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组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几点做法
关于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几点做法关于小组建设的几点做法学校大力推行“自主互助、高效愉悦”的课堂改革,在这场改革中小组建设又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我班是最早开始进行小组建设的,在实行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困惑,现将我的一点做法介绍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小组划分小组划分中人员的相互搭配是关键,而组长的选择又是重中之重。
一个好组长就会带出一个好的小组,一批好组员,因此在考虑时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组织能力和威信,因为组长才是最终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如第十一组的组长,在小组划分的时候从成绩看是2号,但是他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进取心,在班中有较高的威信。
在他的带领下十一组在小组评比中获得年终第一名,而且他们组的同学学习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他本人更是进步很大。
二、建立良好的评价制度小组建设是通过学生评价学生,学生管理学生,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
班主任也从“前台”转到“幕后”。
为了更好实行小组建设,首先制定出小组评价细则,并且下发给每一个小组共同讨论学习,最后定稿公示。
班中事务有执勤小组负责记录管理,每天将结果公示并且做出点评。
各小组每周进行组内总结,组长对组员作出评价,并且公示,根据评比结果进行适当的奖惩。
同时也作为优秀小组、优秀组员的依据之一。
三、小组内合理分工小组建设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这就需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进行适当的分工,我将组内学生分成组长、副组长、学科组长,卫生组长,纪律组长。
经过这样划分后既减轻了组长和课代表负担,又能充分发挥其他同学的能力,凸显团队力量,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如:二组的副组长是一女生,主要负责家庭作业的检查,她们组有一男生家庭作业经常不做,经常会因此事被值勤小组扣掉分数,我也做过这名男生的思想工作,但效果不大,后来这位副组长与该生的家长取得联系,效果很好。
本学期他又和该生家长进行沟通,并表扬该生进步很大,这些举措使该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指导意见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指导意见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指导意见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指导意见一、学习小组的建立1.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小组成员组成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科学的学习小组应该是本班总体学习状况的缩影。
因此,在建立学习小组前,要求各班主任老师必须在充分征求各学科任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发言、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弄清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相关情况。
在此基础上,综合上述评价指标,将班内学生均分为优、良、中、差四类。
2.科学划分小组学习小组的划分要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组内各成员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不同,各学习小组在总体水平上又基本一致。
“组内异质”为小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即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住校和非住校的学生在分组时要考虑,又为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按照稳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各班主任从优、良、中、差四类学生中,每类各选取1--2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各学习小组人数原则上为六--八人,每班可根据本班学生数划分为6-8个学习小组。
目前各班学生上课模式,必须为三三对面坐的形式。
3.学习小组长定位:学习小组长要求:“要想帮助别人,首先强大自己”,学习小组长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组织能力一定要强。
⑴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⑵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
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⑶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⑷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⑸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A、B、C分层完成学习指导或导学案。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指导意见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指导意见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指导意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课程理念的变革,学校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班级学习小组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小组成员的选择、小组目标的设定、组织管理的方式等方面,给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一、小组成员的选择1. 多样性原则:小组需要包含性格、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差异的学生,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补和相互学习。
2. 相互支持原则:小组成员之间应具有相互支持和合作的意愿,避免选择过于内向或不愿意与他人合作的学生。
3. 组织能力原则: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协调小组内部事务并和其他小组进行有效合作。
二、小组目标的设定1. 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应明确共同的学习目标,例如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学习成果等。
2. 可量化目标:小组目标应该可以量化,便于小组成员对自己和小组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估和反思。
3. 共享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目标应该具备一定的共享性,即每个成员的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相结合,相互促进。
三、组织管理的方式1. 小组组织者: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充当小组的组织者,负责统筹安排小组任务、协调成员关系、监督小组学习进展等。
2. 任务分配: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取得进步。
3. 时间管理: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安排小组学习的时间,确保任务按计划完成。
4. 知识分享:小组成员之间应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共同进步。
5. 讨论与反馈:小组应定期组织讨论和交流,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评价机制的建立1. 过程评价:重视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关于对班级小组建设的几点建议
小组长是小组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小组长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建设的 成败,有的班级小组建设不到位,关键是小组长没有担负起责任来,全组还 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从而使小组建设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于 是选择一个好组长就成了我们班主任最头痛的一件事,选出来的组长总有这 样那样的问题,于是一些班主任就开始抱怨说:我们班没有几个能胜任组长 的。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 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大家往往只注重是的小组长现有的 能力,而忽略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培养。我们往往是把“选组长”这一简 单问题复杂化了,而又把“培养组长”这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在我们班 里选的组长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学习成绩,这是为以后的互助合作学习做 准备。对于组长的培养,班主任要有耐心和爱心,这是一份相当细致而又坚 巨的任务。我的大致做法如下: ①做好小组长的思想工作。让小组明确担任组长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培养与 锻炼,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变的更加优秀,应该好好的把握这样的机会。要 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小组建设成败的关键。我们做班主任 可能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选出来的组长突然有一天她来炒你的鱿鱼,说 自己干不了。或是说自己不愿意干了。我们班就曾有一个这样的事例,他就 向我说他干不了,说别人都不听他的,就这样去开导他,我说“世界上可以 说有两种人,一种是管理者,一种是被管理者,可人人都希望自己是管理者, 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胜任管理者的岗位,管理也是一种能力,既然是一种 能力就需要去培养,去锻炼。难道你想失去这样的机会吗?正因为你学习成 绩优秀,所以我才给你这个机会,想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全面发展学生。” 从此之后他也有自信了,把自己的小组组织的很好。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小 组长 的思想工作,让他知道当小组长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是他施展自己才 能的舞台。这样他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建设自己的小组。真正成为小组的主人。 ②明确小组长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诚实、刚正、以身作则。 ③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 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把一切不良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小组内
小组建设指导意见
熊绎中学学习小组建设指导意见高效课堂无论是关注生命的狂欢还是知识的落实,都离不开小组作用的发挥。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和最佳平台。
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建设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学生分组,它需要经历搭建、融合、形成的过程。
在小组建设和形成过程中,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小组建设——发扬民主,体现均衡与和谐小组建设要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均衡与和谐,让学生全程参与其中,共同经历小组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建设学习小组时按以下步骤实施。
1、小组搭建。
各班班主任牵头和任课教师一起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搭建。
首先初步制定小组搭建的要求和流程;然后班主任引导全班同学讨论修订搭建的要求和流程,讨论修订的过程就是学习接受内化的过程;接着班主任组织开展学情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涵盖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男女性别、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身体状况等。
根据调查的情况,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各种能力、个性特长等初步分成优等生、中等生、潜力生三大类。
最后,师生联动,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三类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每组4—6个人,学生座位按“方阵式”排列。
七年级由于教室太小,目前不能按这种方式排列,但是各班要分好组,同一小组的学生相对集中坐在一起,便于讨论,这样分组组内成员关系和谐融洽、合作愉快、男女生比例、三类生比例基本平衡,便于公平竞争。
2、选派小组长和副组长。
在小组建设初期,各小组要选派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学习成绩相对好一些的学生任组长和副组长,在他们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下,逐步达到人人能当组长、人人会当组长、人人当好组长的目标。
3、制定组长和副组长职责。
组长职责主要是管理本组纪律、安排合作任务、有效组织合作、监控自学情况、向班主任或教师反馈本组情况等;副组长的职责主要是协助组长搞好管理工作、做好各种记录等。
4、培训组长、副组长、组员。
优化小组合作建设的做法
优化小组合作建设的做法在一个小组中,合作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高效的团队,需要成员之间相互配合、信任、共同努力,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为了优化小组合作建设,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1.明确团队目标和角色:在开始合作前,团队成员应明确团队的目标和每个成员的角色。
成员应理解他们负责的任务和目标,以及如何与其他成员一起工作。
这将有助于避免混乱和冲突,并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
2.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沟通是一个成功团队的关键因素。
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并确保信息的传递准确和及时。
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邮件、共享文件等方式进行沟通。
另外,还可以使用在线协作工具,如Slack 或Microsoft Teams等,以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建立信任和尊重:信任和尊重是团队合作的基石。
团队成员应相互信任,并尊重彼此的意见和贡献。
在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充分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并尽可能综合各方意见做出决策。
此外,团队成员应尊重彼此的时间和承诺,遵守规定的工作时间表和截止日期。
4.确定和分配任务:在合作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应明确任务并分配任务。
每个成员应清楚自己的任务并且将任务分解为可管理的子任务。
可以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如Trello或Asana等,来跟踪和分配任务。
此外,应鼓励团队成员共享任务进度和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5.鼓励创新和合作精神:团队合作不仅仅是完成分配的任务,还需要促进创新和合作精神。
团队成员应鼓励提出新的思路和想法,并互相支持和协作来实现这些创新。
可以通过组织创意工坊、讨论会和团队建设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创新和合作精神。
6.提供反馈和奖励: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和付出应得到认可和奖励。
团队负责人可以定期提供反馈和表扬,以鼓励团队成员的努力和贡献。
此外,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如最佳团队成员奖、最佳解决方案奖等,来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创新。
7.解决冲突和团队建设:在合作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和问题。
如何加强小组建设
如何加强小组建设
引言
小组建设是提高团队协作和工作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加强小组建设的实用策略。
提倡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小组建设的基石。
以下是一些加强沟通的方法:- 鼓励成员积极参与讨论;
- 建立开放和公正的沟通渠道;
- 确保信息的透明和及时传达。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技巧:
- 尊重和欣赏每个成员的贡献;
-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和相互研究;
- 解决冲突和分歧,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角色
明确的目标和角色有助于指导小组成员的行动和努力。
以下是一些建立明确目标和角色的建议:
- 设定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的目标;
- 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 定期检查进展并提供及时反馈。
激发成员的动力和创造力
激发成员的动力和创造力可以提高小组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一些激发成员动力和创造力的方法:
- 赞扬和鼓励成员的努力和成果;
- 提供挑战和发展机会,促进成员的个人成长;
- 鼓励成员分享和实施新想法。
结论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加强小组建设,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小组成员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法律复杂性,并始终独立做出决策。
注意:本文所列内容仅供参考,不保证真实性,切勿引用未经确认的内容。
对课堂学习小组分组的九点建议
对课堂学习小组分组的九点建议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一、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
小组一般以2—6人为宜,人太少、太多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而分组又是建立在教师对班级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知识水平差异等几个因素上,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各组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竞争”,也便于教师辅导。
具体到在教学实践中的小组构建,我认为必须着重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一)人数结构的合理。
一般地说,以上下两桌,四人为一小组。
课堂上需要展开合作时,只要上桌的两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运作,既节约时空,又方便灵巧,还可以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
(二)认知结构的合理。
四人中,优等生、学困生各一个,中等生两个,构成一个相对稳定而富于变化的“橄榄”形。
在生生互动中,从最初的“帮扶”学习发展为互帮助互学,齐头并进。
(三)情感结构的合理。
孩子多是凭情感办事。
因此,在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可以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甚至在合作过程中,允许“跳槽”。
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能,也大大在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要讲究合作学习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它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衔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
教师要考虑这一环节中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务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最佳达成,才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千万不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估一估、量一量》这节课中的第四题时,题目的要求是要找一个比我高的人、比我矮的人、和我差不多高的人。
在这里,必然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找出符合条件的人。
如果这题没有限定是在小组内进行活动,会导致学生在班级内进行查找,这样就会导致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
如何加强小组建设
如何加强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是一个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效的小组建设能够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加强小组建设的建议:
1. 清晰的目标和角色分配:团队成员需要明确知道他们的目标和任务,并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
领导者应该在项目开始前设定明确的目标,并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
2. 有效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团队成功的基石。
团队成员之间应该保持定期的沟通,分享信息和意见,解决问题并取得共识。
领导者应该提供一个开放和尊重的沟通环境,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讨论。
3. 鼓励合作和互助:团队成员应该互相支持,并在需要的时候愿意提供帮助。
领导者应该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建立一个团结和融洽的工作氛围。
4. 促进技能发展:团队成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更好地为团队做出贡献。
领导者可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团队成员不断成长和进步。
5. 建立信任和尊重: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领导者应该树立榜样,展示诚信和尊重,并鼓励团队成员彼此支持和尊重。
6. 庆祝成果和奖励:当团队取得成果时,应该及时庆祝并给予团队成员适当的奖励。
这可以增加团队成员的动力和凝聚力,促使他们继续取得优秀的成绩。
通过以上的建议,可以加强小组建设,提升团队的合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团队成员和领导者都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并持续改进和发展团队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组建小组活动的注意事项
组建小组活动的注意事项组建小组活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人员的选择、任务的分配和团队的协作等方面。
为了确保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明确目标和任务:在组建小组之前,首先要明确小组的目标和任务。
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并且可以更好地协作和合作。
2.选择合适的成员:选择合适的成员是组建小组活动的关键。
成员之间应该具有相互信任、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此外,成员的技能和经验也应该与小组的任务相匹配。
3.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责任:在小组成立之初,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责任。
这些规则和责任可以包括小组成员的工作时间、任务分配和沟通方式等。
明确的规则和责任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协作和合作。
4.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小组活动成功的关键。
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会议、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进行沟通。
此外,小组成员之间应该保持开放和透明的沟通,可以及时解决问题和取得进展。
5.鼓励创新和合作:小组成员应该被鼓励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创新和合作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取得进展。
此外,小组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实现小组的目标。
6.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里程碑: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里程碑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管理时间和任务。
时间表和里程碑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了解任务的进展情况,并且可以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
7.解决冲突和问题:在小组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冲突和问题。
小组成员应该学会解决冲突和问题,可以通过沟通、协商和妥协等方式解决。
此外,小组成员之间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合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8.及时评估和反馈:小组活动结束后,应该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和反馈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团队的效果。
此外,评估和反馈也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总之,组建小组活动需要注意以上几点。
明确目标和任务、选择合适的成员、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责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创新和合作、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里程碑、解决冲突和问题以及及时评估和反馈,这些都是确保小组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班级小组文化建设的建议
小组建设培训材料一班级小组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一、何谓小组文化小组文化就是用评价的手段拉动小组内互助学习的积极性,是小组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一种学习氛围,它主要表现为学生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小组文化建设,使小组形成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以消除学生合作学习的疲劳,综合其他同行的经验和我校目前的现状,我们认为,在使用“小组”这一课堂的基本教学单位时,要下力气抓好小组的内部文化建设,做到“用文化凝心聚力”。
二、显性小组文化建设1、科学划分小组一般是六人一组,全班可根据人数的多少分成若干小组。
组内人员的搭配按组内异质的原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学习情况要优、中、差结合(2)学生个人性格外向与内向结合。
这样的搭配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习互补,以优促弱;二是有利于纪律的相互约束,互相提醒;第三、最大的好处是性格的相互影响,外向型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学习态度可以影响内向型学生,这样就逐渐地使内向的学生也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
2、创设组标及口号在老师的引领下,每小组的同学尝试着建设他们各小组的组标:它一般要包括组名、口号、各个小组成员在上面的签名。
像坚持组、奋进组,雏鹰组、永不言败组等都可成为小组的组名。
学生们选的口号也是很多,像“永不言弃;同甘共苦;携手共进;坚持到底;再坚持一小会儿;为理想而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
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还可以集体表决选择本组的“组歌”,组歌在上每周的班队主题活动前或其它一些活动开始前可以组织演唱、展示。
3、合理利用班内黑板(书香栏)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
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后等待的是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小组的认同,这种等待可以在评价中实现,还可以在成果展示中展现。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后续工作不能停滞,要及时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成果包括学生得到的喜报、老师的即时性评语、小组内课上课下集体完成的手抄报、艺术作品,特色作业等,展示可以通过班级墙报、板报、班刊即时地展现。
加强小组建设打造优秀班集体
加强小组建设打造优秀班集体一、引言小组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促进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
加强小组建设是打造优秀班集体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小组建设,打造优秀班集体。
二、培养良好的小组文化1. 了解每个成员的特点和优势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每个成员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可以更好地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可以让小组内部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例如:定期召开会议、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等。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鼓励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这样可以增强小组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激发成员创造性思维1. 提供创新空间为小组提供创新空间,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组织创意比赛、鼓励成员提出新的想法等。
2. 培养成员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培养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激发小组内部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组织创意训练、提供学习资源等。
3. 鼓励成员尝试新事物鼓励成员尝试新事物,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和开阔思路。
例如:参加比赛、参观企业等。
四、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1. 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可以让小组内部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例如:制定每日工作计划、周计划等。
2.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可以让小组内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例如:分配任务、互相协调进度等。
3. 定期评估工作效果定期评估工作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激励和表扬。
例如:每月评选最佳团队、最佳个人等。
五、结语加强小组建设是打造优秀班集体的关键之一。
通过培养良好的小组文化、激发成员创造性思维和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可以让小组内部更加团结协作,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成果。
关于小组建设的几点想法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的做法为有效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倾力打造高效课堂的背景下,确保学习小组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使之发挥高的效能,现就本校的实际情况,谈一下自己在班级小组建设方面的几点想法。
一、学习小组建设划分小组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即每个学习互助小组都必须由好、中、弱三类学生组成,组长必须是成绩、能力最强的。
根据班级的实际人数组建学习小组,每小组人数以4人。
明确一名学习组长,一名管理组长,组内可按组内成员明确分工。
班主任负责学习小组的划分,并将学习小组的名单印发给任课教师。
班级学习小组的学习事务由学习委员负责,各学科教师与学习小组间的沟通可通过科代表来完成。
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由学生制定组内常规要求和纪律要求(组内公约),各班还可以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与优良学习小组创争评比、三好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的评选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制定有关课堂考核评比和记载的办法,并将结果载入学生的“成长记录”。
所有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打分,并由各小班的学习组长及时记载,让各小班的学习委员一周一汇总,以便于班主任进行考核。
1.小组建设①组名口号规定每个大组要有自己的组名,可用组长姓名命名,以凸现小组长的责任感,或以其他形式命名。
把教室内的前后黑板分成块,作为各小组展示的主要阵地。
②小组宣言要求小组出一份小组宣言,宣言中包含着组名、组员、对手等几个方面。
③小组合作学习八项规范,用胶带纸粘贴在课桌上。
努力进取、敢为人先;高效自学、积极发言;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④小组合作学习八种习惯,用胶带纸粘贴在课桌上。
尊重他人,学会倾听;欣赏赞美,取长补短;规范行为,遵章规范;履行职责,勤于进取;感恩知情,善待他人;诚实守信,知行合一;细致缜密,做事有序;合作竞争,奋勇当先。
2、组员分工组内根据需要,一般设立组长、学科负责人,实行分工管理。
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一、科学合理的小组建设1、合理安排,精心搭配先向学生做了动员工作,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生本教育,告诉他们:我们要开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要让每个人通过学习能够更勇敢地向别人展示自己......利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组,基本上前后桌4人为一组,个别情况可以调座。
这样合作学习时,前座学生可以快速转身,节约时间。
小组内必须有1人的家里有电脑,能够查找资料。
每个小组通过举手表决确定小组的名字。
1号是组长,由优秀学生担任,2、3号是中等生,2号应略胜于3号,4号是比较差一些的学生。
给小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全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以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2、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在每个小组内设组长、记录员、纪律员、资料员各一名。
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记录员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便于向全班交流汇报。
纪律员负责维持学习时的纪律。
资料员负责查找资料。
应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杜绝“搭便车”现象。
3、注重培养小组长在小组合作中,小组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当。
教师必须对组长进行积极地培养。
除了向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外,更多的是手把手的教:如何带领全组学习、怎样组织语言、如何让小组成员合作等等,课堂上我也经常巡视、观察,发现组长的工作存在问题及时解决。
如果问题是共性的,就在课上解决,如果问题是个性的,下课后单独找组长说。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不时会出现两种不好情况:闲聊,冷场。
这说明学生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因此教师此时就应亲自指导学习活动,带领学生一步步去学习如何讨论,如何交流。
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有以下几件事情要做:1.指导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2.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3.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4.指导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5.指导学习小组如何协调成员间的分歧;6.指导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7.指导学习小组怎样开展评价。
关于小组学习建议及几点看法
关于小组学习建议及几点看法东园学校汪晓雪针对第一个关于小组建设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建立小组不单纯是学习间的互相促进,同时也应该延伸到课下,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也要小组化,组长不仅仅要组织好组内成员的日常学习同时也要兼顾成员们的日常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在小组成员角色分配上可以将其细化,组长统领大局,分设主管纪律的(包括课上及课下)负责任,主管卫生的负责任,同时设立一名监督员,将所有的成员都调动起来,相互管理相互监督,以达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培养。
二、小组合作评价教育教学共同设立评价机制,将课上课下一同连接起来。
评价内容注重要凸显发挥同组成员的榜样作用、同组成员的激励作用、同组成员的帮助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
其中,特别是在发挥同组成员的激励作用时,发挥同组成员的评价,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欣赏其他同学,婉转地为他们伴提出要求,而不是只盯着别人的缺点,忽视他们的进步,忽视他们的优点。
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首要意识是: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及时有效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
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
《课程标准标》指出:“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德育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
这其中,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班集体是孩子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
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将集体主义思想精神尤其是小主人翁意识灌输给孩子,成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小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建议
小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建议一、引言小组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许多小组面临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目标不明确以及成员之间的冲突等情况。
本篇文章将探讨小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二、小组存在的主要问题1. 沟通障碍:沟通是一个有效团队协作所必需的元素。
然而,在很多小组中,沟通常存在障碍。
这可能涉及到语言差异、信息传递不准确或者缺乏正确使用沟通工具等原因。
2. 目标模糊: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是一个良好团队协作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如果小组成员对于共同目标没有清晰认识并为之努力,则很容易失去方向性。
3. 缺乏领导和角色分配:缺乏明确指导和领导能力也是影响小组运作效果问题之一。
同时,如果没有进行恰当的角色分配,可能导致任务冲突、效率低下和责任模糊等情况。
4. 冲突和不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冲突是常见问题。
这可能涉及到个人意见不同、工作方式差异或者利益冲突等原因。
此外,部分成员可能表现出不合作的行为,影响整个团队的运行。
5. 信息共享不充分:信息共享是确保小组协作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关键要素之一。
然而,在某些小组中,成员并没有足够地分享重要信息或者使用适当的沟通渠道。
6. 缺乏动力和承诺:小组成员在追求目标时缺乏适度的动力和承诺往往会妨碍协同合作。
这种情况可能源于对工作任务缺乏兴趣、缺乏挑战性以及缺少奖励机制等原因。
三、改善建议1. 提高沟通效果:为了解决沟通障碍问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团队建设活动来加强沟通技巧培训,并选择适当的传达信息方式(如面对面交流、电子邮件或即时消息)来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准确、及时地共享信息。
2. 确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并将其传达给整个小组,以便所有成员都清楚知道他们正在为实现什么而努力。
此外,应该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使每个人对他们在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有清晰的认识。
建立和管理班级学习小组的措施意见
建立和管理班级学习小组的措施意见一、建立学习小组的目的和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小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2.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学生在小组中需要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促进学习经验的交流和共享。
学生在小组中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知识,相互补充和提高。
4.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协作、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学习小组的原则和流程1.明确小组的组成和任务。
在建立小组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确定小组的组成和任务内容,以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2.建立小组长和副组长。
每个小组都需要有一个小组长和一个副组长,他们负责组织和管理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并协助老师进行管理。
3.确定小组的学习目标和成果。
每个小组都应该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和预期成果,以便小组成员有明确的方向和努力目标。
4.分配小组任务和角色。
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分配小组任务和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5.建立小组学习规则和制度。
小组学习需要有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和交流方式等,以便小组成员能够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
三、管理学习小组的措施和方法1.定期组织小组活动。
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集体学习和讨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分享学习心得和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
3.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和进度表。
学习小组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和进度表,明确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以便小组成员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备考计划。
4.进行小组学习评估和反馈。
小组学习的评估和反馈是对学习成果的总结和评估,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或老师的评估等方式进行。
5.建立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小组成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资源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小组成员,以便大家共同学习和提高。
总之,建立和管理班级学习小组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制定规则和制度、定期组织活动、建立互助网络和资源共享平台等措施。
如何做好小组建设
如何做好小组建设第一篇:如何做好小组建设如何做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1、小组划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小组管理——自我管理,责任明确3、小组文化——每个小组必须拥有“两个一”:即一条具有积极鼓励意义的目标格言,一套严格细致,具有约束力的“组规”。
4、小组的组建组建的目的:让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合作与竞争的良好局面。
组建的方法:在分组的时优劣兼顾、男女比例平衡。
每6人为一组。
5、小组成员分工:组内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主义,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
①、正组长: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
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联系,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
在其带领下,阶段性的对组规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
负责填写本小组一周内在校表现情况,负责开好周一的小组会议。
2、学科组长:分管各科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总公布,○将成员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中。
同时,负责统计一周中组内成员在该学科的发言次数并填好统计表。
6、小组讨论的要求:⑴、小组讨论的规则是:在独立思考后,仍有疑惑需要解决,先是一帮一,两人间的讨论,如还有困难,再扩展到全组讨论。
⑵、小组讨论的形式有:A.自由发言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抒己见。
B.轮流发言式:这一方式就是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
C.一帮一讨论式:当部分学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也不能解决问题的疑惑,而教师又无法加以个别指导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讨论方式。
7、小组成员的发言: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小组的各个成员可以是对该问题的不同角度发表意见,但不能出现两个完全对立的结论。
若有些学生在没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站起来,只是简单的重复前面同学的观点或者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样的参与是无效的.要求每人一周内至少主动发言不少于10次(老师点名不算),学科组长做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组建设的几点建议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小学易仁新刘会林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极有益于学生间共享思考成果,彼此取长补短,取众人之长,成一家之言,从学生一生的发展看,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真正学会合作,那对他们将来快速适应和融入社会更是功德无量。
倘若谁想将某一个班级的学习等以相对固定的小组为单位进行,那么,我们将对你的小组建设提出如下仅供参考的建议。
一、组员的配臵。
划分小组首先应考虑组员的配臵。
我们先后采用过两条原则指导下的配臵:群英荟萃和优势互补。
由此产生两种形式的组员配臵:AA制和ABCD制。
AA制是指依据学生方方面面的表现,将层次大略相等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
这样配臵小组成员,最大的优势是令组员之间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奋勇争先,有效促进组内竞争。
ABCD制是指依据学生方方面面的表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小组。
这样配臵小组成员,最大的好处是优势互补,有利于组内取长补短,有利于组际间公平竞争。
采用ABCD制配臵小组成员,应当充分考虑小组成员各方面的特长和优势,比如一个小组内应当尽可能顾及到德智体美各有优胜者,顾及到独立学习、交流展示、组织管理等各有擅长者。
为了更好地实现合作学习的初衷,为了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建议在组员配臵时,采用ABCD制。
二、组长的产生和使用。
组长应当是小组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审慎产生小组长和使用是小组建设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的事。
小组长产生一般可采用三种方式:教师任命、组员选举、轮流坐庄。
在小组初建、组员之间了解较浅时,可以由教师宣布组长的选择标准并用该标准任命组长。
比如我们在最初配臵好小组成员后,就先宣布了小组长人选的基本标准(愿意为小组服务,能起带头作用,具有组织和协调能力,能较准确地上传下达等),然后在初步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后,任命了第一批小组长。
组员选举产生小组长可以视作是小公民享受民主权利的举措,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组长选举前仍应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后拟定一般标准并公布,然后组织各小组组员民主选举自己的小组长。
比如我们在任命的小组长履职一月左右后,就进行了民主选举小组长的活动。
我们提出的标准是照搬任命小组长时的标准(愿意为小组服务,能起带头作用,具有组织和协调能力,能较准确地上传下达)。
在选举前,我们要求组员先自荐,主要是要贯彻“愿意为小组服务”;而且,我们也给任命的小组长优先权。
这样,选举就较为顺利地完成了。
轮流坐庄式的组长,是指同一小组组员按照一定顺序,人人可以担任一月或一周的小组长。
这种形式产生组长,其优势在于可以使组员人人品味小组长的苦和乐,培养出一批较为称职的小组长。
在小组初建、组员之间了解较浅或师生并不熟悉,时,可以由教师宣布组长的标准后并启用用该组长程序。
比如我们有一个班在最初配臵好小组成员后,就先宣布了小组长的基本标准(愿意为小组服务,能起带头作用,具有组织和协调能力,能较准确地上传下达等),然后实施了五个星期的小组长轮流坐庄(因为该班级小组组员最多的是五个人)。
这种形式产生组长,其最大的缺陷在于一些组员不具备作为组长的基本要求,无法正常履职,可能使小组运行状态不良。
因此,一般不宜采用。
小组长产生的方式主要有以上三种。
下面说一说小组长的使用。
小组长使用一般应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使用前要培训。
组长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组长的考核标准和处理日常事务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比如独立学习有人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小组讨论有人不发言、竞相展示时有人不聆听、做清洁时有人不到位怎么办等。
二是使用中要帮扶。
学生毕竟是学生(尤其是是中小学生,又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有不少人生活自理尚且困难重重,让他们去领导、管理小组实在是难为他们。
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客观真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是唯一途径。
应当指出的是:教师对于任何方式产生的小组长不能认为“圣人不仁,以万民为刍狗”,撒手不管,放任自流。
正确的方法是不断帮扶,使他们较为迅速地成长为合格的小组长。
三是使用后要考核。
教师对于任何方式产生的小组长,都应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采用较为恰当的形式对其实施考核。
考核的时间一般以一月一次较为适宜。
考核的方式可以是组员评价、组长互评,也可以是教师独评。
各种方式的评价都应力争公平客观,既找出改进工作的方向和突破口,又不伤害各组长的自尊心和进取心。
考核的标准可以是组长的任命或选举标准,也可以以某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比如某月班级或小组主要目标是“端正坐姿”,那么该月小组长考核的主要标准就可以放在各小组是否“坐姿端正”上)。
考核的结果应当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布。
一般地说,考核成绩差的组长成绩,不宜在大庭广众下公布,可以由教师私下告知。
笔者的体会是:最好的公布方式是大张旗鼓地公布表现优异的组长成绩和事迹,以供其他组长学习和借鉴。
另外,对于不能履职的组长,一般不宜迅速采取“组织措施”,而应先弄清原因,再做帮扶,实在不行,进行“软着陆”。
三、组名的诞生。
小组组建好后,给各小组命个名字比用序号排列好得多,也有趣得多。
如果要给小组命名,依据我们的实践,有以下几点可供借鉴:。
一、命名可以坚持两条原则:统一性、适龄性。
统一性是指在一个班内的组名,无论是以人名还是以事物名命名,都应当力求基本一致甚至完全一致。
比如我们有的班以天体命名,全班各组分别以月亮、天王、海王、水星、土星、太阳等九种天体的名字命名,而废除了该班原本有的团结、雷锋、爱心等不统一的组名。
这样一来,给师生的感觉完全不同。
适龄性是说不管是以人名还是以事物名命名,都应当符合所在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由于学生年龄不同,他们的经验、知识、兴趣、爱好等都不同,给小组命名时应当力求“投其所好”,使学生觉得组名有趣、可爱、熟悉、亲近。
比如我们现在的二年级班以水果命名,诸如荔枝、香蕉、柠檬等十个组名,学生都觉得挺有趣的。
但是,如果把这些组名给六七年级,学生则不一定能愉快接受。
二、命名可以采取两种基本形式:教师命名、学生命名。
教师给小组命名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依据班名(倘若你那个班有班名的话),依据教师对班级的希望和自己对命名原则的解读,给各组命出相对统一协调的组名。
教师命名后一般应讲清楚为什么这么命名。
比如我们的老师给一个小组取名“弘毅”,他就在命名后告诉学生“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来历及含义,并以之勉力该组学生。
学生给自己的小组命名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当老师宣布了命名原则和命名任务后,你只要看看教室里张张通红的脸、双双发光的眼、雨后春笋班的手,你一定会比喝了“红牛”更来劲。
学生给自己的小组选名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给自己的小组命名前,教师要注意规范和原则的指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指导和帮助下给小组命名后,只要不违背命名原则,除了从文字上可以引导学生修改外,应当尊重学生意见。
当然,倘若你能请当地名人或者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社会团体给小组命名,那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四、组规与口号。
就像校规约束某一学校的教职员工、班规约束某一班级的教职员工一样,组规只约束某一小组的成员。
组规制定可以遵循如下原则。
协调性。
协调性原则是指组规的制定应当与学校、班级的工作目标、规则、纪律等并行不悖,应当与之协调一致。
比如班级的月工作目标是“规范发言”,那么,组规中就应有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
群众性。
群众性原则强调组规应当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组规的制定应当征求全体组员的意见,集思广益,在不违背班级主目标的前提下,允许小组全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然后少数服从多数。
实际性。
实际性原则强调组规必须符合小组实际。
我们知道,各小组的具体情况有大同,但也有小异。
组规制定的主要作用在于化“异”,即规范各小组那些不符合学校、班级整体要求的行为。
所以,组规制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小组实际。
简洁性。
简洁性主要指语言要简洁易懂。
不能长篇大论。
操作性。
操作性原则强调组规应当便于操作和检查。
比如“提前一分钟进教室”就比“提前进教室”具体、易操作。
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组规一般不宜长期生效。
一种组规一般应在某一或某几项学校、班级主要工作目标实现后,予以废止(但不妨碍重启或继续追踪),代之以适应新情况、有利新任务的新组规。
坚持性。
坚持性原则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组规的制定和实行应当坚持不懈,使学生长期处于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状态下,较快地形成良好的习惯;二是组规的指导和实行可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只要它们符合学校、班级主要工作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即可。
下面谈谈小组口号。
小组口号的制定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协调性。
协调性主要指小组口号如果能与小组名协调一致,最好能协调一致。
比如必胜组的口号是“必胜必胜,战无不胜”,组名与口号就很协调。
激励性。
激励性原则强调小组口号应当尽可能对小组有激励作用。
比如奋进组的口号为“奋进奋进,学无止境”就十分不错。
群众性。
群众性原则是指小组口号应尽可能由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而成,我们不反对教师指导,但我们不提倡教师包办。
因为教师包办不可能让小组口号发挥最大的效益。
最后要说的是小组口号也应符合“口号”的一般要求,比如响亮、易记、易诵等。
以上是我们对于小组建设的几点建议,今权作引玉之砖抛出,希望得到专家和同仁的斧正与丰富。
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