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育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适龄的早秧及壮秧标准
首先,秧苗移栽时具有叶蘖同伸,单株分蘖多,鞘腋含有发育粗壮的分蘖芽,秧苗移栽时群体叶面积适当;其次,苗挺叶绿,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第三,秧苗矮壮,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白根多;第四,抗植伤力强,中苗叶色绿,叶挺不披垂。大苗叶色淡绿,叶片硬直。小苗叶色嫩绿,叶片微弯。
早稻宜用小苗,壮秧的形态标准是:叶龄3~4叶,苗高10~13厘米,叶片直立,第一叶鞘高度小于3厘米,基部扁平,三分之一苗株带分蘖,百苗干重3~4克,秧龄在温度低的地方约需26~30天,温度高的地方约需20天。叶龄放长也不要超过4.5叶,此时应带1~2个蘖,百苗干重大于5克。
中稻、晚稻宜用中苗,壮秧的形态指标是:叶龄5~6叶,苗高15~16厘米,带蘖2~3个,带蘖株率80%以上,百苗干重7克以上,第一叶鞘高度小于3厘米,基部扁平,秧龄约30~40天。
茬口矛盾大的地方可选用中大苗,叶龄5~7叶,中稻秧龄40~45天左右,晚稻30天左右。
二、肥床旱育秧技术规范
(1)苗床准备
①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地下水位在30厘米以下。
②苗床面积。旱秧地苗床一般宽1.4米,沟宽或走道宽0.6米,秧地利用率70%左右,即净苗床为毛苗床的70%。
一般常规稻每亩大田需净苗床:小苗(4.0叶龄以下)移栽的17~20平方米,中苗(4.0~5.5叶)移栽的22~25平方米,大苗(5.5叶龄以上)移栽的33~35平方米;
杂交稻每亩大田需净苗床约为常规稻的50%,即小苗(4.0叶龄以下)移栽的10平方米,中苗(4.0~5.5叶)移栽的12平方米,大苗(5.5叶龄以上)移栽的17平方米。
③冬前培肥。苗床培肥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年都要进行。每平方米苗床10千克家畜粪、200~250克过磷酸钙施入苗床,多次耕耙,肥土交混,冬种一季蔬菜或绿肥,2月底清园。
④播前施肥。播种前10~15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3~5千克,硝酸铵40~50克,过磷酸钙100~150克,硫酸钾(或氯化钾)20~30克,硫酸锌3~4克。按耕翻→施肥→碎土的程序进行,再翻锄3次(深度为10~15厘米),将所施肥料与10~15厘米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
如果冬前未培肥,可在播种前1个月,每平方米苗床用腐熟农家肥10千克,过磷酸钙150~200克,硝酸铁60~70克,硫酸钾20~30克,结合整地施入土中,保持湿润进行培肥。
⑤秧床要相对固定。要通过合理的茬口模式进行持续培肥和保护,一般可冬种蔬菜、绿肥,春育旱秧,夏种大豆、玉米或蔬菜等,不再种水稻。
⑥开沟理墒。一般畦宽1.2~1.4,埂(沟)宽0.4~0.5米,因全省大部分地区育秧期间风大物燥,地势高的苗床,畦面宜低于埂5厘
米,呈低畦高埂型,畦长随地势而定,在苗床四周开好围沟,沟深30厘米以上,以保证排水良好。床土细而无杂物,结合理墒备土过筛为播后盖种用。地下水位高的地块或空气湿度大的地方,宜采用高畦低埂型,即畦面高于埂面5~10厘米,埂变为沟。
⑦施用壮秧剂。播种前用“葵花牌”壮秧剂1袋(1.5公斤)与15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堆闷一天后,撒在20平方米的苗床上,用耙子均匀耙入3~5厘米土层,然后浇透水(切忌灌水淹畦或沟内放水浸畦),如畦面不平,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
(2)播种盖膜
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播种程序是:播种→压平→覆土→化除→盖膜。
①种子处理:包括晒种、精选、浸种、消毒、催芽等环节。
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散发二氧化碳和潮气,同时增强稻种透气性和吸水力,促使酶活化,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出苗整齐一致。
选种:选种可以去瘪留饱,缩小种子间质量差异。目前多采用比重选种,即50公斤水加12公斤工业食盐,使比重达到1.1~1.3。没有比重计时,可用鸡蛋测试,蛋壳露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为宜。
种子消毒:水稻的许多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染的,如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干尖线虫病等,因此有必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消毒。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Ⅰ、种衣剂拌种,种衣剂是由农药、肥料、激素等物质组成的种
子包衣剂,可防治恶苗病、稻瘟病、干尖线虫病、和地下害虫以及防鸟防鼠等。
Ⅱ、温汤浸种,是防治干尖线虫病的有效办法。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移浸于45℃~47℃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50℃~52℃的温汤中10分钟杀死线虫,而后放入冷水中继续浸种,直至达到发芽要求为止。此法还可杀死稻温病、恶苗病等病原体。
浸种:经过消毒的种子,如已吸足水分,可不再浸种,未吸足水分的,在播种前仍需浸种,稻谷吸水量达到谷重的30%时,就能正常发芽。达到这一含水量的时间,因浸种水温而异,水温30℃时需30小时;水温20℃时需浸60小时。粳稻吸水慢,浸种时间稍长。浸种用水量以完全浸没稻谷为准,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水。
催芽:催芽可使出苗整齐,幼苗生长迅速,防止烂种,培育壮秧。催芽要求早、齐、匀、壮,可用塑料薄膜、木桶等进行,先加50℃左右温水预热15~20分钟,然后加覆盖物,使谷堆温度保持在35℃~38℃,破胸露白即可播种。但最好用纱布袋浸种、催芽(每袋装到其容积的70%),催芽时每天拿出通气20~30分钟,放回时颠倒顺序,从而使催芽均匀。
②确定播种期的方法: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0℃和12℃为粳稻和籼稻发芽的最低温度,而适宜播种期是由移栽期向前推至所需秧龄的时间:
滇中一季中稻区,4~5.5叶的移栽秧苗,约需30~40天时间,某适宜播期就是由移栽期向前推30~40天,而移栽期是由茬口、安全
抽穗期等因素确定的。旱育秧较耐低温,播种期一般可比薄膜湿润秧提早7~10天左右,但提早抑或推迟,应视温度、小春茬口、移栽秧龄而定。一般滇中中海拔稻区三月初即可播种,高海拔稻区要适当后延;南部早中稻区二月中下旬即可播种。
③播种量(精选后的处子)。大苗移栽,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60~65克,杂交稻25~30克;中苗移栽,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70~100克,杂交稻35~50克;小苗移栽,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120~130克,杂交稻50~70克。
④播种方法:要称种到墒,均匀撒播,然后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盖1厘米厚备好的细土。一定要覆盖均匀,种子不能露出土外,但也不能盖土太厚,否则,秧苗细弱。
⑤化除及防治地下害虫:每平方米用呋喃丹4克和二嗪农0.3克或杀草丹0.4~0.6克,兑水1千克喷施,防治地下害虫和除草。
⑥盖膜方式:一般可采用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低拱架盖膜法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然后盖上膜。两种方法都要求膜的四周用土压紧。
(3)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重点是温度和水分。
①苗床的温度管理
Ⅰ、播种—齐苗应保温保湿,促进齐苗。低于35℃一般不要揭膜,高于35℃,应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烧芽,但在下午3~4点后要及时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