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 巩固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B.北宋统治者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C.混战不休,农民破产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2.下图所示的人物曾主持北宋政府改革,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A.整顿吏治 B.提倡农桑

C.加强军事 D.减轻徭役

3.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在王安石变法中解决上述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保甲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4.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5.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

6.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7.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

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8.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最终失败。其失败突出说明

A.变法内容不合时宜

B.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

C.北宋王朝政治腐败

D.王安石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9.对于王安石变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下列评述比较正确的是

A.北宋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与辽、夏对峙转守为攻

B.彻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废除了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

D.北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10.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A.缓和了阶级矛盾

B.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C.遭到大地主的强烈反对

D.实行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

二、非选择题

11.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宋初统治者对土地兼并采取放任态度导致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由此出现材料中“占田无限”等现象。

2.A

3.D

解析: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前财政出现危机,为此变法围绕富国而进行,其主要的措施是

理财方面,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均是强兵措施。

4.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损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项限制了高利贷的盘剥;B项均输法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以及需要供办的物品,存储备用,既保证了朝廷在物资方面的需要,又节省了购物钱钞和运费,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但均输法只在局部地区试行;C项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项市易法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限制了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故D项符合题意。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和所学史实,因为采取保甲法,农民在农闲时忙于军事训练,维护了社会治安;通过政府鼓励生产兴修水利的措施保障了农业生产环境。故选A。

6.B

解析: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分析各选项,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本题选B项。

7.D

解析:司马光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反对王安石变法。故选D。

8.C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回答其失败所说明的问题。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虽符合史实,但不是从改革失败中说明的突出问题。故选C。

9.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A项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增强,但与辽夏仍然处于对峙状态;B项说法比较绝对,排除;C项科举制度废除于晚清时期,排除。故选D。

10.B

解析:A项不正确,两个变法都没有缓和阶级矛盾,相反都加剧了阶级矛盾,前者是奴隶主贵族和地主阶级,后者则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矛盾。B项正确,前者通过改革推动小农经济发展,后者理财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C项只适合王安石变法。D项只适合商鞅变法。11.【答案要点】

(1)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解析】第(1)问只要按照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在解答时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理解。

12.【答案要点】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作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第(1)问通过材料一中“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可以看出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第(2)问“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为主,改革措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较为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