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装配式政策对比分析(PC和PS)
关于PC装配式建筑各地政策总结

可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在办理规划审 批时,其外墙装配式部分建筑面积(不 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3%)不计入成交 地块的容积率核算;小高层及以上建筑 结构主体施工达到总层数三分之一以 上,且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的,即可办理预售许可证。 公积金贷款购买装配式住宅,最高贷款 额度可上浮20%;预制外墙部分不超过3% 总建面不计入容积率;
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体 积占建筑地面以上构件 总体积的比例
奖励
备注
上海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项目,奖 励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实施装配式 建筑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其预售应达 到的工程进度标准为:七层以下(含七 层),应当完成基础工程并施工至主体 结构封顶;八层以上(含八层)应当完 成基础工程并施工至主体结构二分之一 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墙体外叶板 投影面积不计入建筑面积;17.3.15前拿 地的项目给予不超过3%的面积奖励。预 制率达到50%、装配率达到70%的给予财 政奖励,17.3.15前拿地的项目采用PC并 达到标准的给予财政奖励;加大信贷支 土地出让时未明确但主动采用装配式建 筑的项目,奖励不超过正负零以上地面 计容建筑面积的3%;18年前开工、建面 达3万以上、评估达国家或省装配式建筑 评价标准AA级及以上的给予财政奖励; 购买装配式建筑商品房,商业贷款、公 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按政策允许范围内最 在自有土地上的项目,给予3%建筑面积 奖励,不超过5000平方米。奖励后容积 率不得超过上限。完成地面以上三分之 一层数的,可提前办理预售证 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上浮20%;满足装 配式建筑要求的商品房项目,墙体预制 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 积的3%-5%)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 核算;满足全装修和装配式建筑要求, 奖励的建筑面积按照预制外墙建筑面积 计算,总计不超过正负零以上地面计容 建筑面积的3%,奖励的建筑面积不计入 容积率面积。 土地出让时未明确但开发建设单位主动 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造的项目,预制 外墙部分不超过3%建面不计入容积率; 在办理预售证时,允许将装配式预制构 件投资计入工程建设总投资额,纳入施
全国各装配式建筑政策及补贴标准

全国装配式建筑扶持政策和补贴标准汇总1、北京市目标:到2018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保障:对于实施范围内的预制率达到50%以上、装配率达到70%以上的非政府投资项目予以财政奖励;对于未在实施范围的非政府投资项目,凡自愿采用装配式建筑并符合实施标准的,按增量成本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奖励,同时给予实施项目不超过3%的面积奖励;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等。
三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一是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
二是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城六区和通州区地上建筑规模5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
三是在其他区取得地上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
2、上海市目标:以土地源头实行“两个强制比率”(装配式建筑面积比率和新建装配式建筑单体项目的预制装配率),即2015年在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以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
保障:对总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且预制装配率达到45%及以上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每平方米补贴100 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对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
3、天津市目标:2017年底前,政府投资项目、保障性住房和5万平方米及以上公共建筑应采用装配式建筑,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商品房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不低于总面积的30%;2018至2020年,新建的公共建筑具备条件的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和中新生态城商品住宅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的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全装修比例达到100%;2021至2025 年,全市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新建项目具备条件的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保障: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装配式建筑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全国部分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

全国部分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作者: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上半月》2016年第08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人士透露,根据《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了未来5年~10年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成套技术,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城市、产业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建筑发展布局合理、规模逐步提高,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鼓励农村、景区建筑发展木结构和轻钢结构。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3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40%以上。
——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30%以上。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50%以上。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施工机械装备率提高1倍。
到2025年,建筑品质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企业和产业体系。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全面普及成品住宅,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50%以上,保障性住房的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7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
在各方共同推动下,2015年全国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3500万平方米—4500万平方米,近3年新建预制构件厂数量达到100个左右。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对比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对比概述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对于住房和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快速而可持续的建筑需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比较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1. 迅速增长的市场自我国进入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以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政府大力倡导和资金投入,许多企业开展创新研究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装配式建筑市场之一。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大规模、高品质、高性能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涌现出来,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不仅如此,许多工业化建设集团还出口了其技术和产品到海外市场。
3. 政策支持力度大为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减税、奖励补贴和土地优惠等。
这些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吸引了更多企业参与到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来。
二、国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1. 日本日本是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由于其人口密集和用地紧张情况,装配式建筑已成为解决住宅需求问题的重要手段。
日本采用了高度精细化制造流程,在设计、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实现了无缝衔接,以确保安全、可靠且具有较长寿命的结构。
2. 美国美国在装配式建筑方面也表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
他们注重绿色环保及节能方面的设计,在材料选择上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可再利用性。
美国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致力于提高建筑质量,并追求与传统建筑相同的外观效果。
3. 欧洲欧洲一直在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和应用。
许多国家,如德国、北欧国家和英国等,已将装配式建筑发展成千差万别的形式,包括住宅、公共建筑甚至桥梁等。
他们注重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强调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
三、对比分析1. 制度环境中国政府在政策上有较大支持力度,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
31个省市自治区装配式建筑目标及补贴相关政策

31个省市自治区装配式建筑目标及补贴相关政策1北京市目标到2018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保障1)对于未在实施范围内的非政府投资项目,凡自愿采用装配式建筑并符合实施标准的,给予实施项目不超过3%的面积奖励;2)对于实施范围内的预制率达到50%以上、装配率达到70%以上的非政府投资项目予以财政奖励;3)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4)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在办理房屋预售时,可不受项目建设形象进度要求的限制。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2上海市目标1)各区县政府和相关管委会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线以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2)“十三五”期间,全市装配式建筑的单体预制率达到40%以上或装配率达到60%以上。
外环线以内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新建商品住宅、公租房和廉租房项目100%采用全装修。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2016-2020发展规划》保障符合装配整体式建筑示范的项目(居住建筑装配式建筑面积 3 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装配式建筑面积 2 万平方米以上。
建筑要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应不低于45%或装配率不低于65%),每平方米补贴100 元。
——《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办法》3天津市目标1)2017年底前,政府投资项目、保障性住房和5万平方米及以上公共建筑应采用装配式建筑,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商品房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不低于总面积的30%;2)2018至2020年,新建的公共建筑具备条件的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和中新生态城商品住宅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的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全装修比例达到100%;3)2021至2025年,全市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新建项目具备条件的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保障1)对采用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的新建项目,达到一定装配率比例,给予全额返还新型墙改基金、散水基金或专项资金奖励。
各省市装配式政策对比分析(PC和PS)

表 2:各省装配式建筑政策目标 城市
订立目标
北京
2018 到 2019 年实现 25%以上,基本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和技术保障体系;到 2020 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 面积的比例达到 30%以上。
上海 天津 浙江
广东 湖南
到 2020 年,符合装配式建造条件的新建住宅全部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全市装配式住宅建筑单体预制率达到 40%以上 或单体装配率达到 60%以上。 到 2020 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30%以上。 持续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积极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稳步推进住宅全装修,实现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 建筑面积达到 30%以上;累计建成钢结构装配式住宅 500 万平方米以上,其中钢结构装配式农房 20 万平方米以上。
配式 建筑列入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中。下表是我们筛选的各省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文件,
比如
2020 年发展计划、扶持政策等包含较多细节,反映省、自治区对装配式建筑的态度与发展
方向。
表 1:1-5 月各省装配式建筑相关代表文件
海
2020.3.15 2020.4.17 2020.3.23
重庆
湖南 黑龙江
河北
广西
山西 浙江 青海 四川
江苏
山东 甘肃 陕西 河南 湖北 安徽 辽宁
2020.1.3 2020.4.9 2020.1.3 2020.2.28 2020.2.27 2020.1.16 2020.3.2 2020.2.21 2020.2.29 2020.4.8 2020.4.18 2020.2.14 2020.2.24 2020.3.5 2020.3.6 2020.3.4 2020.5.6 2020.3.13 2020.4.4 2020.3.18 2020.3.18 2020.4.22 2020.3.20 2020.4.1 2020.4.13 2020.4.9 2020.5.12 2020.4.10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对比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对比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速、高效、环保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并且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现状,并进行对比。
一、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
同时,相关研究机构也加大了对该领域的投入,在材料、结构、制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不断提升的认知度,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整体装配式建筑市场达到8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左右。
2.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中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材料、结构和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新型预制混凝土、轻钢龙骨和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装配式建筑更加强大、安全和经济。
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也被引入到装配式建筑领域,提高了生产精度和效率。
3. 项目案例丰富: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国内涌现,并展示出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些项目包括高层公寓楼、学校和商业综合体。
这些案例不仅证明了传统施工方法的局限性,也为推广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国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1. 日本: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源地之一,日本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该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扶持该行业发展,并设立相关法规与标准。
目前,在日本约有80%以上的住宅采用了装配式建筑的方式。
日本的技术先进、模块化程度高,且在室内环境舒适和节能方面也有显著优势。
2. 德国:德国是欧洲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该国在建筑材料、组件制造和施工流程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德国政府注重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装配式建筑,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对比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对比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回顾和对比分析。
一、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1. 国内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范,包括《中国住房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城市绿色低碳社区(小区)技术导则》等文件。
这些政策对于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大量的优质住房。
而传统施工方法往往存在时间长、工期紧张、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因此,装配式建筑以其快速、便捷、环保等特点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
3. 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国内装配式建筑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很多企业在装配式构件制造、安装工艺、建筑节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创新。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构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了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1. 欧洲:成熟市场,广泛应用欧洲是世界上早期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地区之一,其采用率较高,并且在技术水平上比较成熟。
例如,瑞典和德国等国家将装配式建筑作为解决房屋紧缺问题和提高住房质量的有效手段。
同时,欧洲所推崇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进一步促使了装配式建筑在该地区的大规模应用。
2. 北美:应用范围逐渐拓宽北美地区对于传统木结构房屋的需求很大,因此,装配式建筑在该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
特别是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问题上的重视,使得装配式建筑产业逐渐兴起。
不仅在住宅领域广泛应用,还在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建筑中得到了推广。
三、国内外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1. 技术水平目前来看,欧洲装配式建筑技术相对成熟,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
而中国则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欧洲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2023年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建筑行业相关政策 推动建材循环利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 推动,绿色建材已经成为建筑 行业的主流。据《2023年中国 绿色建材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截至2023年,中国绿色建材市 场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元,占 建材市场的40%,显示出绿色 建材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增长空 间。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 日益关注,建筑业正在经历一 场深刻的变革。据国际能源署 ( IEA ) 报 告 显 示 , 建 筑 业 占 全球碳排放量的30%以上,而 装配式建筑和循环利用技术是 减少这一影响的两大关键。
的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超过10亿吨,其中只有不到10%得到了回收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建筑行业相关政策
建筑业的十大趋势
1. 循环利用材料比例逐年提高: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建筑材料的总消耗量为50亿吨,其中可循环利用的比例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已 有约70%的建筑垃圾得到回收再利用,其中大部分为装配式建筑所产生。
4.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环保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通过在工厂预制建筑部件,然后在现场 进行组装,可以显著减少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据统计,装配式建筑的能源消耗比传统 建筑低30%以上。
5. 建材回收利用的普及。通过回收利用废弃建材,可以显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并减少对环境
1. 政策推动: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建材循环利用的重视程 度逐渐提高,政策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以《关于推动建材 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例,明确提出了推进资源 高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支持企业提高再生资源 和循环利用的比例。 2. 产业发展: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建材循环利用产业正 在快速发展。据统计,2020年我国建材工业总产值达到 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废弃资源和废旧材 料再生利用产值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4%。这一 数据表明,我国建材循环利用产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 的重要力量。 3. 省市实践:在政策推动下,部分省市已经开始积极实践。 以江苏省为例,该省在2020年出台了《江苏省建筑垃圾
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的地域差异分析

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的地域差异分析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通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中完成预制和装配,然后进行现场安装,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随着人们对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建造需求的增加,装配式建筑市场正迅速发展。
然而,在不同地域的差异下,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不同地域的分析,探讨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的地域差异。
一、北美市场:领先全球北美地区一直是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的领导者。
在这个市场中,装配式建筑已成为主流选择,并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办公、教育和医疗等领域。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成熟供应链网络:北美地区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网络,包括先进设备、技术和从业人员。
各个环节之间密切合作,形成了高效率的生产体系。
2. 政府政策支持:北美地区多个国家和州层面都出台了鼓励使用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包括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这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3. 环境意识:北美地区对于环保、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意识较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低碳绿色建筑模式得到广泛认可。
二、欧洲市场:不断创新追赶在欧洲市场,虽然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以下是欧洲市场发展中出现的特点:1. 创新技术引领:欧洲地区致力于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瑞典提出了“木材工程”的概念,在使用当地木材的同时,采用先进技术进行设计和制造。
2. 能源效益导向:欧洲许多国家对能源效益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市场中,注重使用节能材料、太阳能利用和高效隔热等方面。
这些方面也使得该建筑模式逐渐受到欧洲市场青睐。
3. 多样化需求增长:欧洲市场地域差异较大,每个国家及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气候和建筑要求。
因此,装配式建筑在满足多样化需求方面展示出了其优势。
三、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亚洲市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需求。
虽然亚洲市场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对较慢,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1. 低成本优势:亚洲许多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对于低成本建筑模式的需求旺盛。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政策对比与启示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政策对比与启示一、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政策对比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新兴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各国纷纷制定了不同的政策以支持其推广与应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政策进行对比,并从中汲取启示。
1. 国内政策在我国,随着“智能制造”和“中国制造2025”等政府倡导的国家战略的实施,装配式建筑得到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与支持。
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税支持: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如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收优惠措施,以鼓励企业发展装配式建筑。
(2)市场准入:各地区也相继出台了多项配套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与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企业资质准入、技术评估与认证等方面。
(3)金融支持:为了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问题,政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专项信贷和低利息贷款等金融支持政策。
2. 国外政策在国际上,许多国家也意识到了装配式建筑的潜力,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推动其发展。
(1)美国:美国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给予了很高的重视,不仅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还投资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创新技术,并设立了独立机构负责监管和推动行业发展。
(2)日本:日本是世界上装配式建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该国通过修订法律标准来规范行业发展,并鼓励企业间合作共享资源与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倡导装配式建筑的交流与合作。
(3)德国:德国注重科研创新,在政策层面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研发与应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一系列认证标准,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启示与思考通过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政策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启示:首先,在政策层面上,各国都充分认识到了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
全国部分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共3篇

全国部分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共3篇全国部分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1全国部分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而在这个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装配式建筑,即将建筑结构和构件预制好,再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环保节能等优势,因此也被认为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本文就来全面介绍一下全国部分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
一、国家政策国家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政策。
2020年5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了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
1.鼓励财政支持,资金优惠。
全国及各省、市、县建设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及税费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2.深化科技合作与研发。
通过资金支持、企业合并、政府引导等方式,增强科技研发和产业创新能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产业化和智能化发展。
3.建立权责清晰的质量监管体系。
完善对装配式建筑产品的质量检测、审批和监管制度,加强生产企业、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责任明确和追究机制,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二、地方政策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促进本地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如下:1.北京市:“13五”期间,北京市将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并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2.上海市:上海市将在城市更新、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在鼓励企业创新和探索应用的同时,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相关人员培养和考核制度的建设,切实提高装配式建筑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装配式建筑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装配式建筑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分析随着人们对于节能环保和快速建造的需求增加,装配式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不同地区的气候、文化和法规等因素都会对装配式建筑的适用性产生影响。
本文将就装配式建筑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气候条件对装配式建筑的影响1. 气温与保温性能:在寒冷地区,较高的保温性能是关键因素。
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可在工厂环境中实现高质量施工,并有效提高保温效果。
同时,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需要通过合理设计增强通风与散热系统,防止室内过热。
2. 风暴抗性:海岸地区或风暴频发地带需要考虑装配式建筑对强风、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抵御能力。
使用具有良好结构刚度和稳定性的模块化构件可以提供更好的风暴抗性。
3. 降雨排水:区域降雨量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适用性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在多雨地区,建筑物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和漏水问题。
二、文化差异对装配式建筑的影响1. 建筑风格:不同地区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装配式建筑需要适应当地的审美标准以及社会文化需求。
定制化的设计与模块化构件可实现灵活性,满足不同地区的风貌需求。
2. 文化认同感:在一些重视传统文化的地方,人们对于自然材料和手工艺品有较高要求。
装配式建筑可以结合当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既满足了现代需求,又保留了文化认同感。
三、法规限制对装配式建筑的影响1. 建筑许可证: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建筑许可证、使用权等法规有所不同。
装配式建筑需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能够顺利获得相关证书许可。
2. 土地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土地紧张,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可能限制较多,因此需要结合当地规划要求进行详细分析。
四、案例分析1. 北欧地区:北欧气候寒冷,使用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保温性能,并加快施工进度。
同时,北欧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具有高度重视,在设计上注重绿色建筑概念的融入。
2. 中东地区:中东气候炎热干燥,装配式建筑需要关注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并采用适当的隔热材料来降低室内温度。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国内外政策法规与标准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国内外政策法规与标准分析一、国内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概述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对高质量建设需求的提升,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创新型建筑方式正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规范和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
1. 国家层面在国家层面,我国制定了多项政策和法规以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
2016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广和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住房工业化。
此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点》等文件也对装配式建筑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2. 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鼓励政策以促进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发展。
例如,河北省发布了《河北省绿色住宅建设推进方案》,要求新建和改造的房屋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必须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
类似的政策还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
3. 行业标准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相关行业组织和标准化机构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
例如,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的《预制混凝土与钢结构住宅工程技术管理规定》,对预制混凝土与钢结构住宅工程进行了统一规范管理。
此外,《轻钢结构及其组件产品技术规范》、《装配式建筑施工及装具通用要求》等标准也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指导。
二、国外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概述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关注,许多国家也积极推动和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国外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的概述。
1. 美国美国各州纷纷出台鼓励政策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例如,加利福尼亚州要求公共机构在新建及改造项目中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以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此外,美国还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如《IgCC绿色建筑认证规范》和《NFPA 24总图纸设计等验收施工基本知识参考方案》。
2. 日本日本是装配式建筑发达国家之一,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引领了该国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对比分析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对比分析现代社会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且有助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本文将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一、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巨大挑战。
传统的建筑方式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住房需求。
因此,我国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型建筑技术,其中包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提供了广泛支持。
各地区纷纷开展了样板示范项目,并通过租购同权等政策推动其发展。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主要集中在住宅领域,包括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建筑质量、缩短施工周期和减少资源浪费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技术标准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国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国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日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如今,日本约80%以上的住宅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与此同时,欧美等国家也广泛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例如,德国倡导“袋鼠式”房屋概念将传统房屋拆解并运输至目的地进行重新组装。
这种方式大大压缩了整个项目周期,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国的模块化建筑技术。
该技术允许将建筑分为多个标准单元,然后在工厂中进行生产和组装,最终运到现场进行拼装。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能够灵活地满足不同需求。
三、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差异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虽然都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具体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设计阶段,我国目前主要关注住宅领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而国外更加注重商业和公共建筑。
不同地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比较分析

不同地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比较分析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技术,在不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然而,由于各地区的人文环境、气候条件和法规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上有一定的差异和特色。
本文将对不同地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探讨。
首先,就亚洲地区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装配式建筑市场之一。
在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施工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装配式建筑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国的装配式建筑主要侧重于模块化设计和生产,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同时,中国在厂房设备、材料供应链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使得装配式建筑能够快速推广。
然而,在欧洲地区,尤其是北欧国家如瑞典、挪威等,则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在装配式建筑中更倾向于采用木结构,以降低碳排放并提高建筑的能效。
北欧地区还重视建筑外观和舒适度,因此在设计和选材上更注重细节和品质。
进一步说,北美地区如美国和加拿大则更多关注装配式建筑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由于这些地区面积较大、人口较少,需要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建筑也更多。
因此,装配式建筑在北美地区注重可变形设计和模块化组合,使得建筑可以根据需求快速实现扩展或缩小。
虽然各个地区有不同的特色和侧重点,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方面也存在一些共同的优势。
首先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破坏,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其次是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预制和模块化生产,在工厂内完成部分或全部构件的加工,可以大幅减少施工现场时间,并有效避免不可抗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此外,装配式建筑还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人为疏忽带来的风险。
然而,不同地区也存在一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上的劣势。
例如,在中国,由于装配式建筑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等。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区域发展与政策支持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区域发展与政策支持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并介绍相关政策支持,以期为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区域发展概况1.1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带,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需求较早显现。
这里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且市场对质量高、速度快、环保节能等特点明显的装配式建筑有较高认可度。
因此,东部地区在该领域的研发与应用相对成熟。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企业和科研机构专门从事相关技术开发和创新。
1.2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区域之一,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正是中部地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部地区在该领域的发展速度迅猛。
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引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效提高了当地建设进度和质量水平,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1.3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对于大规模装配式建筑项目有天然优势。
这里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宽跨度、多层高、复杂结构等特殊类型的建筑上。
另外,在一些偏远山区或环境恶劣的地方使用传统施工方式存在很多困难,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西部地区虽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政府扶持和市场推动下,未来有着巨大发展潜力。
二、政府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政策支持2.1 资金支持为了鼓励和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资金支持政策。
例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和贷款额度等金融支持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2 政策倾斜政府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土地使用审批流程等方式,为装配式建筑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
此外,还对创新型企业给予补贴,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分析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文化、市场需求等因素存在差异,装配式建筑施工在不同地区是否适用成为了一个备受讨论的问题。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一、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进行建筑施工是一项挑战。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气候条件,使得装配式建筑成为了更优选的选择。
1. 提高施工效率:装配式建筑具备集中生产、模块化制造和快速安装等优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施工效率。
2. 考虑防水和耐久性:东南亚地区经常遭受强烈季风和大量降雨,装配式建筑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需要得到充分考虑,以确保建筑物能够长期稳定地存在。
3. 适应地震和飓风:部分东南亚地区有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装配式建筑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和抗风能力,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二、北美洲地区北美洲地广人稀,气候条件多样,各个州和城市之间差异较大。
因此,在适用性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1. 可负担性与可持续发展:在北美洲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装配式建筑可以提供可负担且高品质的住房解决方案;而在繁忙城市中,由于土地成本高昂和环境压力增加,装配式建筑也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2. 抵御寒冷天气:北美洲部分地区冬季寒冷严寒,在设计装配式建筑时需要考虑保温性能、隔热效果和防御雪灾等因素,以确保居民能够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获得舒适的居住环境。
3. 融入当地文化:北美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上要考虑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以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效果。
三、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旱,在这种极端气候下如何确保装配式建筑的适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1. 耐高温与保护隔热:中东地区夏季气温极高,因此装配式建筑需要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高温能力,在室内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目录1.装配式建筑深入中西部地区,协同绿色、科技建筑助力建筑转型发展 (3)2.PC 政策仍是重中之重,往细节发展;部分地区政策向PS 倾斜 (5)3.政策梳理:全方位、标准化发展装配式建筑 (8)4.投资建议 (8)5.风险提示 (9)图表目录图1:2019 年不同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占比 (7)表1:1-5 月各省装配式建筑相关代表文件 (3)表2:各省装配式建筑政策目标 (4)表3:1-5 月各省装配式建筑重点 (5)表4:1-5 月各省装配式建筑村镇改造相关文件 (6)表5:1-5 月各省装配式建筑具体关注方向 (8)广 西 2020.2.21 2020 年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工作要点的通知2020.2.29 2020.4.8 关于支持广西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2020 年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要点四 川 2020.3.5 2020 年全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要点2020.3.6 2020.3.4 2020 年全省建筑管理工作要点 2020 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要点2020.2.28 关于支持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十条意见 1. 装配式建筑深入中西部地区,协同绿色、科技建筑助力建筑转型发展下表是近五个月来,各省发布的装配式建筑相关文件。
总体而言装配式建筑不仅在专项文 件中重点强调,在绿色建筑、低耗能建筑、科技建筑等文件中均有所提及。
这说明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科技建筑的有益补充,正努力实现与建筑产业转型发展。
比如“关于加强湖南省民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管理工作的通知”将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列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工作中,“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将装配式建筑列入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中。
下表是我们筛选的各省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文件,比如2020 年发展计划、扶持政策等包含较多细节,反映省、自治区对装配式建筑的态度与发展方向。
表 1:1-5 月各省装配式建筑相关代表文件省份时间文件名称2020.4.17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示范区项目市级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20.1.19 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实施情况评估的通知广 东2020.1.3 关于加强湖南省民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管理工作的通知湖 南黑 龙 江 2020.2.27 2020 年全省建设标准和科技工作要点河 北2020.3.2 关于印发 2020 年全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和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的通知山 西 2020.4.18 绿色建筑专项行动方案青 海2020.2.24 2020 年青海省建筑业工作要点江 苏2020.5.6 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河 南 2020.3.20 2020 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上 海 2020.3.23 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办法修订出台 浙 江 2020.2.14 装配式传染病应急医院建造指南(试行)山 东 甘 肃 陕 西 2020.3.13 2020.4.4 2020.3.18 2020.3.18 2020.4.22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 2020 年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示范计划任务的通知2020 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年度计划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做好 2020 年村镇建设工作的通知 关于 2020 年第一季度装配式建筑推进情况的通报 2020.1.16 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实施方案(2020-2025 年)2020.5.25 全省建筑节能和建设科技与信息化工作要点 重 庆 2020.1.3 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通知 2020.4.9 重庆市 2020 年建筑业管理工作要点宁 夏 2020.4.22 关于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的通知2019.12.31关于推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用与发展相关事项的通知海 南2020.5.29 13 条措施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到 2022 年底占商品住宅计划比例不低于 80%资料来源:各省区住建部、天风证券研究所2020 年截至到目前已有 25 个省份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的工作方案、技术标准、监督方法等。
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意味着装配式建筑推广逐步由东部省市蔓延到中西部省份,相比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发布了更多的装配式建筑政策文件。
比如河北省设立 2020 年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20%以上的目标,山西省设立社区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15%的目标, 宁夏自治区设立 2020 年底装配式建筑占城镇同期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10%的目标。
而在东部省市,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主要围绕在补贴方法、技术标准等管理细节方面,比如北京将对符合标准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给予财政奖励,上海升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补贴方式等。
预计未来其他省市也会出台相应的补助政策,持续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表 2:各省装配式建筑政策目标城市 订立目标面积的比例达到 30%以上。
天津 到 2020 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30%以上。
2019湖南 到 2020 年,全省市州中心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30%以上,其中: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中心城 区达到 50%以上。
福建 指导各地落实推进装配式建筑实施意见,督促完成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
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包建设,全年力 争完成投资 40 亿元。
2020山西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 30%,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50%;绿色建筑占新建 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50%;社区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15%,其中太原市、大同市达到 25%。
陕西 2020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计划比例,西安 30%、渭南 20%、榆林 20%、西咸 20%、铜川 15%、韩城 15%、 宝鸡 13.5%、杨凌 13.3%、延安 8.4%、安康 1.5%;装配式建筑计划开工建设规模,西安 600 万平方米、榆林 100 万平方米、宝鸡 67 万平方米、渭南 60 万平方米、西咸 45 万平方米、铜川 15 万平方米、延安 13.42 万平方米、安康 7.3 万 平方米、杨凌 6 万平方米、汉中 5.5 万平方米、商洛 4 万平方米。
河北 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85%以上;超低能耗建筑累计建设达到 350 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 筑面积比例达到 20%以上;建设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一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浙江持续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积极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稳步推进住宅全装修,实现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 建筑面积达到 30%以上;累计建成钢结构装配式住宅 500 万平方米以上,其中钢结构装配式农房 20 万平方米以上。
上海 到 2020 年,符合装配式建造条件的新建住宅全部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全市装配式住宅建筑单体预制率达到 40%以上 或单体装配率达到 60%以上。
广东 到 2020 年,重点推进地区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达 20%,积极推进地区达 15%,鼓励推进地区达 10%。
广东装配式建筑 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要达到 15%以上。
湖北 力争 2019 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保持 12%左右增幅,突破 1.68 万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开展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产业基地、示范项目评审认定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不少于 350 万平方米。
河南2019 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8%以上,省重点培育建筑施工企业产值平均增长 15%以上,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 程咨询企业产值增长 10%以上。
四川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1.7 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比重保持在 7.5%以上;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 4600 万 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 20%以上;试点培育 50 家工程总承包企业;申报评定省级工法 900 项、省级新 技术示范项目 60 项。
的 15%。
到 2025 年,全省培育 50 个以上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5 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产能达到 5000 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 30%,基本形成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海南到 2022 年底,各市县年度商品住宅实施计划项目中,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比例应不低于 80%。
宁夏到 2020 年底,装配式建筑占城镇同期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10%,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 15%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 10%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 5%以上。
资料来源:各省区住建部、天风证券研究所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准备之年。
从各省已发布的政策文件可以发现,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期逐渐向推广应用期过度。
相应地,PC 、PS 的相关政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2. PC 政策仍是重中之重,往细节发展;部分地区政策向 PS 倾斜我们的政策比较主要是针对表 1 中的政策文件。
从产业结构来看,预制混凝土与钢结构仍是发展的重点,其中 30 个文件提到了前者,29 个文件提到了后者,相差甚少;但考虑当同时提及钢结构和预制 PC 时,仅安徽和青海省将钢结构列在预制 PC 前重点强调,我们认为预制 PC 仍将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中之重。
除此以外,政策还集中在技术规范上面, 黑龙江等多个省市更新了钢筋套筒连接技术规范,聚焦于 PC 剪力墙结构和 PC 综合管廊结构技术。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贵州省、山东省、陕西省和湖南省对 PC 的强调较少,因此我们将焦点放到了 2018-2019 年这些省份装配式建筑相关资料。
贵州省分别在 2018 年和 2019 年发布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意见》(一下简称“意见”),其中 2018 年的意见中贵州省将 PC 的发展排在钢结构的前面,但在 2019 年的意见中将钢结构排在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首位, 这可能表明贵州省发展重点发生了转移,2020 年以来相关政策表明这样的倾向还未发生变化,这可能是因为贵州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山区中混凝土太重运输比较麻烦,因此我们预计该省将持续重点关注钢结构的发展。
而山东省和四川省在 2020 年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计划中重点强调了钢结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是钢结构的试点省份,预计 PS 将会是他们发展的重点。
陕西省则在 2019 年的发展计划中将 PC 排在了钢结构的前面,预计 2020 年预制混凝土依然是陕西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点。