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复习
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
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
主要变了跳板的_形_状__,后者 改了运动员的_运__动_状__态__。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 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 力的作用效果。
例 如图,使用一薄钢条的下段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
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 如果F1>F2=F3=F4,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B 和 D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第七章 力
复习课
力的概念 力的单位 作用效果 三要素 示意图 相互性
一、思维导图 弹力
力 重力
定义 条件 弹簧测力计
定义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符号F,国际上通用单位是牛顿, 简称牛,符号N。
• 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注意: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谈到一个力必 须对应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即弹簧的伸长与弹簧 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重点突破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①认清分度值和量程;②要检查指
针是否指在零刻线;③使用前要来回拉动 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卡住;④测量时沿 着弹簧轴线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例、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 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15N的拉力,并使其保 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A 和 B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 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B 和 C 。
F1
F2
F3
F4
(A) (B) (C)
(D)
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道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 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

人教版初中物理:各章思维导图

人教版初中物理:各章思维导图
内 能 的 利 用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十六章《电压和电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各章 思维导图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பைடு நூலகம்《声现象》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四章《光现象》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七章《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九章《压强》
第十章《浮力》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十三章《内能》
内能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七章--力-运动和力(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课一体化资源

第七章--力-运动和力(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课一体化资源

第七章 力 运动和力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关于力的概念的理解(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受力物体.(2物体.(3(4)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 2. 3.力的作用效果:(1 (2注意:两者只要有一个改变或同时改变,都叫运动状态的改变.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2)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二、弹簧测力计5.弹力(1.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2)产生条件:(36.弹簧测力计(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3)使用:a.使用前①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③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b.使用时①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平行,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且要使弹簧测力计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最小分度值.(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口诀:认分度、看量程、先调零;要顺拉、勿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若未调零就使用,则要用读出来的示数减去未调零时指针所对应的示数.③弹簧测力计特殊情况下的判断.三、重力7..(注:地球表面及附近注意:对重力的理解①的大小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①重力是非接触力,空中的飞机也受到重力的作用.8..9.其中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10.11.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注意:对重心的理解①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①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①一般来说,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就越稳定.12.常见的物体的重力:①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 N;②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 N;③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 N.四、运动和力13.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2(3)假如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的运动将不受影响,远地运动下去.14.牛顿第一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2状态.注意: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一切物体”表明该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①“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理想情况下物体不受力,实际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①该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时的运动规律.(3.注意: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①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能仅根据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变化来判断力的大小或变化.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要看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15.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影响因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3)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①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②纸飞机离开手以后,还会继续飞行;③锤头松了,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其套牢;④车启动时,人会向后仰,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⑤用“拍打法”除去衣服上的灰尘;⑥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⑦汽车紧急刹车时,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⑧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4)惯性的利用与防范惯性的利用: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要助跑.惯性的防范:安全带、公交车上的扶手.五、二力平衡16衡状态.17.二力平衡的条件(1(2(3(418.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根据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外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ab .受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a b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力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19.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六、摩擦力 20.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叫静摩擦力. (2)大小:总等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拉力、推力、重力等).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注意:对静摩擦力方向的理解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例如,人走路时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同.一对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一定同时存在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21.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滑动摩擦力.(2(3.(4.(5)增大有益的摩擦:a..b.粉、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煤渣.c.变滚动为滑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 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 思维导图

第七章第三节重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
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
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
施力物体:地球
A、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B、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
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
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
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 表示。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
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
9.8N/kg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牛顿。

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作用点
定义。

《力》思维导图

《力》思维导图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力物体而存在
力的概念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 力物体
产生力不一定需要相互接触,比如磁铁
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概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并且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 反

弹力
作用点
在接触面上
弹簧测力计及其用法
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调零、试拉。 使用时拉力方向沿测力计轴线方向
重力
概念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G=mg 通常情况下,g=9.8N/kg g随位置而改变,赤道低,两极高,随海拔的升 高而降低
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物体的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规则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and 大小:用二力平衡的方法求解
ing at a tim 4
力 ing
第七章 力 第三节 重力——思维导图
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
大小:G=mg
at a time
and
All
常见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things
in
their
5
being
are
good
ing at a 3
somethin 第二节 弹力——思维导图
good for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 are 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being 力 1、物体间相互接触
their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
弹力
常见的力
s in 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ing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
All th 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力 ing 物体间相互接触
e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ir b 制作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 the 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产生条件
弹力
弹簧测力计
摩擦力 (第八章)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in 用途:测量力的大

s 大小:用二力平衡的方法求解 thing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 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for
somethin
somethin 第八章 运动和力 for 第三节 摩擦力——思维导图
常见的力
力 are good 摩擦力
g (第八章)
their bein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s in 滑动摩擦力 thing 滚动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 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1
减小: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或隔离(如加润滑油、 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滚动代替滑动(轴承、滚轮)
ing
at
a
time
and
All
第图
in their being
2
are
good
for
somethin
somethin 第七章 力 for 第一节 力——思维导图
ood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增大: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种类
ll 1、压力 A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减小: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或隔离(如加润滑油、 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滚动代替滑动(轴承、滚轮)
ing at a time and 6
ing
at
a
time
and
somethin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 for 力 od 大小:G=mg
重力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效 果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改变物体形状
基本知识
常见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go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re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 a 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力用符号 F 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 N
施力物体
are g 力第的作七用效章

受力物体
力改变物体形状
ing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ir be 力用符号 F 表示, e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 N
基本知识
力 in th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gs 作用点
All thin力的示意图
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nd 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e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tim 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All
things
in
their
5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力的示意图
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All 滑动摩擦力 nd 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增大: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种类
e a 1、压力 ing at a tim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