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宏观因素
财政学A试题答案
装。
订。
线。
~ 年第~学期 财政学试卷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是指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分)一般只能由政府或国家财政来解决(3分)。
2公共物品: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2分)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3分)。
3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2分)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
(3分)4免费搭车:消费者不会自愿花费这种物品,(2分)而是期待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3分)5瓦格纳法则: 19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一著名的瓦格纳法则。
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2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 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3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财政支出按不同标准所进行的分类?2、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3、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4、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5、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6、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1、财政支出按不同标准所进行的分类?按财政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
(2分)按支出用途分类按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少量的补偿性支出。
(2分)按支出的具体用途(预算科目)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2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2分)国际分类方法理论分类和统计分类根据政府职能活动和开支的具体用途(2分)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2、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答:⒈经济性因素(2分)经济发展水平、(2分)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2分)⒉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2分)⒊社会性因素(2分)3、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及政策建议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及政策建议摘要:三十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走势,且近几年地方财政支出规模日益膨胀。
本文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通过西方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来解释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分析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规模影响原因及其影响程度分析,并就有效合理控制地方财政支出规模这个问题从明确地方政府职能的界定,优化财政支出责权结构;完善政府支出的预算编制执行体及监督体系,保障财政支出效率和调整政府支出的结构比例,合理化分类支出的规模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影响因素政策建议一、引言财政支出是财政活动对经济的影响作用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政府实现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职能的重要手段。
自19世纪后期近代财政学奠基人阿道夫·瓦格纳开始,国外经济学家们就开始关注政府规模的增长,财政支出增长成为广泛讨论的问题。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深远作用。
鉴于我国历经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历程,西方财政支出理论对于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解释需要结合我国特殊国情来分析。
本文试图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现状,并探讨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并对于如何合理化财政支出规模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一)适用于解释需求方面的理论1、瓦格纳法则即“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法则认为许多公共物品比如教育和福利的需求具有正的收入弹性,当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随之以更大的比例增长。
david l.lindauer认为瓦格纳法则适用于需求的传统分析。
2、消费者偏好理论。
stiglitz等认为财政支出的增长是由于公民(即消费者)对于财政支出的偏好大于对其私人支出的偏好。
musgrave认为消费者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主要源自一下原因:自然垄断的行业生产更适用于公共生产、公共生产的雇佣关系更受劳动者欢迎;公共生产可以创造就业,并有助于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财政支出规模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支出行为的总体规模。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发展方向的行为。
政府因此需要支出资金用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稳定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措施。
当经济形势不好、社会稳定出现问题时,政府需要大力支出以维护社会稳定,这时财政支出规模将会增加。
二、社会公共利益需求的变化社会公共利益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政府需要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支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资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社会对于这些领域的需求增加,因此政府需要增加这些领域的支出。
三、国际形势的变化财政支出规模还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都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因此也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
例如国际经济萎缩、金融危机等都会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政府为应对这些变化而需要增加支出。
四、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需要政府需要保持财政预算的收支平衡,避免出现财政赤字或过度依赖借贷等问题。
因此,政府需要根据收入情况和国家经济状况合理确定财政收支规模。
五、政治目标的需要政府往往需要在政治上满足一些特殊的目标,如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等,在这些情况下政府需要增加支出以达到政治目标。
政治因素会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影响。
六、环保和生态建设政府在环保和生态建设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支出,以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
以上就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会有着不同的重要性。
政府应该根据国情、经济状况和政治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规模。
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与分析
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与分析曾昊(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1、绝对数指标:财政支出总额(规模)2、相对数指标:财政支出总额占GDP (GNP )的比重3、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它即所谓的“同比”增长率。
公式:△G (%)=1-n G G △=1-n 1-n n G G G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
公式:)(△)(△%GDP %G E g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 增长额的关系,即GDP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
公式:MGP=GDPG △△根据以上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作出如下具体分析:1、根据绝对数指标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发展变化表12003—2013年我国GDP 总额与财政支出总额(亿元)年份GDP (亿元)财政支出G (亿元)2003135822.824649.952004159878.328486.892005184937.433930.282006216314.440422.732007265810.349781.352008314045.462592.662009340902.876299.93201040120289874.1620114715641089302012519322117210201356884513970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从表1可以看出,2003年—2013年,我国GDP 快速增长,同时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也随之扩大。
2、根据相对数指标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发展变化图1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结合表1、图1可以看出,2003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财政支出增长率有高有低,呈现出波动的趋势。
财政学老师点的思考题答案1-8章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一般只能由政府或国家财政来解决。
公共物品: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社会公共需要:区别于个人消费需要,是不能由市场所满足的需要,是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需要。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
经济稳定: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1、市场失灵的表现为?①自然垄断②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③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④收入分配不公⑤经济波动2、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3、试述财政职能财政职能(Fiscal Function)是指政府活动所固有的经济功能。
政府的收支、政府从事消费、生产和分配活动必然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改变经济的原有状态。
政府活动对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体现为财政的职能。
免费搭车:消费者不会自愿花费这种物品,而是期待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公共定价: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价格听证会制度:是指在制定和调整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时,由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主持,邀请消费者、经营者和社会有关方面对其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论证,为价格决策提供参考的制度。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简介:市场缺陷的存在为政府决策代替市场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简单地说,公共选择理论是对非市场决策(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说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
1、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纯公共物品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大家都不愿意买,所以公共物品无法由市场来提供,只能以公共提供的方式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
《公共财政与预算》简答题与答案
《公共财政与预算》简答题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2.比较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差异。
公共需要是和私人需要相对应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相对于私人的个别需要而言,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的特征:(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但不是等价交换原则。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3.为什么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分析并没有实际应用意义。
这是因为,学者们认为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立足于许多不可能存在的假设条件,其中假设条件之一是消费者能够准确地说明他对公共物品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而这一假设显然不符合事实。
事实上,公共物品的消费者说不出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而且都想免费搭车享用公共物品。
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是一个特殊问题,不可能通过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方式来决定,必须寻求决定公共物品提供的特殊方式。
4.说明公共物品生产和提供的关系。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并不是一回事,两者可以形成多种相互交错的组合。
(1)有些公共物品是公共提供、公共生产,如政府机关、国防等部门提供的服务属于这一类,还有垄断性国有企业提供的物品,也属于这一类;(2)有些公共物品是公共提供、私人生产,如政府部门从私人企业采购设备和购置办公用品,私人企业承包政府工程等,属于这一类;(3)至于公共生产部分收费或私人生产由政府给予补贴的混合物品,则属于公共生产、混合提供或私人生产、混合提供;等等。
5.公共定价的方法有哪些。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第⼀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P20):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简答题与论述题2、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是什么?(P20-21)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个⾏业被⼀个企业或⼏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价格,使价格⾼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者与消费者的⽣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为,掌握信息本⾝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产者所有。
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
(4)收⼊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激烈的竞争不可能⾃发地解决收⼊分配公平问题。
效率和公平是⽭盾的统⼀,效率是前提,⾸先是把“蛋糕”做⼤,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差距过⼤,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会影响效率。
(5)经济波动。
4、试述政府⼲预⼿段(P23),为什么会出现政府⼲预失效?(P24)政府⼲预⼿段可以概括为三个⽅⾯。
(1)⽴法和⾏政⼿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
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
②规范工资制度。
③加强税收调节。
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
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答:财政支出规模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安排的财政支出的数量。
财政支出规模通常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总量,表现财政支出总量可以是支出数额的绝对量,也可以是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相对量。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的财力保证。
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前经济政策。
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分析,说明了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以及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明显例证,是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我国总的情况是长期内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
从经济性因素来看,经济改革之初曾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滑,这是财政为经济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了,但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护生态环境等任务,这就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适度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因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可能性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
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政局是否稳定;皮科克与威斯曼认为,当一国发生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财政支出规模必然会超常规地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
(2)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首先是与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一般而言,倾向于集中的单一制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一些,倾向于分权的联邦制国家则相对低一些,北欧各国由于政府包办高福利而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最高。
至于行政效率则涉及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若一国的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增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前我国的关键还是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论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影响因素
论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影响因素作者:毛凯林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4期摘要: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着重通过宏观因素(如政治、经济因素等)和微观因素(如公共物品的需求、预算管理方式等)两个方面,分析了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宏观因素;微观因素一、财政支出规模现状纵观世界各国财政支出,都呈现着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经济现象,当然我国也不例外。
由我国2008——2016年财政支出和GDP相关情况和变化趋势可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不论是在绝对量还是在相对量上,GDP和财政支出的数额都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而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财政支出是下降的。
但仔细看来,财政支出的总量仍不容小觑。
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先是逐年下降,2011年的增长率相对波动较大,到2012年又开始逐年下降,但在2015年又有点小增长。
但是,增长率几乎均在10%以上,这足以说明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过程中,财政支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持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该系数若大于1,则说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该系数是最大值,接近数值2.5。
在次期间,2009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2010年相对于2009年而言,下降幅度大,但是之后又出现了起起伏伏的波动态势。
几乎大部分年度的财政支出增长系数大于1,可见财政支出规模仍很大。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指标始终大于10%,说明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始终是较大的。
除2009年和2015年财政支出的数值突然增大外,其他年份一直处于微小波动中。
财政学 第三讲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三)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1、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阿道夫·瓦格纳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瓦格纳法则: 德国财政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日本、美国 的财政支出的增长情况作了考察后认为,决定财政支出增长的力量,是可 以用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来解释。 政治因素:国家职能扩展→政府职能的内在质量提高→财政支出扩大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二、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一)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
经济发展成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
这一时期的政府公共性投资支出又呈增长势头,表现为一种对私人消 费品的补偿性公共投资。但从总体上而言,公共性投资占GNP的比重 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 公共消费支出占社会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第三讲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目 录
一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二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一)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二)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变化的一般趋势
(三)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四)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暨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高
投入比较低(主要满 消费性支 足人们的吃、穿等基 本生活需要) 出 低 投入比较低(以确保 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 为目标) 低
财政学基础:财政支出概述
2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制约因素
01
(一)政府职能
02
(二)经济发展阶段
四、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概况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
3
(一)财政支出效 益的内涵
财政支出效益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 目标而通过财政支出手段获取最大的 社会经济效益,即以最少、最节省的各 项财政支出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财政支出 效益的内涵和
特征
(二)财政支出 效益的特征
1.计算效益范围差异 2.衡量效益标准差异 3.效益表现形式差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一)成本效益法 (二)最低费用法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
3 三、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管理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涵
1.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及其要求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有关概念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与内容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
THANK YOU
可分为名义财政支出 规模和实际财政支出 规模
可分为财政支出总规 模、中央财政支出规 模及地方财政支出规
模
1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通常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类。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
1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
2.政治性因素
3.社会性因素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四、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概况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
2
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内涵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金额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各类财政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项目 经济建设 社会文教 国防支出 行政管理 其他支出 年份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60.5 58.7 58.2 56.3 44.4 41.9 40.7 39.5 4.9 2.0 6.1 8.5 13.4 14.6 14.9 14.7 4.2 6.3 3.7 5.2 8.9 8.5 9.1 10.3
出的基本内容和各类支
出的相对重要性,从而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政府
掌握特定时期内政府支 出结构的变化及影响财 政支出结构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 的组合,依据不同的标准 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结 果形成的不同的政府支出
结构类型。
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 一般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用途结构
补偿性支出与积累性支出在财 政总支出额中呈下降趋势,消费支 出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表明随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政府的 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弱化,由直接参
类 别 购买性支出 其中:经常性支出 资本支出 转移性支出 其中:公债利息 补助金 其他 合 计 发达国家 45.2 34.9 10.3
41.0 5.6 35.4 13.8 100.0
发展中国家 61.5 50.1 11.4
22.5 5.5 17.0 16.0 100.0
资料来源:A.B.普莱斯特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
4、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资料来源:
32.2 31.3 28.3 30.3 29.2 27.1 27.4 28.9
67.8 68.7 71.7 69.7 70.8 72.9 72.6 71.1
《中国财政年鉴(1999年)》
二、影响财政支出结构 的因素分析
1、政府职能及财政资金供给范围
财政学习题集
比重。
二、单项选择
1、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是按__B__分类。( )
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2、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是按__A__分类。( )
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3、行政管理支出属于 (B)
周期性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2、物价稳定(1)指物价总水平 (宏观价格)(2)指基本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大体保持平 衡 4、经济稳定是指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稳定 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内容: 要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关键是要做到社会总供给与总 需求的平衡。 1、通过财政预算政策进行调节,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实行预算盈余政策,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实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 2、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1)累进所得税机制:经济过热 ——需求扩张——收入增加——税收更快增加——收入相对减少——抑制需求;反之亦然。 (2)社会保障支出机制:经济过热——需求扩张——收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减少——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社会的需求总体上可分为( )、( ) 。
2、公共商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
)和(
)。
3、依据公共商品的公共程度,可将公共商品分为 (
)和(
)。
4、财政是伴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的
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B )
2、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3、试述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答: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 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 发展的职责和功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充分就业——“就业”的含义:泛指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计的活动。“充分就业” 的含义:指就业率达到某个社会认可的比率。(提倡创业,宁可我养人,不可人养我) ——失业的类型及原因(1)自愿性失业(2)摩擦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 ——财政在实现充分就业方面的主要任务:降低或减少?
财政支出规模(思维导图)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财政收入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财政支出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反映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绝对额
财政支出相对额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率计算公式: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计算公式: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计算公式: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当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
(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上年国内生产总值)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主要观点: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政府活动
不断扩张,带来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主要观点:公共支出的增长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主要观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经济性因素(决定性因素)
政治性因素
政局的稳定性
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政府干预政策
社会性因素
四、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分析
政策性调整的原因
管理水平的原因
管理体制的原因
统计的原因。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复习与思考1. “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那时,各国遵循亚当·斯密学说,提倡经济自由化,主张“廉价政府”,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很少有所作为。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政府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向广大群众和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由此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
另外,由于GDP的增长,筹措财政收入措施的加强,以及增发公债作为弥补支出的手段成为可能,也从财源方面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
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
但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财政支出在GDP中的份额上升,还是指它的绝对增长,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清楚。
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根据这种解释,瓦格纳法则可以理解为图3—1所表示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3—1瓦格纳法则的解释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加上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
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答:财政支出规模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安排的财政支出的数量。
财政支出规模通常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总量,表现财政支出总量可以是支出数额的绝对量,也可以是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相对量。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性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的财力保证。
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前经济政策。
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分析,说明了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以及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明显例证,是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我国总的情况是长期内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
从经济性因素来看,经济改革之初曾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滑,这是财政为经济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了,但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护生态环境等任务,这就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适度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因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可能性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
2.政治性因素
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局是否稳定;皮科克与威斯曼认为,当一国发生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财政支出规模必然会超常规地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
(2)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首先是与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一般而言,倾向于集中的单一制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一些,倾向于分权的联邦制国家则相对低一些,北欧各国由于政府包办高福利而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最高。
至于行政效率则涉及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若一国的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增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前我国的关键还是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这里要抓好四个环节: 1)
坚决实行政企分开。
把政府不该管的事务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换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2)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使行政审批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3)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当前特别要建立和健全各种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4)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兼顾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
(3)政府干预政策。
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也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
显然,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于通过财政等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具有不同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和收入再分配效应,如通过政府管制和政府法令进行经济干预,并未发生政府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或收入再分配活动,即财政支出规模不变。
3.社会性因素
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失业和贫困救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等支出的增长压力就大。
比如我国在尚未实现工业化之前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来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迫切要求加快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等。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下降,社会管理支出增长。
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下降主要有流动资金支出下降和基本建设支出下降两方面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无疑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而从财政支出角度来看,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投资。
可是,十余年来,财政投资的规模虽然增加了,但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必将抑制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过大,而且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生产性支出的增长速度。
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
根据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政府宏观调控手段有: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中的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
如:国家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
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3.行政手段
这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
2016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