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设计说明书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

1.1采区概况 (1)

1.2采区地质概况 (1)

2. 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2)

2.1储量 (2)

2.2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

3.采区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的选择 (3)

3.1采准巷道布置方案的提出 (3)

3.2采准巷道布置方案比较 (3)

4、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5)

4.1采煤方法 (5)

4.2回采工艺 (6)

5、采区生产系统和主要机械设备选型 (8)

5.1、液压支架 (8)

5.2、采煤机 (8)

5.3、刮板输送 (8)

5.4、转载机 (9)

5.5、破碎机 (9)

5.6、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9)

5.7、乳化液泵 (9)

5.8、回柱绞车 (10)

5.9、水泵 (10)

5.10、移动变电站 (10)

6、通风与安全 (10)

6.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10)

6.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11)

6.3、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12)

6.4、采区总需风量 (12)

7、巷道断面的选择 (14)

7.1、煤层运煤平巷 (14)

7.2、煤层运料平巷 (15)

7.3、阶段运输斜巷 (15)

7.4、阶段回风斜巷 (16)

7.5、采区煤仓 (17)

8、采区生产系统 (18)

9、采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劳动组织表 (19)

1.带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1采区概况

本带区为某矿的一个接替采区,采区走向长1520m,倾斜长度980m,其面积为2430000m2。

该带区东以井筒煤柱为界,西以平安二号断层为界,上部水平是+420m,下部水平为+300m。

1.2采区地质概况

1.2.1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简单,无褶曲、断层和火层岩侵入。煤层顶底板岩性稳定。该带区的煤层平均倾角为6°,为进水平煤层。

1.2.2煤层

本采区可采煤层为两层煤,第一层煤厚4.3米,顶板为砾页岩,底板为砂页岩;第二层煤厚4.2米,顶板为页岩,底板为中砂岩。两层煤均属于厚煤层,煤层在井田范围内是比较稳定的,变化较小,规律性强。如图:

1.2.3煤质及瓦斯情况

采区内煤变质程度高,煤质好,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3

m /t ,属于低瓦斯矿井。发火期4-6月。容重平均为1.35t/m 3。

1.2.4水文地质

该采区内的煤层含水量均较小.

2.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2.1储量

1.采区工业储量Z g =1207500×(1.82+1.52+1.58)×1.35=802万t

2.煤柱损失量:

采区边界煤柱损失量P 1=20×1200×(1.82+1.52+1.58)×1.35=16万t 。 采区断层煤柱损失量P 2=20×1150×(1.82+1.52+1.58)×1.35=15.3万t 。 采区阶段煤柱损失量P 3=30×1200×(1.82+1.52+1.58)×1.35=24万t 。 工作面落煤损失量P 4=(802-16-24)×5%=38万t 。

所以,采区可采储量Z k =(Z g -P)k=(802-15.3) ×80%=629.36万t 。 开采损失:P 1+ P 3+ P 4=16+24+38=78万t 。

采区回采率:(Z g -开采损失)/ Z g =(802-78)/802=90%

2.2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2.1工作制度

本矿井设计工作日为330天,每天四班作业,其中三班生产,一班准备。每班6小时,每日提升为18小时。

循环进度:各回采工作面开采循环进尺为0.6米 循环产量:170×9×0.6×1.35=1239.3吨 日产量:01A L L M r c =⨯⨯⨯⨯ 式中:0A ——工作面单产,吨/日

L ——工作面长度,米

1L ——日推进度,米

M ——采高,米

r ——容重

C ——工作面的回采率,95%

所以,

A=170×5.4×1.82×1.35×95%=2142.75吨/日

月产量:2142.75×27=57854.25吨

采区年生产能力:A=1.05

A×330=1.05×2142.75×330=74.2万吨

采区服务年限:可采储量/采区生产能力=629.36万吨/(74.2万吨/年)=8.5年

3.采区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的选择

3.1采准巷道布置方案的提出

根据该盘区的地质及煤层赋存条件,可提出两种巷道布置方案:1.走向长壁采煤法中的上山盘区布置;2.倾斜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方案。

方案一、上山盘区巷道布置,如图:

盘区巷道采用联合布置盘区走向长1100m,双翼开采,倾斜长为1150m,划分为5个区段。

方案二、倾斜长壁巷道布置,如图:

将采区划分为5个分带,工作面长为170m。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布置在第三层煤底板岩层中,分带煤层斜巷为单巷布置,采用沿空留巷工艺,分带运输斜巷与一条带区煤层运煤平巷相连,通过带区煤仓和进风行人斜巷与运输大巷相连,分带回风斜巷与一条带区煤层运料平巷相连,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之间开掘一条运料斜巷,用于辅助运输。

3.2采准巷道布置方案比较

3.2.1技术比较

方案二与方案一比较有以下优点:

1.巷道掘进量少,投产早,倾斜长壁采煤法回采工作面两端的巷道直接与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相连,取消了盘区上山或石门等巷道的掘进,颗节省巷道15%~20%,因此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缩短了采煤工作面的准备时间,有利于采掘接续。

2.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效率高,运输费用低。

3.通风系统简单,成本低。由于上述优点,大量减少了生产签准备工作量和所需的人员设备,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辅助人员。

3.2.2经济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