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一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篇一: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为更好的了解学院建筑,了解学院建筑设计的表现手法及当代大学老校区建筑更新换代的需求,延续老校的风格和文化,加深对校园建筑设计的理解。
实习地点:中国上海同济大学
实习时间:2012年3月2日至3月13日
正文
同济大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学校的建筑是历史的客观写照,通过研究学校的布局,不同时代建筑的传承,为探索如何在老校区做新建筑,用新的思维去看待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对接和延续。
我们有针对性的参观了同济大学,
对其中的建筑谈一下个人感受。
在上海坐地铁在国权路站下车,步行15分钟到同济北门,突然闯入一片绿树掩映的河流与凉亭,那种感觉像是到了桃花源,远离了一切的烦恼。同济的园林不只是园林,设计者嵌入了三叶草咖啡屋,走在蜿蜒的小桥上,雨水有近距离的接触,有种置身于自然地悠然情怀。
用现代的手法营造僻静的校园环境,把园林景观植入校园,增加校园的趣味性是我们这次做校园建筑设计的一个突破点。
同济大学校园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个性建筑。从20世纪50年代的文远楼到80年代的建筑城规学院明成楼再到2l世纪的建筑城规学院新楼,代表了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特色.并共同坚持着同一种精神.那就是勇于创新、紧跟潮流的时代精神。静静地横卧在同济大学东北部葱茏草木间的文远楼,是同济最具历史意义与深远影
响的建筑之一。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这座建筑已经近花甲年岁,是中国现代建筑上的一座丰碑。文远楼为混凝土框架结构,这在50年代的中国可谓稀有。建筑属包豪斯风格,平面布局自由流畅、功能分布于流线安排合理、立面设计简洁有力,可以说是
“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
第一栋”,是“同济建筑规
划设计的一座精神财富”。
它的设计恰当地运用
了现代建筑的手法,更主要
的是它真正从建筑理念到
空间、功能的布局、处理,
以至构件、细部的设计都贯
穿了现代建筑思想。
文远楼是典型的三层不对称的错层
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
框架结构的承重部分是由钢筋混凝
土或钢材制作的梁、板、柱形成的骨架
结构承担,墙体只是起围护和分割
作用。
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空间相互穿插,
内外彼此联系。
文远楼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
筑的观念和手法,是我国最早的典型的
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是包豪斯飘到远东中国的第一粒种子。
文远楼设计我们在做校园建筑是敢于大胆突破,敢于使用新的建筑技术,对老的校园空间做新的阐释和探究。
中法中心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东南角,为迎接2007年同济百年校庆而建。建筑贯穿了“二元统一、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以多重的空间,独特的造型、丰富的意蕴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建筑进行
分析:
整个建筑由一锈红色体块与
白色体块穿插组成,两者都往北部
延伸至两者叠合,这延伸叠合的动
作表达了一种握手的理念。而且可以理解这两个体块是一种并置的关系。他们相对独立却又于北部贯通,造型不同却又逐渐走向融合。“功能、空间与材料上不同层次的并置关系可以表现出两个不同文化的并置关系,而这也是二元结构‘和而不同’的矛盾统一过程。红白两体块于南部围合了一个朝西部开敞的庭院。漫步于庭园,可以看到玻璃窗完整地映衬出了对面白色体块的影像,这也是使用这种材料所能带来的另一种协调呼应手法。
在立面造型上,摒弃了现代主义方
盒子的单调,中法中心可谓“一波三折”,
在恰当的地方都有适当的停顿,转弯,高
差也有处理,尤其是锈红色体块的大坡屋
顶,折得也别具特色。加之大面积的落地
式平板玻璃朝内庭园开敞,配着乌黑浓重
的窗框,映衬着几颗有意保留的古树,清澈、深远,更显得法式风味十足。
中法中心由和而不同,二元并
置的概念发展而来,红白两体
块从分离到穿插,到融合,空间
灵动,层次丰富,行走于内有
着明显多样的空间体验。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是对新校园文化的尝试和探索,对空间的追求和文化的融合提出了更多的探索。
同济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了形态和空间的塑造,研究生院、中德学院和医学院大楼.延续了90年代的逸夫楼、经管楼的建筑特色。首先,它们作为校园建筑都关注着整体校园环境的协调.力求将自身
作为校园的一个元素,和谐地融入到校园中,却又不失个性的塑造。
三幢建筑建造在校园不同的场所,但都爱校路和校园南门八口或多或少地
发生关系。它们对于校园的尊重是共同的,而在具体的策略上运用了不同方法研究生院大楼位于爱校路北端,正对校区南门入口.成为南北轴线的一个收头:中德学院位于爱校
路的西侧.使用大墙面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分
隔但又不失空间的联系性,同时与经管楼之
间的广场面向爱校路逐渐打开,成为发生在
轴线上的一个节点,医学院则位于爱校路的
东侧.为了能使校区南门入口有个宽敞的入
口空间.所以将建筑退后,形成一个种植绿
色的广场。其次,它们共同注重形态和空间
的塑造。研究生院大楼主楼南面采用的正反曲线凹凸相接的体态和界面形成柔和灵活的趋势.产生一种行云流水
的气势:中德学院主楼南立面肌理产生强烈的阴影效果,统领全局的r型混凝土折板更是加强了建筑的整体感和力度感.医学院的形体穿插和主楼的架空,使得建筑形体造型活泼、有趣。同时对于空间的塑造上,它们均力求创造层次丰富而又流畅的空间,并且各自内部空间的性格和气氛都不相同:研究生院大楼主楼内部空间的聚焦点是一个通高达八层的宽敞而又大气的中庭空间,中德学院更注重其入口空间个性的塑造和室内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趣味性的营造:而医学院的二层架空空间.通过色彩对比和不同形式的叠加,产生一种戏剧化的效果。
一·二九礼堂改建和图书
馆改建的原则都是尊重校园
历史、尊重校园环境.改造过
程中新建筑作为“现时”的东
西插入到历史建筑所有的”记
忆”中去.历史元素和改造部
分的结合方式成为建筑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