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在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计划,而是怎样贯彻和实行自己的计划,而这份计划同时又是我的工作目标。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5篇,欢迎大家浏览分享鉴戒,期望大家爱好,也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1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
现中考仍以基础的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的原型或改造,后面的大题是教材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
特别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所以,在做题时注意方法的归纳和,做到举一反三。
2、充实基础,学会摸索。
中考时基础分很多,所以在运用基础知识时做到熟练、正确、迅速。
上课要边听边悟,敢于质疑。
3、重视基础知识的知道和方法的学习。
基础知识既是初中所触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
掌控知识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
例如:中考触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触及到几何中的类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
还重视数学方法的考察。
如:配方法、判别式等方法。
二、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
初中数学基本能力有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相干学科相联系的能力等等。
1、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必须把各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
目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归纳、解题方法地归纳。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门题型。
几年来,初中的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试卷始终。
另外,开放题、探索题、浏览知道题、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中考的热门题型,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以便适应这类题型。
第一,我们必须了解中考的有关的政策,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研读了《中考说明》,看清范畴,研究评分的标准,牢记每一个得分点。
初中数学八上说课教案
《初中数学八上》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初中数学八上》是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七年级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多项式的乘法,这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不等式等知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多项式乘法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解演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七年级学习的多项式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多项式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多项式乘法的规律。
3. 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成果和困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互助解决疑难问题。
4. 讲解演示教师对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讲解,通过示例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多项式乘法的过程。
5.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多项式乘法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提供全册教学计划,包含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有理数- 教学目标: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运算规则、有理数的绝对值。
-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讨论。
- 评估方式:课堂练、小测、作业。
第二单元:代数方程与不等式- 教学目标:掌握代数方程的解法和不等式的求解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实际问题分析。
- 评估方式:课堂练、小测、作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图形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进行图形的判定和计算。
-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分类、圆的性质和计算、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
-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实际问题分析。
- 评估方式:课堂练、小测、作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全等与相似- 教学目标:了解全等和相似的概念,能够进行全等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计算。
- 教学内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计算。
-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实际问题分析。
- 评估方式:课堂练、小测、作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三角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 教学内容:角的概念、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和计算、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实际问题分析。
- 评估方式:课堂练、小测、作业、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全册教案,包含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册5篇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5篇一、教材分析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肯定的有用意义。
2、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现有抽象思维力量水平,已把握根本概念等学情,以及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自身特点,确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2)难点:求解最短路径算法的程序实现。
3、教学安排:最短路径问题包含两种状况:一种是求从某个源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种是求每一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依据教学大纲安排,重点讲解第一种状况问题的解决。
安排一个课时讲授。
教材直接分析算法,考虑实际应用需要,补充旅游景点线路选择的实例,实例中问题解决与算法分析相结合,逐步推动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1、学问目标:把握最短路径概念、能够求解最短路径。
2、力量目标:(1)通过将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抽象成求最短路径问题,培育学生的数据抽象力量。
(2)通过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的解决,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3、素养目标:培育学生讲究工作方法、与他人合作,提高效率。
三、教法分析课前充分预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纳“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以启发的方式绽开教学。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图这一章的难点,考虑学生的承受力量,留意与学生沟通,依据学生的反响掌握好教学进度是本节课胜利的关键。
四、学法指导1、课前上次课结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其有针对性的预习。
2、课中指导学生争论任务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学问点。
3、课后给学生布置同类型任务,加强练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一)课前复习(3~5分钟)回忆“路径”的概念,为引出“最短路径”做铺垫。
教学方法及留意事项:(1)采纳提问方式,留意准时小结,提问的目的是帮忙学生回忆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乘法的定义和乘法定律,掌握乘法中的基本运算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思维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基本概念和乘法定律。
2.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的运算技巧,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习题纸、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举例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概念讲解:通过板书的形式,讲解乘法的定义和乘法定律。
重点讲解正数相乘、零乘任意数等特殊情况。
3. 计算练习:通过布置一些简单的乘法计算题,让学生在黑板上依次计算并解答。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
4. 理解巩固: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乘法运算解答,并引导学生将其具象化为数学运算问题。
5. 拓展应用:让学生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面积计算等。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6. 练习巩固:教师可以出一些习题,让学生用乘法计算并解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通过举例和解题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并且,在练习和解题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其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同时,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进行复习和巩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4年(6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4年一、指导思想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____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
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____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
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
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8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8篇】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3、难点的突破方法: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
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
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
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关键: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猜想,然后得出结论来突破;抓住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是正确应用公式来计算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情境设置】教师请一位学生讲一讲《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学生活动】1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着《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着,不时补充。
【教师归纳】听了这则故事之后,同学们应该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前面学,后面忘,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还记得吗?【学生回答】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教师激发】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呢?还是早扔掉了呢?和小狗熊犯了同样的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做这几道题,看看你是否掌握了以前的知识。
【问题牵引】计算:(1)(x+2)(x—2);(2)(1+3a)(1—3a);(3)(x+5y)(x—5y);(4)(y+3z)(y—3z)。
做完之后,观察以上算式及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以下结果:(1)(x+2)(x—2)=x2—4;(2)(1+3a)(1—3a)=1—9a2;(3)(x+5y)(x—5y)=x2—25y2;(4)(y+3z)(y—3z)=y2—9z2。
【教师活动】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寻找规律。
【学生活动】讨论【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从上述算式中找到了这一组整式乘法的结果的规律,这些是一类特殊的多项式相乘,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刚才同学们所归纳出来的特殊多项式相乘的规律呢?【学生回答】可以用(a+b)(a—b)表示左边,那么右边就可以表示成a2—b2了,即(a+b)(a—b)=a2—b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0篇)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换元”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学会应用。
2.难点:灵活地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关键:应用“化归”、“换元”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进行形式上的转化,•达到能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完成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问题牵引】1.分解因式:(1)-9x2+4y2;(2)(x+3y)2-(x-3y)2;(3)x2-0.01y2.【知识迁移】2.计算下列各式:(1)(m-4n)2;(2)(m+4n)2;(3)(a+b)2;(4)(a-b)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两道题,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3.分解因式:(1)m2-8mn+16n2(2)m2+8mn+16n2;(3)a2+2ab+b2;(4)a2-2ab+b2。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解:(1)m2-8mn+16n2=(m-4n)2;(2)m2+8mn+16n2=(m+4n)2;(3)a2+2ab+b2=(a+b)2;(4)a2-2ab+b2=(a-b)2。
【归纳公式】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4a2b+12ab2-9b3;(2)8a-4a2-4;(3)(x+y)2-14(x+y)+49;(4)+n4。
【例2】如果x2+axy+16y2是完全平方,求a的值。
【思路点拨】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定义,解此题时应分两种情况,即两数和的平方或者两数差的平方,由此相应求出a的值,即可求出a3.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70练习第1、2题。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含三维目标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含三维目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相关概念,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三角形的性质和概念
2. 三角形的边、角、高的概念和性质
3. 三角形的分类和识别
4. 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三角形的分类和识别,特别是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识别。
重点:三角形的性质和概念,边、角、高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黑板和粉笔
2. 投影仪和PPT课件
3. 教学软件和几何画板
4. 教学模型和三角形纸片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回顾,激活学生对三角形已有的认识。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概念。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操作等活动,加深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三角形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和概念,边、角、高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的分类和识别等内容。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八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新人教版)教案内容:一、第一章:勾股定理1. 教学目标: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和证明;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表述和证明;勾股定理的应用。
3.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计算和应用。
4.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
5.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勾股定理的背景和意义;讲解:讲解勾股定理的表述和证明;练习:学生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第二章:平行四边形1. 教学目标: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
2.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3.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4.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
5.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平行四边形的背景和意义;讲解: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练习:学生练习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第三章:三角形1. 教学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三角形。
2.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的判定。
3.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4.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
5.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三角形的背景和意义;讲解: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练习:学生练习识别和判断三角形;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第四章:数的开方与乘方1. 教学目标:理解数的开方和乘方的概念;能够熟练进行数的开方和乘方运算。
2. 教学重点:数的开方和乘方的概念;数的开方和乘方的运算规则。
3. 教学难点:数的乘方运算;数的开方和乘方的逆运算。
4.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
5.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数的开方和乘方的意义;讲解:讲解数的开方和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练习:学生练习进行数的开方和乘方运算;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第五章:实数1. 教学目标:理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八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第十一章: 三角形一、教材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与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 多边形及内角和, 镶嵌等;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的基础上, 进行推理论证, 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
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 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
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 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单元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
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2.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内角、外角), 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3.了解与多边形的有关概念(边、内角、外角、对角线、正多边形)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
4、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 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 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 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 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 进一步培养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如:(1)在知识的探索方面:如在探索“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时, 用“小虫爬三角形的边”的思考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又如用“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来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 用“剪纸及信息技术”来探索“三角形内角和”, 用“计算的方法”来探索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用“地砖铺地”来探索“镶嵌知识和原理”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大纲
八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八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的有理性与实用性
- 分数的计算与运用
- 百分数的应用
2.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初步应用
- 线段、角的认识与性质
- 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 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 圆的认识与性质
3. 代数初步
- 代数表达式的认识与运算
- 一步一元一次方程初步
4.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数据的图表表示
-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
1. 分数的计算及应用。
2. 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
3. 一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法:通过讲解、举例和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2. 实例法: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锻炼法:通过练题和问题解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通过定期考试,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2.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口头回答问题:课堂上随机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以上为八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以达到教学目标。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篇)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海淀区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国家级教改实验区,承担着教改的重任。
作为实验区的数学实验教师,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我们需深入研究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掌握现代教育理念。
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三个目标维度在数学学科中的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着重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其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二、重点工作1. 借课改东风,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三个意识:第一,要树立保底意识,使每一节课都尽可能作到精心准备。
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
第二,增强优化意识,改进和提高常规教学质量。
常规课体现了大多数教师、大多数课的实际水平,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提高的潜力也最大。
我们需作到勤于反思,善于学习,不满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适应教改新形势,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常规课上得更好。
优化与改进常规课的过程是教学改革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强化改革意识,积极探索精品课程的课程改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积极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
使学生能够放心地学习,使数学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未知的过程。
我们需要注意改进和研究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
2. 调整角色、科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再先进的思想、再完善的课程、再优秀的教材,也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具体实施。
我们则需注意调整角色,学会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名师教案大全5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名师教案大全5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
数学是锻炼思想的体操。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名师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名师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会推导两数差的平方公式,会用式子表示及用文字语言叙述;2、会运用两数差的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二、学习过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第27—28页的内容,并完成下面的练习题:(一)探索1、计算: (a - b)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2、两数差的平方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语言叙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两数差的平方公式结构特征是什么?(二)现学现用利用两数差的平方公式计算:1、(3 - a)2、 (2a -1)3、(3y-x)4、(2x – 4y)5、( 3a - )(三)合作攻关灵活运用两数差的平方公式计算:1、(999)2、( a – b – c )3、(a + 1) -(a-1)(四)达标训练1、、选择:下列各式中,与(a - 2b)一定相等的是()A、a -2ab + 4bB、a -4bC、a +4bD、 a - 4ab +4b2、填空:(1)9x + + 16y = (4y - 3x )(2) ( ) = m - 8m + 162、计算:( a - b) ( x -2y )3、有一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空地,现准备将这块空地四周均留出b米宽修筑围坝,中间修建喷泉水池,你能计算出喷泉水池的面积吗?(四)提升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已知a – b = 1,a + b = 25,求ab 的值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名师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八上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上说课稿一、说课概述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本次说课将围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评价与反思六个方面展开。
二、教材内容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共分为五个章节,涵盖了实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平面图形以及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每个章节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实数的概念、代数式的运算规则、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平面图形的性质及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简化与变形、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技巧、平面图形的证明方法、统计与概率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实数的完备性,掌握代数式中的因式分解,以及解决复杂的方程与不等式问题。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4. 互动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新知:清晰讲解新知识点,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课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新知,提高解题技能。
4. 小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5. 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合理布置课后作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2024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2024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2023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教学知识点: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训练要求:1.学会观察图形,勇于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有趣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体现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及理,并用它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你还记得它有什么作用吗?例如: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米,至少需多长的梯子?根据题意,(如图)ac是建筑物,则ac=12米,bc=5米,ab 是梯子的长度,所以在rt△abc中,ab2=ac2+bc2=122+52=132;ab=13米。
所以至少需13米长的梯子。
2、讲授新课:①、蚂蚁怎么走最近。
出示问题: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
在圆行柱的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1)同学们可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的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小组讨论)(2)如图,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 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3)蚂蚁从a点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公布结果)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长方形。
好了,现在咱们就用剪刀沿母线aa′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如下图)。
我们不难发现,刚才几位同学的走法:(1)a→a′→b;(2)a→b′→b;(3)a→d→b;(4)a—→b。
2024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五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期我继续授八(二)班数学,本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不少同学基础很差,问题较严重。
在上学期镇组织的期末统考中,本班数学只是位列中上游,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师生需加倍努力,补缺补差,注重方法,夯实基础。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展开的,是算术平方根概念的抽象与扩展。
本章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的合理性。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____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几种特殊的四边形,通过对图形的操作或度量,让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的性质,通过逆命题的猜想、操作验证和逻辑推理的证明等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几种图形的判定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函数的基本知识,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和简单应用。
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
本章是学习函数的入门,也是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基础。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如何才能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呢,这就需要数学老师对数学课堂的教学做出一份优质的计划。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5篇,欢迎大家浏览分享鉴戒,期望大家爱好,也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1一、指导思想: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根据,全面推动素养教育。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运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成心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视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换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出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进程。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1、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运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控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进一步知道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知道决实际问题。
4、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别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分以及中心对称。
5、数据描写。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计划。
一堂课,40分钟,要讲好并不容易,既要保证讲透所有的知识点,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课前备课尤为重要,针对每一节内容,挑选不同的讲课方式,特别是运用通俗易懂的实际用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所以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每一步都要推敲周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评论
1.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知道作法的合理性.
2.探索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3.能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运用和延续.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其作法原理是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证明,运用了三角形全等的“角角边”判定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证明提供了使用角的平分线的一种重要模式——利用角平分线构造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而证明相关元素对应相等.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反映了角的平分线的基本特征,常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研究过程为以后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难点: 探索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