五、安保巡逻
1、由专人负责巡逻重点部位,发觉问题应适时报告。
2、对进出重点部位的人员及物资进行检查,并确保进入的人员
物品安全。
3、对重点部位设施和设备进行巡察,适时发觉和处理安全隐患。
六、重点部位保养维护
1、对重点部位设施和设备定期进行保养维护,保证设施完好,
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重点部位采纳定期检测等方式,保证检测结果真实牢靠。
3、设定保养维护计划,定期进行分析改进,打造更安全、稳定
的管理机制。
七、重点部位应急预案
1、订立重点部位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保证应急响应速度
和效率。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紧密搭配应急机构保障应急救援工作。
3、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应急预警机制,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尽
早除去危机。
八、违规处理
对未经许可进入重点部位的人员,进行调查甄别并依法处置。
对不违规进入,但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的人员,进行整改并严格监管。
以上即为重点部门管理制度,有效实施此制度,能够有效削减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日常的生产、运营活动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