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系统验收方案
系统验收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系统的验收是确保这些新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系统验收方案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验收方法。
一、为什么需要系统验收系统验收是软件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引入新系统之前,进行系统验收可以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并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
首先,系统验收可以确保新系统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
通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可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如果系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系统验收可以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缺陷和漏洞。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错误和问题。
通过系统验收,可以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这些问题,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系统验收可以提升用户对新系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通过系统验收,用户可以了解和熟悉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式,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系统上线后的不适应和困惑。
二、系统验收的基本流程系统验收分为准备阶段、测试阶段和评估阶段三个主要阶段。
1. 准备阶段:在此阶段,需要明确系统验收的目标和范围,并制定详细的验收计划。
确定验收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测试工具等,以确保验收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系统验收的核心阶段。
在此阶段,按照验收计划进行一系列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检查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
性能测试则测试系统在负载和压力下的性能表现,确保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评估阶段:评估阶段是对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阶段。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系统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完善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三、常用的系统验收方法1.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系统功能的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只关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而忽略内部实现细节。
信息化系统项目测试验收方案
信息化系统项目测试验收方案1.项目测试、验收方案项目测试计划测试是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的测试工作。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着重进行以下三类测试:◆项目组内部测试主要实施者为我中心项目测试小组,该测试小组主要负责对整个测试过程的组织和实施。
测试小组为整个系统测试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项目组内部测试的过程中,除测试小组外,各分系统的开发者不仅是测试组测试前的“自我测试者”,同时也要承担一部分其它的测试任务,主要是对其它分系统的测试。
通过这种方式的测试,一方面可以强化各个子系统在技术上的沟通,同时也可通过对他人开发的功能模块的测试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项目组内部测试要达到的目标是消除功能上的错误,排除系统的稳定性隐患,基本上达到系统的预定设计目标。
◆业务人员测试在业务人员测试之前,系统必须经过项目组的内部测试,并经测试主管签字后,方可组织业务人员进行测试。
业务人员测试的目标是看系统功能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操作上是否简便,界面是否友好,并确认系统所产生的数据是符合业务需要的。
◆压力测试应用服务器处于分布式计算的核心位置,它们之间的交互通常很难测试。
分布式开发、大型的开发者团队以及对代码日益组件化的期望都有可能使应用服务的开发变得越来越容易隐藏错误。
这些类型的错误极难检测出来。
压力测试是检测这类代码错误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只有在压力系统设计得比较有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1.1测试方法传统的测试方法包括某种形式的简单单元测试,通常由开发人员执行。
设计这些测试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知识,并且这些测试几乎总是针对产品的非常小的、特定的部分。
这些类型的测试非常适合与其它代码组件极少交互,甚至没有交互的简单Web服务。
功能验证也是一种测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产品源代码了解有限的设计者进行测试以确认产品或服务的核心功能。
设计这种测试是为了证明这个核心功能符合某个规范这种测试也是适合简单的Web服务,使您可以检查服务是否能够正确执行它的各个功能。
软件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软件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1.1系统测试1.1.1测试范围系统的测试范围包括以下阶段:✓单元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单元测试是针对于每个界面或报表的测试,主要是考察单个界面或报表所能完成的功能,如数据录入、查询、数据完整性等,确保界面与用户之间能够正常交互。
✓联调测试(功能测试)联调测试是用户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按照业务流程对系统进行的一种测试,主要是要确定系统功能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业务需求,并且能够按照业务流程顺利运行的过程。
✓系统测试(性能测试)系统测试是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的测试,主要是确定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等。
1.1.2测试需求下表列出了系统中需要测试的对象和测试所要达到的目标:1.1.3测试方案✓功能测试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
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
此类测试基于黑盒技术,该技术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 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并对交互的输出或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应用程序及其内部进程。
以下为各种应用程序列出了推荐使用的测试标准:✓用户界面测试用户界面(UI) 测试用于核实用户与系统软件功能之间的交互。
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
另外,UI 测试还可确保UI 中的对象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并符合企业的标准。
✓性能评测性能评测是一种性能测试,它对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需求进行评测和评估。
性能评测的目标是核实性能需求是否都已满足。
实施和执行性能评测的目的是将测试对象的性能行为当作条件(例如工作量或硬件配置)的一种函数来进行评测和微调。
注:以下所说的事务是指“逻辑业务事务”。
这种事务被定义为将由系统的某个操作者通过使用测试对象来执行的特定用例,例如,添加或修改给定的合同。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
最新11详细系统验收方案验收指标
项目验收方案1.1 验收目的验收是项目从实施到售后维护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完成需求调研、软件开发、系统测试、上线部署、试运行等一系列工作后,应进入项目验收环节。
验收是项目建设过程的一个里程碑,说明项目建设完成了实施这一过程。
验收通过之后,项目进入系统售后维护阶段。
1.2总体验收标准总体验收标准是北京乙方软件公司结合国家标准、软件行业惯例所提出的对于软件系统质量的要求。
1.2.1标准定义1)测试用例不通过数的比例< 1.5 %;2)不存在错误等级为1 的错误;3)不存在错误等级为2 的错误;4)错误等级为3 的错误数量≤ 5;5)所有提交的错误都已得到更正;1.2.2验收标准的详细说明总体验收标准,即每一级别的错误量的可接受范围。
一般来说,不允许存在1 级和2级错误,而3 级错误的数量则可按本标准确定或由用户方和开发方根据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商定。
在软件验收测试中,测试的依据包括软件的开发合同、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用例等。
在进行验收测试后将发现的所有错误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交完整的错误报告,在错误报告中包括每一级别的错误数量和错误清单(所有的错误都需经过用户方和开发方的确认)。
用户方认为软件可以验收,但要求开发方对错误报告中的所有错误进行整改,进行回归测试,确认错误报告中的所有错误全部改正方可;如错误的级别和数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外,用户方认为软件不可验收,要求开发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整改软件,再次进行完整的验收测试。
1.2.3软件错误的严重性等级软件错误的严重等级由重到轻,如下:1)不能执行正常功能或重要功能, 或者危及人身安全;2)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 且没有办法解决;3)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 但存在合理的解决办法;4)使操作者不方便或遇到麻烦, 但不影响执行正常功能或重要功能;5)其它错误;1.2.3错误与严重性等级对应一级错误的描述:这一级别的错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没有实现或错误地实现重要的功能;业务流程存在重大隐患;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软件自身的原因自动退出系统或出现死机的情况;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软件自身的原因对系统或数据造成破坏;在现有的软、硬建设环境下不能实现应有的功能;特殊软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危及系统和人身安全等。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一、测试背景本次测试项目为公司的系统,旨在为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服务。
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和调试,已进入验收阶段。
为确保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验收。
二、测试目标1.确保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运行,满足客户需求。
2.验证系统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并发能力等。
3.检查系统安全性,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
4.评估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三、测试范围1.功能测试:全面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基础功能、业务流程等。
2.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并发测试等,评估系统性能。
3.安全测试:检查系统在各种攻击手段下的安全性,包括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
4.稳定性测试:验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下的稳定性,包括内存泄漏、死锁等。
5.兼容性测试:测试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网络环境下的兼容性。
四、测试方法1.黑盒测试:以用户视角,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
2.白盒测试:深入代码层面,检查系统逻辑和性能问题。
3.自动化测试:利用自动化工具,提高测试效率。
4.第三方测试:邀请专业测试团队,对系统进行客观评估。
五、测试流程1.测试计划: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范围、方法等。
2.测试环境准备:搭建测试环境,确保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一致。
3.测试用例编写: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4.测试执行:按照测试用例,进行实际操作,记录测试结果。
5.问题跟踪: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与开发团队沟通,推动问题解决。
6.测试报告:整理测试结果,形成测试报告,提交给项目团队和客户。
六、测试工具1.功能测试工具:JMeter、LoadRunner等。
2.自动化测试工具:Selenium、Jenkins等。
3.安全测试工具:AppScan、OWASPZAP等。
4.性能分析工具:VisualVM、JProfiler等。
七、测试人员1.测试负责人:负责整体测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以及测试团队的协调。
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1. 引言系统测试和验收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收,可以保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
本文档将介绍系统测试与验收的方案,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2. 测试目标系统测试的目标是发现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确保系统在不同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
验收的目标是确认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具体的测试目标如下: - 发现系统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缺陷; - 确保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 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预期; - 确定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 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测试策略系统测试的策略是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测试计划和方法。
具体的测试策略如下: -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范围和时间安排; - 基于用户需求和系统规格说明书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 使用黑盒测试方法和白盒测试方法相结合,全面覆盖系统的功能; - 结合自动化测试工具,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度; - 进行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 进行安全测试,检查系统的安全性和漏洞; - 进行用户体验测试,评估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4.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是进行系统测试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测试数据等。
具体的测试环境如下: - 硬件设备:一台高性能服务器,多台终端设备(PC、手机、平板等); - 软件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安全测试工具、用户体验测试工具等; - 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异常数据和边界数据等。
5. 测试方法系统测试的方法是进行具体测试活动的步骤和方式。
根据测试策略和测试计划,执行以下测试方法: - 单元测试:针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验证模块的正确性; - 集成测试:将各个模块集成,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 - 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 用户验收测试:邀请用户参与测试,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软件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软件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软件系统的测试与验收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测试与验收,可以保证软件系统在投入使用前达到预期的稳定性、功能完备性和性能优越性,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测试策略、测试计划、测试环境、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评估等方面,详细阐述软件系统测试与验收的实施方案。
一、测试策略测试策略是软件系统测试活动的指导方针,主要包括测试类型、测试目标、测试覆盖范围和测试时间等内容。
在制定测试策略时,需要考虑到软件系统的性质、功能要求、开发进度和资源限制等因素。
在本方案中,将采用分阶段测试的策略,即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对应的测试活动,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二、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测试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主要包括测试阶段、测试资源、测试进度和测试目标等内容。
在制定测试计划时,需要明确测试的起止时间、测试工作的人员分配、测试用例的设计与实施方式以及测试评估的方式。
在本方案中,将制定一个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各个测试活动的时间和责任人,并与开发团队合作,确保测试与开发工作的协同进行。
三、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是测试活动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在测试环境的搭建时,需要与开发环境相一致,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本方案中,将配置一个独立的测试环境,并与开发团队进行密切合作,保障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四、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设计是测试活动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测试场景的设计、测试数据的准备和预期结果的定义。
在测试用例的设计时,需要结合业务需求和功能要求,确保覆盖到软件系统的各个功能和业务流程。
在本方案中,将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既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完备性,又验证软件系统的内部逻辑正确性。
五、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测试活动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测试用例的执行、测试数据的记录和测试问题的跟踪。
在测试执行时,需要按照测试计划进行,保障测试活动的顺利进行。
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1.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1.1.测试方案1.1.1.单元测试1.1.1.1.单元测试说明在计算机编程中,单元测试又称为模块测试是针对程序模块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来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程序单元是应用的最小可测试部件;在过程化编程中,一个单元就是单个程序、函数、过程等;对于面向对象编程,最小单元就是方法,包括基类超类、抽象类、或者派生类子类中的方法;单元测试的目标是隔离程序部件并证明这些单个部件是正确的;一个单元测试提供了代码片断需要满足的严密的书面规约;因此,单元测试带来了一些益处; 单元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的早期就能发现问题;1.1.1.2.单元测试方法与内容单元测试主要采用白盒测试技术,用控制流覆盖和数据流覆盖等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单元功能测试、单元性能测试和异常处理测试等;1.1.1.3.单元测试流程图15-1 单元测试流程图从配置库获取源码文件,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利用相关测试工具对单元代码进行测试,将测试结论填写到单元测试报告和软件Bug清单中;把软件Bug清单和测试用例执行结果提交测试负责人,并进入纳入质量管理;对源码文件进行的测试,视程序存在缺陷的情况,可能要重复进行,直至问题解决;单元测试的执行者,一般情况下可由程序的编码者进行,特殊情况可由独立于编码者的测试人员进行;1.1.1.4.单元测试用例编程组组长组织、指导开发人员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所负责代码设计模块的单元测试用例,设计单元测试脚本;1.1.2.代码评审代码评审也称代码复查,是指通过阅读代码来检查源代码与编码标准的符合性以及代码质量的活动;评审的内容:1)编码规范问题:命名不规范、magic number、等;2)代码结构问题:重复代码、巨大的方法和类、分层不当、紧耦合等;3)工具、框架使用不当:Spring、Hibernate、AJAX等;4)实现问题:错误验证、异常处理、事务划分、线程、性能、安全、实现过于复杂、代码可读性不佳、扩展性不好等;5)测试问题:测试覆盖度不够、可测试性不好等;评审的优点:1)提高代码质量:在项目的早期发现缺陷,将损失降至最低2)评审的过程也是重新梳理思路的过程,双方都加深了对系统的理解3)促进团队沟通、促进知识共享、共同提高1.1.3.集成测试1.1.3.1.集成测试目的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概要设计及系统集成与开发详细设计,对系统的各单元进行组装;把分离的系统单元组装为完整的可执行的计算机软件;集成测试的目的是检查软件单元部件是否能够集成为一个整体,完成一定的功能,并找出单元测试中没有发现的错误,包括数据定义有没有重合与冲突,接口会不会产生错误,组合以后的模块功能会不会互相影响,组合的系统是不是达到预期的效果等;1.1.3.2.集成测试采用的方法和内容集成测试采用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技术和渐增式的测试策略,用数据流等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单元之间的接口测试、全局数据结构测试等;1.1.3.3.集成测试流程集成测试包括集成测试设计、集成测试准备、集成测试实施和测试记录、集成测试问题跟踪和结束测试等阶段;集成测试设计由测试组组长根据项目计划和开发计划编制集成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应当通过项目经理的审查;集成测试准备需要系统测试组组长建立独立的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包括测试硬件环境、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以及测试对象程序的安装和初始化工作;集成测试实施和测试记录是由系统测试组组长组织人员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要求进行测试,并且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集成测试问题跟踪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系统测试组组长根据测试记录提交测试问题报告,并由系统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测试结束指测试问题报告中的问题解决后,进行回归测试;当测试问题降低到一定程度并通过测试通过准则时,系统测试组组长提交测试总结报告结束测试;1.1.4.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包括基本业务功能、业务测试、接口测试和可用性测试等方面的功能测试,二是包括:安全性测试、故障恢复测试、数据库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的产品化测试;验收测试主要从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测试;1测试目标组织并执行测试,以降低软件产品中存在的缺陷,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测试工作的目标就是降低BUG率,从各个方面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2测试流程在确定具体的测试范围及内容后,进行测试分类,并根据分类的结果确定需要设计的测试用例;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将用缺陷管理工具BugBase对测试大纲、测试用例、测试问题等进行管理,并可对问题进行统计;3测试完成标准实现功能完全符合功能列表;所有的功能页面均可达;TD上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不含有A,B,C类问题;定义的测试项目完成;产品化测试的约束达成;5缺陷管理追踪工具在上节描述中提到的TD,可以应用于测试的全过程,也可以用于管理各类评审的缺陷等;TD还提供一些模板,例如测试计划、测试总结、测试大纲、测试问题卡,因此可以通过BugBase实现从测试计划到总结的各测试活动管理;我们以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为输入编写测试大纲,对应测试大纲中的内容和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测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大纲和用例执行测试,发现问题后,记录在TD中,测试负责人通过查看缺陷问题列表将问题分配给对应的开发人员,开发人员通过查看问题列表修改问题,TD还提供了各种统计功能,例如根据问题的发现日期、问题等级、问题的分布、问题引入阶段等进行统计,这些统计结果可用来进行分析和总结1.1.5.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总体流程与业务系统测试的流程基本相同;验收测试主要从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测试;性能测试的内容源于用户对平台系统的性能要求;1.1.5.1.测试目标性能测试的目标是在整个系统或一个系统的特定组件上定义、建立和执行性能测试;验证系统是否满足标书的性能要求,如不能满足,要进行相应的优化;1.1.5.2.测试流程首先对性能测试进行策划,确定性能测试的类别和测试方法;然后开发性能测试的用例,确定测试环境并准备就绪后执行性能测试,确定测试中的系统或组件的性能,并使用其结果决定性能是否可以被业务所接受;如果在测试中度量的性能特性证明是不能被接受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业务的改进、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进行调优,以提高性能质量,在进行系统调优前,我们同样要进行调优的设计与分析;性能测试与应用和技术架构紧密相关并且两者互相影响;1.1.5.3.性能测试指标a)响应时间响应速度在用户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无论是客户端还是管理端,当用户登陆,进行任何操作的时候,系统应该及时进行反映,系统应能检测出各种非正常情况,并及时提示用户;b)可扩展性在设计上必须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当系统新增业务功能或现有业务改变时,应保证业务在整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业务变化造成的影响局部化;c)易用性所有的业务功能界面风格和操作流程一致,业务表单做到所见即所得,录入能够完全通过键盘完成;d)可靠性系统应保证724小时内不宕机,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业务逻辑的正确性;e)可用性必须避免由于单点故障或系统升级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f)可维护性系统能够简单方便的修改和升级,包含可度性、可修改性、可测试性等;g)可管理性和服务支持能力每个层次、每个构件都提供标准的管理接口;实现统一的、一致的日志功能;每个构件都提供应用架构总体设计规定的必要的标准外部接口;1.1.6.用户测试1.1.6.1.测试流程用户测试流程如下:1)明确测试内容,其中包括功能、性能、可用性、安全性、兼容性、与其他系统集成2)确定测试范围:确定业务情况类型是是非常重要的;每一种业务情况类型都对应一个实际商业业务;业务情况类型可以被表达成多种状况例如,简单情况、或需要进行复杂处理的例外情况;3)测试小组成员确定:由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我方提供验收测试过程中的技术支持;4)明确问题分类标准5)系统的功能通过功能测试进行验证;在功能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下表列出了功能测试问题的分类;1.1.6.2.用户测试设计设计测试用例:确定每个功能的测试用例,明确系统输入信息和期望的输出结果;针对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每一条测试内容,确定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条件包括生成测试条件需要的测试数据类型和期望的结果;每个测试用例都应该是唯一确定的例如,赋一个数值;设计测试大纲:依据测试范围生成测试大纲;对每一种业务情况类型,生成尽可能多的测试用例来完善测试大纲;为了保证测试大纲包含所有的测试用例,将测试用例的条件映射为测试大纲是非常必要的;测试大纲中测试用例的顺序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考虑多种方面的因素,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按照系统产生的数据,在测试大纲中安排测试用例的顺序,使得一个测试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测试前提;测试环境准备:为了预防出现问题,如数据损坏或对系统资源的争用,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测试环境;在进行测试之前,根据测试计划中确定的时机建立一个独立的测试环境;1.1.6.3.用户测试结果1)测试结束后,测试小组根据测试数据,制定并向验收工作领导小组提交用户测试报告;2)测试报告结果说明软件满足下列要求:3)在认可的外部设计文档中表述的功能要求4)在认可的系统描述文档中表述的非功能要求5)此外,测试报告中还包括对系统提出的改进意见;1.1.7.测试产出1)测试计划2)系统测试方案3)测试用例4)系统测试案例5)系统测试报告6)试运行测试报告1.2.验收方案1.2.1.验收流程在验收阶段,平台系统将按照用户和我公司都认可的系统需求分析,组织验收小组,进行功能和性能的验收测试;从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及系统文档、代码、规范及注释说明等方面组织全面验收;验收测试安排分为系统初验和系统终验;1.2.2.系统初验经过系统内部试运行,我公司对内部试运行期间发现的问题改正后,提出系统初验书面申请;验收标准将按照“需求说明书”和双方认可的有关系统设计文档所提的要求进行;用户在收到我公司验收申请后,尽快组织系统初验;初验前我公司提供全部的工程文档和安装测试报告,并提供初验测试文档,在用户认可后进行初验测试,初验通过后,系统进入正式试运行期;我公司应解决试运行期间所反映出的问题,若系统达不到合同规定要求,试运行期将继续顺延,直到系统完善,但试运行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1.2.3.系统试运行初验合格后,经用户同意,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周期不超过三个月;在试运行期间,我公司按用户要求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保证用户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系统;我公司对试运行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及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将及时做出响应,并提交解决方案,在用户确认后实施;试运行期间如出现重大故障,则试运行期从故障排除之日起重新计算;1.2.4.系统终验试运行期结束后,如系统无功能缺陷,能够正常运行,在具备终验条件下进行系统终验,由我公司提出终验书面申请,用户在收到我公司验收申请后,尽快组织系统终验;成立项目全面验收小组,由用户、我公司以及外部专家等组成,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系统终验前,我公司提交终验测试标准和终验测试计划,内容包括:测试对象及应达到的测试指标、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测试资料和数据,并以图表说明每一测试对象或过程的功能输入输出测试进度;系统终验标准:1 系统实用性:项目验收最关键的指标,检查系统是否符合当前业务的需要,特别是业务流的整体性和数据流的一致性,并前瞻性提供未来业务接口;2 系统稳定性:硬件环境的稳定性、软件运行异常处理和正常运行情况;3 系统可维护性:含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服务器系统平台管理与维护、操作系统管理与维护、应用系统软件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以及数据库备份、应用系统备份,灾难事件处理与解决实施方案等;4 系统文档:验收文档是否齐全、规范、准确、详细,主要的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报告,框架设计报告,数据库物理及逻辑设计报告,详细设计报告,编码规范及技术选型报告,测试报告,系统部署和发布报告,集成方案,软件用户使用手册,系统维护方案和操作文档等;5 代码规范及注释说明:程序代码编写是否规范;注释说明或代码文档是否详细全面;接口定义是否符合局信息系统规划一致性的要求;6 系统灵活性:系统是否方便客户进行维护;系统是否在先进性的基础上具备未来升级和可扩充性;是否利于系统平台迁移和部署等;7 系统可操作性:界面是否友好性;是否实现傻瓜化操作和智能化数据检索功能;8 系统安全性:是否有完善的安全机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如软件方面的安全防范加密措施、相关认证、数据库安全防范,硬件方面防火墙、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的安全设置;9 其他验收标准:其他的与本系统相关的验收标准;系统终验流程安排1 我公司按照项目验收计划完成验收准备工作2 用户代表运行验收测试用例集,记录运行结果3 如果发现没有通过的验收测试用例,则我公司立即解决问题4 用户主持项目验收会5 我公司向用户报告项目实施结果6 用户代表向用户报告试运行结果7 用户评议项目实施和试运行结果,起草和审定项目验收报告;1.2.5.系统终验相关文档我公司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中将严格按照国家软件工程有关要求提供的文档来提供,验收的技术文档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系统需求分析2)系统概要设计3)系统详细设计4)数据库详细设计5)应用系统集成实施方案6)系统测试大纲7)系统测试报告8)系统验收报告9)系统用户使用手册10)系统安装维护管理手册1.2.6.终验报告验收小组将在终验结束后提交一份由专家签名的验收报告;验收报告附平台系统和整体系统测试结果报告,同时给出以下明确结论之一:1通过验收;2基本通过验收,要求在五个工作日内完善后再次进行验收;3未通过验收,要求在十五个工作日内改正后再次进行验收;如再次验收后仍然不能全部通过,用户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我公司承担违约责任;验收结束时,我公司将平台系统相关产品说明书、系统安装手册、技术文档、资料及安装、测试、验收报告等文档汇集成册交付用户;。
系统测试验收方案
系统测试验收方案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说明 (3)二、系统测试概述 (4)2.1 测试目标 (6)2.2 测试范围 (7)2.3 测试策略 (8)三、测试环境搭建 (9)3.1 硬件环境 (10)3.2 软件环境 (11)3.3 网络环境 (12)四、测试用例设计 (14)4.1 测试用例类型 (15)4.2 测试用例编写原则 (17)4.3 测试用例评审 (18)五、测试执行与监控 (19)5.1 测试执行流程 (20)5.2 测试进度跟踪 (21)5.3 测试风险控制 (22)六、缺陷管理 (23)6.1 缺陷报告与跟踪 (24)6.2 缺陷等级划分 (25)6.3 缺陷统计与分析 (26)七、测试报告与验收 (27)7.1 测试报告内容 (29)7.2 验收标准 (30)7.3 验收流程 (31)八、后续工作与改进 (32)8.1 测试总结 (33)8.2 改进措施 (35)8.3 后续维护计划 (36)一、内容综述本次系统测试验收方案旨在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稳定性及性能满足预定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指标。
方案涵盖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资源、测试进度及风险管理等关键要素,为项目团队提供明确的测试指引和验收标准。
测试目标明确,旨在全面检查软件系统的功能完整性、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用户体验。
将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漏洞,提升系统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测试范围界定清晰,包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关键业务流程、性能指标以及安全性测试等方面。
确保所有重要部分均得到充分测试,不存在遗漏。
测试方法采用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文档制定详细的测试用例。
同时结合自动化测试工具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测试资源包括测试人员、测试工具、硬件设备以及测试环境等。
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测试团队,并配备了先进的测试设备和充足的测试环境资源以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系统验收方案
系统验收方案系统验收方案一、项目背景本次系统验收是针对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进行的,该系统旨在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二、验收目标1. 验收系统的功能是否满足项目需求,包括需求的完整性、准确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 验收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项目要求,包括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发性能、数据处理能力等。
3. 验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系统的漏洞、数据丢失和不可用性等。
4. 验收系统的用户体验,包括系统的界面友好性、操作简便性等。
5. 验收系统的文档和培训材料的质量,包括系统的用户手册、操作指南、培训材料等。
三、验收内容1. 功能验收:按照需求文档逐一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验证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2. 性能验收:使用工具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验证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3. 安全性验收:进行安全漏洞扫描、数据备份恢复测试等,验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用户体验验收:邀请真实用户对系统进行试用,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5. 文档和培训材料验收:对系统的用户手册、操作指南、培训材料进行评审,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四、验收方法1. 功能验收:由验收人员按照需求文档逐一进行功能测试,记录异常和问题,并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和解决。
2. 性能验收: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记录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发性能等指标,并与项目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3. 安全性验收:由安全专家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并记录系统的漏洞和安全风险,并与开发人员进行协商解决。
4. 用户体验验收:邀请真实用户进行试用,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并与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和改进。
5. 文档和培训材料验收:由验收人员对系统的用户手册、操作指南、培训材料进行评审,记录问题并与编写人员进行协商修改。
五、验收标准1. 功能验收:系统的所有功能均能正常运行,没有明显的缺陷和异常。
2. 性能验收:系统的响应速度满足项目要求,能够同时处理指定数量的用户请求,不出现明显的卡顿和延时。
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软件系统在企事业单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而软件系统的成功使用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与验收的质量。
因此,科学合理的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对于保证软件系统的质量和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试目标系统测试的目标是发现软件系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供数据和建议以改进软件系统的质量。
验收的目标是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并评估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三、测试策略和方法1.测试策略系统测试采用了渐进测试策略,分阶段逐步测试。
首先对软件系统进行单元测试,然后进行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2.测试方法(1)功能测试:通过对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发现和修复系统功能逻辑错误,并保证功能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界面测试:测试软件系统的界面是否简洁、美观、易用,并对各类界面交互过程进行测试,发现并修复交互逻辑错误。
(3)兼容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下的兼容性,保证系统在多平台、多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4)性能测试:通过模拟大量用户并发访问系统,测试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和改进。
(5)安全测试:通过对软件系统的漏洞扫描、数据库注入测试、权限控制测试等,发现并修复系统的安全漏洞,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测试环境和工具1.测试环境(1)硬件环境:依据实际需求配置服务器、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硬件设备,确保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一致。
(2)软件环境:搭建适当的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安装必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Web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
2.测试工具(1)自动化测试工具: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率。
(2)性能测试工具: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监控,如LoadRunner、JMeter等。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书的测试与验收计划制定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书的测试与验收计划制定
一、测试计划
1.1 测试目标
确定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功能是否完整、稳定性是否良好、性能是否满足需求等方面的测试目标。
1.2 测试范围
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内容,覆盖整个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所有模块和功能点。
1.3 测试方法
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软件测试工具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1.4 测试资源
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人员等资源,保障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
1.5 测试进度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表,明确测试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确保测试工作按计划进行。
二、验收计划
2.1 验收标准
确定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验收标准,包括功能是否完整、性能是否稳定、用户需求是否满足等内容。
2.2 验收方法
设计详细的验收测试用例,明确验收测试的流程和方法,确保系统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验收依据
依据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书中所列出的需求和规格,确定验收工作的依据,确保验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4 验收时间
制定详细的验收计划表,明确验收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保证验收工作按计划进行。
通过以上测试与验收计划的制定,可以确保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质量和可靠性,有效地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需求的满足。
愿测试与验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硬件系统性能测试的验收方案
硬件系统性能测试的验收方案一、引言硬件系统性能测试的验收方案是确保硬件系统能够满足预期性能指标的关键步骤。
有效的验收方案可以提高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并确保用户获得良好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硬件系统性能测试的验收方案,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相关指南。
二、测试目标1. 确定硬件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处理速度、内存容量、网络速度等;2. 验证硬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性能期望;3. 发现并排除硬件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和故障点;4. 评估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测试环境准备1. 搭建合适的硬件系统测试环境,包括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设备等;2. 安装必要的测试工具和设备,如性能监测工具、压力测试工具等;3. 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用例、设定测试周期等。
四、测试方法1. 性能测试:主要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测试硬件系统的性能表现。
可以包括以下类型的测试:a) 负载测试:通过增加并发用户数或请求量,测试硬件系统的负载能力;b) 压力测试:通过给系统施加大负荷,测试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c) 并发测试:测试硬件系统在高并发请求下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d) 容量测试:测试硬件系统的资源容量,如内存容量、硬盘容量等;2. 可用性测试:测试硬件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包括以下测试方法:a) 冗余测试:断开各个组件的连接,测试系统是否具备冗余能力;b) 故障转移测试:模拟故障发生时,系统是否能够实现快速切换和恢复功能;c) 容错测试:测试系统在出现错误时是否能正常处理和恢复;d) 可恢复性测试:测试系统在崩溃后的数据恢复能力;3. 安全性测试:测试硬件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机制,包括以下测试方法:a) 数据安全性测试:测试系统在数据传输和存储时是否存在安全风险;b) 信息保护测试:测试系统在各种攻击和攻击手段下的防护能力;c) 用户认证测试:测试系统的用户认证机制是否安全可靠;d) 权限控制测试:测试系统的权限控制策略和机制是否有效。
网站系统验收方案性能测试与安全测试
网站系统验收方案性能测试与安全测试【网站系统验收方案——性能测试与安全测试】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站系统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开发和投入使用之前,进行系统验收测试是确保网站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网站系统验收中的性能测试与安全测试方案。
二、性能测试方案性能测试是评估网站系统在各种负载下的性能表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预期的响应速度、并发用户数等指标。
以下是性能测试的方案:1. 确定测试需求: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和用户习惯,制定性能测试报告中所需要关注的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2. 编制测试计划:确定性能测试的时间、范围和测试环境等。
制定测试用例以涵盖各种典型用户场景,例如同时访问首页、浏览产品详细信息、提交订单等。
3. 构建测试环境:搭建代表真实用户访问情况的测试环境,并在其中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网站。
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如Apache JMeter、LoadRunner等。
4. 进行测试执行:按照测试用例进行性能测试,并收集测试数据,如响应时间、错误率等。
同时,监控服务器性能和资源利用情况,以便发现瓶颈和优化空间。
5.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评估系统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并与预期性能进行对比。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以确保系统满足性能需求。
三、安全测试方案安全测试旨在评估网站系统在网络攻击等恶意行为下的安全性,以保护用户隐私和网站资产的安全。
以下是安全测试的方案:1. 确定测试范围:明确安全测试的目标和侧重点,包括网络通信安全、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数据保护等方面。
2. 进行渗透测试:通过模拟恶意攻击,测试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抵御能力。
例如,尝试暴力破解账户密码、SQL注入攻击等。
3. 进行漏洞扫描:使用安全漏洞扫描工具对系统进行全面扫描,检测可能存在的漏洞,并生成相应的漏洞报告。
4. 进行安全评估:基于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的结果,评估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修复建议。
系统验收方案
系统验收方案一、背景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化系统的支持。
而为了确保这些系统的顺利运行和符合使用者的需求,系统验收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系统验收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一套系统验收方案。
二、系统验收的意义系统验收是指在开发完成后,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和验证,以确保其达到用户需求和规范要求的过程。
系统验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系统质量:系统验收通过全面评估和验证系统的各项指标,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和存在的缺陷,从而及时修正和改进,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满足用户需求:系统验收过程中,与用户的持续交流和合作可以确保系统输出符合用户需求,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 保证系统安全:通过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验收可以有效避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漏洞和数据泄露风险,保障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三、系统验收方案1. 制定验收标准:根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功能,制定统一的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应包括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测试用例和结果评估等内容,以便进行全面的验证和评估。
2. 确定验收范围:明确系统验收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软件系统、硬件设备、网络环境、安全性等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针对不同的部分进行独立的验收,也可以整体进行验收。
3. 制定验收计划:确定验收的时间节点和验收的过程。
验收计划应包括验收的时间安排、参与人员的安排、验证的步骤和方法等内容,以确保验收的有序进行。
4. 实施系统测试:根据制定的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各个方面,以确保系统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5. 进行用户交互:与用户进行持续的沟通和交流,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意见。
通过与用户的合作,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并及时改进和调整系统。
6. 系统安全评估: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估,包括对系统的漏洞扫描、风险评估等。
机房系统安装调试及测试验收方案
机房系统安装调试及测试验收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房已成为各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
机房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方案旨在对机房系统的安装、调试、测试和验收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指导,以确保机房系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部署并稳定运行。
二、安装方案1.设备准备根据机房规划设计方案,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UPS电源等。
2.位置选择根据机房规划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设备摆放,确保设备之间的通风良好,同时要保证设备与水源、电源和消防设施的距离符合安全规范。
3.管道布线组织专业的施工人员,按照机房规划设计方案,对机房进行管线布线,包括电源线、网络线、电信线等。
要合理布置,确保线缆整洁、有序,避免交叉干扰。
4.设备安装根据设备的安装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设备的安装。
特别注意设备的接地和固定,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完成设备的安装后,进行联调测试。
通过与设备的联网连接,逐步确认设备之间的通信正常,各个设备的功能正常。
三、调试方案1.系统初始化设置根据系统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包括配置网络参数、安装更新、设置安全策略等。
2.服务部署根据系统需求和规划设计方案,部署所需的各项服务。
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确保服务的正确配置和启动。
3.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包括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验证,同时测试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和安全性能。
4.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及时记录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四、测试方案1.功能测试对机房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在各种功能操作下的表现符合要求。
通过模拟高负载环境,测试机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性能指标,包括各项性能指标的稳定性和达标情况。
3.兼容性测试测试机房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环境下的兼容性,确保系统能够适应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系统测试和验收方案
系统测试和验收方案1、验收标准验收标准: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书及技术资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当地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的安装安全规范;采购文件及合同的约定;投标响应文件的承诺。
2、货物验收分为出厂检验出厂检验:货物在出厂前,按产品技术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进行全面检验,应随同货物提供出厂检验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有效的可靠性试验报告。
在货物生产过程中,采购单位有权根据项目进度,随时委派工作人员对货物生产过程进行中间核验,我司将提供充分的条件让采购单位委派的工作人员对货物生产过程进行核验。
核验结果应符合合同、采购文件的要求及投标文件的相关承诺。
3、货到初步验收货到初步验收:货物送达约定的安装地点后,由采购单位会同监理方等有关部门进行基本质量、数量及规格型号的开箱验收(但不作为最终合格的保证),进口部件提供海关报关单。
该验收应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
如发现缺件或质量不合格及货物与规格表承诺不相符,我司商予以补足或更换,所造成的损失由我司负担。
初步验收后货物仍由我司负责保管。
我司对货物安装调试(单机调试)过程,应作详细检验记录。
安装调试检验结果应符合制造厂产品标准及合同、采购文件、投标响应文件要求。
检验记录提供给采购单位。
4、交工验收交工验收:货物安装完成并单机调试合格后,由采购单位组织相关部门按规定的标准进行交工验收。
但此交工验收不是最终正式验收。
5、最终正式验收最终正式验收:货物经联动调试合格并经72小时连续运转合格后,由采购单位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最终正式验收,验收应符合《采购文件》及合同的要求。
单机调试、联动调试及72小时联动调试期间我司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安装人员进行设备的调试。
单机调试、联动调试及72小时联动调试过程中如出现由于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或安装调试的问题而引起的调试失败,我司全权负责处理,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我司承担并且执行合同条款中有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1.1.测试方案1.1.1.单元测试1.1.1.1.单元测试说明在计算机编程中,单元测试(又称为模块测试)是针对程序模块(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来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程序单元是应用的最小可测试部件。
在过程化编程中,一个单元就是单个程序、函数、过程等;对于面向对象编程,最小单元就是方法,包括基类(超类)、抽象类、或者派生类(子类)中的方法。
单元测试的目标是隔离程序部件并证明这些单个部件是正确的。
一个单元测试提供了代码片断需要满足的严密的书面规约。
因此,单元测试带来了一些益处。
单元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的早期就能发现问题。
1.1.1.2.单元测试方法与内容单元测试主要采用白盒测试技术,用控制流覆盖和数据流覆盖等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单元功能测试、单元性能测试和异常处理测试等。
1.1.1.3.单元测试流程图15-1 单元测试流程图从配置库获取源码文件,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利用相关测试工具对单元代码进行测试,将测试结论填写到单元测试报告和软件Bug清单中。
把软件Bug清单和测试用例执行结果提交测试负责人,并进入纳入质量管理。
对源码文件进行的测试,视程序存在缺陷的情况,可能要重复进行,直至问题解决。
单元测试的执行者,一般情况下可由程序的编码者进行,特殊情况可由独立于编码者的测试人员进行。
1.1.1.4.单元测试用例编程组组长组织、指导开发人员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所负责代码设计模块的《单元测试用例》,设计单元测试脚本。
1.1.2.代码评审代码评审也称代码复查,是指通过阅读代码来检查源代码与编码标准的符合性以及代码质量的活动。
评审的内容:1)编码规范问题:命名不规范、magic number、System.out等;2)代码结构问题:重复代码、巨大的方法和类、分层不当、紧耦合等;3)工具、框架使用不当:Spring、Hibernate、AJAX等;4)实现问题:错误验证、异常处理、事务划分、线程、性能、安全、实现过于复杂、代码可读性不佳、扩展性不好等;5)测试问题:测试覆盖度不够、可测试性不好等。
评审的优点:1)提高代码质量:在项目的早期发现缺陷,将损失降至最低2)评审的过程也是重新梳理思路的过程,双方都加深了对系统的理解3)促进团队沟通、促进知识共享、共同提高1.1.3.集成测试1.1.3.1.集成测试目的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概要设计》及《系统集成与开发详细设计》,对系统的各单元进行组装。
把分离的系统单元组装为完整的可执行的计算机软件。
集成测试的目的是检查软件单元部件是否能够集成为一个整体,完成一定的功能,并找出单元测试中没有发现的错误,包括数据定义有没有重合与冲突,接口会不会产生错误,组合以后的模块功能会不会互相影响,组合的系统是不是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1.1.3.2.集成测试采用的方法和内容集成测试采用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技术和渐增式的测试策略,用数据流等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单元之间的接口测试、全局数据结构测试等。
1.1.3.3.集成测试流程集成测试包括集成测试设计、集成测试准备、集成测试实施和测试记录、集成测试问题跟踪和结束测试等阶段。
集成测试设计由测试组组长根据项目计划和开发计划编制《集成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应当通过项目经理的审查。
集成测试准备需要系统测试组组长建立独立的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包括测试硬件环境、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以及测试对象(程序)的安装和初始化工作。
集成测试实施和测试记录是由系统测试组组长组织人员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要求进行测试,并且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集成测试问题跟踪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系统测试组组长根据测试记录提交测试问题报告,并由系统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
测试结束指测试问题报告中的问题解决后,进行回归测试。
当测试问题降低到一定程度并通过测试通过准则时,系统测试组组长提交测试总结报告结束测试。
1.1.4.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包括基本业务功能、业务测试、接口测试和可用性测试等方面的功能测试,二是包括:安全性测试、故障恢复测试、数据库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的产品化测试。
验收测试主要从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测试。
(1)测试目标组织并执行测试,以降低软件产品中存在的缺陷,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测试工作的目标就是降低BUG率,从各个方面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
(2)测试流程在确定具体的测试范围及内容后,进行测试分类,并根据分类的结果确定需要设计的测试用例。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将用缺陷管理工具BugBase对测试大纲、测试用例、测试问题等进行管理,并可对问题进行统计。
(3)测试完成标准●实现功能完全符合功能列表。
●所有的功能页面均可达。
●TD上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不含有A,B,C类问题。
●定义的测试项目完成。
●产品化测试的约束达成。
(5)缺陷管理追踪工具在上节描述中提到的TD,可以应用于测试的全过程,也可以用于管理各类评审的缺陷等。
TD还提供一些模板,例如测试计划、测试总结、测试大纲、测试问题卡,因此可以通过BugBase实现从测试计划到总结的各测试活动管理。
我们以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为输入编写测试大纲,对应测试大纲中的内容和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测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大纲和用例执行测试,发现问题后,记录在TD中,测试负责人通过查看缺陷问题列表将问题分配给对应的开发人员,开发人员通过查看问题列表修改问题,TD还提供了各种统计功能,例如根据问题的发现日期、问题等级、问题的分布、问题引入阶段等进行统计,这些统计结果可用来进行分析和总结1.1.5.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总体流程与业务系统测试的流程基本相同。
验收测试主要从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测试。
性能测试的内容源于用户对平台系统的性能要求。
1.1.5.1.测试目标性能测试的目标是在整个系统或一个系统的特定组件上定义、建立和执行性能测试。
验证系统是否满足标书的性能要求,如不能满足,要进行相应的优化。
1.1.5.2.测试流程首先对性能测试进行策划,确定性能测试的类别和测试方法。
然后开发性能测试的用例,确定测试环境并准备就绪后执行性能测试,确定测试中的系统或组件的性能,并使用其结果决定性能是否可以被业务所接受。
如果在测试中度量的性能特性证明是不能被接受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业务的改进、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进行调优,以提高性能质量,在进行系统调优前,我们同样要进行调优的设计与分析。
性能测试与应用和技术架构紧密相关并且两者互相影响。
1.1.5.3.性能测试指标a)响应时间响应速度在用户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无论是客户端还是管理端,当用户登陆,进行任何操作的时候,系统应该及时进行反映,系统应能检测出各种非正常情况,并及时提示用户。
b)可扩展性在设计上必须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当系统新增业务功能或现有业务改变时,应保证业务在整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业务变化造成的影响局部化。
c)易用性所有的业务功能界面风格和操作流程一致,业务表单做到所见即所得,录入能够完全通过键盘完成。
d)可靠性系统应保证7*24小时内不宕机,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业务逻辑的正确性。
e)可用性必须避免由于单点故障或系统升级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f)可维护性系统能够简单方便的修改和升级,包含可度性、可修改性、可测试性等。
g)可管理性和服务支持能力每个层次、每个构件都提供标准的管理接口。
实现统一的、一致的日志功能。
每个构件都提供应用架构总体设计规定的必要的标准外部接口。
1.1.6.用户测试1.1.6.1.测试流程用户测试流程如下:1)明确测试内容,其中包括功能、性能、可用性、安全性、兼容性、与其他系统集成2)确定测试范围:确定业务情况类型是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种业务情况类型都对应一个实际商业业务。
业务情况类型可以被表达成多种状况(例如,简单情况、或需要进行复杂处理的例外情况)。
3)测试小组成员确定:由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我方提供验收测试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4)明确问题分类标准5)系统的功能通过功能测试进行验证。
在功能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下表列出了功能测试问题的分类。
1.1.6.2.用户测试设计设计测试用例:确定每个功能的测试用例,明确系统输入信息和期望的输出结果。
针对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每一条测试内容,确定测试用例。
每个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条件(包括生成测试条件需要的测试数据类型)和期望的结果。
每个测试用例都应该是唯一确定的(例如,赋一个数值)。
设计测试大纲:依据测试范围生成测试大纲。
对每一种业务情况类型,生成尽可能多的测试用例来完善测试大纲。
为了保证测试大纲包含所有的测试用例,将测试用例的条件映射为测试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测试大纲中测试用例的顺序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考虑多种方面的因素,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按照系统产生的数据,在测试大纲中安排测试用例的顺序,使得一个测试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测试前提。
测试环境准备:为了预防出现问题,如数据损坏或对系统资源的争用,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测试环境。
在进行测试之前,根据测试计划中确定的时机建立一个独立的测试环境。
1.1.6.3.用户测试结果1)测试结束后,测试小组根据测试数据,制定并向验收工作领导小组提交《用户测试报告》。
2)测试报告结果说明软件满足下列要求:3)在认可的外部设计文档中表述的功能要求4)在认可的系统描述文档中表述的非功能要求5)此外,测试报告中还包括对系统提出的改进意见。
1.1.7.测试产出1)《测试计划》2)《系统测试方案》3)《测试用例》4)《系统测试案例》5)《系统测试报告》6)《试运行测试报告》1.2.验收方案1.2.1.验收流程在验收阶段,平台系统将按照用户和我公司都认可的《系统需求分析》,组织验收小组,进行功能和性能的验收测试。
从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及系统文档、代码、规范及注释说明等方面组织全面验收。
验收测试安排分为系统初验和系统终验。
1.2.2.系统初验经过系统内部试运行,我公司对内部试运行期间发现的问题改正后,提出系统初验书面申请。
验收标准将按照“需求说明书”和双方认可的有关系统设计文档所提的要求进行。
用户在收到我公司验收申请后,尽快组织系统初验。
初验前我公司提供全部的工程文档和安装测试报告,并提供初验测试文档,在用户认可后进行初验测试,初验通过后,系统进入正式试运行期。
我公司应解决试运行期间所反映出的问题,若系统达不到合同规定要求,试运行期将继续顺延,直到系统完善,但试运行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