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标准版)

合集下载

工业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工业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基本规定1.1 图纸的幅面及格式1.1.1 画配管图时,应优先采用表-1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如有必要,设备的平、竖面布臵图、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可沿长边加长。

对于A0和A2幅面,加长量按A0幅长边的1/8倍数增加;对于A1和A3幅面,加长量按A0幅面短边的1/4倍数增加。

1.1.2 A4幅面不加长也不加宽,对于管线布臵图及其详图应尽量采用A1、A2图幅;且不应加长或加宽。

1.1.3 A4幅面不允许横装,A5幅面不允许单独使用。

1.1.4 配管图的比例1.1.4.1 设备平、竖面布臵图采用比例为1:200。

1.1.4.2 配管图中管道的平、立面图可采用1:50比例。

1.1.4.3 详图采用1:25比例,其它局部图及节点图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定。

采用甲、乙、丙……和Ⅰ、Ⅱ、Ⅲ……等表示。

竖面图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如“3-3竖面”,同一绘图区域内的竖面图号采用连续编号法,如“1-1竖面”,“2-2竖面”。

视图的编号也采用阿拉伯数字,如“视图1”,原则上视图应与所表示的平面图在同一张图上。

详图采用英文字母表示,如“详图A”,原则上详图也应与所表示的平面图在同一张图上。

1.2.4 图纸数字的文字应工整清晰,字体符合工程制图标准,汉字应写仿宋体。

1.3 配管设计的术语及标注1.3.1 配管设计的术语1.3.1.1配管设计的术语缩写按《石油化工企业配管工程常用缩写词》(SH/T3902-2004)中的要求执行,上面没有的术语缩写应采用英文,不采用汉语拼音。

1.3.2 配管设计的标注1.3.2.1 压力管道的标注画配管图时,压力管道应尽可能不采用拉出引线编顺序号的注法。

如果采用,范围不宜太广,涉及的管道不宜太多,引线也不宜过长或分支过多,而且管道上的顺序号应和标注的顺序号方向一致。

材质碳钢可不标注,合金钢、不锈钢则要注明。

如下:管号—管子规格(材质)—管道等级—隔热厚度/伴热根数(具体隔热形式参照工艺管线命名表)。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最新版】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最新版】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建筑给排水管道布局设计标准一、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平面图及竖向布局应依据工厂地貌、厂区建筑平面图、设备(单元)的需水量和排放量、冻土层深层、水文地质状况和管道材质明确。

二、生产制造与生活给水管网布局应考虑供水安全、经济发展有效等要求,可选用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消防给水管网布局应合乎现行标准国家行业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要求。

三、厂区内生产制造、日常生活建筑给排水主干管,宜挨近需水量及排放量很大的设备(单元)布局。

四、户外建筑给排水管道宜埋地敷设;运输易堆积物质、有危害物质及其腐蚀物质的管道不适合埋地敷设,当不可以防止埋地时,应采用防腐蚀、防渗对策。

建筑给排水管道不可与运输易燃性、易燃或有危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沟敷设。

五、建筑给排水管道不适合在车行道下纵向敷设,宜各自相对性集中化布局在道路一边或两边人行横道下和绿化带下;带有易燃液体的生产制造污水干管不可纵向敷设于车行道下和加工工艺管廊下。

六、消防给水管道及雨水管道宜挨近道路布局。

七、户外埋地建筑给排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筑物的最少净距应考虑管道工程施工、安装、维修的要求,并宜合乎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给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物的最少净距(m)八、埋地管道接口法兰、卡箍及紧固件应安装在检查井或管沟内,当直埋在土壤层中时应做防腐蚀解决。

九、日常生活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运输有危害液体管道交叉敷设时,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在交接处3m范畴内不可有管道接头。

当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布局在下面时,应采用防污染对策。

十、重力流管道由缓坡变成陡坡处,其管径可依据水力计算减少,但不可超出2级,并不可低于相对物质的最少管径。

十一、管道的埋设深层,应依据管材特性、外界载荷、冰冻状况和土壤层特性、抗浮要求明确。

给水管道应埋设在冰冻线以内,排水管道宜埋设在冰冻线以内,并应合乎下述要求:1机动车道下的金属管道填土深层不适合低于0.7m,非金属管道填土深层不适合低于0.8m。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范标准(毕设).docx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范标准(毕设).docx

-*给水排水管道敷设规范及要求(整理的很全面)1给水管道的敷设及管材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布置应严格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 B-50015-2003 )的要求进行,建筑室内管道布置和敷设原则如下:(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2)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3)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4)埋地敷设的给水管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5)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

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 0.5m 。

(6)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

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7)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

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

塑料给水管道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m 的金属管段过渡。

(8)室内给水管道上的各种阀门,宜装设在便于检修和便于操作的位置。

(9)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应小于 0.5m ;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 0.15m ,且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的上面。

(10)给水管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直线长度、管材的线膨胀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应尽量利用管道自身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

(11)当给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引起装饰、物品等受损害时,给水管道应作防结露保冷层,防结露保冷层的计算和构造,按现行的《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执行。

管道布置要求及原则

管道布置要求及原则
➢ 防止泵流体倒流引起泵叶轮倒转,泵出口装止回阀 ➢ 泵的管道、阀门不得影响泵运行及维修检查空间 ➢ 往复泵进、出口管道设计应考虑流体脉动的影响
泵管道支架设置的要点
➢ 泵出口嘴垂直向上时,在距泵最近拐弯处,于泵基础以外 的位置设置支架;也可在泵嘴正上方的拐弯处设吊架
➢ 对大型机泵的高温进出口管道,为减轻泵嘴受力而设置的 支架,应尽量使约束点和泵嘴之间的相对热伸缩量最小
管理规则(试行) 7月17日
2003年 10月1日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 2003年 13 国质检锅【2003】108号
检验规程(试行) 4月17日
2003年 6月1日
14 化生发【1995】968号
化工部化工企业压 1995年 1995年 力管道管理规定 12月20日 12月20日
管道布置设计常用标准、规程和规范
氢气管道:不应大于30欧; 氧气、乙炔管道:不应大于10欧 执行规范:《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 20675-19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90
管道敷设方式及优缺点
地 上

高支架
中支架
低支架
0.5m
2.5m
5.5m


覆土层
≥1.8m

直埋
不通行





≥ 1.2m
管道布置设计常用标准、规程和规范
➢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J29-2003)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J50030-91) ➢ 《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77-93) ➢ 《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 ➢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J12-89) ➢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 ➢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 ➢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 20675-1990 ➢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GB/T20801-2006)

管线管廊布置设计规范标准

管线管廊布置设计规范标准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规范SH3011-20114 管廊的布置4.1 管廊的形式和位置4.1.1 管廊的形式宜根据设备平面布置的要求,按下列原则确定;a)设备较少的装置可采用一端式或直通式管廊;b)设备较多的装置可根据需要采用“L”型、“T”型或“Π”型等形式的管廊;c)联合装置可采用主管廊和支管廊组合的结构形式。

4.1.2 装置内管廊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独立式和纵梁式;按材料可分为混凝土管廊、钢管管廊和组合管廊。

4.1.3 管廊在装置中应处于能联系主要设备的位置。

4.1.4 管廊应布置在装置的适中位置,宜平行于装置的长边。

4.1.5 管廊的布置应缩短管廊的长度,且有效利用管廊空间。

4.1.6 管廊的布置应满足道路和消防的需要,以及地下管道、电缆沟、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间距要求,并应避开设备的检修场地。

4.2 管廊的布置要求4.2.1 管廊上方可布置空气冷却器(以下简称“空冷器”),下方可布置泵(或泵房)、换热器或其他小型设备,但应符合本规范第5.3.6条、第5.5.3条、第5.9.7条和第5.9.8条的规定。

4.2.2 管廊下作为消防通道时,管廊至地面的最小净高不应小于4.5m。

4.2.3管廊可以布置成单层或多层,最下一层的净空应按管廊下设备高度、设备连接管道的高度和操作、检修通道要求的高度确定。

4.2.4 当管廊有桁架时,管廊的净高应按桁架底高计算。

4.2.5 管廊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 管道的数量、管径及其间距:b) 架空敷设的仪表电缆和电气电缆的槽架所需的宽度;c) 预留管道所需的宽度;d) 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空冷器构架支柱的尺寸;e) 管廊下布置泵时,泵底盘尺寸及泵所需要操作和检验通道的宽度。

4.2.6管廊的柱距应满足大多数管道的跨距要求,宜为6m~9m。

4.2.7 多层管廊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大小和管廊结构确定,上下层间距宜为1.2m~2.4m;对于大型装置上下层间距可为2.5m~3m。

地下室管线布置(详细完整版)

地下室管线布置(详细完整版)

地下室管线布置地下室管线布置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设计和使用需求进行规划。

一、综合布置原则:1.确保主要管线(如给水、排水、电力等)的路径短、连接方便。

2.避免不同管线之间的干扰和交叉,减少维修和维护工作。

3.合理分区布置,便于日后的维修和管理。

二、给水管线布置:1.给水管线一般从建筑物外部引入,通过主干管道供应给地下室。

2.在地下室内部,可以设置分支管道连接到各个需要用水的区域,如洗手间、厨房等。

3.给水管道应尽量避免与污水管道交叉,并在进入地下室前做好防水处理。

三、排水管线布置:1.排水管线主要用于将地下室内产生的污水排出。

2.应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避免积水和异味问题。

3.污水管道一般设置在地下室顶部或墙体内部,通过下沉管道连接到地下室外部的污水处理系统。

四、电力布置:1.电力管线应根据用电设备的需求确定。

2.地下室内应设置主干电缆,并通过分支电缆连接到不同用电区域。

3.合理划分电力分区,便于控制和管理。

4.需要注意的是,电力管线的布置需要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

五、空调通风布置:1.地下室通常需要空调和通风系统来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2.空调管线应连接到地下室内各个房间或区域,满足冷热负荷需求。

3.通风管道可布置在墙体、顶部或地板内,确保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六、其他管线布置:1.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地下室内布置其他管线,如天然气管道、燃气管道、消防管道等。

2.这些管线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在进行地下室管线布置时,建议遵循以下步骤:1.完善建筑设计,包括地下室功能、使用需求等。

2.确定给水、排水、电力等主要管线的位置和路径。

3.根据功能区域划分,确定不同区域的管线布置方案。

4.结合建筑结构和设备布局,进行管线走向优化和冲突检测。

5.编制管线布置图纸,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和确认。

6.在施工过程中,确保管线安装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室管线布置可能因具体项目和建筑设计而有所不同。

给排水专业管线排布原则规范条款

给排水专业管线排布原则规范条款

给排水专业管线排布原则规范条款雨水:热水及饮水供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92年12月第一版)暖通专业: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1 2005)电气专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9.11.4电缆桥架(梯架、托盘)水平敷设时的距地高度一般不宜低于 2.50m,垂直敷设时距地1.80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如配电室、电气竖井、技术层等)内时除外。

9.11.6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其层间距离一般为:控制电缆间不应小于0.20m;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30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50m,如有屏蔽盖板可减少到0.30m;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0m。

9.11.7几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各相邻电缆桥架间应考虑维护、检修距离。

9.11.9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桥架上:(1)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

(2)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

(3)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4)强电和弱电电缆。

如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同一层桥架上时,应用隔板隔开。

9.11.10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表9.11.10的规定。

9.11.11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否则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

9.12.2封闭式母线水平敷设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20m。

垂直敷设时,距地面1.80m以下部分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措施。

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内(如配室、电机室、电气竖井、技术层等)时除外。

9.12.3封闭式母线水平敷设的支持点间距不宜大于2m。

管道敷设的一般规定

管道敷设的一般规定

1.管道敷设的一般规定1.0.1管道布置设计应满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000)、《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SH3039-1991)、以及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1.0.2管道布置应符合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的要求,如坡度、位差、重力流及最小距离等要求。

1.0.3管道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的要求。

1.0.4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在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下,还应尽量做到整齐美观。

1.0.5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相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1.0.6全厂性管道敷设应有坡度,并宜与地面坡度一致。

管道的最小坡度宜为2‰。

管道变坡点宜设在转弯处或固定点附近。

1.0.7永久性的工艺、热力管道不得穿越工厂的发展用地。

1.0.8优先考虑特殊管道如合金管道、大直径管道、特殊介质(浆液、粉末、高粘度液体等)管道、工艺特殊要求管道的布置。

1.0.9对于改造、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做到设计风格前后一致,协调统一。

并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力求做到施工、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1.0.10协调好管道布置所占空间与其它相关专业(如设备、仪表、土建、给排水等)所占空间的关系。

1.0.11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作到内外协调。

1.0.12管道的最小净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跨越铁路时,轨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5.5m;(2)管道跨越厂内道路时,路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0m;(3)管道跨越装置内检修道路和消防道路时,路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5m;(4)管道跨越人行通道时,通道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5m;(5)管道跨越操作通道时,通道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2.2m;(6)管墩顶距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宜小于0.4m;(7)接近地面敷设的管道,管底或隔热层的底部距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50mm。

管道布置设计原则

管道布置设计原则

管道布置设计原则1 管道布置基本原则1.1 管道布置设计是将工艺管道及附属公用管道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空间定位的过程。

GB50160、GB50136及一些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已给出了这方面的准则。

本附录无意就管道的布置设计作出详细的规定,而仅仅从安全角度对管道布置设计给出了一些规定及一些指导性的实践经验。

1.2 管道布置基本原则:a) 符合管道及仪表控制流程设计的要求;b) 应符合有关的规范、标准;c)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d) 满足施工、操作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e) 在确定进、出装置的管道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f) 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g) 永久性的地上、地下管道不得穿越或跨越与其无关的工艺装置、系统单元或储罐组;h) 管道布置应满足管道柔性及设备、机泵管口允许的作用力和力矩要求,且应使管道短,弯头数量少;i) 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否则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或放净。

管道布置应减少死区。

j) 管道布置中应能承受各种动力荷载,控制管道的振动,如:风荷载、地震引起的水平力、压力脉动、机器共振等,在地震区设计的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抗震标准规定;k) 管道布置和支承点设置应同时考虑所能承受外部或内部的动力荷载。

支承应可靠,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承件脱离、管道扭曲、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等现象;l) 管道的净空高度、净距及埋设深度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m) 阀门应布置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成排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

应尽量减少阀门延伸杆或链轮操作。

如要采用,不能阻挡操作通道;n) 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o) 安全喷淋洗眼器应根据腐蚀性介质或有毒介质的性质、操作特点和防护要求等设置,其服务半径范围不应大于15m;p) 软管站应根据需要设置,站内可包括蒸汽、新鲜水、装置空气和氮气,其服务半径的范围宜为15m~20m;q) 金属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需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

配管工程规范-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规定

配管工程规范-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SLDI 333C06-2001 0 新制定全部顾英张彦天郑明峰2002.04.01修改标记简要说明修改页码编制校核审核审定日期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规定目录1. 总则2. 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工作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SLDI 333C06-2001 实施日期:2001-01-15第 1 页 共 2 页公用系统管道的 布置规定 一、总 则1、本通则适用于中石化兰州设计院工艺系统管道布置设计。

2、本通则不适用于非金属管道、有色金属管道、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

3、 执行本通则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 1、蒸汽管道应按下列要求布置:(1)蒸汽支管应自蒸汽主管的顶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断阀应安装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段上; (2)蒸汽主管的末端应设分液包:(3)水平敷设的蒸汽主管上分液包的间隔规定如下: A 、在装置内,饱和蒸汽宜为80m ,过热蒸汽宜为160m ; B 、在装置外,顺坡时宜为300m ,逆坡时宜为200m 。

(4)不得从用汽要求很严格的蒸汽管道上接出支管作其他用途; (5)蒸汽支管的低点,应根据不同情况设排液阀或(和)疏水阀;(6)在蒸汽管道的“Π”形补偿器上,不得引出支管。

在靠近“Π”形补偿器两侧的直管上引出支管时,支管不应妨碍主管的变形或位移。

因主管热胀而产生的支管引出点的位移,不应使支管承受过大的应力;(7)多根蒸汽伴热管应成组布置并设分配管,分配管的蒸汽宜就近从主管接出; (8)直接排至大气的蒸汽放空管,应在该管下端的弯头附近开一个φ6mm 的排液孔; (9)连续排放或经常排放的乏汽管道,应引至非主要操作区。

2、蒸汽凝结水管道布置,当回收凝结水时,宜架空敷设在管廊上。

为减少压降,凝结水支管宜顺介质流向45°斜接在凝结水回收总管顶部。

精细化工企业管道布置的防火间距设计标准

精细化工企业管道布置的防火间距设计标准

精细化工企业管道布置的防火间距设计标准目录精细化工企业管道布置的防火间距设计标准 (1)1 厂内管线综合 (1)2 工艺及公用物料管道 (2)3 含可燃液体生产污水管道 (2)1 架空敷设的管道应设置防静电接地; (3)1 围堰、管沟等的污水排入生产污水(支)总管前; (3)1 管径不宜小于100mm; (3)1 厂内管线综合1.1 全厂性工艺、热力及公用工程管道宜与厂内道路平行架空敷设,循环水及其它水管道可埋地敷设;地上管道不应环绕厂房(生产设施)或储罐(组)布置,且不得影响消防扑救作业。

1.2 管道及其桁架跨越厂内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

1.3 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地上敷设。

必须采用管沟敷设时,管沟内应采取防止可燃介质积聚的措施,在进出厂房(生产设施)处密封隔断,并做出明显标示;2 跨越道路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及易发生泄漏的管道附件。

1.4 永久性的地上、地下管道,严禁穿越与其无关的生产设施、生产线、厂房(仓库)、储罐(组)和建(构)筑物。

1.5 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固体的管道及使用金属等导体材料制作的操作平台应设置防静电接地。

2 工艺及公用物料管道2.1 可燃介质不宜采用非金属管道输送。

当局部采用非金属软管输送可燃介质时,应在连接时保证静电的导通性。

2.2 进出生产设施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管道,生产设施界区处应设隔断阀和8字盲板,隔断阀处应设平台。

2.3 热力管道不得与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或闪点不大于120℃的可燃液体管道敷设在同一条管沟内。

2.4 可燃气体的排放导出管应采用金属管道,且不得置于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内。

2.5 氧气管道与可燃介质管道共架平行布置敷设时,净距不应小于500mm,交叉布置时,净距不应小于250mm。

2.6 液化烃设备出液管应在靠近设备出口处设置切断阀。

容积超过50m3的液化烃设备与其抽液泵的间距小于15m时,该切断阀应为具手动功能的遥控阀,遥控阀就地操作按钮距抽液泵的间距不应小于15m。

液压布管标准

液压布管标准

液压布管标准
液压布管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 布管设计和配管时都应先根据液压原理图,对所需连接的组件、液压元件、管接头、法兰作一个整体的考虑。

2. 管道的敷设排列和走向应整齐一致,层次分明。

尽量采用水平或垂直布管,水平管道的不平行度应不大于2/1000,垂直管道的不垂直度应不大于
2/400。

用水平仪检测。

3. 平行或交叉的管系之间,应有10mm以上的空隙。

4. 管道的配置必须使管道、液压阀和其它元件装卸、维修方便。

系统中任何一段管道或元件应尽量能自由拆装而不影响其它元件。

5. 配管时必须使管道有一定的刚性和抗振动能力。

应适当配置管道支架和管夹。

弯曲的管子应在起弯点附近设支架或管夹。

管道不得与支架或管夹直接焊接。

6. 管道的重量不应由阀、泵及其它液压元件和辅件承受;也不应由管道支承较重的元件重量。

7. 较长的管道必须考虑有效措施以防止温度变化使管子伸缩而引起的应力。

此外,关于管道配置的问题,如果存在多种情况,建议罗列出来,并尽量遵循这些标准,以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化工企业管道布置规范要求

化工企业管道布置规范要求

化工企业管道布置规范要求一、管道材料的选择在化工企业中,管道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考虑到液体或气体的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

应选择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耐压性的管材,如不锈钢管、碳钢管等。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管道材料,应进行严格的试验和评估。

二、管道布置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在布置管道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性,确保管道的布置不会影响周围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考虑到火灾、爆炸等意外情况的可能性。

2.经济性原则:在布置管道时,应合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管道长度和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3.操作便利性原则:管道布置应便于操作和维护,如设置阀门、仪表、排放口等。

三、管道布置的要求1.合理布置管道,尽量减少管道的弯曲、穿越等,避免管道的交叉和交错,便于维护。

2.遵循流体力学原理,在管道中应设置适当的缓冲、减压装置,保证流体的稳定流动。

3.管道应考虑到维护和检修的需要,便于对管道进行隔离、维修和更换。

4.对于高温、高压、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应采取隔热、隔烟、防爆等措施,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四、管道的标志与标识为了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化工企业中的管道需要进行标志和标识。

常用的管道标志有:管道材料、管道编号、流体名称、流体流向、操作标志等。

这些标志和标识应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化,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了解管道的性质和使用要求。

五、管道的维护与保养化工企业中的管道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维护保养内容主要包括:定期检查管道及附件的完整性和漏点情况、保持管道清洁、定期检修阀门和控制设备、替换老化和损坏的管道材料等。

综上所述,化工企业管道布置规范要求涉及到管道材料的选择、管道布置的原则、管道布置的要求、管道的标志与标识、管道的维护与保养等方面。

合理的管道布置规范要求可以确保化工企业管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管道的规范要求吗

管道的规范要求吗

管道的规范要求吗
1.布局和设计要求:管道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同时合理布置,保证
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直径选用:根据流量和压力损失条件来确定合适的管道直径。

3.材料选用:根据介质的性质、温度、压力等要素选择适当的管材和
管件。

4.管道倾角:管道应具有适当的倾角,以保证流体自动流动,避免积
水和气阻。

5.弯头和弯管的规定:弯头和弯管的铰接程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
证管道的畅通。

6.排气设备:应设置排气装置,使空气从管道中排出,防止空气积聚
形成气阻。

7.支撑和固定:管道应设置支撑和固定装置,以防止管道的位移和振动。

8.防腐和绝热:对于易腐蚀和高温的管道,应进行防腐和绝热处理。

1.现场布置: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合理布置工作区域和道路,
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管道安装: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保证连接紧密,不得有
渗漏和松动现象。

3.焊接和焊口处理:管道的焊接应符合相关标准,焊口应平整、紧密,表面光滑。

4.管道埋设:埋设的管道应符合设计要求,埋深应与地面协调,避免影响地下基础设施。

5.管道防护:在施工完成后,对于地下埋设的管道,应进行适当的防护,以防止外力损害。

1.定期检查:对于运行中的管道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

2.清洗和保养:根据管道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清洗和保养,确保管道畅通。

3.记录和统计:对管道的维修和更新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以便及时掌握管道系统的状态。

4.应急预案: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故障情况。

总结:。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标准做法完整版本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标准做法完整版本
梁之间的水平间距,以保证其他管线与主风管、给水主管交叉时,有足够的空间从上方翻越。
管道等与结构梁水平间距
风管在图纸深化时距梁宜预留0.8~1米距 离,便于管线交叉时桥架、水管有足够的 空间进行翻越
管道等与结构梁水平间距
给水管道距梁宜预留不小于0.5米距离,便 于管道交叉时桥架等有足够空间进行翻越
工程管控
关注点如下: 1水管与桥架交叉位置,应保证“电上水下”安装 2主风管、给水主管、主桥架等应尽量沿车位上方布置 3主风管、给水主管等与结构梁水平间距满足要求 4机电管网不应穿越防火卷帘门上方

工程管控
二、综合管网布置要点
2.8、给水管与桥架的位置关系 给水管与桥架不知关系分为两种情况 ,在审图优化时要注意:1同一标高平行布置2上下交
√√
消火栓位置避开车道
工程管控
二、综合管网布置要点
2.4、结构核查 结构核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筑层高、结构主次梁高、楼板后福、梁底净高等。
经结构核查后可清晰了解地下室各区域梁底净高状况,摸排结构不利位置。对于地下室净高较 低处和结构最不利处重点关注,尽量调整管网绕过该区域位置,如无法调整则对此区域管网进 行重点排查,合理布置。
说明:L1,L2,L3≤30m;L4+L5≤30 本防烟分区内最不利点距排烟口不超过30m
风管于车道、车位布置关系: 风管可按上述最不利点排
烟距离要求适当调整,因车道 净高要求高于车位,故风管尽 量避开主车道布置,宜在车位 上方安装
风管位于车位上方 车道无风管布置
工程管控
二、综合管网布置要点
2.10、主风管、给水管道等与结构梁水平间距要求 主风管、给水主管等大管在进行综合布置应与结构图进行叠加,调整主风管、给水管道等与结构

管道、阀门布置要求及安全管理规范

管道、阀门布置要求及安全管理规范

管道、阀门布置要求及安全管理规范(1)管道布置的净空高度、通道宽度、基础标高应符合“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工程规定”(HG20546.2)第3章中的规定。

(2)应按国家现行标准中许用最大支架间距的规定进行管道布置设计。

(3)管道尽可能架空敷设,如必要时,也可埋地或管沟敷设。

(4)管道布置应考虑操作、安装及维护方便,不影响起重机的运行。

在建筑物安装孔的区域不应布置管道。

(5)管道布置设计应考虑便于做支吊架的设计,使管道尽量靠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但应避免使柔性大的构件承受较大的荷载。

(6)在有条件的地方,管道应集中成排布置。

裸管的管底与管托底面取齐,以便设计支架。

(7)无绝热层的管道不用管托或支座。

大口径薄壁裸管及有绝热层的管道应采用管托或支座支撑。

(8)在跨越通道或转动设备上方的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上,不应设置法兰或螺纹连接等可能产生泄漏的连接点。

(9)管道穿过为隔离剧毒或易爆介质的建筑物隔离墙时应加套管,套管内的空隙应采用非金属柔性材料充填。

管道上的焊缝不应在套管内,并距套管端口不小于IOOnIn1。

管道穿屋面处,应有防雨措施。

(10)消防水和冷却水总管以及下水管一般为埋地敷设,管外表面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防腐措施。

(11)埋地管道应考虑车辆荷载的影响,管顶与路面的距离不小于0.6m,并应在冻土深度以下。

(12)对于“无袋形”、“带有坡度”及“带液封”等要求的管道,应严格按PID的要求配管。

(13)从水平的气体主管上引接支管时,应从主管的顶部接出。

2平等管道的间距及安装空间(1)平行管道间净距应满足管子焊接、隔热层及组成件安装维修的要求。

管道上突出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30mm。

例如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隔热层外壁间的净距或法兰与法兰间净距等。

(2)无法兰不隔热的管道间的距离应满足管道焊接及检验的要求,一般不小于50mm o(3)有侧向位移的管道应适当加大管道间的净距。

(4)管道突出部或管道隔热层的外壁的最突出部分,距管架或框架的支柱、建筑物墙壁的净距不应小于IOOnIm,并考虑拧紧法兰螺栓所需的空间。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是石油化工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石油化工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布置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因此,合理和科学的管道布置设计是保障石油化工生产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

一、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合理优化管道网络,实现石油化工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行,确保工艺流程的畅通,减少管道系统的阻力,提高传输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石油化工安全生产。

(二)原则:1. 安全原则:石油化工管道系统设计必须以安全为前提,确保所有管道在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都能满足安全标准。

2. 环保原则: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 经济原则: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金、土地和资源。

4. 实用原则:布置设计要便于操作和维护,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 灵活原则:布置设计要考虑到工艺、设备和管道的变动,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6. 美观原则:布置设计要注重建筑、土木和景观相互协调,保持美观性和整体提升。

二、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和方法(一)要求:1. 布置设计要满足工艺流程的需要,确保管道系统的连续性和合理的操作性,避免交叉和干扰。

2. 确保多个管道之间的安全间距,避免发生事故。

3. 采用合理的布置方式,减少管道长度和管道支架数量,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4. 布置设计要考虑到管道的维护和修理,为维护人员提供便利。

5. 布置设计要充分考虑可靠性,保证管道的稳定运行和不间断供应。

(二)方法:1. 梳理工艺流程,确定管道布置方案。

根据工艺流程图,理清生产系统中各个工艺的顺序和关联,确定各个管道的流向和布置位置。

2. 进行网络分析,确定管道之间的连接方式。

通过计算管道的流量、压力、速度等参数,优化管道的布置方式,避免管道的交叉和平行,减少管道系统的阻力。

管道工程规范

管道工程规范

管道工程规范管道工程规范是指在管道布置、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管道工程规范的制定旨在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事故风险,并保护环境。

本文将从管道布置、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介绍管道工程规范的要求。

一、管道布置规范管道布置是管道工程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布置可确保管道的顺利运行和维修。

在管道布置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设计合理的管道走向,避免交叉和迂回,以减少管道阻力和能源损失;2. 根据工艺要求、地形地貌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管道的敷设方式,如地下敷设、地面敷设或架空敷设;3.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确定管道的埋深和埋设坡度,以保证管道的排水和防腐功能;4. 根据管道所输送的介质性质和流量要求,选择适当的管道尺寸和材质。

二、管道设计规范管道设计是管道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合理的设计可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管道设计中,应遵循以下规范要求:1. 根据工艺要求和介质特性,选择适当的管道材质,如钢材、塑料、铸铁等;2. 采用合适的管道尺寸和壁厚,保证管道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工程要求;3. 针对不同的介质,合理选择管道的绝缘和防腐层材料,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4. 对于长距离输送的管道,需要进行管道的分段设计,保证每段管道的均匀受力和热膨胀补偿;5. 设计管道的支吊架结构,确保管道的稳定悬挂和正确支撑。

三、管道安装规范管道安装是管道工程的实施阶段,规范的安装操作可以确保管道系统安全可靠地投入使用。

在管道安装中,应满足以下要求:1. 管道的焊接、螺纹连接等操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连接的牢固和密封;2.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管道的坡度和高程,确保管道的排水畅通和正常运行;3. 对于大口径、高温、高压等特殊管道,应采取专门的安装方法和工艺措施,确保施工质量;4. 安装后的管道应进行试压、试水等工序,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5. 对于跨越道路、河流、铁路等特殊区域的管道,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特殊的安装,保证安全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标准版)
Safety technology is guided by safety technology, based on personnel protection, and an orderly combined safety protection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标准版)
1、管道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有;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4)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

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5)管道应架空或地上缴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6)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

地上的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管墩
上;
7)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8)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留有1O%-3O%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9)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0)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1)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

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2).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

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13)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
液袋。

不可避免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

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14)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除与阀门。

仪表、设备等需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下列惰况应考虑法兰、螺纹或其他可拆卸连接:
l)因检修、清洗、吹扫需拆卸的场合;
2)衬里管道或夹套管道;
3)管道由两段异种材料组成且不宜用焊接连接者;
4)焊缝现场热处理有困难的管道连接点;
5)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管道;
6)设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3、气体支管宜从主管的顶部接出。

4、有毒介质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除有特殊需要外不得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

有毒介质管道应有明显标志以区别于其他管
道,有毒介质管道不应埋地撤设。

5、布置固体物料或含固体物料的管道时,应使管道尽可能短。

少拐弯和不出现死角:
l)固体物料支管与主管的连接应顺介质流向斜接,夹角不宜大于45°;
2)固体物料管道上弯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公称直径的6倍;
3)含有大量固体物料的浆液管道和高粘度液体管道应有坡度。

6、需要热补偿的管道,应从管道的起点至终点则”整个管系进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热补偿方案。

7、敷设在管廊上要求有坡度的管道,可采用调整管托高度。

在管托上加型钢或钢板垫枕的办法来实现。

对于放空气体总管(或去火炬总管)宜布置在管廊立柱的项部,以便于调整标高。

8、布置与转动机械设备连接的管道时,应使管系具有足够的柔性,以满足设备管口的允许受力要求。

必要时可采用以下措
施:
l)改变管道走向,增强自然补偿能力;
2)选用弹簧支吊架;
3)选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
4)在适当位置设置限位支架。

9、布置与往复式压缩机相连的管道时,应使管系的机械振动固有频率和管道的气柱固有频率避开机器的激振频率.必要时可采用以下措施:
1)增设防振支架;
2)适当扩大管径;
3)增设脉动衰减器或孔板;
4)合理设置缓冲器,避开共振管长,尽可能减少弯头。

10、不应在振动管道上弯矩大的部位设置分支管。

11、在易产生振动的管道(如往复式压缩机、往复泵的出口管道等)的转弯处,应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公称直径的弯头。

分支管直顺介质流向外接。

12、从有可能发生振动的管道上接出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的支管时,不论支管上有无阀门,连接处均应采取加强措施。

13、自流的水平管道应有不小于3‰的顺介质流向坡度。

14、管道穿过建筑物的楼板、屋顶或墙面时,应加套管,套管与管道门的空隙应密封。

套管的直径应大于管道隔热层的外径。

并不得影响管道的热位移。

管道上的焊缝不应在套管内,并距离套管端部不应小于150mm。

套管应高出楼板、屋顶面
50mm。

管道穿过屋顶时应设防雨罩。

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或防爆墙。

15、布置腐蚀性介质、有毒介质和高压管道时,应避免由于法兰、螺纹和填料密封等泄漏而造成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

易泄漏部位应避免位于人行通道或机泵上方,否则应设安全防护。

16、有隔热层的管道,在管墩、管架处应设管托。

无隔热层的管道,如无要求,可不设管托。

当隔热层厚度小于或等于80mm时,选用高100mm的管托;隔热层厚度大于80mm时,
选用高150mm的管托;隔热层厚度大于130mm时,选用高200mm的管托;保冷管道应选用保冷管托。

l7、厂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全厂性管道敷设应与地形高差保持一致。

在适当位置调整管廊标高。

管道的最小坡度宜为2‰。

管道变坡点宜设在转弯处或固定点附近。

18、对于跨越、穿越厂区内铁路和道路的管道,在其跨越段或穿越段上不得装设阀门、
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和法兰、螺纹接头等管道组成件。

19、有热位移的埋地管道,在管道弧度允许的条件下可设挡墩,否则应采取热补偿措施。

20、管道布置时管道焊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对接焊口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mm;
2)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
a.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mrn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mm;
b.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的管道,不应小于
150mm;
3)环焊缝距支、吊架边缘净距不应小于50mm;需要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最小净距,应大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得小于100mm。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