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

课程论文

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1201

姓名赵要辉

学号311217010132

指导教师关中美

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 自评成绩:(百分制)论文成绩:评分人:

评语:

弹性城市

摘要:

伴随城市的发展,气候变化、生态过载、能源污染、疾病传播、恐怖袭击等问题冲击着城市的抵抗能力,城市的脆弱性正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不同国家也相继展开了关于弹性城市建设的科学问题的研究、相关联盟机构的成立与合作并制定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对于城市问题、城市现象的反映及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所拥有的政府数据、企业数据以及个人数据对于弹性城市规划及预测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提供了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大数据在城市应急、疫情发展、环境变迁、空间定位分析以及基础设施和交通数据等方面的应用,来阐述数据分析与预测对于弹性规划的意义。并认为由于国内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弹性城市规划应考虑到各地区的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不同城市应有不同的弹性发展策略。

关键词:弹性城市大数据数据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the problems of climate changes, ecological overloads energy pollutes, disease spreads and terrorist attacks have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also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scientific issues of resilient city planning,built Union institutions and mad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big data, Data analysis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 urban problems and city phenomenons. Government data, business data and personal data provide a reference value to analysis data and build model.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urban emergency, epide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hanges, spatial orientation analysis and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etc, This paper aims to elaborate data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for resiliency planning is meaningful.We think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nat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differences, resilient urban planning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each region and socio-cultural. different cities should have different strategie in resilient city planning.

Keywords:

resilient city Big Data Data Analysis

城市作为复杂的巨系统,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任何子系统被破坏或不适应新变化,都可能给整个城市带来致命的危机甚至毁灭。气候变化、生态过载、能源环境污染、疾病传播、恐怖袭击和经济结构局部失衡等问题所造成的城市灾害显著地冲击了城市的抵抗能力。如极端气候带来的干旱和洪涝侵扰;重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海地地震和日本福岛海啸带来的城市毁灭;9·11恐怖袭击和SARS等传染病传播带来的社会恐慌;高密度开发及管理不善带来的空间混乱;低效率扩张和长距离运输带来的食物足迹延长等。因此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因应各种变化,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

发达国家面临严峻的脆弱性问题,根据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美国361 个城市的评测,美国 40.2%的城市弹性处于差或极差的状态,其中较为知名的城市包括迈阿密、洛杉矶、亚历山大和奥兰多[1]。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效应,使得世界绝大多数城市都可能受到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冲击风险。以城市洪水为例,瑞士再保险最新报

告对全球 616 个中心城市内 17 亿市民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对比,发现水灾威胁的人数超过其他任何冲击,并指出亚洲城市的水灾风险最大[2]。随着我国快速化的进程,在防洪、公共安全、空气污染和暴雪等方面也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如北京 721水灾( 2012.7) 、青岛输油管爆燃( 2013.12) 、京津冀、长三角灰霾( 2013.12) 和北京延庆 52 年来最大暴雪( 2012.11)[3]。

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负载的加大、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要素而导致的城市问题等,使得城市的脆弱性正逐渐成为影响甚至制约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国外学术界、规划界和政府间组织正在强化对弹性城市或城市韧性的理论认知,启动多项战略性研究示范工作,提出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弹性城市的倡导[2]。

弹性城市-背景

持续的低碳城市并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强调,未来洪水、风暴潮和热浪恐会日趋频繁且愈加剧烈,对城市及其居民、基础设施等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2012年美国桑迪飓风和2011年泰国洪水等自然灾害表明,气候变化会引发极端天气,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城市首当其冲。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2013年3月的报告指出,连续三年来,每一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超过了1000亿美元,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城市必须在制定低碳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其弹性应对的能力。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未来则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城市弹性理论提出的背景有三:(1)全球经济和社会背景,包括2008年后的西方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具体来说,经济方面,从基本依靠服务业到向多元经济转型,2010年奥巴马提出重新工业化的战略;环境方面,环境因素作为政治问题涉及到不同的利益集团,作为经济问题涉及环保成本代价,而日本核泄露事件后绿党的兴起,代表了环境问题有转为政治问题的趋势;政治方面,不同党派政治理念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同,难以形成共识;(2)是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突出,成为普遍性的问题。应该说,所有城市都会面临不确定性,而经济和自然环境,国内和国外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剧了城市的不确定性,比如曾经声势浩大的曹妃甸近来的发展面临的债务危机;(3)是城市规划基本功能是应对不确定性,需要不断寻找新的规划方法来应对。于是,弹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理论被提出。而相应的新的规划方法为情景规划。

城市弹性的基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