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勘察设计报告(样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

一、工程概况

子洲至靖边段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GZ35)青岛~银川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省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段高速公路的修建,对改善陕北地区交通环境,促进和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

该段公路目前处于施工建设阶段。2005年7月,K130+460~760天云煤矿改线段,路基侧边坡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放炮及连续暴雨等因素,导致K130+460~760段基岩以上3-6级边坡失稳滑塌,后经重新刷坡处理该段目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刷坡后共分十六级边坡,每级边坡高7-10m,平台宽4-8m,综合坡率约为1:1.75(见附录照片1)。2006年6月,K130+575.3~744.7段已施工完毕的高边坡3-6级边坡又产生局部滑塌,并产生错台裂缝,错台高度2-3m,为保证6级以上边坡稳定,防止产生边坡整体失稳,受院经营室委托,我通盛岩土公司对该滑坡进行了勘察,通过本次勘察确定了滑坡的范围和规模,评价其稳定性,提出了治理建议。

二、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体的结构,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分析滑坡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为整个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具体任务有:

(1)在充分搜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及研究分析原线路勘察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的基础上,分析掌握滑坡的自然地质背景条件;

(2)查明勘察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提供各地层岩性及滑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形态、规模、类型,分析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4)查明滑坡体厚度、滑面埋深及展布特征,提供滑面(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在综合分析滑坡形成条件,产生机理及运动模式的基础上,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6) 对滑坡防治提出经济技术合理的建议措施。

三、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工作依据和执行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及要求有:

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3.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10.《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11.《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四、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以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和室内试验为主,并辅以工程测量(包括1:1000地形图测量、断面测量及定点测量)、挖探等多种现场勘测手段进行工程勘察,对所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工程测量采用尼康牌全站仪完成;钻孔采用一台XY-100型和一台XY-150型岩芯钻机完成,对土体部分完全采用干钻,取土用薄壁取土器;探井布置在滑坡周界,以便揭露滑带;室内对所取滑体和滑带土做了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及抗剪强度试验。所布置的勘察工作量查明了该滑坡的分布范围、地质条件、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勘察工作量统计表”表1。

表1 勘察工作量统计表

五、勘察工作概况

勘察工作是在院总工办、经营室统一安排下,由陕西通盛岩土工程公司承担完成。外业工作于2006年9月20日开始,10月13日结束,我院总工办和岩土公司领导对本项目非常重视,勘察工作前期及外业验收期间到现场指导和解决疑难地质问题,对保证勘察质量和勘察资料的准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于2006年10月中旬完成报告的编写,及时为设计部门提供了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第二章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一、自然地理

工作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魏家楼乡天云煤矿对面,处于正在建设中的子靖高速公路K130+460-760左侧。

滑坡所在地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且昼夜温差较大,春季多大风扬沙天气,沙尘暴时有发生。据地方气象部门资料,勘察区多年平均气温 6.5o C,一月平均气温-8.9o C,七月平均气温22.5o C,极端最高气温

35.9o C,极端最低气温-17.3o C;多年平均降水量300~500mm,最大年降水量802.4mm,最小年降水量140.3mm,雨季多在七、八、九三个月,多以雷阵雨和暴雨形式发生,多年平均蒸发量1800~2200mm,是降水量的5倍;滑坡勘察区内多年平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可达17.9m/s;季节性冻土深度0.7~1.0m。

滑坡勘察区主要水系蚂蚁河属黄河二级支流大理河的支流,年平均水位较低,但雨季易发洪水,冲蚀两岸较严重。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滑坡所在地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冲沟发育,切割强烈,沟谷多呈“V”形,基岩外露,谷坡较陡,25o~65o,水土流失严重。黄土梁峁与河谷相对高差达150余米。

滑坡地貌明显,上部有圈椅状滑坡壁,坡面呈台阶状,上部陡,中下部变缓。

(二)地层岩性

勘察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更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上更新统风积马兰黄土(Q3eol)、中更新统风积离石黄土(Q2eol)、中更新统河流三、四级阶地冲积层(Q2al),其下局部下伏中侏罗系直罗组(J2z)灰色、浅绿色泥岩-砂岩,细粉砂岩夹泥岩互层等,产状较平缓,倾角2o~5o,分布在河谷两岸,构成了滑坡中前部的滑床。各时代的地层特点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

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主要分布在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离石黄土(工作区主要地层)与第四系中更新统河流三级阶地冲积层、中侏罗系直罗组泥岩-砂岩与过渡的斜坡地带。成分以浅黄色粉性黄土状土、棕红色古土壤为主。土质不均匀,结构松散,可塑~硬塑状态。

2.第四系上更新统(Q3)

岩性为风积的马兰黄土(Q3eol)。主要分布在该边坡上部,厚约10-15m,颜色以浅黄色为主,局部灰白色,粉粒含量较高,具大孔隙,结构疏松,垂直裂隙较发育。其下与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黄土整合接触。

3.第四系中更新统(Q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